2.1 公司战略

战略(strategy)的概念历史悠久。在西方,“strategy”最初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渐渐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领导军队进行作战的谋略,用一个高层次的、长期的计划实现既定目标。在中国,“战略”一词同样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及其经营条件变得愈发复杂,企业为了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开始研究一种可以指导企业适应环境并且能够在长远的时期当中争取自身竞争优势的方法,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应运而生。

美国学者Chandler是第一个将“战略”一词与企业管理联系起来的学者。在其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2]中,Chandler指出“战略决定企业长期的基本目标,以及为了贯彻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配置”。该书系统性阐述了企业的环境、战略和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了“结构应当追随战略”的观点,认为战略的制定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当随着战略的变化进行调整。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计划学派”和“设计学派”两个学派。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战略管理鼻祖”的Ansoff。Ansoff强调战略管理为一种“计划”,其首次提出公司战略及战略管理的概念,指出战略是用来指导一个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原则和指导方针”[3],并在1979年所著《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管理的一整套模式[4]。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Andrews。Andrews在其1971年发表的《公司战略概念》(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中提出,战略是指确定企业目标、目的的一种决策模式,以及所要采取的主要政策和计划,是公司“可以做的事”与“能做到的事”之间的“匹配”。同时,Andrews将战略管理分为制订和实施两部分,制订部分强调了SWOT分析法的作用[5]。20世纪80年代以来,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Porter使用五种力量所形成的五力模型来进行分析,企业通过战略管理对五种力量施加影响,从而获取竞争优势。Porter在五力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有三种战略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指的是企业采用重视成本控制,实现成本优势带来的低价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着重产品设计的差异,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显著的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特征;目标聚集战略指企业专注市场中的某个细分领域,为该细分市场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6]。20世纪90年代,以Prahalad等为代表的能力学派与以Collis、Montgomery等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先后出现,并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两个主流学派。能力学派强调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有能力[7];资源学派强调企业的资源优势可以帮助其转化为竞争优势[8]。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战略管理各个学派之间呈现相互融合趋势,战略管理思想也正在日趋完善,出现了战略因素分析更加全面、研究样本细化、更加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