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七百万两银子!

“国师,西罗城叛军跑了一部分,降了四千,请问如何发落?”巡抚黎玉田登上长城,见叛军已然投降,于是出了城,碰巧看到国师跟总督大人赶过来了,于是忙询问道。

看到没死在建奴手里,却亡于同伴手里的明军,刘无时痛心疾首,骑在马上,对着一脸惊恐的宁远降兵安抚道:“汝等皆是大明的一员,今日虽一时受了吴祖两家的蒙蔽,然吴三桂贪污通敌,罪不及下属。今日不幸遇难者皆按阵亡来算,每家抚银30两,免十年赋税,再领十年俸禄补贴!”

此话一出,不论是被绑起来跪在地上的宁远兵,还是站在一旁的辽东兵,全都激动万分,立马跪倒一大片人感激涕零。所有士兵打心底里叩首谢恩,直呼:“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多谢国师恩典!”

说完,跪在地上的宁远兵神色逐渐缓解,目光也随之变得坚定起来。

让总督继续安抚四千宁远兵,然后将其暂且安置在南翼城,留有两千步兵。

如今东、西罗城战况均已完毕,关城监军童逵行也在挨家挨户地搜捕吴家余孽。

刘无时集结了七千骑兵,准备抓紧时间收回威远城。那里差不多有两千守军,只要稍微准备一下即可。

当吴立益等人披头散发地逃回威远城后,直接骑上快马来到自己府上。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快!快快收拾东西,往锦州逃命走!”

“夫君,您可回来了,奴家都快想死你了!”吴立益刚纳的第九个小妾听到相公回来了,忙花枝招展地出屋门迎接道。

吴立益看了小妾一眼,顿时气急败坏地骂道:“蠢货!还不快回屋收拾细软,立刻随我逃命!”说完,便直接骑马绕过客厅,来到正院父母住处。

很快,当城门楼子上的催命钟响起的时候,城内乱哄哄的吴、祖两家之人再也顾不上收拾细软钱粮,直接一人两匹马,先一步从北门冲出,往锦州逃去了。

“李副将,你带三千骑兵,速往北门,勿要放走一人!”刘无时知道刚才已经耽误了一会,一些手脚麻利的很可能已经逃脱了。为了保住城中钱粮,于是立即下令。

“卑职遵命!”辽东副将李思辽见识了国师的本事后,敬佩的无以复加,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国师!于是欣然领命,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往威远城北门而去。

“高总兵,命你领一千骑兵,把守西门,勿要放走一人!”断完敌人的后路,刘无时便布置东西两侧守军,攻城方向自然是在南门。

山海关总兵高第已经七十多了,虽然老当益壮,然刘无时终不敢让其攻城,生怕有什么闪失。于是让把守叛军不太可能出现的西门。

“末将,得令!”高第犹豫了一下,因为他想主攻南门,但随后想到国师或许自有打算,于是也领了命,带着一千骑兵往西门疾驰而去。

“杨副将,你率一千骑兵去守东门,勿要放走一人!”刘无时最后安排道。

宁远副将杨坤心里想着,自己这次把事情搞砸了,没按照军师计划调兵遣将,于是忙接了令,迅速领兵而去。

众将都领了军令离开后,刘无时这边只剩下通州副将姚鉴一人,骑兵一千,步兵五千。

大军行至护城河前,见城上守军人心惶惶的,都十分恐惧。

原来这些人才是宁远兵中最受欺压的士兵,大多都是因为明末“三响”逃难过来的,属于那种黑户。光吃饭不领俸禄的那种,所以这次发军饷才没有这些人的份,当然逃跑也没这些人的份!

刘无时独自来到吊桥前,看着城上像无头苍蝇样的守城士兵,运起千里传音功,声若洪钟,音传半里,城上士兵皆听得一清二楚。

“吾乃大明国师刘无时是也!吴三桂贪污通敌,已被拿下,守城官是谁,上前答话。”

很快,在一群士兵们的推搡下,一个穿的跟难民似的游击将军被推了出来。

“国师,小的,小的就是守城官,国师稍带,小的这就开门投降!”难民游击将军结结巴巴地回道。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巡抚大人,今日老神仙驾到,早已紧张得哆哆嗦嗦的。忙催促着村民们打开城门,迎国师进来。

通州副将姚鉴代替国师,率领一千骑兵先一步进城,观察了一下四周情况,接手了城门后。这才返回城外迎国师进城!

刘无时带着五千步兵进城后,游击将军忙带着三个穿得更磕碜的守备官,一同拜见老神仙。

“尔等皆是大明军官,为何穿得如此衣不蔽体?”刘无时看了众守城兵一眼,军官还好,尚且有衣服穿。士兵就惨多了,很多都穿得是用莎草编制的草衣!裤子同样如此,不知道的还以为遇上了蛮兵了呢。

见老神仙问起,四人忙吓的叩头请罪,说着恳求饶恕之类的话。

这刘无时就不解了,身边也没个辽东将领打听下。于是下马扶起四人,一脸和蔼地问及。

四人见国师如此大度,想必不会为难自己,于是颤颤兢兢地说起了往事来。

原来城上的守城兵,都是辽东一带逃难过来的百姓!因为家园被毁,又无力承担田赋、辽响、练响、缴响,于是纷纷举家逃亡。逃至边关,当起了无名小兵来!这些人大都是一个村的,多半由里正带头,举村逃亡。

至于为什么没有衣裳,都是穷的!因为军中只管两餐,晚上再带一餐养活一家老小,但凡一家有一个生病的,便是灭顶之灾,能当的都当了!这才缺衣少穿,当起来野人来。

听完这些,就算刘无时对明末的百姓深有体会,但仍感到世道艰难,生存不易!

明末,自张居正变法以后,将田赋、徭役、杂赋三合一,统称为“田赋”,每亩收得6斤粮食,而明朝风调雨顺年间,平均亩产也不到90斤。况且后来又加派了三响,越加越多,到崇祯年间,竟然高达每亩15斤粮食!

何况明末天灾人祸不断,更处于小冰河时期,颗粒无收基本上常态。如此天下怎能不乱?最严重的是明朝养士三百年,士绅一不纳粮,二不征兵。反而一边向朝廷索要给养,另一边又继续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在崇祯多疑的性格下,一些军官更是昧着良心,时常杀良冒功,企图蒙混过关。

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大明百姓,被压迫到极致了,自然揭竿而起,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反贼。杀不尽的赶不绝,这便是闯王李自成恢复兵力的无上法宝!

而能投军的,那都是大明再忠实不过的好百姓了!

扶起四人后,刘无时含着泪,让四军官将守城士兵集合起来,自己有话要说。

通州副将姚鉴令了国师的军令后,留下一千骑兵,守住城门,自己则带着五千步兵查抄吴祖两家余孽去了。

四军官虽然不知道老神仙要下达什么命令,但见老神仙并未怪罪自己等人逃逸之罪,于是便大着胆子,将七八个村的村民都叫了过来,大概两千人左右。

在一群瘦骨嶙峋的村兵来到威远城南门后,刘无时上了城门楼子,站在城墙上高声宣布道:“尔等皆是大明的好百姓,未能守住家园是朝廷的过错,与尔等无关!今日,本国师就依照大明律法,免除尔等之罪,所有人恢复为民。若有愿意继续当兵者,登记造册,然后按照惯例,每月发响银1.8两!”

当老神仙说完以后,下面所有村兵都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说听到的,难道真是是神仙下凡拯救自己了?

一些村民更是不自信地问起了旁边的老乡来。

“六叔,我没听错吧?”董老三在自己脸上狠狠地掐了一下,然后右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然而穿着草裙草草衣的董老三却丝毫不顾上疼,而是一脸期待地等着六叔的回答。

董六牛今年四十多岁了,本以为自己哪天会冻死在辽东城墙上,谁知老天竟然开眼了,派下来一位老神仙来拯救自己!恍惚见,已然进入了一种极其虔诚的状态,正要跪下磕头,忽然听到一声天外来音!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侄子问他。

董六牛兴奋地直接一巴掌拍在侄子的草衣上,风吹日晒已久的草衣瞬间散落一地,这时候也没人看他了。众村民兴奋的不知所措,又哭又笑的!

最后在游击将军的带头下,所有人都趴在地上,用最高的三叩九拜祭天礼仪,感谢老神仙的大恩大德。与此同时,口中还各自呼喊着感恩戴德的话来。

“苍天有眼呐!苍天有眼啊!哈哈哈哈!”

“神仙大老爷下凡啦!神仙下凡啦!”

所有村民仿佛魔怔了一般,将头磕得震天响,生怕老神仙感受不到自己的虔诚,收回成命了!

“诸位全都起身!”刘无时说完,然后让身边的通州主簿赵枀,带着人去鼓楼清点查抄来的脏银。又让通州参军王奉,带着人为这些村兵登记造册,置办军装。”

“是,国师!”二将令了命,纷纷跑下城墙,忙活去了。

底下,一些村民更是提出:“老神仙,不用花钱做衣服了,城外那些人的扒下来就可以了!”

刘无时知道这些士兵的意思,那些人虽然阵亡了,但归根结底还是大明的一员,对亡者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于是拒绝了村民们的好意,让自己身后的骑兵去埋葬,这些牺牲了的明军尸体去了。

所有人都派了出去,自己身边只留下一个游击将军,带着二十个手下,死活不可走。说是总督大人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好保护好国师,就算是死也不离开国师身边半步。

此游击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总督王永吉的亲侄子,因为少根筋,所以一直呆在王永吉身边,保卫其安全。

刘无时撵不走,只好带着一行人来到鼓楼,因为所有的脏银,吴、祖两家没来得及逃脱的家眷,都被押到了这里。

对于这些人,刘无时并没有想要加害的意思。但是这次清洗,死了那么多人。而这些被杀的都是场中这些人的父辈、兄弟、以及相公。这个仇在古代那时无解的,因此古代的大案就算想仁慈也仁慈不了。

天将要黑的时候,整个威远城搜捕活动大致结束。

从吴祖两家查抄来的银两竟然不下七百万两!大大小小的铜钱、银块、珍珠、貂皮、虎皮等物件,直接在鼓楼前堆成了一座小山丘!任谁走过去都移不开眼睛,太晃眼了!

而抓来的吴、祖两家老弱妇孺也近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