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智能:无法解决的瓶颈

自动驾驶离不开AI技术,2005年的DARP A挑战赛中,斯坦福团队使用AI深度学习的算法,将自动驾驶的感知识别错误率提升了4个数量级,因此战胜了其他基于规则设定算法的参赛团队,脱颖而出成为冠军,这次DARP A挑战赛也成为自动驾驶发展的里程碑。人们发现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车辆感知、建模和决策等多个环节能够显著提高单车智能的水平。正是因为有了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才会呈现出爆发式进展。

自动驾驶虽然有着千般好处,但也存在短板和瓶颈,制约人们追求更美好的出行体验。简单地说,有两个问题困扰着自动驾驶: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1)成本问题

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技术选择上,都是依靠单车智能来实现的。所谓单车智能,指的是依靠车载的雷达、视觉等传感器,采用GP U图形处理单元在本地深度学习。因为数据属于自采自用,并不依赖于远程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因此云端的计算平台也用的很少,可以说单车智能就是每辆车自己单打独斗,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和协作。

要实现单车智能,就要把感知和运算的功能全部叠加在汽车上,为了保障安全,每辆自动驾驶汽车都要配置最好的感知设备和决策系统。但要知道,单是一个64线的激光雷达,成本都抵得上几辆家用轿车的价格了,可想而知,装载了满满的高精尖设备的自动驾驶汽车,价格肯定会让众多买家知难而退。

成本高昂,对于任何一个走向产业化的商品而言,都是最大的“拦路虎”,价格降不下来,产量自然上不去,大范围商用更没有前景,只能停留在实验测试阶段。

● 安全问题

最近两年,自动驾驶事故已经发生多起。2018年3月,一辆Uber自动驾驶汽车与一名推着自行车的行人相撞,导致行人死亡,Uber不幸成为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撞死行人事故的责任方。2018年5月,谷歌Waymo旗下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与一辆本田汽车发生碰撞,导致Waymo车上的一名测试员受轻伤。

2019年1月6日晚,美国拉斯维加斯,一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的特斯拉Model S在行驶中撞倒了路边的一个俄罗斯出产的机器人,这台商用机器人本来准备参加即将举办的CES(全球电子消费展),事故发生后,机器人由于身体、头部、机械臂和运动平台的零部件严重损毁,已经无法修复,彻底告别CES展会。如果换做是一位路人,极有可能被撞死在路边。

根据美国汽车学会2018年的调查显示,有63%的美国司机对无人驾驶表示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他们拒绝了解和乘坐自动驾驶汽车。另外,据Gallup调查结果显示,在3297名受访美国人中,有54%的人表示不愿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59%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会令他们不安。

虽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如果我们把身家性命寄托在这些机器上,恐怕还是有很大风险。实际道路环境异常复杂而又多变,比如,遇到雨、雪和雾霾等恶劣天气,单靠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来为我们指路基本不太可能。汽车最重要的是确保乘客安全,要实现100%的安全性,我们还需要其他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