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 康蓉 岳利萍
- 15字
- 2020-08-26 15:11:25
第一篇 绿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本源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论》中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成为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资本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促使生产不断扩大,进而使人们陷入对消费的过度追求,因此人与自然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对立。在生产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持续施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废弃物来源主要分为生产来源和消费来源,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称为生产排泄物,来自消费过程的称为消费排泄物。受当时技术水平的约束加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无视,排泄物的利用率很低。一些未经及时处理的排泄物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造成了污染。“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1)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持续增长,进而社会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消耗都增大。物质资料都是人从自然界获取的,因此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也不断加剧。在以流通过程为起点的循环形式中,“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是资本本身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为了使商品顺利卖出,商品促销活动会促成消费者在商品还没有完全报废之前就废弃它(3)。此外,资本家为满足奢侈的生活而进行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资料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的剩余价值交换”(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的生存环境。由于资本家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利润,他们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关注不足。资本的本性导致资本家很难站在社会的整体去考虑发展问题。在认清资本的这一本性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驳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形成了马克思的绿色发展思想。
二、列宁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新的高度,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时常爆发。而在俄国国内,俄国小农经济崩溃,各种生态思潮泛滥。在这个时代,无产阶级十分需要能够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因此列宁的绿色发展思想就有了现实的土壤(5)。
列宁的绿色发展思想是在国际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在19世纪末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列宁观察到资本家对生态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是由他们的资本主义阶级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不断爆发的生态危机,根本上是由资本不断追逐剩余价值决定的,然而很多人却妄谈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来消除生态危机。例如,当时德国与英国签订的煤炭矿业资源的统一开采协议造成了严重的森林破坏,就可以说明全球性资本主义市场调控难以控制。面对这样的情势,列宁清醒地指出了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当时的情况下,西方资本家根本不可能自觉交出自然物质资源的控制权,而他们这种对自然资源开采、利用的控制权的滥用,却恰恰是导致生态灾难的罪魁祸首。
除了国际资本主义生态危机,19世纪末的俄国国情,也对列宁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有重要促进作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工业化程度很低。俄国的农业作为经济支柱,生产效率却十分低下,尤其表现在自然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上。低效率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生存环境堪忧。只有形成一种科学的发展思想,才能消除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改善人与自然的矛盾,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列宁发现当时的俄国不仅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有,更是一个思想严重落后的国家。无论是封建地主还是农民,都在生产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偏见。劳动者不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来改善劳动,而是采取大量消耗物料的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甚至比西方的落后国家还要落后得多。
面对上述国际生态危机和国内的现实问题,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现实相结合上。然而,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从诞生到列宁时期,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理论断层。俄国的现实要求马克思的绿色发展思想必须要在俄国的土壤上结出新的果实。因此,列宁根据现实世情国情,对马克思的绿色发展思想进行了创新,逐渐形成了列宁的绿色发展思想。
三、中国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并未专门论述过绿色发展,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探索中提出过多次相关的理念,如属意自然、增产节约、大地园林化、统筹兼顾等。这些提法皆包含了绿色发展的思想意蕴。毛泽东的相关主张和观点,为指导我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丰碑。
毛泽东最早研究国民生产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演讲中提出,经济建设可以同时保障军队补给和人民生活;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给革命地区带来的困局,毛泽东采取了生产自给的方针政策;中央苏区时期,面对战争对当地人民生活环境造成的破坏,毛泽东采取了植树造林的办法,及时改善了苏区的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前一段时期饱经战乱,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较为荒凉,因此毛泽东开始关注生产环境的美化。可以认为,毛泽东的绿色发展思想逐渐形成于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时期,是针对生产落后、物资奇缺以及环境恶劣的问题而形成的。
(二)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方面,即使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经济建设,我国的生产力仍然较为落后;另一方面,人民仍然贫穷,生活水平较差。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国情首先是底子薄。中国在经历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破坏和攫取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其次,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谈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从国情出发(6)。
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就内在地要求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此,邓小平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思想。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人口庞大尽管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就业、医疗等制造了压力。不仅如此,大量的人口也可能成为自然环境的负担。邓小平站在全国发展的高度,强调了优化人口与资源关系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7)
(三)江泽民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背景
江泽民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我国将经济建设作为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整体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交出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一些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制约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已经不是物质生产的不发达,而是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多重矛盾。
首先,最显著的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这些工厂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没有行之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被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同时,当时的政府行政部门将经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没有起到很好的监察作用,致使大量水体遭受污染。在农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等化学制品,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残余顺着沟渠流入河流湖泊,对水体造成污染。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超过了当时的城市承载量,威胁到居民的生活环境。除水污染外,大气污染问题更加尖锐。在1993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重工业生产规模急速扩大,生态环保技术却有缺失。大量的重工业上下游工厂排放了巨量的工业废气,使我国空气质量快速下滑。不仅如此,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机动车的数量,后者的尾气排放也进一步污染了城市空气,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除上述情况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污染、城市固体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都十分严重。
其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日益枯竭。中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的国家,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9200立方米。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农业大国,人民生活耗水量和农业耗水量都十分庞大,已经超出了自然所能承载的范围。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而且水资源的整体分布也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其水资源总量却达到4/5,其他地方占据2/3的面积,而水资源却仅有1/5。水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给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均带来了困难。
另外,由于气候原因,旱涝灾害也时有发生。我国的领土面积总体较广,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高。我国的土地面积中,难以建设和利用的山地丘陵占比较大,而便于人民生产生活利用的平原土地却较少。同时,由于土地荒漠化严重,现有的土地资源还在不断减少。除了自然资源本身的日益枯竭,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粗放式消耗也是导致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重要原因。发现上述问题,成为江泽民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历史背景。
(四)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背景
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形成于在21世纪之后。2002年前后,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东方奇迹。然而,这些经济成就的背后却隐藏了很多不可持续的因素。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生态环境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生态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出现了较多隐患。
1998年是我国房地产改革的元年,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包分配的时代结束、市场化时代逐渐来临,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迅猛增长,也通过经济传导链条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动力,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破坏了产业结构,使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占比过高,埋下了发展不可持续的隐患。
四、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到2019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41年。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长期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难以忽略的潜在问题,如结构的问题、生态的问题等。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考验(8)。然而,不乏一些悲观的言论认为中国比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更严重、更广泛、更长久,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不相容的。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以“环保卫士”自居,认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超越国界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所谓的“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故意借环境问题来排挤中国,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我们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发展思想来回击这些谬论。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提出的
当前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生态多样性减少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更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全球气候变化潜在地制约着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安全隐患;资源枯竭与近代工业发展的粗放型模式紧密相连,成为巨大工业文明成就的惨重代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生态问题的直接恶果,为人类敲响了来自生命的警钟。2008年,西方社会爆发了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产生了负面影响。危机的出现,让人们深深地体会到发展模式的错误将长远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对于发展模式的问题,联合国公开强调了全球经济的“绿色化”倡议,并推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济转型方略。在此基础上,2011年联合国又发布了《绿色经济报告》,进一步向各国传达了绿色经济的重要性。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在世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的趋势下提出的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绿色化转型,从仅注重工业发展转变为生态经济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绿色发展的一种共识,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都在积极探索突破危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些探索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超越工业社会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是当前打破发展桎梏的解决方案,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到,每一次人类发展遭遇到的“瓶颈”,都是一次实现飞跃的机遇。在我们当前所遇到的发展难题中,孕育着绿色改革的巨大生机。
(三)绿色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资源“瓶颈”下提出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碳能源的消耗量不断攀升,已经在事实上造成了碳能源的供需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依靠重工业来加快经济增长,尽管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然而这些经济增长基本是依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达成的。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滥用,不仅不具有效率,还形成了局部的污染。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摒弃了以往在发展中的错误观念,发扬了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正确思想。在新时期,我们党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四)绿色发展理念是立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而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旨在保持发展的持续性。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我国追求的发展目标和方式。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发展过程中各方因素的动态平衡,包括生产平衡、分配平衡、消费平衡等方面,不仅在静态上达到平衡,还要在动态上平衡。1997年,在对我国基本国情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渊源;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首次提出了“绿色化”的概念,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确立为“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