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
- 张纪
- 11字
- 2020-08-26 14:56:43
3.2 世界资金流的循环机制
3.2.1 世界资金流循环机理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体量最大、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二战”之后,随着英镑地位的衰落,美国凭借自己当时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通过经常项目贸易顺差的方式输出货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权益投资等方式输出美元资本。
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长期、动态的趋势,一般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产业国际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一般将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整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张纪,2012)。
产品内分工较之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只是分工的对象由“完整”的产品片段化为产品的工序和流程,决定工序和流程分工的基础仍然是各国在特定工序和流程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张纪,2006)。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逐步丧失。资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和导向,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的引领下,将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分解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政治环境稳定、自然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较高且成本较低的国家;但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创新、物流、订单处理、终端零售等重要环节仍然被资本输出方掌握,发达国家仍然控制着产品生产链条上利润最高的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美国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造成了生活必需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心化”,所以美国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出经常项目逆差。美国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进口了大量生活必需品,输出美元;而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换回了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贸易顺差国本身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劳动力人口供给充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均衡,加之勤俭节约的传统,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储蓄率偏高的局面。
以中国为代表的顺差国国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不发达,没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去容纳巨额的外汇储备和闲置资金,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发达、经济体量大、经济发展强劲、金融市场产品线齐全、金融产品供给品种丰富,能满足顺差国对金融产品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又严重依赖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这样,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储蓄和外汇储备就源源不断地以资本输出的形式回流美国,形成美国资本账户顺差,以弥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所输出的美元。
发展中经济体的资金输入,增加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资本供给,压低了美国货币市场的借贷利率,推高了美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形成了新的财富效应,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美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降低了美国居民的储蓄意愿。
跨国公司把金融市场上低成本的资金以外商直接投资或股权投资等权益性方式,输出到发展中经济体,分享贸易顺差国经济高速发展黄金期的红利,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转而把这些盈利资金回流到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再次弥补了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带来的资金缺口(见图3-3)。
图3-3 世界资金流循环机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