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陶瓷艺术概论

第一节 陶瓷的历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人类文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是我们研究史前文明的重要资料。人面鱼纹或许是图腾崇拜;几何纹、波浪纹、菱形纹、宽带纹等则是对大自然的折射;红陶、灰陶、黑陶、白陶的烧造更是代表了制陶业的不断发展。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器作为炊饮器大量使用,商代陶器进一步发展,已可以烧造带釉的高温陶器,又称“原始瓷器”。战国时期的彩绘陶更是赋予陶器以华丽的外衣,由于彩绘陶是在烧好的陶器上绘画而不再复烧,所以纹样、色彩容易脱落。秦代的兵马俑是中国乃至世界制陶史上的一大壮举,其中出土的色彩丰富的彩陶俑,是在继承战国彩绘陶工艺基础上中国彩绘陶烧制的杰作。

在汉代,中国人已可以成功烧制瓷器,比日本早1500多年,比欧洲早1600多年。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瓷器的烧成温度高,大概在1200℃以上,而陶器在500℃~1100℃;瓷器的密度高,气孔率相对陶器少很多;瓷器敲击有金属声,陶器没有;瓷器使用瓷土,陶器使用陶土。瓷器的出现并没有完全代替陶器,随后汉代厚葬文化的延续,仍在烧制大量的铅釉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已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青瓷烧造体系。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忍冬纹、缠枝纹被大量运用到瓷器上。隋代已有白瓷的成功烧制,但基本以青瓷烧造为主。唐代才真正出现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陆羽在《茶经》中说到“碗,越州上……邢瓷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类雪,越窑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1]陆龟蒙也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可见当时人们相对白瓷还是对青瓷情有独钟。唐代不得不说的还有唐三彩。唐三彩属高温铅釉陶,但突破了单色釉装饰陶器的局限性,运用多种釉装饰器物,具有富丽堂皇、精彩华丽的艺术效果。

从宋代开始,瓷器生产真正有了官窑、民窑的区分。“官、哥、汝、定、钧”是专为宫廷烧造的五大官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吉州窑、建阳窑、景德镇窑等则形成了以民间使用为主的民窑体系。元代的制瓷中心南移,设浮梁瓷局专管景德镇窑瓷器的烧造。随着蒙古人疆域的不断扩大,与中东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钴蓝料传入中国,景德镇窑开始烧造青花、釉里红等高温彩绘瓷。还因为蒙古人对白色情有独钟,卵白釉瓷器也大量烧制。明代在景德镇设御窑厂,景德镇成为真正的制瓷中心。明代的瓷器烧制依不同的釉彩分三个阶段:前期的青花、釉里红;中期的斗彩;晚期的大明五彩和单色釉。清代瓷器的辉煌以康、雍、乾三代为主,景德镇仍设御窑厂。康熙古彩、雍正粉彩、乾隆珐琅彩是继大明五彩后釉上彩绘瓷的又一发展。清代宫廷画院负责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纹样的绘制,使得中国彩绘瓷的艺术水准有了很大提高。嘉庆以后,由于经济的衰弱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制瓷业慢慢退出辉煌。

清末民初一些实业家为中国近现代制瓷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分别在江西和湖南开办瓷器贸易公司,使得中国制瓷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景德镇民间组织——珠山八友组办“月圆社”,发展了近现代彩绘瓷。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产瓷区恢复陶瓷生产,但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都以日用瓷生产为主,捎带发展陈设瓷。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陈设瓷主要有景德镇艺术瓷厂的彩绘瓷、雕塑瓷厂的雕塑瓷、醴陵陶瓷一厂的釉下五彩瓷、淄博瓷厂的刻瓷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代陶艺传入大陆,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形式。九十年代以后,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各地的陶瓷生产更加自由奔放,在市场竞争的刺激下,不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