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板们的困惑

时间是2007年年底,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率直而又感性的老板。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他是创业成功但又面临企业发展困境的民企老板孙总。他说:“外人看起来我拥有了上千人的企业,每年几千万元的利润,天天坐着顶级的奔驰车很风光,其实我现在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和困惑之中。”

20世纪90年代初,孙总和妻子携带为数不多的资金从温州来到北京,寻求创业的机会。那时的北京虽然笼罩在一片创业的躁动之中,但他们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平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两人选择了一家大型五金商场租了一间柜台,开始销售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是建筑设施普遍应用的电路接触保护装置,温州有大量的企业生产,产品来源不成问题。

伴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兴起,断路器的生意非常好做,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孙总积聚了创业的第一桶金。生意正兴隆的时候,孙总忽然决定不再代理断路器,他要自己创业。

说干就干。孙总在北京郊区租赁了一个小院,从老家叫来十几名亲戚,企业就算开张了。经过十年的不断努力,企业一天天壮大,到2005年年末,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千名、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2005年公司年会,孙总和全体员工举杯畅饮,共同庆祝企业取得快速发展,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席间,孙总豪情万丈,誓言要做世界级的专业断路器供应商。

但是,从2006年开始,企业开始走下坡路,销售额逐年下滑,市场份额逐渐降低,人员流失,质量下降,用户大为不满,退货事件连续发生。孙总用了很多办法,到大企业挖人才,聘请咨询公司,完善激励机制,调整组织结构,不惜重金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收效甚微。

企业不景气,孙总睡眠越来越少,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神经衰弱,记性越来越差,脾气越来越大,但是企业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孙总非常热爱学习,一直在钻研其他企业成功的奥秘,比如国外的IBM、GE、惠普等企业巨头,国内的华为、联想、海尔等成功企业,甚至德隆、格林柯尔、三株等失败企业他也认真地去研究,希望能找出可以借鉴的东西。

“这些企业之中,我最崇拜华为。说崇拜一点儿都不夸张,我心中的偶像企业就是华为,我一直想着如何学习华为,甚至超越华为。在2005年的时候,我和一位副总说要做中国的第二个华为,他也和我一样兴奋。他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一直跟着我干。他毕业时本来要去华为的,我说你不用去了,十年以后,我的企业比华为更好。”孙总的确对华为有一种说不出的推崇,讲华为的时候比讲自己的企业还要动情。

“我一直很努力,任正非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研究。但是,我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成为华为那样的企业呢?”孙总的眼睛热切地望着我,希望我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孙总的话深深触动了我,但我无法回答。

2009年,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的阿里雅酒吧,一位在房地产领域赚了第一桶金后来又转做矿产及能源投资的总裁王总请我喝法国葡萄酒,是他寄存在酒吧里的路易十三。没有菜肴,我们都端着一个酒杯轻轻地摇晃,细细地品尝。他忽然问我:“你说我的企业能不能成为华为?”我笑了笑,说:“我可以不回答吗?”他也笑了,并没有勉强我。

2013年年初,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见面,王总正面临着投资出现巨额亏损的资金压力,管理团队也一直不稳定。我看见他两眼充满了血丝,神情也很疲惫,我们谈了一些如何组建团队、鼓舞士气的问题,临走的时候,他说:“你看,只要是有关华为的书我都买了,而且还读过不止一遍。”我浏览了一下,几十本关于华为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柜里,有的还插着书签。

我知道,无论对于孙总还是王总,华为是一个符号,或者是一个象征,代表了一种成功,一种发展,一种认可,一种做企业的独特方式,他们对于华为的关注实际上是对自己企业的关注,因为华为也有过他们现在的经历。关键在于,他们如何从现在的问题中走出来,如何像华为那样不断地发展壮大。

他们曾经是成功的创业英雄,他们同样是不甘于现状的战斗者,他们现在陷入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困惑之中。

我在华为市场与人力资源体系有近六年的工作经历,期间不仅见证了华为高速发展的奇迹,也分享了华为人奋斗的痛苦与喜悦。从华为出来后我一直在民营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有幸结识了许多民企老板,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了我的朋友。我知道很多光彩照人的老板背后并不为人所知的辛酸。

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阅读并学习了大量的中外哲学书籍,这让我忽然对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境遇有了一种全新的感悟。我想有一天,在某个安静的茶社里,与孙总煮茶闲聊:“孙总,你曾经问我,你的企业为什么不是华为?我认为……”我愿意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解决问题,使他们走上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的一个又一个“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