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长手记
- 孙国富
- 2550字
- 2021-03-28 23:11:23
6.孩子有问题,根结在大人
小孩子长得快,真可谓一天一个样。妻子来信总会把孩子的情况告诉我,有说他会开口笑的,有说他能发长音的,有说长体重的,我虽身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心里却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一有空我就往太原跑,每回去一次,都能发现儿子的变化。三月底回去时,他会甜甜地笑。五一回去时,他已经会翻身。暑假回去时,他学会了坐着翻书和玩手绢。十一回去时,他已经能倒退着爬行,也能无意识地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妻子在孩子百天的时候开始上班,孩子由奶奶精心照料,一直很结实。
11月中旬的一天,我收到了妻子的一封来信,信很短,只有多半页纸,笔迹潦草,也没有落款。亲爱的:
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心里很矛盾。本来不想给你写这样的信,可我又没办法,只好跟你直说,如果不说我实在憋得慌。
上周三晚上,我睡得太死了,半夜尨尨吃奶时我发现他手脚冰凉,原来他把被子蹬开了我都不知道。结果第二天就开始流鼻涕,再后来就咳嗽。
昨天下午开始,尨尨开始发烧,浑身烫得像个火炉子,人也变得没精打采,妈吓坏了,让邻居来单位把我叫回来了。看到孩子病成这样,我都急哭了。
今天尨尨还没见好,我和妈也不敢给他过多吃药,怕对孩子身体不好,只好冲点板蓝根。如果还不见好,就得去医院了。真希望咱可爱的尨尨赶紧好起来,他可从来没有这样病过。
我真笨,连孩子也照顾不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多想你能在我们身边呀!
看完这封信,我真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回家里。午饭也没吃,我背了个书包就直奔火车站了,第二天早饭前回到了家里。
我刚进家门,妻子一把就抓住了我的胳膊,我都能感觉到她在发抖。她强忍着泪水,跟我说:“刚让尨尨吃过奶,一晚上他也没睡好,总咳嗽,前两天刚好些,昨天又发烧了。”
我脱掉外套,搓热双手,把儿子抱了起来。
儿子没精打采的,一只鼻孔里淌着半截浓浓的鼻涕。可能是鼻子堵得太难受了,他用半握的拳头在鼻孔处来回摩擦,鼻涕在脸上糊成了一片。妻子拿着手绢还没来得及给他擦掉,他身体向前一靠,一头栽进了我的肩窝。
我左侧的脖子紧紧地挨着儿子的头,感到他额头滚烫,听到他呼吸急促。我紧紧地抱着他,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后背,说:“尨尨别怕,爸爸回来了啊,咱们一会儿去看大夫,然后就好起来了。”儿子咳嗽了几声,哭起来了,声音嘶哑,看来这两天他没少哭。
等到10点多钟气温升起来以后,母亲、妻子和我带着孩子来到了离我家不远的一家医院。一名40岁开外的儿科大夫给孩子量了体温,又用听诊器听了孩子心肺,说是上呼吸道感染。我们按药方取了两种药回家后,已是中午时分。
是药三分毒,为了避免副作用,我决定把剂量减半后给儿子服用。喂儿子吃药时他大哭不止,头不住地来回扭动,我们三个大人一边哄一边灌,他才连洒带吐地勉强喝了下去。
到了晚饭时间,儿子一看到要喂他吃药就哭起来了。我意识到他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就决定不再强灌儿子吃药,而是抱着他慢慢地、耐心地跟他交流,劝他吃药。过了一会儿,儿子止住了哭声。喂他吃药时,他虽然泪水直流,也小声地哭了两声,但听得出是主动克制的。吃完药,我在儿子额头上使劲儿地亲了几下,一个劲儿地夸他真乖,母亲和妻子也都亲了他,夸了他。儿子似乎对大人的举动有所领悟,眼泪未干就露出了笑容,看到儿子这么懂事,妻子也心疼地流下了泪水。
吃完饭我拿起药物说明书看了一下,当看到有一种药中含有吗啡衍生物可待因成分而且长期服用有可能上瘾时,我感觉十分不安,生怕对儿子有任何不良影响。我跟妻子说了说我的担心,递过去让她看说明书。她看了以后也没了主意,不知道是否应该给孩子继续吃这种药。于是我赶紧去找在我们单位校医院工作的老乡李大夫咨询。
李大夫到我家仔细地给孩子作了检查,对我们说:“没啥大问题,估计是入冬后天气凉把孩子冻着了。我先看看你们开回来的药。”
我把那两种药的说明书递给了他,他看了看,说:“这些药呢,倒是见效快,但副作用也不小,我不主张吃太多。尤其是消炎药,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一开始就吃这种所谓的‘高级药’,将来如果碰到什么情况,效果反而不好。”
“是啊,我们小的时候哪吃过这些药啊。”我对李大夫的说法十分认同,感觉自己中午作了个正确的决定,就说,“我们回来就私自把剂量减半了。”
“国富就是细心呢。你们先这样给孩子吃两天,如果好些了,就别再多吃了。”李大夫叮嘱道,我们都点头同意。
“李大夫,怎么医院没给我们开退烧药啊?”妻子问。
“发烧是因为有炎症,消炎以后,烧也就退了。”李大夫回答。
“可晚上尨尨烧得发烫,跟块红铁似的,有时候都能到三十八九度。”妻子还是担心孩子发烧不退。
“孩子基础体温高,只要不是持续高烧,而且不超过40度,问题都不大,可以让孩子喝些淡盐水,防止脱水。不要怕,有问题随时找我,国富在不在都行。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办法,如果孩子发烧,就用湿毛巾给他敷额头、颈部、腋窝,还有腹股沟等处,这叫物理降温,没有副作用,尽量少吃退烧药。”李大夫不愧是科班出身,他的这番话深入浅出,一下子让我们轻松了许多。
“那我们就放心了,这次麻烦您了啊!”我心存感激地对李大夫说,“尨尨从来没生过病,这次可把我们急坏了,以后可得看好孩子,病了以后大人着急,孩子受罪。”
“国富,我跟你们说句老实话吧,这也是我们医学界的一种观点,孩子在两岁以前一般不会生病,因为正处于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我也基本同意这种说法,所以孩子有问题,根结在大人。”李大夫跟我们不见外,就直话直说,“也不怕你们不爱听,孩子生病,肯定是大人没照顾好。他这么大点儿,不会说不会道,也不会自我保护,而且小孩子肚皮薄,很容易着凉,以后可得注意。”妻子和母亲点头称是。
“孩子有问题,根结在大人。”我重复了一遍李大夫的话,“照顾孩子是这样,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你说他一丝不挂来到人世,真的是白纸一张,以后长成什么样,全看大人如何教育呢。”
李大夫走后,我和妻子又把他的话细细地回味了一番,商量着未来一定要照顾好儿子,教育好儿子。
这一切都需要从眼下做起,从点滴做起。
卢勤知心话
长大不容易,带儿要精心。两岁以前的小孩生命力旺盛,一般不易生病。如果生了病,一定是大人没照顾好。面对孩子生病,如何求医问药,的确大有学问,无知常常是恐慌的根源。陪孩子长大,父母一定要用心学习与孩子成长有关的各种知识,可谓“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