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
- 赵毅衡
- 1760字
- 2020-08-29 04:06:51
3.多媒介文本的联合解码
许多体裁可以有多种媒介构成。例如连环画是一种体裁,由图画与文字两种媒介组合而成;多媒介体裁(multimedia genre)看起来是现代技术的产物,实际上自古以来一直有。歌曲是一种从人类文明开始时就有的体裁,其中的媒介有语言、音乐以及演唱者的身姿;中国画经常有文字(印章、题款),可以说是图文结合的最早例子;至于小说配插图,是自然而然的做法。戏剧据说有十种媒介,形成复杂媒介体裁。电影中由连续的图画造成的动态影像、声音、音乐、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介,有的研究者在电影中找出十三种媒介。
在当代电子传媒中,更容易做到多种媒介混合,例如电影的表演、特技、音乐、声音等,可以分别录制,然后剪辑拼合,这就让电影进入工业生产流程,也造就了电影这个现代“奇观”体裁。
一般说来,多媒介配合能够使表意更加明确,更加丰富,合起来作用于解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最后乐章与席勒的《欢乐颂》配合之完美,已经让人不可能想象没有合唱,乐曲如何终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有声电影出现,曾经使不少电影从业者认为,对话与音乐将使电影过于接近当时的强势体裁戏剧,从而走向穷途末路。雅柯布森当时从符号学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写出《电影在衰落吗?》,他认为多媒介将使电影艺术焕然一新。(15)看来符号学家观察文化发展,常能先人一步。
也有人认为一个体裁中媒介越多,艺术感染力越强。瓦格纳坚持认为歌剧是一种“集合艺术”,是最理想的艺术门类。他是说感染力的强度,与同时在观众感官上起作用的媒介数目成正比。媒介多的确能增加表现力,却不能保证艺术的优劣。当今某些演出,舞台炫丽,声光电气一拥而上,花样百出,作为艺术却让人不敢恭维。
多媒介符号文本,在信息接收者头脑中要做最后的拼合。此时各种媒介表意不一定对应,接收者不得不对各媒介传送的意义分别进行解释,然后综合起来。例如戏剧说话与表情不一致,歌曲的词与曲调不一致,音乐的曲调与标题不一致,电影的画面与语言不一致,这时候根据哪个媒介的信息决定解释,就成了需要斟酌的事。
在多媒介文本中,经常有一个媒介在意义上定调,否则当几种媒介传达的信息之间发生冲突,解释者就会失去解读的凭据。何者为意义“定调媒介”,并不取决于此媒介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此媒介传达的文本清晰程度,用麦克卢汉的术语,取决于媒介的“热度”。在具体操作中,定调媒介是由体裁的文化程式决定的。
在电影的多媒介竞争中,“定调媒介”一般是镜头画面,因为画面连绵不断,而语言、音乐、声响等时常中断。由于电影艺术的超熟发展,电影观众的充分成熟,各媒介之间的反讽张力更为复杂有趣。根据道克多洛(E.L. Doctorow)小说改编的电影《爵士时代》(Ragtime)中有个镜头:女主人公已经不爱她那个伪君子丈夫,丈夫对她说:“我得离开了。”女主人公回答说:“别把我一个人撇下。”她说这话时,面部特写镜头却显示了她的冷淡表情,可以体会到女主角的实际意思是“走你的吧”。人物说的语言与人物表情画面意义正好相反,而画面传达的信息应当是“定调”的。如此安排,人物的心理和文化处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很细腻地表现了出来。
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一一》中,电影声音是中年男子和女友在街头的谈话声,画面则是他们的下一代女儿和男友街头约会的场面,音与画各讲一个故事,可以看到镜头画面是主线,叙述重点在下一代身上,上一代的对话已成对照的遗迹。(16)一个世代又过去了,历史沧桑感借媒介冲突体现出来。
在歌曲中,“定调媒介”是歌词,歌词决定歌的意义解释。《社会主义好》无论怎么唱,哪怕用摇滚风格来演唱,都是颂歌,但是电影《盲井》中几个矿工把词改了,就变成讽刺歌曲。2007年风靡一时的歌《香水有毒》,曲调优美,歌手胡杨林阐释动人。春晚进了大名单,在三审时还是被拿下,因为歌词有“爱情不专一”的暧昧倾向,音乐改变不了歌词的“定调媒介”地位。(17)
歌词决定意义走向,是由于语言文字作为媒介的“热度”。音乐经常不得不靠区区一个标题。哪怕有的乐曲模仿“自然声”惟妙惟肖,例如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霍尔斯特的交响诗组曲《行星》;哪怕有大量意义明确的音乐素材,例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有大量捷克民歌,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直接用《马赛曲》,这些音乐依然必须靠标题才能让人听懂。贝多芬因为拿破仑称帝,愤而把《英雄交响曲》献给拿破仑的题献去掉,果然这首乐曲与拿破仑不再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