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奇才,二十三岁进士及第

蒿草计

或许,刘伯温终身不忘的一件事是,他父亲每天都会沐浴着从窗口射进来的阳光,用深沉的语言启迪着他脑海中最愚昧的角落。在他和父亲中间的桌子上,摆满了奇诡的神秘图谱和《周易》上变幻莫测的卦象,小刘伯温被这些东西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从小刘伯温母亲富女士的眼中看出去,刘伯温是个安静而孤单的人,他那反常的沉默寡言和突然之间提出的刁钻问题,让富女士难以理解,当然就难以招架。所以富女士在把儒家经典粗略地传授给刘伯温后,就主动辞去了他启蒙老师的职务。

从武阳村的许多小朋友眼中看出去,刘伯温是个不合群的人,每当他们玩得疯狂时,刘伯温就会悄无声息地离开他们,远眺沉思。小朋友们在背后评价说,刘伯温是个怪胎。

但刘爚却认为,小刘伯温的沉默寡言恰好证明了一点:一个聪明人如果没有可说的话时,嘴巴应该是闭着的。这也正符合孔夫子的教导: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从道教的角度说,很多人所以愚笨,就是因为废话太多,精气神都从嘴里跑掉了,所以不能积聚智慧。

从刘爚的眼中看出去,小刘伯温有着惊人的智慧,因为他能一目十行而过目不忘。他的卜筮课、风水课、星相课、灵棋课、谶纬课都能满分,不过,这是刘爚的评分。刘爚本人也知道自己在象术上的造诣并不深,但一个小孩子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领悟到他需要花费几年才领悟到的玄机密码,这足以担得起“聪明绝顶”四个字了。用刘爚的话说,如果大言不惭一点,基儿的智慧已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比得道的道士走得更远。

当然,说一个人有智慧,不是看他有多么强悍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而是要看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刘伯温十岁那年,一个机会闯到他面前,让他有机会展现了他的能力,确凿无疑地证实了他那不凡的智慧,并不是老爹吹嘘出来的。

这个机会是这样来的:1320年,元王朝最高领导人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去世,就在国丧期间,青田县有人办婚事。这简直是向枪口上撞,依法律规定,国丧三个月内,国家任何人、任何地方不得有娱乐活动。就是在大街上行走,也不能有笑脸。穿衣戴帽一定要注意,不能五颜六色,每个人必须素装。酒糟鼻子在国丧期间不敢上街,因为鼻子是红色的,一旦被捉住,不好解释。青田县县长闻听有人敲锣打鼓、穿红戴绿地举行婚礼,像炮仗一样爆了起来。众所周知,在他的管辖区内出这样的事,一旦被上级知道,那是要掉脑袋的。这位“炮仗”县长马上带着几名士兵冲进人家的婚礼现场,把男的杀掉,再把女的打晕,又抢跑了新娘。

让青田县县长意想不到的是,新娘家在当地和黑社会有很深交情,不然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新娘的老爹得知女儿被抢了后,气冲斗牛,散尽家财,召集黑社会朋友们,带着棍棒冲击县政府。由于武器落后,冲击未遂。他们临时改了主意,抢了县城武装部,有了现代化武器后,他们又掉头来攻击县政府。但县政府已经集合了军队,这些人见不是对手,一溜烟跑上青田山,当了逆匪。当然,这是元政府的说法。史学家的说法就是:南方汉人的起义。

其实,南方汉人的起义和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相始终。仅在忽必烈统治蒙古的鼎盛时代,南方就有二百余起汉人起义。忽必烈之后的元朝二任帝孛儿只斤·铁穆耳(元成宗)和三任帝孛儿只斤·海山(元武宗)时代,江南地区的汉人起义数量虽有减少,但绵绵不断。四任帝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虽然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皇帝,可他在位的第五年,也就是刘伯温六岁时,江西赣州出其不意地爆发了高质量的蔡五九起义,蔡阁下不仅攻陷了州政府,而且还一路北上,想要直捣黄龙攻陷大都。蔡五九虽然很快被残酷镇压,但那次造反的影响力却让高层不寒而栗。刘伯温七岁时,广西瑶人又起义。八岁时,江西五个州同时爆发了汉人的大规模起义。

对于江南地区的汉人造反,元王朝的皇帝们已习以为常,提不起激动的兴趣来。如果有一段时间,元王朝方面听不到江南有人造反,皇帝们会大吃一惊,认为不可理喻。

但皇帝眼中的芝麻小事在地方政府长官那里就成了世界末日的大事。青田县县长动用县城的军队多次到青田山中剿匪,要么无功而返,要么被对方打得丢盔卸甲。

这是因为土匪们的据点易守难攻,而青田县剿匪部队的战斗力又马马虎虎,所以这事一时之间很难解决。青田县县长乞灵于人民的智慧,派出许多胥吏到各地打探奇士异人。有一个胥吏恰好认识刘爚,于是就找上门来了。

那天中午,太阳高照。刘爚和刘伯温正在吃饭,刘爚背对着院子,突然用筷子的手就悬在空中,神秘地说:“有人来了。”刘伯温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位正走进院子东张西望的胥吏。

胥吏把整个事件说了一遍。刘爚说:“这简单,等我吃完饭。”

胥吏几乎要哭出来,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土匪们多活一日,他和他的上司就多一分危险。

刘爚看到胥吏忧心忡忡,就放下筷子,思考起来。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胥吏疲倦得直伸懒腰,刘爚也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看了看胥吏,说:“这些土匪着实可恨,国丧期间居然违反法令,罪大也。”

胥吏赶紧挺直腰板。凭在衙门里多年的工作经验,他认定,有能力的人在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前,都要有个帽子,这在文章上称为“龙头”,“龙头”之后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猪肚”。

但可惜,刘爚只有“龙头”,至于“猪肚”,他踢给了刘伯温:“你有什么办法,说出来。”

胥吏的态度从恭敬转为惊讶,又转为愤怒,因为他认为刘爚在耍他。一个十岁的孩子如何能解决几百号土匪?胥吏正要作出点官家的姿态来,刘伯温却问了起来。

下面就是二人的问答。

刘伯温:“土匪们不下山?”

胥吏:“未曾发现。”

刘:“你们不想伤亡太大?”

吏:“谁想死啊?”

刘:“你们可有弓箭手?”

吏:“谁不会射箭啊?”

刘:“三个月内剿灭他们,可行?”

吏:“这么久啊。”

刘:“就这么久。”

吏思考许久:“可以,说你的办法。”

刘:“你可认识蒿草籽?”

吏:“我早些年也是山里的娃,如何不认得?”

刘:“收集蒿草籽,去掉箭头,把蒿草籽拴箭头上,射向土匪窝附近,越多越好。”

胥吏看向刘爚,刘爚说:“你既不想有伤亡,又想解决这件事,就去办。”

青田县县长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按刘伯温的方法,射出去无数没有箭头的箭。但为了保险,他把刘爚请到县政府,软禁。如果三个月后,刘伯温拿不出消灭土匪的计策,刘爚就是通匪。

三个月后,土匪窝据守的山上,枯黄的蒿草映入眼帘,每个角落,哪怕岩石的缝隙都被蒿草占领。刘伯温说:“可以了。向那里放箭,放箭之前,在箭上抹上松油,点燃。”

蒿草火箭一相逢,漫山遍野成了火焰山,土匪们被浓烟呛得跑出老窝,全体投降。

刘伯温因此而一夜成名,但很快就销声匿迹。因为县长大人认为这种小儿科的主意,他自己也能想得出来,只是没有去想而已。所以功劳簿上只有他的名字,没有刘伯温。

但历史不会因为他的篡改而忘记刘伯温,所以我们今天知道刘伯温有这样一个蒿草计,却不知道那位青田县县长的名字。

先来后到的等级制

此事过后,小刘伯温和父亲刘爚有一段谈话,内容就是针对那股土匪的。小刘伯温说:“这些人违反国家法律,实在是罪有应得。”刘爚大吃一惊,提醒刘伯温:“那些人虽然是土匪,但却和我们同族同种。青田县县长虽然代表政府,但却是异族,你应该有个华夷观念。”

小刘伯温也是大吃一惊,他无法想通,老爹会把一个土匪事件上升成民族问题。

刘爚说:“你还不懂蒙古人开国以来的历史,所以不明白这里的玄机。我现在就给你普及下历史,我要让你记住,蒙古人对咱们中原人都做了些什么!”

实际上,刘爚所讲的元王朝,和真实的元王朝略有出入。这是因为刘爚自以为是南宋遗民的后代,赌徒失败后都不承认失败,所以对赢家咒骂。而后来的泥腿子朱元璋所建立的明王朝,自然要对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加以丑化,以此来彰显他驱逐蒙元那盖世的武功。

所以,刘爚意气用事下所讲的元王朝的种种,我们必须要以客观的历史事实加以甄别和佐证。

刘爚说:“鞑子(汉族人对蒙古人的蔑称)是宇宙中最贪得无厌的巨兽,听到哪里有国家,就奔哪里去。孔夫子说,挑起战争的目的是要吊民伐罪,否则战争就是不仁义的妄动。可这群骑马骑成罗圈腿的家伙没有任何高尚的情操,打仗的目的就是想烧杀奸淫掳掠,他们只是想把恐怖传到全世界。孟夫子说了,只要有仁义就成了,要那么大地盘做什么。我听说,鞑子在中国之外还有四个分部。鞑子人口少,只好派亲戚去管理,亲戚之间离得远了,感情生疏。这可真是妻离子散,人丁凋零啊!”

严肃的历史佐证如下:

蒙古大汗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开疆拓土的宏大事业中去。蒙古当时只有100万人口,除去妇女、老人和小孩,能作战的士兵只有20万。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就凭这20万人,用他们那可怕的军事才能西征北讨,到1279年灭掉南宋帝国扩张正式完成后,他们缔造了一个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到南海版图达35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帝国。提醒一点:地球陆地面积是15000万平方公里。

在这片连阳光都不能完全覆盖的庞大领土上,蒙古帝国自动自发地分成一个庞然大物的帝国(元帝国)和四个巨兽般的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中国人身处其间的正是元帝国,它是由蒙古帝国第五任大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于1271年在大都成立的。八年后,忽必烈灭掉南宋,元帝国的版图正式确立:北到今天的蒙古共和国、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

元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也是中国的皇帝。

刘爚接着说:“鞑子们灭掉我们伟大的祖国南宋后,在全国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四等人制。他们把全中国人分为四等,分别是:鞑子、色目人、汉人、南人。‘南人’就是我们南宋遗民。臭不要脸的鞑子凭什么把我们列为最低一等?我们哪里都比他们强。我们用火药制造了突火枪,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轻火器。我们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纸币(交子),我们有先进的罗盘,还有精巧的瓷器,我们还有世界上最有思想的程朱理学。鞑子们有什么?几匹破马。色目人又有什么?可能连马都没有。最可气的是汉人,被女真人统治了一百多年,做了一百多年的奴隶,结果倒骑到我们头上来啦!我真是气死了。这是赤裸裸的民族歧视!”

严肃的历史佐证如下:

忽必烈说,我们蒙古人是天之骄子,凌驾所有生物之上,所以,我们必须是第一等人。于是,蒙古人就成了第一等人。而“色目人”其实是“各色名目”的人,也就是当年和蒙古人一起打天下的其他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兄弟。第三等“汉人”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汉族人,而是从前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和汉化的女真、契丹等族人,同时也包括云南、四川的汉族人。“南人”,就是刘爚口中的南宋遗民和遗民的子孙们,也就是江南的汉族人。

刘爚说得没错,南宋什么都有。但蒙古人划分等级的标准不是什么程朱理学和一碰就碎的瓷器,当然也不是火器——蒙古人也有火器,比南宋的强多了,当年一炮就把南宋的襄阳城轰沦陷了——而是老百姓口中的“先来后到”和逻辑学家口中的“因为所以”。

蒙古人与生俱来就和他们的大汗冲锋陷阵,他们自己就是主人,当然要坐第一把交椅。这就如阔佬请客,主人肯定要坐在上首。在蒙古人统一蒙古高原和第一次西征的过程中,有些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兄弟(色目人)慧眼识珠,主动跑来和蒙古人混。他们是蒙古人最亲密的战友,自然就要坐第二张椅子;紧接着,蒙古人灭金,金人统治下的汉族人和汉化的女真、契丹等族也跑来,坐了第三把椅子,这就是“汉人”。蒙古人灭金后,还未来得及下马休息,又和南宋打上了。

关于蒙古和南宋开战的事,需要补充一点:

1211年,成吉思汗对金国全面开战,1215年,成吉思汗攻陷金国中都(今北京),金国龟缩到开封。但成吉思汗没有对金穷追猛打,而是在1218年转身西征,于1225年灭掉了中亚强国花剌子模。1227年,成吉思汗西征回国,稍作休息后又灭掉了使当年北宋筋疲力尽的西夏王国。也正是在本年,成吉思汗病逝。临死前他对继任者说:“金国的重兵都驻防潼关(今陕西潼关),一边是河,一边是山,强攻会付出大量伤亡。有个笨蛋可以帮我们,那就是多年来被金国骑在头上拉屎的南宋。你们可以和南宋结盟,借他们的路,从金国南方重镇邓州(今河南邓州)楔入,直趋开封,他们驻守在潼关的主力肯定回援,你们只需要围城打援,金国瞬间可下。”

1231年,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派使者到南宋谈判借道,可这位使者霉运当头,走到沔州(今陕西略阳)时,被南宋爱国将领张宣处决。窝阔台大发雷霆,道也不借了,命令蒙古兵团强取。远征军司令拖雷在南宋的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轻易地撕开了一个口子顺利进入南宋,拖雷兵团在南宋境内如入无人之境,如暴风扫落叶般荡平了南宋数十州,然后又顺利地离开南宋境,进入金国境内,猛攻邓州。邓州顽强死守,拖雷就绕过邓州,直奔开封。潼关守军果然回救开封,就在半路上,他们钻进了已经等待多时的窝阔台兵团的口袋里,金国的主力在蒙古骑兵的冲杀下,全军覆没。

1233年春天,蒙古人攻陷开封。金国最后一位皇帝完颜守绪跑到蔡州(今河南汝南),窝阔台和南宋签订军事同盟,蒙古帝国要求南宋供应蒙古军队粮草,并且出兵,双方共同攻陷蔡州,事成之后,两国以淮河为界。1234年,宋蒙联军对蔡州发动全面进攻,蔡州城外发出天塌地裂般的巨声,蔡州城内哭声一片,完颜守绪见自己的世界末日已到,就没有劳烦宋蒙联军,自焚而死。不可一世了一个多世纪的金国灰飞烟灭。

蒙古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扫战场,南宋突然集结二十万大军向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里的蒙古人发动攻击。注意,这三处都在淮河以北黄河以南,按宋蒙当初的约定,淮河以北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跟你南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也就是说,这是赤裸裸的叛盟和侵略。

进展非常顺利,1234年农历八月,南宋军队光复三京。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方面还未来得及摆庆功宴,蒙古人已发动反攻,南宋二十万军队几乎同时在三京崩溃,溃退到淮河南岸后,足足损失了一半士兵。

南宋这次突然叛盟激怒了蒙古人,而它那不堪一击的战力又勾引了蒙古人向它发出灭亡通知书。从1235年开始,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兵团沿着南宋边境持续不断地发动攻击,让南宋吃不香睡不着。

1253年,蒙古帝国剑走偏锋,绕过南宋,深入万山丛中的云南地区,灭掉大理王国,随后又使安南王国臣服。1258年,蒙古帝国分三路进攻南宋。1259年,其中一路的忽必烈强渡长江,抵达鄂州(今湖北武汉)城下,百道攻城,鄂州城马上就要陷落,突然合州战场传来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忽必烈大吃一惊的嘴还未来得及合上,又传来消息说,他的兄弟阿里不哥正在蒙古本部举行大汗上任典礼。

忽必烈认为自己比阿里不哥更有资本担任大汗,于是放掉鄂州,调转马头回蒙古帝国本部和兄弟“相煎”去了。经过四年血流成河的内战,1264年,忽必烈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1269年,忽必烈对南宋全面宣战,1274年,蒙古远征军司令伯颜攻陷鄂州,顺长江东下,陷安庆,在芜湖江面击溃了南宋军队最后一道防线。现在,蒙古军队可以大摇大摆地去南宋行在临安了。南宋急忙求和,伯颜按忽必烈的指示同意了。忽必烈的本意没打算灭南宋,而是希望南宋和安南一样,做元帝国的卫星国。

但是,南宋自己送死。伯颜派去临安的谈判使者在半路上突然被一名南宋爱国将领处决,伯颜听到这个消息,气得马上变成了一个炮仗。南宋中央政府慌忙派人去向伯颜赔罪,并且发誓要严惩凶手,伯颜压制自己不要爆炸,第二次派出使者。想不到南宋的爱国人士太多了,第二个使者走到平江(今江苏苏州)时,又被杀掉。

伯颜气得哇哇怪叫,命令军队进攻临安,在强大的蒙古兵团面前,柔弱的临安没有别的出路,只能陷落。南宋中央高层对伯颜的暴怒很不理解,认为伯颜没有诚意,如果真有诚意,死掉两个使者,还可以再派嘛。

他们不明白的是,是他们亲手制造了伯颜这个炮仗。你制了个炮仗,还点了两把火,却不想让它爆,这对炮仗太不公平了。

1279年,南宋软弱无力的流亡政府在崖山被蒙古兵团彻底摧毁,南宋正式灭亡。

从1234年宋蒙交火到1279年南宋流亡政府灭亡,蒙古灭南宋用了35年。有人看到这个数字会大呼小叫:啊呀,南宋真是厉害,居然抵抗了蒙古人35年。但不要意淫,蒙古灭南宋真正用的时间其实只有12年不到。

1234年蒙古帝国对南宋宣战后,就去西征了。直到1259年,蒙古帝国才掉头回来对付南宋帝国。但也是在这一年,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内战,直到1269年,忽必烈才想起南宋,于是用了10年时间(1269—1279年)灭掉南宋。

当然,对于一年甚至是几个月就能灭掉一个国家的蒙古帝国而言,灭南宋的确是个苦差事。大概正是因为很辛苦,所以南宋遗民们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四个等级中最后一等。

可你仔细看看这个等级名单就会发现,蒙古人是按照“先来后到”的标准排列的。这就能够说明为什么大理王国的云南和四川的遗民为什么列在第三等。因为他们比南宋遗民先来的。

用逻辑学的角度来叙述,因为你最后到,所以就要受惩罚。正如你赴宴,最后一个到,不但不能坐高一点的位置,还要罚酒三杯。

中国老百姓有句俏皮话:凡事要赶早,否则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大概就是南宋遗民们为什么排在最后一等的注解。

蒙古人对南人都做了什么

刘爚说:“鞑子们把我们南人看成是赋税的源泉,好像我们除了缴纳赋税外就没有别的用处了。他们还用法律条文规定:杀一个‘南人’只需要赔一头毛驴的价钱就可以了,而杀一个色目人要罚相当数目的黄金,杀一个鞑子则要偿命。这用意很明显,我们只是一头驴。鞑子们还禁止我们打猎,我们身处江南多山之地,打猎是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不是断了我们的财路吗?还规定我们禁止学习拳击武术,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武术只是花样表演,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而已,根本没有实战能力,禁这个干什么?更要命的是,禁止我们夜间走路,如果有个急事,必须等天亮。

“当然,这些还不算什么。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小鞑子们在我们南方基层像个大爷,吃的穿的用的,都必须由我们来承担。而且谁家娶新娘,新娘的第一次必须要送给小鞑子。程朱理学教导我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个黄花闺女还未正式进门,就已经失了节,宇宙中只有畜生才有这样的行为。倒霉的是,偏偏让我们碰上了。”

关于刘爚说的这些,我们必须要作一下背景补充和校正。

刘爚说的那些没错,元帝国灭掉南宋后,对“南人”的确极不待见,对他们严加限制,就差限制大小便了。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认为元王朝故意找“南人”的茬。哲学家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老百姓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事出必有因,元帝国对南人的苛刻实际上是被南人的激烈行为触怒的。

前面我们谈到过,忽必烈灭南宋初期,江南就有二百多起汉人武装和元帝国对抗。不过,一定要注意,即使是从极度偏袒汉人的角度来看,每次武装反抗也不是起义,绝大多数都是野心家们的皇帝梦。

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陷落,南宋其实已经灭亡。虽然有一点死灰跑到福州建立流亡政府,但死灰不可能复燃,即令复燃,火光也不能持久。元帝国的军队开始摘取胜利果实,其实,征服者的果实都是建立在被征服者的痛苦之上的。于是,烧杀抢劫奸淫在整个南中国如火如荼地蔓延开了。江南百姓奋起抵抗,各地的豪强大族变卖财产,召集青壮年,打出了“扶宋灭元、驱逐鞑虏”的口号。穷苦百姓们自动自发抗争,有能力的人能召集几万人,没有能力的只能聚拢几百人,甚至几十人,他们占据险山恶水之地和元军开展游击战。不管是哪路货色,他们在反抗元帝国的军队之前,先对自己的同胞下手。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一无所有的人造反,第一个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他们的战斗力远不如对手的正规军,要抢劫粮食,只能拿软柿子捏,不抢劫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们还能抢谁?

当他们有了一定实力后,马上就建立草台班子政府,封官拜爵。如果你能穿越到那个年代,到江南各地走上一走,就会发现,到处都有一群人在讨论称帝称王的事。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过过皇帝的瘾,至于驱逐鞑虏,只是附带目标。只要有发家致富的可能,他们可以跟民族的敌人蒙古人握手言和。

有两个积极的证据可以证明江南人的反抗内涵。

1278年,建宁(今福建建瓯)人黄华称帝,元政府招降他,黄华带着他的草台班子就跑去了。但很快他发现,元政府对他的待遇还不如他单干的待遇,于是又造反,最后被元军追得走投无路,自焚。

1288年,循州路(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钟明亮聚集十万人造反,声势逼人。元政府招降他,钟明亮同意,但提出的要求是,要他担任循州州长。但忽必烈拒绝这个条件,要他到大都面圣。钟明亮认为这是请君入瓮,于是杀了元政府的谈判使节,二度造反。元政府军积极进剿,同时招降,钟明亮不能支撑,二度投降。但仍然是那个条件,要做循州州长,忽必烈拒绝,他第三次造反。但事不过三,元政府剿匪部队再也没有对其招降过,钟明亮最后失败,本人也不知所踪。

忽必烈在遥远的大都看到江南地区的反抗记录,发现南中国的人真不好治。他先是使用怀柔政策,三番五次下令,驻守江南的军队不许再制造敌人,要军民一家。但美好的命令正如一朵鲜花,到美人手里,会被当成头饰插在头上,而到了毛驴手中,就会被当成解饿的食物。元政府在江南的驻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无法控制自己,于是,江南地区的造反记录与日俱增。

忽必烈发怒了,于是,就出台了那些恶意摧残南人尊严的法律条文。

刘爚提到的小鞑子在江南各地基层(乡、村)当大爷的事,其实是保甲制。保甲制是这样的:每二十家编为一“甲”,政府派遣一人管理这二十家,这个人称为“甲主”。“甲主”就是这二十家的总管,衣服饮食,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取走,女子和财产,当然也不在话下。

但刘爚说这些甲主都是鞑子就是大错特错了。蒙古人口太少,江南的乡村多如驴毛,虽然经过蒙古人的屠杀,但仍有南人1184万户也就是60万甲。这就需要60万蒙古人来江南乡村当甲主,难道忽必烈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一下子变出这么多人?

实际上,甲主都是色目人。俗话说,奴使奴,使死奴。色目人是蒙古人的奴隶,他有机会管理他的奴隶南人,其残暴可想而知。

至于刘爚说的新娘第一次要和甲主睡觉,也就是历史上烟雾迷蒙的蒙古人的初夜权问题。这无需辩驳,因为甲主根本就不是蒙古人。即使是蒙古人,也是不可能的事。还是前面的分析,蒙古人口太少,如果真有初夜权,他们要去行使这一权力,非得累吐血不可。

当然,这不是说蒙古人一本正经,像个绅士,实际上,他们南讨西征的过程中,没少挥洒他们的精子。但那是战争,战争中无数丧心病狂的行为,又岂止是蒙古军队的专利?

元朝江南地区的造反像慢性肠炎一样连绵不绝,归根结底,是互动的结果。江南人有钱,忽必烈当然明白,所以大肆搜刮,他第一次征日本时的所有军事物资就都出自江南。而江南人激烈的反抗,又成为元政府统治者对他们实行高压的动因。

刘爚对小刘伯温说:“鞑子们对我们南人就没干过什么好事,所以,和他们的政府对着干,没有什么错。”

小刘伯温当时不懂这段历史,刘爚的讲解又有断章取义和意气用事之处,所以小刘伯温总感觉哪里不对。如果蒙古人对江南真有骇人听闻的压榨,并持续不断而无孔不入,那么,为什么他现在还能衣食无忧,武阳村所有人都快乐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这个问题,是他暂时找不到答案的,只有他走出武阳村,面对更宽广的世界时,才能找到答案。

当初,埃及人说大地是圆的,希腊人马上怒目:“没脑子的木乃伊,大地是平的!”

现在我们知道,埃及人是对的,希腊人是错的。但你不能说希腊人蠢,因为埃及人住在平原,远远看去,地平线有个弧形,所以他们说大地是圆的。而希腊人住在多山之地,眼睛看不出太远,他们觉得如果不是在平面上,高山怎么能安稳?

我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界。所以,很多有知识的人都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走出去,到括城

1324年,刘伯温十四岁,正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年纪,他变得更沉默寡言。在这时,人们已清楚地看到,刘伯温有一双高傲的琥珀色双目,这双眼睛配上他那沉默寡言的性格,使人对他的印象并不好。有人对刘爚说:“你这孩子是不是在山村里憋的?怕是要憋出病来吧。”

刘爚认为这种担心并不多余,人的思考无限,如果受到有限的生活环境的压抑,会使人的性格更加孤僻,把持不住,就会成为变态。

终于有一天,刘爚说:“我带你走出去,到括城读书去!”

括城(今浙江丽水)是处州路的行政中心,原名栝城,因为当地多栝树,所以叫栝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改名为括城。栝树就是金钱松,这种树的树叶看上去毛茸茸很可爱很柔软,但摸上去,就是植物版刺猬,所以最好多看少摸。大概取名“金钱”松,寓意就在此:不是自己的金钱,看看可以,少去碰。

刘爚说要带刘伯温去括城读书,其实是去市重点中学括城府学读书。但这种地方,可不是谁想来就来的。有机会来这里的都是整个处州读书最好的学生,他们需要在处州进行的考试中排名前三十名内。刘爚那天和刘伯温说,要带他去处州读书,其实是刘伯温已经被处州府学录取了。我们要声明这一点,一来证明刘伯温的确把书读得特别好;二来,刘爚可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刘伯温到府学读书后,除了学习《春秋》和程朱理学外,还对诸子百家、天文、兵法等类型的书爱不释手。其实他在武阳村时就涉猎过这些,现在,只是在老师的讲解下,重新温习而已。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北宋初期宰相赵普说,老子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都说明古人在读书方式上特别重视精读,一本书不厌其烦地读,读上一百遍,其义就自见。

刘伯温的《春秋》课老师后来回忆说,这孩子聪明得一塌糊涂,你只需给他读一遍,他就能倒背如流。你还未说完全部的解释,他就已经知道了全部的解释。这种人在西方称为先知,在中国,称为神童。在中国的道教门徒口中,就是未卜先知。

《春秋》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但不全,全部内容是从前722年开始,到前481年就结束了。但鲁国历史却是从公元前1042年到公元前256年,所以北宋宰相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就是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春秋》本来就是粗线条——只有目录,没有内容。经孔子编辑后,看着像历史文献,其实成了惩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课本。但里面却没有直接告诉你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善的,而是把“褒贬”藏在文字里。这种遮遮掩掩、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文字游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秋笔法”。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笔法”的使人震骇之处: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春秋》第三个目录也是第三个内容,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对这个标题只能干瞪眼。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就知道这几个字说的是,春秋初期的强国郑国第三任国君姬寤生(郑庄公)在鄢城(今河南鄢陵)干掉老弟姬段的故事。

这个有些复杂的故事到了《春秋》里只变成了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但据孔子的忠实信徒说,这六个字就是春秋笔法的凌厉展现,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对里面的“褒贬”一目了然。

下面就是受过春秋笔法训练的人的解释:

“郑伯”是对国君的称呼,不说姬寤生或是郑老大,这是怪罪姬寤生没有尽到一个做哥哥的责任。老弟要什么,郑老大就给什么,这就是放纵溺爱,不是个好哥哥,所以只称他为国君。“克”指的是战胜敌人,说明郑老大的放纵溺爱根本就不是出自本心,而是诈术,他从始至终都把弟弟当成敌人,必杀之而后快。

郑伯克段于鄢,就是说,郑庄公用狡狯的诈术干掉了亲弟弟这个敌人。虽然姬段造反是不对的,但姬寤生不怀歹毒的心,之前就好好教育弟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所以,罪责全在姬寤生身上。这个标题是想告诉我们,那些动机不纯的人,就是消灭了敌人,也没有功劳,大家应该强烈谴责这种内心奸诈、外表忠厚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春秋笔法暗藏玄机,不经专家讲解,谁都无法弄懂,而且讲解起来极为生涩,很多人都不喜欢学。但刘伯温却是个例外,他学起来津津有味,还能独立发挥。

不过,中国古代的老师不喜欢刘伯温这样太过伶俐的学生。刘伯温的老师每当看到他把学习当成娱乐时,就一脸严肃地说:“老祖宗教导我们,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苦差事,必须要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你聪明,不需要如此,也要装出痛苦的模样来。唯有真苦尽才能真甘来。你把学习当成是乐子,这是态度不严肃,恐怕不能被老祖宗所喜欢。”

这种论调让刘伯温大吃一惊,他对老师说:“我就是喜欢读书,连老黄历我都喜欢读。如果让我装作读书很苦的样子,那就是虚伪。这不是我能做到的。”

老师气得鼻子直冒火,但对刘伯温超级强大的记忆力却不得不心悦诚服。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基本功就是死记硬背,谁的基本功扎实,谁就能脱颖而出。令人遗憾的是,记忆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刘伯温的记忆力就是与生俱来的。西方哲学界的大佬罗素说,人理应平等。但这不可能,至少从记忆力上而言,就绝不可能平等。

刘伯温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和博览群书的能动力,还有灵光经常闪烁的领悟力,在括城府学中声名鹊起。他的老师悻悻地对刘爚说:“你这孩子成精了,府学里没有人可以教他,还是到外面请个高级教师吧。”

刘爚认为老师说得很对,但高级教师到哪里找,这是个问题。刘伯温的老师说:“这算什么问题,号称理学大师的郑元善啊!”

刘爚愣了,因为他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与理学邂逅

刘爚不知道理学大师郑元善,情有可原。很多人对“郑元善”这个名字都很陌生,但提到另外一个名字,大家肯定会叫起来。这个名字叫施耐庵,他的老师就是郑元善。

郑元善,字复初,大家都叫他复初郑先生,后人称他为元朝的顶级理学大师。刘伯温在括城读书时,郑大师恰好也在括城,担任州长名誉秘书(处州录事)。由于这是份闲差,因此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到教诲一些有志于理学的人上了。

刘爚那天来找复初郑先生时,郑先生正在清风徐来的书桌前闭目沉思天理人心。刘爚对郑先生说:“咱俩曾同行过,我当年在遂昌做过教师。”

复初郑先生抬眼看了看刘爚,嘴角一扬,说:“你有何事,不妨直讲。”

刘爚眼观鼻,鼻观心,心观郑大师,认定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高人,因为高人才有这般傲气。刘爚就言简意赅地把儿子刘伯温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说了一遍,最后注解道:“这孩子太聪明了,他的老师已没有能力教诲他。”

郑大师鼻孔朝天:“不是我摆架子,我是不教小孩子的。”这句话的“春秋”说法是小孩子不配要他教,其实把架子摆得很大。

刘爚哪里能被架子赶走,开始死缠烂打,非要让郑复初见一下刘伯温,只见一面。

眼看就要吃晚饭了,郑大师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但他又不能留刘爚吃饭,因为他薪水很低。肚子让他妥协了,他说:“那就见见。”

刘爚满眼都是笑意,喊了一声:“基儿!”

只见刘伯温从门外慢慢地走了进来,紧闭着嘴,骨子里散发着寡欢的泡沫。

刘伯温的相貌平凡无奇,但是那种孤独落寞的神情颇使人动容。郑复初也是阅人无数的人,一见到刘伯温那独特的气质,不由得心动了一下。

他把刘伯温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像是在鉴赏一件刚出土的古董。最后,他认定这货不错,但还是要深入一下,于是问:“听你老爹说,你七行俱下,过目不忘?”

刘伯温鞠躬回答:“是。”

郑复初“呦”了一声,这小子还不谦虚,正合我性格:“都读过什么书啊?”

“很多。”刘伯温又鞠了一躬回答。

郑复初又问:“读过《周易》吧?”

刘伯温点头:“七岁就读过。”

“天地氤氲,下一句是什么?”

“万物化醇。”

“天地玄黄呢?”

“宇宙洪荒。”

“什么是宇,什么又是宙?”

“天地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据《刘伯温年谱》说,郑复初听完刘伯温的正确回答后,就从椅子上弹起来,兴奋地对刘爚说:“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阅读量和记忆力,前途不可限量。我收下这个学生了!”

其实这是扯淡。两人的问答条目都是《周易》上的内容,《周易》是儒家五经之一,属于学生们的必读课本。在当时,一个十四岁的学生如果不能把《周易》从头到脚背诵下来,那他就是个蠢货。

郑复初之所以收下刘伯温,可能和刘伯温的另类气质有关。在刘伯温忧郁而孤傲的神情中,郑复初大概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郑复初是元王朝恢复科举制后的第一批汉族人里的进士,正如刘爚说的那样,科举制必将卷土重来,元帝国在1315年正式恢复科举制,并且就在那年进行了第一次考试。据说,郑复初考试时就很不满意,因为汉人和南人的考试内容比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要多,而且难。汉人和南人的考题如果是高考题,那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题就是成人教育题。

在等成绩时,郑复初又是一肚子火,因为成绩单迟迟不下来。有官方小道消息说,成绩单所以迟迟不公布,是因为教育部的人正在发愁。按当时的规定,两榜,即汉人、南人一榜,蒙古人、色目人一榜,人数必须相同,但蒙人和色目人的成绩一塌糊涂,及格人数可怜兮兮的只有二十出头,所以,他们不知该怎么办。最后决定,照顾蒙古人和色目人,把原来准备招收的一百多人改为只招二十多人。也就是说,有很多汉人和南人都及格了,可因为要照顾蒙古人和色目人,必须要让他们不及格。

郑复初正要发雷霆之怒,大榜下来了,里面居然有他。他就忘了自己要发怒的事,转而写诗一百首颂扬元帝国的伟大。

兴奋劲儿还没过去,郑复初又听说了可靠的消息:中进士的汉人和南人即使是尧舜附体、杨二郎转世,也只能担任地方政府的二把手。

郑复初当时已没有了发火的动力,于是就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地区做州长的秘书。州长是蒙古人,瞧不起汉人,总找郑复初的茬。郑复初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非死在这里不可。于是辞职,跑到括城来,申请了份闲职。

在此,有必要补充一下科举制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中央政府选拔官员的一个主要渠道。科举制诞生于中国隋王朝,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最受考生青睐的是进士科,因为这一科虽然很难考,但一旦考上,前途就一片光明。科举制经过不断完善,到明清时,分为三个必备步骤,第一步是乡试,即考生在户籍所在地的省城进行的考试;第二步是会试,即乡试录取者到京城参加的由礼部主持的考试;第三步是殿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面试,按照从优到劣排名,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中取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其他人分列二三甲中。

不同朝代,科举考试内容也不同,唐代重诗词歌赋,宋代重填空和时政论文,虽然大体内容不出儒家经典,但没有哪个政府强行规定必须要用儒家的哪些课本。可元王朝恢复科举制后,考试科目竟然强行规定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参考书则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我们注意,有人咒骂明清两代的科举制把朱熹当成宝贝,实际上,是元王朝先把朱熹当成了宝贝。

朱熹是理学宗师,中国思想史中最有分量的理学在他手中定型,元政府用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生的唯一参考书,只能说明一点,理学在元代毫不保留地四射光芒了。

从这一点而言,郑复初能考中进士,就说明他对理学研究极深,不然他也不可能考上。刘伯温来向郑大师学习,主要还是学习理学。

理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需要我们大致了解一下:理学就是道学,在北宋的程颐手中吐蕊。当然,它也不是程颐的闭门造车,其实理学就是孔孟儒学的再发挥。理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无善无恶无所不能的“理”,他们称为“天理”。而人人都有欲望,这就是人欲,天理人欲不两立。必须要刻苦修炼去除人欲,回归天理,成为圣人。修炼的渠道就是儒家所标榜的道德,忠、孝、仁、义,每一个指标都要合格。想要每个指标都合格,必须要极端严肃地进行修炼,通过探索外面的万事万物,达到认识天理的境界。在探索万事万物时,必须要有恭敬的心态、一本正经的外貌,不能追赶跑跳蹦,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嬉皮。不能心有邪念,每天要三省甚至是九省吾身,好的心思要保持,坏的就赶紧去掉。

看上去,如果真的这样尽心尽力,那么,理学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就很容易实现。但遗憾的是,中国理学家那么多,做到这四项要求的一个都没有。

其实问题就出在理学家这里。大多数理学家只做两件事说一句话,两件事是:一、制作道德守则的脚本;二、让别人去演。一句话是:必须要是道德完人(修身),才能去建立事功(治国平天下)。

——注意理学家说的修身,不仅仅是思想道德,还有外表。北宋伟大人物王安石不修边幅,程颐就鄙视王安石:你连修身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变法。

一个人具备无懈可击的完美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人生在世,肉体之身,为了生存,难免做几件有悖道德的事。王安石就对理学家们提出的种种高调的道德标准提出过讥讽,说他们那些道德要求是壁上行,根本无法实现。孔子就曾说过,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但理学家却说,一点小德都不能出入。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的许多道德要求都是出口货,都是让别人来演的,自己只是个编剧或者是导演。

我们要了解一种学说,只需要看创建它的人就可以。程颐和他哥哥程颢曾去做客,主人用妓女招呼他们。程颐从始至终都正襟危坐,像块大理石,而他哥哥程颢却左搂右抱,卿卿我我。

程颐很不高兴,回家后,气咻咻地训老哥:“你这种行为真给读书人丢人!”

程颢打了个哈欠说:“我刚才是座中有妓女,心中也有妓女。现在,我离开了座,座中无妓女,我心中也没有了。你恰好相反,虽然你没有看妓女,但心中却有,只是假装正经,不敢碰。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现在心中还有妓女。不然,你怒气冲冲地跑来质问我干什么?”

程颐瞠目结舌,赶紧跑回房间反省,结果发现他老哥说得真对。

程颐后来感叹说:“我们的道德要求定得太高啦,不符合人性。”可感叹完,他又给别人提要求去了,因为这些太高的道德要求,是他写给别人的脚本,又不需要他来演。

不过,郑复初不是纯粹的理学家,或者说,他对理学家在道德上的高标准并不那么在意。他最在意的是理学家的思想。

自他和刘伯温成为师徒后,他把理学思想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刘伯温,刘伯温就在他这里沐浴着理学思想的光芒。

于是,突然有一天,郑大师叫来刘爚说:“据说你祖上有人解救过千百号人,我以前对‘天道无常,常与善人’的说法颇有怀疑,现在我看刘基,发现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你把你儿子领走吧,将来他必是人上之人,光大你家门庭。”

刘爚大吃一惊,认为给郑复初的学费太少。但郑大师急忙摇头说:“理学宗旨,我已教给他。圣人说,想要弄懂天理人心,别人的传授只是启蒙,还要靠自己。你儿子悟性很好,必能悟道。带他走吧。我没有可教他的了。”

刘爚这才转惊为喜,领走了刘伯温。就在他准备观赏刘伯温悟理学之道时,刘伯温真的就悟了道,但不是理学之道,而是道家之道。

天书传奇

多年以后,刘伯温被后人尊奉为未卜先知的大仙和呼风唤雨的魔法师,所以有这些头衔,和他与道教、道家思想的亲密接触有很大关系。

刘伯温在老家时就读过《道德经》,对里面的辩证法极有心得。他说,爱臭美的女人招来好色之徒,喜欢炫富的人招来强盗,卖弄才华的人招来嫉妒。刘伯温也读过《庄子》,他后来撰写的著作《郁离子》中那些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庄子》。他当然也读过许多道家典籍,对道家的诸多法术有疑有信。他的老家南田山是第六福地,他的老爹靠卜算帮助老乡寻找走失的羊和小狗。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和道教必有因缘,而因缘正如荷花一样在括城露出尖尖角。

扮演“尖尖角”角色的是紫虚观道士吴梅涧。

紫虚观在括城东南十里的好溪畔少微山上,好溪是一条大河,两岸连云,高崖壁立,原名恶溪,水中常有怪物出没。唐宣宗李忱时,当地州长段成式以善政治民而感动了水怪,使水怪离开了恶溪,人们遂改其名为好溪。

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紫虚观的吴梅涧道士被幻化成一个诡异人物。有人经常看见吴道士在太阳初升时,恭敬地举着一个擦拭得发亮的罐子,罐口对准太阳,收集光芒。还有人看见,漆黑的夜里,吴道士在坟场用一个形似骷髅的东西捕捉鬼火。更有人发现,吴道士的房间无论白天黑夜,都光亮得可怕。而民间坚信少微山那些绚丽的风景,是吴道士对其用了某种奇异的法术。

刘伯温早就听说过少微山的风景,于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游览。陪伴他们的吴道士对少微山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曾指着好溪畔一块巨石说:“这是当年段成式捉了水怪曝晒之处,如果你收敛精神去嗅,还能闻到水怪的恶臭。”刘伯温当即断定,吴道士有导游的潜质,而且又断定,吴道士还是个乐天派。从来没有人见过吴道士眉头紧锁,这或许是道教对人类情感的一大贡献,道士们永远都是乐观的。佛教说,今生受苦,来生享福。儒教说,站直了,坐稳了,给我学圣人!而道教则说,你想长生吗?我这里有仙丹,不需要你做任何跟自己过不去的事,你准备好炉子和钱就可以了。如果你没有炉子和钱,那你可以养生啊,我这里有养生不可不知的各种细节,按照细节去做,就能长生。你想要好多的钱?可以,我这里有点金术。你想要美女,也可以,做个忠厚老实的人,老天就给你送来美女。我这里有案例啊,没听过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吗?

吴梅涧说:“一切难事、苦事、痛事,其实都是你心里的事。让你的心不动,这些事就不起波澜,如果有了这些事,那就是庸人自扰。”

或许正是吴梅涧的乐观态度,让郁郁寡欢的刘伯温见到了阳光,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刘伯温问他收集阳光和鬼火的事,吴道士放声大笑,指着炼丹炉说:“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关键是如何唤醒它。春天万物复苏时,你坐在窗前清除内心的闲思杂虑,就能听到花蕾绽放的声音;夏天烈日炎炎,你坐在花丛中静思冥想,就能听到太阳流汗的声音;秋天万木凋落,你坐在树下,就能听到树叶离开树枝的叹息声;冬天万籁俱寂,但你坐在水边,就能听到水睡觉后的平稳呼吸。”

刘伯温大吃一惊,因为吴道士的回答并不是他所问的。但吴道士接着说:“太阳初升时,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就能收集到它的生命。星光璀璨时,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就能收集到死人的灵魂。”

刘伯温只好问:“那么如何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呢?”

吴道士说:“死人才什么都不想。你是活生生的,如何不想?但你不要有闲思杂虑,坐在何处,何处就是宇宙的中心,你坐在宇宙的中心,向四面八方飞驰,一切都是黑暗不可知的,一切都无法到得尽头,你就让你的思路那样飞驰,不要停下来。当你能坚持半个时辰后,你会发现,你能和天地万物对话。”

刘伯温对这不可知的一切如此好奇,以至于想跟随吴道士修炼,但突然得了一场病,此事就泡汤了。吴道士也对他说:“你的根脚不在道观,而在天下。能知天下,天下就是道观,何必拘泥?”刘伯温深为吴道士这种玄乎的论调所折服,所以就在心中存了道家的种子,有一天,它必将发芽,连他本人都无法阻挡。

1327年,十七岁的刘伯温在括城府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家乡武阳村。如你所知,在大城市待过的人,回到弹丸之地的家乡后,总是待不住。

刘伯温喜静不喜动,但这也无法让他恢复对家乡的喜爱。当他听说郑复初和地方官重新修葺了石门书院后,他卷起铺盖,就跑去石门书院了。

石门书院位于青田县西七十里的石门山麓的石门洞中,始建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三年(744年),开始时是国立图书馆,后来,这地方离官员办公地点太远,官场肥佬们不爱动弹,逐渐地就成了私人讲学的场所。北宋时期,石门书院已经变成私立大学,很多饱读诗书却不能做官的知识分子都免费到这里传播知识和思想。但由于改朝换代的关系,很快就荒废。南宋时,朱熹在此地做官,想要重新焕发它的光彩,无奈政府不支持,所以就彻底废弃了。1294年,元王朝的当地地方官王侯重修,石门书院才算还魂。郑复初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重新装修后,又鼓励政府招聘老师,为前来的有为青年们讲学。

刘伯温正是听说了这件事,所以一路小跑地来了。不过从刘伯温到书院的表现来看,他来石门书院,只是受了道教人杰地灵观念的影响,他喜欢的不是石门书院,而是石门书院附近的景色。

石门书院建在道教十大洞天中排名第十的石门洞附近。既然能跻身十大洞天,石门洞当然有非凡之处——两壁双峰对峙,如同一扇大门,四周山崖环绕,如同城郭,再向里就是大洞。洞北殿阁峥嵘,青松郁郁。洞的东南有数十丈高的瀑布,如果起风,你能看到瀑布随风飘散,煞是好看。李白有句诗特意赞叹这道瀑布:“喷壁洒素雪,空蒙生昼夜”。石门洞中清净幽深,和地下室一样冬暖夏凉。

圣人说,听别人讲的知识远不如自己悟出的知识更自得于心。许多伟大人物不是喜欢自学,而是因为他们明白一个求知的基本道理:别人讲的知识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如果和你的心不相符,你听了有什么用?如果和你的心相符,可那是别人的,不是你的。所以,想要有独立思想,锻造独立意志,必须要有自学的勇气和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感悟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才是你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刘伯温从小就喜欢自学,并善于自学。这就可以使我们明白,为什么郑复初只教了他一年,就撒手不管了。因为刘伯温从他那里得到理学的主旨后,就开始了自由发挥,自由发挥后的心得就如铜墙铁壁,外来的知识无论如何都闯不进来了。

在石门书院,刘伯温采用的也是自学方式。他的爱好像洪水一样泛滥,在正统的理学外,一些被当时知识分子视为奇技淫巧、百无一用的宇宙学(阴阳),数学(八卦),化学(道家的炼丹),物理学(墨子的小孔成像、沈括对石油的认知),地质学(朱熹对化石的认知)以及日常生活学也在其列,他后来著作的《多能鄙事》就是这些学说的践履。在石门书院这段日子,他还迷上了军事学。

刘伯温看了很多市面上流行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历代兵制》,等等。

既然是自学,就无所谓课堂一说。刘伯温常常逃课,跑到石门洞崖壁的一个洞里去读书。没有人知道刘伯温是如何发现那个洞的,洞口只能容一人通过,深数十丈,高不见顶。传说中,那个洞是一只老白猿的房产,所以又叫白猿洞。

洞中原本黑暗潮湿,但当刘伯温进去时,地面的潮湿向四面慢慢褪去,但仍然没有光明,只有瀑布反射进来的彩虹微弱的光。这难不倒刘伯温,他早就从吴梅涧那里学会了捕捉阳光。传说他把那些阳光装在一个不透明的罐子里,一遇黑暗,罐子就发出和阳光一样的光芒。

刘伯温在别人的房子里读书,又不出租金,这让人为他捏了把汗。刘伯温大概也知道私闯他人的房子很危险,所以在身边准备了棍棒,以防房子的主人突然出现咬他。但白猿一直没有出现过,大概是又找到了新的房子。

就在别人的房子里,传奇的一幕发生了。这就是刘伯温人生中的“偶获天书”事件。

但很多宿命论专家认为,“偶获”这个词是虚无,应该说,刘伯温命中注定要获得天书。因为他是伟大人物,伟大人物注定了要有传奇的经历,而传奇的经历在他未生时就已经注定了。

也就是说,刘伯温获天书这件事只是再重复了一遍老天的意思,其实它在命运中早已演绎过了。

这个传奇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刘伯温正在山洞里冥思苦想“以少胜多”的战争奥秘,但百思不得其解。那段时期,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军事上。可能和他一直把白猿当成敌人有关,希望能在白猿突然出现时,用军事手段对付它。

就在他绞尽脑汁思索时,突然,罐子失去了光芒,瀑布折射出的彩虹照到刘伯温对面的石壁上。正当他在纳闷时,石壁像两扇门一样缓缓打开了。刘伯温只惊骇了一会儿,就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探头向里看。但里面漆黑一片,他什么都看不见,不过却能听到铁绞索的声音,那声音很忧伤,仿佛是一个大猴子的哭泣。

刘伯温慢慢地退回来,抄起经常放在石桌边的木棒,重新回到石壁前,探头探脑了一阵,铁绞索忧郁的叹息声不见了。他四周看了看,发现石壁上的植物正在慢慢地生长,发出欢快的嬉闹声。这新生给了他力量,他把长袍脱下,正要义无反顾地钻进时,突然一个声音传来:“别进,里面毒气深沉,小心有去无还。”

——据某些灵异专家解释,这个人声就是洞中那个白猿所发出。

但刘伯温既然已经脱了长袍,就说明他下定了决心,什么狠话都吓不倒他。他为了给自己鼓气,一个跟头就翻了进去。整个身子一落地,他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空中飘浮着萤火虫一样的生物,把整个洞映照得通透明亮。

这片天地是如此之新,似乎从来没有人类的足迹到达过。可刘伯温很快就感到了恐怖,似乎有人忽近忽远地窃窃私语,又能听到他耳边有人在平和地呼吸。他看见了鬼魂样的云彩,闻到了只有死尸上才能绽放的花的香气。他拼命地摇晃着脑袋,想把这如梦如幻的一切抛掉。他抡起了棒子,碰碎了鬼魂的脑壳,扫荡了死尸之花的香气,洞中恢复了异样的宁静。刘伯温感觉自己身处太空中,无依无靠,无牵无挂,骨子里起了泡沫,飘飘欲仙起来。

在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刘伯温才强行回到现实世界,他看到那种如萤火虫般的生物纷纷扑向一面墙壁,映照出了“此石为刘基所开”几个大字——如你所知,这是身份验证密码。元朝时,中国人口太少,“刘基”这种文绉绉的名字重名的机会微乎其微,刘伯温认定这就是自己,于是,双手向墙壁上一推,墙壁应手破裂,一只古董级别的石匣就在墙壁后面闪现。刘伯温捧起石匣,没有见到使用说明书,所以就用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摔到地上。石匣遇地,嘭地弹开,里面掉出四卷三十二开的小书。

刘伯温这时才想起那个提醒他里面有毒气的话,这种感觉一上来,他的头开始发晕,于是,他收起书来,毫不留恋,转身出了洞。

到洞外后,刘伯温看书名,发现是关于兵法的。但打开书,里面的文字是汉字,印刷精美,可就是看不明白。这种事只能说明两点:一、书是盗版的,全是错别字和病句;二、天老爷给人恩惠,向来是给两块面包和一块生鸡腿,你想要吃汉堡,必须要自己动手。

刘伯温拿着读不懂的书,等于拿了柄斩妖除魔的宝剑却拔不出来,那和烧火棍没有任何区别。于是,他四处游玩,寻找可以看懂这本书的人。某日,他在深山老林里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很老,把自己藏在道袍里,他的道袍很奇怪,像是基督教教士的袍子。刘伯温看不到他的脸,甚至感觉斗篷里根本就没有一颗脑袋。当时,这个斗篷正在读一本无字书。刘伯温知道这是位神人,就赶紧拿出书来请教。老道士把书拿来,只一翻,就问:“你是想让我写个推荐序?”刘伯温说:“我是看不懂啊,想请教您。”老道士只拿出一本,撕出几页,说:“你拿回去,背诵,如果能背得一字不漏,再来找我。”背诵是刘伯温的特长,说:“光阴似箭啊,我一来一回,浪费时间。况且,您这样的人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下次来,您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就在这里背吧。”说完,他口中念念有词,一顿囫囵吞枣,然后合上,一字不差背诵了出来。

老道士叹息,说:“天才!”于是,就给刘伯温解释书中理论。七天后,刘伯温凭借此书成了优秀的战略军事家。

关于刘伯温石洞得天书,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刘伯温根本就没有在石洞里得过什么天书,但确实遇到了那个老道士。老道士其实也不是道士,而是个天文术数大师,名叫邓祥甫。

邓祥甫未留下多少事迹。我们只是知道,此人开始精研理学,后来稍有小成,又钻研占卜术,大有所成,于是四处找徒弟。刘伯温在石门书院读书时,邓祥甫曾到石门书院寻找天才,偶然和刘伯温见面,并稍作交谈后,就大惊道:“你是个天才。我曾和很多人谈论过王佐之学,但那些人都是糨糊脑袋,你却一点就通。”

于是,他把一本秘书送给了刘伯温,这本书就是《灵棋经》。灵棋是十二枚用檀香木所造的圆形棋子。正面有字,背面无字。十二颗棋子,分成三种各四颗,分别写着“上”“中”“下”。占卜的时候,将十二个棋子抛出,以正面朝上的棋子为卦象进行占卜,背面朝上的棋子则忽略不算。

灵棋占法的步骤是:首先在一个桌台上摆满鲜果酒肉,向天神祭拜行礼。天神要拜全,不能拜了玉帝忘了王母、拜了天尊忘了佛祖。比如四孟四仲四启,天元地母,日月星宿,阴间明堂,各种神祇哪怕小小土地公都是要祭拜的。拜完神以后,再去洗个澡,从浴室里出来要换身干净整洁的衣服。手要再用洗手液清洗一次,最后身上还要喷些香水。只有这样之后,才能坐在蒲席上打开棋匣,口中念着咒语把棋子抛出来。秦末时期的张良,就是靠这本书帮助刘邦得了天下。

刘伯温得到洞中奇书或者是《灵棋经》后,废寝忘食,甚至忘了在课堂上应该干什么,所以总是愣神。他的老师每次看到他在课堂上愣神时,就会盯他一会儿,猛地咆哮起来:“科举,你不想科举了吗?”

大都进士

刘伯温当然想科举,他专门写了本科举模拟习题集《春秋明经》,当然这也是刘伯温前期的政治思想。在这本习题集中,刘伯温指出,新儒家开山老祖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完全正确的,老天爷会根据君主做好事或坏事选择把祥和或灾难降临到人间。刘伯温还说,如果有人认为天人感应是扯淡,那他就别读《春秋》。这是刘伯温多年来受理学的熏陶而得到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

实际上,刘伯温寒窗乐读十几载,你不让他去科举,对他实在不公平。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就是千辛万苦制造出来的东西,却不让它去实践。所以当他老师咆哮时,他瞪着暗淡无光的眼睛回答:“我当然想啊,但我现在眼睛不太好。”

刘伯温自从看了白猿洞中的天书后,就得了眼疾。临床症状是:视物忽而模糊,忽而清晰,忽而又看到幻象。

所以当老师认为刘伯温在愣神时,有时候他是真的在愣神,但有时候却是因为眼疾发作,他无法看清,正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据说有一天,他坐在白猿洞中,视线忽然清晰起来,连洞壁上正在睡觉的一只蚊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忽然就模糊了,影影绰绰地看到有个人从石壁上走下来,这人尖嘴猴腮,下巴长而翘。那人看着刘伯温,向他缓缓地招手,说:“来啊,来啊。”如果这个场景是一幅静止的画,那名字就叫《厉鬼洞中噬人图》。

刘伯温惶恐地要逃出洞去,那人却若有所思,突然说:“时辰未到,你等几年再来吧。”如果你见过未经艺术加工的朱元璋画像,你顿时会恍然大悟,原来那个从壁上下来的人,正是朱元璋。

这个厉鬼很快就从刘伯温的印象中消失了,因为那段时间,他经常会看到各种超自然现象。正当他困扰得死去活来时,突然有一天,他的眼睛恢复正常了,而离科考的时间,也迫在眉睫。所以,他必须要尽快上路,去江浙行省治所杭州参加乡试。

刘伯温离开浙江青田时是1332年,已二十二岁。他进入杭州时,回首望去,二十几年的光阴如巨浪一样扑面而来。刘伯温从巨浪的镜子中看到自己在蹒跚学步,又看到自己在听老爹讲那失传多年的家族传奇,还看到自己在白猿洞中废寝忘食地读书。这一切过去后,他看到一个弱不禁风的人站在他面前,一脸孤独忧郁的神情,紧闭着双唇,这就是二十二岁的他。这个时候,刘伯温才发现自己长大了,离孔子说的“三十而立”近在咫尺。

孔子这老头对人这种动物看得特别透彻,所以提出“三十而立”,不是说三十岁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是说三十岁时才能在心中确立百折不回的志向。这一志向将指导一个人去实现他人生最完美的价值。人在三十岁之前,热度十足,什么都想做,但往往一事无成。孔子看出来了,可好多人还是没有明白,三十岁之前总在瞎折腾,其实也就是没有确定人生的终极志向。

如果你现在在路上拦住刘伯温,问他,你这一生最大的志向是什么?他会抓耳挠腮许久,然后想出许多个志向。当然,迫在眼前的是能中乡试,然后是会试、做官、娶妻生子、写几本专著,如果休闲时间很多,就仔细琢磨一下象术。

这些志向里,就没有帮助朱元璋建立新的更黑暗的明王朝。

人类有种令宇宙生物作呕的怪现象,一旦有人成为万众瞩目的伟大人物,那所有人就会断定这个伟大人物从小就树立了伟大志向。

很多人都把平民出身的刘邦、朱元璋当成励志人物,说他们从小就立下了建立新王朝的志向。但历史事实是,刘邦四十多岁了还在老家做流氓,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刘伯温说,当初只想打家劫舍,谁想竟然弄假成真。英雄人物曹操晚年时说,我从小就没有什么志向,不过是时势推演,把我推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别指望从我身上学到什么,我的成功你们无法复制。

所以说,志向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三十岁前可立可不立。当然,也不能听孔子的,三十岁时立了志向就冥顽不改,这都不是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人生在世,变数太大,如孤舟行进在惊涛骇浪中,随时转舵才是聪明的生存方式。也没有人会一上船,就说,我要永远直行。这不是神仙就是白痴。

刘伯温二十二岁那年到杭州参加乡试,脑海里一直思考将来的志向问题。乡试成绩公布,他榜上有名后,他认为自己的志向更坚定了:去京城考取进士,做官,光宗耀祖。

二十三岁那年,怀抱着这一伟大志向,他踏上了北上大都的路。

大都,突厥语是汗八里,蒙古大汗居住的地方。据那个人品可疑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述说,大都之城,商贾百物云集,世界莫能与之比也。

——说这人人品可疑,是因为有人通过大量证据证明,这小子当年根本就没有到过中国。他那本《马可·波罗游记》的体裁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

刘伯温那时当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所以当他跟着南方的运输船从积水潭进入大都后,对大都的繁华盖世顿时产生了深刻印象。

从神仙的立场来看,中国民间最崇拜的神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佛祖,更不是关羽,而是哪吒。玉皇大帝、佛祖、关羽在民间的所有塑像加起来都不及哪吒一个人,因为哪吒的塑像有一个城那么大,这个城就是大都,神仙们称它为哪吒城。

如果有幸俯瞰大都,就会发现它是一个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共设城门十一座。南面三门: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东面三门:崇仁门、齐化门、光熙门;西面三门:义门、平则门、肃清门;北面二门:健德门和安贞门。

也就是说,仅从城门而言,大都南北是不对称的。设计者刘秉忠从佛经里对哪吒的描述中得到了灵感,哪吒有三头六臂,而且脚底下还有两个风火轮。所以,南面三门就是哪吒的“三头”,东面三门和西面三门是哪吒的“六臂”,而北面两门则是哪吒踏着“风火轮”的双足。刘秉忠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告诉世人和老天,以神通广大的哪吒形象建立起来的都城,岂止是固若金汤,简直能呼风唤雨。

所以,谁也别打大元王朝的主意,小心哪吒脚踩风火轮,用三头六臂的神功干掉你。

如果刘伯温当时可以驾云升到高空,俯瞰大都,他看到的可能就不是一个哪吒,而是看到大都这个大盒子里有五十个小盒子,这就是大都的五十坊,每个坊都有一个小坊门。但仔细看去,那些小盒子都是虚线构成,根本没有坊墙,坊门只是一个标志。每天早上鸡叫三遍,小盒子的坊门就会打开:有人推着四方的小车进去,那是收集大粪的;有人从坊门出来,那是出门摆摊的;还有人左右望了望,发现没人看到他,就从盒子的虚线走了出去。这些人可能有急事,所以不走坊门。

不过,刘伯温看不到这些,因为他不能驾云。所以当他从北城的积水潭进入大都时,看到的是下面这些繁华盖世的场景:

积水潭北岸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斜街,斜街左右有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还有妓院、酒馆,人声鼎沸,门口人来人往。再向北走到今天的鼓楼大街,就看到全城乃至全中国最大的“穷汉市”,这里站着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等着工作。他们挥汗如雨,如果要是一起咳嗽,大都如同来了一场三级地震。

这就是北城区,一路走下来,刘伯温的耳膜都被蚂蚁样的人群吵破了。所以,他赶紧左转,进入西城区。刘伯温的耳边渐渐清静下来,正庆幸时,突然听到羊、马、驴、骆驼、牛的叫声,震天动地。刘伯温大吃一惊,以为来到了动物园,仔细一看,发现他眼前就是一座牲畜场,牛羊成群,骆驼也成群,这就是牲口买卖专区。

刘伯温对牲口没有什么好印象,赶紧左转,进入南城区。南城区稍好一点,这里是蒸饼区、交通工具区、水果区和菜市场。逛完南城区后,刘伯温就向北,再向东,进入东城区。这是他的终点。东城区是各个机关和贵族们的居住区,商业区里做买卖的穿戴也不同于其他区,一个卖水果的穿戴和贵族一样。再向里面走,就是皇城。刘伯温不能再走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他必须要在考生们所居住的客栈停下来,专心复习功课,准备一个月后的会试。

在准备考试期间,刘伯温并没有死啃书本——临阵磨枪的事只有未经准备的人才做。刘伯温早就准备好了,所以他把时间用在了闲逛上,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大都城里的书店。

如你所知,元王朝不重视读书人,所以连带着就不重视书店。有的书店旁边就是妓院,有的书店就在牲口市旁边,看书的时候能听到淫声浪语和驴叫。书店的老板们当然想把书店放到最好的地方,可政府提前就给你规定好了,你不能违反规定。

书店老板大都是读书人,这里就有假正经的,特意去妓院附近找地方,表面上他是在卖书,其实他是在一饱耳福。

刘伯温有一次逛一家妓院旁边的书店,老板是个真正的读书人,因为耳朵里塞着棉花球,正在那里专心地看书。刘伯温挑来挑去,就挑到了一本他没有看过的书。这是一本讲述周易八卦的书,刘伯温欢喜异常,站在那里翻看,就再也放不下。

书店老板很生气,因为他这是书店,不是图书馆,所以就走过来在刘伯温面前夸张地晃荡,试图让刘伯温意识到看书是要给钱的。想不到刘伯温很快就放下书,要走出来。书店老板急忙拦住他说:“你如果真心想要,我给你打折。”

刘伯温很不好意思地说:“不必,它已在我脑中。”

书店老板把耳朵里棉花球揪出来,问:“你说什么?”

刘伯温就又说了一遍。

如果不是对面妓院里传出来的歌声,刘伯温肯定能听到老板的冷笑,但他不想证明什么,转身准备走他的路。书店老板再次拦住他,拿起那本书,翻到一页,说:“我考你,你真能记住了,我这本书免费赠送。如果你回答不上来,你就把书买走。”

刘伯温把他手中的书拿过来,翻到第一页,让老板看着,滔滔不绝地背诵起来。才到第三页,刘伯温发现老板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制止了刘伯温的背诵,惨叫一声:“啊呀,天才啊。”

刘伯温淡淡地一笑,说:“其实我这是笨方法,理解它最好的办法是画出八卦图。”书店老板也不知抽什么风,关起门来,跑到后院空地上开始画八卦图。先在脚底下画了个小八卦,然后围着小八卦又画大八卦,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一会儿工夫,院子空地上就被画满了八卦。现在,一张蜘蛛网展现在他面前,他就像个蜘蛛精,待在中间地带,等着食物上门。

但他仍然没有解出那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看书,只是按刘伯温告诉他的,画八卦图。

人和人之间的领悟力,差异之大,刘伯温和大都城里妓院旁边的书店老板就是明证。

那位书店老板后来只要一有空闲,就在院子里画八卦。他的邻居发现他走火入魔了,就向官府举报他,说他参加了邪教。结果,书店老板被捉了起来。当然,这件事正史没有记载。它只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一直提倡向那些聪明人学习,其实这不对。因为很多人没有聪明人的伶俐劲儿,所以学起来会走火入魔,甚至会被人认定是非正常人。

当书店老板正在绞尽脑汁地画他的八卦图时,刘伯温正在会试的考场上,专心致志地考试。他轻松地答卷,轻松地交卷,轻松地等待成绩。不久后,成绩下来了:大榜排名第二十六名,汉人、南人榜上第二十名。这个信息告诉我们:蒙古人和色目人那一榜二十六名之前的只有六名。现在,刘伯温这次公务员考试的两篇大作还保存在《诚意伯文集》中。

其中有一篇文章叫《龙虎台赋并序》,其中有这样的文字:“龙虎台去京师相远百里,在居庸关之南,右接太行之东,地势高平如台,背山而面水……”

其实这是读书人打手势的信口开河,刘伯温根本就没有去过龙虎台,正如北宋时期那位悲观主义者范仲淹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但却能写出《岳阳楼记》一样。他摇头晃脑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悲观主义,幸好,他只是那么一说,显示自己多么伟大而已,否则,他身处的北宋时期危机四伏,他早就应该去死了。

龙虎台位于今天北京昌平区南口乡,又名审虎台。据说唐朝宰相狄仁杰曾在这里做官,有一天,一位老妇女控诉有只老虎吃了她唯一的儿子,那只老虎应该对她日后的生活负责。狄仁杰就派人到山里把老虎捉来,判老虎以后当那位老妇女的儿子,这只老虎表示不会上诉,服从判决。从此后,老虎每天都会给老妇女叼来各种野味,而且还会驼着老妇女到街上买油盐酱醋。

狄仁杰审那只老虎的法庭就在龙虎台,所以就称为审虎台。

刘伯温在《龙虎台赋并序》中发自肺腑地说,我真是碰上了好时候,遇到的当今皇帝是绝无仅有的圣人(慨愚生之多幸,际希世之圣明),所以,我如果真的能考中,必然为皇上和祖国效尽浑身力气,百死不悔。

这句话其实又是读书人的信口开河,刘伯温不可能不知道,元王朝行进到1333年的时候,已是病入膏肓。

不必说王朝境内的若干盗贼,那都是家常便饭。仅在宫廷内,流血冲突就连绵不绝。自元朝开山鼻祖忽必烈死后(1294年)到元顺帝即位(1333年)三十余年间,皇帝如同走马灯,大家都拿着斧头和砍刀或者是暗箭你来我往,你追我赶。刘伯温十三岁那年(1323年),监察部高级官员(御史大夫)铁失居然拎着弯刀冲进元王朝第五任帝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元英宗)的卧室,把这位倒霉的皇帝砍成肉段。即位的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帝)是个慈悲皇帝,认为天下的出家人都应该受到在西天的待遇,所以用纳税人的钱给出家人购买房产(佛寺),又给他们发着高薪,福利优厚。出家人忘记了佛祖的教诲,因为有人家帝王罩着,所以无恶不作。幸好,泰定帝在五年后死掉,一批野心家就拥立元王朝第三任帝孛儿只斤·海山(元武宗)的儿子孛儿只斤·图帖睦尔为帝,是为元文宗。而泰定帝的太子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帝)在一批野心家的拥护下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即位。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做皇帝,但谁都不能说服谁,于是开打。这场内战持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双方死伤惨重,虽然最后元文宗险胜,可带血的刀剑还未归鞘,又爆发了其他王爷对皇位的觊觎。孛儿只斤·和世一马当先,夺取了元文宗的地位,是为元明宗。但很快,元文宗反击,干掉了元明宗,成功复位。元文宗死后,年仅七岁的儿子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元宁宗,大权掌握在他老娘手中。元宁宗在位才53天,突然一命呜呼,元明宗的长子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逆袭即位,是为元惠宗,即后来的元顺帝。元王朝皇族之间的斗争总算波澜不起了。

这一年正是刘伯温在京城会试的那一年,他在试卷上说当今皇帝是圣人,肯定是心口不一。但他一定是希望元王朝越来越好,而不是希望越来越坏。遗憾的是,元顺帝辜负了天下人和刘伯温的期望。元顺帝是一个少年时代非常苦命的皇帝,他是长子,但母亲迈来迪是回民,元朝民族歧视严重,因此他的地位很低。等他长到七岁,母亲迈来迪死了,他失去了依靠。九岁时,父亲元明宗被毒杀,父亲的敌人元文宗回归后,当然不会放过小元顺帝,就把他流放到了高丽的平壤。一年后,他又移居静江(今广西桂林),后来回到京师,又经过一番周折,才当了皇帝。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血液传到忽必烈后,就不再遗传优点,而全是缺点,元顺帝则是标杆。元顺帝对出家人比对政治的兴趣更强烈,再加上当时的宰相伯颜是个权力迷,他效仿秦朝的赵高对秦二世的计策,对元顺帝说:“天下事那么多,都应该给宰相管理,这样才能成功。如果您做领导的每件事都来问问,肯定要背负骂名。况且,做领导的,就该有能力扮神秘,这样才能让底下的人不知道您想什么,小人想要谄媚您,找不到突破口,朝政就清明了。”元顺帝和当年的秦二世一样,居然就相信了,所以很少上班,每天都龟缩在家里跟妙龄女郎、出家人玩乐。于是,内部的混乱逐渐演变成无政府状态。

当然,这是宫廷里面的事,刘伯温和当时许多有志于为国家效力的知识分子们不太清楚,也不想清楚。

比如,那位元朝国学大师揭傒斯就一门心思地在为国家争取人才,他对刘伯温是相当器重。“揭傒斯”这姓和名都很怪,但他是如假包换的汉人,他还有个名字叫曼硕。他年轻时在南方就颇受当地政府官员的重视,后来到大都,由于把文章和诗词写得绚丽多彩,元朝喜欢读书的皇帝们都喜欢他,并且在他高级官职之外特意安排他当皇室成员的老师,同时他也是这次公务员考试的主考官。

揭傒斯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元朝总理(丞相)脱脱曾问他,这个时代治理国家应该先把切入点放在哪儿,揭傒斯回答了两个字:“人才。”他在主修辽、宋、金三朝的历史时,脱脱又跑来问他修史该以什么为根据,揭傒斯面无表情地说的还是那个中心:“用人为本。”跟刘伯温几次相谈后,揭傒斯就放出预言:刘伯温这小子就是唐朝的魏徵啊,但要比魏徵强出百倍,将来必是国家的栋梁。

不过,揭傒斯不无忧虑地说:“刘伯温这人看上去很孤傲,言语极少,正是这样的人,才会严苛,对自己对别人都持一种评价标准,将来在仕途上肯定要吃亏。”

道家说,最完美的人应该像婴儿一样,但可不是说像婴儿那样生活不能自理,也不能像婴儿那样只吃不干活。而是做人要像婴儿的眼睛一样:黑白分明。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如婴儿的眼睛那样,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是非分明,疾恶如仇。另一种人却如太极鱼那样,黑白不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理学家们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小人。刘伯温就是这种观点,但他区别于理学家的是,他对事不对人。问题是,事是人做的,做坏事的人必然是坏人,这毋庸置疑。所以,“是非分明”“疾恶如仇”是刘伯温二十多岁时的人生信条,当然也是他一生的信条。

这位元王朝末路的进士刘伯温,正在元大都踌躇满志,他不能想象,他等待的和等待他的竟然有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