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世和启蒙教育

梁启超出生于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阳历2月23日)。这一年是太平天国天京陷落之后十年,欧洲普法战争后第三年。他的家乡是广东省新会县熊(音奶)子乡茶坑村。这里当西江入海之冲,居江口七岛的中央。北回归线在本乡北境不远横过,此地气候温热多雨,草木四季苍茏。乡内共有五个村庄,以茶坑村为最大。村后凤凰山上矗立着一座熊子塔,建于明代,给这座小岛增添了秀美的景色。村南仅五里许,是有名的历史遗迹厓山,当年南宋抗元英雄们用木船在浩荡的水面上与元兵接战,南宋著名忠臣陆秀夫背幼主帝昺跳海之处,就在这里。

梁家先祖务农,到梁启超的祖父梁维清时,开始有读书仕进的记录,他中了秀才,成为府学生员,曾任教谕。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字莲涧,也从小读书,但屡试不第,长年当私塾先生,教授乡里。母亲赵氏,出身于读书人家,粗识诗书。

梁启超是长子,他的诞生给家中带来欢乐和希望,家人盼望他将来读书仕进,光耀门庭。他自幼的启蒙老师就是祖父和父母。他曾回忆说,在孙儿辈中,他最受祖父钟爱,四五岁时就由祖父教他学《四书》《诗经》,“夜则就睡王父(即祖父)榻,日与言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举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津津道之。六岁后,就父读,受《中国略史》《五经》卒业。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自童年起,梁启超就喜欢古诗词和古文,觉得比起死板的八股文有味得多,祖父和父母便常教他唐诗。当时家里只有《史记》和《纲鉴易知录》各一部,天天熟读成诵,至三十岁时,《史记》中绝大多数篇章他仍能背诵。乡里父辈喜欢这个孩子聪明过人,送他《汉书》和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使他爱不释手,把全书读得烂熟。[1]祖父还对童年的梁启超进行“户外教育”,每到元宵节,带领孙儿到乡中庙里看古代功臣、孝子的图画,讲岳飞精忠报国一类故事。每年还要坐船到厓山祭祖坟,每次舟行往返,祖父都要指着古战场,讲南宋爱国人物抗元的英雄故事,朗诵诗词,慷慨悲壮。[2]这些都使少年梁启超受到教育和感染,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坚守民族气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思想的种子。

父母对梁启超管教甚严。他在《三十自述》一文中说:“父慈而严,督课之外,使之劳作。言语举动稍不谨,辄呵斥不少假借,常训之曰:‘汝自视乃如常儿乎?’至今诵此语不敢忘。”他的童年还受到母教很深的影响,他曾对此作过深情的回忆。他说,母亲性格温和,但有一次他因小事说谎,母亲发觉后,盛怒之下狠狠打了他一顿,对他严词责备。“可怜我稚嫩温泽之躯,自出胎以来,未尝经一次苦楚,当时被我母翻伏在膝前,力鞭十数。我母当时教我之言甚多,我亦不必一一为汝等告,但记有数语云:‘汝若再说谎,汝将来便成窃盗,便成乞丐!’汝等试思,我母之言,得毋太过否?偶然说句谎话,何至便成窃盗,便成乞丐?我母旋又教我曰:‘凡人何故说谎,或者有不应为之事,而我为之,畏人之责其不应为而为……今说谎者,则明知其为罪过而故犯之也。不惟故犯,且自欺欺人,而自以为得计也。人若明知罪过而故犯,且欺人而以为得计,则与窃贼之性质何异?天下万恶,皆起于是矣!然欺人终必为人所知,将来人人皆指而目之曰,此好说谎话之人也,则无人信之。既无人信,则不至成为乞丐焉而不止也!’我母此段教训,我至今常记在心,谓为千古名言。”[3]梁启超回忆母亲当时教训的话未必完全准确,但他童年的成长跟母教关系很大,则是可以相信的。

祖父和父亲见梁启超已能下笔作文,聪慧过人,十岁(虚岁)这年就送他到省城广州应童子试,这次没有考取。两年后,他又到广州应学院试,果然中了秀才,补了博士弟子员。消息传来,全家欢天喜地,亲朋赶来庆贺,少年梁启超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