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原 盆地】
◎黄土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位于青海日月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晋陕长城以南,甘陕秦岭及豫西北崤山以北,大致在北纬34°~40°、东经101°~114°之间。包括山西省全部、陕西省北部、甘肃东部与中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河湟流域及河南西北,共计面积44.91万平方公里。高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地面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间,地面为黄土堆积层,有土石山地、河谷、平原、盖沙黄土丘陵、黄土丘陵及黄土原五种地貌特征。气候因离海洋较远,地处内陆,故温暖干燥,变化剧烈,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集中,暴雨强烈。河流含沙量大,径流量小,因此长期遭到侵蚀,植被破坏严重,形成今天黄土高原植被少,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风貌。但是,在古代黄土高原植被较多,黄土肥沃,是农耕和游牧的理想之地。古代丝路东段大多穿越黄土高原,形成许多重要交通道路。
◎龙首原
位于陕西西安城北。东起浐河畔,西至汉长安城遗址西南,长约15公里。《三秦记》谓:“龙首原起自南山东义谷浐河西岸,至长乐坡西北,屈曲至长安古城,六七十里。”《水经注》“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而得名。潘岳的《关中记》和张衡《西京赋》均记载汉长安城和宫阙的一部分是疏龙首原而构筑的。《长安志》记载隋唐长安宫室“东临浐灞,西枕龙首原”。唐大明宫就建在龙首原上,不仅宫内殿阁建筑更加巍峨高耸,雄伟壮丽,且位于都城的制高点上,俯视京城坊市街衢如在槛内。由于人为破坏,今龙首原只残留西安城北一带高地。
◎周原
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依岐山,南临渭河,西起凤翔县,东至武功县,包括岐山县、扶风县的大部分地区,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沃野连绵,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部来到周原,开荒种地,修治田亩,构筑房舍,建造都城,称“京”或“京邑”,并建立粗具规模的国家,号称“周”。周文王末年,都城由周原迁到长安县沣河西岸的丰京,周武王时又迁都到沣河东岸的镐京,周原成为周公、召公的封地。西周末年以后,周原日渐荒芜,但地面以下文化遗产极为丰富。1975年以来,在周原发掘了西周宫殿、宗庙建筑遗址、平民住宅区、制骨器的作坊及百余座的周墓,出土了数以万计的西周文物和西周甲骨文。甲骨文小如粟尖,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史书和金文上所没有的资料。自汉至今周原出土青铜器千件以上,著名的大盂鼎、毛公鼎,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80年在周原召陈村西周建筑遗址出土两枚蚌雕人头像,均深目高鼻,有白色人种的特征,其中一枚刻有“巫”字,可能是当时从事巫师职业的外国人。这是丝绸之路上最早出现的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
周原远景
◎细柳原
在陕西西安市南约16公里的细柳乡,是渭河平原上陂陀起伏的一块高地,相对高差不及10米。《元和郡县志》长安县:“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二里,别是一细柳,非周亚夫屯军之所。”《长安志》长安县:“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三里。”细柳原在汉代可能是上林苑中的细柳观所在地。司马相如《上林赋》:“登龙台,掩细柳。”《史记·孝文帝纪》注引张揖曰:细柳“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从军事历史地理形势看,汉文帝时期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在渭河北岸,今咸阳市西南的两寺渡村南,而不在细柳原。唐代有人将今西安市北铜人原称细柳原,当地出土许多唐墓志记载这里是细柳原。
◎咸阳原
又名洪渎原。在陕西咸阳市秦都区,是渭河、泾河的分水岭,东西长32.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中略有起伏,海拔420~510米。由于咸阳原地处秦咸阳和汉唐长安城附近,离宫别馆苑囿很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汉唐重要陵墓区,西汉11个皇帝除汉文帝葬灞陵原,汉宣帝葬少陵原外,其余九帝均葬于咸阳原。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还设陵邑守陵,“五陵少年”“五陵公子”即指咸阳原上这五个陵县的富豪纨绔公子。唐李昺的兴宁陵、武则天母亲的顺陵也在此原。因时代推移咸阳名称屡有变更。秦都咸阳在汉代改为渭城,咸阳原称渭城北阪,又因汉五陵在此,又称五陵原。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因汉昭帝平陵邑置始平县,亦称始平原;后赵时(319)因咸阳更名石安,又称石安原。隋唐时称洪渎原,唐亦称毕原。至于咸阳原部分地区的名称更多,如汉高祖长陵附近称长陵阪,康陵附近称康陵阪,汉昭帝平陵附近称姜原,长陵以东为鹿苑原、睦城阪。咸阳原是泾水和渭水下游一段的分水岭,由长安西去的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由今咸阳市秦都区渡渭,沿渭水北岸,咸阳原南侧西行;一条由今秦都区西北行翻越咸阳原,经今礼泉、乾县、永寿、彬县再沿泾水河谷、越六盘山或北经固原通往河西。由于咸阳原在秦汉都城附近交通地位和战略地位都很重要,所以历代都有重兵把守,设置许多驿站。如汉代的细柳营和棘门,“细柳兵壮”成为治军严明的千古佳话。
◎五丈原
位于陕西岐山县秦岭北麓,北临渭河,西有麦李河,东有石头河(古斜谷水),是一处背山面水,东、西、北三面险峻高出渭河冲积平原之上的黄土原。海拔640米,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原面平坦,土地肥沃,是渭河南岸西部黄土台原的一部分。在五丈原东南斜水口曾设置斜峪关,是扼守秦岭交通要道褒斜道的北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攻魏,由汉中北出褒斜道,屯兵五丈原,开渠引水,进行屯垦,与屯兵积石原的魏将司马懿隔渭水对垒。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今原上有诸葛武侯祠。
◎积石原
又名北原。位于陕西岐山县境渭河北侧,与渭河南五丈原对峙。海拔670米左右,高出渭河冲积平原100多米,是渭河北岸东西连绵的黄土台原的一部分。积石原俯瞰渭河平原,眺望五丈原,视野开阔,是控扼丝绸之路和绾毂秦岭通道褒斜道的重要交通要地。三国时蜀魏相争,魏将司马懿使部将郭淮屯兵积石原,阻止诸葛亮北渡渭水或东进长安。
◎浅水原
亦名鹑觚原。位于陕西长武县北,是长武原北部的一部分。鸭儿沟由长武县城之北,切割黄土高原东流,然后折而东南流入泾河,其源头地下水埋藏较浅,出露于黄土层中,故名浅水原。又因汉代在此设鹑觚县,故又名鹑觚原。丝绸之路在陕西境内北线,由永寿梁北下泾河谷道沿河右岸行至亭口,为避泾河甘肃泾川县至亭口一段弯弯曲流,径直上浅水原,至泾川县境复又沿泾河西行。此原战略地位与交通地位都非常重要。隋末唐初,割据于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曾据浅水原上高城与唐军李世民对垒,后经激烈战斗,唐军全胜,清除了陇东地区的割据政权。为纪念浅水原之战,唐贞观四年(630),为义士、勇夫殒身在此建立昭仁寺,今昭仁寺内朱子奢撰文《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虞世南书,为唐代名碑之一。昭仁寺为丝路上的一处名胜古迹。
◎始平原
一名黄山,又名北邙崖。位于陕西兴平县北,是渭北黄土旱原的一部分,海拔520~540米,原面平坦,西与武功东原相接,东与咸阳原相连,长30多公里。因苻秦时始平县置此而得名。在中西要道上,交通地位非常重要。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唐宗室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弃隶蹜赞(尺带珠丹),离开长安,唐中宗亲送至始平县,后改始平县为金城县。金城公主入藏带去大批手艺工匠及龟兹乐队,对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及唐蕃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
◎白鹿原
位于西安市东南,秦岭北麓灞河与浐河之间的黄土原。东北稍高向西南倾斜。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6~10公里,海拔高600~780米,最高803.9米,高出西安城200~300米。原面有一条鲸鱼沟自东向西北注入浐河,将白鹿原分割为二,东北半部比南半部高出100余米。《三秦记》载:周平王时(前770),原上出现白鹿,故名白鹿原。又因汉文帝葬于此原畔,曰霸陵,故又名霸陵原。原东控穿越秦岭的蓝(关)武(关)道,原北灞河东岸地名灞(或霸)上,是几条交通要道的交会处,是汉唐长安东通函谷关、武关、临晋关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铜人原
位于陕西西安市灞桥东北,西安至高陵县公路东侧,东至临潼区斜口,南起洪庆镇,北抵新合镇,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5公里,海拔430米,略高于西安市区,属渭河南侧二级阶地,北邻渭河,西临灞河,东南接骊山西侧的黄土原,为长安东通中原的道路必经之地。秦时铸铜人(金人)12枚,东汉时董卓坏以为钱,余2枚,魏明帝欲运往洛阳,到铜人原的霸城南因重无法运走,留在霸城大道之南,故名该原为铜人原。铜人原上有汉成帝修建的昌陵,当地群众称为“八角琉璃井”,是中国历史一座最大而没有完工的帝王陵。
◎凤栖原
位于陕西西安市区东南。东连少陵原,西至勋荫坡,南起长安县韦曲镇,北至三爻村,系少陵原向西北延伸的一部分。《咸宁县志》:“总为鸿固原,南曰少陵原,北曰凤栖原。”并引旧志:“汉神爵四年(前58年)凤凰集杜陵,故名。”
◎少陵原
位于陕西西安市东南,界于浐河与潏河(古称樊川)之间。北起黄渠、春临、里王等村,南达长安县韦曲镇,南北长约20多公里,东西宽6~10公里,面积约140平方公里,海拔470~630米,高出西安100~200米,最高点在三兆镇之南。汉宣帝葬于此原,陵名杜陵,称杜陵原。宣帝许皇后先葬于杜陵之南,其陵较杜陵小,“小”与“少”古代通用,故称少陵原。少陵原毗邻西安市区,居高临下,俯视全城,扼控由西安入终南山有关通道。
◎毕原
在陕西西安市南约14公里。周文王、武王、周公葬于毕(即毕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史记·周本纪》太史公曰:“周公葬于毕,毕在镐东南杜中。”《集解》徐广曰:“一作社。”《集解》骃案《皇览》曰:“文王、武王、周公冢皆在京兆长安镐聚东南杜中也。”镐、杜皆在今西安市西南。另一说谓毕原在咸阳市秦都区北即今咸阳原。《元和郡县志》《长安志》《关中胜迹图志》均有如此记载。近几十年来在西安市区南三爻村及长安县里王村、塔坡、韦曲镇等地出土大量唐代墓志,记述死者葬于毕原,与《括地志》所记毕原距长安城(唐长安城东部及今长安县东部唐时称万年县)的距离大致相符。毕原为汉唐长安城进入南山谷口的必经之地。
◎马嵬坡
在陕西兴平市西13公里,是古代中国内地通往汉中、四川和陇坂以西地区的必经之地。相传晋人马嵬在此筑城,故名。晋太元十一年(386)苻麟拥众数千据马嵬,为姚苌所败,奔走汉中。后来这里曾屡为战场。唐代在此置马嵬驿。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之乱,唐玄宗由长安出逃奔蜀,至马嵬驿发生兵变,唐玄宗命宦官高力士缢杀杨贵妃于驿内佛堂。安史之乱平息后,唐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路经马嵬驿,改葬贵妃于驿侧。今马嵬坡杨贵妃墓是一处游览胜迹。
◎青藏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在中国西部及西南部,包括今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为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及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所环绕,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海拔3000~5000米,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大河流发源地。高峰终年积雪,湖泊众多。气候特色是气温低,湿度小,雨量少,日照丰富,降水量自高原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按地形差别又可分为藏北高原(羌塘)、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及川藏高山峡谷等。古代丝路中的青海路、唐蕃古道等即经行其地。
◎青海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部分。在今青海省中、南部。北起布尔汗布达山、祁连山,南至四川西北边境,东到西倾山,西南抵唐古拉山。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点为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县下川口村,海拔1650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干燥、少雨、寒冷、多风,日温差大,冬长夏短。具有高山草甸、草原景观。巴颜喀喇山斜贯中部,分高原为南、北两部:北部为黄河源,多湖泊;南部为诸多河流发源地。富野生动物和矿产资源。在古代为丝路中的青海路和唐蕃古道所经地。
◎羌塘
藏北高原名。藏语称Byang thang,意为北方广阔的草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长约2400公里,宽约700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历史上为唐蕃古道途经之地,现为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牧业区。
◎甘南高原
青藏高原东缘部分。在今甘肃南部、陇南山地以西。区内海拔高度3000~4000米,地势东低西高,起伏不大,分布着大片草地,是天然的牧场。按地形高原又可分为阿尼玛卿山、西倾山原区,岷迭高山峡谷区,碌曲、夏河盆地区三部分。年平均降雨量350~600毫米,植物、土壤垂直分带明显。此高原区为西北青藏高原入四川盆地所经地区,古代有许多交通道路分布其间。
◎帕米尔高原
中国古代史籍又称为葱岭、波迷罗、播密川、播密等。位于中亚东南部,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及阿富汗三国。为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交会于此。帕米尔,系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000~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崇山峻岭交错,地形结构以近纬向的山地为主,并与经向山地相结合,地形与构造一致,主要呈线性特点,没有封闭的内陆盆地。由于经受了最大最快的隆起,地震活动强烈,由此引发的山崩有时形成新的湖泊。东帕米尔地形按绝对高度(5000~6000米)属于高山,但山脉的相对高度1000~1500米,山体浑圆,山脉被宽浅的河谷分割,在海拔4000~5000米高处,有冰碛平原和荒漠平原。西帕米尔主要是强烈切割的高山,河谷窄而深,各种冰川地形广泛发育。高原又是现代冰川作用的一个强大中心,约有1000多条山地冰川,覆盖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冰川使山地河流得到水源。气候属严寒的大陆性高山气候,特别是东帕米尔的大陆性更为显著。西帕米尔的气候垂直变化大。作为中国传统上葱岭的一部分,丝绸之路多通过此而向中亚、南亚延伸。
◎播密川
见“帕米尔高原”条。
◎内蒙古高原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甘肃西北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约1000米,阴山山脉横贯其中,南麓为河套平原,再南为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为阿拉善高原,北部和东部为呼伦贝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高原。草原辽阔,水草丰茂,自古是天然的牧场。气候干燥、少雨,多沙漠、戈壁。为草原丝路及内地通往漠北蒙古草原的通道。
◎蒙古高原
亚洲中部高原。在今蒙古国境内,其境西有阿尔泰山、杭爱山,东有大兴安岭,东南为戈壁,与中国内蒙古高原为一体,平均海拔1500余米。属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较少,冬季严寒漫长。色楞格河、克鲁伦河等发源,并流经境内。历来为北方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民族游牧之地。草原丝路贯穿其境内。
◎伊朗高原
西南亚高原。在今伊朗中部和东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部。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兴都库什山、厄尔布尔士山、扎洛罗斯山、苏米曼山环绕其境,中间形成许多陷落的盆地、绿洲,平均高度约为1000~2000米。气候干燥,年温差较大。大部分为草原、荒漠和盐沼。绿洲适应农业,产谷物、棉花。地下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古代丝路多在高原的绿洲、盆地上穿行。
◎关中盆地
又名关中平原、渭河盆地、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320~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约20公里,到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故称关中。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盆地在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有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平原南北两侧山脉沿层线不断上升,平原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堆积着深厚的黄土及渭河携带的泥沙,填充淤积其中。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低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称为“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称为“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因受渭河南北支流的切割而破碎。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积石原、始平原、美原、许原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原、细柳原、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铜人原、阳郭原、孟原等。关中平原上的渭河、泾河和洛河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使关中平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农业区。再加以交通便利,四周又有山河之险,从西周起,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历时千余年。目前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国重要的棉麦产区。小麦占耕地的50%左右,棉花则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渭惠渠和洛惠渠三大灌区。
◎碌曲盆地
见“甘南高原”条。
◎夏河盆地
见“甘南高原”条。
◎柴达木盆地
青海最大盆地。柴达木,蒙古语“盐泽”之意。在青海北部,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环绕其间。东西长800公里,南北最宽处350公里,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海拔2600~3000米。地形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内有戈壁、丘陵、平原和湖泊(盐泽)。矿产丰富,气候干燥。古青海路贯穿其间,唐蕃古道也经此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北部最大的盆地。为阿尔泰山、天山及西部诸山所环绕,东西长1120公里,南北最宽处800公里,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海拔约500~1000米,地形呈东高西低。盆地边缘散在一些绿洲,中部为草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玛纳斯河、乌伦古河等内陆河注入盆地。多草原牧场,宜畜牧;绿洲带扁形平原则宜农业。矿藏丰富。草原丝路多经此盆地入新疆南部,西沟通中亚。
◎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维吾尔语“脱缰之马”之意。在今新疆天山以南。有天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环绕其间。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地形呈东高西低走向。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中部形成广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白龙堆沙漠,沙漠外围为冲积平原,即大小不等的绿洲。各绿洲土地肥美,农业发达。丝路中段南道和中道经各绿洲向中亚延伸。
◎吐鲁番盆地
新疆东部盆地。为博格达山、觉罗塔格间陷落盆地。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呈环状结构。气候干燥,高温,故有“火州”之称。内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为中国最低之地。北部农业区靠坎儿井灌溉,盛产瓜果、葡萄。盆地内吐鲁番,即古代高昌国,为丝路门户之一,历代聚集中亚、印度商人、僧侣,是古代中西丝路文化交会的中心地之一。
◎焉耆盆地
新疆中部盆地。在天山支脉萨阿尔明山和库鲁克塔格间。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62.5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盆地中心为博斯腾湖,周围草原,水草肥美,产良马。为丝路所经主要盆地,连接西域南北道,地位十分重要。
◎哈密盆地
又称库穆尔盆地。在新疆东部哈密地区,有巴尔库尔山、哈尔里克山、马鬃山、库鲁克塔格围绕其间。海拔500~1000米。北部绿洲依赖坎儿井灌溉,农业发达。丝路多经此,连接西域南北道。
◎费尔干纳盆地
中亚著名盆地之一。主要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部分在塔吉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由费尔干纳山、恰特卡尔—唐拉明山所环绕。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150公里,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形如巨大的椭圆形碟子,由西向东倾斜。夏暖冬寒,年降水量约300~400毫米。盆地内绿洲富饶,农业发达。历史上为中亚主要产棉区及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