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三秦

地区名。泛指秦、汉之间的雍、塞、翟三国之地。秦亡后项羽入据关中,三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今陕西关中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地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栎阳狱吏司马欣为塞王,领今陕西关中咸阳以东地区,都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都尉董翳为翟王,领今陕西北部地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今则习惯上以三秦作为陕西的泛称。

◎关中

地区名。①据《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及项羽入秦,三分关中之说,把函谷关以西,秦岭以北,陕西中部、陕北及甘肃、宁夏一部分地区统称关中。②取关中应为“众关之中”之义,认为它是在四关,即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中。或者是在两关之间,即函谷关和散关,或是函谷关和陇关之间。胡三省注《通鉴》:关中“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从而为关中规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范围。③今天人们习惯上将汧陇以东,至于黄河西岸,秦岭以北至金锁关以南之泾渭河下游地区称作关中。

◎陕北

地区名。指今陕西北部,包括榆林、延安二地区。地貌以黄土丘陵、山脉为主,为农牧业过渡地带。历史时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常在此置场贸易。由关中通往北方草原地区的道路多经此。

◎陕南

地区名。相对于陕北关中而言,指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包括今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区辖地。古代自关中南向通蜀的褒斜道、子午道,东南通长江流域地区的武关道皆经此。

◎戏

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戏水西岸,境内有戏亭,也叫幽王城、幽王垒。周幽王被犬戎所逐,死于戏,秦将章邯破周章军于戏,均指此地。

◎杜城

一名下杜城。地名。在今西安市南十五里。周初成王迁唐杜氏于此,因名杜。秦因置杜县。汉宣帝时于杜东原营建杜陵,并置杜陵邑(同县),遂改故杜县为下杜城。迄后,杜城一直作为一座农村聚落延续至今。

◎霸上

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之白鹿原上。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秦将王翦伐楚,秦王政曾亲送至霸上;楚汉战争中,刘邦先入关,屯军霸上,均指此处。

◎平舒

城名。在今陕西华阴西北。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有使者从关东来,夜过华阴平舒道,遇人持璧对他说:“为吾遗镐池君。”即是此地。

◎丰

都城名。西周国都。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马王镇一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迁丰,即指此地。境内有西周所起之灵台。现经考古发掘,其遗址已被探明。已发现有十余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贵族家族墓地,以及窖藏青铜器等。

◎镐

又名宗周,都城名,为西周国都。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之沣河东岸斗门镇等地。和丰隔沣河相望,实为一城。遗址范围内发现有西周时的大型建筑基址、窖穴、青铜器及公墓区等。

◎西都

都城名。①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雒邑为东都,因称镐亦为西都。②新莽始建国四年(12)建雒阳为东都,因称常安(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③东汉定都雒阳,因称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有《西都赋》。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又称西京。天宝元年(742)定称西京。④唐肃宗元年(761)以凤翔府为西都,寻罢。⑤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建都开封府,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为西都。⑥五代唐同光元年(923)仍以京兆府为西京,亦称西都。

◎内史

政区名。秦并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治理京畿附近地区。治所在咸阳,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辖境约相当于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为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三个政区,合称三辅。

◎咸阳

①都城名。秦置。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处。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于渭水之北筑城,因其在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故曰咸阳,随即建为都城。秦始皇统一天下仍建都于此。秦末,项羽入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熄,城遂毁。唐在咸阳城遗址西南20公里处设置渭水驿,作为丝绸之路的第一个驿站。②县名。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今咸阳市东。后历朝皆因袭未变。1958年始撤。

◎栎阳

都城名。战国时秦献公二年(前383)迁都于此。城址在今西安市阎良区东武屯村一带。秦孝公时曾在此推行商鞅之法,国势日强。孝公十二年(前350)迁都咸阳,此地仍为秦国重镇。秦末项羽立司马欣为塞王,亦都此。汉高祖五年(前202)由洛阳西都关中后,也先以此为都城,至八年(前199)始迁都长安城。十年(前197)成为新设置之万年县治所。

◎上郡

政区名。①秦置。治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鱼河堡。辖区相当于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等地。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废。②隋大业初置。治洛交县,在今陕西富县,辖今陕西延安地区南部甘泉、富县、洛川、黄陵、黄龙等县地。唐初改为鄜州。

◎杜县

县名。秦置。原为西周杜伯之国,以之名县。汉因宣帝陵筑于此,改名杜陵。曹魏复为杜县,北周废。故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区东南。参见“杜陵”条。

◎芷阳

县名。战国时秦置。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南。汉文帝时改名为霸陵。

◎骊邑

县名。秦置。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于其地仿筑其故乡沛县丰邑,遂改名为新丰县。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云阳

县名。秦置。汉因之,属左冯翊。曹魏罢,北魏复置,隋因之。唐武德元年(618)分云阳县置石门县,三年(620)又改石门县为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秦始皇修直道,从云阳至九原即此。

◎重泉

县名。秦置,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西汉因之,王莽改为调泉,东汉复为重泉。北魏时废。

◎高陵

县名。秦孝公置。在今高陵县。曹魏改为高陆。北魏徙县治于今高陵县。隋复为高陵县。相沿至今。为汉唐长安城北上道路所经之要地。

◎频阳

县名。战国时秦厉公置。县西北有频山,县在山之南,故名频阳。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北魏时废,其地并入土门县。

◎下邽

县名。秦武公伐邽戎,虏邽戎之人聚居而置,因以邽为名;又因陇西已有上邽县,故加下以示区别。在今陕西渭南市北。董卓迁都长安,华歆求为下邽令,即此。北魏改为下封。隋大业二年(606)复为下邽。相沿至元初,并入渭南县。

◎郿县

县名。①秦置,汉因之。后秦改为郿城县,遂废。在今陕西眉县。②隋大业元年(605)置,元初升郿县为郿州,并分置柿林县,至元元年(1264)撤废,仍置郿县。1964年改为眉县,即今陕西眉县。

◎汧县

县名。因境内有汧山而得名。秦置。两汉与三国魏、西晋皆因之。北魏改为汧阴,隋改为汧源。地在今陕西陇县南。为陕西境内丝路南线通往甘肃的要地。

◎陈仓

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汉属右扶风。晋末废。西魏复置。唐至德二载(757)改为宝鸡县。地当关中通汉中与蜀之交通要冲,也是陕西境内丝路南线之要地。

◎雍县

县名。秦置。汉因之,属右扶风。在今陕西凤翔县南。唐至德二载(757)分雍县置天兴县,宝应元年(762)废雍县,并入天兴县,属凤翔府。汉、唐两代,这里一直是州、郡治所和丝路要地之一。

◎栒邑

县名。秦置。汉因之,属右扶风。晋改称邠邑,寻废。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辛亥革命后,1913年复名为栒邑,1964年改称旬邑。

◎郃阳

县名。秦置,本名合阳,在陕西合阳县东南。西汉改名郃阳,东汉初省,永平二年(59)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太和二十年(496)复设。后相沿至今,1964年改称合阳。

◎美阳

县名。秦孝公置。汉因之。北魏太和中废。北周天和四年(569)复置,建德三年(574)又废。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治所有一说在今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为陕西境内丝路南线之要地。

◎漆县

县名。秦置,县以漆水而得名。西汉因之。王莽改名漆治。东汉复原名。在今陕西彬县。

◎郑县

县名。春秋时秦置。原为西周贵族郑桓公之封邑。在今陕西华县。秦、汉、魏、晋、北朝、隋、唐、宋、金诸朝皆相沿设置。至元朝始废。

◎临晋

县名。战国时秦置。本属大荔戎之国,在今陕西大荔县。秦攻破之,在其地修筑高垒。因临晋国,故称临晋。北魏永平三年(510)改名同州。

◎武功

县名。①秦孝公置。在今陕西眉县东。因境内有武功山、武功水而得名。东汉永平八年(65)移治于古邰城,在今陕西杨凌区西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②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今武功县之老县,今武功镇。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为武亭县。元至元元年(1264)复名武功。汉唐时皆为陕西境内丝路南线之要地。

◎斄县

县名。战国秦孝公时置,治所在今陕西西安杨凌区西南永安村。西汉因之。东汉移武功县于此,县遂废。境内有后稷祠、姜墓和后稷教稼台。今为陕西农科城所在地。亦是陕西境内丝路南线西去必经之地。

◎虢县

县名。①秦置。西汉因之。东汉废。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城虢镇。②隋大业三年(607)置。唐贞观八年(634)废入岐山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复分岐山县置。元至元间(1264—1294)降为镇,辖地并入宝鸡县,治今陕西宝鸡县城虢镇。

◎宁秦

县名。战国时秦惠文王置。在今陕西华阴市。汉代因其地在华山之阴,又于高祖八年(前199)改为华阴县。境内有汉武帝所起之集灵宫。

◎祋祤

县名。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置。在今陕西耀县。东汉初省,永元九年(97)复。曹魏时废。为关中北上大道所经之地。

◎夏阳

县名。①秦置。古少梁之地,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更名夏阳。在今陕西韩城市。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即出生于此。北魏省。②唐置。古为有莘国之地。乾元三年(760)改西河县置。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宋熙宁四年(1071)省,并入郃阳县。

◎蓝田

县名。战国时秦置。在今陕西蓝田县。历经各代,相沿至今。

◎雕阴

县名。秦置。两汉因之,东汉末废。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县北。

◎阳周

县名。秦置,属上郡,治今陕西子长县西部。东汉初省。

◎高奴

县名。秦置。在今陕西延安东北延河北岸。汉初曾一度为翟国都城。属上郡。东汉末废。

◎膚施

县名。①战国魏置,秦汉上郡治此,汉初匈奴南侵至朝那、膚施,即指此地。后汉废。约相当今陕西榆林、绥德等地。②隋大业三年(607)分丰林、金明二县地置,属延安郡。唐因之,治所在今延安市东北延河东岸。宋庆历年间移治于今延安市。北宋、金为延安府治所。元为延安路治所。明、清为延安府治所。1936年改为延安县。

◎长安

①都城名。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听娄敬、张良之言,弃洛阳而西都关中。至八年(前199)长乐、未央等宫先后建成,西汉王朝定都于此。此后,王莽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王朝亦先后建都于此,使之成为中国著名古都之一。城址在今西安市西北。汉惠帝元年(前194),开始营造,六年(前189)竣工。城周长25.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城的西北角在今西安市六村堡,东北角在今三官庙村,西南角在今雁雀门村之南,东南角在今阁老门村的东南。城四周有12座城门。东有霸城门、清明门、宣平门,南有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有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有洛城门、厨城门、横门。城内外有长乐、未央、建章三大宫殿群。其中的未央宫即为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之受命处。因汉长安城的未央、长乐二宫均建于修城之前,故后来城墙受宫墙影响,曲折而行,状若斗星,故又有“斗城”之称。汉长安城大约延续了800年之久,隋代迁都之后,才被划入禁苑,成为皇族杨家的私产,被呼为“杨家城”。隋唐长安城位于龙首原南麓,由隋文帝杨坚创修,宇文恺设计监修。当时名大兴城,唐改名长安城。为隋、唐两代都城。但由于隋朝历时短促,城的发展主要是在唐代,故一般只以“唐长安城”相称。唐长安城由三部分组成,即宫城、皇城、外郭城。所有城均为夯土筑成,十分高大雄伟。经考古发掘,外郭城为一大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面积约84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今西安市明城内部分的10倍。外郭城的西北角在今任家口村以北,东北角在今胡家庙的西北,西南角在今木塔寨以西,东南角在今新开门村西北,四至极为分明。外郭城每面各有三个城门,其中西城最北之开远门,即是唐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皇城与宫城在外郭城北部中央,宫城在北,皇城在南,是唐长安城的核心。宫城为李唐皇室所居之地,皇城为唐政府机关所在地。唐长安城历时300余载,至唐末遭到彻底破坏。汉唐长安城均以形制壮丽、规模宏大而著称于世。既是汉唐等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都市,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唐以后人们即把长安作为都城的代称,如明清时人就曾把北京称为长安。②县名。西汉初高祖时置。为京兆尹治所,县治设在国都长安城内,在今西安市区西北。东汉、魏晋及北周等皆因之。隋唐时县治在唐长安城内,即今之西安市区内。唐以后县治也在今西安市区内。1944年移治于大兆镇,1949年再移治于韦曲镇。现为西安市属区之一。

隋唐长安城坊示意图

◎司隶校尉

政区名。西汉征和四年(前89)置。主管包括京师长安在内的京畿一带的道路沟渠维修,察举百姓中之犯法者,维护社会治安。统辖今陕西关中与商洛地区、山西永和经霍县至阳城一线以南,河南安阳至中牟一线以西及新郑经汝阳至西峡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东汉仍以其所辖之地为行政区,改称司隶校尉部。

◎朔方刺史部

政区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北至阴山,南至今陕西宜川、彬县一带,西至贺兰山,东至山西吕梁山。东汉建武十一年(35)废,入并州。

◎京兆尹

地区名。汉太初元年(前104)改内史为京兆尹,与冯翊、扶风共为三辅。统京畿东部长安、新丰、蓝田、华阴、船司空等12县,辖境约相当于今陕西关中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之地。治长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晋改为京兆郡。北魏复改京兆尹。隋开皇三年(583)废,炀帝复为京兆郡。唐开元元年(713)改为京兆府,治隋唐长安城,即今西安市。金为京兆府路。元初亦称京兆府,后又改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西安府。清、民国时因之。1948年改设西安市。

◎左冯翊

政区名。西汉置,原为秦内史东北地区,秦汉之际属塞国。汉高祖二年(前205)改名河上郡,九年(前198)复为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左冯翊,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城内,下辖24县。辖境约相当于今陕西关中东北部之地。曹魏改为冯翊郡。

◎右扶风

政区名。西汉置,原为秦内史西部地区,秦汉之际属雍国。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为中地郡。九年(前198)复为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城内,下统21县。辖境约相当于今陕西关中西部之地。曹魏改名扶风郡。为陕西境内丝路所经的要地。

◎西河郡

政区名。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置,属并州,领县三十六,治平定,在今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辖境约相当于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与芦芽山以西,山西石楼与陕西宜川以北之黄河沿岸地带。东汉因之,永和五年(140)移治离石,辖境缩小。东汉末废。

◎长陵

①陵墓名。西汉高帝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②县名。西汉高帝置,因陵而名。王莽改为长平,东汉省。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安陵

①陵墓名。西汉惠帝陵。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②县名。西汉惠帝置,以其陵墓在此之故。王莽改为嘉平县。东汉复旧名。曹魏废。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南陵

①陵墓名。为汉文帝之母薄太后陵。在今西安市灞桥区狄寨乡白鹿原上。②县名。因薄太后南陵而置。东汉省。在今西安市区东南。

◎霸陵

①陵墓名。为西汉文帝陵。在今西安市灞桥区毛西乡杨圪塔村。②县名。汉文帝时改秦芷阳县置,因陵而名。晋改名霸城县,北周废。在今西安市东灞桥区。

◎阳陵

①陵墓名。为西汉景帝陵。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其陪葬区已发掘,出土陶俑及文物甚多。②县名。原西汉弋阳县地,景帝改为阳陵县。王莽改为渭阳。东汉省。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茂陵

①陵墓名,为西汉武帝陵。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距咸阳三十里。陵墓状如覆斗,高46.5米。陵东约1000米处,有卫青、霍去病墓。为陕西境内丝绸南路重要景点。②县名,西汉武帝置。先为茂陵邑,属右扶风,汉宣帝时改为县。王莽改为宣城。东汉复原名。晋并入始平县。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

◎云陵

①陵墓名。汉昭帝母钩弋夫人陵。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②县名。汉昭帝为母钩弋夫人陵墓而置。东汉省。在今陕西淳化县北。

◎平陵

①陵墓名。为西汉昭帝陵。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②县名。西汉昭帝置。因陵置县,县因陵名。王莽改为广利。东汉省。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

◎杜陵

①陵墓名。为西汉宣帝陵。在今陕西西安市雁塔区三兆镇南。②县名。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为护其陵而改杜县为杜陵县,又徙官民实之。在西安市区东南。曹魏时改为杜县。

◎奉明

县名。西汉宣帝置,属京兆尹。东汉废。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区西北。

◎鄠县

县名。西汉置,属右扶风。东汉因之。治今陕西户县北。

◎槐里

县名。西汉高祖三年(前204)改废丘置。隋初废。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新丰

县名。西汉高祖七年(前200)置。唐天宝中废。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史载高祖定都关中后,太上皇思乡欲归,高祖遂于秦骊邑仿故乡沛县丰邑而筑城,并迁家乡父老居民实之,故曰新丰。

◎华阴

县名。①汉高祖八年(前199)置。在太华山之北,故得名。至北魏废。在今陕西华阴市东部。②隋大业五年(609)重设华阴县,唐垂拱时改名仙掌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阴。上元二年(761)改名太阴。宝应元年(762)再次复华阴名。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市东。

◎船司空

县名。西汉初置。以主船官名,因以名县。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王莽改为船利。东汉初省。

◎谷口

县名。西汉置。因地正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王莽改为谷喙。东汉省。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粟邑

县名。西汉置。王莽改为粟城。东汉初省,永元九年(97)复。北魏废。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

◎池阳

县名。西汉惠帝四年(前191)置,属左冯翊。因在池水之阳,故名。后魏废。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为汉池阳宫所在地。

◎隃麋

县名。西汉置,属右扶风。因境内有隃麋泽而得名。王莽改为扶亭。东汉复,并为隃麋侯国,后省入汧县。境内有黄帝子祠。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后亦有称榆眉者。

◎郁夷

县名。西汉置,属右扶风。因“周道郁夷”而得名。王莽改曰郁平。东汉省。其时境内有汧水祠。在今陕西宝鸡市区东之千水下游。

◎渭城

县名。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属右扶风。王莽改曰京城,东汉省。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是汉唐时丝路由长安向西经过之地。

◎沈阳

县名。西汉置,属左冯翊。王莽改曰制昌。东汉初省。在今陕西华县东北。

◎盩厔

县名。汉武帝时置,属右扶风,治今陕西周至县东。境内有秦昭王所起之长阳宫、射熊馆,汉武帝所穿之灵轵渠。东汉省。晋复置。北周移治今周至县地。唐天宝中改名宜寿,寻复旧名。1964年改名为周至。

◎武城

县名。西汉置。王莽改曰桓城。东汉初废。故地在今陕西华县东。《左传》“秦伐晋取武城”,即指此地。

◎万年县

县名。①西汉初置。王莽改为异赤。东汉复为万年。汉高祖刘邦葬其父于栎阳北原,陵号万年,故分栎阳县置万年县以奉陵邑,与栎阳县同城而治,属左冯翊。在今西安市阎良区一带。②北周明帝二年(558)分长安霸城、山北等三县地置,治长安城中。隋改大兴县。唐武德元年(618)又改万年县,长安三年(703)废,乾元元年(758)又复。北宋宣和七年(1125)改为樊川县。至金则改为咸宁县。在今西安市区东部。

◎莲勺

县名。又作莲芍,因花木而名。在今陕西蒲城县南。史载汉宣帝微时,曾受辱于莲勺盐池,即指此地。隋省。

◎杜阳

县名。西汉置。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东汉初废,永和二年(137)复。晋又废。

◎好畤

县名。①西汉置。在今陕西乾县东。东汉初省。晋元康(291—299)中复置。北周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以旧莫西县改置。大业三年(607)废入上宜县。在今陕西乾县西北。③唐武德二年(619)分醴泉县置。在今陕西乾县西北。元至元五年(1268)并入奉天县。为陕西境内丝路中线的必经之地。

◎褱德

一作怀德。县名。西汉置。在今陕西大荔县南。《汉书·地理志》云:“褱德,《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洛水东南入渭。”可知其具体位置在洛渭之汇附近。王莽时改名德县,东汉废,入临晋。

◎平都

县名。西汉置,隶属上郡。约在今陕西子长县境。东汉废。

◎阴山县

县名。西汉置,隶西河郡。约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王莽时改曰山宁县,东汉废入定阳。

◎归德

县名。西汉置,隶北地郡。《汉书·地理志》云:其地有洛水自蛮夷(谓少数民族或部落)地流入,以迄黄河;又云其境有堵苑、白马苑,皆为西汉国家养马苑囿。约在今陕西吴旗县西一带。东汉末年县废。

◎泥阳

县名。西汉始置,隶北地郡。位于今甘肃宁县东南。东汉末年县废。三国魏时又于今陕西耀县东复置泥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富平。景明元年(500)又于今耀县复置。隋改名华原县,迄元至元元年(1264),撤县入耀州。

◎鄜县

县名。①西汉置。王莽改为修令。东汉初废。属左冯翊,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②1913年废鄜州,改设鄜县,1964年改为富县,即今陕西富县。

◎征县

县名。西汉置。王莽改为汜爱。东汉初废。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南。

◎衙县

县名。西汉置。属左冯翊。王莽改为达昌,后汉复旧名。晋惠帝时废。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左传》记载晋败秦于彭衙,即此。

◎翟道

县名。秦、西汉均置。因有“蛮夷”所居,故名“道”。王莽改名为涣。东汉废。在今陕西黄陵县西。

◎定阳

县名。西汉置。因在定水之阳,故名,属上郡。东汉因之。晋省。故址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

◎独乐

县名。西汉置,属上郡。东汉省。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

◎漆垣

县名。西汉置,属上郡。王莽改为漆墙。东汉复旧名。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

◎白土

县名。西汉置,属上郡。王莽改曰黄土。东汉复旧名,仍属上郡。晋省。在今陕西神木县西。

◎襄洛

县名。西汉置,属上郡。王莽改曰上党亭。东汉省。在今陕西甘泉县西。

◎圜阳

县名。“圜”为“圁”误,应为圁阳,因在圁水之阳而得名。西汉置,属西河郡。东汉因之。晋省。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神木县南。

◎圜阴

县名。“圜”为“圁”误,应为圁阴,因在圁水之阴而得名。西汉惠帝五年(前190)置,属西河郡。王莽改为方阴。后汉复旧名,仍属西河郡。晋废。在今陕西神木县南。

◎龟兹县

县名。西汉置。在今陕西榆林市北。因主要用以安置龟兹(今新疆库车)降者,故名。东汉于此设龟兹属国侯官,东汉末废。

◎鸿门

①县名。西汉置,属西河郡。东汉初省。治今陕西神木县西南。②地名。在陕西临潼县东。楚汉战争时,项羽驻军于此,刘邦从灞上至鸿门,赴“鸿门宴”,即此地。

◎直路

县名。西汉置,属北地郡。东汉省。在今陕西富县西。

◎樊川

①地名。一名后宽川,在今西安市南15公里处。因汉高祖刘邦曾赐此地为功臣樊哙食邑,故名樊川。境内潏水中流,少陵、神禾二原隔川相望。西汉至今,向为长安城南旅游胜地。②县名。旧称大兴、咸宁、万年。宋宣和七年(1125)改此名,与长安同治京兆府城(今西安市区)。金复改为咸宁。

◎御宿川

又名王曲川。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王曲乡境内。一说此地曾为西汉离宫别馆所在地,禁民往来游观,因名。又一说此为汉代上林苑景点之一,汉武帝游幸其中,为其胜景所迷,流连忘返,至晚不归,宿于其中,故名。地势平坦,面积广阔,滈水蜿蜒其中,至今犹有“王曲一湾,胜似杜曲一川”之说。

◎细柳营

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冬,匈奴入侵,周亚夫以河内太守之职任将,驻军细柳,即此。

◎古毕原

地名,即今咸阳原。汉唐时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汉代帝王陵多在其上。

◎番须

古地名。约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东汉初,大将来歙南伐盘踞略阳(今甘肃张家川西)的军阀隗嚣,即走番须、回中,直捣略阳,杀嚣守将金梁。

◎雍州

①古代九州之一。《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尔雅·释地》:“河西曰雍州。”《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具体范围所指不一,约相当于今陕西、甘肃二省及青海省的一部分。②政区名。东汉建都洛阳后,以关中之地置雍州,不久又分立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西晋初复置雍州,十六国时废。东晋复置雍州及京兆郡,寻为赫连勃勃所破。北魏又于长安置雍州,孝武帝时改为京兆尹。隋开皇三年(583)废京兆尹,又置雍州,炀帝改为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雍州,开元元年(713)改为京兆府。

◎新平郡

政区名。东汉置。治今陕西彬县一带。十六国时毁废。北魏复置。西魏大统十四年(548)改置为南豳州。隋义宁二年(618)复为新平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豳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邠州。陕西境内丝路北、中两路分别从今淳化、永寿前行在此会合,然后经长武进入甘肃境内。

◎杏城

城名。汉置。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相传汉将韩胡曾于此地伐杏木以为栅栏,抗击北狄,因而得名。北魏时曾为中部县治。

◎始平

①县名。三国魏改汉平陵县置。以其所在地为始平原而名。故城在今陕西兴平市东。苻秦移于茂陵城,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后魏移于今兴平市东北十五里,又移于市东北二十五里,复移于今市东南十五里文学城。隋自文学城移于今所。唐改为金城县,置于马嵬故城,寻还故治,复为始平县。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改为兴平县,直至今改为兴平市。②郡国名。西晋泰始二年(266)初置,后改始平国。前赵复为郡,前、后秦因之,治槐里,在今兴平市南约十里。

◎高陆

县名。即秦汉高陵县。魏黄初元年(220),因曹操陵墓称高陵(今河北临漳县),故将雍州属县高陵易名为高陆。晋迄北周因之,至隋大业二年(606)又复故名。

◎霸城

县名。即西汉霸陵县,三国魏时易名霸城,西晋、北魏诸朝因之,北周建德二年(573)废入万年县。

◎蒯城

县名。西晋咸宁四年(278)置。因其地为汉蒯城侯封邑而名,隶属始平郡,治所约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西晋后期废。

◎大荔

县名。晋武帝时置。因其地为春秋时大荔戎居地,故名。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于同州府城增设大荔县。辖地即今陕西大荔县。迄今相沿未变。

◎统万城

都城名。东晋义熙九年(413),铁弗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定都于此,建大夏国。故城址在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北魏始光四年(427),魏军占领此城后,设统万镇。参见“统万镇”条。

◎咸阳郡

古政区名。前秦皇始二年(352)置,治故长陵县城。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徙治池阳(今陕西泾阳),下领五县。西魏大统四年(538)废,后复置,改领三县。北周亦曾有废兴,隋开皇三年(583)终废而未复。

◎宁夷

县名。十六国前秦于池阳县(治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置宁夷护军。北魏太延元年(435)分池阳县地置宁夷县。治所在今陕西礼泉县北泔北镇。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醴泉县。

◎石安

县名。十六国后赵建平二年(331)置。取“石赵安泰”之意。治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前秦皇始二年(352)废,北魏复置,隋废。

◎贰城

古地名。前秦初于今陕西黄陵县西北置贰县,后废为城守。晋兴宁三年(365),苻坚曾以此为界,其西封匈奴曹毂子玺为辂川侯,其东封子寅为力川侯。晋太元十一年(386)苻纂据贰县,义熙五年(409),后秦姚兴与大夏赫连勃勃战于贰城,均指此。

◎洛川

县名。后秦初置,因境内洛水得名。后废。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复置。迄后,县治虽有数迁,然县名一直相沿未改。隋时县治在今县北旧县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徙今治。

◎中部

县名。十六国后秦置。因汉时渠搜中部都尉曾驻此,故名。治所在今陕西宜君东北。北魏孝文帝时移治今陕西黄陵县西南故邑,后又曾为中部郡治所。隋开皇初改名内部县。大业三年(607)移治今黄陵南沮河南岸。唐武德二年(619)复名中部县,明成化中移治今黄陵县,1944年改称黄陵县。

◎宛川

县名。十六国前秦甘露元年(359)置。地当今陕西宝鸡市区、宝鸡县中部、太白县西部等。西魏大统十五年(549),改名陈仓县,县治迁至汉陈仓城。

◎敷城

县名。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即今陕西洛川东南鄜城。隋大业初改为鄜城县。

◎长城县

县名。十六国前秦时置。因县境有秦长城遗迹,故名。故治在今陕西富县南。西魏更名三川县。

◎华州

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李润堡(今陕西大荔西北与蒲城东北间),领华山、澄城、白水三郡。辖境约当今渭南(除临渭区、富平外)的大部分地区。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同州。

◎岐州

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东南义乌堡),领平秦、武都、武功三郡。辖境约当今陕西宝鸡市的大部分地区(除陇县、千阳外)及乾县、永寿等一部分地区。隋开皇元年(581),移治今凤翔县。大业三年(607),改置扶风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岐州,辖境与北魏相仿佛。天宝元年(742)又改称扶风郡。历代为丝路必经之途,商贸活动频繁。

◎泾州

州名。北魏神三年(430)置,治临泾(治今甘肃镇原东南);后移治安定县(治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太和十一年(487)领安定、平原等六郡。辖境包括今甘肃平凉地区大部与陕西彬县、旬邑、永寿以及宁夏泾源、固原等地。北魏末年,所辖地域减小,仅辖三郡。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安定郡。唐初复改名泾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名安定郡;至德元载(756)又改为保定郡;乾元元年(768)复改为泾州,辖地仅当今平凉地区一部分。大历三年(768)置泾源节度(后又改彰义军节度)治此。北宋因之,仍名泾州,金元光元年(1222),移治长武县(今泾川东)。元复移治临泾县故址。明洪武三年(1370)移治今泾川县城。1914年降州为县。该地历为关中通往西北的丝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重要,扼泾河河谷及众多关隘。

◎东秦州

州名。①北魏太和十五年(491)置,治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南)。领中部、鄜城二郡。地当今陕西黄陵、宜君、洛川、富县、甘泉、黄龙等县。孝昌二年(526)改名北华州。②北魏正光三年(522)置,治汧城(今陕西陇县东南千河岸旁)。孝昌二年(526)被万俟丑奴占据。永熙元年(532)又于汧阴县(今陇县东南)复置。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陇州。

◎夏州

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升统万镇置,治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领化政、代名、朔方、金明、徧城等郡。辖境当今鄂尔多斯高原及陕北大部。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朔方郡。唐贞观二年(628)复为夏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758)仍为夏州。后因沙漠侵袭,元初废。其州地理位置重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和丝路交通要冲。

◎东雍州

州名。北魏永熙三年(534)置,治郑县(今陕西华县)。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华州,州治仍旧,领华山、白水二郡。地当今陕西白水、蒲城、华县、华阴、潼关等县。

◎北雍州

州名。北魏孝昌三年(527)置,治三原县(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领宜君、北地、建忠三郡。辖境当今陕西铜川、耀县、宜君、富平、三原、淳化、泾阳等地。永熙元年(532)移治今耀县。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宜州。

◎东夏州

州名。北魏延昌二年(513)置,治广武(今陕西延安城东延河东岸),领定阳、徧城、朔方、上郡四郡。地当今延安地区东部及榆林地区东南部。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延州。

◎北华州

州名。北魏孝明帝以东秦州改置,治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西南故邑),领金明等四郡。地当今陕西黄陵、富县、宜君、洛川、黄龙、宜川等县。太和十五年(491)改设为东秦州。孝昌二年(526)复改称北华州。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名鄜州。

◎华山郡

郡名。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置,治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当今陕西华县、华阴、大荔、合阳、韩城、潼关等地。太和十一年(487),治所迁至临晋县(今陕西大荔)。孝昌三年(527)改名武乡郡。

◎澄城郡

郡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澄城县(今地名),领澄城、五泉等五县。地当今陕西澄城及合阳、大荔一部分。隋开皇三年(583)废。

◎白水郡

郡名。北魏太和(477—499)初置,治白水县(今地名),领白水、姚谷、南白水三县。地当今陕西白水、蒲城等县境。永平三年(510),郡治移至今白水西南,旋还故治。隋开皇三年(583)废。

◎乐川郡

郡名。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治安平县(今陕西宜川东北)。辖地当今陕西宜川东北及延长东部。西魏、北周沿之。隋开皇初废。

◎武功郡

郡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美阳县(今陕西扶风东南),领美阳、莫西二县。地当今陕西扶风、乾县境。北周郡废。

◎平秦郡

郡名。北魏太延二年(436)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东南义乌堡),领雍县、横水、周城三县。地当今陕西凤翔、岐山等县境。西魏改名岐山郡。其郡为丝路东段南道必经之地,商贸活动频繁。

◎中部郡

郡名。①十六国后秦置。治中部县(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北魏太和十五年(491)于中部县移治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故邑,领中部、狄道、长城、石保四县。地当今陕西黄陵、富县、宜君等县。隋开皇初改名内部郡,三年(583)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坊州置,仍治中部县(今黄陵南沮河南岸)。辖境当今黄陵、宜君、洛川南、黄龙西等地。乾元元年(758)仍为坊州。

◎敷城郡

郡名。北魏太和十五年(491)置,治洛川(今陕西洛川东北),领洛川、敷城、定阳三县。地当今洛川、宜川西、黄龙西等。隋开皇三年(583)废。

◎金明郡

郡名。北魏正平元年(451)置,治广洛县(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旧安塞),领广洛、永丰、启宁三县。地当今安塞、志丹北。西魏时废。

◎徧城郡

郡名。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治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领广武、沃野二县。地当今延安市境。隋开皇三年(583)废。

◎义川郡

郡名。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治永宁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南)。隋开皇三年(583)废。

◎建忠郡

郡名。北魏孝昌三年(527),以三原县(今陕西淳化东嵯峨山北)地置。永安元年(528),移治今陕西三原北清水峪。北周建德(572—577)中废。

◎阐熙郡

郡名。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山鹿县(今陕西靖边西南),领山鹿、新两县。地当今靖边、定边、吴旗等地。隋开皇初废。

◎大兴郡

郡名。北魏置,治今陕西定边县城。辖地当今定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宁夏盐池等。西魏改名五原郡。

◎渭南郡

郡名,北魏太和五年(481)置,治南新丰县(西魏改名渭南县),在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东南。北周建德二年(573)废。

◎山北

县名。十六国后秦置,北魏沿置。因在终南山北麓,故名。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浐河畔。北周天和三年(568),县废,地入万年县。

◎三原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以三原护军改置,治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移治于今陕西三原北清水峪。唐武德四年(621),移治清水峪南故任城。改名池阳县,另置三原县于今三原东北。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治今县城龙桥镇。

◎宜君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以宜君护军改置,治今陕西耀县。西魏大统五年(539)移治今陕西宜君西南。唐贞观十七年(643)废;二十年复置,县治稍南移。永徽二年(651)废;龙朔三年(663)又置。五代梁时移治今县城。相沿至今。

◎铜官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以铜官护军改置,治今陕西铜川市十里铺。北周建德四年(575),移治今铜川市区北城关镇,改名同官县。1946年改称铜川县。1958年设立铜川市。

◎广阳

县名。北魏景明元年(500)分万年县置,治今陕西临潼县北栎阳镇。唐武德元年(618),改名栎阳县。

◎夏封

县名。北魏时因避道武帝拓跋珪名讳,改下邽县为夏封县。在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以北。北魏末年废。

◎南新丰

县名。北魏太和五年(481),以渭南县改置,治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东南。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渭南县。

◎周城

县名。①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置,治今陕西岐山东北,因属岐周故址而得名。北周时废。②北周置,隋改名渭滨,又改郿县,故治在今陕西眉县东北。

◎汧阴

县名。即故秦汧邑,汉汧县。北魏改名汧阴。西魏又改曰杜阳,故治今陕西陇县南。北周复改汧阴,并移治于今陇县县城。隋又改为汧源县。

◎敷西

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因城处敷水河西侧,故名。治今陕西华阴市西夫水镇。西魏废。

◎五泉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今陕西澄城南。北周废。

◎永宁

县名。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取“永远安宁”之意。故治在今陕西宜川县东。西魏更名太平,移治今宜川东北。

◎安平

县名。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治薛和川(今陕西宜川西北)。县取“平安”之意。西魏大统十八年(552),移治若多村(今宜川县东北),改名汾川县。

◎广武

县名。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治所在今陕西延安东北,管辖今延安东部及延川县西部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丰林县,移治今延安东北延河北岸。

◎南由

县名。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在位)置,治今陕西宝鸡县西北金陵河西岸。西魏废为镇。北周复置,移治金陵河东岸。唐元和三年(808)废。

◎长蛇

县名。北魏孝昌二年(526)以长蛇镇置县。因地当长蛇川,故名。在今陕西宝鸡市区西北县功镇金陵河附近。隋开皇十三年(593)移治今县功镇,十八年,改名吴山县,后废。义宁元年(617)复置,唐天宝元年(742)改名吴山县。

◎白土县

县名。北魏皇兴二年(468)置,治今陕西彬县西南白土村。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彬县城。次年改名新平县。

◎三水

县名。北魏太延二年(436)置,治今陕西旬邑北畔村西,西魏大统十四年移治陕西县西北。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彬县东。大业元年(605)移治今旬邑北畔村后陇川堡。唐广德元年(763),移治今旬邑东北职田镇,元和中复还陇川堡。元至元七年(1270)废。明成化十四年(1478)复置,改治今旬邑县。1913年改名栒邑县。其县地历为丝路东段北道所经。

◎平阳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置,故治在今陕西眉县东北。西魏更名郿城。

◎澄城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今陕西澄城,曾为澄城郡治所。隋时郡废县存。并相沿至今。

◎宫城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今陕西合阳东宫城村。西魏废。

◎三门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今陕西澄城西北三门村。北周废。

◎横水县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置,因濒横水河,故名。治今陕西凤翔东南横水镇。西魏初年废,地入雍县。其地历为丝路东段南道所经,商贸发达。

◎广洛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置,治今陕西安塞东南旧安塞。隋仁寿元年(601)改名金明县。

◎永丰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451)置,治今陕西安塞境。西魏废。

◎启宁

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451)置,治今陕西安塞境。西魏废。

◎临真

县名。北魏太安二年(456)置,因城临真川水,故名。治所虽屡有迁移,皆在今陕西延安东南临真镇附近。唐始移治今临真镇。元至元二年(1265)废。

◎因城

县名。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治今陕西甘泉西北。县治曾为上郡郡治。唐武德二年(619)改名金城县。

◎白水

县名。北魏太和二年(478)置,治今陕西白水。曾为白水郡治所。永平三年(510),县治移今白水县西南,旋还故治。元末又移治今白水县南。明洪武初复还治今址,并相沿至今。

◎姚谷

县名。北魏太和二年(478)置,治今陕西白水东北黄龙山南。西魏废。

◎石城

县名。北魏太和八年(484)置,治今陕西甘泉西北。西魏废帝(552—554年在位)时改名银城县。

◎南五泉

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因居五泉县(治今陕西澄城南)南得名。治今陕西大荔东废朝邑城。西魏改名朝邑县。

◎南白水

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因地居白水县(今地)南得名。治今陕西蒲城。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蒲城。

◎山鹿

县名。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地在今陕西靖边境。隋改为长泽县。

◎大斌

县名。北魏神龟元年(518)置,取“稽胡怀化,文武杂半”之意,治今陕西子洲县西南。唐武德七年(624)移治魏平故城(今陕西子长东南)。贞观二年(628)又移治今子洲西南故址之西。后废。

◎黄堡

县名。北魏永安元年(528)置,地当今陕西铜川南。西魏末年废。

◎莫西

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今陕西永寿西南莫西水西岸,因而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好畤县。

◎城中

县名。北魏神龟元年(518)置,治今陕西清涧北。隋改名城平县,移治今清涧东北。

◎高平县

县名。北魏置,故地在今陕西旬邑东。后废。

◎政和

县名。北魏置,取“政通人和”之意,治今陕西吴堡西北。西魏废。

◎朔方

①县名。北魏置,在今陕西清涧境,北周废。②郡名。北魏灭大夏国置,郡治魏平县(今陕西子长东南),领魏平、大斌、城中、朔方、政和五县。地当今子洲、绥德、子长、清涧、米脂、吴堡等县。北周废。

◎石保

县名。北魏分泥阳县地置,地在今陕西宜君县东部。隋开皇三年(583),县废,地入宜君县。

◎魏平

县名。北魏置,取“魏国平安”之意,治今陕西子长东南。唐贞观二年(628),废为魏平关。

◎统万镇

军镇名。北魏始光四年(427)置,即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参见“夏州”条。

◎上郡属国城

城镇名。北魏废汉上郡属国都尉驻地龟兹县而置。城在今陕西榆林北榆溪河东岸。

◎汧城

城名。北魏时置,因城近汧水(今千河)故名。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千河南岸。正光三年(522),其城为东秦州治所。永熙元年(532),东秦州治所迁移,汧城仍为东西大道及丝路所经之地。

◎邵亭

地名。在美阳县(今陕西武功及扶风县南部)境。为陕西境内丝路南线上的重要商埠。

◎汾州

州名。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治义川县(今陕西宜川东北)。初领义川郡;大统十三年(547),增领乐川郡。辖今陕西宜川及延长东部。废帝三年(554)改名丹州。

◎南豳州

州名。西魏大统十四年(548)置,治白土县(今陕西彬县),领新平一郡。辖地当今陕西彬县、永寿、长武、旬邑及麟游东部。废帝三年(554)改名豳州。

◎丹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置,治义川县(今陕西宜川东北),辖义川、乐川二郡。辖地当今宜川及延长东部。隋废。唐复置。永徽三年(652)治所移今宜川县城。元至元六年(1269)废。

◎盐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以西安州改置,治今陕西定边。辖地当今陕西定边、宁夏盐池、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隋大业三年(607)改名盐川郡。唐初复改为盐州,天宝元年(742)改为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盐州。元废。

◎绥州

州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上县(今陕西绥德),领安宁、安政、抚宁三郡。辖地当今陕西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子长、吴堡及横山东、佳县等地。隋大业初改为雕阴郡。唐武德三年(620)复置绥州,移治丰林县(今陕西延安东北);六年,移治延川县(今地名);七年,移治魏平县(今陕西子长东南);贞观二年(628),复移上县。天宝时曾改为上郡。乾元初复为绥州。北宋熙宁二年(1069)废。

◎同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华州置,治武乡县(隋改名冯翊县,今陕西大荔),领武乡、澄城二郡。辖地当今陕西大荔、澄城、合阳、韩城及黄龙东南部。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天宝时曾改名冯翊郡。乾元初复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为同州府。

◎宜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北雍州置,治泥阳(今陕西耀县),领通川、建忠、宜君三郡。辖地当今陕西耀县、铜川、富平、淳化、三原及泾阳北部、宜君西部。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废。武周天授二年(691)复置,大足元年(701)废。

◎陇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秦州置,治汧阳县(今陕西陇县东南),领陇东、平凉二郡。约当今陕西陇县、千阳、宝鸡县西北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等县地。北周明帝二年(558),移治汧源县(今陇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名汧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陇州。金移治汧阳县(今陕西千阳西北)。元初复还故治。1913年降为陇县。其地历为丝路东段南道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鄜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北华州置,治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领中部、敷城二郡。辖地当今陕西黄陵、富县、宜君、洛川及黄龙西部。隋大业三年(607)移治洛交县(今陕西富县),改称鄜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鄜州。天宝时曾改名洛交郡,乾元初复为鄜州。

◎延州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夏州置,治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城东延河东岸),领文安、神水等四郡。辖地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延长、甘泉等县。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延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延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仍改为延州。北宋庆历七年(1047),移治今延安。元祐四年(1089)升为延安府。

◎陇东郡

郡名。北魏正光三年(522)置,治秦故汧县(今陕西陇县东南)。永熙元年(532)移治汧阴县(今陕西陇县东南)。辖地当今陕西陇县境。北周明帝二年(558)与汧阴县同移治今陇县。隋开皇三年(583)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初废。

◎宁夷郡

郡名。西魏大统四年(538)置,治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北泔北镇)。郡境当今陕西礼泉。北周改名为宁秦郡。

◎延寿郡

郡名。西魏大统六年(540)分冯翊郡置,治夏封县(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下邽镇)。辖地当今陕西渭南临渭区渭河以北、蒲城西南。隋开皇初废。

◎通川郡

郡名。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北地郡置,治泥阳县(今陕西富平流曲镇)。辖地当今陕西富平北部及铜川东部。隋开皇初废。

◎武乡郡

郡名。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治武乡县(今陕西大荔)。辖地当今陕西大荔及合阳南部。西魏因之。隋开皇三年(583)废。

◎宜君郡

郡名。北魏永安元年(528)分北地郡置,治宜君(今陕西耀县)。辖地当今陕西宜君、耀县、铜川等。后废。西魏大统五年(539)复置。辖地与北魏时同。隋开皇三年(583)废。

◎岐山郡

郡名。西魏大统四年(538)以平秦郡改置,以辖区内岐山得名,治雍县(今陕西凤翔)。辖地当今陕西凤翔、岐山北、扶风北及麟游东南等。隋开皇三年(583)废。为丝路东段南道必经之地,商贸发达。

◎文安郡

郡名。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治文安县(今陕西延川西)。辖地当今陕西延川县境。隋初废。

◎神水郡

郡名。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治真川(今陕西延安南)。辖地当今陕西延安市境。北周保定四年(564)废。

◎安宁郡

郡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上县(今陕西绥德)。辖地当今陕西绥德及清涧东部。隋开皇三年(583)废。

◎安政郡

郡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大斌(今陕西子洲北)。辖地当今陕西子洲及子长北。隋开皇三年(583)废。

◎抚宁郡

郡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开疆县(今陕西米脂东),领开疆、抚宁、延陵三县。辖地当今陕西米脂、佳县、吴堡、横山东部及榆林南部。隋开皇三年(583)废。

◎五原郡

郡名。西魏大统三年(537)以大兴郡改置,治五原县(今陕西定边)。辖地当今陕西定边及宁夏盐池西。隋开皇三年(583)废。唐天宝元年(742)复置。乾元元年(758)改为盐州。

◎弘化郡

郡名。西魏以化政郡改名,治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辖地当今陕西榆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乌审旗南部。隋开皇初废。

◎新畤

县名。西魏大统四年(538)分宁夷县地置。地当今陕西礼泉南部。北周废。

◎渭南

①县名。前秦甘露二年(360)始设,后废。西魏废帝三年(554),又改南新丰县置,治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东南。隋开皇十四年(594)移治今址。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元丰初复置。②郡名。见“渭南郡”条。

◎灵源

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渭南临渭区西南。北周废。

◎中源

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东南。北周废。

◎武乡

县名。北魏孝昌二年(526),改华阴县置,治今陕西大荔。隋大业初改名为冯翊县。

◎朝邑

县名。西魏以南五泉县改置,因北据朝坂得名,治今陕西大荔朝邑镇东南旧朝邑城。唐乾元三年(760)改名河西县。大历五年(770)复名朝邑县。1958年废为镇。

◎蒲城

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以南白水县改置,治今陕西蒲城。唐开元四年(716)改名奉先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复为蒲城县。以后历代均未变动,沿袭至今。

◎洛邑

县名。西魏大统十三年(547)置。治今陕西宝鸡县虢镇。隋大业三年(607)改名虢县。

◎郿城

县名。西魏大统四年(538)以平阳县改置,治今陕西眉县东。北周建德三年(574)废。

◎广寿

县名。西魏大统十四年(548)置,治今陕西永寿西北永平镇北。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名永寿县。

◎宜禄

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以东阴槃县改置,治今陕西长武。因县南有宜禄川得名。北周保定三年(563)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元至元十一年(1274)废。

◎三川

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以长城县改置,以三川水(华池水、黑水、洛水同会,谓之三川水)得名。故治在今陕西洛川西北。北宋废。

◎真川

县名。西魏大统三年(537)分临真县地置,以真川水(今名汾川河)得名。治今陕西延安南。隋大业元年(605)废。

◎文安

县名。西魏大统三年(537)置,取以文德化民之义,治今陕西延川西部。隋初废。

◎广安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地在今陕西延长中部。隋开皇二年(582)改名延安县。

◎义乡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故治今陕西延长西。隋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贞观二年(628)又废。

◎银城

县名。西魏以石城县改置,治今陕西神木县境。北周保定二年(562),移治今神木西南废石龟镇城。北宋政和四年(1114)废。

◎义川

县名。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故治在今陕西宜川东北。唐永徽二年(651)移治今宜川县城。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今名。

◎太平县

县名。西魏大统三年(537)以永宁县改置,治今陕西宜川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咸平县。

◎云岩

县名。西魏大统二年(536)以永平县改置,治今陕西宜川西北。其后治所屡有变更。隋时县废。唐初复置,开元三年(715)始移治今宜川西北云岩镇。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

◎乐川

县名。西魏大统三年(537)分云岩县置,故治在今陕西延长东。北周初废。

◎汾川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以安平县改置,治若多村(今陕西宜川东北)。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治甘泉坊(今陕西宜川东北)。北宋熙宁三年(1070)废为汾川镇。

◎上县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取古上郡为县名,治今陕西绥德。唐天宝元年(742)改为龙泉县。

◎安宁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今陕西绥德境。隋大业元年(605)废。

◎安民

县名。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治今陕西延川东南延水关北,后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移治今延水关。贞观二十三年(649)改名宏风县。

◎绥德

县名。①西魏大统十二年(546)置,治今陕西清涧西北清涧河南岸,唐武德二年(619)移治清涧河北岸。北宋至道(995—997)以后为西夏占据,遂废。②金正大三年(1226)在绥德州置,治州城(今陕西绥德县城),辖今绥德县西部。元至元四年(1267)撤县留州。相沿至1913年,撤州设县。迄今未变。

◎开疆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今陕西米脂东。唐废。

◎抚宁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今陕西米脂南龙泉河侧,隋移治今米脂西。北宋废。

◎延陵

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置,治今陕西吴堡北。隋开皇七年(587)改名延福县。

◎沙苑

又名沙阜、沙海、沙窝。地名。在今陕西大荔南洛、渭两河之间。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西魏大统三年(537)宇文泰大败高欢于此。其地多沙草,宜畜牧,唐置牧监于此,唐末废。北宋乾德三年(965)复置。金废。明时为郭驸马草地,民众杂耕其间,果瓜优于他处。

◎银州

州名。北周保定三年(563)置,治骢马城,在今陕西横山东党岔,领抚宁、中乡、开光三郡。地当今陕西米脂、横山、吴堡、佳县、府谷、榆林、神木等县。隋大业二年(606)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名银川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银州。五代后地入西夏。北宋元丰四年(1081),宋军攻取州治,次年移治永乐城(今陕西榆林东南上盐湾),旋又为西夏所占。崇宁四年(1105)复置,次年废为银川城。

◎恒州

州名。北周天和二年(567)置,治盩厔县(今陕西户县西北)。建德三年(574)废。

◎周南郡

郡名。北周保定元年(561)置,治盩厔县(今陕西户县西北)。天和二年(567),又于其地侨置恒州。建德二年(573)废。

◎中乡郡

郡名。北周保定二年(562)置,治中乡县(今陕西佳县北)。辖地当今陕西佳县北及榆林南。隋初废。

◎归真郡

郡名。北周置,治今陕西神木南。辖地当今陕西神木境。隋废。

◎蓝田郡

郡名。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置,治蓝田县(今陕西蓝田西灞河西岸)。辖地当今陕西蓝田境。建德二年(573)废。

◎开光郡

郡名。北周保定二年(562)置,治今陕西榆林市东。大象二年(580)废。

◎丹阳郡

郡名。北周保定四年(564)置,治丹阳县(今陕西宜川东北)。辖地当今陕西宜川境。隋开皇三年(583)废。

◎丹阳

县名。北周保定四年(564)以义川县改置,治今陕西宜川东北。隋开皇元年(581)改名义川县。

◎开光

县名。北周保定二年(562)置,隶开光郡,并与郡同治一城。大象二年(580)开光郡废,改隶中乡郡。隋唐改属绥州。宋废为堡。

◎三龙

县名。北周天和四年(569)分周城、鹑觚二县地置,治今甘肃灵台南。辖境兼及陕西麟游、岐山北、扶风北等地。隋开皇十六年(596)移治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岐山南,并改名岐山县。

◎汧阳

县名。北周天和五年(570)置,治今陕西千阳西北,因地在汧山之阳得名。建德五年(576)移治今千阳城北。元至正二年(1342)复南移治千河北岸。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移治今千阳。1964年改名千阳县。

◎永寿

县名。北周大象元年(579)以广寿县改置,治今陕西永寿西北永平镇北。隋开皇三年(583)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治今永寿北永寿坊,贞观二年(628)移治今永寿西北永寿村。兴元元年(784)移治今永寿县城,后还治今永寿村。元至正四年(1344),移治今永平镇南。清康熙中移治今永平镇。1949年后移治今监军镇。

◎门山

县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因县北有山,形状如门,故名。治所屡有迁移,皆在今陕西宜川东北。元至元六年(1269)废。

◎中乡

县名。北周保定二年(562)置,治今陕西榆林东。隋开皇元年(581)改名真乡县。

◎宁朔

县名。北周保定四年(564)置,治今陕西靖边东。西夏废。

◎良乡

县名。北周置,位于今陕西绥德县东部。隋大业三年(607)废入上县。

◎大兴

县名。①北周置。治今陕西定边县。隋改名为五原。②隋开皇三年(583)改万年置。与长安同治大兴城内,即今陕西西安隋大兴故城。唐武德元年(618)复名万年。其地为隋唐丝路起点。

◎雕阴郡

郡名。隋大业三年(607)由上州改置,因其境西南有雕山,故名。治上县(今陕西绥德)。统辖11县。唐初为梁师都所据,后废。

◎延安郡

郡名。隋大业三年(607)以延州改置,治肤施(陕西延安城东延河东岸)。辖境当今陕西延河、清涧河、仕望河及周河等流域。唐武德元年(618)复改称延州。天宝元年(742)又改称延安郡。乾元元年(758)仍复为延州。此地为关中北上大道所经之地。

◎盐州郡

郡名。隋大业三年(607)以盐州改置,治五原(今陕西定边县)。唐贞观元年(627)又改称盐州。

◎华原

县名。隋开皇六年(586)以泥阳改置,治今陕西耀县。唐垂拱二年(686)改为永安。神龙二年(706)复改为华原。元至元初废。

◎醴泉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宁夷置,因县境有北周醴泉宫,故名。治今陕西礼泉县北泔北镇。唐初省。贞观十年(636)复置。北宋移治今礼泉东故县村。明洪武二年(1369)移治今礼泉县城关镇。其县境为丝路所经之途。

◎上宜

县名。隋开皇十七年(597)置,治今陕西永寿西南好畤镇。唐贞观八年(634)废,二十一年(647),复置,旋即改称好畤县。其县境为隋唐丝路必经之地。

◎冯翊

县名。隋大业三年(607)改武乡置,因地处关中东部,取辅佐京师之意,治今陕西大荔。元初废。隋时为冯翊郡治所。唐以后为同州治所。

◎韩城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治今陕西韩城。元至元二年(1265)移治今韩城西北薛峰岭东麓,旋即仍还旧治。

◎岐山县

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置,因县境有岐山而得名,治今岐山东北。唐武德元年(618),移治今岐山东北岐阳村附近。七年(624)移治今岐山东南龙尾镇。贞观八年(634)移治今岐山凤鸣镇。为隋唐丝路所经之地。

◎普润

县名。隋大业元年(605)置,取杜、漆、岐三水灌溉民田,民获其利之意,治今陕西麟游西北万家城附近。十三年(617)移治万家城。

◎麟游

县名。隋义宁元年(617)于仁寿宫置,治今麟游九成宫镇西。唐贞观六年(632)移治今址,相沿至今。

◎吴山县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长蛇县置,因县西有吴山而得名,治今陕西宝鸡市西北县功镇。后废。义宁元年(617)复置长蛇。唐贞观元年(627)复改名吴山。上元二年(675)改名华山。后又改为吴山。元至元七年(1270)废。其县为宝鸡至陇县必经之途,丝路也多由此经过。

◎汧源

县名。隋开皇五年(585)改汧阳置,治今陕西陇县。元延祐四年(1317)废。其县扼关中西部咽喉,为关中丝路南道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新平

县名。隋开皇四年(584)改白土置,治今陕西彬县。明初废。先后为新平郡及邠州治,其县为关中西北屏障,关中丝路北道必经之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洛交

县名。隋开皇三年(583)置,治今陕西富县。元废。

◎鄜城

县名。隋大业元年(605)改敷城置,治今陕西洛川东南鄜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改名昭化。后唐同光元年(923)复为鄜城。元至元四年(1267)废。

◎内部

县名。隋开皇九年(589)改中部置,治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唐武德二年(619)复为中部。县境有轩辕黄帝陵。

◎延福

县名。隋开皇七年(587)改延陵置,治今陕西吴堡北。唐初废。

◎儒林

县名。隋开皇三年(583)置,治今陕西横山东北榆溪河与无定河交汇处。唐末废。

◎真乡

县名。隋开皇元年(581)以中乡改置,治今陕西榆林东。北宋废。

◎城平

县名。隋改城中县置,治陕西清涧东北。后废。

◎延安县

县名。隋开皇二年(582)以广安改置,治今陕西延长境内。唐武德五年(622)移治今延长县延长镇。广德二年(764)改名为延长。

◎义川县

县名。隋开皇初以丹阳改置,治今陕西宜川东北。唐永徽二年(651)移治今宜川丹州镇。北宋太平兴国初改名宜川。

◎咸宁

县名。①隋开皇十八年(598)以太平县改置,治今陕西宜川东南。唐景龙二年(708)移治今宜川西南。北宋太平兴国初废。②唐天宝七载(748)以万年县改置,与长安县同城而治。在今西安市区内,乾元元年(758)复称万年县。金时改樊川县为咸宁县。1914年县废,地入长安县。其县境为唐丝路起点。

◎延川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文安县置,因境内有吐延川,故名,治今延川县延川镇。大业十二年(616)改为文州。唐武德二年(619)改为基州,五年(622)改为北基州。贞观八年(634)废州立县。沿袭至今。

◎金明

县名。隋仁寿元年(601)改广洛置,治今陕西安塞真武洞镇东南旧安塞城。大业十三年(617)省入肤施。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为金明寨。

◎德静

县名。隋开皇三年(583)改弥浑为德静镇。大业九年(613)废镇立县。治今陕西榆林西。西夏废。

◎洛源

县名。隋大业元年(605)改归德置。因地处洛水发源处,故名,治今陕西吴旗西北。大业十三年(617)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唐末废。

◎五原

县名。隋改大兴县置,因其地有五原,旧又有五原关,故名,治今陕西定边县城。唐贞观元年(627)省,二年(628)复置。唐以后废。

◎丰林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以广武县改置,治今陕西延安东北延河北岸。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

◎长武城

城名。隋开皇中筑。在今陕西长武西北泾河南岸。唐武德初废。大历初,郭子仪置兵以备西戎。北宋咸平四年(1001)升为县。其城位置重要,历为丝路及东西交通所经之地。

◎西京

都城名。①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又称西京。天宝元年(742)定称西京,至德二载(757)改称中京。②唐至德二载(757)收复西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是两京未复时肃宗驻地,故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上元元年(760)废京号。凤翔亦为唐代丝路上的重要城市。

◎京畿道

唐十五道之一。开元十一年(723)分关内道南部置,治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关中平原。乾元元年(758)废。该道经济发达,为唐代丝路起点及丝绸贸易中心。

◎关内道

唐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置,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及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山陕间黄河以西,阴山、狼山以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置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同年分今陕西关中部分置京畿道。二道同治长安(今陕西西安)。乾元元年(758)废。直至五代,仍作为地理区域名称。关内道曾为唐丝绸贸易中心及丝路所经的重要地区。

◎京兆府

府名。唐开元元年(713)以雍州改置,治长安、万年二县(今陕西西安)。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改名为大安府,二年(908)改为永平军。后唐同光初复为京兆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为安西路。其地曾为丝路的起点。

◎凤翔府

府名。唐乾元元年(758)升凤翔郡为府,治凤翔、天兴二县(今陕西凤翔)。唐末辖境相当今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眉县、周至等地。清时有所扩大,相当今麟游、扶风、眉县以西之关中地区。1913年废。唐时凤翔府城为长安西边重镇,丝路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曾建号西京。后李茂贞据此称岐王。宦官韩全海曾劫唐昭宗于此。

◎邠州

州名。唐开元十三年(725)改豳州置,治新平(今陕西彬县)。辖境相当今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天宝元年(742)改置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邠州。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1913年降为邠县。其地历为关中西北重镇,丝路多由此经过,地理位置重要。

◎坊州

州名。唐武德二年(619)分鄜州置,因州界内马坊得名,治中部县(今陕西黄陵)。辖境相当今黄陵、宜君二县。天宝元年(742)改置中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坊州。元至元六年(1269)废入鄜州。

◎乾州

州名。本奉天县。唐末李茂贞升为乾州,治奉天(今陕西乾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政和七年(1117)于此置醴州。金天德三年(1151)复名乾州。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州为县。其地为丝路要地。

◎耀州

州名。本华原县,唐天祐元年(904)被李茂贞占领,改名耀州。因县北有山“光耀如鉴”故名,治华原(今陕西耀县)。五代后梁改名崇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复故名。元至元初废华原入州。1913年降州为县。

◎麟州

州名。唐开元十二年(724)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辖境相当今神木以北之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十四年(726)废。天宝元年(742)复置,改为新秦郡。乾元元年(758)仍为麟州。北宋乾德元年(963)移治吴儿堡(今神木西南),五年(967)移治今神木西北杨家城。金皇统八年(1148)地入西夏,废置。

◎浑州

羁縻州名。唐初以凉州内附的吐谷浑地置。仪凤(676—679)中,侨寄延州金明(今陕西安塞南)西境,属延州。

◎奉天

县名。唐光宅元年(684)置,以奉乾陵,故名,治今陕西乾县。元至元元年(1264)废。县境为丝路所经之地。

◎明堂

县名。唐总章元年(668)分万年置,治唐长安城永乐坊,即今陕西西安城内。武周长安二年(702)废。

◎昭应

县名。唐天宝七载(748)改会昌置,治温泉宫西北(今陕西临潼华清池西北)。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改为临潼县。

◎庆山

县名。唐垂拱二年(686)以新丰改置,治今陕西临潼新丰镇,有庆山寺。神龙元年(705)复名新丰。天宝七载(748)废。

◎会昌县

县名。唐天宝三年(744)置,治今陕西临潼骊山镇。天宝七载(748)更名为昭应。参见“昭应”条。

◎白鹿县

县名。北周闵帝元年(557)置,治今陕西蓝田西。建德二年(573)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移治今蓝田西南。次年改名宁民。参见“宁民”条。

◎宁民

县名。唐武德三年(620)改白鹿置,治今陕西蓝田境内。贞观三年(629)废。参见“白鹿县”条。

◎玉山

县名。北周闵帝元年(557)置,治今陕西蓝田东玉山镇。建德二年(573)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移治今玉山镇东。贞观元年(627)废。

◎永安

县名。唐垂拱二年(686)以华原改置,治今陕西泾阳北云阳镇。神龙元年复名华原。

◎兴平

县名。唐至德二载(757)以金城改置,治今兴平。参见“金城”条。

◎华池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以池阳改置,治今陕西三原北清水峪南。贞观元年(627)改为三原。

◎温秀

县名。唐武德元年(618)置,治今陕西礼泉东北。贞观元年(627)废。

◎岐阳

县名。唐贞观七年(633)置,以在岐山之南,故名,治今陕西岐山岐阳村。元和二年(807)废。为长安至凤翔东西大道及丝路所经之要地。

◎凤泉

县名。隋义宁二年(618)置,治今陕西眉县东南。唐贞观八年(634)废。

◎围川

一作川。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取境内川水为名,俗讹为围,因称围川。治今陕西扶风县城。贞观八年(634)改名扶风。其地为长安至凤翔必经之地,也为丝路上重要城镇之一。

◎扶风

县名。唐贞观八年(634)以围川改置,治今扶风县城。金初改为扶兴,后复名扶风,为丝路所经之地。

◎仙掌

县名。唐垂拱元年(685)以华阴改置,治今陕西华阴。神龙元年(705)复名华阴。其地扼东西交通要道。

◎太阴

县名。唐上元二年(761)以华阴改置,治今陕西华阴。宝应元年(762)复名华阴。其地处关中东西大道要冲。

◎潼津

县名。武周天授二年(691)置,治今陕西华阴东,长安(701—704)中废为关西驿。为通关中大道必经之地。

◎临沮

县名。唐武德九年(626)置,治今陕西大荔西南。贞观元年(627)废。

◎河滨

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治今陕西大荔东南朝邑镇东黄河西岸。贞观元年(627)废。地处黄河津渡,地理位置重要。

◎河西

①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治今陕西合阳东南夏阳镇。乾元三年(760)改名夏阳。同年又改朝邑为河西,治今陕西大荔东南朝邑镇。大历五年(770)复名朝邑。②地区名。泛指山陕间黄河以西之地。③地区名。指兰州黄河以西之地,即丝路东段主要干线——河西走廊。

◎韩原

县名。唐天祐二年(905)以韩城县改置,治今陕西韩城。辖地当今韩城及黄龙东南部。属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后唐天成元年(926),改名韩城,还属同州(治今陕西大荔)管辖。

◎长宁

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治今陕西澄城西北长宁河西岸。贞观八年(634)废。

◎奉先

县名。唐开元四年(716)以蒲城改置,因奉祀睿宗陵墓,故名,治今陕西蒲城。北宋开宝四年(971)复名蒲城。

◎天兴

县名。唐至德二载(757)置,与凤翔县同城而治,即今陕西凤翔县城。金大定十九年(1179)改名为凤翔。地处丝路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凤翔

县名。唐至德二载(757)以雍县改置,与天兴同城而治,即今凤翔县城,宝应元年(762)省入天兴。金大定十九年(1179)复改天兴为凤翔。历为东西交通要冲,亦为丝路必经之地。

见“围川”条。

◎宝鸡

县名。唐至德二载(757)以陈仓改置,因昔有陈宝鸣鸡之瑞,故名。治今宝鸡市区。1949年后升市,县治移虢镇。

◎宜寿

县名。唐天宝元年(742)以盩厔改名置,治今陕西周至县二曲镇。至德二载(757)复为盩厔。

◎终南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周至终南镇。贞观八年(634)废。北宋大观元年(1107)复置,元至元初废。

◎直罗

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因境内有直罗城而得名,治今陕西富县直罗镇。元至元四年(1267)废。

◎伏陆

县名。唐武德元年(618)置,因县境有伏陆水,故名,治今陕西甘泉县城,天宝元年(742)改名为甘泉。

◎甘泉

县名。①西魏置,治今陕西礼泉县境。北周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伏陆置,以其泉水甘美得名,治今陕西甘泉县城。

◎昇平

县名。唐天宝十二载(753)置,治今陕西宜君西北。宝应元年(762)废。后复置。北宋熙宁元年(1068)废。

◎延长

县名。唐广德二年(764)改延安置,治今延长县延长镇。

◎齐明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延长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义门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延川境内。武德四年(621)废。

◎延水县

县名。唐神龙元年(705)以弘风改置,治今陕西延川东南延水关。北宋熙宁八年(1075)废。

◎修文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延川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桑原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延川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开远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安塞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全义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地当今陕西安塞县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永安县

县名,①唐垂拱二年(686)以华原改置,治今陕西泾阳北云阳镇。神龙二年(706)复为华原。②唐武德二年(619)置,地在今陕西安塞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定义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地在今陕西安塞境内。时为北管州所领五县之一。贞观二年(628),州废县省。

◎罢交

县名。唐贞观十年(636)置,治今陕西安塞真武洞镇西北。天宝元年(742)改名延昌。参见“延昌”条。

◎延昌

县名。唐天宝元年(742)以罢交县改置,治今陕西安塞真武洞镇西北。后废。

◎敷政

县名。唐天宝元年(742)以金城改置,治今陕西甘泉西北。元至元六年(1269)废。

◎洛盘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甘泉东。贞观八年(634)废。

◎新昌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甘泉东。贞观八年(634)废。

◎土塠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治今陕西甘泉境内。贞观八年(634)废。

◎信义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治今陕西清涧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风乡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治今陕西绥德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义良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治今陕西绥德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归义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地在今陕西吴堡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石罗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地在今陕西吴堡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开善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地在今陕西吴堡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万福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地在今陕西吴堡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安定县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治今陕西吴堡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源泉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治今陕西吴堡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安故县

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地在今陕西清涧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安泉

县名。唐武德三年(620)置,地在今陕西清涧境内。贞观二年(628)废。

◎新秦

县名。唐天宝元年(742)置,治今陕西神木北。北宋乾德初,移治吴儿堡(今神木西南);五年(967)移治今神木北杨家城。金皇统八年(1148)地入西夏,废置。

◎连谷

县名。唐贞观八年(634)于废连谷戍置,在今陕西神木西北。北宋政和四年(1114)废。

◎崇德

县名。唐武德二年(619)置,辖境约当今陕西安塞北,治所不详。贞观二年(628)废入金明县(治今陕西安塞南沿河湾镇)。

◎龙泉

县名。旧为隋上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名龙泉,以县东有龙泉而名之。隶绥州,且州县同治。五代因之,宋时废撤。

◎淳义

县名。唐武德六年(623)置,隶云州。贞观二年(628),州县俱废,地并入绥州。其辖地与治地均不详。

◎大安府

府名。五代后梁初以京兆府改置,治大安、万年两县(今陕西西安市区)。宋复为京兆府。

◎裕州

州名。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改鼎州置,治美原(今陕西富平东北)。辖境当今富平东北部地。后唐同光初废入耀州。

◎禧州

州名。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改翟州置,治昭化(今陕西洛川东南鄜城)。后唐同光元年(923)废。

◎府州

州名。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置,治府谷(今陕西府谷)。金废。元初复置,至元六年(1269)废。

◎府谷

县名。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置,治今府谷境内。次年移治今府谷镇。相沿至今。

◎大安

县名。五代后梁以长安改置,治今陕西西安市区。后唐复为长安。

◎大年

县名。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以万年改置,与长安同城而治,即今陕西西安市区。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万年。

◎昭化

县名。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以鄜城改置,治今陕西洛川东南鄜城。后唐同光元年(923)复为鄜城。

◎永兴军路

行政区划名。北宋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东部置,治京兆府城(今陕西西安市区)。管2府、15州、1军、83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关中的东部和中部、陕北、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地区、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卢氏等县,以及甘肃省的庆阳地区。金皇统二年(1142)改置为京兆府路。

◎秦凤路

行政区划名。北宋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西部置。治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市区)。管1府,12州、3军、38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陕西关中西部地区。金皇统二年(1142)废。

◎延安府

行政区划名。北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置,治延州城(今陕西延安市区)。管四州、一军、七县。辖境相当今陕北延安地区和米脂县以南的榆林南部地区。金因之,元改延安路。延安府为北宋时期抵御西夏的前沿阵地。北宋在此设置鄜延路安抚司以掌管兵政。同时,府治延州在北宋时期又是宋、夏两国使者往来必经之地,知府兼有报聘夏使的权力。

◎醴州

州名。旧为乾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政和七年(1117)复之,更名醴州。治今陕西乾县。下辖奉天、永寿、武功、醴泉、好畤五县。金天德三年(1151)又改乾州。

◎石州

州名。初为石堡镇,西夏广运三年(1036)升置为州。同时设石州祥祐军司于此。大致位于银、夏二州之间,地当今陕西榆林市西南。

◎龙州

州名。西夏初置镇,广运三年(1036)升置为州。位于宋延州西北横山界,地当今陕西靖边县东南。

◎洪州

州名。初为洪门镇,西夏广运三年(1036)升置为州。位于横山界岭北侧,宥州之西南,即今陕西靖边县南境。州境多产五谷,善水草,羌户又劲勇善战,为夏国所依赖,故多为夏军发动南侵的聚兵就粮之所。

◎宋保安军

行政区划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延州永安镇置,治今陕西志丹县。金大定十二年(1172)改为县。该军为宋时延州的西北门户,出灵、夏的交通要道及边防重镇。宋与夏和好时,在此设置榷场,进行茶马等贸易。

◎宋晋宁军

行政区划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以河东石州葭芦寨升置,治今陕西佳县,管定胡、临泉二县及吴堡、克胡、通秦、宁河、神泉、乌龙等数寨。辖境跨黄河东西两岸,河西部分相当今陕西佳县、吴堡二县境;河东部分相当今山西临县境,是宋夏争夺的军事要地。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军为州。

◎临潼

县名。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改昭应县置,以县境有临、潼二水得名。属京兆府。金、元迄后因之。

◎长武

县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升长武镇置。五年省为长武寨。大观二年(1108)复为县。金因之。元并入泾州(今甘肃泾川),仍为长武寨。治今陕西长武西北。明万历十一年(1583),又于故县东南宜禄镇重置长武县,迄今因之。

◎宜川

县名。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以义川县改置。金、元迄后因之。

◎定边

城、县、军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置定边城,寻升置为军。政和六年(1116)又置附郭一县,仍名定边,治今陕西吴旗西铁边城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吴旗县西部地区。金皇统六年(1146)以辖地弃西夏,寻废为定边寨,属环州。元因之,明置巡检司于此。

◎陇安

县名。北宋开宝二年(969)析汧阳县西部四乡置,治今宝鸡市区西北,属陇州。金初废为陇安寨。泰和八年(1208)复为县。元又省县入汧阳。

◎淳化

县名。北宋淳化四年(993)以耀州云阳县梨园镇置。因置县时之年号为名。在今陕西淳化。宣和元年(1119)改属邠州。金、元迄后因之。

◎渭桥镇

镇名。北宋置,因临渭河桥而得名,属高陵县。位于县南十八里,京兆府城东四十里。即今西安市东耿镇。为京兆府北入高陵通道,又是河、渭漕运的门户。古有东渭桥仓置此,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和商业功能。金因置镇。后因河徙而废。

◎毗沙镇

镇名。北宋置,属高陵县。位于县西南十八里,即今陕西高陵西南。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金因置镇,后废。

◎秦渡镇

镇名。北宋置,属户县。位于今西安西南四十里沣水西岸,西距今户县县城二十五里。地当京兆府城至户县的交通大道上。金、元迄今仍为镇。

◎甘河镇

镇名。又作甘泉镇。北宋置,属户县。位于县西北三十里,即今陕西户县西北甘河乡。

◎灞桥镇

镇名。北宋置,属万年县。位于县东二十里,即今西安市东灞桥镇。地当京兆府城东出潼关的交通大道上,又是京兆府城东面的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鸣犊镇

镇名,北宋置。因镇西鸣犊泉得名,属万年县。位于县东南六十里,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鸣犊乡。金迄后相因置镇。

◎沙苑镇

镇名。北宋置,因唐沙苑监故地得名,属冯翊县。在今陕西大荔南。金因之,后改名官池镇。

◎荆姚镇

镇名。北宋置,以荆、姚两大姓得名,属蒲城县。位于县西南三十里,即今之陕西蒲城县荆姚镇。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和酒曲之税等。金、元迄后相因置镇。

◎黄堡镇

镇名。北宋置。因制瓷业发达而成镇,属同官县。位于县南漆水河畔。即今铜川市南之黄堡镇。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与酒曲税等。此地为著名耀瓷的生产地,以青瓷为主的瓷器产品在国内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迄后相因置镇。

◎孟店镇

镇名。北宋置,属云阳县。位于县东北。即今陕西三原孟店村。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金因置镇。后废。

◎白骥镇

镇名。北宋置,属新平县。位于县北偏西处。即今陕西彬县北北极镇。金迄后因之。

◎粟邑镇

镇名。北宋置,以汉粟邑县得名,属栎阳县(治今陕西西安阎良区于宝屯村)。位于县东石川河东岸,即今阎良区粟邑庙村。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与酒曲税。金因置镇。后废。

◎泔北镇

镇名。北宋置。因位于泔河北岸而得名,属醴泉县。在县西北二十里,故址在今陕西礼泉北之泔河袁家村一带。金因之,后废。

◎薛禄镇

镇名,北宋置,因系唐薛仁贵禄邑得名,属奉天县。位于县东南四十里,即今陕西乾县东南薛录镇。地当东西交通之孔道,商业贸易发达。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金迄后相因置镇。

◎龙泉镇

镇名。北宋置,属三水县。位于县东马栏河旁,即今陕西旬邑县城北焦家河村一带。道通庆阳、鄜延。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与酒曲之税。金因置镇。后废。

◎夏阳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四年(1071)省夏阳县改置镇,属合阳县。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等。金因置镇。后废。

◎昇平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元年(1068)省昇平县改置镇,属宜君县。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取商税等。后废。

◎三川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七年(1074)省三川县置镇,属洛交县。在今陕西富县境。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因置镇。后废。

◎汾川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三年(1070)省汾川县置镇,属宜川县。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金废之。

◎云岩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七年(1074)省云岩县置镇,属宜川县。在今陕西宜川县云岩镇。金因之。迄后或有兴废,今仍为镇。

◎横渠镇

镇名。北宋置,属眉县。位于县东,即今陕西眉县横渠村。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初相因置镇,后废。

◎清湫镇

镇名。北宋置,属眉县。即今陕西眉县东二十五里的清湫村。宋在镇置税务以征酒曲税等。金废之。

◎驿店镇

镇名。北宋置,属岐山县。位于县东南,即今陕西岐山县益店镇。金初因之,后废。明又复之。迄后间有废兴,今仍为镇。

◎岐阳镇

镇名。北宋因唐岐阳县故地置,同名,属扶风县。位于县之西北。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税额为关中诸镇之冠,足见其商业贸易之兴隆。金因置镇。明改名崇正镇。今称法门寺镇。

◎崔模镇

镇名。北宋置,属麟游县。在县之东北,即今之陕西麟游崔木镇。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初因之,后废。明、清又复置镇。

◎阳平镇

镇名。北宋置,属虢县。位于县东,即今陕西宝鸡县阳平镇。为东西往来之要道,商贸繁荣。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因置镇。

◎五城镇

镇名。或作武城镇。北宋置,属宝鸡县。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宋在镇置税务以征酒曲税等。金因置镇。

◎安化镇

镇名。北宋置,属汧阳县。在今陕西千阳安化村。金因之。

◎新兴镇

镇名。北宋置,属汧阳县。在今陕西千阳新兴铺村。金因之。

◎五里镇

镇名。北宋置,属天兴县。在今陕西凤翔西,后废。

◎临泾镇

镇名。北宋置,因临泾水而得名,属泾阳县。位于县西北泾水岸,即今陕西泾阳西之临泾村。有临泾渡通东西道路,引泾白渠流贯其中。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

◎延水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八年(1075)省延水县置镇,属延川县。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后废镇为关。

◎青化镇

镇名。北宋置,属肤施县。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派兵于此筑寨戍守,后改为镇。即今延安市东北青化砭镇。扼青化川入延州路,既为军事重镇,又兼商业贸易。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

◎丰林镇

镇名。北宋置。熙宁五年(1072)省丰林县置镇,属肤施县。位于县东三十五里。即今陕西延安东李家渠镇。既为军事戍守要地,又有商业贸易活动。宋在镇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废之。

◎赤水镇

镇名。北宋置。因镇跨赤水东西两岸而分隶于渭南与郑县两县,即水西属渭南,水东隶郑县(今陕西华县),是北宋时期郑与渭南毗邻地区人民的重要贸易场所。金、元二代因之。

◎敷水镇

镇名。北宋置,隶属华州华阴县,因依临敷水得名。该镇是宋时华阴县西的重要集镇。

◎关西镇

镇名。北宋置,隶属华州华阴县,因地处潼关以西而得名。该镇是宋时华阴县东的重要集镇。

◎来化镇

镇名。北宋置,属华州下邽县。在今陕西渭南北。

◎新市镇

镇名。①北宋置,属华州下邽县。②北宋置,隶属同州朝邑县。

◎延祥镇

镇名。北宋置,隶属同州朝邑县。时为朝邑两大镇之一。

◎常乐镇

镇名。北宋置,隶属华州蒲城县。宋敏求《长安志》蒲城县下云:“常乐镇在县东南四十里。”

◎德靖镇

镇名。西夏置,属石州。在今陕西榆林西部。镇境有七里坪,为西夏储粮之处。

◎青涧城

城堡名。北宋康定元年(1040)筑置,属绥德军,因临青涧水而得名。在今陕西清涧县秀延镇。其城东可通河东,南可障蔽延州,北可图银、夏二州,位置十分重要。宋在城内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升城为县,迄今因之。

◎三角城

城堡名。北宋置,属府州。在今陕西府谷县境。原属西夏党项兀泥族居地。宋咸平元年(998)归府州。

◎白豹城

城堡名。北宋置,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县白豹村。宋初先置寨,后弃西夏。元丰四年(1081)复之。元符元年至二年(1098—1099)更筑新城,曰白豹城。金因之。

◎金汤城

城堡名。北宋置,属保安军。位于军城西洛河川,即今陕西志丹金汤村,控扼洛河川道。初置曰金汤寨,后弃西夏。元符二年(1099)复之。再筑城之后,赐名金汤城。金因之。

◎威戎城

城堡名。北宋绍圣四年(1097)筑置。位于延州东北大理河川,即今陕西子洲西部,是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边境城寨。

◎御谋城

城寨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筑置。位于延州北面,即今陕西横山县南部,是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缘边城寨。

◎永乐城

又名银川寨。城堡名。北宋元丰五年(1082)筑置。初因筑城地永乐埭得名,寻因城前据银州大川(今无定河)得赐名银川寨。在今陕西榆林东南上盐湾。因城控西夏南入绥延的交通大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年,西夏倾全国的兵力来争此城,结果,宋军惨败,城亦因此废弃。

◎啰兀城

又名嗣武寨。城堡名。北宋熙宁四年(1071)筑置。寻为西夏所夺。元丰四年(1081)又为宋军收复,既而废之。崇宁三年(1104)复筑置,赐名嗣武寨。位于米脂寨北三十里,清边寨西二十里,在今陕西榆林镇川镇石崖地村。先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金因置城。

◎五郡城

地名。位于北宋秦凤路盩厔县境。宋敏求《长安志》盩厔县下云:“五郡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周三里。”

◎抚宁城

城堡名。北宋置。西魏历唐至宋初为抚宁县,旧治无定河川道中。宋初迁治于滴水崖。后县废。熙宁五年(1072),宋将种谔进筑抚宁城,即无定河川抚宁县故治。为无定河川一据守要地。位于军城之北面,啰兀城南十余里处,即在今陕西榆林巴塔湾村。

◎常宁寨

堡寨名。北宋置,取常久安宁之意得名。在永寿县东北境,即今陕西永寿东北之常宁镇,为戍守要地。金因之。明代因贸易兴盛而成集镇。相沿至今。

◎麻亭寨

堡寨名。北宋置,在永寿县西北境。地当南北往来之大道,扼守之要地。故址在今陕西永寿北永寿村。金废之。元至正四年(1344)迁永寿县治于此。明、清因之。1930年,县治迁监军镇,遂废为自然村。

◎永平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延川县。在今陕西延川永坪镇,扼永平川路,为延安府北面屏障,既是军事城寨,又兼商业贸易。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仍置寨戍守。后废。

◎龙安寨

初名龙口平寨。堡寨名。宋庆历二年(1042)筑置,属延州。位于延州北面塞门川路之龙口平,因名龙口平寨。在今陕西安塞谭家营乡龙安村,庆历四年(1044)改名龙安寨。其南三十五里是金明寨,其北八十里是塞门寨,同为戍守塞门川路的重要城寨。

◎临夏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元年(1098)筑置,属绥德军。位于军城西大理河川的罗岩谷岭,即今陕西子洲双湖峪镇南。东至克戎寨三十里,西至威戎城四十里,北至夏界八十二里,为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城寨。

◎克戎寨

堡寨名。原为西夏细浮图寨。北宋元丰四年(1081)宋军取之。元祐四年(1089)宋夏议和,复赐西夏。绍圣四年(1097)宋军再度收复,并因置寨城,赐名克戎寨。先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位于军城西六十里,临夏寨东三十里,即今陕西绥德县与子洲县交界处,控扼大理河川通道。金因之。

◎嗣武寨

见“啰兀城”条。

◎米脂寨

堡寨名。初为夏寨,北宋元丰四年(1081)宋军取之。元祐四年(1089)宋夏议和,复赐夏人。元符元年(1098)宋军再度收复,先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金初因置寨,寻升置县。元、明、清迄今因之,即今之陕西米脂县米脂镇。

◎暖泉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置,属绥德军。位于米脂寨东四十五里,义合寨北八十里。在今陕西米脂东桃镇一带,是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城寨。金因之。

◎清边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绥德军。位于暖泉寨北七十里,再北十三里即夏界。在今陕西米脂北,是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城寨。金因之。

◎吴堡寨

堡寨名。原为北汉守御城寨。北宋开宝九年(976),李光睿率兵取之,遂入宋。西夏兴起,又为夏所据。元丰四年(1081)九月,宋军收复,隶河东石州(治今山西离石)。元符二年(1099)改隶晋宁军(治今陕西佳县)。位于军城南一百七十里,义合寨东六十里,即今陕西吴堡宋家川镇北之古城。东临黄河,控绥德军入河东大道。金因之。元升置为县,明、清迄今因之。

◎乌龙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置,属晋宁军。位于军城西南,即今陕西佳县乌镇,是北宋后期取胜西夏由河东路进筑的城寨。金因之。

◎神泉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元年(1098)筑置,先属石州(治今山西离石),元符二年(1099)改隶晋宁军(治今陕西佳县)。位于军城西二十五里,在今陕西佳县神泉村,是北宋后期进攻西夏筑置的城寨。金因之。

◎通秦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置,属晋宁军。位于军城西北升罗岭,东至黄河二十九里,西至夏界五十里。在今陕西佳县通镇,是北宋后期进攻西夏由河东路进筑的城寨。金因之。

◎宁河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置,属晋宁军。位于军城北窟薛岭,赐名宁河寨,在今陕西佳县北秃尾河下游南岸,是北宋后期进攻西夏由河东路进筑的城寨。金因之。

◎神堂寨

堡寨名。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筑置,属麟州。位于州城东南、窟野河东,在今陕西神木县东南。为河东麟府路早期筑置的戍守城寨。

◎太和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置,属麟州。位于州东南之太和谷,因得赐名。在今陕西神木西,是北宋后期进攻西夏于新复土地上筑置的城寨。金因之。

◎永安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丰州。金废。其故址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邻界处。

◎保宁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丰州。金废。其故址当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邻界处。

◎静羌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麟州。位于州东南黄河西岸,控制着东过黄河入河东岚州的道路,在今陕西神木东南黄河西岸。

◎百胜寨

堡寨名。北宋庆历二年(1042)筑置,属府州。位于州西南四十里,即今陕西府谷西南,是为保障麟府之间的通道而筑置的城寨。

◎建宁寨

堡寨名。北宋庆历二年(1042)筑置,属麟州。位于州东五十里,即今陕西府谷西,是为保障麟府通道而筑置的城寨,亦兼有商业活动。

◎安丰寨

堡寨名。北宋置。庆历元年(1041),夏军攻陷丰州,宋为安置丰州移民,于嘉祐七年(1062)在府州罗泊川掌地特筑城以居之,曰安丰寨。位于府州北七十里,即今陕西府谷北。

◎宁府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府州。位于府州北,即今陕西府谷县北部,属军事城寨,亦兼商业活动。

◎宣威寨

堡寨名。宋庆历二年(1042)筑置,属府州。位于州北六十里的步驼沟,以控步驼沟路,东北与安丰寨相邻。

◎白草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绥德军,位于军城南,即今陕西清涧县东北无定河东岸。其地东控黄河伏落关路,北扼铁茄平定仙岭满堂川路,东至黄河二十里,西至顺安寨四十里。为军事城寨,又兼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元符二年(1099)废之,寻又复置。金因之。

◎义合寨

堡寨名,北宋置。初为西摖,元丰四年(1081)十一月,宋军取之,因改此名,加兵戍守。先属延州,元丰七年(1084)改属绥德军。位于军城东四十里,即今陕西绥德东之义合镇。金因之。

◎顺安寨

堡寨名。原名南安寨。北宋置,旧属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隶绥德军。位于绥德军南四十里,即今陕西绥德崔家湾镇附近。康定元年(1040)废弃,庆历元年(1041)又复置,并改名顺安寨,属军事城寨,又兼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元符二年(1099)废寨,后又复置。金复废。

◎怀宁寨

原名长宁寨。堡寨名。北宋置,旧属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隶绥德军。位于军城西南四十里怀宁河川下游,即今陕西绥德县田庄一带。康定元年(1040)为夏军攻破,废弃。庆历元年(1041)宋军收复后,又复筑置,改名怀宁寨,属军事城寨,又兼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因置寨。后废。

◎栲栳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延州。位于州北八十里,龙安寨北五里。在今陕西安塞县北延河与桥子川汇流处。其地控扼塞门川路。康定元年(1040)曾为西夏军攻破。同年,范仲淹知延州,整修沿边城寨,又复筑之。后又废。

◎东谷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置,初属庆州,后改隶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西南,是北宋后期为取胜西夏进筑的城寨。

◎顺宁寨

堡寨名。北宋庆历四年(1044)筑置,属保安军。位于军城北,即今陕西志丹顺宁村。与保安军同控周河川路,且为军城北之障蔽,同时又为宋夏使者往来的门户。宋曾将保安军榷场迁置于此,与西夏进行贸易,并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因置寨。

◎德靖寨

又名保安军子城。堡寨名。北宋置,属保安军。在今陕西志丹西南。宋天禧三年(1019)修筑,初名保安军子城,天圣元年(1023)改称德靖寨。为延州西路障蔽。属军事城寨,又兼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金因置寨。

◎丹头寨

堡寨名。北宋置,在延川县,即今陕西子长东杨家园子镇丹头村。其地扼吐延川路,属军事城寨,又兼商业贸易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元符二年(1099年)废寨。

◎威边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庆州。位于胜羌堡北二十里,洛河西二十里处,即今陕西吴旗县西南之荞麦城。是北宋后期为取胜西夏进筑的城寨。

◎横山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元年(1098)筑置,属庆州。寨城原地名为西摖,筑寨后赐此名。位于庆州北,定边军南三十里。在今陕西吴旗西。为北宋后期进攻西夏而筑置的城寨。后废。

◎新寨

又名新安寨。堡寨名。北宋置,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冯庄村一带,是延州北面屏障。属军事城寨,又兼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后废。

◎万安寨

堡寨名。北宋置。在敷政县境,即今陕西安塞西南,控扼保安军路。属军事城寨,又兼商业贸易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后废。

◎招安寨

堡寨名。北宋置。位于延州西北敷政县境,即今陕西安塞招安村。庆历二年(1042),宋将狄青受命筑置,以控扼浑州川(今杏子河)路。属军事城寨,又兼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元符二年(1099)废寨为驿。金复为寨。

◎金明寨

堡寨名。北宋置。熙宁五年(1072)废金明县置为寨,属肤施县,在今陕西安塞沿河湾镇。为控扼延州中路(即塞门川路)的重要障塞,亦兼有商贸活动。宋在寨城置税务以征商税等。后废。

◎平戎寨

堡寨名。北宋绍圣四年(1097)筑置,属延州。在今陕西靖边西南。控扼浑州川路,为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边境城寨。

◎平羌寨

堡寨名。北宋置,属延州。初置曰安远寨,为延州北面戍守要地,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北。康定元年(1040),西夏军入侵延州,州北诸寨被焚荡殆尽,安远遂废。绍圣四年(1097),宋军复安远故地而重筑新寨城,更名平羌寨。后废。

◎塞门寨

堡寨名。北宋废塞门镇置,属延州,在今陕西安塞北延河上游。为延州北面重要屏障,进出延州中路(即塞门川路)之门户,因名。康定元年(1040)为西夏军所破,遂废。元丰四年(1081),宋军北收其地,复置寨。

◎殄羌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元年(1098)筑置。寨城地原名纳木囊山,或作那娘山,位于延州北部,即今陕西靖边、子长、横山交界处,为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边境城寨。

◎威羌寨

堡寨名。北宋元符元年(1098)筑置,属延州。在今陕西横山南部。寨城地原名博罗嘴,或作白洛嘴,位于延州北部。为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边境城寨。

◎园林堡

堡寨名。北宋庆历五年(1045)筑置,隶保安军。在军城东的浑州川,即今陕西志丹东北杏子河北岸的园林城子。金因之。明改园林驿。

◎万安堡

堡寨名。北宋置,位于延州北部,即今陕西横山南部,是北宋后期为取胜西夏进筑的寨堡。

◎芦移堡

堡寨名。北宋置,位于延州北部,即今陕西横山南部,是北宋后期为取胜西夏进筑的寨堡。

◎神木堡

堡寨名。北宋置,属麟州。位于州城之南。金为神木寨。元于故麟州城置神木县。明正统八年(1443)徙治神木堡,即今之陕西神木县神木镇。迄后因之。

◎镇川堡

堡寨名。北宋庆历二年(1042)筑置,属麟州。位于州东二十三里,即今陕西神木东,在当时起着保护麟州通往河东运输道路的作用。

◎九阳堡

堡寨名。北宋置,属定边军。位于军城之东北,即今陕西吴旗西北,是北宋后期为取胜西夏进筑的寨堡。

◎神堂堡

堡寨名。北宋大观二年(1108)筑置,属定边军。位于军城西北,即今陕西吴旗与定边交界处,是北宋后期为取胜西夏进筑的寨堡。

◎胜羌堡

堡寨名。北宋置,属庆州。位于定边军白豹城北五十里,即今陕西吴旗西南长官庙村。为北宋后期取胜西夏进筑的寨堡。后废。

◎开光堡

堡寨名。北宋绍圣四年(1097)筑置。元符二年(1099)得赐名。先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位于军城北三十里无定河川,即今陕西绥德北四十里铺镇一带。金因之。

◎安定堡

堡寨名。北宋庆历五年(1045)筑置,旧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东控青涧川路,西扼安远寨道,为军事戍守要地。金因之。元升置为县。明、清因之。1939年,县治迁瓦窑堡,县名改子长,故县遂降为安定镇。

◎栏干堡

堡寨名。北宋置,属麟州。金废,明清称镇川寨,即今陕西神木栏干堡乡所在地。西距县城约六十里。

◎西安堡

堡寨名。北宋置,属府州。位于州城西北约八十里,即今陕西府谷县西北八十里处。

◎黑水堡

堡寨名。北宋置。旧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金废。故城在今陕西子长北涧峪岔乡边家湾村。

◎安塞堡

堡寨名。北宋庆历元年(1041)筑置。旧属延州,后改隶绥德军。金仍为堡,隶属延安府肤施县。元升置为县,明清因之。其故址在今陕西安塞北五十多里处。

◎怀威堡

堡寨名。北宋置,隶属庆州。金废。故址即今陕西吴旗西杨城子。

◎靖化堡

堡寨名。北宋置,属府州。位于州城西北约八十里处,即今陕西府谷西北。金废。

◎土门

地名。因河川两岸壁立似门得名。在今陕西安塞县北延河上源。为北宋时延州出入灵、夏之隘口,属军事要地。宋在其南置塞门寨,就是为扼守此门户。康定(1040—1041)年间,宋夏延州之战,夏军乘虚自土门路而入,首破金明寨,进而围困延州。

◎三川口

地名。在今陕西延安市西西川河汇入延河之河口处。宋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南侵鄜延,兵围延州。宋将刘平、石元孙率部救援,在此遭夏军伏击,全军覆没。史称“三川口之战”。

◎贺兰原

地名。在西夏宥州境。即今陕西靖边南部。宋元丰八年(1085),西夏拽厥嵬名为宥州监军,宿兵此地,四出骚扰。宋知庆州赵癉遣将分三路攻袭,大败嵬名。

◎七里平

一作七里坪。地名。在西夏石州境,即今陕西榆林市西。是西夏窖粟储粮之处。宋元丰四年(1081)十月,宋军攻西夏,在此得夏人谷窖大小百余所。

◎陕西五路

行政区划名。金皇统二年(1142)省并宋陕西六路为四,即京兆、庆原、熙秦、鄜延。大定二十七年(1187)又分熙秦路为凤翔、临洮二路,故名陕西五路。辖地当今青海循化与甘肃夏河、迭部以东,兰州、靖远经宁夏海原、同心至陕西吴旗、横山、米脂一线以南,山陕间黄河与河南灵宝、卢氏、栾川以西,陕西商南、山阳、镇安、佛坪、太白与甘肃岷县以北地区。元初废。

◎京兆府路

行政区域名。金皇统二年(1142)改宋永兴军路置,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辖境相当于今陕西韩城、铜川以南,乾县、武功以东,镇安、山阳、商南以北,山、陕黄河以西及河南卢氏、栾川、灵宝的全部或一部。元至元十六年(1279)废。其辖地为汉唐丝绸之路出发地。

◎凤翔路

行政区域名。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改熙秦路东部置。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辖境相当于今陕甘秦岭以北,陕西周至、扶风、麟游与甘肃崇信、平凉以西,甘肃甘谷、通渭、会宁以东,宁夏同心、海原以南地区。元初废。其辖地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鄜延路

行政区域名。金皇统二年(1142)改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为鄜延路总管府,治延安府(今陕西延安)。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宜君、黄龙、宜川以北,吴堡、米脂、横山以南,吴旗及子午岭以东,黄河以西地区。元初废。

◎庆原路

行政区域名。金皇统二年(1142)并宋泾原、环庆两路置,治庆阳府(今甘肃庆阳)。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环县、镇原、泾川以东,灵台、陕西永寿、淳化以北,吴旗及子午岭以西,环县以南地区。元初废。

◎绥德州

州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宋绥德军置,治绥德城(今陕西绥德县城)。辖境当今陕西绥德、清涧、子洲、米脂县地。明洪武十年(1377)撤废。后复设。嘉靖四十一年(1562),割今清涧县地属延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增辖今清涧、吴堡县地。1913年,撤州置县。

◎保安州

州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宋保安军置,治保安县(今陕西志丹)。辖境当今陕西志丹县地。元至元六年(1269)降为保安县。历为宋金对西夏交通之要道及边防重镇,双方和好时,曾在此设榷场,进行茶马贸易。

◎葭州

州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宋晋宁军置州。二十四年(1184)改称葭州,治葭芦县(今陕西佳县)。辖境当今陕西神木、府谷、佳县、吴堡等县地。明洪武七年(1374)降为葭县,十三年又升为州。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乾隆元年(1736)降为散州,原辖县神木、府谷改属榆林府,吴堡改属绥德州。1913年改为葭县。

◎晋宁州

州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宋晋宁军置。二十四年(1184)改称葭州。参见“葭州”条。

◎武亭

县名。原名武功。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为避金世宗完颜雍的庙讳,改为武亭,即今陕西武功。元至元元年(1264)复称武功。

◎扶兴

县名。金初改扶风县置,即今陕西扶风县。后复名扶风。

◎保安

县名。金大定十二年(1172)以保安军置。二十二年(1182)升为保安州。元至元六年(1269)降州为县。1934年,改名赤安。1936年,又改名志丹县。

◎绥德县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以绥德州城设县。辖境当今陕西绥德县西部。元至元四年(1267)废,归绥德州直辖。1913年复降为县。

◎义合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改义合寨置,治今陕西绥德东义合镇。元至元四年(1267)废。

◎清涧

县名。宋置青涧城,金升县。位于今陕西北部,元明迄今相沿未改。有关中北达延、绥以至榆林以北的大道及陕北东通山西的道路经此。

◎怀宁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怀宁寨置,治今陕西子洲怀宁湾。元至元四年(1267)并归清涧县。

◎绥平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绥平寨置,治今陕西子洲南何家集。元初并入怀宁县。金代乞即罗义率领的红巾军与金将李显宗大战于此。

◎米脂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西夏米脂寨置,即今陕西米脂县。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米脂起义,建立大顺国后,改为天保县。清代复称米脂。至今未变。

◎定戎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定戎寨置,治今陕西米脂东北。元至元四年(1267)并入米脂县。

◎嗣武

县名。原宋嗣武寨,金初改为嗣武城,正大三年(1226)升为县,治今陕西米脂西北。元初并入米脂县。

◎葭芦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于葭州城设葭芦县,以城西五里有葭芦川,川流两岸,葭芦丛生,故名。辖境当今陕西佳县南部。元至元六年(1269)废,辖地归葭州直辖。1913年降葭州为县。1934年3月又于葭县北设葭芦县,1937年秋裁撤。

◎通秦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通秦寨置,治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元至元六年(1269)废,辖地归葭州直辖。

◎吴堡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吴堡寨置,治今陕西吴堡东北吴堡城。元至元元年(1264)废,二年复设,二十八年改置吴州。元贞元年(1295)复名吴堡县。明洪武十年(1377)并入绥德县,十三年又置。1940年,县治迁到宋家川。相沿至今。

◎神木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神木寨置。明初废。洪武十三年(1380)复设。正统五年(1440)移县治于今神木西北杨家城。成化(1465—1487)中复还故治,至今未改。

◎太和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太和寨置。治今陕西神木东南。元至元六年(1269)县废,地并入神木县。

◎弥川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弥川寨置。治今陕西神木南花石崖乡北。元至元六年(1269)县废,地并入葭州。

◎建宁县

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升宋建宁堡置。治今陕西府谷西北。元至元六年(1269)县废,地入府谷县。

◎龙桥镇

镇名。金置,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三原县治于此,至今未变。

◎清泉镇

镇名。金置,在今陕西旬邑东北马栏河川道中。后废。

◎玉华镇

镇名。金置,即今陕西铜川西北玉华村。

◎乐盘镇

镇名。金置,在今陕西延安南,地当通往关中之大道上。后废。

◎长宁镇

镇名。金置,即今陕西武功东北长宁镇。明代改设长宁驿。

◎杏林店

镇名。金置,即今陕西扶风东杏林镇。其地多杏树,故名。明时立为镇。

◎陕西行中书省

行省名。元中统三年(1262),设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至元十八年(1281),分甘州路等地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二十三年(1286)分成都、广元、顺庆、重庆等路设立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余地改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即陕西行中书省,治奉元路(今陕西西安)。辖境包括今陕西除略阳、勉县、宁强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内蒙古杭锦旗、伊金霍洛旗以南,鄂托克旗以东地区,宁夏盐池、同心以南地区,甘肃靖远、兰州以南,永靖、临洮、漳县、礼县、西和以东,武都、康县、徽县以北地区。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奉元路

政区名。元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置,治今陕西西安。辖境当今陕西永寿、武功以东,佛坪、镇安、山阳以北,铜川、黄龙、韩城以南,潼关、商南以西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改名西安府。

◎延安路

政区名。元置,治肤施(今陕西延安)。辖境当今陕西宜君、黄龙以北,黄河以西,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以南,内蒙古鄂托克旗与陕西志丹以东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复名延安府。

◎元安西路

政区名。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金京兆府路置,治今陕西西安。辖境当今陕西永寿、武功以东,佛坪、镇安、山阳以北,铜川、黄龙、韩城以南,黄河、潼关、商南以西地区。皇庆元年(1312)改称奉元路。

◎安塞

县名。元宪宗二年(1252)置,治今陕西安塞南三十里处。历明清各代未改。1942年城被洪水冲毁,县址迁到今址真武洞镇。相沿至今。

◎元安定县

县名。元宪宗二年(1252)升安定堡置,治今陕西子长西北安定镇。地处古代关中通往漠北的交通要冲。至元元年(1264),析置丹头县,旋即废丹头,地入安定。明清因之。1935年,在其西部设赤源县,东部设秀延县,1936年初撤销赤源县,复设安定县。1942年改称子长县,并移治瓦窑堡。

◎亚柏镇

又作哑柏镇。镇名。元置,位于今陕西周至城西二十五里,系关中地区渭河以南东西交通线上的重要市镇之一。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政区名。明洪武九年(1376)改元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置,治西安府(今陕西西安)。辖今陕西明长城以南,宁夏、甘肃及青海东南部地区。清初复称行省。

◎西安府

府名。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置,辖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商洛等地(市)。清代辖区缩小,当今周至、铜川、渭南、宁陕、柞水间地。1913年废。明清时系陕西省省会,为西北地区之政治、军事中心与商贸重镇。

◎靖边营

堡寨名。明永乐(1403—1424)初置。景泰四年(1453),巡抚陆矩筑新城,名新城堡,即今陕西靖边西南新城堡,为明榆林卫西路交通要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明军与鞑靼战于此。清顺治(1644—1661)初为靖边所,雍正二年(1724)设同知,九年置县。

◎宁塞营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筑,即今陕西靖边西南宁塞堡。嘉靖二十五年(1546)、二十六年(1547)明军与鞑靼两次大战于此。清代设有宁塞堡汛。

◎旧安边营

堡寨名。原名深井,明正统二年(1437)设置安边营。位于今陕西定边东安边镇。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迁至中山坡,改名新安边营,旧营即称旧安边营。嘉靖三十三年(1554),巡抚王轮以旧营近长城,故复驻守。清乾隆四年(1739),设延安府理事同知驻此。嘉庆年间(1796—1820)改为都司驻守。1935年、1945年曾两度于此置安边县。

◎新安边营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巡抚余子俊置。位于今陕西定边东南新安边乡附近。参见“旧安边营”条。

◎碎金镇

亦名碎金驿。村镇名。明置。位于今陕西榆林东南上盐湾乡境。明时于此设巡检司。为关中北上榆林大道上之重要集镇。

◎白洛城

堡寨名。明洪武三年(1370)筑,即今陕西横山石湾乡境大理河北岸白狼城村。“狼”即“洛”之讹。成化二年(1466)移城于清平堡,后废。

◎杨家城

城堡名。原麟州城,因杨继业、杨延昭曾驻守此城,以武力雄踞一方,故名。位于今陕西神木西北永兴乡境。明正统五年(1440)移神木县治于此。成化(1465—1487)中,县治移往原址。

◎鱼河堡

堡寨名。明正统二年(1437),于九股水设鱼儿河寨。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迁至无定河与榆溪河交汇之处的黑土圪塔,改名鱼河堡,即今陕西榆林市南鱼河镇。为明清时榆林、绥德间交通要冲。

◎木瓜堡

堡寨名。又名木瓜园堡。明初设木瓜园寨。成化十六年(1480)改建为堡,因木瓜水经堡城南而得名。在今陕西府谷西北木瓜乡政府驻地。万历三十五年(1607),城墙以砖包砌。清代设有木瓜园堡汛。

◎黄甫川堡

堡寨名。明天顺年间(1457—1464)置,在今陕西府谷东北黄甫乡政府驻地,因处黄甫川河谷而得名。明弘治年间(1488—1505)增建关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用砖砌包城墙。嘉靖四十四年(1565),明军与鞑靼黄甫川之战,即在此堡附近。清设游击驻守。

◎归德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督建,在今陕西榆林南归德堡村。

◎响水堡

堡寨名。明正统二年(1437)置,即今陕西横山响水乡政府所在地。成化二年(1466),兵部尚书王复迁于黑河山,改名平夷堡。七年,余子俊因新堡泉水干涸,屯守不便,又迁回原处,复名响水堡。清设都司驻于此堡。

◎波罗堡

堡寨名。明正统十年(1445),巡抚马恭筑波罗寺寨。成化二年(1466),迁寨于铃塔,改名波罗堡,即今陕西横山波罗镇。清代改设波罗营,延绥中协副将驻此。乾隆五十九年(1794)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鞑靼与明都御史王以旗曾大战于此。

◎怀远堡

堡寨名。明天顺年间(1457—1464)修筑,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南旧城村。明属榆林卫,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绥德,九年(1731)升为县。

◎威武堡

堡寨名。明成化五年(1469)巡抚王锐置,即今陕西横山西南威武堡村。今城墙尚存,地势险要。堡西有明置威武关。

◎清平堡

堡寨名。明初于今陕西横山西南设白洛城。成化二年(1466),兵部尚书王复移建于砖营儿,改名清平堡。地当今陕西靖边东高家沟乡北境。嘉靖二十五年(1546),鞑靼与明军曾战于此。

◎龙州堡

原称龙州寨。堡寨名。明正统(1436—1449)中指挥陶敏筑,即今陕西靖边龙州村。成化五年(1469),巡抚王锐改建为堡,隆庆六年(1572)、万历六年(1578),两次改建城堡。其堡系通长城内外要冲之一。清代设有龙州堡汛。

◎镇靖堡

堡寨名。亦名旧城。明初于塞门堡设防。成化二年(1466),尚书王复迁至堡北的柳树庄,改名镇靖堡。十年,余子俊又北迁至白塔涧口,即今陕西靖边南镇靖乡旧城。嘉靖四十四年(1565),明参将鲁聪与鞑靼曾战于此。

◎新兴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巡抚余子俊认为砖井等四堡平旷难守,于东海螺城改设新兴堡,在今陕西定边东南星星堡城村。

◎柳树涧堡

堡寨名。明天顺(1457—1464)初置,因地有柳树涧,故名。位于今陕西定边东南柳树涧村南。成化九年(1473)城堡毁坏,余子俊移守永济堡。嘉靖三十七年(1558),董威修复,自永济堡又移守于此。今堡城尚存。

◎砖井堡

堡寨名。明正统二年(1437)筑,因堡附近有砖古井而得名。又称旧新兴堡。位于今陕西定边东南砖井乡北。成化十一年(1475),堡城毁坏,堡军南迁至东海螺城。嘉靖(1522—1566)中,修复旧堡派兵防守。

◎盐场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在今陕西定边西北盐场堡。弘治四年(1491)、万历三年(1575)两次扩建。清时定边县丞驻此。后省。

◎三山堡

堡寨名。明成化九年(1473)筑,在今陕西定边新城滩村。

◎石涝池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改石涝池寨置。因寨东有石涝池,故名。位于今陕西定边王盘山乡东南。

◎饶阳水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在已废之饶阳水堡重置,位于今陕西定边姬原乡辽阳村附近。

◎保宁堡

堡寨名。原名古梁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筑堡于此,改名保宁,以守备驻此。即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南保宁堡村。

◎长乐堡

堡寨名。又名常乐堡。明成化十一年(1475)巡抚余子俊筑。弘治二年(1489)巡抚卢祥因堡地外沙碛,无水可饮,迁至堡北二十里处另筑新堡,即今陕西榆林东北常乐堡村。嘉靖二十五年(1546),鞑靼与明军高天吉曾大战于此。清代设有常乐堡汛。

◎双山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置,地在今陕西榆林东北双山村。嘉靖年间(1522—1566),鞑靼进攻绥德多取道于此。

◎建安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巡抚余子俊置,地当今陕西榆林东北大河塔乡西南。万历时,城墙用砖包砌,更坚固易守。

◎高家堡

堡寨名。明正统四年(1439)巡抚陈镒督修,地在今陕西神木西南高家堡乡。万历时,堡城改建成砖墙。为府谷、神木等地西通榆林、银川大道上之重要集镇。

◎镇羌堡

堡寨名。明初建于东村。成化二年(1466)迁至高汉岭,即今陕西府谷西北新民镇。正德年间(1506—1521),鞑靼内侵即常取道于此。万历三十五年(1607),城墙用砖包砌。1952年改名新民镇。

◎柏林堡

堡寨名。明初置柏林寨,因其地产柏,故名。成化九年(1473)巡抚卢祥改建为堡,即今陕西神木西南柏林堡村。清设柏林堡汛。

◎大柏油堡

堡寨名。明成化(1465—1487)初置,其地多产柏树油,故名。地在今陕西神木西南解家堡乡境。弘治二年(1489)增修。万历三十五年(1607),用砖包砌城墙。四十三年(1615)明军与鞑靼大战于此。

◎陕西永兴堡

堡寨名。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督筑,在今陕西神木东北永兴堡村。万历三十五年(1607),用砖包砌城墙。

◎孤山堡

堡寨名。明正统二年(1437)置,在今陕西府谷西孤山乡驻地。成化三年(1467),明参将汤允与鞑靼战于此。成化十一年(1475),迁至山畔。万历三十五年(1607),用砖包砌城墙。清代设有孤山堡汛。

◎陕西省

省名。本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元年(1662)复称行省。二年(1663)以右布政使分驻巩昌;六年(1667),分置甘肃省,陕甘两省始分。陕西省治西安府(今陕西西安),辖境当今陕西省明长城以南地区。

◎西乾鄜道

政区名。清置,治西安府(今陕西西安)。辖西安府和乾、鄜二直隶州。范围当今陕西宁陕、柞水、渭南、铜川、礼泉、周至等市、县间地和宜君、黄龙、黄陵、洛川、富县地。辛亥革命后废。

◎潼商道

政区名。清置。位于今陕西关中地区的东部与商洛地区。治今潼关厅(今潼关县北港口乡黄河南岸),下领同州府与商州直隶州。民国时废。

◎凤邠道

政区名。清置,治凤翔。辖凤翔府和邠州直隶州。范围当今陕西眉县、扶风、麟游以西的关中部分,及长武、彬县、淳化、旬邑四县地。辛亥革命后废。

◎延榆绥道

政区名。清置,治今榆林府城(今陕西榆林)。下领榆林、延安二府及绥德直隶州。民国时期改为榆林道。

◎同州府

府名。清雍正三年(1725)升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又升为府。治大荔(今陕西大荔),辖八县一州一厅。辖境当今陕西韩城以南,华山以北,白水、蒲城、华县以东,黄河以西地区。1913年废。

◎榆林府

府名。清雍正八年(1730)置,治榆林(今陕西榆林),辖境当今陕西横山、佳县以北,靖边以西,黄河以东,长城以南地区。1913年废。

◎榆林

县名。①隋开皇七年(587)置,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五代初废弃。②清雍正八年(1730)于榆林府城置。1946年分设镇川县。1949年撤镇川县入榆林县,县治迁到鱼河堡。1950年又撤榆林市,并入榆林县,县治迁回原址,即今榆林市区。

◎潼关县

县名,明置潼关卫,清雍正四年(1726)改置县。乾隆十二年(1747)又改为厅,1913年复称县。

◎怀远

县名。清雍正九年(1731)升怀远堡置,取“怀柔边远”之意。1914年改名横山。

◎靖边

县名。清雍正九年(1731)升靖边所置,即今之陕西靖边县。后县治迁至镇靖堡。1941年10月,县治又迁张家畔,即今之靖边县城。

◎定边县

县名。明置定边营,清雍正九年(1731)升置为县。至今因之。

◎冯市镇

镇名。清置,隶属乾州。在今陕西乾县东北三十五里处。此镇东通礼泉,北通永寿,在清代曾为一繁华集镇。

◎蒿店镇

镇名。明代为蒿店驿,清因置镇,隶永寿县。今仍为陕西永寿县蒿店乡所在地,东南距县城8公里。

◎亭口镇

镇名。金置。明改亭口驿,清复置镇,隶长武县。今仍为陕西长武县亭口乡所在地,西北距县城17公里。

◎冉店镇

镇名。明曾移宜禄巡检司于此,清置镇,隶长武县。今仍为陕西长武县冉店乡所在地,西北距县城10公里。

◎普集镇

镇名。清置,属陕西武功县。原在县城东南12公里处,1961年武功县迁此,遂成为武功新县治所在。今仍设普集镇。

◎大峪镇

镇名。清置,隶邠州。今仍为陕西彬县太峪乡所在地,北距县城12公里。

◎永乐镇

镇名。清置,隶邠州。位于今陕西彬县北23公里,名永乐村。

◎草碧镇

镇名。明为草碧铺,清因置镇,隶汧阳县。今仍为陕西千阳县草碧乡所在地,东南距县城15公里。

◎槐芽镇

镇名。清置,隶郿县。今仍为陕西眉县辖镇,西北距县城14公里。

◎斜口镇

镇名。清初置,隶临潼县。后废。1913年、1986年分别复设。今仍为西安市临潼区辖镇,东北距区政府所在地骊山镇5公里。

◎双湖峪镇

镇名。清置,即今陕西子洲县治双湖峪镇。地当大理河北岸。因峪南石碣中有双泉涌出,潴水成潭,并环流至镇,故名。

◎吴旗镇

又名吴起镇。镇名。清设,即今陕西吴旗县城,为由延安西北至内蒙古、宁夏大道所经。

◎劳山镇

镇名。清置,即今陕西甘泉东北劳山镇,以近劳山而得名。为关中与陕北间的交通要冲。

◎斗门镇

镇名。清置,即今陕西长安西北斗门镇,为西周镐京所在。地当沣水东岸。清设主簿驻此。

◎虢县镇

亦名虢川镇、虢镇。镇名。清置,有巡检驻此。为往来交通要道,地在今陕西宝鸡县治虢镇。

◎关中道

政区名。1913年设,治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共领43县,范围当今陕西关中地区。1933年撤。

◎榆林道

行政区。1913年设,治榆林(今陕西榆林),共领23县,范围当今陕西宜君以北地区。1933年废。

◎华县

县名。1913年改华州置。1958年12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入渭南。1961年10月复设。

◎耀县

县名。1913年改耀州置。1958年12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入铜川。1961年10月复设。

◎铜川

县名。原为同官县,因与潼关县音同易混,1946年改名铜川。1956年8月,县治南迁至十里铺。1958年5月,撤销县制,设立铜川市。

◎乾县

县名。1913年改乾州置。其辖地历为丝路必经之途。

◎邠县

县名。1913年改邠州置。1964年9月,改名彬县。其辖地历为丝路和东西交通要道。

◎陇县

县名。1913年改陇州置,即今陕西陇县。其辖地历为丝绸之路及东西交通必经之途,地理位置重要。

◎横山县

县名。1914年改怀远县置,以近县南横山而得名。1946年县治迁至殿市,1957年又迁回原县城。1958年12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入靖边、米脂、榆林等县。1961年10月复置。

◎葭县

县名。明洪武七年(1374)降葭州为葭县。十三年(1380)复升为州。1913年,又改称葭县。1958年12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入米脂。1961年10月复置。1964年9月,改名佳县。

◎黄陵县

县名。原名中部县,1944年改中部县置,因县北桥山上的轩辕黄帝陵而得名。历为千余年来中华各民族祭祀共祖黄帝之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