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道路交通

【道路】

◎丝绸之路

简称丝路。即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的中国丝绸和丝织品多经此道西运,故有此名称。它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 Richthofon)于188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提出来的,德文作Seidenstraβe,英文作The Silk Road。最初是指汉代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印度之间以丝绸为主的贸易交通路线。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 Herrmann)所著《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绸之路》一书中,将丝路从中国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并确定了它的基本内容。同时,一批外国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发现了大批与丝路有关的遗址和遗物。他们著书立说,普遍使用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并将丝路研究内容更为扩展。因而,这一名称遂固定下来。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而且还紧密联系着沿途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交流、民族迁徙与融合等丰富的内涵。随着近几十年丝路研究的深入和丝路热,它的含义大为扩展。按照原来的含义,是指中国经中亚(西域)到南亚、西亚、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道路。可是,近十余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丝绸之路,即凡经古代中国到相邻各国的交通路线,包括海上、陆路一概称丝绸之路。现今流行的说法是:原来所说的经中亚陆路的丝绸之路,被称之为“绿洲路”或“沙漠路”;另有经北方蒙古草原游牧民居地至中亚的“草原路”;经海上西行之“海上丝绸之路”;云南入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又称“西南丝路”)等等。上述种种名称的丝路,仅沙漠路、草原路可以算作原来含义上的丝绸之路,其余均非原来意义上的丝绸之路了。另有一些学者,对上述各条中西贸易的道路上还冠以主要流通商品的名称,于是就有称“海上丝绸之路”为“瓷器之路”或“香丝之路”;称“草原之路”为“皮毛之路”;称早期丝绸之路为“玉石之路”等。这些名称与丝绸之路的含义则相距更远了。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原来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即狭义的丝绸之路。

中国是种桑、养蚕及生产丝织品最早的国家,近几十年在中国各地发现的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蚕和丝。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个骨制的盅上面,刻有四条形态逼真的蚕纹。1959年江苏吴县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绘有蚕纹的黑陶器;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出土过一个被刀子割过的蚕茧。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用竹筐盛着的丝织物残片,有人字纹细丝带、丝线等。到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殷商时,中国已经能够用丝织成各种精美的织品。商代甲骨文中有“”(丝)“”(帛)等字;安阳殷墓中出土有玉蚕,出土的铜器上也发现有丝织品残片印痕。中国先秦典籍也多有养蚕、种桑、织丝的记载,如《诗经》的《国风》《小雅》《大雅》《周颂》等篇均提到有关桑、蚕的情况。周代,国家专门设立了“典丝官”,说明丝绸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丝绸也很早传入欧洲和印度,古代欧洲人称中国为“塞里斯”(Seres),此词系由希腊文赛尔(Sere)一词变化而来,意为蚕丝。公元前320—前315年印度孔雀王朝大臣考利耶(Kautliya)所著的《治国安邦术》(又译作《政事论》)一书也提到,在支那(“秦”的音译)有“成捆的丝”。考古学家在今阿尔泰巴泽雷克发现的公元前5世纪游牧民族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中国丝绸。这一时期中国丝绸是通过哪条道路进入印度或欧洲的呢?一般的说法是通过蒙古草原和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如中亚和新疆的塞种、月氏等)为中介,贩运到欧洲或印度的。也有研究者认为,前4世纪前后,中国西南正值秦灭巴蜀,开通云南的“五尺道”,印度称支那有“成捆的丝”,即可能因某些事件通过川滇缅印的陆路(即南方丝路)辗转运入印度的。以上诸种说法虽非定论,但是,中国丝绸在公元前4世纪前已传到印度和欧洲是无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丝绸之路早在前4世纪就已存在。

丝绸之路示意图

学术界一般认为,丝路的正式开辟始于汉朝官方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前139年,汉武帝为了联络被匈奴击走的大月氏(原居敦煌、祁连间)共抗匈奴,募陕西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来回途中均为匈奴所擒,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大月氏(已迁居于阿姆河北)、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大月氏已安居,不愿与匈奴为敌。张骞的政治目的虽未完成,但却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资料,意义重大。从此,中国内地与西域的交通正式开辟,揭开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丝绸之路发展和兴盛的序幕。张骞的出使又直接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诸国贸易和交往的决心。前126年张骞返回长安后,被汉封为“博望侯”。到前121年,汉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大军击河西匈奴,取河西走廊之地;先后于此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汉武帝又于前118年至前115年,第二次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合乌孙及西域诸国共御匈奴,西域诸国使臣随张骞到达汉京师长安。前104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攻下宛城(今柯柬德,Khojend),“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于是汉朝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筑烽燧、亭障,屯田渠犁、轮台,以保证西域通道(《汉书·西域传赞》)。到前60年,汉朝正式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至此,西域诸国及汉使者、商人在丝路上往来不绝,大量的丝帛沿此路西运;同时西域各国之“珍奇异物”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开始进入兴盛时期。西汉末年,国内政治局势动荡,汉朝与西域的交通暂时中断,但一般的商业往来并未断绝。东汉时,班超父子经营西域,西域有“三绝三通”;但东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戊己校尉,丝路仍处兴盛阶段。其间(97年),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条支(今叙利亚),临大海而还。当时,通过丝路的贸易日趋繁荣,如今新疆等地博物馆所藏之出土汉代丝织品即是明证。公元初,以罗马帝国为中心的欧洲地中海地区已成为中国丝绸的主要消费地和贸易的终端市场。然而,东汉灭亡后,中国进入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时期,政治上只有西晋数十年短暂的统一,丝路有时因割据政权之间的战争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总的方面来看,仍处于发展和兴盛的阶段。内地割据政权为了扩大丝路贸易,从政治上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如前凉首先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设置与内地一样的郡县;内地的养蚕、织丝等技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域;通过丝路,佛教在内地进一步传播等。隋唐时期,全国统一,国富民强,丝路畅通,达到了鼎盛的阶段。隋唐统治者向西开拓,先后扫清内地通西域的障碍,加强了对西域的行政管理。特别是唐朝,还在西域大兴屯田,设置驿站馆所,派军戍守等。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有利于丝路的畅通和中西贸易、文化交往的发展。当时的京师长安及丝路沿途城镇呈现一片繁华的景象,长安更现出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风貌。丝路上,运载着丝绸的驼队往来不绝,正如唐代诗人张籍在《凉州词》诗中所说:“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不仅如此,由于丝路畅通,中西文化交流达到高潮,丝路涵盖的内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丝路交通道路,因贸易的频繁而多有新道开辟。可是,到唐安史之乱后,吐蕃先后占据了河西、陇右之地,后又取西域大部分地区,从而使唐朝与西域各国的贸易交往受到了阻碍。唐与当时坚守西域的将士、使臣的往返,一度经过北面的回鹘汗国,史称“回鹘道”。到10世纪唐朝灭亡后,国内又处于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诸政权分裂割据之时,丝绸之路虽未断绝,但已远不如汉唐之时兴盛。加之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使中西海上的交通(海上丝路)迅速发展,原陆上丝路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从鼎盛走向衰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3世纪蒙古兴起之后,由于蒙古的西征和对中亚、西亚广大地区的直接统治,东西驿路畅通无阻,使丝路一度有所复兴,许多欧洲的使者、教士和商人(如著名的马可·波罗等),都沿丝路来到中国。然而,到了明代,虽然出嘉峪关,经哈密去中亚的丝路未断,但作为陆上中西交通的丝路已远不如海路重要,丝绸之路处于衰落时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

关于丝路的走向,学者们一般将它分为三段,即东段(起自长安,止于玉门关)、中段(今新疆地区)和西段(新疆以西中亚至欧洲或印度)。各段道路有主线,也有许多支线。一般说来,丝路整个走向奠定于西汉时期。汉代丝路东段从京师长安出发,经今咸阳、兴平、扶风、岐山、凤翔,西北至千阳,过陇山,此段路称为“陇山道”,汉唐丝路由此入甘肃境。由陇山到清水、天水、甘谷、陇西、渭源、临洮、临夏,在永靖附近渡黄河,北上青海乐都、西宁,再北过大通,越祁连山扁都口,而达河西张掖。此条由长安至河西走廊的道路学者称为“南道”。另一条称为“北道”,即经今咸阳、兴平、礼泉、乾县、彬县、长武、泾川,至平凉、固原,越六盘山,沿乌龙河北上,经靖远到武威。到武威或张掖后,丝路干线则经河西走廊的酒泉到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入今新疆境内,学者称此段为“河西路”。汉代的中段主要有两条干线:一由玉门关过沙碛,到楼兰(今罗布泊西北)、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温宿(今乌什)、疏勒,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称为“西域北道”;一由阳关出沙碛到楼兰或鄯善(今若羌),经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车,越葱岭,称“西域南道”。至东汉明帝时,窦固击走匈奴,取伊吾(今哈密)后,开通了玉门关北至伊吾、高昌,再西南与原北道焉耆或龟兹相接的另一新道,即后所谓的北道。

汉代西段干线,主要从葱岭到大宛都城贵山(今柯柬德,即宛城),自此向西方康居(今撒马尔罕)、布哈拉,西南至马里、马什哈德;从疏勒直西穿过阿莱高原(Alai),可经大夏赫拉特到马什哈德。由大夏马什哈德西行为安息都城番兜(木椟,Heoatompylos);自康居西南行,经安息东边重镇木鹿(Mary),亦可到番兜。自安息西南行过阿蛮(Ecbatana),抵达底格里斯河岸边的斯宾(Ktesipnan,安息晚期都城),渡河数里即达重镇斯罗(Seleuea)。由此西南行可达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汉代称犁蚠或大秦),又西北行可达古叙利亚的安条克。以上即丝路西段的两条干线。又由葱岭向西南,经悬度(今达丽尔,Darel),历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到乌弋山离国(今锡斯坦,Seistan),东汉时称此路为“罽宾乌弋山离道”。从乌弋山离还可沿西南陆路到条支,也可从罽宾南行印度河上游,沿河而下达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以上三段汉代丝路干线,一直沿用下来。只是到隋唐时,又有新的干线出现:东段,至少在三国后,由今甘肃临洮北上至今兰州,西逾乌鞘岭至武威的新道开始兴盛起来。又如中段的干线,汉至三国时有三道,隋唐时新增从龟兹西行,经姑墨(今阿克苏)、温宿,越拔达岭(今别迭里山口)至热海(今伊塞克湖)、碎叶(今托克马克阿克别希姆古城遗址)的干线,即玄奘西行求法路线。另有由高昌经北庭(今吉木萨尔)、轮台、伊犁至碎叶的干线等。除上述主要干线外,丝路还有许多支线,纵横交错,其中有的是联系各主要干线的道路,如汉唐时从西域姑墨南穿过和田河到于阗的支线。也有一些支线是因国内政治形势变化而形成的。比如南北朝时,河西为北朝所据,于是南朝诸政权与西域的交通,只有通过占据青海的吐谷浑领地,由青海柴达木入西域南道。这条路历史上称为“河南道”,学者又称之为“青海路”或“吐谷浑道”。又如五代至宋初,从长安至武威一段丝路,因吐蕃、党项等部落阻断了原入河西的交通,故大都改由长安、邠州(今彬县)北上到庆州(今庆阳),沿马岭水而上至方渠(今环县),北至灵州(今灵武南),过黄河入腾格里沙漠,再到武威。

丝绸之路的本质既然是一条欧亚贸易的通道,故其首要的功能,即是起到一个贸易桥梁的作用,其内涵也主要是商业贸易。自丝路正式开通后,中国内地与中亚、欧洲、南亚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其主要商品是丝绸。公元初,中国丝绸经过丝路远销到欧洲罗马帝国和中亚波斯等地。“罗马帝国安敦时代(161—180),须经道远而迂回之路程,才能抵罗马的丝,其价值高于黄金,然罗马人恣意妄用。”(查尔斯《世界史纲》)3世纪,“丝绸成了决定拜占庭帝国各项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布尔努瓦《丝绸之路》)。波斯帝国自汉代以来就是中国丝绸的主要市场和集散地。他们派遣至中国的贸易使团的次数远比罗马帝国的多,仅唐贞观二十一年至宝应元年的百余年间,其遣使共达23次(《册府元龟》)。大食(今阿拉伯地区)在唐一百年间,其遣使共达31次。然而,总的说来,中亚、欧洲、北非、南亚诸国直接派遣到中国的贸易使团或商人为数不多,可是为什么中国丝绸能大量地远销到这些地区?原来,这些地区的丝绸大多是通过漠北民族或中亚粟特商胡转运而来的。比如漠北的匈奴、突厥、回鹘、西域诸国商胡及吐谷浑、吐蕃等,均先后充当了丝路贸易的中继者或向导的角色。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内地获得大量丝绸,再远销至欧洲等地。比如漠北游牧民族所建政权与内地政权的战争或和平交往,均围绕着丝绸贸易这个轴心而转动。他们与内地政权的和亲,茶马、绢马贸易及使团的往返等,都获得大批的丝织品。匈奴与汉朝和亲后,狐鹿姑单于要求汉朝“岁给遗我蘖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汉书·匈奴传》)。隋代,突厥启民可汗降隋,帝以宗室女义成公主妻之,可汗“前后献马三千匹”,帝“赐物万二千段”(《隋书·突厥传》)。南北朝时,北周、北齐两政权争与北方的突厥和好,并每岁赠送大批丝帛,以至突厥可汗对臣下称:“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子孝顺,何忧无物耶。”(《周书·突厥传》)丝路上贸易的商品,自然主要是丝绸,有时丝绸甚至作为等价物的货币使用。此外,还有许多商品在丝路上流通,中国内地运销到西方的商品,除丝织品外,还有铁器、粮食、漆器、茶,后期瓷器也很重要;由西方输入内地的商品有农作物(如苜蓿、菠萝、甘蔗、葡萄、胡桃等)、金银器、毛织品、珍宝、香料、玉器、玻璃器、牲畜及畜产品等。由于丝路的昌盛,沿丝路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地域经济区域。首先是沿途城镇人口猛增,商业繁荣,农业、手工业等经济部门也随之发展起来。如河西路上的凉州(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域的高昌(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等地,就是如此。自汉代张骞出塞后,西方的许多农作物,诸如苜蓿、菠菜、甘蔗、胡麻、胡豆、胡桃等传入内地,并首先在丝路沿途的河陇、关中一带种植,进而推广到各地;绢马、茶马贸易所获得的大量马匹、牛、驼等牲畜,也促进了河陇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养蚕、丝织等手工业技术之传入西域,对西域丝路沿途经济发展更是有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丝路上东西方的贸易,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均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丝路所涵盖的内容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是仅次于经济贸易的重要内涵。这里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科技、医药、宗教、习俗等。自汉代以来,西方的文学艺术传入中国。如西方的乐舞,从汉至隋唐影响极大,主要有两大乐系:印度乐系和伊兰乐系。两大乐系的乐舞由中亚或印度传入,先在今新疆地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舞,再传入内地,称为“胡乐”“胡声”。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汉族的礼乐崩坏,甚至官方的太常乐也杂用胡声。隋唐时胡乐成分更多,就是国家大典、庙祭的雅乐,也杂以胡戎之伎;至于用于宴会、庆典的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胡乐占了大半。其后,太常坐、立部伎均与龟兹乐、西凉乐有关。散乐百戏,即歌舞杂技,自汉代以来,西域、天竺、罗马杂技、幻术传入中国内地,历代均有,唐代更盛。唐代软舞、健舞中,大多源于胡乐,最为流行的是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等。上述这些乐舞形象,大多在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皿、壁画、佛座、陶俑等文物上得以再现,光彩夺目,令人叫绝。还有流行于唐代的马球,即由波斯或吐蕃传入,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上有“马球图”,生动地反映了唐代贵族打马球的激烈场面。绘画、雕塑与乐舞一样,内地也深受印度以及中亚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内地,内地寺院、石窟寺壁画、塑像带有印度健陀罗风格。唐代京师长安有许多西域画家驰骋画坛,如于阗的尉迟跋质那、乙僧父子、昙摩拙、康萨陀等。他们的画彩浓重厚实,多晕染,富于立体感,时称为“凹凸画”,其源于印度。如今丝路沿途存留的众多石窟寺内,保存了魏晋以来的许多壁画雕塑,再现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光彩。西方和印度医药也经丝路传入中国,《隋书》《唐书》的《经籍志》中,记载了许多西域、天竺等地的药方。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内,也记录了一些波斯、大秦的药方。天文历法方面亦是如此,如隋代,印度历算书陆续传入内地;唐时印度人瞿昙罗制定《经纬历》,与《麟德历》参行于世。唐开元时,印度《九执历》传入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之《大衍历》就利用了《九执历》的某些成果。《大衍历》后又传入日本。由丝绸之路传入内地的宗教,无疑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其中尤以佛教影响更为深远。佛教起源于印度,东汉时由西域传入内地,其传播路线即丝路。到魏晋时,佛教在内地广为传播,丝路上往来着内地求法和印度、西域译传佛法的僧人。当时在中国形成三个传播中心:长安、凉州和庐山。长安是丝路的起点,凉州是丝路途中的重镇。至唐代,通过丝路,佛教在内地进一步传播,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当时内地佛教宗派林立,而且佛教本身亦逐渐中国化,中国传统的儒学、道教及文学艺术等方面均受佛教的影响。除佛教之外,还有西方不少宗教相继传入中国内地,对内地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如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丝路沿途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关于上述宗教传播的遗址和遗物。中国的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沿着丝路也相继传入西方,如丝织技术、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制瓷等。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传入西域(今新疆地区),大致在魏晋之时。《大唐西域记》《新唐书》及藏文本《于阗国史》等文献记载了丝织、养蚕传入古于阗的动人传说。大约到7世纪,养蚕、丝织技术才传入欧洲。造纸是中国西汉时发明的,此后通过河西路传入西域,而传入西亚和欧洲是在公元751年大食与唐发生怛罗斯(今江布尔)之战后,唐军失败,有许多被俘的工匠(包括造纸工匠)在中亚造纸,一时“撒马尔罕纸”风行西亚和欧洲。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们相继由丝路或海路传入西方,对西方各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至于西方各国各民族的使节、商人、工匠、僧侣等,经过丝路往来定居,因而使各国各族的风俗习惯得以相互传播、相互影响之事,更是屡见不鲜。以中国汉唐时长安为例,当时居有许多西方各色各等之人,于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无不习染西方各民族的特点,唐代尤盛,所谓的胡服、胡乐、胡食、胡马、胡风等,皆主要指西域(包括今中亚、印度等地)各民族之风习。

丝路还是一条民族迁徙和融合之路,几千年来在丝路上迁徙、活动的民族不可胜数,他们为丝路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更有的民族因迁徙而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如由于蒙古帝国的西征,使一批西亚、中亚的戍卒、工匠等迁入中国内地,定居下来,时称之为“回回”。到明代,这些回回娶妻生子,逐渐与当地汉族或其他民族融合,信仰伊斯兰教,形成今天的回族。

总之,丝路绝不仅是一条欧亚的贸易通道,而且是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方言习俗、民族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的东西交流的大动脉,其在人类文明史所起的巨大作用必将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丝路东段

见“丝绸之路”条。

◎丝路中段

见“丝绸之路”条。

◎丝路西段

见“丝绸之路”条。

◎草原丝路

指历史上中国内地经漠北蒙古草原向西经中亚草原至南亚、西亚、欧洲和北非的交通道路。因古代中国丝绸多经草原游牧民族运销到西方而命名。有的学者又称之为皮毛之路。此路应为狭义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形成时间略早于沙漠、绿洲丝路。据考古发掘资料,在今俄罗斯阿尔泰州乌拉干区巴泽雷克墓葬中,出土有公元前四五百年左右(约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中国内地的丝绣织物,证明这里的游牧民族塞种人通过草原与中国内地即有丝绸的贸易关系。此后崛起于蒙古草原及新疆北部、中亚草原的匈奴、乌孙、月氏、鲜卑、柔然等游牧民族均充当了经草原丝路贸易的中间者。至6—9世纪,在蒙古高原及西域北部建国的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与隋唐王朝的贸易,又将大批的丝绸等物品运销到波斯、东罗马帝国。10世纪后的辽、金、元、明、清各代,草原丝路仍然畅通。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为中介,大量以丝绸、皮毛、牲畜、漆器、茶叶、大黄等为主的商品在草原丝路上流通;西方的摩尼教、祆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及其科技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内地。各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及融合也在草原丝路沿线进行。其主要的路线,大致是由中国内地的长安或洛阳,向北经今山西大同、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入今内蒙古地区,再度大漠而北,进入蒙古高原;再由此向北可达今贝加尔湖(古称瀚海),再西可经今西伯利亚达东欧;亦可由蒙古草原中心土拉河、鄂尔浑河一带向西越杭爱山,沿阿尔泰山西行,再折向南进入今新疆天山以北草原,再沿天山北麓至伊犁河,西行经锡尔河、咸海,过乌拉尔河、伏尔加河,直至黑海北岸。此路作为狭义丝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的交往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沙漠路

即指狭义的丝绸之路,因其中段、西段多经过沙漠地带,故名。参见“丝绸之路”条。

◎绿洲路

即指狭义的丝绸之路,因其中段、西段、东段(河西东部)多经沙漠中的绿洲,故名。参见“丝绸之路”条。

◎瀚海路

草原丝路的一段。瀚海,中国古代所指不一,有时指今贝加尔湖,有时又泛指蒙古草原或新疆北部戈壁。此路一般指从古代中国内地(长安或洛阳)经今山西大同、陕北或宁夏北部,入今内蒙古地区,再经戈壁到今蒙古高原(包括其北的贝加尔湖)的交通道路。

◎周穆王西游路线

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出土战国竹简,其中有《穆天子传》五篇,内记述了周穆王(约前947—前928)游行四海,见西王母等事。关于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路线,后人有各种考证和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穆王从今洛阳出发(有说从镐京,今陕西西安出发),过漳水(今山西长治的浊漳河),至盘石(今山西平定),猎于钘山(今河北井陉)。再北至今滹沱河上游,北征犬戎。然后,出山西雁门关,至焉居、禺知(今山西平鲁一带)、国(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再沿黄河北岸行,过燕然之山(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乌拉山)、黄之山(今内蒙古狼山),南下至温谷乐都(今青海乐都)、积石(今青海大积石山)之南河(黄河)。再西至昆仑之河,赤水之阳(今巴颜喀喇山西乌兰木伦河北,今名楚玛尔河),升昆仑之丘(今昆仑山),以观黄帝之宫。然后,北至珠泽(今新疆南玉龙哈什河与哈喇哈什河汇流处),西至天下最高之舂山(今帕米尔高原),再西及赤乌(今阿富汗境兴都库什山西部),入于曹奴(今新疆喀什)。北还至黑水(今泽普勒善河),达群玉之山(今新疆莎车西南200公里左右)。又西至剞闾氏(今塔吉克斯坦达尔瓦兹山南一带),祭于铁山(今达尔瓦兹山东喷赤河交流一带),西行达鄄韩氏(今撒马尔罕),再西至玄池(今中亚布哈拉西南的哈勒库勒)、苦山(今伊朗马什哈德)、黄鼠之山(今伊朗卡维尔沙漠),到达西王母之邦(今伊朗德黑兰附近),会见西王母。(以上路线据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

◎阿利斯德阿斯东游路线

约在公元前7世纪后期,出生于普洛康奈岛的希腊诗人阿利斯德阿斯(Aristeas)曾到中亚游历,其东行路线,在其长诗《独目人》(Arimaspea)中有所反映。此长诗在公元前5世纪史学家希罗多德著作中还保留了一部分。据此,一般认为,阿利斯德阿斯从今中亚的东部斯基泰人(即塞人)居处出发,向东到达居住在崎岖不平山地的阿尔吉帕(Argippaeans)人之处,即今哈萨克斯坦地区。再向东行至与马萨该塔(Massagetae)人毗邻的伊塞顿(Issedonians)人地区,即今楚河与伊犁河之间。由此,再往东行至独目的阿里马普斯(Arimaspeans)人居地,即今额尔齐斯河至阿尔泰山一带。

◎乌孙西迁路线

乌孙为古代中国西北民族,原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祁连山以西达阿尔泰山东端一带),其王号昆莫。后大月氏攻杀其王,人民亡入匈奴。约在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击败大月氏,使之西迁至今伊犁河、楚河流域。此时,乌孙昆莫较强,为报父仇,约在前148—前127年间,由匈奴处西击大月氏而占有其居地(即楚河、伊犁河流域),并世居于此。直到5世纪初,漠北柔然兴起,乌孙数为其所逼,又西南迁徙于今帕米尔一带。

◎大月氏西迁路线

大月氏为古代中国西北民族,原居于敦煌、祁连间(今祁连山至阿尔泰山东部)。约在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击破大月氏,迫其西迁至今伊犁河、楚河流域。约在前148—前127年间,乌孙又击大月氏而占其地,迫使大月氏南经中亚费尔干纳,迁至今阿姆河北,征服该地大夏。此后,大月氏即居于阿姆河南北一带。

◎驰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通往各地的标准化、完整的交通干道名。修建于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路整齐划一,“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使各条道路通向京师咸阳。

◎直道

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从甘泉至九原的道路名。始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起自秦林光宫(汉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北梁武帝村),所经路线今人说法多有分歧。一说由林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今旬邑石门关,黄陵县艾蒿店,陕、甘交界处的五里墩,至黄陵县的兴隆关(沮源关),后沿子午岭主脉西侧甘肃华池县东,至铁角城、张家崾崄,直北经定边东南,复折东北达内蒙古乌审旗、红庆河、东胜县西、昭君坟东,至内蒙古包头西,即秦九原郡治所九原县。另一说,在兴隆关东北上行,经志丹县东的“圣人条”,入安塞,北行至横山县,折东至汉上郡(治今榆林鱼河堡)。又北行至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的红庆河乡,与前述红庆河道合一,至九原。此道系秦为抵御漠北匈奴,运输兵粮而修筑。

直道示意图(引自《西安古代交通志》

◎回中道

秦汉时自长安经汧水河谷,至回中,再北出萧关的道路。回中,指秦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北。《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前107),武帝行幸雍(今陕西凤翔),“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此为秦汉时丝路东段一条重要支线。

◎河西路

丝路东段的主要干道之一。即经今甘肃河西走廊的一段道路。从今武威出发,经张掖、酒泉、敦煌的玉门关或阳关,入丝路中段。因经河西走廊故名。自西汉武帝逐匈奴,开河西四郡之后,此路即为丝路东段主要干线,在中西交往中发挥过巨大作用。

◎赵破奴故道

西汉元封三年(前108)从票侯赵破奴率军攻破姑师(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的行军路线。即赵破奴率属国军由阳关出发,越今阿尔金山到楼兰都城扜泥,与汉使王恢擒楼兰王,然后北上攻破姑师,迁其众于博格达山北,改名车师。

◎陇关道

丝路东段经陇关一段道路。陇关,即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此道即由长安经槐里(今陕西兴平)、邰城(今陕西杨凌永安村)、雍县(今陕西凤翔)至汧县(今陇县),西行五十里入陇坂,逾陇关,经天水郡(治今甘肃天水)至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唐代此路又称为“陇州道”。

◎陇西路

丝路东段长安至陇西一段道路。西汉初,河西四郡未设置前,由京师长安,经雍县(今陕西凤翔)、汧县(今陕西陇县),取回中道,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过六盘山再到陇西。后又可由陇县西越陇关,经今甘肃秦安,沿渭水北侧至陇西郡。由陇西再取道入河西道,或取青海西宁、大通北至张掖,与河西道合。

◎光禄城道

汉代由长安北入漠北草原道路之一。光禄城在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此道由长安经直道抵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经光禄城,入蒙古草原,向西经草原路达西域各地。

◎鸡鹿塞道

汉代由长安经灵州,过鸡鹿塞,以通漠北草原路的道路。鸡鹿塞,为西汉西部都尉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西。由长安经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西北)或安定郡(治今宁夏固原),至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南),然后北上经鸡鹿塞入漠北蒙古草原,然后,经草原路可到西域各国。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

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武帝欲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募城固人张骞出使月氏。张骞一行从京师长安出发,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向西至河西时为匈奴所获,留十余岁。后由匈奴西部西走数十日至大宛(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再至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大月氏(今阿姆河北一带)、大夏(今阿姆河以南地区)。大月氏已安居,不愿与匈奴为敌,故居岁余,由月氏返国,欲从南山(今甘肃祁连山)及羌中(泛指今甘肃临洮以西羌族居地)归,又为匈奴所擒。留岁余,匈奴乱,归汉京师长安。至汉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奉命率300余人使团第二次出使西域,以联络乌孙共击匈奴。使团出陇西,经汉新设于河西走廊的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北至今伊犁河、楚河流域的乌孙,并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月氏、大夏诸国。后乌孙使随汉使返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霍去病出兵河西路线

汉元狩二年(前121),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攻匈奴河西,道出陇西(治今甘肃临洮),过黄河,北逾乌逆水,败匈奴速濮部。后西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大黄山),杀匈奴折兰王、执浑邪王子等。然后由原路返回。是年夏,霍去病第二次出兵河西,出北地(治今甘肃庆阳西北),涉钓耆水(今地不详)、济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下酒泉至祁连山,扬武于鱳得(今甘肃张掖西),俘获甚众。

◎赵充国入湟中道

西汉神爵元年(前61),将军赵充国镇压河湟羌人反抗的进军路线。赵充国先至金城(今甘肃兰州西),渡黄河,沿湟水西上,夜至落都(今青海乐都),驻于西部都尉所。另遣一支军北上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断羌运输之道。然后,引兵至青海湖东一带先零羌所在,羌虏见汉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溺死者数百,俘获甚众。此后,充国屯田于临羌(今青海湟源)至浩门(今青海大通)一带,先零诸羌降。因充国由金城沿湟水进军,故称此为湟中道。

◎罽宾乌弋山离道

丝路西段南部道路。从莎车(今新疆莎车)经帕米尔高原,历悬度(今达丽尔,Darel),西南行至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到乌弋山离国(今锡斯坦,Seistan)。再由乌弋山离可西到条支(今叙利亚)等地;也可从罽宾南沿印度河而下,到达今巴基斯坦卡拉奇及印度各地。

◎五船道

丝路中段开首一段道路名。开辟于东汉末至三国初,即由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玉门关以西戈壁)及龙堆(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沙漠),出五船(今地不详)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魏略·西戎传》),因经过五船,故名。由高昌再“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今新疆库车),为新道”(即“五船道”)。

◎伊吾路

丝路中段开首一段道路,因通过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而得名。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大将军窦宪破北匈奴,复取伊吾卢(即伊吾)后,车师前部(在今新疆吐鲁番)、后部王(今新疆奇台南)降汉。于是,开通了从玉门关西北行,经沙碛至伊吾的道路,史称“伊吾道”或“伊吾路”。由伊吾向西可至高昌壁(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及车师前部,再西南与原西域北道龟兹相合。此道以后日趋重要,成为隋唐时所谓的西域北道。

◎飞狐道

古代山西大同、太原入河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因经过飞狐口(今河北蔚县代王城西南)而得名。此道形成于楚汉之际,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西汉此道由代郡(治今河北蔚县东北)南下,穿恒山山谷,出北口(即飞狐口),至广昌(今河北涞源),共百四十里。东汉时,又增筑由飞狐道向东北,通怀戎县(今河北怀来东南)一段道路。北魏时,此道又西北延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唐代又南可西通雁门(在今山西代县)。北宋时,飞狐口以北没于契丹(辽),此道渐衰。

◎《汉书·西域传》记西域南北道

西汉时丝路中段两条主要道路。据《汉书·西域传》记:“自玉门(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遗址)、阳关(今敦煌南南湖西)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今新疆若羌)傍南山(今昆仑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则出大月氏(今中亚阿姆河北)、安息(今里海东南,Parthia)。自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随北山(今新疆库车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奄蔡(今咸海至黑海一带)。”

◎《魏略·西戎传》记西域诸道

三国魏时鱼豢撰《魏略》内《西戎传》(书已佚,文存《三国志》卷三十《乌丸鲜卑传》裴松之注中)记:“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婼羌(今新疆若羌)转西,越葱岭(今帕米尔),经悬度(今达丽尔),入大月氏(今阿富汗阿姆河北),为南道。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今罗布泊西北沙漠),到故楼兰(今罗布泊西北),转西诣龟兹(今新疆库车),至葱岭,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朱士行求法路线

三国魏甘露五年(260),沙门朱士行在洛阳讲《道行经》,往往不通,遂誓志捐身,远求《大品》。从洛阳出发,经雍州(治今西安)、陇西、河西,出敦煌,经西域南道,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果写得《般若》正品梵书胡本90章,60余万言。于晋太康三年(282)卒于于阗。

◎吕光西征路线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授命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统兵7万,出征西域。军出敦煌玉门关,度流沙,西行至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北至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然后,率军南下,进兵焉耆,其王降。十九年(383)十二月,吕光从焉耆进军围龟兹(今新疆库车),攻降其国,西域各国皆降。

◎法显求法路线

东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从长安出发,越陇山(今陕西陇县西)到乾归国(即西秦,时都苑川,今甘肃兰州东苑川),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国(即南凉,时都西平,今青海西宁),西北越养楼山(在今青海北祁连山一带),经今扁都口过祁连山,至张掖(今甘肃张掖)。停一月余,西到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度流沙至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再至焉耆(彝国)。五年(401)到于阗(今新疆和田)。然后,再行20日至子合国(今新疆叶城哈尔噶里克),南行入葱岭(帕米尔高原),到于麾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再行25日至竭叉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西南),越葱岭向北天竺,至陁历(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由此顺岭西南行,渡新头河(今印度河),到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北部)。然后,游五天竺,先由北向南,然后东行到今加尔各答一带,由恒河口乘船南下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呆二年。后乘船由师子国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返国。途数次遇风浪,义熙八年(412)七月,船抵长广郡不其县牢山南岸(今山东崂山县东海岸)。

◎董琬、高明出使西域路线

北魏太延三年(437),太武帝遣散骑常侍董琬、高明携带锦帛出使西域。发自京城洛阳,经长安,及北凉所据之河西走廊,由北凉沮渠牧犍发使导路,经敦煌出流沙至鄯善(今新疆若羌)。然后招抚曾遣使北魏之西域九国(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渴槃陀、鄯善、焉耆、车师、粟特)。后又由乌孙王发导译使,派使者至破洛那国(今中亚费尔干纳)。高明出使者舌国(今中亚塔什干)。董琬、高明东还,乌孙、破洛那之属遣使随琬向北魏贡献者十有六国。

◎河南道

又作羌中道、吐谷浑道、青海路、青唐道等。即经过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越阿尔金山,至今新疆若羌(古鄯善)一段道路的称呼。最初,西汉张骞使西域还并南山(今祁连山)欲从羌中归,故有的学者又名之为羌中道。南北朝时,南朝称据黄河之南的吐谷浑为“河南”,南朝诸政权经今四川成都,沿岷江而上,经龙涸(今四川松潘),入吐谷浑(河南国)境,再经青海入西域,西域诸国也从此道遣使至南朝,故又称为河南道或吐谷浑道。至北宋时,因西夏据有河西走廊,故北宋与西域诸国的交通,只有通过以青唐城(今青海西宁)为中心的吐蕃唃厮啰,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至若羌的道路,故又称为“青唐道”或“青海路”。南北朝时,沿此路求法僧人有法献、慧览(返程)、宋云、惠生等。

◎青海路

见“河南道”条。

◎吐谷浑路

见“河南道”条。

◎释慧览从西域返程路线

5世纪中,有酒泉人,姓成,法名慧览,曾游西域,顶戴佛钵。返至于阗(今新疆和田),路由河南(即吐谷浑),即从于阗北上至且末、鄯善(今新疆若羌),东入据有今青海的吐谷浑,再沿岷江而下至成都。在河南,吐谷浑王慕利延世子琼等敬览德闻,遣使并资财于蜀立左军寺,览即居之。

◎释法献西域求法路线

法献姓徐,西海(治今内蒙古居延)延水人。其于宋元徽三年(475)从金陵(今江苏南京)出发,西游巴蜀(今四川),路出河南,即从成都沿岷江而上入河南国(即吐谷浑国);道经芮芮(即柔然),其时芮芮已据有今新疆东北,再经南道至于阗(今新疆和田),欲度葱岭(今帕米尔),时因栈道绝,遂从于阗返回。

◎宋云、惠生西域求法路线

北魏神龟元年(518)十一月,宋云、惠生从京师洛阳出发,经长安、陇西(今甘肃临洮)、乐都、西平(今青海西宁)至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入吐谷浑境,再经吐谷浑城(在今青海都兰一带),越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逾阿尔金山,到鄯善城(今新疆若羌)。这段道路史称“河南道”(又名“吐谷浑路”等)。从鄯善城西行至左末城(即且末,今新疆且末)、末城(今新疆策勒北)、捍城(策勒西北),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二年(519)七月又西至朱俱波国(今新疆叶城),八月至汉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至钵和国(今瓦罕谷地)。十月初至哒国(即哒,今阿姆河南),十一月初入波斯国(即波知国,今瓦罕谷口西之泽巴克),月中入赊弥国(今巴基斯坦西北奇特拉尔)。十二月初从钵卢勒国(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河流域),入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北部一带)。正光元年(520)四月中旬,到乾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后西行八日过辛头大河(今印度河),行十三日至佛沙伏城(约在今巴基斯坦北境),又到乾陀罗城(白沙瓦)。正光三年(522),惠生等返国。

◎《北史·西域传》记出西域道

据《北史·西域传》序记:“其出西域,本有二道,后更为四:出自玉门,度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今新疆若羌)为一道;自玉门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为一道;从莎车西行一百里至葱岭(今帕米尔),葱岭西一千三百里至伽倍(今阿富汗东北瓦罕)为一道;自莎车西南五百里,葱岭西南一千三百里至波路(今克什米尔西北巴尔提斯坦)为一道焉。”

◎裴矩《西域图记》所记路线

隋炀帝时,吏部侍郎裴矩诱令商胡言其国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书已佚。《隋书·裴矩传》录其书序,内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今地中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今新疆哈密西),经蒲类海(今巴里坤湖)铁勒部,突厥可汗庭(今新疆特克斯河一带),度北流水(今伊犁河),至拂菻国(即东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城),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度葱岭,又经拔汗(今中亚费尔干纳)、苏对沙那国(今中亚乌腊提尤别)、康国(今中亚撒马尔罕)、曹国(今中亚伊斯特罕)、何国(伊斯特罕西)、大小安国(今中亚布哈拉)、穆国(今中亚查尔朱),至波斯(今伊朗),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今新疆和田)、朱俱波(今新疆叶城)、渴槃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度葱岭,又经护密(今克什米尔西北瓦罕)、吐火罗、挹怛(均在今阿富汗阿姆河南)、忛延(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的巴米安)、漕国(今阿富汗加兹尼),至北婆罗门(今印度北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韦节、杜行满出使西域路线

隋大业中(605—618),炀帝曾遣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诸国。从京师长安(或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至玉门关,经西域南道,越葱岭,至罽宾(时在今克什米尔一带),得玛瑙杯,王舍城得佛经,再至史国(今中亚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Shahri-Sebz),得十舞女、狮子皮、火鼠毛而还。

◎王玄策出使印度路线

唐初,王玄策曾四次出使印度(一说只有三次)。第一次在贞观十七年至二十一年(643—647),太宗令散朝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为正使,前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为副使,共22人,送婆罗门(印度)客使还国。第二次是贞观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647—648),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任务是取印度制糖法及培养梵语研究人员,因印度摩伽陀国王阿罗那顺篡立,拒唐使,王玄策联吐蕃,俘阿罗那顺等。关于这两次出使路线,一说沿唐蕃古道,从今青海至西藏拉萨,再至泥婆罗(今尼泊尔),达印度。一说仍由传统西域南道(即经于阗,越葱岭,至印度)至印度,献俘时返程经唐蕃古道。第三次是约在显庆二年至龙朔元年(657—661),王玄策为正使,任务是往印度娑罗林佛涅槃处送袈裟。第四次在龙朔三年至麟德二年(663—665),追法照法师回京及寻长生不老药。此两次大体均由唐蕃古道及泥婆罗道往返。

◎李义表出使印度路线

见“王玄策出使印度路线”条。

◎玄奘求法路线

唐贞观三年(629),玄奘离开京师长安,经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兰州,过黄河,沿河西走廊至瓜州(今甘肃安西西南),再过莫贺延碛(今噶顺沙漠),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再经焉耆、屈支(即龟兹,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温宿东),西北行三百余里过凌山(今新疆别迭里山口),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又名热海,今伊塞克湖)。再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8公里阿克别希姆古城)。再西北行四百余里,至千泉(今中亚江布尔东明布拉克),又西行四五十里,至呾逻私城(今中亚江布尔)。由此南行十余里,有小孤城,再西南行二百余里,至白水城(今中亚奇姆肯特东赛拉木)。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至恭御城(在今锡尔河支流Chirchik河与Angren河流域),再南行四五十里至笯赤建国(在今中亚塔什干东之汗阿巴德)。再西行二百余里,至赭时国(今中亚塔什干)。由此西行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西出口处)。由此西北入大沙碛,行五百里至飒秣建国(又名康国,今中亚撒马尔罕城)。再西南行至羯霜那国(又名史国,今撒马尔罕南75公里),又东行二百余里入山,东南行三百余里,入铁门(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苏里汗达里西北恰克恰里山口)。出铁门顺缚芻河(今阿姆河),沿河而下可至呾密国(位于Surkhan河入阿姆河河口不远处)等国。自缚芻河南下至活国(今阿富汗昆都士),再南至缚喝国(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由此南行百余里至揭职国(今阿富汗达拉哈斯),东南入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出吐火罗国境,至梵衍那国(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巴米扬)。由此东行入雪山,逾黑岭,至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北Begram)。然后,进入北印度诸国。在周游印度各国后,玄奘于贞观十七年(643),携所带经卷返回。其回程路线,经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东入帕米尔,沿丝路南道,经朅盘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瞿萨旦那(今新疆和田)、媲摩城(今新疆策勒北)、尼壤城(今新疆民丰北尼雅古城)、货逻故国(今新疆安得悦古城)、折摩驮那故国(今新疆且末)、纳缚波故国(古楼兰地,即今新疆若羌)。由此至敦煌,由河西、陇西,返回京师长安。

◎唐蕃古道

唐代由今青海入西藏拉萨的道路。《新唐书·地理志》鄯州鄯城(今青海西宁)条注记此道:“……西六十里有临蕃城(今青海西宁西),又西六十里有白水军、绥戎城(今青海湟源),又西南六十里有定戎城(今青海北京台古城)。又南隔涧七里有天威军,军故石堡城(今青海湟源日月乡石城山),开元十七年(729),初曰振武军,二十九年没吐蕃,天宝八载(749)克之,更名。又西二十里至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其西吐蕃,有开元中分界碑。自振武经尉迟川(今青海倒淌河镇一带)、苦拔海(今青海尕海)、王孝杰米栅(今青海共和东巴乡东北台地),九十里至莫离驿(今青海共和东巴古城)。又经公主佛堂(今青海共和恰卜恰镇)、大非川(今青海湖南切吉草原)二百八十里至那录驿(今青海大河坝),吐浑(吐谷浑)界也。又经暖泉(今大河坝西南温泉)、烈谟海(今青海苦海),四百四十里渡黄河,又四百七十里至众龙驿(今青海巴颜喀喇山南麓紫山)。又渡西月河(今青海扎曲),二百一十里至多弥国西界。又经犛牛河(今通天河,金沙江上游)度藤桥,百里至列驿(今青海玉树结隆)。又经食堂、吐蕃村、截支桥(在结隆南野鸡海,又称羊吉措),两石南北相当,又经截支川(青海子曲流域之给沙扁地),四百四十里至婆驿(子曲上游的野云松多)。乃渡大月河(今扎曲)罗桥,经潭池、鱼池,五百三十里至悉诺罗驿(今青海杂多县西扎曲与当曲之间)。又经乞量宁水(今青海当曲)桥,又经大速水桥(青海登曲西南),三百二十里至鹘莽驿(在唐古拉山查午拉山口南流索曲北源西),唐使入蕃,公主每使人迎劳于此。又经鹘莽峡(鹘莽驿西)十余里,两山相崟,上有小桥,三瀑布注如泻缶,其下如烟雾,百里至野马驿(今西藏白雄)。经吐蕃垦田,又经乐桥汤(今藏北陇雀湖),四百里至川驿(今西藏黑河,又名那曲)。又经恕谌海,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今西藏桑雄),旁有三罗骨山(今西藏桑来拉山),积雪不消。又六十里至突录济驿(今西藏桑曲桥北),唐使至,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又经柳谷莽布支庄(今西藏当曲谷地),有温汤(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宁仲温泉),涌高二丈,气如烟云,可以熟米。又经汤罗叶遗山(今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及赞普祭神所,二百五十里至农歌驿(今西藏羊八井地区)。逻些(今西藏拉萨)在东南,距农歌二百里,唐使至,吐蕃宰相每遣使迎候于此。”又唐释道宣撰《释迦方志》卷一遗迹篇第四,记入印度求法三道,其东道“从河州(今甘肃临夏)渡大河(黄河),上曼天岭(今甘肃河州北山),减四百里,至鄯州(治今青海乐都)。又西减百里,至鄯城镇(今青海西宁),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今西宁西南千户庄),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清海(今青海湖),海中有小山,海有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今青海都兰一带)。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今青海布尔汗布达山北面一带)。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今通天河上游一带)。又西南至苏毗国(在通天河以西,跨唐古拉山之地)。又西南至敢国(今西藏那曲一带)。又南少东至吐蕃国(都今西藏拉萨)”。此为唐蕃古道另一条路线,其后一段路线与前述《新唐书·地理志》所记相合。

唐蕃古道示意图(引自陈小平《唐蕃古道》)

◎慧超往五天竺路线

慧超,一名惠超,新罗人。自幼来中国,出家为僧。其于何时经海路至印度五天竺求法情况,已不可知晓。现存敦煌遗书中有其《往五天竺国传》残本(P.3532),内记其返程路线:由北天竺(今印度旁遮普北贾朗达尔),东行一月,过雪山(今喜马拉雅山),至苏跋那具怛罗国(即女国,又名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西北)。由此西行一月,至社吒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地方),再西行一月,至新头故罗国(今印度拉吉普坦那)。由此北行15日,至迦什弥罗国(即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由此东北隔山15日程,至大勃律国(今巴尔提斯坦)、杨同(一作象雄,今西藏阿里)、娑播慈(今拉达克西)。从迦叶弥罗国隔山一月程,至乾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拉瓦尔品第)。由此正北入山三日程,至乌苌国(今印度河上游斯瓦特河一带)。又东北入山15日程,至拘卫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从建驮罗国西行入山七日,至览波国(今喀布尔河北岸之拉格曼)。由此西行八日,至罽宾国(即迦毕试国,在今阿富汗北Begram)。再西行七日,至谢国(即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南札巴尔)。由此北行七日,至犯引国(喀布尔西巴米扬),再北行20日,至吐火罗国(今阿姆河以南地区,以今阿富汗巴尔赫为中心)。从吐火罗国东行七日,至胡蜜国(今阿富汗东北瓦罕),其北即九个识匿国(今帕米尔高原锡格南)。由胡蜜国东行15日,过播密川(帕米尔八大平川之一)。由葱岭(今帕米尔)步行一月,至踈勒(今新疆喀什),又东行一月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时为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开元十五年(727)十一月上旬,至安西(治今龟兹)。由安西东行至焉耆国(今新疆焉耆)。传文下残,行程不知。

◎杜环经行路线

唐天宝十载(751),唐朝安西都护高仙芝与大食(阿拉伯)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大战,唐军惨败,幸免于死的唐士卒多被俘。其中,就有《通典》撰者杜佑族子杜环。他被俘后,在中亚、西亚等地流浪20余年,广德时(763—764)返国,写下《经行记》一书(已佚),现此书片断在《通典》中保存下来。据《经行记》载,怛罗斯城为石国(以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为中心)大镇,其城南千里为拔汗那国(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杜环先至末禄国(国都在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先后生活六年左右,去过大食国都亚俱罗国(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又从苫国(今叙利亚)的鞅萨罗(今耶路撒冷),到今北非摩邻国(首府在今突尼斯凯鲁旺)、拂菻国(今埃及亚历山大)等。后到大食各地游历,约于唐宝应元年(762)前后,乘商船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由海路返回唐朝。

◎悟空入竺路程

悟空,名奉朝,京兆云阳(治今陕西泾阳西北)人,俗姓车,原为北魏拓跋氏族人。唐天宝十载(751),时任唐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员外置同正员的悟空,奉旨随中使张韬光出使罽宾国(即迦毕试,今阿富汗北Begram)。其行程是:“取安西路(即经过龟兹的西域中道),次疏勒国(今新疆喀什),次度葱山(今帕米尔),至杨兴岭及播密川(帕米尔五大川之一)、五赤匿国(亦云式匿、识匿,今帕米尔高原锡格南),次护密国(今阿富汗瓦罕),次拘纬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次葛蓝国,次孽和国,次乌仗那国(即乌苌,今印度河上游斯瓦特河一带)、茫勃国及高头城,次摩但国,次信度城(以上均在今喀布尔河以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信度城,即印度河边城)。”至天宝十二载(753)二月二十一日,到乾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此为罽宾东都。悟空在此出家为僧,法号法界,遍历印度各地圣迹。后取北路返,先至吐火罗国(今阿姆河南),东经式匿国,至疏勒,经于阗(今新疆和田)、安西(今新疆库车)、乌耆国(即焉耆),达北庭(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并译经。到贞元五年(789)九月,其随唐北庭宣慰使中使段秀明回长安,因河西为吐蕃所占据,故由漠北回鹘汗国(时称“回鹘路”)返京师。

◎安西路

唐代经过西域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一段道路的名称。也即是唐代的西域中道,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经焉耆、龟兹(今库车)至疏勒的道路。天宝十载(751),悟空随使罽宾即由此路。

◎回鹘路

唐安史之乱后,河陇为吐蕃所据,唐使与西域安西、北庭都护府及西域各国使臣往来经过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然后南下至京师长安的道路。如贞元五年(789),悟空随中使段秀明回京师,即由此路。

◎《西州图经》十一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残卷(P.2009号)记自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通往四周的十一条道路。计有赤亭道、新开道、花谷道、移摩道、萨捍道、突波道、大海道、乌骨道、他地道、白水涧道、银山道。西州,为唐代丝路要冲,由此向四周均有通行道路,可见当时交通之发达、畅通。

◎赤亭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残卷(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又名伊西道。唐代西州(治今新疆高昌故城)设有赤亭手捉、赤亭镇,由此至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道路,即此路。途中过沙碛,道路险恶。再取伊吾道至丝路门户敦煌。为丝路重要干线之一。

◎新开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此道两《唐书》及诸志均不载,《图经》文字残存约20字,内有“有泉井”,“及见阻贼不通”句。

◎花谷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从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至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蒲昌县(治今新疆鄯善)界,西合柳中(今新疆鲁克沁)向庭州七百三十里,丰水草,通人马。”

◎移摩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由唐西州蒲昌县(治今新疆鄯善)至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蒲昌县界移摩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三十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

◎萨捍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指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至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蒲昌县(治今新疆鄯善)界萨捍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三十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

◎突波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指从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至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蒲昌县(今新疆鄯善)界突波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三十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

◎乌骨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指从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至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高昌县(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界北乌骨山,向庭州四百里,足水草,峻险石危,唯通人径,马行多损。”

◎他地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指从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至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交河县(治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

◎白水涧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指从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白水涧至西北达处月(西突厥部落名)以西诸民族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交河县(治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界,西北向处月(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已西诸蕃,足水草,通车马。”

◎大海道

又作“柳中路”或“大海路”。古丝路上连接敦煌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一条道路。敦煌发现的唐代遗书《西州图经》残卷(P.2009号)记:“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今新疆鲁克沁)界,东南向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魏书·西域传》记:“自玉门关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至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为一道。”当亦指此道,为敦煌至高昌最接近道路。开辟于东汉末至三国时,因多沙碛,无水草,故难行。近代仍有走私鸦片等商人还由此道至今吐鲁番。

◎银山道

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P.2009号)所记十一道之一。系指唐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天山县(治今新疆托克逊)至焉耆的道路。《图经》记:“右道出天山县界,西南向焉耆国七百里,多沙碛卤。”又《新唐书·地理志》也详细记载此路,内记:“自州(西州)西南有南平、安昌二城,百二十里至天山(即天山县)西南入谷,经雷石碛,二百二十里至银山碛,又四十里至焉耆界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有张三守捉。又西南百四十五里经新城馆,度淡河(今开都河),至焉耆城。”玄奘西行求法,从高昌至焉耆,即由此路。贞观十八年(644),唐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兵出银山道”伐焉耆,也经此道(《新唐书·西域传》)。

◎矟竿道

一作稍竿道。唐伊州至沙州道路名。因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有矟竿戍而得名。据敦煌发现石室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号)记:“双泉驿。右在州东北四百七十七里一百六十步,瓜州常乐县(治今甘肃安西南)界。唐仪凤三年(678)闰十月奉敕移矟竿道就第五道莫贺延碛置,沙州百姓越界捉。奉如意元年(692)四月三日敕,移就矟竿道行,至证圣元年(695)正月十四日敕,为沙州遭贼,改第五道来往。”由此知,唐证圣元年前,从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至伊州稍竿戍的道路通行,此后则沙州遇贼,改在其偏北的第五道行走,具体路线已不可考。

◎第五道

唐代沙州至伊州道路名。因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东第五驿而得名。据敦煌发现石室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号)记:“双泉驿。右在州东北四百七十七里一百六十步,瓜州常乐县(治今甘肃安西南)界。唐仪凤三年(678)闰十月奉敕移矟竿道就第五道莫贺延碛置,沙州百姓越界捉。奉如意元年(692)四月三日敕,移就矟竿道行,至证圣元年(695)正月十四日敕,为沙州遭贼,改第五道来往。”由此知,唐证圣元年后,因沙州遭贼,唐朝改沙州至伊州原往来之矟竿道,由第五道行走。此道经莫贺延碛(今哈密敦煌间戈壁),在矟竿道稍北。

◎《沙州地志》记六所道路

敦煌石室遗书《沙州地志》(P.5034号)所记“六所道路”:“一道南路,(从镇东去屯)城(即由石城镇,今新疆若羌,东行至屯城,今新疆米兰)一百八十里。从屯城取碛路,由西关向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一千四百里,总有七泉,更无水草。其镇(石城镇)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一道南路,从镇(石城镇)去沙州一千五百里,其路由古阳关向沙州,多缘险隘,泉有八所,皆有草,道险不能夜行,春秋二时雨涤,道闭不通。一道从镇西去新城(今新疆若羌西南瓦石峡)二百四十里,从新城西出取傍河(今车尔臣河)路向播仙镇(今新疆且末)六百一十里。从石城至播仙八百五十里,有水草。从新城西南向蒲桃城(在今新疆若羌西北)二百四十里,中间三处有水草,每所相去七十余里。从蒲桃城西北去播仙镇四百余里,并碛,路不通。一道南去山(今阿尔金山)八十里,已南山险,即是吐谷浑及吐蕃境。一道北去焉耆一千六百里,有水草,路当蒲昌海(今罗布泊)。一道东南去萨毗城(在今新疆阿雅格库木库勒附近)四百八十里。”下残阙。以上是《沙州地志》所记,由石城镇(古鄯善,今若羌),东到沙州(共两道),西南到且末(一道),北到焉耆(一道),西南到今青海吐谷浑、吐蕃(二道)等六条道路情况,是丝路南道的重要交通要道。

◎《元和郡县图志》记庭州八到

唐代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为北庭都护府治所,丝路的交通要冲。唐元和年间(806—820)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庭州条记其“八到”:“东南至上都(今长安)五千二百七十里。东南至东都(今洛阳)六千一百三十里。东南至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九百七十里。东至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五百里。西南至焉耆镇(今新疆和硕)一千一百里。西至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阿克别希姆古城)二千二百二十里。北至坚昆衙帐(在今叶尼塞河中上游)约四千里。东北至回鹘衙帐(今蒙古哈尔和林)三千里。”

◎《元和郡县图志》记西州八到

唐代西州(治今吐鲁番)为唐丝路的要冲。唐元和年间(806—820)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西州条记其“八到”:“东南至上都(长安)五千三十里。东南至东都(洛阳)五千里。东北至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七百三十里。西南至焉耆(今新疆和硕)七百二十里。东南至金沙州(疑即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一千四百里。南至楼兰国(今新疆若羌)一千二百里,并沙碛,难行。北自金婆岭至北庭都护府(治今新疆吉木萨尔)五百里。”

◎《元和郡县图志》记伊州八到

唐代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为丝路交通要冲。唐元和年间(806—820)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州条记其“八到”:“东南至上都(长安)四千四百三十里。东南至东都(洛阳)五千一百六十里。西南至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七百三十里。东南取莫贺碛路至瓜州(治今甘肃安西东南)九百里。正南微东至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七百里。”

◎莫贺碛路

唐代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至瓜州(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一段道路名。因其主要经过两者之间的莫贺碛(又名莫贺延碛)而得名,全长约九百里(唐里,下同)至瓜州,一千六百里至沙州。

◎贾耽记“从边州入四夷道”

唐贞元时(785—805)宰相贾耽系著名地理学家,曾撰多种地理著作,惜今已不存。《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摘引其著作,内有“从边州入四夷道里”,详细记载唐边州至四夷(周边民族和外国)的道程,均为唐代丝路主要交通干线,即有“一曰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入安东(即安东都护府,治今辽宁辽阳)道;二曰登州(治今山东蓬莱)海行入高丽(今朝鲜半岛北部)、渤海(即渤海国,都今吉林敦化)道;三曰夏州(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塞外通大同、云中(今内蒙古北部)道;四曰中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东岸)入回鹘(中心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道;五曰安西(治今新疆库车)入西域道;六曰安南(治今越南河内)通天竺(今印度)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贾耽记沙州至于阗路程

《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里”记:“又一路自沙州(治今甘肃敦煌)寿昌县(今沙州西南)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今罗布泊)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今新疆米兰),汉伊脩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今新疆若羌),汉楼兰国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康艳典为镇使以通西域者。又西行二百里至新城(今新疆瓦石峡),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今车尔臣水),五百里至播仙镇(今新疆且末),故且末城也,高宗上元中(674—676)更名。又西经悉利支井、祆井、勿遮水,五百里至于阗(今新疆和田)东兰城守捉。又西经移怀堡、坎城守捉,三百里至于阗。”

◎《新唐书·地理志》记北庭至碎叶城道程

唐北庭都护府(治今新疆吉木萨尔)为西通中亚的重要交通要冲。《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条注:“自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有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又八十里有俱六城守捉(今新疆乌鲁木齐北),又百里至轮台县(治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今新疆昌吉),又渡里移得建河,七十里有乌宰守捉(今新疆玛纳斯),又渡白杨河(今新疆玛纳斯河),七十里有清镇军城,又渡叶叶河,七十里有叶河守捉,又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今新疆乌苏),又七十里有东林守捉,又七十里有西林守捉。又经黄草泊(今新疆艾比湖)、大漠、小碛,渡石漆河,逾车岭(今新疆准噶尔阿拉套山),至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过思浑川、蛰失密城,渡伊丽河(今新疆伊犁河),一名帝帝河,至碎叶界。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阿克别希姆古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今巴尔喀什湖)。”

◎参天可汗道

由唐代京师长安到漠北的道路。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平漠北薛延陀国,漠北铁勒诸部尊太宗为天可汗,诸部酋长来朝,并请于回纥(铁勒诸部之一)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称之为“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酒肉以供过使,岁贡貂皮以充租赋。其六十八驿今已无考。

◎勃律道

唐代由今帕米尔南经勃律至吐蕃、印度的道路。勃律,又作波伦、钵罗、钵露罗等,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巴尔提斯坦,是连接西域、印度、吐蕃的交通要冲。由此向南经今达拉克可至印度,向东经今西藏阿里可到拉萨等地。由此向北经帕米尔高原可入今新疆。7世纪后半叶,因吐蕃的侵逼,勃律又分为大、小勃律。吐蕃屡侵勃律,是欲假其道而攻唐安西四镇,与唐争夺西域,故其地为唐之门户。唐与吐蕃争夺勃律的战争频繁。天宝六载(747)唐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率骑1万远征勃律,从识匿国(今帕米尔锡克南)分兵三路,历经千难万险,出其不意攻入小勃律,将吐蕃势力逐出,唐于此设归仁军,募千人镇守。此后,吐蕃与唐朝为争夺勃律发生了几次战争。直到安史之乱后,勃律为吐蕃所占据。

◎刘元鼎使吐蕃道程

唐长庆二年(822),命大理卿刘元鼎出使吐蕃,与赞普会盟。元鼎从京师长安出发,逾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西北渡黄河,至龙支城(今青海化隆东),有“耋老千人拜且泣,问天子安否”,又经赤岭(今青海日月山),沿唐蕃古道至吐蕃逻些(今西藏拉萨),与吐蕃赞普会盟,并立碑以记之。

◎灵州道

从长安经灵州至河西的道路。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因陇右地区为吐蕃、党项等部落所阻,由长安至河西走廊原陇西路不畅通,故改经邠州(治今陕西彬县),北上到庆州(治今甘肃庆阳),沿马岭水(今环江)而上,至方渠(今甘肃环县南杨旗镇)。再北上至青刚峡或土桥子(在今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经旱海(戈壁)入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过黄河,入今阿拉善旗腾格里沙漠,西行至白亭河(今石羊河),到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再由此沿河西路至西域。

◎高居诲使于阗路程

后晋天福三年(938),因于阗(今新疆和田)使入贡,晋遣供奉官张匡邺及判官高居诲出使于阗,策其王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录·于阗传》有记其行程的记载。大致是:自十二月,居诲等自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过黄河,行三十里,始入今腾格里沙漠,时为党项部落居处,有细腰沙、神点沙、三公沙,宿月氏都督帐。由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登沙岭,即党项牙帐,其酋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今石羊河)至凉州(治今甘肃武威),行五百里至甘州(治今甘肃张掖)回鹘。西北行至肃州(治今甘肃酒泉)。再西行至瓜州(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从沙州西南阳关,西行至仲云牙帐胡卢碛,再西行至大屯城(今新疆米兰),渡陷河(今车尔臣水),又西行至于阗。

◎王延德使高昌路程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因居高昌(治今新疆吐鲁番)的西州回鹘(又称高昌回鹘等)遣使入贡,宋太宗遣供奉官王延德及白勋出使高昌。雍熙二年(985)返回开封,王延德曾撰《西州使程记》一书,详细记录其行程。此书已佚,仅部分保留在《挥麈录》、《宋史》卷四九〇《高昌传》等书中。其行程大致是:自夏州(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历玉亭镇(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黄羊平(在今毛乌素沙漠南缘),度沙碛(今毛乌素沙漠),历经党项、吐蕃、回鹘、鞑靼等部落,如茅女喝子族、茅子王子开道族、卧梁劾特族、大虫太子族、于越王子族,至拽利王子族所居之合罗川(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黑水一带)。再西历阿墩族,经马鬃山(今甘肃肃北马鬃山)。经托边城、小石州(今地不详),抵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再经益都、纳职城(今新疆哈密西南),又历泽田寺、宝庄(今地不详),乃至高昌,即西州地。

◎继业西域行程

宋代范成大撰《吴船录》曾录僧人继业《涅槃经》每卷后所记其至西域行程。据学者考证,继业应为宋乾德四年(966)太祖遣僧行勤等157人赴印求经者之一。由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自阶州(应为邠州,今陕西彬县)出塞,西行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凉(今甘肃武威)、甘(治今甘肃张掖)、肃(治今甘肃酒泉)、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治今甘肃敦煌)等州”。然后,经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割鹿国(今新疆阿克苏一带)、于阗国(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大石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度雪岭,至布度雷岭,至布路州国(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再到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又西行至庶流波国(今阿富汗拉格曼)及左烂陀罗国(今巴基斯坦拉合尔南一带)”。再南至摩羯提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加雅等地),于各佛迹巡礼。后其由今尼泊尔取道今西藏、四川西部至四川峨眉山。

◎《西天路竟》记道程

敦煌石室遗书中有名为《西天路竟》汉文书(斯坦因编号0383号),西天为印度,路竟即路境,指中国赴印度的路程。据学者研究,《路竟》应是北宋乾德四年(966),宋太祖遣僧行勤等157人赴印度求经的路程。即“东京(今河南开封)至灵州(治今宁夏吴忠西)四千里地。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治今甘肃张掖),是汉王,又西行五日至肃州(治今甘肃酒泉),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今甘肃嘉峪关)”。然后,经瓜州(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治今甘肃敦煌)、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又西行一日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又西行一千里至月氏国(今新疆焉耆),又西行一千里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又西行三日入割鹿国(今新疆阿克苏一带),又西南十日至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又西行十五日至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又西南行二十余日至布路沙国(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又西行二十余里至迦湿迷罗国(今克什米尔),又西南二十里至左兰那罗国(今巴基斯坦拉合尔南),此国出雪山更无山也,此是北印土(度)也。又西行八日至佉罗理(在今印度马土腊一带),又东南长行三个月至波罗奈国(今地不详),又东行一日入林,行七日出林,此林煞难过,至旷野国(今地不详),又东行三日至那伽罗里,又南行二日至那兰陀寺(遗址在今印度巴特那县巴罗贡村),寺东三十里有汉寺,汉僧在此也。……又南行一年七个月至南天竹(竺)国……”

◎耶律楚材西游道程

耶律楚材,契丹族,号湛然居士。学识渊博,传世著述甚多。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花剌子模国,楚材奉命扈从,留居西域达六年。后撰《西游录》记西域见闻。内记其西域行程:1218年成吉思汗欲发兵攻西域,楚材从燕京(今北京)启程,过居庸关,北上至蒙古草原抵行在(成吉思汗驻地)。次年,楚材随蒙古大军西行,过金山(今阿尔泰山),经别失把(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过瀚海(戈壁),至不剌城(今新疆博乐)、阿里马城(今新疆霍城一带)。再过亦列河(今伊犁河),西行至虎司窝鲁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塔剌思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又西南历苦盏城(今锡尔河南列宁纳巴德)、可伞(今吉尔吉斯斯坦纳曼干西北)、八普(今纳曼干西)、芭榄(今吉尔吉斯斯坦湼弗帖列巴德一带)等城。又西北有讹打拉城(在锡尔河东岸支流阿里斯河入锡尔河合流处)。其西即大城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再西有蒲华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等。

◎长春真人西游路线

长春真人即丘处机,为全真道创立人王重阳弟子。1219年,成吉思汗从西域遣使召见,丘处机与弟子等18人,历时三年,于1221年谒见成吉思汗于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之八鲁湾行宫。丘死后,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详细记载此次赴西域谒见成吉思汗的行程:从山东登州行自燕京(今北京),出居庸关,沿蒙古草原东部北上,至陆局河(今克鲁伦河),折向西至镇海城(今蒙古哈腊乌斯一带)。再西南过今阿尔泰山,越准噶尔盆地至赛里木湖东岸。由此南下过伊犁河,经大石林牙(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塔什干、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过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苏里汗达里西北恰克恰里山口),到碣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再过阿母没辇河(今阿姆河),行四日达成吉思汗八鲁湾行宫。

◎刘郁《西使记》所记道程

元宪宗九年(1259),蒙古大汗遣常德出使旭烈兀西征所据中亚地区,往返14个月。元中统四年(1263)浑源刘郁记录常德西使事,名《西使记》(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九四)。内记常德等从和林(在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出发,西北过瀚海(戈壁),再西北过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北,过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布伦托海),西至业瞒城(今新疆额敏),再西南至孛罗城(今新疆博乐),到阿里麻里(今新疆霍城)。再过亦运河(今楚河上游),西行至塔剌寺(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赛蓝城(今中亚奇姆肯特东)、挦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再过暗不河(即今阿姆河),至里丑城(今中亚土库曼之Dizah),过马兰城(今中亚土库曼马里),又过纳商城(今中亚Sushang)、扫儿城(今中亚乃沙不耳Nishapur)。又西经木乃奚(今里海南德马温山一带),过阿剌丁城(在里海南阿喇巴德)。后西行到报达国(今伊拉克巴格达)。又记报达之西有密昔儿国(今埃及)、富浪(指今欧洲)等地。

◎克拉维约东使路线

1402年左右,西班牙国王亨利第三为回报帖木儿帝国友好使臣之来访,派遣以克拉维约(Klaviyo)为首的使团往觐帖木儿汗。出使后,克拉维约以游记体裁将沿途见闻记载下来,写成《帖木儿时代之自卡提斯至撒马尔罕游记》一书。汉译本作《克拉维约东使记》,杨兆钧译,有1944年、1957年、198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据此书载,克拉维约使团自卡提斯(Kadis)出发,由海路到伊斯坦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此停留六月。1403年11月,由伊斯坦堡出发,因船发生故障,退回原地之白玉路(Beyoglu)过冬。次年4月,经海路至特布拉松(Trahzon)登岸,经爱洛遵占、乌鲁米叶湖北岸、胡叶等地,入今伊朗境。再行抵塔布里士、苏丹尼叶,又赴德黑兰,越厄尔布尔士山,过麦什特,经谋夫、巴里黑再行,即抵达撒马尔罕,拜谒帖木儿汗,并周游汗国各地。

◎陈诚西使路线

陈诚为明初官吏,曾先后五次奉命出使西域,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据《西域行程记》记其永乐十二年(1414)出使之行程:由肃州卫(治今甘肃酒泉)出发,经嘉峪山关(今甘肃嘉峪关)、玉门关(今甘肃安西双塔堡附近)。再西北至哈密,西南过火焰山(今新疆吐鲁番东北)、火州(今新疆吐鲁番三堡东)、土尔番城(今新疆吐鲁番)。然后,由此西北行,过衣烈河(今伊犁河),顺河西下至阿力马力(今新疆霍城东)。再西行至亦息渴儿海(今伊塞克湖)边安营。次日西行,经养夷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赛蓝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迭失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又西南至底咱(今乌兹别克斯坦吉札克)、撒马尔罕,于此住十日。再西南行至达哈剌赤(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塔克拉恰山)。又西南至渴石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夏泼里亚兹)、脱里把剌镇(今乌兹别克斯坦塔里玛尔章)、俺都准城(今阿富汗西北安德胡伊)、买母纳(今阿富汗迈马纳)。最后达目的地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

◎《扈从纪程》所记路程

《扈从纪程》为清初高士奇从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的随行记事。内记康熙亲征路线:由北京出发,过居庸关,历土木城(今河北怀来东)、沙城(今河北怀来)、保安州(治今河北怀来西)、保德州(治今山西保德)。渡黄河,至神木(今陕西神木)、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再沿河塞至花马地(今宁夏盐池北)、宁夏镇(今宁夏灵武西南)。再由宁夏西北出塞,至两狼山(今河套北狼山),闻噶尔丹已自杀,众降,遂班师回张家口,返京。

◎图理琛西使路线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为联络西迁至俄国的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遣图理琛假道俄国,出使阿玉奇汗,前后凡四年。回国后,图理琛撰《异域录》一书,详细记载其行程。内记其由北京出发,经过喀尔喀蒙古(今蒙古),先抵中俄边界的楚库柏兴(今俄罗斯恰克图),东北至乌的柏兴(今俄罗斯乌兰乌德),沿柏海儿湖(今贝加尔湖)北岸至厄尔口城(今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再过昂噶拉河(今安加拉河)西北行,至伊聂谢柏兴(今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一带)。西北过今叶尼塞河、鄂毕河。再西行至喀山(今俄罗斯喀山),南沿佛尔格河(今伏尔加河)到萨拉托付(今俄罗斯萨拉托夫),其南即土尔扈特部驻牧之地,阿玉奇汗遂遣人接往。

◎洪亮吉戍伊犁路程

清嘉庆四年(1799),著名学者洪亮吉上书责朝廷内外弊政,被发配伊犁戍边。次年二月抵伊犁,百日之后大赦,解罪还乡。在发配途中及返乡后,洪亮吉先后撰《伊犁日记》《天山客话》两书。前者对其戍边行程有详细记述。其路程是由北京出发,经保定、井陉、榆次、蒲州(治今山西永济),然后渡黄河,过潼关,抵西安省城。然后经醴泉、乾州(今陕西乾县)、永寿、邠州(今陕西彬县)、平凉、会宁、安定、甘肃省城兰州、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张掖、肃州(治今甘肃酒泉)、安西州(治今甘肃安西)。再过猩猩峡(今新疆、甘肃交界处星星峡)、哈密、奎素(今新疆奎苏),达镇西府(治今新疆巴里坤)。又经古城(今新疆奇台)、阜康、吉木萨城(今新疆吉木萨尔),达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呼图壁、绥来(今新疆玛纳斯)、奎敦(今新疆奎屯)、晶河,然后达绥定城(今新疆芦草沟南)及伊犁将军驻地惠远城(今新疆霍城东南)。

◎祁韵士戍伊犁路程

清嘉庆十年(1805),著名西北史地学家祁韵士因牵涉宝泉局亏铜案入狱,被远戍伊犁。至十三年(1808)方返回内地。其间,他不顾个人命运,发愤编纂西北史地著述。其中所著《万里行程记》记述了他远戍伊犁的路程:从京师(北京)出发,经山西寿阳、榆次、平遥、介休、洪洞、平阳(今山西临汾)、侯马、闻喜、蒲州(今山西永济),过黄河,经陕西潼关、华阴、渭南、临潼、西安府、咸阳、醴泉、乾州(今陕西乾县)、永寿、邠州(今陕西彬县)、长武,至甘肃泾州(今甘肃泾川)、平凉、德隆、静宁州(治今甘肃静宁)、会宁、安定,抵兰州。由此西行,经平番(今甘肃永登)、古浪、凉州(今甘肃武威)、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玉门、安西。再西北过星星峡、哈密、辟展(今新疆鄯善)、吐鲁番;又经达坂城、柴窝铺,抵乌鲁木齐。又西至昌吉、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今新疆乌苏)、晶河(今精河),入伊犁境。过果子沟,至绥定城,南行至伊犁将军驻地惠远城(今新疆霍城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