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坪县志:1990-2010
- 佛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7字
- 2021-04-03 08:07:57
第二章 乡镇概况
第一节 镇
袁家庄镇
袁家庄镇政府驻东岳殿村,在县城南2公里。东与陈家坝镇、石墩河乡相连,南同西岔河镇接壤,西与栗子坝乡、岳坝乡毗邻,北同长角坝乡教场坝村接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塘湾、袁家庄、黄家湾、东岳殿、肖家庄、石印沟、关沟、桃园、王家湾、老庵10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民委员会5个居民小组。2010年,全镇有居民3970户10213人(其中农业人口1357户4575人)。有耕地3390亩,林地130000亩。108国道(北京—昆明)和西(安)成(都)光缆纵贯全境。袁家庄镇为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级所属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大多设在袁家庄镇。镇属单位有镇卫生院、林业站、兽医站、财政所、司法所、小学。
1949年12月佛坪解放后,现在的袁家庄镇原为两个乡,即东岳殿乡和袁家庄乡,属椒溪区所辖,区公所驻西岔河村。1950年5月后,归一区所辖(原椒溪区改称为一区)。1952年将一区区公所迁址袁家庄,同时将东岳殿乡和袁家庄乡分设为袁家庄、东岳殿、肖家庄、王家湾4个乡。1953年撤销王家湾乡,袁家庄、东岳殿、肖家庄3个乡仍归一区辖。1956年将3个乡合并为东岳殿乡,归县直辖。1958年9月15日撤销区、乡、村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改称东袁人民公社。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后,划入洋县,为袁家庄管理区。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建制后设为东袁管理区,归三教殿区(区公所设肖家庄)辖。1962年7月撤销区建制,改称袁家庄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红旗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后期恢复原名。1984年5月改为东岳殿乡,所辖的中心村和居民委员会划出设立袁家庄镇。2001年撤乡并镇时,东岳殿乡并入袁家庄镇,镇政府定址东岳殿村庞家沟口。2002年“6·9”洪灾后,镇政府迁建于现址,原政府用房改建为镇中心敬老院。
袁家庄镇是山川相间的高山地区。境内最低的肖家庄村河谷海拔768米,最高的娘娘山海拔2200.9米,相对高差1432.9米。县内主要河流椒溪由北而南穿过,机关单位和居民多分布在椒溪河两岸的川道内。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年降雨量约94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约11.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小麦、油菜等。盛产山茱萸、天麻、猪苓、茯苓、银杏、杜仲、黄柏等百余种中草药,木耳、香菇、核桃、板栗、生漆、蜂蜜、魔芋等林特产资源丰富。有一定的水能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还有石英、花岗岩、石墨等10余种矿产资源。
图1-1 众鑫石英矿场生产场景
袁家庄镇原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镇政府坚持“科技兴镇、药果强镇、旅游富镇”的思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第三产业,酒店、“农家乐餐馆”、旅社、商贸、修理等服务行业发展较快。离县城较远的村除抓好传统种植业外,大力发展药、果规模化种植。至2010年,全镇栽培山茱萸3418亩、板栗园470亩,核桃园400亩,魔芋790亩,种植猪苓25000平方米,天麻28000平方米,同时香菇、木耳人工袋料栽培以及苗木花卉、特种养殖(冷水鱼、大鲵)也已具备一定规模。药、果、特产值已超出传统的种植业产值,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056元。
1989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5万元。1990年以后,镇属工业(矿产开发、食品加工、汽车修理等)发展迅速,至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6030万元。
袁家庄镇各村均通公路,电视及电信通讯信号覆盖全镇。全镇建人畜饮水工程6处,村民大都可引用自来水。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沼气、太阳能等能源越来越多的被村民所利用,人口居住环境明显改善。1990年之前各村均建有小学,2009年调整学校布局,镇属各村小学合并到大明宫小学(位于袁家庄镇东岳殿村)。2010年,校园占地5.5亩,校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7名(其中女生84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单设学前班1个,有学生21名。有教师19名。
西岔河镇
图1-2 农户大鲵养殖
位于佛坪县中部。镇政府原设西岔河村,2005年移至三教殿村,距县城7.5公里。东与陈家坝镇、石墩河乡接壤,西与栗子坝乡毗邻,南同十亩地乡接界,北与袁家庄镇相连,总面积99平方公里。辖三教殿、银厂沟、故峪沟、西岔河、瓦寨、粆家庄、磨石沟、彭家沟8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镇有1247户,4052人。
1949年12月,属椒溪区(区公署设西岔河村)辖。1950年将洋县的磨石沟乡划入佛坪,与西岔河乡同归第一区(原椒溪区改为第一区,区公署改称区公所,仍设西岔河)辖。1952年改为第二区(区公所仍设西岔河)辖,内设西岔河乡、三教殿乡、磨石沟乡。1956年,西岔河、三教殿、磨石沟乡合并为西岔河乡,归县直辖。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建制,改称西岔河人民公社。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划入洋县,为袁家庄管理区辖。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建制后,设为西岔河管理区,属三教殿区(区公所设肖家庄)辖。1962年7月撤销区建制,西岔河人民公社复归县直辖。1967年更名为红星人民公社,1973年恢复原名。1984年5月改称西岔河乡。2005年西岔河乡政府驻地由西岔河村迁移至三教殿村。2009年9月29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西岔河乡,建立西岔河镇。
境内山川相间,镇政府所在地海拔760米,全镇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山地气候明显。有耕地4755亩,林地124047.83亩,人均耕地1.18亩,人均林地30.6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红薯、油菜、土豆。适宜中药材生长,盛产山茱萸(枣皮)、天麻、猪苓、茯苓、杜仲、银杏、黄柏、五倍子、金钱草等数十种中药材;木耳、香菇、核桃、板栗、生漆、蜂蜜等林特资源丰富。农村有从事大鲵养殖业者。椒溪河纵贯中部,水能资源蕴藏量5000千瓦,可供开发量3000千瓦以上。已探明有石英、大理石、花岗岩等10余种矿产资源。108国道公路贯穿全镇,在磨石沟有隧道一处,长2440米,连通佛坪与洋县。
1990年以来,西岔河镇规模发展山茱萸、板栗、特种苗木,特色养殖和旅游、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10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2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743.25元。
1990年,全镇有完全小学3所(三教殿、磨石沟、西岔河),其余5个村均设有教学点。2010年调整学校布局,磨石沟、西岔河小学及各教学点并入三教殿学校,更名为西岔河镇中心小学。2004年,西岔河卫生院由西岔河村迁建三教殿村,医疗设施和医术水平有所提升。
西岔河镇依山傍水,自然景观独特。境内清至民国时期曾建“三教殿”,内供儒、佛、道三教之祖,香火旺盛,各地香客前来朝拜。距殿堂北约500米左右有一棵千年银杏(俗名白果树)。2007年,当地村民在白果树旁修建“仙果寺”,并已成为佛坪县的一处旅游景点。
西岔河镇地处县域内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108国道旁有多家餐饮业,农家特色鲜明。2010年,县驻单位有苗圃、信用社、国土资源管理所、派出所;镇属单位有卫生院、林业站、兽医站、财政所、司法所、小学。
图1-3 三教殿农家乐
陈家坝镇
图1-4 陈家坝镇农民体育健身场所
位于佛坪县东部,东、北与宁陕县接壤,西与袁家庄、西岔河镇相连,南与石墩河乡毗邻。东西宽约12.5公里,南北长约11.8公里,总面积84.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陈家坝村,地势较平坦开阔,距县城58公里。2010年辖陈家坝、孔家湾、郭家坝、金星、三郎沟5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全镇1044户3874人。
1949年12月,成立蒲河区(区公署设陈家坝村),辖北沟乡、陈家坝乡、文家沟乡。1950年蒲河区改称为第二区,区公署改称区公所,仍设陈家坝,辖三郎沟乡、石墩河乡、郭家坝乡、陈家坝乡。1952年改称第三区,辖陈家坝乡、郭家坝乡、三郎沟乡、迴龙寺乡、石墩河乡。1956年将陈家坝、郭家坝、三郎沟合并为陈家坝乡,由县直辖。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建制,陈家坝乡与石墩河乡合并,成立蒲河人民公社。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蒲河人民公社划归石泉县辖。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建制后,陈家坝设为管理区,属石墩河区(区公所设石墩河)辖。1962年7月撤销区建制,改陈家坝管理区为陈家坝人民公社。1967年更名为东方红公社,1973年恢复原名。1984年,陈家坝人民公社更名为陈家坝乡,大队更名为村,生产队更名为组。1996年8月,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改建为陈家坝镇,其行政设置、区域范围不变。
陈家坝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7~13.5度,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3℃。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年日照1700小时左右,无霜期228天。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为蒲河,属汉江二级支流,子午河一级支流,平均流量6.74立方米/秒。蒲河由北向南将全镇分割为东西两块,地势北高南低,沿蒲河两岸形成河川谷地,多农田。
全镇有耕地3226亩,人均耕地0.94亩。水稻平均亩产约600公斤左右,旱粮作物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大豆。盛产板栗、核桃、木耳、香菇等林特产品。山茱萸、天麻、柴胡、猪苓、杜仲、大黄等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养猪、养鸡、养蜂传统畜禽养殖业。2000年后,大鲵、果子狸等特种养殖业逐步兴起,至2010年,全镇养殖大鲵11000余尾,果子狸350只,有特种养殖户17户。袋料香菇平均年生产量87万袋左右,猪苓栽植30000平方米。2010年3月注册的“蒲河牌”木耳、香菇、核桃、板栗农产品已上市交易。该镇逐步发展为全县农业、商贸经济大镇。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9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763元。
陈家坝镇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宁陕出入口30公里,距佛坪大河坝出入口37公里。镇内有6条通村公路,交通较为便捷。至2010年底,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60户,从业200余人,是蒲河流域最大的人流、物流中心。
陈家坝镇是佛坪第二文化区。1990年前,陈家坝中心学校设有小学班和初中班,各村均有小学。2009年,学校布局调整,撤销各村小学,并入陈家坝中心学校。2010年秋,撤销初中班,并入佛坪中学。镇内有宣传文化中心1所,内有图书阅览、舞厅等宣传文化活动设施。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及便民药房8个。
大河坝镇
位于佛坪县南部。椒溪河自北向南流至境内三河口处,同蒲河、汶水河交汇,水流增大,河床变宽,镇名故得之。该镇东与宁陕县梅子镇隔河相望,东南与石泉县两河镇为邻,南同洋县桑溪镇接壤,西与洋县良心乡相连,北接佛坪县十亩地乡、石墩河乡。镇政府驻五四村一组,距离县城43公里。据《汉中府志》载,清嘉庆十八年(1813),大河坝已形成集市,二、五、八逢场,商贾云集,贸易活跃。
今大河坝镇历史上属洋县辖,1950年5月划入佛坪县,归第一区(区公所设西岔河)辖。1952年分设为大河坝乡、高桥乡,属第二区(原第一区改称第二区,区公所仍设西岔河)辖。1956年将高桥乡并入大河坝乡,归县直辖。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建制,建立大河坝人民公社。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大河坝公社划入洋县。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大河坝设为管理区,属石墩河区(区公所设石墩河)辖。1962年7月撤销区建制,大河坝管理区复称大河坝人民公社。1967年改称东风人民公社,1973年恢复原名。1984年5月更名为大河坝乡。2007年7月改建为大河坝镇,其行政区域不变。
辖区东西距离10.75公里,南北距离14公里,总面积70.1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高山区、中山区和低谷区。境内最高峰铁瓦寨位于高桥村与洋县交界处,海拔1651.2米,最低点为大河坝渡口处,海拔515米。2010年,大河坝镇辖木耳沟、三河口、共力、五四、沙坪、高桥、漆坪、水田坪8个村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75人。
大河坝镇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冬春长、夏秋短。春季易出现霜冻、低温、大风现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多阵雨、暴雨天气;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晚秋时节,天气晴朗,气候凉爽;冬季多偏北风,气候较冷,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895毫米。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泥石流、大风和冰雹等。暴雨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
大河坝镇耕地面积5090亩,人均1.37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大豆、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魔芋、天麻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主要土特产品有香菇、土蜂蜜、土鸡蛋等。
图1-5 大河坝镇魔芋种植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林地71539亩,其中山茱萸4550亩,板栗1860亩。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钒钛磁铁矿、锰矿等,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1000万吨,锰矿储量400万吨。
境内河道属汉江流域,主要有汉江一级支流子午河(三河口至大河坝段),二级支流椒溪河、汶水河、蒲河等,河流总长度33.5公里,年径流总量5.43亿立方米。省“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在大河坝镇境内。
大河坝镇村村通公路。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大(河坝)黄(金峡)公路穿境而过,其中西汉高速境内长8.88公里,并设有佛坪、石泉两县出入口。有客运站1个,日均发送2辆客车,交通便利。
大河坝镇自古民风淳朴,人民勤劳,热情好客。随着西汉高速公路开通以及“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其劳务经济、休闲旅游、矿产开发、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0年,大河坝镇有县驻单位10家,分别是大河坝信用社、卫生院、中心小学、法庭、派出所、兽医站、林业站、交警中队、移动通讯分公司、电信分公司等,各项社会服务功能齐全。大河坝中心小学在校生193人,教师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