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质

据地质勘探部门勘查,佛坪地处南秦岭海西褶皱带和扬子准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以南部水田坪村附近的深大断裂为界,前者居主体。总的构造特征是:褶皱、断裂发育,侵入岩广泛出露,构造形态多不完整。区域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

一、地层

(一)南秦岭海西褶皱带

分布于大河坝以北的广大地区,约占全县面积的99.9%以上。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震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

1.震旦系:本区出露震旦系下统跃岭河群,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

(1)跃岭河群:出露于县城附近及东岳殿、老庵沟一带,为中高级变质岩。主要岩性有条带状混合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夹大理岩及石英岩等。

(2)陡山沱组:覆于跃岭河群之上,二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片岩、大理岩及含石墨白云岩。厚约205米。

(3)灯影组:整合覆于陡山沱组之上。主要岩性为石墨大理岩、大理岩夹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石英片岩、白云岩。厚约460米。

2.寒武—奥陶系:为尚未划分的跨系地层单元。分布于长角坝乡的两河口至龙草坪一带,周(至)城(固)公路两侧,陈家坝至杨家坝至龙潭子一线及秦岭梁等地。下部为石墨石英岩、石墨长英变粒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墨透闪透辉岩,上部为石墨百云岩夹大理岩、白云岩及角闪片麻岩、石英片石等。厚约136米。

3.志留系下统:区内仅出露下统地层。主要分布于两河口的东、南侧至岳坝一带,以及十亩地、大河坝等地。主要岩性为含石墨石英岩、变粒岩夹云母石英片岩、片麻岩等。厚约140米。

4.泥盆系中统:分布于十亩地乡案板沟及雄黄沟口以西、岳坝乡界树梁以北地区,不整合覆于志留系下统之上。岩性为白云质泥质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灰岩、板岩夹砂岩、千枚岩及大理岩、泥质灰岩等。

(二)米汉元台凸

分布面积仅占县境的0.1%,基底层主要为晋宁期基性岩和花岗岩侵居,地层分布零星;盖层仅见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和石炭系下统分布。

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出露于大河坝以南的水田坪附近,面积约0.6平方公里,与岩体呈断层接触,岩性为灰岩、砂岩夹页岩。

石炭系下统:分布于大河坝以南的水田坪一带,不整合覆于震旦系南沱组之上。主要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夹页岩、砂岩。

二、地质构造

佛坪县地跨秦岭梁褶皱带、佛坪褶皱带和米汉元台凸3个次级构造单元。

(一)南秦岭海西褶皱带

1.秦岭梁上古褶皱带:为黄柏塬上古褶皱带的一部分,因岩体侵位,为一构造形态不完全的向斜构造,由上古生界地层组成。主要断裂有雄黄沟垴北西向和界树梁北侧北东向两组。

2.佛坪下古褶皱带:区内为一短轴复背斜构造,轴向东西,向两端倾伏,轴部由震旦系地层组成,翼部依次为寒武—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发育次级褶皱,由北而南有下田坝背斜、白家沟向斜、王八碥背斜。

断裂发育,由北而南依次有:沙窝子断层、老庵沟—大古坪断层、金水河断层、十亩地—西岔河断层、蒲河断层。

(二)米汉元台凸

县境仅跨该构造单元的东北角边缘,以大断裂与南秦岭海西褶皱带分界。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该区内发育晚古代花岗岩、辉长岩等。呈北西—南东向延伸的一组断裂,对槽台发展、岩体侵入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于前震旦纪,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

(三)侵入岩

县境内侵入活动十分发育,岩浆岩广泛分布,以中酸性岩为主。侵入活动有晋宁、海西、印支、燕山四期,其中以中生代印支期酸性侵入活动规模最大。

1.晋宁期侵入岩。晋宁期侵入活动早期表现为基性,晚期为酸性。(1)早期侵入岩:岩性为辉长岩—辉长苏长岩、角闪辉长岩、中粒辉长岩、苏长岩,多被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吞食”,呈不规则的残留体状。(2)晚期侵入岩:表现为酸性侵入活动,呈脉状侵入于早期基性侵入体中,主要岩石为黑云母花岗石、斑状花岗石、斜长花岗岩等。

2.海西期中性侵入岩。县境内出露有女儿坝—西岔河岩体及东河台子岩体。(1)女儿坝—西岔河岩体:呈北西—南东向至东西向展布,岩体与围岩接触面转陡。岩石为灰—灰黑色,细—中粒结构,主要岩石有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角闪岩,具不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体中花岗岩脉发育。(2)东河台岩体:分布于东河台以东秦岭梁两侧,主要由闪长岩和花岗岩闪长岩组成,二者之间为逐渐过渡关系。

3.印支期酸性侵入岩。是县境内主要侵入活动期,按侵入顺序分为先后两次侵入。(1)第一次侵入岩:是主要侵入期,岩体规模大、分布广,出露于大古坪—沙窝子一带,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岩石为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具片麻状构造。(2)第二次侵入岩:呈小岩体、岩株、岩脉状产出,分布于石墩河及老庵沟、新店子一带。主要由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局部具片麻状、片状构造。岩体倾角较陡,分别侵入于跃岭河群、中泥盆统地层和二长花岗岩体之中。

4.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分布于秦岭梁附近,呈小岩体及脉状侵入于寒武—奥陶系、中泥盆统地层及海西期闪长岩体中,主要由浅色细粒花岗岩组成。

5.脉岩。县境内主要有伟晶岩脉、花岗岩脉及石英脉,以前者为主。侵入时代不明。主要见于岩体围岩中,岩体中亦有分布。走向大部分与其分布区构造线方向一致,走向大致290度左右,倾向多为南西向,倾角不等。伟晶岩脉中以白云母伟晶岩脉为主,时而含绿柱石、电气石、黑云母等,集中分布于大河坝一带志留系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