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繁育 习性

一、繁育

成年羚牛体重200~300公斤,体长1.8~2.10米,肩高1.3~1.4米。羚牛的形态结构介于羊和牛之间,双角基部粗壮,先向外再向后弯转扭曲,四肢粗壮,肩比臀高,吻鼻隆起,成兽下颌有长须,尾短小。羚牛长相奇特,庞大隆起的背脊像棕熊,两条倾斜的后腿像非洲的斑鬣狗,四肢短促像家牛,绷紧的脸部像驼鹿,宽而扁的尾像山羊,两只角像角马,故有“六不像”之称。

成年羚牛雌性毛多为白色,雄性毛金黄色或白黄色。因此,秦岭羚牛又有金毛羚牛、金毛扭角羚、白羊的美名,极具观赏价值。国家级佛坪自然保护区科技研究人员巩会生在黄桶梁发现过黑色羚牛,其吻鼻、面颊、额、耳及颈为黑褐,背为黑灰色,体侧、腹及四肢为黑色,尾黑棕色。后来还发现有灰色和黑白相间的杂色型成体羚牛。

图3-2 羚牛

羚牛的发情交配季节多在6~8月,7月上中旬最多,亦有5月交配的现象。发情交配期平均20天左右。发情期的雌羚牛鸣叫,雄性羚牛通过争斗获取交配权。

秦岭羚牛怀孕期约为260天左右。产仔多见于次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每胎一犊。产后母牛通过舔仔印记母子关系,以气味和声音识别幼仔。

仔牛的成长,分为幼仔、亚成体、成体三个阶段。幼仔3日内吸乳频繁,3日后吸乳逐渐减少,但哺乳时间增长。随着幼仔增长,母仔间的亲密关系逐渐冷淡,对哺乳生存的依赖度下降,自我觅食能力增强。6月龄后开始生角,体毛明显偏向黑棕色或棕黑色,仔牛的背部会出现黑色背脊线。9个月~1岁期间断奶。2~4岁为亚成体段,体型小于成体,毛色逐步接近成体。2~3岁时牛角笔直。3~4岁时角突出弯曲,角长约10~24厘米左右,但不粗壮。4岁以上即为成体。此时,性器官发育成熟。

秦岭羚牛的寿命一般在14~16岁之间。

二、习性

群聚是羚牛最基本的生活习性。据佛坪保护区观察统计,佛坪羚牛的平均种群数量在5~9头,最大的牛群有59头。1958年8月中旬,在娘娘山一个山沟中曾见到一群约有200余头以上的巨大羚牛群。

羚牛研究专家宋延龄通过对羚牛集群现象的专题研究,按群体大小和结构组成把羚牛群分为:家群、社群、聚集群、混合群和独牛五类。

家群:是羚牛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般有2~5头,常由羚牛的亲代及其子代亚成体、幼仔构成。一头成年公牛和一头母牛构成的家庭群,多见于繁殖期和育幼期。家庭中的亚成体在性成熟后就会脱离家群而加入其他群体。家群个体数较少。

社群:由几个家群结合组成。在开阔地带,一头雌牛带领众多亚成体和幼仔采食,而其他成年个体则聚在另一处活动。

混合群:从社群中游离出来的以家群为主体,同时混入其他家群的亚成体或青年个体的临时性群体。群体多在3~20头不等,成年母体为头牛,带有2~3个以上的亚成体幼仔;也有多个4~6龄的青年个体加入其中。

聚集群:夏季羚牛迁移到高海拔区生活的过程中,由于采食和繁殖的原因,有几个社群的羚牛暂时聚集在一起,形成数量众多的大牛群或超大牛群,所观测到的有40~70头不等。

独牛:单独活动的羚牛个体,在羚牛中所占比例约4.5%左右,多为雄性个体。其中有老弱病残个体和争斗失败者,有健壮雄性个体和少量成年雌牛和幼仔,偶尔也见到亚成体。独牛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繁殖因素,或与疾病及防御迁徙掉队等因素有关。独牛中性情狂躁者较多,狂躁的独牛若遇到人,会主动向人进攻。20世纪90年代,在佛坪县大河坝镇、十亩地乡境内,曾发生过3次独牛伤人事件。

秦岭羚牛的家域活动面积35.2~98.5平方公里之间,平均56.8平方公里。羚牛的家域间存在着重叠现象,无明显的领域行为。

季节和食物变化,会导致羚牛有规律的垂直迁移。羚牛春季向下迁移到栖息地的最低处,在海拔900~1200米处可见到羚牛觅食,海拔700米左右的低山区也有羚牛活动。羚牛不畏寒,怕炎热,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向高海拔地区活动。夏季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海拔2400~2900米地区,如境内的光头山、鲁班寨、黄桶梁、大包梁等高大山塬、山梁地带。秋、冬季一般在海拔1700~2500米地段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活动。

羚牛早晚觅食,活动量大,夜间和中午休息。在密林中活动的羚牛通过叫声传递采食信息或组织转移。

羚牛体型健壮,生性警觉,听觉灵敏。若遇敌情,在陡峭的山地悬岩上如履平地,甚至能跃过1~2米高的树,能将直径10多厘米的树木压倒或骑断。

羚牛为植食性动物。主要采食木本植物的叶、茎、花、果、树枝和树皮、嫩枝叶,兼食草本植物。采食植物种类多达161种,其中草本植物占32.9%,木本62.7%,苔藓和蕨类植物4.4%。羚牛采食的种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对所采食物的部位也有选择性,喜食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的植物部分。

在食物缺乏的冬季,树皮是羚牛的重要食物。羚牛有嗜盐的习惯。喜舔舐含盐量较高的泥土。羚牛发现含盐食物时,要按群体中一定的等级序位食用。羚牛用直接饮溪水和舔雪的方式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