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草木如金银 视金银为草木

【人物简介】朱序弼,1932年出生,榆阳区镇川镇朱家寨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2015年8月离世,83年的辉煌人生中,55年奉献在林业战线。其间,先后在榆林农校农场、陕北防沙造林局、市林站、林科所工作。1988年起,义务担任黑龙潭树木园总工程师;1994年起,创办了卧云山植物园;1995年退休。2000年当选市人大代表,2003年发起创办“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文化网络”。

先后成功引进、培育2055多个林草品种,取得46项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科普文章、论文200多篇,与他人共同著书3本。多次受到各级科研、科普部门奖励,被多所院校聘请为荣誉教授。先后获得“地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民办植物园建设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是全市唯一破格晋升的林业高级工程师,被誉为“大漠绿圣”“复苏植物生命的人”“绿色使者”和“陕北米丘林”。其先进事迹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报刊上多次报道,并入选《中国专家》《华夏英杰》《中国林业专家》和《中国人才》等大词典和《榆林市志》人物篇。他的绿色事迹写进日本的《东大授业》教科书。


朱序弼,平凡而又伟大的林业人之一。

朱序弼,平凡而又伟大的林业人杰出代表之一。

2015年8月,83岁的朱序弼离世。

朱序弼,一辈子造林种草,为绿色事业历尽艰难、鞠躬尽瘁、矢志不移、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世敬仰。

让我们跟着朱老儿子朱聿利的讲述,走进朱老83年的“草木人生”,感受他“移步生绿、身过成林”的神奇……

赞誉背后的故事

朱序弼,造林、种草、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是他一生矢志不渝的神圣事业。

1932年,朱序弼出生于榆阳区镇川镇朱家寨村的一个贫农家中,因生活所迫13岁便开始给人放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一年四季风沙肆虐,狂风常常能吹散羊群,劳作的人们整天灰头土脸,两眼沾泥一嘴沙。恶劣的生态环境让当地人吃尽了苦头。三年的牧羊经历,使朱序弼认识并熟悉了陕北黄土高坡和风沙区的各种林木、野草,以及它们的习性、特征,也因为此,他和林、草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1951年,朱序弼被招录到榆林农校实习农场当工人,早年只念过两年冬学的他,利用劳动闲暇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植物学、造林学、树木学等十多门课程。1955年,朱序弼被调到陕北防沙造林局工作,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林业人。

为了寻找培育适合榆林生长的树苗、草种,朱序弼和林业系统的同志跑遍了榆林、延安的梢沟、草滩、山梁和村组。

为了培育驯化野生林草,他们不计工时、不讲报酬,不说条件、不畏艰险,跨沟越岭搞调研,脸晒得黢黑,脚底打起水泡,双手满是老茧,衣衫褴褛,走遍千山万壑去调查、选择适生的优良树种和牧草。

1956年,朱序弼被调到地区林业试验站(现为市林站)工作,他依旧脚踏实地没日没夜地苦干实干。

开创水桐育苗先河。到新岗位,朱序弼着手的第一件事是培育试种水桐(即小叶杨),没过多久试验就获得了成功,之后,小叶杨在榆林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培育河北杨。曾有人断言,河北杨有雌无雄不结籽,但朱序弼偏不信,先后深入靖边、神木、延安、子洲、绥德等地,上山坡下沟洼,终于在米脂姜兴庄村采到了50多穗河北杨蒴果,育成原生苗20多株,其中雄株占到30%,再进行有性繁殖,最终培育成功。后来,河北杨不仅在榆林大量栽植,还被推广到了甘肃、宁夏、山西和内蒙古等省区,这项试验成果还获得了榆林地区(地级市,现榆林市)科技一等奖,属国内外首创。

丰富其他杨树种。朱序弼还同步引进试验其他杨树品种200多个,最终选定适合榆林栽植10多种,在榆林进行推广种植。

培育樟子松。如今在陕北大地随处可见的沙地常绿树樟子松,是朱序弼培育成苗并大面积推广的。1956年,陕北防沙造林局从大兴安岭引进樟子松种子,并将试种培育任务交给朱序弼。接受任务之后,他分别在榆林城北沙壤地和城南黄土地上进行栽植。经过精心培育,这批种子培育成苗,朱序弼也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育苗经验,并很快在榆林大面积推广。而今,郁郁葱葱、长势壮观的樟子松林已成为榆林沙区大面积栽植绿化的先锋树种。

推广胡杨。胡杨是分布在新疆、甘肃等省区的一种耐旱、耐寒、耐碱、根萌能力强、独木能成林的好树种,但扦插难成活,播种不出苗,不易推广。20世纪60年代初,榆林有三位林业工程师多次引进试验,终因技术不过关无果而终。朱序弼偏不信这个邪,他多次到甘肃的民勤、安西、张掖和内蒙古的磴口等地进行了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向当地老百姓虚心求教,并参阅了大量技术资料,掌握了胡杨的生长习性,返回榆林再次进行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取得了成功,也成就了榆林林业系统的一段佳话:“三工育胡杨,胡杨见阎王。老朱育胡杨,胡杨绿汪汪。”

而这一成果,也解决了榆林造林驯化新品种的难题,使胡杨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广为种植。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佩服地说:“朱序弼是复苏植物生命的人。”

驯化柿子树。柿子树是生长在南方亚热带的一种优良果树,喜温耐湿,而陕北榆林属于中温带,干旱少雨、温差较大,历来是这种树木的生长禁区。20世纪60年代,朱序弼突发奇想,帮助米脂县龙镇赵庄村农民杜志贵引进驯化了10株柿子树,有6株成活挂果。苏联园艺专家米丘林把苹果树向北推进了500公里,而朱序弼把柿子树向北推进了三个纬度。林业专家们都惊叹不已,说这简直是人间奇迹,称赞他是“塞上米丘林”。

引种试验沙打旺。沙打旺属豆科植物,抗逆性强,既可做畜牧饲草,又能做果园绿肥,是一种防风固沙、用途广泛的好草种。1965年,老朱从资料上看到河南有种牧草叫“沙打旺”,马上写信联系,又从河南杞县买回2斤种子。先取1斤在苗圃沙地试种,长势不错却不结种子。第二年又拿另外1斤种子换到老家朱寨村的黄土坡上试种。这次试种没有辜负他没日没夜的潜心管理培育,沙打旺长得茎壮叶茂,秋后竟收获了一麻袋,约有90多公斤种子。

引种试验取得成功,地区领导高度重视,并在朱寨村召开了现场会予以推广。短短几年,沙打旺牧草在陕北各县和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播种,成为飞播物种,也是治沙和保持水土的“宝贝草”。朱序弼也由此被人美称为“朱打旺”。

短枝扦插、种子繁殖沙地柏。沙地柏,又名臭柏、爬地柏,耐寒、耐旱,再生能力极强,是榆林地区唯一的常绿匍匐灌木,是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乡土树种。从1956年起,朱序弼经过30多年的反复探索试验,终于在1984年找到了沙地柏短枝扦插成活的技术。

在扦插育苗的同时,朱序弼还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沙地柏能否用种子繁殖?沙地柏种子的特性是十籽九空,单是采种就很困难。1984年春,朱序弼应邀前往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林场指导育苗工作。一天,他偶然发现沙地柏枝头有种俗称“臭柏鸟”的小鸟飞来飞去啄食树籽,顿时眼前一亮:这鸟儿莫非专拣成熟的沙地柏树籽为食?那么鸟粪中一定含有沙地柏种子!他拨开沙地柏,小心翼翼捡起一粒鸟粪放在手里一搓,果然有一颗饱满的沙地柏种子。

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朱序弼居然在“鸟屁股里”抠出500多克优质沙地柏种子。如获至宝的他把种子带回榆林后,经过晾晒、搓蜡脱皮、消毒清洗、沸水浸泡、下窖冬藏等七八道工序,耗时近半年。第二年4月上旬入种,出苗率竟然达到了76%。试验一次性取得了成功,朱序弼也开创了沙地柏用种子繁殖育苗的先河。

1987年,朱序弼又开始研究培育直立型沙地柏。他在实生苗中选出5株直立性较强的沙地柏培植,到1991年再从5株中优中选优,选出3株定植,到1994年其中一株已长高到3米多。试验取得成功。同时,他又以沙地柏为砧木,用他炉火纯青、十拿九稳的嫁接技术,嫁接了杜松、圆柏、翠柏等树种,都取得了成功。这些优质树种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园林绿化中,都已成为优选树种。

1996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高级园艺专家董宝华先生来榆参观考察时,看到这些举世罕见的沙地柏新变种,惊喜不已,赞不绝口,称赞朱序弼是“培育、驯化沙地柏的功臣”。

培育、引种、驯化,老朱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百折不挠,反复琢磨,可谓历尽艰辛,费尽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许多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推广,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原榆林地委副书记黄文选(中)等领导查看引种植物长势,朱序弼(左二)正在做专题汇报

西北林学院毕业的米脂苗圃副主任李玉林,在育苗方面因老朱而获益匪浅,非常钦佩老人高超的技术和高尚人格,特地用花棒制作了条拐杖赠给他,以表感激之情,拐杖上刻有“移步生绿”四个大字,赞叹他林业科研、造林种草、绿染黄沙的神奇。

移步生绿,身过成林。这是老朱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现代神话,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社会财富,而他也被大家亲切地赞誉为“绿圣”。

塞上植物园的创造者

黑龙潭,位于榆林市城南60多公里的镇川镇龙王沟。这里有明朝正德年间建起的黑龙大王庙,“龙穴藏珍”更是榆林八景之一。由于山上林草植被少,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老朱就和黑龙潭文管所所长王克华一起,利用庙会善款计划创建一个山地树木园,既能绿化美化保护黑龙庙,为游人创造优美的环境,也可以引进驯化外地的优良树种,丰富区域选育树种资源。

1988年11月到1992年12月,老朱精心谋划、亲自参与,先后从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及周边地区引进了许多林木和草本植物,同时对本地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搜集、贮存,为生产、科研、教学积累科学资料。

短短的四年,一个集旅游、科研、文教、水保为一体,面积1200亩的“黑龙潭民办山地树木园”初具规模。园内设置了庭园绿化、经济林、珍稀树种、标本、濒危林树种5个绿化区,共栽植各类林木7万多株,共计106科303属874个品种,先后进行了27个试验项目,保护了30个国家级濒危树种。如今的黑龙潭山地植物园已变成了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沟底潺潺流水,坡梁郁郁葱葱的旅游、科研、教学点。

1992年5月11日,新华社刊发了一则题为《我国唯一的民办树木园在榆林建成》的消息,称“黑龙潭的山地树木园是我国114个植物园中唯一的一所民办园,已成为国内闻名的、保存绿色树木资源的基因库”。

1992年,“黑龙潭的山地树木园”已是“绿满黑龙潭,声誉扬四海”,老朱也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不顾体弱多病,拒绝高薪,又毅然受聘来到古塔卧云山,担起了建设卧云山民办植物园的重任。

“卧云山民办植物园”定位为集水保、环保、旅游、科普和林业经济开发为一体的民办植物园。与“黑龙潭的山地树木园”相比,规模更大、层次更高。

此后的18年,朱序弼无偿担任技术指导,将卧云山植物园建成为一个拥有10个培植园和23个地方特色小区占地3000亩的植物园,引种和培育植物种128个科,388属,1508个品种。如今的卧云山植物园已成为闻名中外的保存绿色植物基因库,朱序弼老人在世时也被世界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园分会接纳为会员。

1996年7月,美国犹他州大学农业研究所牧草分布学科学家威廉·德华德·霍顿在参观完卧云山植物园后写道:“我在世界各地参观过许多植物园,没有一个能比这个更美丽”“为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提供增加农业效益的实践经验,这确实是惊人之举。”

植物生理学研究负责人诺尔曼·捷里·查特尔顿写道:“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叹不已的成就,确非易事。你们能在这个地方栽植如此多的植物品种,谁看了都要赞许。时间将证明这些努力的重要性,我确信:后人一定会感激你们所做的一切。”

日本国竹根罗和深尾叶子给植物园题词“地球、自然、人,共生共成”“为绿色地球共同努力”。

帮助创建米脂高西沟村木本花卉植物园。2006年春,已是75岁高龄的朱老亲自带着火炬树、木瓜树、胡杨、榆叶梅等十几种珍稀濒危树苗来到米脂县高西沟村,帮助该村创建木本花卉植物园。

为了保证苗木成活,他亲自上山指导村民栽植。山区的开春乍暖还寒,常年患哮喘病的朱序弼,最怕风寒,走路一步三喘,仍要坚持上山。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时任村主任高锦仁的搀扶下,弯着身子,喘着、走着,喘一阵,歇一阵,十分艰难地向山上前行,短短的两三里山路,竟要走一个半小时。到了山顶,他的衬衣都被汗水湿透了。这时,栽树的村民也陆续赶到,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给村民讲解每一种树苗的栽种技术要求……

朱老是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他把绿色撒向人间,他的先进事迹和人格魅力鼓舞和激励了许多人。他拒绝高薪,有求必应,义务担任技术指导,先后创办了大大小小50余个民办植物园、珍稀濒危花木园等。他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赢得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

社会组织自发为朱序弼塑造铜像

为了表达对朱老的崇高敬意,2010年8月,榆林卧云山植物园管委会在榆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榆林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榆林市生态保护联合会的协助下,专门为朱老铸像,传老人“移步生绿”之夙愿,启迪后人,千古流芳。

全国首家“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文化网络”发起人

2003年,朱序弼联合一众有识之士,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文化网络”。他既是发起人,又是组织者。经过十年的努力,参加网络的中外人士多达540余人,参加的庙会和群众社会团体50多个。网络引种繁育驯化出13个百合品种共计1000余株;保护繁殖成功濒临灭绝的山丹丹(细叶百合)花,成果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赞誉;针叶树嫁接驯化技术在卧云山民办植物园、六墩灌木园、红石峡珍稀花木园、榆林学院植物标本园等多个园推广获得成功,网络发展治理生态建设面积达8万多亩。

到朱序弼去世时,该网络已成为陕北生态建设者与国内外专家学者、民间组织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和植物品种引进、交换及濒危植物品种保护、繁殖,以及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国际性平台。

视草木如金银,视金银为草木

朱序弼热爱绿色,热爱草木,热爱所有的植物,他执着林业科研事业,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和忘我的境界。不论出外考察还是开会,也不管路程千里万里,他都不忘采集珍稀濒危林草花木种苗或种子,带回榆林来栽种培育。

每当得到濒危苗木和珍稀花卉种子,朱序弼总是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将其分发到各个植物园和苗圃,及时指导何时栽种、如何栽种、怎样管护。这是一种分散风险、趋利避害的办法,也是保护繁育植物的有效手段。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雨阴晴,有时甚至在霏霏雨夜里,朱序弼也要独自一人默默地守候在苗圃旁边细心观察,像守护婴儿一样,盼望它们快快长大。

1979年,经受人生最严峻的考验时,他也没有放弃,没有倒下。当年,在部队当兵的大儿子突然亡故,妻子因过度悲伤,不久后也去世,接连的打击,使朱序弼痛不欲生。但他没有倒下,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绿色事业,忍痛安葬完亲人后,不顾单位领导再三劝慰,试验田里又出现了他坚强、辛勤耕耘的身影……

多年来,朱序弼的科研成果甚多,多项成果专利少说也有上千万元,可老朱总是一笑置之。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申请专利时,老朱嘿嘿笑着说:“我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才取得的成果,恨不得三天就能全面推广。若申请专利,搞有偿转让,就影响推广速度。根治沙害,人民受益,这就是我最好的专利。”“钱还有个够?我要把手上的课题搞出个名堂来。植物是人类共有的,造林不分国界,不分穷富,搞生态不怕没钱,就怕没人,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只要能够为人类服务就心满意足了。”

朱序弼常说:“千两黄金易得,濒危物种难求。一旦保护不好,就会灭绝,根本不可能再生,造成千古遗憾。”在朱老看来,如果自己想发财早就发了,放羊娃的他能有今天是党给的,包括他的技术也是党培养出来的,他只想感恩于党,服务于人民。

朱老对事业的追求永无止境,但生活却非常简朴。几十年来,他为百余种濒危植物安了“家”,可他自己却居住在两间只有20平方米的破旧漏雨的简陋平房内,生活十分贫苦。

200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级女军官、全军绿化奖章获得者谢定淑,路过榆林来看望朱序弼,没想到他仍然住在漏雨的简陋房子里,患有气管炎的他退休后仍为义务传播绿色而忙碌,感动之下为他写下“绿圣”的赞美词。

曾任榆林工业学校校长的姜良岗在2002年、2003年两年春节,亲自撰写了同一副春联,贴在他的小屋门上。上联是“视草木如金银”,下联是“视金银如草木”,横批“为人类服务”,以表钦佩之情。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朱序弼老人的草木一生。

2006年初,朱序弼搬进市上和林业部门专门为他投资建设的一套110平方米新房。喜迁新居时,他郑重地在新屋门墙上贴了一副自拟的春联,上联是“感谢党恩敢叫地球再生”,下联是“喜迁新居永葆劳动本色”。

80多年的人生里程,朱序弼常年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使他患上了一身的病,多次住院。但他人在医院心在苗圃,经常是手捧药碗,一边喝药,一边还给守候在病床前的妻子叮咛苗圃的工作,教她如何浇水施肥,如何除草打药,如何观察记录。病情稍有好转,便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迫不及待地办出院,回去料理苗圃。

80多年的人生里程,朱序弼为钟爱的绿色事业,矢志不移,倾注了巨大心血。其事迹举不胜举,其事耐人寻味,其行发人深省。

80多年的人生里程,朱序弼的影响力早已走出榆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他是中国林业科技界的骄傲,更是榆林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光荣。

80多年的人生里程,朱序弼对林业的贡献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他的先进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花卉报》《中国林业》《中国植物园》《榆林日报》等上多次报道,并入选《中国专家》《华夏英杰》《中国林业专家》《中国人才》等大词典和《榆林市志》人物篇。其绿化黄沙科研事迹,深深感动了世界各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仰,他的绿色事迹甚至作为教材写进了日本的《东大授业》教科书。

80多年的人生里程,朱序弼把一生献给了林业、献给了大山、献给了沙漠、献给了榆林的绿色梦,其贫穷一生,富绿天下,“视草木如金银,视金银为草木”的无私奉献精神,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他被称之为“绿圣”真的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