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期,长安一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长安城范围大大缩小。唐昭宗天祐元年(904)正月,军阀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令长安居民按籍迁居,毁坏了长安的宫室和民间庐舍,致使一代名都,化为丘墟,两朝繁华,荡然无存。时人子兰在《悲长安》诗中写道:“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韦庄在《长安旧里》中也说:“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这些诗篇都形象地反映了当时长安城的残破景象。天祐元年三月,朱温以唐昭宗的名义,命佑国军节度使韩建镇守关中。韩建至长安,见长安城千疮百孔,残破不堪,已无法据守,遂对长安城进行了改建:去掉原来的宫城和外郭城,重新修建子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皇城,封闭朱雀门、延喜门和安福门,在皇城的基础上建成“新城”,作为佑国军的治所,另在“新城”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小城,作为长安、万年二县的治所。至此,长安城的惨景才有了一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