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史
- 施秉银 耿剑平
- 10字
- 2020-11-24 15:24:58
第二部分 学科·科史篇
学科系和教研室
内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内科学系是在原内科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在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以系为中心的7个亚专业:呼吸与危重症、心内、消化、肾内、血液、内分泌、风湿。各亚专业云集了一大批教学基本功扎实、热爱教学的人才,学科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均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其中呼吸、心内、肾内为卫生部重点专科。
二、历史沿革
内科教研室成立于1956年建院初,设基础内科和系统内科两个教研组,基础内科设病床69张,主任为陈开浚教授;系统内科设病床128张,主任为郭佐国教授。1958年至1961年医院开展教学改革,将内、外科合并,下设呼吸、循环、血液、消化、肾脏、内分泌等科室。1961年恢复内、外科,内科由郭佐国教授任主任,陈开浚教授任副主任,设病床230张。“文革”期间,内科按部队建制编为一个连,杨鼎颐教授任连长,刘治全教授任指导员。1972年恢复内科教研室,主任为杨鼎颐教授,副主任马志芳、孟毅教授。下设血液、呼吸、消化、内分泌、循环、结核病等病区。学科带头人为:血液病区王无忌、邵文斌教授,呼吸病区马志芳教授,消化病区孟毅教授,内分泌代谢病区高慧教授,循环病区杨鼎颐教授。1985年杨鼎颐、马志芳教授任内科正、副主任,尔后增补王育本、邵文斌教授任副主任;1990—1993年高慧、吕卓人教授任正、副主任。1993年王育本教授任主任,马秀萍教授任副主任;1995—1998年马秀萍、祝家庆教授任正、副主任。1996年大内科共有床位185张,分为5个专业,人员82名。1990年心血管内科成为内科系统最早的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血液内科、内分泌科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0年合校后,马爱群教授任内科主任,杨岚教授、施秉银教授任副主任。2006成立内科学系,杨岚教授任系主任,袁祖贻教授任副主任。
三、发展现状
内科学系现有床位575张;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50人、副教授31人;7个亚专业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内科学教研室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内科学教学团队按照“稳定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吸引高层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用好各类人才”的基本思路,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以高技能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内科教学上,承担各学制“诊断学”、“内科学”的教学任务,集体备课,实行授课内容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方式,临床生产实习安排专人进驻各实习医院开展指导。
20世纪60—70年代,内科教研室教学用具以粉笔板书为主;改革开放后教学工具变粉笔板书为投影、幻灯或录像等。20世纪90年代,留学生课程采用英文教学,七年制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教学工具除幻灯、录像外,主要以多媒体为主。小课开始使用“模拟人”教学。2000年后,内科学课程建设有了显著进步,七年制采用双语教学并以英文为主,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网络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采取专家教授和学生双向评估教学效果。内科学教研室教授们组织的“诊断学”“内科学”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深受学生好评,新型教改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乐趣。近10年来,内科学系先后委任谢小鲁、薛辉、乔文、白玲教授为内科学系秘书。2007年教育部本科生教学评估中,内科学系的严谨教风和优秀教学效果受到好评。2010年后配合医学教学改革,内科学系积极推进在八年制实行系统整合课程和PBL教学方法。2015年后,组建内科系统规培基地,承担医院内科住院医师的规培工作。
内科学系每年承担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留学生医疗、口腔、法医、护理等专业550人的“内科学”“诊断学”教学任务,每学期授课约650学时,见习、实习达1500学时。
四、成果业绩
2003年“诊断学”获国家级及陕西省精品课程,2013年“诊断学”成为学校网络资源共享课程;2005年“内科学”获陕西省精品课程,2007年“内科学”获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5年“内科学(内分泌)”获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首批规划课程。2010年田红燕《高血压强化治疗及生活行为改善》、2013年石志红《大咯血的急救处理》中标卫生部视听教材。
内科学专业团队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拥有众多全国知名专家和教学名师,吕卓人教授于2006年担任全国诊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马爱群、杨岚、施秉银、袁祖贻教授先后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呼吸分会、内分泌分会常委,内科学系担任省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和副主委共10余人。
2006年以来获得教师特殊称号的有:马爱群获2007年学校第三届教学名师称号;和水祥获2008年王宽城育才奖,2016年学校第二届教学卓越奖;施秉银获2009年学校第三届师德标兵称号,2010年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学校第六届教学名师称号、“伯乐奖”,2013年陕西省第八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陈丽梅获2013年王宽城育才奖。2012年内科学系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内科学系多次被评为校、院优秀教研室。
2006年以来,有4人获学校授课比赛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10人次获三等奖。2015年,路万虹获首届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石志红、李宏获首届学校PBL教案比赛一等奖,贺鹏程、吴迪获二等奖。
2006年以来,完成省级3项、校级5项、院级5项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2项、校级4项;发表教学文章25篇,其中EI检索2篇;教材主编2人、副主编3人、编委17人;CME项目91项。在科研上获国家级,省、市、厅、校、院级科研项目300余项,有国科金杰青项目、国科金重点项目、科技部惠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等多项大课题,获科研成果奖50余项,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2013年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外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外科学系成立于建院伊始,承担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是国内少数能培养外国本科和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单位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早的硕士、博士授予点。外科学系下设14个亚专业,现有教师345人,其中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76人、中级职称210人。每学年完成理论授课约520学时,见习及实习达1300学时,培养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及乡卫生院学生4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
二、沿革简史
1956年6月,由戈治理、贾敬业、王可信三位教授负责筹建医院外科,9月医院开诊,设立外科学总论教研组,张同和教授任主任;设有2个病区,70张病床,3个手术台。1957年2月,外科增加到4个病区,190张病床,增设系统外科学教研组,陈向志教授任主任。1958年10月,内、外科合并,按人体生理系统分为4个系,4个科。呼吸系由郭佑国、雷培仁教授任正、副主任;泌尿内分泌系由周宪文、王文楷教授任正、副主任;循环系由陈向志教授和陈开濬、杨鼎颐教授任正、副主任;消化系由刘绍诰、黄宗心教授任正、副主任;殷培璞教授任创伤矫形科主任;戈治理教授任精神神经科主任;贾敬业教授任麻醉科主任。1961年2月,内、外科重新分科,成立外科教研组,陈向志教授任主任,刘绍诰、周文宪、殷培璞教授任副主任。1969年12月,医院按部队形式编为连、排、班建制,王文楷、党正祥教授先后任外科连长,许新军教授任副连长。1972年1月,恢复教研组建制,刘绍诰教授任主任,殷培璞、刘文善、王文楷、侯立业、李兆志教授任副主任。1979年外科教研组改为外科教研室,下设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4个亚科,陈向志教授任第一主任,刘绍诰教授任主任,周宪文、殷培璞教授任副主任。1986—1989年,高振亚教授任主任,耿介、王增录教授任副主任。1989—1993年,耿介教授任主任,孟绍箐教授任副主任。1993—1995年,潘承恩教授任主任,南勋义、杨敏杰、黄庆恒教授任副主任。1995年—1999年,潘承恩教授任主任,杨敏杰、薛武军教授任副主任。1999—2006年,梁景仁教授任主任,刘青光教授任副主任。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中心成立临床学科系,刘青光教授任外科学系主任,马清涌教授任副主任。
三、发展现状
外科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有16个亚临床科室:普通外科,肝胆外科,骨外科,心脏外科,胸部外科,泌尿外科,肾移植外科,老年病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烧伤整形科,疼痛科,急诊外科,麻醉手术部,动物外科实验室,外科梦工厂。
现有床位995张,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106人。其中泌尿外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普通外科(含肝胆外科)、骨科、器官移植、肿瘤外科、老年病科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肝胆外科和肾移植外科为共青团中央和卫生部联合授予“青年文明号”单位。
四、成果业绩
2006年以来,外科学系在科研上获国家级和省、市、厅、校、院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获教学科研成果奖50余项;完成教改项目12项,获得教学成果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7项、院级2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CME)40余项;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教学论文22篇,EI检索4篇,SCI收录500余篇。
2007年,贺大林获学校第四届教学名师称号、马清涌获王宽诚育才奖;2008年,马清涌获学校第四届教学名师称号;2009年,贺大林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刘青光荣获学校师德建设标兵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2015年,马清涌荣获学校第六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马清涌等以培育临床医学生发展能力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医学部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吕毅等构建现代外科技能训练平台,培养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第十三届教学成果特等奖;贺大林等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贺大林等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王民《胫骨骨折内固定术》获学校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刘淼等《临床医学概论》获学校第十二届优秀教材二等奖。
刘昌的“肝脏疾病”为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首批规划课程;邱裕生的骨科研究生专业课程为2015年学校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贺大林的“外科学”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
刘淼主编《临床医学概论》,科学出版社;王民主编《胫骨骨折内固定术》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吕毅主编,张晓刚、范晋海等副主编,佘军军等编著《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能力提升与训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人民卫生出版社;吕毅主编,张晓刚、范晋海等副主编,佘军军等编著《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能力提升与训练——临床执业医师》,人民卫生出版社;贺大林分科主编,马清涌任编委《外科学》,科学出版社;刘青光副主编“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外科学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刘青光编委《外科学总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周双利任编委《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薛俊茹任编委《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薛俊茹任编委、编写秘书《外科护理学实践指导及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任予任编委《医学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陈进才任编委《肛肠病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潘承恩任编委《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以来中标视听教材11项,其中祁光裕《可调手枪式针柄》获得国家专利;王民《胫骨骨折内固定术》获首届“优秀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二等奖。获学校授课比赛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6人、优秀奖1人次;马兴荣获2015年首届学校PBL教案比赛三等奖;2016年朱国栋获全国留学生英语授课比赛一等奖。
妇产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妇产科学系目前是西北地区综合医院妇产科中技术力量雄厚、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服务规范的学科。妇产科下设妇科、产科、妇女保健科3个亚专业,共有2个妇科病区、1个产科病区,产房、妇产科门诊(妇科、产科、妇女保健、优生遗传及更年期门诊)、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和流产后避孕(Post Abortion Contraception)的PAC咨询门诊及妇产科实验室等多个临床单元。学科设置和学术水平均处于西北领先水平,已形成妇科、围产医学、妇女保健三大方向的学科梯队。
妇产科拥有一支由28名高级职称专家及29名博士组成的团队,拥有在妇科肿瘤、普通妇科、生殖内分泌专业、母体医学、胎儿医学、普通产科及妇女保健领域享有盛誉的全国著名专家及学科带头人,先后为国家和地方培育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培养妇产科学高级人才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许多人成为所在医院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二、发展现状
妇产科学系的前身为西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成立于1956年,妇产科建科伊始,首任主任为王秉正医生。1957年分为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后,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正式组建,一、二附院妇产科的教研室各自独立。
教研室成立早期,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派出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这项工作在“文革”期间也没有中断。改革开放后,张蕴璟医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修生殖遗传学,曹缵孙医生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生殖科学中心研修生殖内分泌。20世纪80年代科室分别建立了生殖内分泌实验室、生殖遗传研究室和围产医学实验室。妇产科教研室于1984年成为“妇产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妇女保健专业的前身是妇幼系妇女保健专业,于1987年率先在国内创建妇幼保健专业。妇幼系以第一临床医学院为依托,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模式,架起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之间的桥梁,曾多次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1996年获得硕士授权点,1997年在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组织的部署8所院校评审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先后培养了妇幼专业五年制本科生12届、大专生3届。2000年更名为妇幼保健中心,以临床保健、科学研究、培养硕士和博士生为主体。2003年妇产科与妇幼保健中心共同申报获得博士授权点。2015年7月妇女保健专业并入妇产科。
2007年3月妇产科教研室正式获批为妇产科学系,系主任为苟文丽教授,副主任为安瑞芳教授。妇产科学系成立后将妇产科教研室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发扬光大,取得了更多的成绩和成果。
妇产科学系秉持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勤勉培养医学接班人;把妇产科医师的培养,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妇产科医师的培养作为学科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先后为国家和地方培育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培养的妇产科学高级人才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学科系历来重视本科生、七/八年制医学生教育,制订了试讲、集体备课、大课授课、见习/实习带教、考核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教学制度和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学科系每年开展讲师小讲课比赛和英语小讲课比赛、在校学生妇产科知识竞赛、妇产科临床实习生“翻转”教学法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了加强管理研究生的教育,学科系制订了系统培训、定期考核、鼓励创新等一系列举措。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每周一次,由一名博士或两名硕士主讲,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对专业型研究生进行定期考核,不同年级采用不同层次的考核内容,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操作和临床思辨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室微官网科普文章写作,主动传播专业知识,扩大科室影响力,提高科室社会知名度。
学科系对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目前承担的护理教学任务有本科、大专及中专临床实习带教任务,承担交大城市学院护理系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任务,国家和省级规培护理高级师资班带教任务和我院彬县分院护理骨干的培训任务。
三、成果业绩
妇产科教学团队多次荣获院级“优秀学科系”“优秀临床带教单元”“教学工作先进科室”等称号,201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完成“妇产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制作,及时更新“妇产科学”教学课件。参编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2部、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2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部。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2人获得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2人获得王宽诚育才奖。积极参加教学部及医学部组织的教学培训活动及教案设计比赛,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首届PBL教案比赛二等奖两项。协助医院教学部工作,连年参与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妇产科考点的培训全过程,设计题库,培训学生,于2015年取得全国二等奖的佳绩。
妇产科学系承担校级、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涵盖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各个层次妇产科教学,将教学改革理念应用于妇产科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发表教学研究文章20余篇。
多年的积淀,使妇产科学系师资团队持续壮大和发展,走到了学科发展的前沿。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13名。许多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及其妇儿临床分会主委和生殖道感染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学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CSCCP常委、中国遗传学会常委,陕西省妇产科分会名誉主委和主委及副主委、陕西省妇科肿瘤分会副主委、陕西省妇产科分会感染学组组长、陕西省围产医学会主委及副主委,西安市围产医学会主委、西安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多名专家受聘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等国内妇产科杂志和其他医学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是国家七年制、八年制教材等编委单位。
迄今为止妇产科学系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其中青年基金5项、小额资助1项、面上项目13项),涉及妇科肿瘤(宫颈癌、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母胎医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总资助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教育部、卫生部专项基金课题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近30项,总资助金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2016年获陕西省社会发展领域的医药卫生类重大课题2项;承担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英国(HU)及联合国儿金会等资助多项课题。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国际同道一起致力于中国妇女健康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妇女健康研究。
研究成果发表论著颇丰,其中核心期刊数百篇,Medline收录65篇,SCI收录5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58分,其中更有国际顶尖杂志文章,单篇影响因子36分。随着学科重视国际交流和合作,SCI论文数量和分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儿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儿科学系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科学科研与教学基地,是西北地区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儿科医师进修基地,有近千名儿科医师在此学习和培训,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儿科学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儿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历史沿革
1958年儿科成立,当时有住院床位20张,同时开设儿科门、急诊。1960年成立儿科学教研室,潘凤仪任教研室主任,此时开放床位58张,已有讲师2名、助教6名。1981年儿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1988年期间,苏祖佑任教研室主任,卢宝玉任副主任;1989年卢宝玉任主任,郗玉娥任副主任;1992—1994年韦俊任教研室主任、杨水葱任副主任;1995—2000年雷春莲为教研室主任,刘小红任副主任;2001—2005年孙晓勉任教研室主任,刘小红任副主任。2006年,成立儿科学系,刘小红任学科系主任,刘俐为副主任。在成立学科系的同时继续保留教研室,刘小红任主任,刘俐任副主任;2008—2014年,刘小红任学科系主任,黄燕萍、史瑞明任副主任;2015年至今刘小红任主任,史瑞明任副主任。2011年,儿科学系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刘俐、李晖、周熙惠、刘小红教授相继为博士生导师。
三、发展现状
儿科学系现有教师42人,其中高职9人、中职8人,硕士生导师8名、博士生导师4名,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全科医生、规培医生六个层次的教学任务,涉及理论讲授、小课见习、生产实习、专题讲座、教材编写、试题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等多个环节;承担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辅导等。近年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方法之长,搭建各种儿科学实践教学平台以及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强化临床能力训练,解决动手机会少的难题。
开设并坚持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从2001年1998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开始,至今举办了14届儿科学知识竞赛;自1999年开始连续16年坚持赴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义诊活动,培养医学生付出与奉献的精神。自1996年开始坚持每日英语晨交班至今。2004年刘小红教授“儿科学生产实习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校教改基金资助,创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病人资源优化共享”教学方法,获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廉国利讲师“实习医生情景模拟考核的应用研究”获校教改项目资助,在此基础上,学科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将实习医生出科考试与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医生相结合,成立考核小组,建立试题库,设计考试脚本,制订评分标准和打分表,认真选择病人,既考核了实习医师的临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包括医患沟通、团队协作、人文关怀、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的综合素质。2015年学科系成为国家规培基地,在建立儿科专业规培基地领导小组、规培教员与规培医师档案、制订规培计划并实施、严格进行各项考核的基础上,每周二、周五下午开展规培生专业学习和专题讲座,规培生既是讲者又是听者,每月最后一个周四进行服务之星、优秀病历评选活动。2015年刘小红教授负责的“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本科儿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获医院首批“临床实践教学示范单元”及“优秀规培专业基地”荣誉。
四、成果业绩
自1998年至今学科系获医院“优秀学科系”或“优秀带教科室”荣誉。学科系24人次参加各级授课竞赛,艾婷副教授获第五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史瑞明副教授获陕西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理科),22位教师分别荣获校级授课竞赛一、二、三等奖,5人参加校级微课竞赛并获奖,2人在医学部PBL教案比赛中获奖,1人获优秀规培教员。中标校教改项目6项、院教改项目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学论文26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儿科学”,主编《儿童行为医学》、Pediatrics、《临床诊疗丛书》之《儿科手册》, 《新生儿学》(英文版)、《疾病学基础(儿科学)》,副主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题精选及疑难解析——临床医师》,参编《儿科学》医学英语原版改编双语教材(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妇幼健康研究》(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童疾病与生长发育》(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等。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14次。有9名教师先后出国、出境学习交流。学科系先后承担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市级科研项目6项、校院基金6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
学科系教师重要学术兼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生长发育学会副会长,西安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小儿生长发育及出生缺陷防治分会常委等。
神经病学系
一、学科简介
神经病学系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设立的15个临床学科系之一,承担着医院留学生、五年制、八年制、硕士生、博士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修生、全科医师、西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等系列教学任务。神经病学系一贯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学环境的改善,坚持青年教师试讲、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组织教授为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二、历史沿革
神经病学教研室于1958年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基础上成立,神经内科主任先后由尹泉潮、安世德、李汉玲、武成斌、李正仪等教授担任并主持教学工作。从2010年起,屈秋民教授任神经病学系主任,教学工作主要由神经内科副主任罗国刚教授具体负责。学科系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1984年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尹泉潮、张承诰、武成斌、张辉、李正仪教授先后为硕士生导师。2010年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屈秋民、罗国刚教授先后为博士生导师。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年均招生4~6名,博士生导师2人,年均招生4~6名;迄今,已培养硕士近100名,博士3名。
三、发展现状
神经病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4人,其中7名出国深造。多人在国家、省、市等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及杂志编委。招收的博士生、硕士生来自陕西、山西、河南、青海、宁夏、甘肃、山东、四川等地。学科系主要承担着五年制、八年制、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修生的神经病学教学任务。
学科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市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武成斌教授为《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市老年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全国脑血管病防治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编写工作。李正仪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主持了多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在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方面颇有影响。近年来,学科在学会任职显著增加,屈秋民、罗国刚、乔晋、党静霞、邓美英教授等均在全国学会及省、市学会任职。
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是神经病学系教学的特色;神经病学系承担的“神经病学”本科生教学2010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
四、成果业绩
神经病学系1999年、2010年、2014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CME学习班10余届。2009年至今,每年举办一次“西安交通大学神经病学论坛”,每次参会人数500~800人;神经电生理学习班两届,参会人数400人。专科进修医师的培养也有了长足进步,由1986年的年均6~8名增加到目前的年均15~30人。
2012年以来,罗国刚、秦星、俱西驰、霍康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先后被评为院级教改重点项目、教改研究重点项目、研究面上项目。近年来获校、院级优秀教师奖10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授课比赛二等奖5人次。罗国刚教授2012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一附院PBL教学组长、2015年一附院大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优秀教师。
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系
一、学科简介
中医(中西医结合)教研(组)室成立于1958年,于2006年成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系,始终坚持中医药学研究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承担临床医学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高等护理专业、外国留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中医学”教学任务,为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医生15人,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制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名,高级职称8名,博士后2名、博士4名、硕士8名,国家“两部一局”确认名老中医专家1人、陕西省名老中医2人、陕西省名中医4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继承指导老师1人,陕西省第一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继承指导老师3人。发表论文逾400篇,出版和参编学术专著21部。科研中标课题20余项,获奖15项。
二、历史沿革
1958年,余永敏、刘锐主治医师调入中医科,同年在陕西省调入10位老中医,包括陈筱范、王楚正、邵欣宇、任海山等。9月,成立中医教研组,聘请陕西省著名老中医景梓农先生为教研组代组长,因景老先生时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遂邀请省内著名中医李长春老先生任教研组副组长,兼中医科主任。李老后被调往北京中央保健局,罗国礼、陈积祥来中医科工作。
1958年9月,张玉五、郝正颜、张俊文毕业分配至中医科。1959年孔淑珍分配来中医科,同年刘茂甫先生从陕西中医学院师资班毕业调入中医科并担任教研组教学工作。中医科从学校第23期学生开始,按照“分科循环、集中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956—1959年先后选送8名医师赴北京和陕西中医学院学习。1960年新分配本科毕业生王进勇来中医科工作。1961年去陕西中医学院学习的周淑意、孟庆雯、孙喜才、万素清回科。中医科承担了医疗系24—32期和三年制的中医教学任务,刘茂甫主持编写《中医学》讲义,供学校教学使用,并与全国各医药院校进行交换。1964年中医科设有床位50张,1967年床位增至70张。1970年调入郭琪、赵绪成、段雪清,同年张健毕业分配来科;1972年王晋源从病理科调入;1975年廉有山调入;1978年邱根全、薛东波、高亚菲毕业分配来科;1979年杨养贤、郑清莲、周冬枝毕业分配来科。1982年中医科为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学》的编审单位之一,余永敏任编委,刘茂甫参加教材审定会;1985年以刘茂甫教授为牵头人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请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授予权获批,至今培养硕士生近百人。1986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刘茂甫教授担任所长,并创办《现代中医》杂志任主编。2004年章梅、刘昳编写的留学生英文教材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供学校使用。2005年10月,针灸室从中医科分离到康复医学中心。2012年,成立4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刘茂甫、孙喜才、郑清莲、周冬枝),正在建设2个工作室(邱根全、刘永惠)。
三、发展现状
学科系实力雄厚,重视中医传承,为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刘茂甫教授,学术继承人郑清莲、薛东波;陕西省首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孙喜才教授,学术继承人王锐、何群英;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郑清莲教授,学术继承人蔡云、刘昳;陕西省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周冬枝教授,学术继承人夏欣欣、韩萍萍;陕西省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刘永惠教授,学术继承人王瑞、曹丽君。
四、成果业绩
学科系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国内较早开展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小鼠进行抗肿瘤实验研究,六七十年代曾以中医中药观察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盂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均获满意疗效。1970年后,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周围血管病、慢性肾炎、急性高热症、散发性脑炎、慢性胃炎、恶性淋巴瘤等疾病上,亦取得显著的成绩。孙喜才教授、邱根全教授参与的“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周冬枝的“补肾益气法治疗肺癌的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升白胶囊”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张玉五教授的“益气养血保元胶囊治疗肿瘤的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三等奖;刘茂甫教授的“解卫清气注射液的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三等奖;万素清、郭琪教授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系列药物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王晋源的“铁苋菜治疗功血”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杨保存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精义》获陕西省教委二等奖;郑清莲随师总结的《刘茂甫用补肾化瘀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经验总结》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张哲主治医师的《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客观物质基础》获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郑清莲获卫生部资助项目“胎肾防治骨质疏松有效物质研究”;周冬枝教授曾获国家中医局青年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邱根全、郑清莲、周冬枝、杨养贤、髙亚菲、杨保存、刘永惠、邹鹏、蔡云、孙连庆、孙烨、夏欣欣、韩萍萍、王瑞分别申请中标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攻关计划与陕西省中医药科研项目;刘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孙连庆、刘昳、张哲均发表SCI论文,其中孙连庆论文影响因子达11.21。中医科在省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许多专家担任国家、全省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
2010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同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中医老年脑病重点(专病)专科,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刘永惠、夏欣欣主编的“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教材《中医四诊》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成功举办国家级中医继续教育项目“老年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学习班。2017年胡珊博士获学校教学竞赛三等奖。
皮肤性病学科系
一、学科简介
皮肤性病学科系的前身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皮肤花柳科,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学科的建设及发展日趋完善,是教育部确立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科以不断精进皮肤性病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是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历史沿革
1915年,由中国现代皮肤科学奠基人、留日教授蹇先器创办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皮肤花柳科;1937年,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部分教师随校内迁陕西,并于1938年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附属诊所皮肤性病科,蹇先器担任首任主任;1943年后由赵清华主持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由留德医学博士、著名皮肤性病学家刘蔚同教授在西安重新奠基发展;1951年,中央卫生部批准西北医学院开设皮肤花柳学习班,并另设皮花专修科;1958年医院成立皮肤性病科,刘蔚同、刘辅仁、刘树德及邓云山教授被称为“西北三刘一邓”,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历任科室主任为:刘辅仁、都绥之、马元起、吴廷璧、顾伟程、张尚斌、刘彤、牟宽厚。
三、发展现状
皮肤性病科现有医师1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硕士生导师1名,有博士2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9名。1998年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得国家食药监局批准设立药理机构;2006年获批GCP认证为临床药理基地,2007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皮肤性病科学系承担着学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高等护理系留学生、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皮肤性病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承担着全省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医师培训的教学及考核等任务。
四、成果业绩
学科以皮肤病的临床诊疗、性病的规范化治疗以及皮肤美容、皮肤外科为特色,成为西北地区领先的综合性皮肤性病科。目前有病床36张,设立皮肤科门诊、治疗室、实验室、激光微波室、皮肤美容与外科诊疗室、临床试验基地等,可独立开展免疫荧光、真菌镜检与培养、性病相关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变应原检测等检查,并开展了各类激光美容、皮肤外科手术、注射美容、皮肤综合改善等项目。
刘辅仁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编写了各类皮肤性病教材、专题20余种,近60万字,参加编写由卫生部主持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皮肤科教材第1—3版。1962年,刘辅仁组织教研室教师编写的《皮肤性病学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是我国较早的一部皮肤性病学专著。1984年刘辅仁在原有《皮肤性病学手册》基础上编写《实用皮肤科学》,该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附有大量皮肤病图谱的、中西结合的大型皮肤科参考书,颇受广大皮肤科教师及医学生的欢迎,印刷9版。改革开放以来,本学系参与编写了《实用皮肤科学》《皮肤性病学药物治疗学》《皮肤性病学诊疗手册》《留学生教材》《皮肤性病学》教材;参译《分子医学原理》《皮肤磨削术》等。近年来,本学系参加学校多媒体教学项目1项、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获批院级教改项目3项,参与第四届中国西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命题及裁判工作,获第三届高等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1项,并获学校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知名杂志发表教学方面的论文数篇。编写留学生专用英文教科书Dermato-venereology《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皮肤性病学实习指导》《皮肤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等校内教材4册,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目前,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为陕西省及其他省市培训皮肤科进修医师30余人,同时多次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为省内输送了大批专业学科骨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立于1959年9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先进、检查治疗设备齐全、综合能力较强的临床二级学科。现有病床42张,工作人员5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0人,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7人。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学生及外国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在内耳生理、感音神经性聋、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成因、喉癌基因、颅底解剖、甲状腺外科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在全国性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教学论文10篇。视听教材《气管切开术》获得卫生部视听教材三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培养研究生20余人。参编卫生部统编教材《耳鼻咽喉科学》第3、4版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学》。承担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任务,接受了来自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北、安徽、江苏、云南、等省(区)的进修医生数十名,近年来承担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任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005年与二附院一起申请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历史沿革
科室成立初期,由李国璋、李振富、李随勤三位医师和刘淑珍护士组成,设置床位31张,与眼科同处十二病区。李国璋副教授为首任科室主任。1959年末,白秦生主治医师从苏联留学归来,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鼓室成形等听力和平衡手术。70年代李国璋主任下放到陕北,由卢玉珍和白秦生副主任分别主持工作。1985—1991年白秦生任科主任。80年代中期白秦生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任田英、孙新辉毕业留科,任田英在白秦生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医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秦生、李随勤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厅级科研成果奖。80年代后期朱宏亮主治医师离开科室,先后担任西安医科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领导。杨福春医师赴日本京都医科大学留学。1991—1995年,李随勤任科主任。1995—1999年,杨福春任科主任。1999—2000年,杨福春去世后由闫利英副主任负责科室工作。2001—2010年,李随勤再次出任科主任。白秦生教授和李随勤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学科进行了亚专业划分,耳科专业李随勤、王林古负责;咽喉头颈组闫利英、张少强负责;鼻科组贾永平、赵继元负责,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与竞争力。2010—2015年,张少强副主任主持工作。2015年至今,张少强任科室主任。
三、发展现状与学科特色
目前,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经发展成为以头颈甲状腺肿瘤为龙头,专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临床学科。在以下方面处于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甲状腺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各种复杂疑难性甲状腺肿瘤,国内领先;颌面创伤整复,颌面骨折内固定重建,居西北地区领先水平;内窥镜辅助下颅底外科、颅底肿瘤、颅内外沟通瘤的诊断与治疗,国内领先;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及鼻内镜延伸手术;喉显微内镜手术,喉癌的功能性手术;各种颈部肿块的治疗;各种耳鼻咽喉良恶性肿瘤的治疗;颈段食管及气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中耳炎听力重建;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呼吸道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
四、教学成绩
白秦生教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耳鼻咽喉科学》第3、4版的编写。李随勤教授和赵继元副教授参编了《头颈肿瘤手术学》,李随勤教授参编了《外科手术并发症》。赵继元副教授牵头组织科室人员翻译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功能性鼻重建外科》。阎济民教授的视听教材《气管切开术》为国内医学教育做出了贡献,后由闫利英教授重新制作,获卫生部视听教材三等奖。张少强教授参与编写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学》及配套习题集。闫利英、张少强主编,科室主要人员参编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英文教材Otolaryngologyy。赵继元、张少强、白艳霞、权芳、邵渊、姚小宝等人先后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白秦生、李随勤、杨福春、闫利英、赵继元、白艳霞等教授先后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多人在国内外医疗、科研领域成绩卓著。
眼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眼科学系是集医教研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学科,是目前西北地区眼科专业公认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实力最强的单位之一。承担医学本科、本硕连读、八年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医学继续教育、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层次教学任务。
二、历史沿革
眼科学系成立于1956年,创建时由6名医师组成。靳连仲副教授任首任主任。1959年医院设立眼科病房,承担医疗专业2/3的眼科临床教学任务。60—70年代,开展了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及白内障针拨术,角膜移植术,斜视矫正术,各种抗青光眼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及各种救治复杂眼外伤手术。承担省内巡回医疗及为基层培训“赤脚医生”的任务。70—80年代,少见病和疑难病增加,白内障冰冻摘除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难治性青光眼硅胶管引流物植入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有10名进修医师在眼科学习。此期间累计在国内各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完成院科研项目2项。1986年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0年以来,眼科增加新型检查和治疗设备,开展了多项先进的显微手术操作和治疗。同时在教学比赛中,获院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各1次,参加学校教学比赛获一等奖。2002年11月,眼科设立独立病房,2007年8月迁入新住院大楼,床位设置48张。2011年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12年获批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眼科教研室先后由靳连仲、崔守信、张德秀教授任主任,现任主任为秦莉主任医师,副主任为裴澄主任医师,康前雁教授为党支部书记,张秀丽为护士长。
三、发展现状
眼科现有医护人员48人。医师系列25人,其中博士12名、在读博士4名。康前雁、裴澄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6人。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包括留学生博士、硕士生)10余名。已毕业博士生6名、硕士生30余名,在读30余名。多人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眼科学会、西安市眼科学会、陕西省科协眼视光学会、陕西省美容学会任职。
眼科教研室秉承优良教学传统,出色地完成了下达的各层次教学任务。留学生实行全英语教学,在七年制教学中,双语教学覆盖率达到100%。在院规培医生5名。先后邀请多个国家高等院校著名专家来院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10余人次。聘请多位外籍教授为本学科客座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申请课题。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多名知名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先后有李晶明、高珊、裴澄、雷剑琴、黎黎等在国外知名眼科中心学成后归国,刘钊医生正在国外学习。
眼科目前医疗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2015年门诊病人6万余人次,住院病人3000人次,手术3000余台次。开展了多项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手术和诊断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眼底病专业:开展了23G、25G及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黄斑部疾病手术,复杂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的多种联合手术;2015年玻切手术1000余台次,光动力疗法(PDT)及抗VEGF药物治疗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约1600余人次。白内障专业:开展了2.0mm、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散光矫正人工晶体和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杂病例白内障摘除术,先天性白内障等;2015年白内障手术1500余台次。角膜及眼表疾病专业:开展了羊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眼表重建术及眼部整形术,肉毒毒素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等。青光眼专业:早期青光眼的诊断,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等。眼视光学部:为我省首批准予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三家医疗机构之一,开展了各类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塑形镜(OK镜)和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的规范验配以及儿童低视力、弱视、斜视的诊断与治疗,圆锥角膜的诊治,综合验光以及验光配镜业务。
四、成果业绩
郝延梅、张林、雷剑琴获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崔丽珺获2010年校级教学比赛二等奖,黎黎获2011年校级教学比赛三等奖,康前雁获2007年校级教学比赛优秀奖,张林、刘钊被评为院级“十佳教师”,刘思伟、谢安明获中国台湾“新光奖教金”,多人多次被评为校及院“优秀教师”。张小玲2009年主编出版《简明眼科教程》,崔丽珺申请学校教改项目及院教改项目各1项,康前雁2003年出版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提上睑肌缩短术》,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学科与陕西省残联合作,坚持下基层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培训基层眼科医生,2000年被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复明先进单位”,多人获“扶贫复明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陕西省高校“巾帼建功标兵岗”荣誉称号。
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市及厅局级科研基金5项,校、院级科研基金1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在全国各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Diabetes、ARS、JBC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论文15篇,Medline收录10余篇。
急诊医学系
一、学科简介
1988年,学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急诊医学教研室,由时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的杨菊平主任任主编、王雪任副主编自编教材,开展在校本科生的急诊医学教学。2005年,学校决定与第二附属医院共同成立急诊医学系,主要承担五年制、七年制临床专业,高护系,法医系,妇幼系等专业以及留学生等的急诊医学教学任务。急诊医学系(一附院)曾有杨菊平、王雪、田红燕等教授,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急诊医学系利用多媒体技术,电子图像资料和最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改进、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历史沿革
急诊科成立于1985年,黄绍卿任主任。学校分配来王雪、郭燕生第一批加入急诊专业队伍,医院派消化内科王小玲副主任医师、中医科王剑桥医师等先后来科室工作,逐步形成了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队伍。从1988年起,急诊医学采用杨菊平教授主编的《急诊医学》自编教材进行授课,1993年王雪担任急诊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教研室主任,于1995年开展了学校留学生急诊医学教学工作,王雪担任主编,自编英文教材,供留学生学习使用。2005年急诊医学系成立后,王雪担任系主任。
三、发展现状
急诊医学系2002年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在读硕士8名。课程类别由最初的选修课逐步发展为必修课,同时还承担规培医生、进修医师、全科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急诊医学系最开始采用纯理论式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教学理论的最新进展,逐步开展问题式教学、双语教学、PBL教学等,以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要求,制订不同的授课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最大可能地将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及急诊医学最新的进展传授给学生。
四、成果业绩
急诊医学系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有“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教材建设”“PBL急诊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究”。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有《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现代急救医学》《急诊医学临床诊疗规程》等,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制作二等奖,王雪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比赛二等奖,开展的大型教学活动从1989年至今。自1989年,教研室每年都承担举办一次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为我省乃至西北五省(区)培养了大批急诊医学专业人员。
精神与行为医学系
一、学科简介
精神与行为医学系成立于2006年12月,由医院精神医学与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二附院医学心理科组成。医院高成阁教授任系主任,二附院王亚萍教授任副主任。是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成为国家卫计委“西部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地区唯一的精神专业培训基地;2012年精神科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抑郁症、睡眠障碍教育基地;2015年成为首批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协作单位;2015年获批陕西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陕西省20家基层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临床科研合作网络;2013年至今是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单位及陕西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获评“中国百佳百姓信赖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
二、历史沿革
1953年在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高师班学习毕业的教师邓素华、尹泉潮、陈佩璋分配到西北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前身)内科,从事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的教学、医疗与科研工作,开设神经精神科门诊,在内科病房设置了少量精神科病床,专门成立睡眠治疗室开展睡眠疗法、电抽搐疗法及胰岛素低血糖和胰岛素昏迷疗法,并较早的应用药物治疗,当时使用进口的氯丙嗪口服与肌注治疗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障碍。
1956年新增余真、张承浩、厉法三位教师。1957年与神经外科联合成立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戈治理教授任主任,邓素华任副主任。1960年陕西省精神病医院归属学校,邓素华与陈佩璋被派往,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陕西省精神病医院院长张铝重担任教研室主任,邓素华任副主任。1972年陕西省精神病医院脱离我校,重新划归西安市卫生局领导,加之当时的三年制临床医学学员未开设精神病学专业课程,故原教研室编制解散,陈佩璋回到医院,在神经科工作,并承担相应的精神病学教学与医疗任务。
1980年9月精神病学教研室再度成立。1982年3月更名为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教研室,陈佩璋教授任主任。同年,陈佩璋教授在门诊设立国内第一家综合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1987年开始在康复病房设精神心理专科病床10张。1990年亢万虎教授任科室主任,王平友教授任副主任。1992年病床扩大至30张。1995年高成阁教授任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97年批准为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精神专业机构。1999年9月病床纳入医院正式床位编制。2001年精神心理科更名为精神心理卫生中心,高成阁教授任主任至今。目前在编床位70张。
三、发展现状
精神病学教研室承担全校精神医学教学任务。1982年以来,承担全校五年制本科及七年制研究生的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教学任务及两所附属医院五年制本科生及七年制研究生的精神病学见习任务。2003年开始承担研究生及留学生教学。目前承担五年制本科生、八年制博士生及留学生的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学教学任务。科室承担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目前有近10名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培养,由专家教授建立导师负责制,对住院医师进行临床诊治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教学演讲能力的全方位培训。科室作为西部唯一的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近年来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共培养合格精神科医师100余名。
四、成果业绩
1988年由陈佩璋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亢万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为陕西省精神科第一位临床硕士毕业生;2012年马现仓医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科室第一位临床博士。科室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生导师3名,在读博士4名,已毕业硕士20余名,在读硕士12名。2016年选派2名医生去美国学习,已学成归来。先后出版各类教材及专著30余部,其中主编、副主编的教材及著作10部。
康复医学系
一、学科简介
2001年,理疗科、疼痛科及高压氧三个科室合并成立了康复医学中心,刘姗姗教授任主任。2006年10月,康复医学中心王忠华主任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系主任,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科研究生,承担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教学。
康复医学中心下设4个亚专业:理疗、疼痛、高压氧以及在针灸专业基础上成立的脑病专业;有10个相关治疗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功能评定室、针灸治疗室、推拿治疗室、药熏药透、高压氧、假肢矫形器制作室等。各治疗室配置有康复专业设备,设置4个不同专科门诊和30余张床位的综合病房。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是新兴专业,近几年来在医教研等方面不断完善,目前已建立包括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等系统的教学体系,5名教授担任各级学会分会主委及副主委,举办学术会议20余次。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医院成立了兴善寺康复分院。目前集康复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具有现代医学模式的康复医学系。
二、发展现状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系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0名,其中医师25名、护士17名、医技28名。医师队伍:正高5人、副高2人;博士4人、硕士1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64%。师资来源包括康复科全体人员与康复科密切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科室开展临床康复研究的教授,专业范围覆盖了康复医学系所涉及的各个交叉学科,在培养康复医学学生及高水平康复人才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拥有先进的技能教学实验室、科研性实验室和一流的临床实习基地,能高水平的从事现代康复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注重与国内外有影响的康复院校协作与交流,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协作,培养国际化康复医学及相关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对象就业形势和社会评价良好。
三、医教研成就
近几年来,已建立包括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等系列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基地以及教学影像与治疗技术操作资料库,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培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博士10余名,举办卫计委委托康复培训班3期、西安市康复培训班1期。科室教授担任各级学会分会主委及副主委5人,举办学术会议20余次。编写教材10余本,是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和编委单位。康复医学系承担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有关康复医学教学,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及全科医生等专业的康复医学、疼痛学及针灸学教学以及交大东区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疾病与健康——中医与康复”的教学,每年培养进修生、规培生及实习生教学100余人。
麻醉医学系
一、学科简介
麻醉科承担了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及医学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学生的麻醉学教学任务。麻醉学专业成为西北地区较早的硕士及博士培养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医学系成立于2006年。
二、历史沿革
麻醉医学系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贾敬业医师参加了北大医院谢荣教授主持的麻醉进修班,返院后即主持并兼职从事麻醉专业;1958年受命组建麻醉科。1995年叶平安教授担任麻醉科主任。2015年,麻醉科与手术部合并为麻醉手术部,王强任主任,申新、李小刚、张琳娟任副主任,盖毅文任党支部书记,段娜任护士长。
1956年6月,戈治理、贾敬业(麻醉学)、王可信三位教授组成筹备组,筹建医院外科;1956年9月设立外科学总论教研组。麻醉学教学一直隶属于外科教研室,长期以来承担了学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七年制学生、八年制学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医学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贾敬业、叶平安先后担任陕西省麻醉学会主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1998年麻醉学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叶平安教授成为硕士生导师,后陆续增加硕士生导师张义长、景桂霞、刘齐宁、申新、高巍、赵鸽等人,目前有硕士生导师5人。2014年申新为第一位博士生导师,2015年王强调入,为博士生导师。
三、发展现状
现有专业教师60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16人,其中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27人;有1人担任陕西省及西安市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担任陕西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4人担任陕西省麻醉学会常委及委员;先后有5人出国研修。2015年,科室聘请美国哈佛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博士后、美国华人麻醉医学会(CASA)会长、纽约州立大学Stony Brook医学院麻醉科刘立新教授为医院客座教授,进一步加强了科室的人才储备。
自2000年至今,已培养硕士生30余名,在读研究生30余名,其中科室人员亦有8人正在攻读在职硕士和博士学位。麻醉医学系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有的已成为省市级医院麻醉科、ICU、急诊科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
四、成果业绩
麻醉科自成立以来,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项,全国医药成果优秀展品奖1项,省教委成果奖1项,校科研成果奖2项。2000年以来,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攻关基金20余项,市基金5项,申请教改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Medline10余篇,核心期刊100余篇,申请院、校级新医疗、新技术15项。
2011年,成功申请成为“静脉麻醉培训中心”,先后组织静脉麻醉培训班10余次,通过讲授TCI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观摩的方式,培养了多名青年医师。2007年承办西安市麻醉学年会,2008年承办陕西省麻醉学年会,2012年以来连续3年承办中国医师协会液体管理会议。先后出版麻醉学相关著作有:《应用麻醉学》,叶平安著;《实用麻醉药理学》,叶平安、朱银南著;学科主持并编写《医师诊疗丛书——麻醉学诊疗常规》。有1人荣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先后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师。
医学影像科学系
一、学科简介
医学影像学是集X线诊断、CT、MRI、PET-CT及介入放射学为一体的西北地区影响最大、检查项目齐全、设备先进、人员梯队合理的临床医技二级学科,已成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国家药物临床影像专业(诊断和治疗)资格试验机构,陕西省首批医疗优势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博士点,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华放射学会常委单位、陕西省放射学会主委单位,是西北地区全国医学影像专业学术任职人数最多的单位。现有各级医务人员1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20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并拥有一大批博士后、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医师。承担各级、各类、各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或留学生英语教学任务,已经培养出10余名博士和200多名硕士研究生,培养各级医院进修医师800余名,西部人才计划培养学员20余名,陕西省骨干医师培养学员10余名,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大部已成为国内、省或区域内技术骨干和专家,为我国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历史沿革
1956年建院伊始,放射科即承担“放射诊断学”教学任务,钱致中教授担任主任。50年代至60年代初,放射诊断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总学时56学时。受当时医学发展水平所限,课程内容的划分比较单纯,仅为X线教学。教学形式仅以理论讲授、实习课观阅教学胶片为主。1962年至1980年为卫生部西北地区放射诊断人才的培训基地;1979年为国家首批硕士点学科。1980年建立小照相室,制作幻灯片和图片,大课开始幻灯教学;1982年进行电化教学改革,录制系列放射诊断学教学录像片。1984年,刘继汉教授任主任;1988年刘继汉教授任磁共振室主任,放射科主任由余伟南教授担任;此后李金欣教授继任放射科主任。1990年放射科成立介入治疗小组,由任炜及刘亚民教授负责,1998年后介入放射学业务分散在临床相关科室,介入放射学教学工作仍由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承担。
1992年至1998年与美国EMORY大学合作举办中美医学影像培训班3期,每期一年,共培养76名学员;1993年美国EMORY大学赠送光盘教学系统和计算机影像教学资料,同年成立了医学影像研究室;1994年影像中心正式成立,放射科、MRI、CT室同属一个教研组,自此后MRI及CT和普通放射学一样,纳入大学教学内容。王泽忠教授任影像中心主任,孙兴旺教授任放射科主任,杨广夫教授任MRI、CT室主任。1997年开始承担留学生影像诊断学教学;1998—2000年,培养影像专业本科生3届,每届学生40余名。2000年放射科和MRI、CT室合并,鱼博浪教授任影像中心主任,孙兴旺教授和付和睦教授任副主任,付和睦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2003年为博士点学科。2011年影像中心更名为医学影像科。2014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月开始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杨健担任学校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2015年PET-CT纳入医学影像科,杨健教授任主任,强永乾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
三、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涵盖X线、CT、MRI、DSA、PET-CT等,从“放射诊断学”更名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涉及专升本、本科、硕士、博士和留学生各个学制和专业。2012年6月开始使用PACS平台进行影像学实习教学,2013年建成了基于OSCE理念影像学考评题库。2014年9月开始国家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科室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每年平均教学总学时460学时,其中8年制PBL教学年学时50学时,七年制年学时72学时,五年制及临床口腔预防医学年学时108学时,留学生教学年学时90学时,基层医师培训年学时20学时,带教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每年15人左右,研究生、进修医生、基层骨干医师及西部人才计划培训全年教学学时120学时。现为陕西省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及新乡医学院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本科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收实习生60人。
四、成果业绩
1998年率先在医院使用多媒体教学,“国际协作五年制医学生医学影像教学模式转换的实践”获得1998年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学校教学改革项目1项。2003—2004年获评为教学管理优秀教研室。2004年张蕴、李妙玲、强永乾教授编写了留学生使用教材Radiology,并创立医学影像学教学网站,开展网络教学,2005年获评为学校级精品课程。2005—2006学年获优秀教研室。2015—2016年分别承办了院级医技知识大讲堂及医技知识竞赛活动。2016年制订了教师量化考核标准,构建了基于PACS虚拟在线考试平台,实现了基于PACS实践教学和传统阅片教学兼容互补的模式;2016年获评为院级优秀带教单元。先后有4名教师获得校级、院级授课比赛二等奖,10名教师获得院级优秀教师。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参编出版影像学规划教材6部,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扩充性教材22部,承担国家继续教育项目4项。
感染病学教研室
一、学科简介
感染科教研室主要进行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和教学工作,教研室有专人负责,每学期有一名高年资医生脱产带教;肝炎研究室主要进行与临床相关的实验研究及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感染科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教学上承担留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感染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项目滚动支持学科,陕西省卫计委首批确定的医疗优势学科,陕西省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西安市感染病学会副主委单位;为国家临床药物研究专业机构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陕西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点医疗救治中心,医疗和警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中心,布鲁菌病国家哨点筛查和报告学科。
二、历史沿革
感染科(传染科)在建院初为大内科的一个专业组,1958年组建成为独立的科室。1986年,在李义方教授的带领下申请并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肝炎研究室,完成了基本建设。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室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2001年,更名为肝炎研究所。拥有完成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学实验,覆盖面广泛的先进实验设备、技术和人才,如流式细胞计数仪、特种蛋白分析仪、3台荧光定量PCR仪、HAMILTON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微量元素分析仪、Sebia毛细管电泳和琼脂糖电泳、凝胶扫描仪、荧光显微镜、低温冷冻高速离心机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可开展感染、免疫学指标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肝病生化指标检测,HBV/HCV/HIV/CMV等多种病毒的定量检测,各种穿刺液常规检查,凝血检查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临床分子诊断实验。
三、发展现状
科室现设床位130张,年门诊量约6.8万人,年收治住院病人4500人次以上。科室现在编医师21人(其中有高级职称医师、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6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7人、硕士学位获得者4人;出国系统化培训10余次)。在岗护理人员50名(大专学历占护理人员总人数的84%,在读本科占16%,其中副主任护理师2名、主管护理师13名、护理师15名、护士20名)。
病房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病房环境舒适,设有独立的重症病房、专科急救设备、标准的双通道出入及危重病人抢救的各种先进设备。学科在建设规范化的常见感染病专科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推广HBV母婴传播阻断、人工肝及CRRT等独立的血液净化治疗、肝纤维化无创检测和脂肪肝定量检测、肝病治疗仪、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肝癌的综合治疗等一批特色技术,在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加大感染病重病室和实验室建设力度,已开展高敏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基因分型检测。学科强化人才培养,建设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临床诊疗技术过硬的优势团队,每年派1~2名博士学位人员出国学习。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切实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通过讲座、培训、继续教育、进修、支援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和医疗资源下沉,打造西北地区感染性疾病专科诊疗人才的专业培养基地;建立感染病临床研究队列,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问题,全力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区域性感染病诊疗中心。
四、成果业绩
感染科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重症肝炎、肝衰竭的综合治疗,肝硬化系统性治疗方案制订,疑难肝脏疾病综合治疗方案制订,乙肝母婴传播阻断,不明原因发热待查,肾综合征出血热,危重症艾滋病的救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明原因发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获卫生部成果奖两项,其中一项为一等奖;另获各级成果奖十余项。逐步建立起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专科。
2015年获西北地区专科排名第一,全国优秀专科提名,2012—2015年连续4年在医院综合考评中均获优秀科室。
15年来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各级各类感染病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参编著作30余部,完成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两部,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获2003年陕西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奖。
获得包括3项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滚动支持和包括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30余项省级和国家其他各类课题支持,获研究经费3000余万元。
科室多次荣获院“青年文明号”单位、“五四红旗团支部”、陕西省“巾帼英雄”先进集体,尤其在“非典”(SARS)期间,被评为院级“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及先进党支部”。多年来是陕西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点医疗救治中心,有完善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有标准化的防护、消毒、隔离流程,所需设备配备齐全,每当发生疫情,可根据病种及疫情情况、传播途径及传染性程度给予及时的隔离治疗,在陕西省疫情处置中起了核心作用。近年来在陕西省突发禽流感、SARS、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表彰。蔺淑梅教授荣获陕西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赵英仁、刘正稳、杜粉静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樊万虎教授被评为省级先进医务工作者。
学会任职:李义方、张树林、赵英仁等教授曾先后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要职。
核医学教研室
一、学科简介
核医学教研室是在1960年附属于放射医学系的同位素专业基础上建立的。现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17名,承担着医学五、七年制和八年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四个层次、七个专业的核医学教学任务,教学层次、教学时数和专业范围均居本专业国内先进水平。
二、历史沿革
1960年,西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前身)筹建放射医学系,设置放射医学、辐射防护、同位素应用等专业,先后派出20余名年轻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同年,留校教师孟宪文、刘元庆为医疗系学生开设放射医学课并在一附院开展了甲状腺吸碘功能检查及皮肤病磷-32敷贴治疗。1961年,外出学习人员相继返回,在王德全主任领导下,各专业医、教、研工作全面展开。1963年西安医学院专业机构调整,放射医学被压缩,保留辐射防护、同位素应用,组成放射医学教研组,亦改名为工业卫生教研组。1964年,我国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得到恢复,核医学事业亦有了较大的发展。为配合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了血容量、心放射图、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检查项目。甲状腺吸碘率、肾图、肝扫描作为核医学早期三大常规检查项目逐渐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20世纪70年代,核医学科医疗、教学和教研工作有了长足发展。1982年学校正式批准在医院核医学科的基础上建立核医学教研室,胡国瑛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孟宪文教授任副主任。西安医学院核医学教学工作同时交由一附院承担。原工业卫生教研组更名为核医学研究室,并成为我国第一批、西北唯一的培养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基地。除完成研究生核医学教学外,在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方病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大骨节病与硫代谢的关系”研究曾获卫生部成果奖。在地方病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中,对硒与硫代谢、硒与钙、磷代谢、硒与铁代谢以及其他生化代谢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大骨节克山病病因、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进一步防治和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其中某些研究被评为省级成果。
1996—2003年,邹保民教授任核医学教研室主任。2003年至今,杨爱民教授任核医学教研室主任。
三、发展现状
核医学科现已形成了以放射性核素治疗为特色、以SPECT/CT显像为专长的学科特点,成长为西北地区设备先进、技术一流、业务量最大、检查项目最齐全、患者数量最多的学科之一。目前,科室有专业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学会任职有国家一级学会理事1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学组委员5人;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1人,学组委员1人;陕西省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委员2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1人。未来学科将以核素介入为导向,建立特色的治疗技术平台,以分子和功能成像为基础,建立有特色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技术平台,为临床提供高效的现代化的诊疗技术。
核医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为适应新时期核医学教学任务,教研室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教室及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电子阅片室,购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临床基础学科,注重学生实际阅片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了基本技能培训,实施技能考试,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教学内容涵盖核医学基础及临床核医学两大部分,基础知识注重介绍核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常规技术和应用以及新进展等。临床核医学重点分系统介绍临床常用的体内外核医学检查法的原理、诊断要点及应用价值。
四、成果业绩
50多年来,核医学科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1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攻关和自然基金10项、厅局级基金5项,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国家支撑计划和财政专项3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陕西省教育厅二等奖2项。参编专著6部。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发表教学论文3篇,获医院院级教改项目2项。
口腔教研室
一、学科简介
口腔教研室承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口腔科学教学任务,承担留学生口腔科学英文教学及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目前为国家口腔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二、历史沿革
口腔科自成立以来,就承担了学校各专业系口腔科学教学任务,从无到有建立规范的教学体系。历任教研室主任先后为章尔仓、张进善、刘菊英、张平、陶洪。
三、发展现状
学科目前有医务人员40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7人,博士学位3人,在职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有牙科综合治疗椅27台。学科制订了全面的教学计划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问题为指导互动教学,积极举办具有口腔特色的“第二课堂”,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以专科为主、全科辅助为原则,每年组织10余次理论讲座和实操训练,内容涵盖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口腔临床病例的书写、口腔影像诊断及口腔临床技能操作等各个方面,适合实习进修等不同层次临床医师学习。平均每年接收大专及本科实习生60余人,接收基层进修医生10余人。每年科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多次举办面向基层口腔医务工作者的技术规范及新医疗、新技术讲座,为提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尽了一份力。
四、成果业绩
包括张平主持的卫生部多媒体教学课件“口腔检查”,杜希哲编写的《舌疾病学》,陶洪主编、黄亚莉副主编的留学生口腔学科英文教材Stomatology,陈曦参编的《现代牙颌面畸形治疗学》《Tip-Edge正畸矫治技术》《非依从性Ⅱ类患者的正畸治疗现代原理和技术》等7本教材。
老年病学教研室
一、学科简介
老年病学是老年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发展很快、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以人体衰老带来的突出临床表现,特殊药代动力学,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常见综合征等为主要研究重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速度加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问题日益突出,这门学科异军突起,快速发展。
二、历史前沿
老年病教研室于1992年成立,下分老年外科与老年内科,王育本教授任第一任老年内科主任,梁立德副教授任副主任。成立当初,仅有教师20人左右,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24年来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目前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4人。在王育本、杨鼎颐、潘承恩、吕卓人、梁立德、孟苕箐、王遂尚、李记鸾、李汉玲、陈思训、马志芳、高慧、叶平安、薛颖、张哲芳、安怀伦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关心与努力下,老年医学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多位专家就着手开展老年病学课程。
三、发展现状与成果业绩
1994年,由潘承恩教授、杨鼎颐教授、梁立德副教授任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第一部老年病学教科书《老年病学教程》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陕西省老年病教科书、专科书的空白,同年成功举办了陕西省首届老年病学进展学习班,参加学员来自全国7个省市共54人。1994年在全国及陕西省率先在五年制医学生中开设了老年医学选修课,当年参加学生200多人。24年来老年病科陆续承担五年制、七年制、三年制临床医疗系、高级护理系、专升本临床医疗系等老年医学教学任务,涉及衰老机理、老年心血管疾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糖尿病、老年甲状腺疾病、老年骨质疏松、老年肾脏疾病、老年前列腺疾病、老年痴呆、老年脑血管疾病、老年腹痛的鉴别诊断、老年心理等多个专业方面知识,并连续4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学员达200余人。不断修改充实教科书,24年来主编专科书、讲义、内部书刊5部。1995年获西安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方面,24年来,在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中标各种老年病课题10余项,培养硕士生20余人,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