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史

心血管内科

一、科室简史

1956年,内科病房及内科学教研室成立,首任主任为心内科专家谢景奎教授。郭佐国、陈向志、陈开濬等全国著名心血管内外科专家应邀来院工作。内科随后开设循环病房,成立内科一病区,即心血管内科前身。1957年,成功开展西北首例二尖瓣分离术。1958年,成立循环病区,即心血管内、外科。1959年,承办了首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同年,成功开展了西北首例右心导管术,此项技术国内仅有北京、上海等4家医院同步开展。1960年,陈向志、杨鼎颐教授在右心导管、心电图、低温麻醉的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先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成为全国5家首先开展心脏手术的单位。20世纪60年代,杨鼎颐等医生首次提出潜在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概念,率先在国内开展奎尼丁对心房颤动复律治疗的临床研究。

“文革”期间,内科学教研室改为内科“文革”生产班子,1969年,改建为连队,杨鼎颐任连长。同年,八病区(心血管内科)成立,由杨鼎颐、苗焕、王育本、代淑芬、王文茂、刘治全、梁立德、付文、崔长琮、张全发、郭映春等人组成连队。60年代末克山病爆发,心内科在谢景奎主持下,奔赴克山病重灾区,深入研究疾病易患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率先尝试大剂量维生素C救治急性克山病获成功,将该病急性期病死率由89%降到10%以下。卫生部即组织全国推广。此成果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颁发的“KLAUS SCHWARZ(克劳斯·许瓦兹)奖”,系我国境内单位首次获此国际奖。1974年,杨鼎颐主任与黄怡焯、崔长琮、付文等研究出我国第一台心外膜下体外佩戴式永久心脏起搏器,为一例“Ⅲ度AVB阿斯综合征”患者安装应用。1974年前后,杨鼎颐主任带领科室联合扶风县人民医院、汉中市心血管病医院,建立了高血压病、冠心病研究基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吴英凯院士等多位学者曾前来参观指导。1975年,杨鼎颐主任带领苗焕、王文茂、付文、张全发、梁立德等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救治工作,成立了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使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从20%~25%下降到7%,此成果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7年,杨鼎颐主任、苗焕教授组织全科联合西安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等开办“陕西省心内科专科医师学习班”,为全省培养专科人才,课程包含解剖、病理生理、药理、心血管专业临床治疗新进展等,培训激发了学员报考研究生等继续深造的愿望,涌现出很多优秀卫生人才,其中包括韩启德(后成为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高润霖(后成为阜外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81年起,该学习班成为卫生部的全国心血管专科学习班,每年一期,先后培养学员近千人。

从1982年起,心内科逐步开展了介入诊疗技术,如射频消融术、肺动脉瓣与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术等,其中多项技术系西北首例、国内领先水平。1992年,心血管研究所正式成立,刘治全任所长。1993年,心导管室开始运行。1994年,陕西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成立,杨鼎颐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心内科,刘治全任主任。

二、发展现状

心内科在吕卓仁、马爱群、袁祖贻、牟建军等主任带领下,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心血管病专科。

2002年,作为骨干参与的“环境与基因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2004年,成立陕西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2005年,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基地获批;2007年,建立西北最大规模的CCU病房,同年获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重点学科,心内实验室成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016年,成立陕西省首个国家级胸痛中心。

2007年搬入新住院大楼后,分为4个病区及1个CCU,开放床位207张,在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起搏电生理、心律失常及房颤、先心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等专业方向上形成优势。是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陕西省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2011年,成功申报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成立心血管病医院,包括心内科、CCU、心外科、先心周围血管科、老年心血管科在内的8个病区,6个心导管手术室,袁祖贻任院长,张玉顺、牟建军、耿希刚任副院长。

三、医教研业绩

医疗技术方面:1983年,心电图室成立;1984年,开展了西北首例室上速射频消融术;1985年,开展了肺动脉瓣、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造影术;1989年,开展了西北首例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1988年,开展了西北首例AAI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术;1987年,开展了西北首例DDD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术;开展了生理性起搏系列研究,为国内领先;1990年,崔长琮、付文等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2005年,开展西北首例三腔起搏器及ICD植入术;2013年,新的介入导管室正式投入使用,并陆续开展了IVUS、FFR、OCT等一系列介入诊疗新技术;2014年,开展西北首例房颤冷冻消融术、西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2015年,开展西北首例儿童ECMO术救治重症心肌炎。

教学育人方面:1981年,为西北首个硕士生授予点;1989年,为西北首个博士生授予点,刘治全为博士生导师。

科研方面:1986年,刘治全牵头国家“七五”攻关心血管课题;1988年,刘治全获西北心血管学科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汉中少年儿童高血压研究队列,在国内最早开展少年儿童血压演变规律、高血压易患因素识别的前瞻性研究;率先开展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达国际领先进水平;吕卓人教授的高血压内分泌学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在开发哇巴因多克隆抗体Fab片断等新的抗高血压药物领域的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1991年,崔长琮主持举办了全国生理性起搏专题研讨会;同年,参与完成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2009年,马爱群教授主持西北心血管学科首个国科金重点项目。2010年,袁祖贻获西北心血管学科首个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成功举办第一届“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

1978年,“大剂量维生素丙静脉注射治疗重型克山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原理探讨”“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效果以及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1979年,出色完成了第二次全国高血压的抽样调查任务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崔长琮、杨鼎颐主编的《心血管疾病导管诊疗技术》《心脏腔内电生理技术》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1991年,全国开展第二次高血压普查工作,组织完成陕西省抽样点调查任务;2000年,祝家庆教授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内科学》出版;2004年,吕卓人任副主编的五年制本科人卫版教材《诊断学》出版,并获评首批“国家首批精品课程”;2006年吕卓人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马爱群主编的专升本人卫版教材《内科学》出版。

国际交流方面:1983年,美国盐湖城犹太大学LDS医院心内科主任Vincent教授来访,开启了心内科国际交流之门,双方每1~2年交流一次,美国专家前来开展新技术、讲课、学术指导、查房的同时,还邀请心内科多名医师去LDS医院学习深造或在科研课题方面开展协作。世界著名心血管病专家Debakey、Killip、Diamond等来访。

1987年,杨鼎颐任陕西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2005年,马爱群任陕西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2015年,马爱群当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2008年,成功举办“盐与高血压及心血管健康国际研讨会”,刘治全任大会主席;2013年,袁祖贻任陕西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2015年,牟建军当选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委;2015年,袁祖贻当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2014年,牟建军当选西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

消化内科

一、科室简史

消化内科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独立建制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专业科室,也是西北地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有孟毅、陈思训、段仲璧、吴克利、吴玉娥、刘大巍、苌新明、宋政军等一批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致力于消化疾病防治的临床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消化内科专门人才,开创了许多西北地区消化疾病诊治的新医疗、新技术。

20世纪70—80年代,孟毅、陈思训先后担任大内科消化组组长,1987年消化内科从大内科分出独立设置,段仲璧任主任。1995年吴玉娥任主任。2000年苌新明任主任。2010年起,和水祥任主任至今。2013年,科室获批“国家级药理机构”专业科室。2015年,科室获批国家卫计委与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授予“ERCP全国培训基地”。

二、发展现状

消化内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5人,主治、住院医师14人,主管护理师、护士、技师41人。科室编制床位96张,分A、B两个医疗单元和一个内镜中心,拥有数十条国际先进、种类齐全的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结肠镜,拥有超声内镜及一系列具有放大、窄带成像(NBI)、双通道等先进功能的特殊消化内镜诊治设备。年收治病人3000多人次,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目前,在慢性肝病的防治、消化内镜诊治、消化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四个方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居西北地区领先地位:一是在慢性肝病的防治技术方面,对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已形成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并成为科室优势,对各种原因急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防治具有独到的诊治程序,在肝病早期治疗、药物防治肝纤维化方面居西北地区领先地位;二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下诊治技术方面,开展了各种常规及复杂的胃、小肠及结肠镜下诊断,包括无痛胃肠镜检查、胃结肠息肉电切术、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和硬化治疗、食道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术及内支架放置术、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切开取石术、胰胆管引流术和内支架置入术、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下球囊扩张和肉毒素注射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局部注射与淋巴化疗术等,目前已完成4000多例次肝硬化消化道曲张静脉套扎及黏堵的治疗并获得西安市政府和陕西省教委科技成果奖,近年来紧跟国际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方向,已经建立起超声内镜下诊治(EUS)、消化道早癌诊断与治疗(黏膜剥离与切除,EMR与ESD)、内镜逆行阑尾治疗术(ERAT)的技术队伍,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新的技术方向;三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技术方面,常规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经皮下腔静脉、肝静脉血管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硬化术(PTVE)和球囊堵塞经静脉逆行血管栓塞术(B-RTO),拓展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已累计完成近2000例的肝硬化介入治疗(其中TIPS术1300余例),手术年龄最大患者82岁,术后存活时间最长达近20年;四是已经建立胃肠动力检测体系,有一批专业人才重点对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疾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三、医教研成就

临床医疗方面:20世纪70—80年代,开展胃、肠镜及十二指肠镜检查。1987年首次开展了第一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80年代末陆续开展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息肉切除、营养管置入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引流及取石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食管曲张静脉硬化术及西北首例X线下食管狭窄扩张术、X线下食管狭窄内支架放置术;在全国消化界、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消化系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及经皮介入性置泵治疗消化道肿瘤。1996年开展第一例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1998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胃石的内镜下激光治疗及胃镜下食管狭窄内支架放置术。2001年,开展西北地区第一例肉毒杆菌毒素A括约肌内注射治疗。2002年,开展第一例经皮经肝胆道狭窄的介入放射治疗。2005年,成功开展第一例胶囊内镜检查。2006年,成功开展第一例染色、放大内镜检查,第一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007年,开展胃底曲张静脉黏堵术、超声内镜检查。2010年,首次承办区域性学术研讨会“陕西省消化内镜诊疗暨洗消新技术进展论坛”。2011年,开展第一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贲门失弛缓症可回收支架植入术、下消化道狭窄内镜直视下支架植入术、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术前标记技术。2012年,开展小肠镜检查技术,获日本“第78回消化器心身医学研究会学术集会”唯一表彰“优秀奖”。2013年,获批“国家级药理机构”专业科室。2014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院内首例超声引导下胆胰疾病穿刺诊断技术。2015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磁控胶囊诊断技术,院内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胃肠动力检测技术。

教书育人方面:承担各种层次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任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多次在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奖。主编查体教学片荣获中华医学会优秀电视教学片。撰稿并参与摄制的《肝硬化》电视教学片,获陕西省、西北五省(区)及中华医学会优秀电视教学片3个一等奖。主编、参编各种教材、专著25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名,赴国际院校访问研修10余人。1997年,主编视听教材《腹部血管造影及肝动脉化疗栓塞》获卫生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先开展留学生“诊断学”“内科学”英语教学。2000年,科室参编面向21世纪课程卫生部统编教材《临床技能学》。2006年,遴选出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导师,招收第一个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参编卫生部统编教材《诊断学》,获西安交通大学“王宽城育人奖”。2012年,参编卫生部首个PBL教学统编教材《临床医学PBL教程》。2015年,被国家卫计委与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授予“ERCP全国培训基地”,举办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消化内镜训练营”。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临床医学导论》,首次制作国家级慕课,获学校“王宽城育人奖”“教学卓越奖”。2016年,获学校及陕西省“教学名师”。

临床科研方面:1984年首次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先后综述了“甲氰咪胍的不良反应”,介绍“雷尼替丁的临床应用”,提出“肝功絮状浊度试验应予放弃”的主张。1985年在《临床肝胆病杂志》创刊号上,撰文介绍“心得安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1989年首在《中华消化杂志》提出“肝硬化腹水的直接回输宜于提倡”,并与同位素室合作,创立了“核素首次通过法测定肝动脉、门脉血流”的新方法,文章先后发表于1991年医科大学学报及1995年《中华消化杂志》。1995年在国内英文期刊发表第一篇论著;同年获首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99年,获科室首个校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获陕西省科研基金项目、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奖。2003年,开展第一例胆道取石及胆道内支架放置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科室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发表SCI文章。2012年,当选本专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2013年开始,每年邀请国际著名学者2人次来院进行学术交流。2014年,科室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术会议”;同年,科室获医院护理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科室近10年来共承担国家、省级科研基金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开展新医疗、新技术数十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现有5人在全国性专业学会、学组中担任职务14个。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一、科室简史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前身为1956年设置的结核科,郭佐国、雷培仁教授任正、副主任,设床位20张,医师10余人,设备有一台50mAX光机及单筒肺量计等。“文革”时结核科撤销纳入内科教研室。

1972年,内科呼吸组分出并正式成立呼吸内科,马志芳教授任主任。设床位32张,医师10人,其中教授1人,主治医师5人。设备有一台单筒肺量计、何氏气体分析仪及硬质气管镜,依靠手工检测肺通气功能及进行少数气管异物及大气道肿瘤的活检。1986年至1995年,匡延龄任主任;1995年至1999年,李忠民任主任;1999年至2014年,杨岚任主任;

2007年,科室扩展为三个病区,其中两个普通病区设床位96张,一个配备层流病房的呼吸加强医疗病房(RICU)设床位12张。2011年,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多年来,成功地抢救了大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危重症哮喘、肾移植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及大咯血等患者,累计出院人数超过5万人。建院60年来,学科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西北领先、国内先进的专业学科。

二、发展现状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3个病区,设有呼吸内窥镜室、肺功能检查室及睡眠呼吸监测室。主任为李满祥,副主任为石志红、朱柏,党支部书记为朱柏,护士长为冯思芳,副护士长为杜娟、巫瑞。现有专业医师28名,护士67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90%以上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60%以上的医师具有博士学历。科室共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西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呼吸病学科,年收治病人4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8万人次。RCU配备德国德尔格Evita4、Savina,飞利浦Biapap Vision、ESPrit(Esprit)、V200、V60、G5,泰科PB840等呼吸机16台以及1台Trilogy202转运呼吸机,床单元均配备中央监护系统、集成输液系统、中心静脉压监测系统,先后配备了4条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及1台连续性床旁血滤机,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

三、医教研成就

1976年,呼吸内科率先在西北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986—1998年,开展了经纤支镜介入微波、后装照射、血卟啉激光治疗气道肿瘤。1990年,成立血管介入治疗组,杜凤兰、杨岚教授,孙忠民副教授等率先开展肺癌血管介入治疗,在普通X光机下,完成了50余例肺癌的介入治疗。2002年以来,气管镜下检查及治疗进步卓著,拥有先进的电子气管镜9套、荧光支气管镜1条、超声支气管镜1条、纤维支气管镜9条,图文显像系统3套,胸腔镜1条,激光治疗仪1台,配备了氩气刀、多功能二氧化碳冷冻治疗仪、高频射频消融仪等先进设备,积极开展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肺间质疾病、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经纤支镜介入微波、激光、冷冻、氩气刀治疗气道肿瘤及炎性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气道肿瘤,支气管灌注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等,其中经纤支镜介入微波、冷冻治疗炎性狭窄,处于西北地区领先水平。40年来支气管镜检查总例数已超6万例,居西北地区之首。

在呼吸衰竭的治疗方面,20世纪70年代,呼吸内科有两台上海产SCⅡ型非同步电动呼吸机,用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抢救。20世纪80年代,科室先后添置了电动呼吸机、同步电动呼吸机、德国产Evita-S呼吸机,抢救成功率大幅提高,对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濒死)、大咯血、ARDS、肺间质纤维化、韦格肉芽肿、急性气管阻塞(肿瘤)等疑难危重病例的抢救和诊治提供了支持。RICU目前配备进口先进呼吸机10余台和等多功能监测仪10余台。

1979年,购进我院第一台血气分析仪,郑志诚教授和学校黄贻焯教授亲自动手成功安装调试。1983年引进美国自动化肺功能检测仪,代替了单筒肺量计。1984年,李忠民教授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肺功能室进修,回院后开展了手工检测肺残气功能及呼出气体PO2、PCO2测定。1994年引进美国Med Graphics 1085 DL肺功能仪(体描箱),可进行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气道阻力、残气测定及支气管舒张试验,至今已检测例数达10万多人次。2000年设立睡眠呼吸监测室,引进睡眠呼吸监测仪两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诊断率大幅提高。

1986年,科室在西北率先开展胸膜活检术,累计进行5000余例,细导管闭式引流治疗气胸、胸腔积液2200余例,孙忠民研制的细导管闭式引流针获国家专利。自2012年开始对诊断不清的胸腔积液病例开展胸腔镜检查,为胸腔积液患者的准确诊断提供支持。

1997年,被确立为“国家级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每年进行新药的临床研究5~6项。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方面,参加了全球有关哮喘和COPD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工作。成立陕西省首家“哮喘之家”及“COPD病友会”,建立哮喘、慢阻肺、肺癌、胸膜疾病、戒烟门诊等。2006年陕西省呼吸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成立,杨岚任主任。2007年为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和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15年开设西北首家“呼吸慢病”门诊。

在教学方面,1979年,马志芳、郑志诚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录制了一附院第一部《诊断学》电像教材,获陕西省教委优秀电视教材奖。1980年,呼吸内科为硕士授予点,2008年为博士授予点,已培养博士6名、硕士80余名,在读硕士生19人、博士生10人。1997年承担留学生“诊断学”及“内科学”教学。1998年率先使用多媒体教学,先后编写20余套多媒体课件。中标卫生部CIA课件2项。2000年成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全国性学习班10余次,培养学员1000余人。多人次获学校授课比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获学校教改立项1项,院教改立项1项;主编及参编全国统编教材30余部;获省级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3项。每年培养专科进修医师6~8名,内科进修医师10~20名。杨岚、李满祥、卫小红、孙忠民、陈明伟、石志红、朱柏副教授等在全国、省、市医学会担任要职。

在科研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合作项目8项,卫生部行业专项3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等横向课题2项,省“13115”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省教委科研基金项目、省卫生厅基金项目、市科技攻关项目、院科研基金资助近40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等10项,获国家专利1项,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

内分泌科

一、科室简史

内分泌科创建于1980年代,一附院是陕西省乃至全国最早成立内分泌专科的医院之一。1976年,大内科分科时成立内分泌肾脏内科,设床位32张,各级医师26人,护士10人,技术人员4人,高慧教授任主任;1980年,成立内分泌实验室;1983年,内分泌科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成立内分泌代谢病研究室;1993年,内分泌科成立,新成立的内分泌内科设床位26张,各级医师14人,护士9人,技术人员4人,科主任为马秀萍教授;2000年,内分泌科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内分泌代谢病学博士点;2003年,随着学科发展及临床疾病诊疗需求并结合科室实际,内分泌科更名为内分泌风湿病科,床位增至40张,科主任为朱本章教授;2005年,陕西省内分泌代谢病质量控制中心在内分泌科挂牌;2008年,内分泌科与风湿病科分科设置,内分泌科设置床位42张,科主任为施秉银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姚孝礼教授;2009年科室获批为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2010年,干三病区并入内分泌科;2015年,内分泌科获批陕西省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

二、发展现状

内分泌代谢病科含住院部十九A病区和健苑三病区,设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科室设床位67张,副主任为郭辉副教授、侯鹏教授、崔巍副教授,党支部书记为郭辉。十九A病区护士长为李蒙主管护理师,健苑三病区护士长为庞瑛主管护理师。科室有专业医师29名,护士3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90%以上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60%以上的医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内分泌代谢病研究室有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各1名,技师2名。科室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

学科带头人施秉银教授是全国著名的内分泌学专家,曾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和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中国医师奖、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医德标兵”、学校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先后担任内分泌科主任、副院长、院长。

科室成员在全国和省级学会担任多项职务。施秉银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委暨甲状腺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侯鹏、郭辉先后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朱本章、姚孝礼先后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崔巍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施秉银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娟副教授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朱本章、姚孝礼曾先后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孝礼现任西安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朱本章现任陕西省保健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侯鹏是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校“腾飞”特聘教授,同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及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三、医教研成就

内分泌科在高慧、谈一飞、马秀萍、金世鑫、朱本章、施秉银、姚孝礼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不懈追求和勤奋努力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百姓解除了病痛,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内分泌代谢病医教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历届主任高慧、马秀萍、朱本章、施秉银、姚孝礼教授均是专业造诣精深的全国知名专家。

医疗方面,目前年出院患者30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就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收治疑难、危重患者比例占35%~40%,年成功救治疑难重症内分泌代谢病病例约600余例。此外,作为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还承担着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

科室多年来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的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目前已形成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AITD)研究组、微量元素与甲状腺疾病研究组、内分泌系统肿瘤研究组、胰岛移植及再生研究组、糖尿病相关眼底及肾脏损伤机制研究组等,分别在相应研究方向开展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科室先后承担1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1项)、1项卫生部直属单位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共获研究经费2300余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1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368,出版专著20余部。获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政府教育成果二等奖。

科室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接待来访国内外学者超过100人,出访学者超过30人。先后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内科学系成人及儿童内分泌代谢学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甲状腺自身免疫病实验室等国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同时聘请Margaret Rayman、Samuel Refetoff、Basil Rapoport、Lutz Schomburg、Yawei Qiang、裴新海等18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以“哑铃”模式定期来院,实质性参与指导研究所的科研工作。

内分泌科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基础研究及疑难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于1982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研究。1985年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用ELISA方法测定Graves甲亢患者血中抗TSH受体抗体的方法。1986年开始了甲状腺粗针穿刺组织病理学研究,自行研制的多用途活检针获陕西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鼠甲状腺细胞株(FRTL-5),建立了敏感的TSH受体抗体测定系统,为Graves甲亢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2001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表达人重组TSH受体的人胚肾细胞(HEK-TSHR)检测TSH受体抗体的测定系统。2004年成功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TSHR膜外区cDNA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2006年报道了国内第一个甲状腺激素抵抗家系。2006年在国内首次成功制备了小鼠Graves甲亢模型并成功诱导免疫耐受。2007年“Graves甲亢发病机制及TSH受体相关系列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Ad-TSHR289在高等实验动物猕猴中成功诱导GD,关于GD动物模型的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在陕西地区组织开展了数次较大规模的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对甲状腺疾病的防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近期完成的硒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表在内分泌顶级杂志JCEM。

在糖尿病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妊娠糖耐量异常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展了人胎胰岛细胞培养后移植及胰腺节段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同时引进了胰岛素泵、动态血糖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强化治疗和严密监测。2007年引进大鼠INS-1细胞株、min6小鼠胰岛细胞株。2009年与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se移植中心合作进行有关胰岛细胞移植以及胰岛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同时大力开展糖尿病教育防治普及工作,成为美国Hope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的糖尿病教员培训基地,为西北地区和全国培训学员近2000余人次。糖尿病教育曾获1999年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获美国Hope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突出贡献奖,2001年获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奖。

在内分泌肿瘤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方面,首次系统地分析甲状腺肿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遗传改变及其相互关系,从遗传学角度阐明了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机制。发现了PTEN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揭示了该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PI3K/AKT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一种自身加强的分子机制。探讨BRAF等基因变异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临床。

内分泌科在国内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留学生、规培生、进修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多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00年主办首届西北地区内分泌及肾脏病学术会议;2003年承办第二届全国甲状腺病学术会议;2006年主办首届中国西部甲状腺论坛。2008年主办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欧洲甲状腺学会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和管理论坛。2011年主办第二届中国西部甲状腺论坛。2014年主办第三届中国西部甲状腺论坛。承办国家级CME项目——甲状腺穿刺活检及细胞、病理学诊断等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近20期,承办2项国家级CME糖尿病教育项目。

肾脏内科

一、简史与现状

一附院肾脏内科,是西北地区最早创立的肾脏病专科。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学科的建设及发展日趋完善,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临床专科。科室以提高肾脏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以疑难重症肾脏病诊疗及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为主,依托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肾脏病专科,是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在创业阶段的20世纪50年代,在冯学亮教授的带领下创建了肾脏内科,科室在西北地区最早开展了肾脏穿刺活检、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培养和建立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早的一批肾脏病专业队伍,为我国肾脏病专业队伍的建立、成长和壮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科室形成了注重临床诊疗、善于解决疑难杂症的特色。

重要事件有: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冯学亮教授带领下创建了中西医结合肾脏内分泌学科;1961年,为适应全国情况,医院组建大内科,同期更名为内分泌肾内科;1973年,开始首例血液透析治疗;1981年,在西北地区最早开展了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至今已经完成1万余例;1981年,开始第一例腹膜透析,是国内开展此项工作最早的单位之一;1981年,首次用腹膜透析救治一位急性肾衰女婴取得成功;1983年,我科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994年,肾脏内科正式独立为专科,共27张床,由冯学亮教授担任科主任;1994年,血液透析室由肾内科管理。

在第二阶段的1998年至2015年,尹爱萍教授紧跟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领导和调整科室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使本学科成为国内先进、西北领先的肾脏病专科。1998年,首次开展了血管炎特异性抗体——ANCA检测。另外,积极开展新的诊疗项目,突出自己的诊疗特色,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使本科室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肾脏病专业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在第三阶段的2015年至今,科室依托跨学科研究及学术合作,逐步发展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肾脏病中心。目前科室在路万虹主任带领下,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建设以肾脏病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为一体的学科中心,成为培养肾脏病专业临床科研双能型人才的专业基地。

历任科室主任为:1994—1998年,冯学亮;1998—2015年,尹爱萍;2015年至今,路万虹。

科室现有医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9人;医师中有9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有出国学习经历;护士4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9人。护士队伍的业务培训常态化,专科护理业务能力强,包括肾活检专科护理、血透及腹透专科护理和急重症专科护理。

二、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后,肾脏内科有了较大发展:2001年,西北地区第一家腹膜透析中心在我科正式成立,是国内排名前十的腹透中心,建立了腹透患者随访档案库。2008年,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我科利用腹膜透析成功救治了因尿路结石导致急性肾衰的8例患儿。2011年,肾内科获卫生部批准成为全国腹膜透析临床培训基地;科室举办陕西省腹膜透析SOP培训和准入考核;同年,肾内科药理基地成立。2012年,肾脏内科与血液净化科、肾移植科合并成为肾脏病医院;成立了肾脏病临床检验室,可进行包括ANCA、抗GBM抗体、PLA2R抗体等检查项目;同年,肾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肾内科成为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2014年,成功承办“2014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年会”;同年,肾内科临床试验基地成立,主要负责管理科室进行的临床试验,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所有参与临床试验的医师均接受过GCP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目前科室承担了许多国内大型的临床药物试验,与国内外多个肾脏中心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的完成数量和质量位居前列。2015年,腹膜透析中心患者突破500例;同年,肾内科住院部一病区搬至东一楼,科室成为一个整体,床位数突破100张,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肾脏病临床诊疗中心之一。

三、医教研成就

在医疗方面,学科以疑难重症肾脏病的诊疗、终末期肾病透析通路的建立及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诊治为特色,成为国内先进和西北领先的肾脏病一体化诊疗中心。2015年,基于科室既往在临床诊疗及基础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及长足发展,在路万虹主任的积极推动下,以尹爱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请并获批“陕西省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分中心”,成为区域性肾脏病诊疗的领军单位;2015年,经路万虹主任积极规划筹建,慢性肾脏病管理门诊成立,构建肾病生物标本库,建立针对慢性肾脏病及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等专病的随访系统;同年,肾脏病理实验室成立,是独立的病理诊断机构,可独立开展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光镜病理诊断和电镜病理诊断。尤其是近年来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开展病理电镜检查,提高了诊断水平,为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血液透析中心,是陕西省成立最早的血液净化中心,拥有血透机102台和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可以开展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多种血液净化方式,现有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0余人。科室率先在省内开展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目前仍是省内唯一开展此医疗项目的单位,截至目前共完成人工血管转流术近200例。

目前学科医疗单位共有肾内一、二区两个病区,危重病肾脏病监护室,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肾脏病临床检验室、肾脏病理实验室,肾脏病门诊,临床试验基地等单元,并建立长期随访门诊。危重症肾脏病监护室现有病床10张,配有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和其他先进的医疗设施,抢救和治疗危重症肾脏病患者,可开展各种CRRT治疗技术、血浆置换及重症监护透析治疗。

肾脏病临床专业年收治病人3000余例,年完成手术例数:腹透置管术140余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0余例、人工血管转流术70余例。20世纪末,科室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各种肾脏疾病方面,探索免疫抑制序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如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血管炎等,近年来应用霉酚酸酯、来氟米特、FK506等新型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参与国内外多种学术交流,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处于国际同领域的先进行列。

近三年来科室开展了多项新医疗、新技术工作:2013年,牛丹开展超声引导下甲状旁腺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终末期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同年,张亚莉开展Masson染色联合图像定量分析对肾脏间质纤维化的诊断。2014年,郝娅宁开展应用改良纤维胃镜刷结合溶栓解除腹透管纤维蛋白堵塞。2015年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研究。2015年,牛丹开展IgG4相关肾病的诊断研究。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先后派遣解立怡副主任医师、兰平主治医师赴日本医科大学进修学习肾脏病理;申燕副主任医师赴美国Vanderbilt University进修学习。科室能够承担并高质量完成留学生、七年制、五年制和其他各层次的教学任务。获西安交通大学“十五规划”教学改革教材立项,发表教学论文4篇,先后10人次获“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肾脏内科是陕西省肾脏疾病专业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和陕西省肾脏病学继续教育基地,承担着为陕西省其他地区培养肾脏病专业医师的重任,每年进修医师20余人,规范化培训医师近20人,并连续多年举办陕西省肾脏病骨干研修班,为省内输送了大批专业学科骨干。

在临床科研方面,科室临床生物标本库和肾脏病理标本库的建立,储备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素材。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市级科研基金3项;在国内外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6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出版专著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

其重要科研事件有:2011年,解立怡教授的课题《基于汗腺细胞组建人工肾脏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申燕教授的文章Antiatherogenic effect of pioglitazone on uremic 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 mice by modulation of the balance of regulatory and effector T cells被SCI收录,影响因子4.085;2012年,尹爱萍教授主编中文专业书籍一部《肾内科医嘱查询》(16.8万字);2013年,孙吉平教授的课题《从Notch信号通路探讨miR-124a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内源性胰岛分化潜能的调控机制及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申燕教授的课题《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胆固醇平衡在尿毒症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张亚莉教授的教学文章Contrast analysis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and real patients in clinical medical teaching被EI收录;2014年,牛丹教授任副主编的教材《内科疾病临床诊疗学》出版;2014年,梁嫦娜护师获国家级“腹膜透析健康教育比赛”三等奖;2014年,郝娅宁教授的课题“应用改良纤维胃镜刷结合溶栓解除腹透管纤维蛋白堵塞”获西安交通大学校级新医疗、新技术立项;2016年,张亚莉教授申报专利“磁场引导下腹膜透析置管定位复位装置”。

科室成员在全国和省级社团担任多项职务:2008年,尹爱萍教授当选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2009年,尹爱萍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及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科室2001年获批全国腹膜透析中心;2011年,获设全国腹膜透析临床培训基地;2012年获准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获设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

血液内科

一、科室简史

是西北地区最早拥有血细胞分离机和开展骨髓移植的血液病专科,是陕西省医疗优势学科,陕西省血液病诊疗质控中心、陕西省血友病诊疗中心暨信息管理中心,陕西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和陕西省抗癌协会白血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以开展新医疗、新技术提高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为主线,以建立血液病的综合治疗体系和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重点,以科研推动临床,以临床促进教学,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血液病研究中心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其综合实力不但居西北领先,也是全国重要的血液病专科之一。

二、发展现状

1.第一阶段:1964年,大内科设有血液病专业及病床数张(血液内科前身),未独立设科。1973年从大内科中独立分出,成立血液内科,与消化内科同设在一病区,设床位24张,陈开浚教授任科主任。1974年成立血液内科骨髓室,只有两台单筒显微镜。陈开浚、韩丽教授带领医技人员通过病理学图谱自学骨髓形态学知识用于血液病临床诊断,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展骨髓形态学检查的科室之一。1976年邵文斌教授任血液内科主任,开始恶性血液病的联合化疗,同时在传统血液病诊治方法的基础上,创立“改良VCMP”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80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招收血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开浚任陕西省血液学会的首届主任委员,邵文斌任副主任委员。

2.第二阶段:1986—1987年,刘陕西赴日本秋田大学学习骨髓移植,后建立血液科第一间移植病房。1990年建立细胞培养室,增添CO2孵育箱及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1991年,成功开展异基因骨髓移植、混合骨髓移植等。1993年首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获成功;韩丽赴美国学习脐血细胞培养,成立脐血造血干细胞研究小组,研究成果获1997年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1994年从一病区分出,正式成立血液内科,床位36张,刘陕西任主任。1997年成立西安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中心,刘陕西任中心主任。1998年获批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在全省率先开展“骨髓石蜡包埋活检技术”。在白血病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研究中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3.第三阶段:1999年刘心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主持科室工作。床位为48张,外加8张层流移植病床(2张百级,6张千级)。2001年张梅任科主任。床位为62张。2002年成立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张梅带领研究团队集中进行骨髓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研究,研制出“骨髓瘤独特型瘤苗”,配合“改良VCMP化疗”治疗骨髓瘤取得良好效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名。2003年开展西北地区首例儿童白血病脐血移植。2004年,张梅赴美国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血液与骨髓移植部研修骨髓移植,回国后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半相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造血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等先进的移植技术;2006年张梅在“第6届亚太骨髓移植会议”上大会发言,当选为亚太骨髓移植协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05年陕西省血液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并挂靠医院,负责全省各级医院血液病规范化诊疗技术的制定和血液病专科医师的培训。组织编写、出版《血液病诊疗新技术与新进展》《血液病诊疗手册》《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手册》。2006年,获评为“陕西省医疗优势学科”,授予“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2007年,获批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陕西省定点移植医院”和“陕西省定点采集医院”同年引进第二台COBE血细胞分离机。2009年成为“陕西省血友病诊疗中心”及卫生部“陕西省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负责陕西省血友病患者的诊疗和信息管理上报、慈善项目、医师培训、建立血友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和每年“世界血友病日”的大型义诊、宣传活动。2006年,张梅当选陕西省医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2012年,张梅任陕西省抗癌协会白血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其有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3年,张梅当选为陕西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同年举办首届国际学术会议“2013年西安国际血液肿瘤诊断与治疗高峰论坛”。2014年,完成病房改造和实验室改造,扩大为三个病区,床位110张。移植病区有9张百级层流舱。实验室引进流式细胞仪和两台新型血细胞分离机。2015年,张梅成功开展MDS-RAEBⅡ异基因移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3项临床试验注册。2016年,张梅主编、全国16所院校参加的“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十二五规划教材《血液与肿瘤疾病》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6年,贺鹏程成功开展首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移植,习杰英成功开展首例Burkitt淋巴瘤异基因移植。2016年3月举办“西部血液真菌感染专题研讨会”;4月举办“出凝血疾病陕西省巡讲”;5月举办“MDS临床研究及进展研讨会”“全国血液科贫血管理会议”;6月举办“全国铁过载学术会议及病例分享比赛”;7月举办“沪陕晋冀豫五省TCP院际交流会”“三氧化二砷在血液病中的应用研讨会”;8月举办“2016年陕西省血液学年会”;10月承办“第十届世界血友病联盟(WFH)中国血友病研讨会”;11月举办“长安血液论坛”暨“西部白血病规范化诊疗研讨会”。在2016年由上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血液内科位列最佳专科第一。2017年张梅连任陕西省抗癌协会白血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鹏程任候任主任委员。同年贺鹏程接任党支部书记。

三、医教研成就

1.医疗方面: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治疗、白血病的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血细胞成分去除和干细胞采集、淋巴瘤的免疫化疗为主要方向,积极开展新医疗、新技术。血液病实验室先后开展GM实验、FISH、融合基因、基因突变、白血病免疫分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等专科检查项目。2015年起张梅率先开展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6例,包括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B细胞淋巴瘤。2016年我院与美国优瑞科生物技术公司签约,共建“中美抗体与细胞治疗研发中心”,借助于该平台,开展人源化的CART治疗B细胞来源肿瘤的临床试验。已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400余例,年移植数达30~50例。

2.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有3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承担五年制、七年制、留学生及其他各层次的教学任务,6次获教学先进集体和优秀带教单元称号,先后20人次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2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3人次获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主编或者参编国家级统编教材6部。2014年贺鹏程编写的《没完没了的感冒》获学校首届PBL教案比赛二等奖。2015年刘华胜主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研究生学习和测试中的应用研究”获得校级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015年被评为临床实践教学示范建设单元。

3.科研方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获多项省级科研奖励:1995年邵文斌“改良VCM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997年韩丽“人脐血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2年张梅“多发性骨髓瘤氧自由基代谢状态的研究”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张梅“雄黄诱导的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张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综合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12分。

风湿免疫科

一、科室简史

1991年在著名内分泌学专家谈一飞教授带领下开始治疗风湿性疾病,主要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2003年医院设立内分泌科风湿病专业组,2004年正式挂牌内分泌风湿科,2008年5月6日成立独立的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现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具实力,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风湿免疫病诊治专科,现为陕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会常委单位,博士生授予学科,国家级免疫学临床药理基地,卫生部“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国家风湿免疫专业医师培训基地。近年为西部基层地区培养了一批风湿免疫专业人才,且帮扶部分地区成立了风湿免疫专科,带动了西部风湿免疫专业的发展。

二、发展现状

风湿免疫科设床位48张,其中6张重症监护床位,设独立风湿免疫实验室,进行自身抗体谱和自免肝抗体项目测定;门诊除4间独立诊室外还有生物治疗室、关节超声室、骨质疏松治疗室。现有医师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导2人、硕导2人,博士学位10人,有专职超声医师1名,40%以上医师有海外留学经历。科室共有护士17人。现任主任何岚教授,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蒲丹副教授,护士长李欣。已形成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结合、以青年为主的学科团队。门诊量、住院病人数逐年上升,就诊患者覆盖西北地区,每年成功救治大量疑难危重风湿免疫病病人。

三、医教研成就

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免疫炎症疾病相关骨损伤”“免疫炎性疾病的内分泌代谢异常及影响”“免疫炎症相关纤维化的研究”等三个亚专业方向,始终遵循“以医疗为优先,人才培养为基础,教学科研并重”的原则,推进风湿免疫病临床规范化诊治,实施了国际推行的疾病诊断、治疗评估系统,如SLEDAI、DAS28、HAQ、BASDAI、BASFI, Rodnan评分等,在风湿免疫病综合诊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学科带头人何岚教授为全国知名风湿免疫病专家,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学会风湿免疫专家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西安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科室副主任蒲丹副教授任陕西省医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科室主要工作有:1.开展常见关节病、疼痛及功能评分及药物、物理、心理等综合干预治疗;2.推进新诊断和新治疗的应用,开展关节MRI、关节超声检查;3.进行狼疮和硬皮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评估,开展系统风湿免疫病、骨代谢及糖、脂、血压等代谢的整体评估;4.开展以狼疮为代表的系统免疫病综合免疫稳态的评估研究和探索;5.开展多类新型生物制剂在关节炎、血管炎、重症血小板减少等中的应用;6.开展对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骨质疏松治疗仪等多层面综合干预治疗;7.实行了AS、RA的临床路径管理;8.开设关节炎、骨质疏松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三类疾病的专病门诊;9.建立了RA、AS和SLE和炎性疾病的随访观察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10.考虑风湿病患者病情重、复杂,多脏器受累,加强多学科协作,和影像科、骨科、周围血管科、呼吸科、血液净化科及基础免疫学科等进行学术交流和查房,不断强化风湿免疫病疑难危重症诊疗水平的全面提高。2016年门诊量已达33700多人次。

结合学科多为慢性病的特点,形成了包括五大部分特色慢病管理策略:1.疼痛的综合管理、阶梯治疗;2.系统免疫疾病活动的免疫稳态评估、综合管理、分层治疗;3.骨健康的综合评估和治疗;4.系统病相关代谢危险因素的监测和随访管理;5.患者宣传教育,每年进行公益义诊活动及举办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友会活动。

2013年通过国家GCP资格认证,作为国家免疫学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参加了10余项全球及全国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及临床注册研究,包括:完成了UCB塞妥珠单抗(Certolizumab pegol)国际多中心临床开发项目RA0044、RA0078,完成了对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治疗应答不完全,且正在接受MTX治疗的活动性RA受试者,评估HLX01和美罗华(Rituximab)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安全性和疗效的随机、双盲、Ⅰ/Ⅱ期临床研究;阿巴西普(Abatacept, Orencia)治疗RA的Ⅲ期临床研究,完成多中心研究项目“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治疗策略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关节病(SpA)的临床注册研究等,结合参加国家多中心研究项目,进一步抓标准化、规范化的诊断、评估和治疗,保证医疗安全,提高诊疗水平,解决病人病痛。

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与自主创新类项目1项、横向课题4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医院青年创新基金6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是全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科研协作组(CSTAR)成员。参加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的子课题研究。201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

学科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争取多种渠道加强对外交流及合作,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青年骨干,先后通过学校光华基金、EMB基金选派6名中青年骨干赴国外及中国台湾进修学习,2016年派2人到美国学习。2010年在交通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的本、硕、博教学中开设了风湿免疫病的课程,在八年制中开展了PBL教学,通过引进、国内交流、国际交流、海峡两岸交流、专业培训等形式培养专业人才梯队。

先后参编各类专著10余部;在全国年会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年会上进行大会学术交流,连续9年每年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积极普及推广近年风湿免疫病先进的诊疗观念、技术和规范。每期学员达200人以上,主要来自于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宁夏、甘肃、海南等省、自治区,结合近年风湿免疫学科发展的要求,近两年改为小班制高研班学习形式;经常性在汉中、宝鸡、延安、榆林及咸阳等地市举办学术交流讲座,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风湿免疫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科学术水平及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大提高。

学科在前辈和同行们的支持和指导下,正以昂扬的姿态,扎实稳步地向国内一流、西北领先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国家级风湿免疫病诊疗中心迈进。

结构性心脏病科

一、科室简史

2006年,引进张玉顺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组建了先心周围血管科。为诊治先心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的综合学科。开放病床46张,主任为张玉顺教授,副主任为屈根学、刘亚民教授、田红燕副教授,护士长唐小妮,医护人员30名。

科室主要承担各种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以药物、介入及内、外科复合治疗为特色。开展各种冠心病的药物、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及内、外科复合治疗;各种先心病介入和经胸封堵(不开刀治疗先心病)及内、外科复合治疗;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再同步治疗;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器治疗;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以及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的精准和靶向治疗等。

二、发展现状

2006年9月,举办第一届心脏病暨周围血管病介入论坛。2007年,购进一台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机,同年与相关科室共同开展首例复杂主动脉夹层修复杂交术。2008年,购进GE便携式心脏超声仪,同年为卫生部首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2010年开展了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2011年,心内科、先心周围血管病科、心外科、干二科联合成立了心血管病医院,并成功申报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1月,刘亚民带领的脑血管病诊疗组与干五整合成立脑血管病区。张玉顺获2011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开展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研究,诊疗人数及诊疗水平居全国首位。2013年获批卫生部“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基地”。2014年张玉顺当选为西安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主任委员,开展了西北首例左心耳介入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性血栓栓塞。2015年购置一台GE VVD E9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经食管心动超声检查。开设了“肺高压”专病门诊,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系列研究。2016年,田红燕带领的周围血管病诊疗组整合成为周围血管病科。2016年5月将原先心周围血管科进行整合,成立结构性心脏病科,张玉顺任主任,霍晓薇任护士长,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8名。张玉顺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出版专著《卵圆孔未闭与心脑血管疾病》。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注重医、教、研结合,培养硕士33人、博士2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卫生部科研基金1项、横向课题2项。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项基金项目共8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2项,校级新医疗、新技术9项,院新医疗、新技术奖13项。主编并出版论著7部,参编专著9部;发表论文180余篇(SCI收录19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优秀奖1项,学校教学成果奖2项。注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有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先后有4人在国外医学中心研修1年以上;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5期,举办心血管论坛会议5期、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5期。

周围血管科

周围血管科是西北地区最早创立的血管专科。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周围血管病专业中心。以提高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以疑难重症血管疾病的诊疗及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为主,依托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血管专科。

科室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其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5月的先心周围血管科。由心血管、脑血管及周围血管专家张玉顺、刘亚民、田红燕、屈根学教授共同组建。为西北第一家专业诊治周围血管疾病的科室。迅速成长为西北知名的血管中心,改变了陕西长期以来在血管疾病诊治方面的落后局面。同年率先成功大规模开展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2007年,采用系统溶栓及介入治疗成功抢救多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成功开展医院首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腔内治疗复合手术。2009年,开展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系统性防治工作。2010年,成功抢救破裂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第二阶段:原先心周围血管科分为脑血管科及先心周围血管科,刘亚民任脑血管科主任。2012年,脑血管科被评为卫生部卒中筛查基地。2013年,两科室联合成为国家首批外周动脉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及神经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同年,刘亚民任陕西省介入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田红燕教授在世界心脏大会发言,介绍我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方面的经验。2015年,周围血管科与心外科联合成功开展主动脉夹层去三分支加腔内修复术。同年,田红燕任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介入学组副组长。2016年,周围血管科成为国内第一批同时也是西北首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疾病防治示范基地。

第三阶段:2016年4月7日,正式组建成新科室——“周围血管科”,田红燕任主任。完成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百余例,其中包括复合主动脉夹层手术、破裂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

每年完成各类大血管疾病腔内治疗及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千余例,手术难度和例数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累计完成各类介入诊治2.5万余人次,治疗1.5万余人次,在西北地区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展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达99%;第一个开展梗死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成功救治千余例肺栓塞患者,使肺栓塞死亡率下降到国际领先水平(死亡率降至1%,全球肺栓塞死亡率7%~15%);第一个脑血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第一个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第一个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第一个开展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介入与外科结合的镶嵌手术治疗;第一个开展透析通路的介入治疗;第一个开展髂静脉闭塞的介入治疗等。

是国家卫计委首批授予的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培训基地,西部首个国家级血栓防治示范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科室由田红燕任主任,由刘亚民、白羽、祝家庆教授及一批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中青年医师共同组成,现有医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主治医师5人,博士4人、硕士6人。开展的业务有:急慢性主动脉夹层和胸腹主动脉瘤的各种介入治疗、介入与外科手术相结合镶嵌手术;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达99%,急性动脉栓塞截肢率已降至3%以下;急性肺栓塞患者内科及各种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脉管炎介入及综合治疗;无脉症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介入治疗;内脏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各种大出血介入治疗;肝、肾移植术后各种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栓塞后综合征介入及综合治疗;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各种肺动脉高压诊断与综合治疗;动静脉联合疾病诊断与治疗;各种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与外科手术相结合镶嵌治疗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科技部惠民子项目4项,省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专著5部。

血液净化科

一、科室简史

血液净化科前身为医院独立设置的西北地区最早开展血液透析的血液透析室。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血液净化专科,是陕西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科室以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为出发点,以终末期肾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及血管通路并发症的诊治为抓手,以新医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依托,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一支重要的血液净化生力军。

1972年泌尿外科拟开展肾移植手术,要开展肾移植第一步必须把血液透析室建立起来,血液透析是肾移植患者做术前和术后准备的基本保障,是开展肾移植的重要基础。南勋义教授通过信访渠道向当时管理西北五省(区)的西北局写了一封信函,提议西北地区也应该有人工肾,希望能用进口人工肾为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建议成立西北地区的血液透析中心。南勋义教授信函转至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同意以我院为试点,引进一台法国鼓式人工肾,这是西北地区第一台用于临床的人工肾。在周先文、刘文善、南勋义教授及肾脏内科冯学亮教授、潘凤霞主管护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期为9例慢性肾衰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效果显著。人工肾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西北地区救治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新纪元,为肾移植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这台人工肾还用于救治兄弟医院的急性肾衰患者,抢救了患者的生命。

二、发展现状

第一阶段:各种血管通路建立方式的不断完善,包括动静脉外瘘搭桥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心静脉临时性及带涤纶套导管留置术、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术等各种手术的开展,使透析室开展了建立血管通路的所有方法并与国际接轨,为透析患者长期透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9年南勋义主任、冯学良教授在西北地区首次开展动静脉外瘘搭桥手术。1990年冯学亮教授在西北地区首次开展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1993年由冯学亮、薛武军教授任正、副主任的血液透析中心成立。1995年蒋红莉医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颈内静脉、股静脉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取代了动静脉直接穿刺这种患者痛苦较大、并发症较多的临时通路。1996年蒋红莉医生在骨科王金堂教授指导下率先开展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术,成功解决了自体血管条件较差、无法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

第二阶段:随着新透析中心的落成及以肾移植科、肾内科及透析中心为单元的肾病中心的成立,维持性透析的患者逐渐增多,相应的高质量的透析机也逐年增加,各种血液净化方式的开展使患者得到个体化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2000年肾病中心成立,薛武军教授任主任,尹爱萍教授任副主任。肾病中心由肾移植科、肾内科、透析中心为单元组成,引进了血液透析专业经验丰富、造瘘技术卓越的号称西北“瘘王”的李大庆主治医师,引进了国际一流的德国Louwer反渗水处理设备及7台高质量的Fresenius 4008血液透析机及血滤机,至此血液透析中心成为布局合理,硬件、软件国内一流的透析中心。2002年为10月龄“毒鼠强中毒”的婴儿行多次血液灌流治疗,为国内首例抢救婴儿中毒的患者。2003年为两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行持续一周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成为国内行CRRT年龄最小的患者。2004年蒋红莉主持的课题“血液净化技术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血液透析中心更名为血液净化科,蒋红莉副教授任副主任主持工作。2008年为一位年龄95岁的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持续6年至101岁,成为国内年龄最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09年蒋红莉教授任血液净化科主任,高菊林任护士长。2009年血液净化科成为陕西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2012年,设血液净化门诊部,新增31台透析机,至此血液净化科拥有了门诊、住院两个血液净化单元,同年,申请到肾病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负责陕西省“县级医院血液净化规范化管理和培训项目”事宜,包括编写讲义《临床实践培训手册》、录制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教学片、理论课授课及临床带教等,共培养血液净化专科医、护、技人员827人。2014年,首次将CTA、DSA、球囊扩张、超声等技术应用于疑难血管通路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使得血管通路得以“再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2015年规模再次扩大,超过100台血液透析机,年透析例次超过60000例,持续保持西北规模最大。同年,血液净化科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

三、医教研成就

近10年科室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级、校院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累计受资助基金150万元。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及新医疗、新技术奖2项。蒋红莉教授主持陕西省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刘华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科技合作类”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史珂慧主持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何荃主持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1项;王萌主持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

2008年以来,科室开展了一系列新医疗、新技术。蒋红莉主持了“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免疫原性疾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继发性甲旁亢的局部酒精注射疗法等”;高菊林主持了“自身血液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扣眼穿刺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等;刘华主持了“远红外线理疗结合超声稀释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和监测作用”;史珂慧主持了“利用DSA技术治疗血管通路并发症”。2012年,高菊林发明实用性专利2项:“一次性换药护理包”“一次性透析护理包实用性”。

血液净化科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有博士学位4名,3名在读博士。为博士点授予学科,每年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4名。有经验丰富的50名护理人员,2名专门从事血透机维护的工程师。主任蒋红莉教授是西北地区唯一从事血液净化的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学组专家、陕西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委、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委员等要职及《中国血液净化》等多个杂志的编委。

近8年每年举办西北地区血液净化论坛,近3年每年举办两届陕西省专科护士培训班,每年负责陕西省20余家新透析中心的建立及运行,每年接收20余名进修医生及护士,对其进行血液净化理论及临床的培训。2016年,高菊林带领科室获“优质护理先进集体”称号。

干二病区

一、科室简史

自建院以来,医院就设立了干部病房,由内科主管,成为陕西省重要的保健基地之一,许多著名专家都曾担任过科主任,包括:谢景奎、杨鼎颐、马志芳、高慧、陈思训、陈开浚、谈一飞、邵文斌、韩丽、刘治全、崔长宗、王文茂等,杨鼎颐教授还担任第一任省级干部保健专家组组长。1985年以前只有一个病区,设立20张床位。

由于干部保健工作需求不断增大,由陕西省政府投资在三家三级综合医院(一附院、二附院、省人民医院)采用统一设计,共同扩建干部病房。干二病区是我院新楼启用的首个病区,由原干部病房(八病区)整体搬迁而建。科室第一任组长是段仲璧教授,正式开诊后交由王振蓉教授负责,住院医生马奕、黄若文、何岚,全院抽调优秀人员组建护理队伍,第一任护士长朱文珍,于1985年7月2日正式开诊,开诊时定位综合病房,设立床位25张。

1986年,干二病区定位为心血管内科,主要承担各级现任及离退休领导干部、各类特殊专家的医疗保健任务。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院于1994年根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要求,开设老年病专业,即在干部病房基础上成立了老年内科与老年外科,老年内科为大内科亚专业之一,同期成立老年内科教研室,王育本教授任主任,梁立德副教授任副主任。干二病区正式归属老年内科下属的老年心血管专业。

病区自开诊以来,先后由段仲璧教授、王振蓉教授、梁立德副教授、李记鸾教授、王育本教授、黄若文教授、苏显明教授担任病区组长或主任职务,由朱文珍副主任护理师、曹国芬副主任护理师、刘纹昭副主任护理师、范小红主管护理师、王小芹主管护理师担任护士长职务。全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杨鼎颐教授作为病区顾问常年坚持查房并指导工作,为病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发展现状

干部病房大楼历经2000年与2010年两次整体装修。2010年重新装修后干二病区被重新命名为健苑二病区,隶属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成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建设基地之一,为院级“整体护理模式病房”“风范护理单元”“医疗质量安全先进科室”“西安交通大学先进集体”及“陕西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

科室现有病床30张,苏显明教授任主任,任延平副教授任副主任,王小芹主管护理师任护士长,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护理师1名、主管护理师2名,医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科室拥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包括美国GE公司新型的心电监护仪、美国HP公司的动态心电监护仪、动态血压监护仪、血管弹性检测仪、气压治疗机、体外反搏治疗机、除颤仪、心电图机、血糖检测仪等。

三、医教研成就

在老专家杨鼎颐、王育本、梁立德、崔长宗等教授领导下,经过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在老年急性心梗、老年高血压、老年心衰、老年心律失常、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先后与心内科协作,开展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老年心衰三腔起搏器治疗、高龄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老年人心功能评估多项指标的临床应用等多项高难度技术。近三年来,科室把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整体化评估、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打造省级优秀干部保健中心、西北老年心血管诊治基地作为工作目标,并广泛拓展对外合作,积极参与分院与医联体工作,患者满意度持续超过98%,科室病床使用率110%,平均住院日约7.5天,全年收治患者1800人次以上,开展新医疗、新技术6项。

1994年,老年病学教研室成立,干二病区作为教学主力,承担多项教学工作任务,包括:五年制、七年制医疗系、法医系等多专业“老年病学”;护理系“内科学”“诊断学”“老年护理学”;非临床专业“临床医学概论”;医疗系本科生、5+3研究生“循证医学”。

科室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2007年招收首批老年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至2016年先后招收研究生17名,已经毕业10名,其中杨伟同学获2014年度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

黄若文、苏显明教授,任延平副教授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教师称号;任延平副教授200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授课竞赛多媒体授课二等奖;吕卓人、黄若文教授,任延平副教授201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校级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教材1部。

任延平副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校级2014年教改项目1项、院级教改项目1项,副主译教材1部;黄若文教授2010年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概论》副主编,2009年参编《老年心血管病学》,2012年参编《老年医学高级教程》。先后主持国家继续教育项目1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

苏显明教授为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陕西省老年病质控中心专家、陕西省老年保健学会理事、陕西省医学会疗养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西安市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致力于抗衰老基因Klotho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黄若文教授为陕西省医学会第七届老年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高血压理事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全国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西安市老年医学会常委。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先后参与编写多部老年心血管疾病方面中国专家共识或指南。任延平副教授为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青年委员、西安市老年医学会常委。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王晓虹教授为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卫生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理事、陕西省医学会老年分会委员,培养研究生3人,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吕卓人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黄若文、任延平副教授等参与的“内源性哇巴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苏显明教授参与的“心脏性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临床及细胞电生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干二病区成立以来,圆满完成国家、省级等各层次临时性保健任务,获得省委保健局好评。2011年马奕副教授、2012年黄若文教授先后荣获“陕西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获“陕西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科室抽调苏显明教授作为中组部第七批援疆干部挂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新疆医科大学优秀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荣获二等功。

心血管外科

一、科室简史

心血管外科(前身为胸外科、心胸外科)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开展心脏、心包和动脉导管等手术最早的单位之一。60多年来,心血管外科在陈向志、侯立业、李兆志、秦志端、黄庆恒和耿希刚等几代人的带领下,开展了各类心血管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工作,完成了许多新医疗、新技术,跻身于国内外一流水平。

早在建院之初,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医院创建者之一陈向志教授就担任系统外科、循环系统和外科教研组主任。1956—196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许多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心胸外科界专业人才。1963年“陕西省心血管病外科协作组”成立,陈向志教授任组长;并组建讲学组赴西北各地开展学术活动。1973年“文革”后期,心胸外科重新恢复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并开展了常温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1979年心胸外科成为我院首批硕士授予单位。1981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成立,陈向志教授兼任副所长、心血管外科研究室主任和心胸外科主任。80年代中后期科室病床设为42张,心脏术后监护床2张,并配备体外循环组、心胸外科专用手术室等。侯立业和李兆志教授曾先后主持心胸外科工作,各级医生15人。1987年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心胸外科分会成立,陈向志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侯立业教授任主任委员。1990—1991年李兆志教授和1991—1994年秦志端教授先后分别任科室主任。1994年5月心胸外科分离独立设科,黄庆恒副院长任心外科主任,孙立教授任副主任。1997年再次聘任李兆志教授为科室主任,耿希刚任副主任。2001年耿希刚教授被聘任为科室主任。2007年科室床位由36张增至42张,更名为心血管外科。2008年科室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聘任许锁春教授为科室副主任。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同年聘任许锁春教授为常务副主任。2015年3月聘任孙立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科室设置床位42张,重症观察室6张,心脏术后重症监护室(ICU)8张。

二、发展现状

目前,心血管外科包括十B病区和心脏术后ICU,开放床位60张(其中ICU8张),许锁春教授为常务副主任,王海晨副教授为副主任,郑建杰副教授为党支部书记,王娟副主任护理师为病区护士长,杨小红主管护理师为副护士长。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90%以上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的医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科室下设外科治疗组、体外循环组、术后监护组、病区护理组和血气室。

心血管外科是西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科。年门诊量近万人次,收治病人约900余人次,其中疑难、危重患者比例占60%~70%,年完成手术例数800余例。作为全院最早成立的重症监护单元,心血管外科ICU为全院培养了一批护理方面的骨干人才;科室上下护理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三、医教研成就

以陈向志和侯立业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为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陈向志教授团队做出的开创性工作,确立了科室30多年作为西北领头羊的地位。科室先后开展了西北首例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低温麻醉下巨型房缺修补术、国内首例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直视成形术。1959年首届全国心脏外科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1960年陈向志教授以先进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1962年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1978年常温针刺麻醉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80年代先后成功地开展了法鲁四联症根治术和二尖瓣生物瓣替换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获省科委资助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研制“西安Ⅰ型微泡式氧合器”通过鉴定,并获得省政府、省卫生厅二等奖,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又相继开展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和肺静脉异位矫治等难度较大的手术。1986年中美专家完成同种异体主动脉瓣高难度手术,揭开了医院对外交往的新篇章后,1988年独立完成首例该手术。七八十年代心胸外科专家援非期间开展了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等,受到了所在国赞誉。1990年,医院与美国华盛顿D.C爱德华医院结为“友好医院”,中外医师携手实施了双瓣膜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冠脉旁路移植(CABG)和升主动脉及瓣膜置换(Bentall)手术。科室完成了房间隔缺损闭式缝合、急诊冠脉架桥和布加综合征矫治术。1996年完成婴儿先心病手术20余例,在此阶段,帮扶省内外如市儿童医院、甘肃张掖地区医院等开展心脏手术。1999年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架桥术(OPCABG)。2000年开展了瓣膜二次置换术、单心室分隔手术和小切口进胸施行心内直视术。2001年采用无创性升主动脉吻合技术完成首例CABG。2002年完成二次心脏手术的CABG+二尖瓣置换术,并在外院开展Bentall手术。2003年医院首例腹主动脉瘤和首例胸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手术和心脏三瓣膜同期置换术获得成功。同年研制“落差引流氧合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DDMO-100)”获得省政府科技三等奖。2005年医院首例心脏异体移植获得成功,评为院新技术一等奖。2006年成功实施首例心脏瓣膜置换加房颤射频消融手术。2007年首次开展升主动脉及其弓部夹层病变急诊外科手术。2008年为严重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完成冠脉搭桥,创下“十”根桥的国内最高纪录;首次开展腹主动脉瘤及其重要分支的人工血管移植手术;成功地完成医院最大年龄(51岁)的法鲁四联症根治术;完成CABG并同期巨大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手术;与肝胆外科联手施行右房占位切除和右房成形术,以及肝癌左叶切除。2009年首次开展了A型主动脉夹层的Sun's手术。2010年将内窥镜下微创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应用于CABG术中。2011年开展同期二尖瓣置换并主动脉缩窄人工血管置换术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外科矫治。2012年成功实施急诊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取栓术。2013年开展体外膜肺氧合动物实验研究。2014年开展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手术和小切口进胸主动脉瓣置换。2015年全面实施了OPCABG、高龄(>70岁)CABG,同期CABG和颈动脉内膜剥脱(CEA)以及合并慢性肾病、主动脉夹层的瓣膜病救治手术等;开展了动脉再血管化CABG,包括双侧乳内动脉、乳内动脉序贯式CABG。另外还完成西北地区月龄最小(27周)和体重最低(750g)的床旁先心手术;完成心脏不停跳下Bentall术以及经腹膜外路径施行胸腹主动脉夹层和内脏分支的全人工血管置换术等。完成肺癌或食管癌术后复杂病症的联合心脏手术;完成首例经左胸小切口不停跳下CABG。同年研制“带超滤装置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获得数项国家发明专利;首次开展了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以及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风心病二尖瓣双损的直视成形术;开展了医院首例主动脉夹层合并分支的杂交技术。

黄庆恒教授获“东方之子”荣誉称号,与李兆志教授两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学科带头人孙立教授是美国华盛顿D.C爱德华医院中心访问学者,在冠心病外科治疗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许锁春教授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和陕西省整合医学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西安市小儿外科分会和市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2014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王海晨和郑建杰副教授现任陕西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和西安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和结构性心脏病学会委员。师桃和闫炀副教授分别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常委和青委,前者还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胸外科女医师分会委员,后者任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学会委员。李勇新博士任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陕西分会委员。易秋月博士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青委,同时与王京玉副教授任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委员。任省整合医学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的有郑建杰、王海晨、闫炀、师桃、李勇新和易秋月医师。

科室多年来致力于心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在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心脏大动脉疾病和其他各个方面如ECMO和ECLS上成绩卓著,现已成为国内先进、西北领先的心血管外科疾病一体化诊疗中心。

在临床科研方面,科室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其中人工膜肺与人工肾融为一体的新一代膜肺——带超滤装置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在国内外尚无先例;获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5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9项,西安市科技攻关计划6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奖7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10部。

普通外科

一、科室简史

1956年建院时外科设有外总教研室,由张同和、戈治理教授负责;系统外科教研室由陈向志、刘绍诰教授负责。当时普通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展,肝胆、胃肠、腺体等手术不断施行,且在西北地区首家开展了难度较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获得成功。1958—1959年内、外科合并,将大量普外专业的工作纳入消化系统。1960年普通外科独立成立,刘绍诰教授任主任,孙兆彦、高振亚教授任副主任。此时,肝叶切除、全胃切除结肠代胃、门脉高压症分流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等得到顺利开展。1970年党正祥教授任普外科副主任,开始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并成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外科小组,由党正祥教授等4位医生组成,设病床10张;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科常见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及胆道蛔虫症等。1972年小组人员增至6人,床位增加到34张,到1977年底,共收治各种急腹症1670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率达64.67%,治愈1363例,治愈率81.62%;艰辛的努力及显著的成绩在1978年获部级医药科技成果及省级、校级科技成果奖各1项,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考察的三个重点单位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80年代初,经陕西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室”并获得科研经费支持,是陕西省内最早正式批准成立的医学研究室之一。

1986年,肝胆外科从普外科分出。普通外科(胃肠腺体、中西医结合急腹症外科)病区设床位共64张,张一亥教授任主任,赵洪勋、赵瑞国教授任副主任。之后赵洪勋教授调任西安医科大学教务处长,赵瑞国教授调西安医科大学附设卫校任副校长,由曹思之教授任科室副主任。1985年王青林任护士长,郝凤琴任副护士长;1987年高广梅任护士长,1988年李玉琴任护士长。1995年许延发教授任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盛薇副教授任副主任,王荣副教授任党支部书记,辛霞任护士长。1996年,胃肠外科与中西医结合急腹症外科合并,改称普通外科。1998年科室成立陕西省医学会“无张力疝修补中心”;王清丽任护士长,乔莉娜任副护士长。2001年起,车向明教授任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王荣教授任党支部书记,乔莉娜任护士长。2006年起,陈进才副教授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在陕西省率先开展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手术。2004年在医院支持及兄弟科室协助下,完成我院首例小肠移植。2004年开始,科室逐渐开展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目前开展的腹腔镜胃肠道、疝手术年均在600例以上。2002—2005年贾宗良副教授参加援外医疗队赴苏丹工作两年,赴马拉维工作半年。2008年起车向明教授任科室主任,孙学军、王红军教授任副主任,陈进才副教授任党支部书记,乔莉娜任护士长,金鲜珍任副护士长。2010年王曙逢副教授任科室副主任。2011年普通外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及肿瘤放疗科联合成立“肿瘤病院”,车向明主任兼任副院长,乔莉娜任总护长。2012年,普通外科成功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廖春艳任副护士长。2012年成立西安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迄今已有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60余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4位学员获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颁发的“造口治疗师”证书,开设造口门诊。同年通过中国香港皇家外科学院认证,成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中国香港外科学院普外科住院医生培训基地。2012年以来,腹腔镜胃肠道手术视频在全国比赛中获奖10余项。2015年医院分别成立乳腺外科和血管外科,盛薇教授调往乳腺外科,禄韶英教授调往血管外科。陈进才教授参加援藏医疗队赴阿里地区医院工作一年。2016年4月起孙学军教授任科室主任,王曙逢教授任副主任。

二、发展现状

普通外科(胃肠、腺体外科)现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中国香港外科学院普通外科住院医生培训基地。现设2个专科病区,病床数84张,重症监护室床位12张;医护人员58名(高级职称1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承担医学、护理本科、硕士、博士和国际留学生的临床培养工作。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综合治疗、腹部疑难危重疾病(消化道出血、复杂性肠瘘、复杂肠梗阻及严重腹部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等方面,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科室下设胃肠、结直肠、腺体、疝与腹壁外科、肛肠疾病等专业。2004年在兄弟科室协助下,完成医院首例同种异体活体小肠移植。2010年开始,科室逐渐开展腹腔镜胃肠道微创手术和经内镜直肠肿瘤切除术(TEO)。目前腹部微创技术已经成熟,年均在600例以上。2016年起车向明、孙学军教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直肠癌根治术。

学科的医疗特色为:胃癌、结直肠癌的外科规范化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胃肠间质瘤的根治性手术;乳腺癌保乳根治及乳房Ⅰ、Ⅱ期再造成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治疗;腹壁切口疝及腹股沟疝的腔镜(微创)治疗;小肠移植。

学科的诊疗范围为: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肛肠外科;腹部疑难危重急症(腹膜后肿瘤,消化道大出血,复杂性肠瘘,复杂的腹部外伤,复杂肠梗阻,腹部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等);乳腺甲状腺外科(乳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旁亢等);疝外科(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

三、医教研成就

教学上承担“外总”及“外科学各论”,负责留学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大专、专升本、护理专业等7个不同层次的理论及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全国较早的外科学硕士、博士授予点,每年承担200余名医学生的实习和带教。自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毕业研究生百余名(其中博士生50余名),承担了来自美国、英国等地留学生的教学及欧美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参观者多批。

近年来,成功召开全国及区域性学术会议20余届(国家级CME项目)。

科研上获多项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省及校院课题基金资助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千余篇(SCI收录百余篇),主编和参编各种学术著作50余部。近年来选派人员先后前往美国、德国、日本、比利时及中国台湾等地进修学习;赴苏丹、马拉维以及西藏、陕南、陕北等地援助工作。参加国家卫计委视听教材的编写。每年培养基层进修医生20名左右。

肝胆外科

一、科室简史

1985年,在我国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刘绍诰教授的倡导下,当时已达国内先进水平的我院普通外科肝胆胰脾外科专业从普通外科分离,独立建成肝胆外科。建科伊始设定床位37张。1986年,肝胆外科的“内窥镜胰胆管逆行造影”在国内、省内领先。1990年,刘绍诰教授被全国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为学校首批两位博导之一。1992年,医院引进电视腹腔镜技术。同年,国内首创为原发性晚期巨块型肝癌患者行B超选择肝动脉、门静脉双栓手术。1993年,成立肝脏外科研究室。1994年,肝胆外科研究室被评为西安医科大学A级实验室。1995年,肝胆外科以其技术优势争取到卫生部重点学科专项经费75万元。1997年,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下肝血管瘤摘除。同年,被批准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998年,石景森教授被中华医学会聘为《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第一届委员会副总编辑,是我院建院以来第一位被聘请为中华系列杂志的副总编辑。1999年,成功施行国内第一例肝内胆管扩张后放置支架术。2000年,成功完成西北地区首例“减小体积肝脏背驮原位”移植术。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势学科。2002年,开展西北地区首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2003年,开展多极射频消融仪治疗腹部肿瘤。2006年,肝胆外科成为国内第一批示范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之一。2011年,成立肝胆病院,包括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干四病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年,成功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和中国香港外科医学院普通外科医师培训基地认证。2013年,肝胆外科ICU正式开诊。2014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PTCS。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肝胆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精准医疗示范中心,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养项目培训基地。2016年,开展西北地区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部分切除术。目前,刘青光教授、吕毅教授等21人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以及其他全国性学术组织中担任副主委、常委、副组长、委员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肝胆外科分别担任陕西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第一、二、三、五、六届主委单位,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第一、二、三届主委单位,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第四、五届主委单位,首届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肝胆外科历届主任(学科带头人)为:高振亚(1985—1990),孟绍菁(1990—1995),潘承恩(1995—2000),刘青光(2000—2015),仵正(主持工作副主任,2015年至今)。

肝胆外科党支部历届书记为:石景森(1987—1996),曹国奋(1996—2003),刘昌(2003—2015),姚英民(2015至今)。

二、发展现状

肝胆外科现已发展为5个临床病区,专业特色为:肝胆一区为胆道外科,肝胆二区为胰腺外科,肝胆三区为门脉高压与肝移植外科,肝胆四区为肝脏和微创外科,肝胆外科ICU。病床规模增加至207张。现有职工190人,其中医生64人(高级职称20人,博士生导师9人,医学博士50人),护士119人,科研2人,医技4人,行政1人等。附设有肝胆外科实验室,建立了肝胆常见肿瘤的生物样本库及随访数据库。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年收治病员5000余人次,完成手术4000余例次,年门诊量超30000人次。肝胆外科能够完成国际、国内已开展的各种复杂肝胆胰脾手术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如医工结合磁压榨技术的创始及拓展应用、三镜联合技术的开展以及专科重症诊治支持平台肝胆外科ICU的建立。

医疗方面: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肝胆研究室,刘绍诰、石景森等教授完成的“胆石症成因与防治系列研究”等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协作)、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胆囊癌的相关研究,“胆囊结石致胆囊癌的相关研究”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获200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王作仁等教授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了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王居玢等教授在西北率先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纤维胆道镜等先进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学科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残石取净率达97%,居西北领先地位;能熟练开展ENBD、EST、胆道恶性肿瘤金属支架置入等治疗性内镜项目技术,术中B超及术中纤维胆道镜、术中胆道造影的联合应用使得复杂胆道疾病疗效显著提高。石景森教授曾长期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这些成绩奠定了肝胆外科在国内胆道外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较早启动了肝癌的临床基础研究。1989年,启动了肝移植的基础研究,首创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装置来预防供肝动脉二次缺血再灌注损伤。1994年,潘承恩等教授开展的“肝动脉门静脉栓塞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尸体供肝减体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随后相继开展了经典原位肝脏移植、背驮式肝脏移植、减体积肝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急诊肝脏移植、活体供肝肝移植、双供肝肝移植、二次肝移植等各种术式的肝脏移植。2001年,成功完成西北地区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术”,使医院的移植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吕毅等教授完成的“肝脏移植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器官移植免疫相关的基础与临床试验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肝胆外科肝移植首批获卫生部肝移植资质认证。2004年,吕毅、潘承恩等教授开展的“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和临床多模式治疗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截至2016年,共完成各种类型临床肝脏移植508例,移植患者最长存活已达16年。自2011年开展DCD器官捐献以来,成功完成284例DCD供肝肝移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6年,吕毅等教授完成的“炎性损伤控制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理论创新及技术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石景森教授首先开展电视腹腔镜技术,科室现已能够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肝胆胰脾各种手术,整体手术水平居西北领先地位。2003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了实质脏器肿瘤射频消融技术,目前累计例数、疗效为全国先进水平。胰腺研究方面,2007年,马清涌等教授开展的“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分别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1年,“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学方面:作为西北地区首批临床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先后有刘绍诰、石景森、潘承恩、王作仁、马清涌、吕毅、刘青光、刘昌、王博、耿智敏、仵正、姚英民、王铮等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科室定期开展青年医师沙龙。每年完成数百名本、专科医学生的教学任务。获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创新团队。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完成卫生部视听教材11部,完成国家继续教育项目9项,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5项,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专项项目3项,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跟踪支持项目”1项。孟绍菁教授获卫生部“先进教师”称号,刘昌教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刘青光教授获西安交大师德标兵,马清涌教授先后获得第五届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奖、西安交通大学“第六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

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总经费达2120万元,其中重点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及卫生部项目5项,陕西省科研项目等资助5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项为协作),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1项。发明专利57项。首届西安交通大学临床新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2012—2016年获得院级新医疗、新技术27项,新医疗、新技术二等奖1项。自2008年至2016年,共发表文章1134篇,其中SCI文章291篇,影响因子达832.3。王铮、张谞丰、曲凯、涂康生分别获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博士研究生涂康生论文获评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

30年来,科室及个人多次获得多项殊荣: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抗病救灾先进集体,陕西省青年文明号,全省卫生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高教工委“优秀基层党组织”,校级“优秀党支部”,校级“团支部标兵”,校级“优秀护理单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卫生部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救灾防病“先进工作者”,全国“白求恩精神奖先进个人”,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优秀医生”,卫生部“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2011—2012年度青年岗位能手,2012年中华外科青年学者,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陕西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陕西省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委“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者”,陕西省卫生厅“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西安市“青年突击手”,西安交通大学“老专家科技发展贡献奖”。

泌尿外科

一、科室简史

1956年,泌尿外科创始人周宪文教授于1951年前往北京医学院师从我国泌尿外科著名专家吴阶平教授学习泌尿外科专业,返回西安后相继同刘文善教授、王文楷教授、南勋义教授等老一辈专家们在大外科成立泌尿外科专业组,开展泌尿外科相关诊疗工作。1966年,成立了男科学和计划生育实验室。1985年泌尿外科专业组从大外科独立出来,成立泌尿外科,并获得硕士研究生授予权。1988年开始招收男科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肾移植科、血液净化科从泌尿外科分出先后独立设科。泌尿外科有36张床位,32名医务人员。2000年,泌尿外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成立。2007年,新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泌尿外科搬入,有床位100张,职工85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贺大林、吴大鹏、范晋海、陈兴发、杨志尚、邢俊平等教授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及省、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担任要职。

二、发展现状

1956年开展了陕西省第一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1958年开展了肾部分切除手术;随后开展了全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结肠膀胱术。

医疗技术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内外泌尿外科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泌尿外科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肾上腺疾病,泌尿系先天性疾病,泌尿系损伤、结核、感染以及男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73—1975年间开展血液透析动物实验和随后的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功衰,填补了陕西地区血液透析的空白,为以后的肾脏移植奠定了基础;1974—1976年,周宪文教授前往安康地区医院工作,指导当地医院开展了部分泌尿外科手术。随后耿庆义医师在我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回到安康后,开展了前列腺摘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泌尿外科常规手术,带动了安康地区泌尿外科的发展。1977年开始肾移植动物实验,由周宪文、刘文善、王文楷、南勋义、陈勇等教授主要负责。1978年添置了国产平板型人工肾机。1979年开展了省首次(2例病人)尸体肾移植,同年12月第一例尸体供肾的肾移植成功。1985年应用同种异体肾上腺种植治疗Addison病获得成功。随后,相继开展了前列腺癌根治术、根治性膀胱切除低压可控膀胱术、原位膀胱术、肾癌腔静脉癌栓摘除术等高难度手术。1994年南勋义教授主编《中西医结合诊治泌尿外科疾病》;1995年南勋义教授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全国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南勋义教授、党建功教授、王明珠副教授、贺大林教授等努力下于1996年创办了《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在9年内完成了由试刊到正式发行,并成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世纪90年代初期,贺大林教授提出发展泌尿外科亚专业建设理念。2000年后,先后选派吴大鹏、何辉、李旭东等青年医师外出学习小儿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和女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泌尿外科共设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男科疾病、小儿泌尿与尿道重建、女性与神经泌尿6个亚专业组。在贺大林教授带领下引进腹腔镜、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等,全面推进微创技术,成立泌尿外科B超室、尿动力学室、体外冲击波碎石室、膀胱镜室等辅助部门。

自2006年起,泌尿外科每两年举办一次西安国际泌尿外科学术论坛。2008年,泌尿外科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张心湜教授来科担任学术指导,开设张院士专家门诊、示范查房、参与病例讨论、指导科室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博士研究生培养等,对泌尿外科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10月18日,在贺大林教授牵头和西北五省(区)多位专家共同努力下,“新丝路泌尿外科合作组织”在西安挂靠医院成立,“新丝路泌尿外科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医生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2016年1月8日,完成医院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016年4月5日,完成西北首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三、医教研成就

科学研究方面,1960—1966年,周宪文、刘文善、南勋义等教授先后参加了省、市级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1966年,乾县医院在全国首先开创了经皮穿刺输精管黏堵术,周宪文等教授在此基础上和西安化工研究所协作研制出国内首家输精管绝育黏堵剂——J3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仅陕西关中地区达3000余人,对全省计划生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获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获得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周宪文等参加了醋酸棉酚在男性生育研究中的全国协作组,并建成了男科学和计划生育实验室。

20世纪70年代,南勋义教授开始在临床研究巨大肾积水病人在解除梗阻或造瘘引流术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而保存患肾的研究,结果提示一些病人在解除梗阻后的确可以使肾功能恢复正常,后将成功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并将该观点发表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获陕西省科研成果奖。80年代,南勋义教授对阴茎癌阴茎全切手术进行改良,对部分阴茎癌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全了患者的部分尿道海绵体,利用周围皮肤成形为小阴茎,使阴茎癌患者由之前术后蹲位排尿变为可站立排尿,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此观点在1984年发表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7年,贺大林教授成为医院泌尿外科在SCI发表文章的第一人,后于2003年又发表SCI论文1篇。

西安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由贺大林教授任所长,主要从事膀胱癌、前列腺癌及肾癌侵袭转移机制,肿瘤相关基因筛选、鉴定,肿瘤基因治疗等基础研究和泌尿系统肿瘤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等临床研究。2004年8月,研究所肿瘤研究室经专家评审验收后,批准成为“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研究室”。研究所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专职研究人员4人,设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千级层流细胞培养室、病理学实验室、大型仪器室、实验准备室、暗室。大型仪器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双色红外激光成像系统等。

研究所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主持各类省部级研究项目21项,共获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Cancer Research、Clinic Cancer Research、Oncogene、Cancer letters、Carcinogenesis、The Prostate、The Journal of Ur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21篇,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80余篇;国际交流非常活跃,已成功主办六届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聘请钟维国、赵海燕教授,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实验室主任谢哲宗教授及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肿瘤研究室主任张传祥教授为客座教授,并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已联合培养博士生12名,已有10名青年医师在国外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所已毕业博士研究生35人,多已成为活跃在全国泌尿外科领域的青年学术骨干。

60年来,在周宪文教授、刘文善教授、王文楷教授、南勋义教授、党建功教授、贺大林教授、王明珠副教授等历届科主任带领下,泌尿外科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01年荣获“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2007年荣获“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集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于一身的泌尿外科学科。泌尿外科相继被评为“国际泌尿外科学会训练基地”“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培训项目”“前列腺癌患者规范化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泌尿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泌尿外科护理团队在姚筱艾、芦改莲、蒋玉梅护士长的带领下,多年来先后被评为院级“整体护理示范单元”“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护理文化先进集体”“护理带教先进集体”“风范护理单元”“优质护理先进集体”等称号;2014年被陕西省卫计委、“华商网”联合授予“明星护理科室”称号;2016年被陕西省卫计委授予“优质护理先进科室”称号。

骨科

一、科室简史

骨科创建于1956年,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骨病专科之一,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担任国际专业学会委员3名,国家专业学会委员以上4名,省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4名,54%和91%的医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是陕西省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共有36名护理人员,有副高职称1名、中级以上职称5名,9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骨科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骨创伤为主导,重视骨肿瘤和小儿骨科的发展,已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骨科临床科室。护理团队秉承护理ISO9000认证体系和优质护理理念,以“主动服务、安全管理、保证质量、重视内涵”为宗旨,立足专业特点,大胆创新管理,突出骨科连续、整体护理和康复护理的专科特色。科室配有多台C形臂透视机、关节镜、椎间盘镜、椎间孔镜,以及术中神经监护仪、等离子刀、骨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仪等现代化专科设备。

二、发展现状

1956年至1980年,殷培璞教授任骨科主任,兼任西安医学院大骨节病研究室主任、中国北方地方病防治组副组长。当时设立床位50张,以脊柱结核、创伤、先天畸形的手术治疗为特色。1978年,殷培璞教授带领全科深入麟游县开展大骨节病普查普治工作,提出“吃杂、改水、讲卫生”综合防治措施;1984年,领导组织大骨节病科学考察,长期蹲点在崔木镇杨家堡村,建立大骨节病防治基地,创立“杨家堡防病育才学校”,培养“晚期大骨节病矫形手术”学员30余人。他多方奔走,筹集医疗基金,送医送药上门,为晚期大骨节病患者做手术300例,挽救了许多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与麟游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殷培璞教授被聘为麟游县医院名誉院长、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次提出大骨节病低硒问题,重点研究了大骨节病软骨坏死及临床意义,提出综合防治的理论,创编了大骨节病矫形手术治疗法,1985年出席世界大骨节病学术会议做专题发言,1987年出席美国百年科技进展报告会,做大骨节病专题学术报告,其防治成果蜚声海内外。殷培璞教授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骨灰安放在麟游县页梁山区,其功绩载入《麟游县志》,麟游县人民政府、陕西省医学会于2005年5月立碑撰文永远铭记这位“送瘟神”的老人。位于麟游县崔木镇卫生院的殷培璞教授纪念馆是陕西省地方病教育基地,同时是一附院青年职工教育基地。

1985年至1995年耿介教授任主任,董硕文教授任副主任。骨科以颈椎手术为特色,耿介教授同西安公路学院合作开展骨生物力学研究,填补了国内长骨力学参数的空白,并在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受到关注。1985年,耿介、耿淑平、杨敏杰教授带领全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颈椎病的手术治疗,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础研究和手术治疗。董硕文教授带领王金堂、尹益民等开展显微外科研究并用于临床,实施了皮瓣移植、大网膜移植、断指再植,协助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开展疑难手术,1985年行院内首例拇指再造术。胡东岳教授采用动脉灌注灭活保肢和体内切刮灭活新技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耿介、董硕文、张国清教授在国内首先拍摄制作骨科查体录像带,被卫生部指定为骨科专业视听教材。1989年至1992年,董硕文、王金堂教授研制的CD-1型超声手术刀填补了国内空白。1992年王民教授率先开展关节镜下膝关节手术。

1996年至1998年,杨敏杰教授任主任。杨敏杰、耿淑平教授在北医三院学习后广泛开展颈椎前路手术。杨敏杰教授在小儿麻痹的肢体延长方面颇有建树。1996年刘淼教授获聘博士生导师,骨科为博士点。

1999年至2002年,刘淼教授任主任,在全国率先提出“腰椎管矢状径及形状测量法”,对椎管矢状径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研究,被黄家驷《外科学》收用。

2003年至2009年,王金堂教授任主任,主持开展了拇指再造、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象皮肿、游离皮瓣带血管移植、异体骨带血管移植治疗肿瘤等手术。

2010年至2014年,邱裕生教授任主任。努力拓展骨科亚专业,开展国内外和跨学科学术交流,着力推动骨科围手术期管理和骨科康复新理念的临床实践。进行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在国际著名骨科杂志发表文章;指导开展肩关节镜手术等新技术,获学校新技术奖;2013年骨科获批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并通过国家药理基地认证实地评审。

2015年,尹战海副主任主持工作。率先在陕西省内建立肩关节疾病诊断与治疗流程,肩关节镜微创诊治技术处于西北领先地位。骨科获评“等级复审优秀科室”和“支持分院工作先进科室”;骨科与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的研究团队、一附院临床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一附院——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D打印医学研究与应用骨科分中心”。

2016年,陶惠人教授任骨科主任。首次在院内开展了全脊椎截骨术治疗极重度脊柱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畸形,同时积极开展脊柱的微创手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了西北首例MIDLIF手术。针对贫困的脊柱畸形患者家庭,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建立协作关系,广泛开展手术治疗费用救助活动,同时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走进革命老区进行脊柱侧弯筛查义诊活动。

三、医教研成就

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期刊论文30余篇,主、参编论著书籍15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市科研基金15项,国家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开展大量临床新技术,数字骨科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在临床成熟应用,显著提高了复杂手术的疗效。科室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临床医学五、七和八年制、留学生的教学工作,201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骨科教程项目,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单元,2015年被评为医院教学示范单元。

肾移植科

一、科室简史

肾移植科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肾脏移植专科之一。现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陕西省重点学科、陕西省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已建设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内最大肾移植中心之一,移植技术、水平和规模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在创业阶段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周宪文、刘文善、王文楷、南勋义、陈勇等教授率先开展肾移植动物实验,并将进口的法国鼓式人工肾机和国产平板型人工肾应用于临床。1979年1月15日,成功开展西北地区首例肾移植手术。1983年肾脏移植的临床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王文凯、陈勇教授主持开展了肾脏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组织配型等新技术。1985年薛武军教授率先创建“微板法”交叉配型技术。1986年建立了肾移植实验室。1987年率先建立了“低剂量免疫抑制治疗”体系、“多囊肾施行肾脏移植不切除原病肾”的技术,对尿毒症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肾脏移植,被国内其他移植中心广泛推广使用。1992年成立肾脏移植研究室,承担部、省、校级多项科研课题,开始系统化的组织配型、药代动力学、高危患者移植、移植后实验监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在组织配型、多囊肾和肝炎肾移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移植模式、临床工作体系和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名列前茅。

1993年,肾移植专业从泌尿外科分出独立设置成科,标志着肾移植科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陈勇任主任,薛武军任副主任。1995年肾移植手术突破100例次,年移植例数亦名列全国前茅,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同年,“组织配型”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6年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挂靠医院成立,陈勇当选主委(同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常委),薛武军当选副主委,邢俊平当选常委兼秘书。同年薛武军发表首篇SCI收录文章,获陕西省首批“科技新星”称号,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995年至1997年连续3年被共青团中央、卫生部命名为“青年文明号”称号(终身称号)。1997年,承办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陈勇当选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同年6月,肾脏移植总例数突破1000例。指导和协助国内11个省(区)的23家医院开展了肾脏移植工作。1998年,薛武军任科室主任,田普训任副主任。1999年陕西省卫生厅挂靠医院成立“陕西省肾脏移植中心”,2002年更名为“陕西省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负责陕西省肾脏移植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器官移植的质量控制;同年,肾移植科与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学科整合成立肾脏病中心,开始肾脏疾病一体化预防、诊治、随访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成立,薛武军任所长,2001年当选陕西省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常委。2000年开始,分别协助肝胆外科开展医院首例尸体肝脏移植,普通外科开展活体同种小肠移植,心脏外科开展心脏移植,胸外科开展肺脏移植。1999年至2002年,成功开展西北地区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和肝肾联合移植,填补了西北地区亲属活体肾移植和多器官联合移植的空白。2002年5月肾脏移植总例数突破2000例;同年,获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10月,与美国Terasaki实验室联合建立中国西北地区器官移植组织配型技术培训中心。2007年11月肾脏移植总例数突破3000例;同年,获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第二次承办中华医学会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在组织配型、高危及特殊患者(肝炎、老年、小儿、多囊肾)肾移植的治疗、低毒高效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移植免疫状态监测和排斥反应预警、移植后感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3月26日肾脏移植总例数突破4000例。

2011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1年12月15日成功实施首例本省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及肝脏和肾脏移植手术。2015年10月29日CDCD肾移植突破400例,2016年2月16日开展当时国内最小年龄(4天)供体单肾移植,至今已完成DCD肾脏移植736例,器官捐献例数和DCD肾脏移植例数位于全国前列。

历任科室主任为:1993—1998年,陈勇;1998—2005年,薛武军;2005—2015年,田普训;2015年至今,丁小明。

学科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学科;设床位48张;临床医师12名,护理人员21名,实验研究人员6名。医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二、发展现状

2011年12月开展首例DCD器官移植。创建CDCD运行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四位一体”的工作体制;建立完善的疾病评估、终止治疗、死亡判定和器官获取及分配标准流程的实施规范。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论坛“优秀团队奖”及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12年“扁鹊奖”。2012年卫生部首批授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2013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13年“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实现医院主持单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零的突破。在移植免疫、胰岛移植、异种移植、器官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感染监测、药代动力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行列。2015年起医院肾脏移植的供器官来源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CDCD来源的肾脏移植占比达80%,亲属活体肾移植占20%。医院实施CDCD例数为全国最多单位之一。201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移植项目部主任Jose、国际器官移植学会前任和候任主席Delmonic、Marti教授等对医院CDCD器官移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赞扬移植团队是国内最优秀的移植团队,在“中国OPO联盟大会暨器官捐献国际合作论坛”上成为我国CDCD工作“示范单位”。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实施4393例次肾移植,活体肾移植472例,CDCD肾移植73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最长健康存活达36年,是目前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肾移植受者之一。移植受者1、5、10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8.3/97.2、88.6/82.3和76.6/72.3,移植后半年恢复工作者达到92.8%。

三、医教研成就

在医疗方面,首先提出肾脏移植低剂量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建立肾脏移植低剂量免疫抑制治疗体系。建立以四联合剂为核心的改善微循环、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的疗法。开展病毒性肝炎患者肾脏移植,建立肝炎受者肾脏移植技术规范,突破尿毒症合并肝炎施行肾移植的禁区。首创多囊肾施行肾移植不切除原病肾的技术方法,建立多囊肾不切除原病肾施行肾移植的技术标准,攻克多囊肾移植前必须切除原病肾的技术难题。创建器官移植“微板法”交叉配型技术,国内率先于移植前按照HLA配型选择供肾,提高了组织配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效防止了排斥反应。创建移植后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综合预防方案,建立继发感染的综合预防体系,解决移植后感染发生率高的世界难题。

开展多项新医疗、新技术工作:项目“基于心脏死亡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建立和实施”为我院成为西北乃至西部区域性诊疗中心奠定基础,对今后器官移植的开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项目“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探索并提出适合国人的胰岛移植低毒性免疫抑制剂方案,开辟治疗糖尿病的新领域。项目“LifePort机械灌注运输器在DCD器官获取中的应用”针对DCD器官移植LifePort机械灌注运输器替代传统冷冻保存法保存器官,对于减少移植术后DGF的发生率,扩展供肾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博士45名、硕士80名;建立中国西部地区技术培训中心,指导国内22家医院开展器官移植10000余例,培养技术骨干500余名,被称为“西部地区肾脏移植的摇篮”;共举办国家CME项目、区域学术会议和培训班71次。

在临床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课题2项,“十一五”科技课题1项,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和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重点课题35项。主编及参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456篇,SCI收录100余篇,总IF 267.34(单篇最高27.93),他引1185次(单篇最高126次);出版专著9部。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8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制定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3项,重要创新内容收入《中国肾移植手册》《临床诊疗指南——器官移植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

科室成员在全国和省级社团担任多项职务:薛武军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透析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组长,陕西省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田普训现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常委,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肾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胰腺小肠移植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丁小明现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器官移植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项和立副教授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泌尿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冯新顺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活体器官移植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燕航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捐献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潘晓鸣任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侯军任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田晓辉任陕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郑瑾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品库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委员。李杨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胸部外科

胸部外科成立于1956年,由陈向志教授创建。先后担任胸外科主任的有:陈向志(1956—1987)、侯立业(1987—1990)、李兆志(1990—1991)、秦志端(1991—1995)、梁景仁(1995—2004)、付军科(2004至今)。

1954年,陈向志在医院相继开展食管、肺、纵隔、心包、动脉导管未闭等手术,1956年成功地进行了西北地区首例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1958年,雷培仁在陈向志的指导下开展了肺段切除、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等各种复杂的胸部手术。1959年7月7日,成功地开展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1960年,首届全国心脏外科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在陈向志带领下,取得了体外循环直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同年开展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直视下成形手术,在国内尚属首次。此项技术成果相继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两篇论文。1964年,侯立业在陈向志的指导下,开展低温半身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973年3月,开展常温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并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国家级奖励。1979年,在陈向志领导下,先后成功地开展了法鲁四联症根治术和二尖瓣生物瓣替换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获得省科委承认,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相继开展的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三房心、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腔内肿瘤、完全性异位肺静脉引流等手术均获成功。1979年,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陈向志开始招收首批胸外科研究生。胸外科蔡澄、侯立业、雷培仁、李鸿民、李兆志、王乃栋、秦志端等都成为胸外科的中坚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胸外科更名为胸心外科,由侯立业、李兆志教授主持工作。1980年,西安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研究室成立。同年,侯立业、李兆志教授在体外循环直视下,率先成功施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心脏肿瘤诊治方面,王乃栋同种异体瓣膜置换方面的临床应用获得成功。秦志端成功地在医院开展食管内翻拔脱术、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闭式缝合术,同时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型,对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戴刚研制的“微泡型鼓泡式氧合器”获成功,通过了省科委和省卫生厅组织的技术鉴定,投入批量生产。

1994年5月1日,胸心外科分为胸外科和心脏外科。秦志端继任胸外科主任,梁景仁为胸外科临时负责人之一,同时任胸心外科党支部书记,樊晓娥任护士长。1995年3月,梁景仁任胸外科主任并兼任胸心外科党支部书记,樊晓娥任护士长。1994年8月12日,梁景仁成功施行了胸骨柄、大部分胸骨体及左右1、2、3肋部分肋软骨切除人工材料置换成形术,切除范围之大,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1995年7月,秦志端成功地开展了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1995年11月23日至1996年7月2日期间,梁景仁成功开展“肺移植动物实验研究”,为肺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1999年4月1日,梁景仁、付军科教授在医院成功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

2004年7月,付军科任胸外科主任,樊晓娥任胸外科护士长。于2006年11月23日,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同种异体肺移植”术,于2007年2月成功开展医院第一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2007年,胸外科搬至新住院楼10层,床位扩大到42张。2008年,李新举任胸外科副主任。2009年,成功开展医院第一例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漏斗胸矫治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等。同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复杂手术,如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肺癌根治联合左心房切除术等。胸心外科党支部于2009年一分为二,胸外科党支部由张广健担任支部书记。

2015年2月,付军科任主任,张广健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樊晓娥任护士长。2011年至2016年间,先后开展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胸腹腔镜联合经胸腹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胸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各种胸部手术。2014年,开展第一例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015年,开展胸腔镜经剑突下三孔法胸腺瘤切除术,2016年,开展西北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陕西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肺癌根治术。胸外科腔镜微创治疗技术已步入全国先进行列,2012年起,举办胸腔镜微创手术培训班,培训学员达数百人。2015年7月,举办第一届长安国际胸外科论坛,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会。2015年6月3日,开展西北地区第一例DCD供肺移植,从此,科室肺移植工作迈入新的里程。

承担着历届留学生、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的临床教学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进修医师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20多名、进修医师60多名。在科学研究上一直将肺癌和肺移植定为主攻方向。

现有各级医师14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博士学位者5人。护士17人。拥有胸腔镜、纵隔镜、肋间神经冷冻仪、心电监护等设备。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参编全国性教材2部,参编专著6部;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项目5项。

学术界兼职为:陈向志教授曾为《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胸心血管外科学会理事。侯立业教授曾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李兆志教授为中华医学会陕西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梁景仁教授为中华医学会陕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西北医学教育杂志》编委、《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论文评审专家、西安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分会荣誉顾问。付军科教授为中国医师协会委员、腔镜专业委员会常委、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管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西部肺癌协作中心常务委员、大中华胸腔镜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陈健副教授为中华医学会陕西胸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现代肿瘤杂志》编委。李新举副教授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胸外科学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广健副教授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胸外科学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临床肿瘤协作委员会常委、《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Disease of Esophagus杂志特约审稿人、国科金评审专家。张勇主治医师为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胸外二科

一、科史简介

胸外二科的前身为肿瘤外科,建科已近40年,是目前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临床肿瘤学亚专科,在国内特别是西北地区享有盛誉,病员辐射西北五省(区)及山西、河南、四川等地。为国家首批肿瘤学硕士学位、西北地区唯一的肿瘤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首批临床药品研究基地,陕西省唯一的肿瘤学医学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2月,胸外二科在原肿瘤外科胸部肿瘤专业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独立核算单元正式成立。

二、发展现状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科已形成完善的人才梯队,现任主任任宏,党支部书记王健生,副主任李晓军,护士长康莉。教授2名、副教授3名,护理人员19名;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执业医师博士学历占73%。科室编制床位40张,重症监护床位5张,年均住院人数超过2000人次,年均手术近800例。开展食管癌根治及各种消化道重建术、纵隔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电视胸腔镜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切除术、电视纵隔镜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及肿瘤射频消融术等,其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科室重视公益活动的开展,依托陕西省抗癌协会的平台,组织志愿者下乡义诊活动多达百余次,覆盖全省90%的县市级医院及地区,并对当地疾病特点做了深入调查。学科现为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及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主委单位。

三、医教研成就

近三年,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6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近百篇,核心期刊收录45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核心期刊编委2人、省级学会常委2人、省级学会秘书2人。获2013年医院“综合考核先进科室”,连续两年获医院“科研先进科室”。

胸外二科举办了“乳腺癌诊疗新趋势”“肺癌高峰论坛”等多次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同行、基层单位进行交流合作,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赞誉。科室护理单元为医院护理科研示范挂牌单位,曾获院级“风范护理单元”“教学先进集体”称号,整体科研学术氛围浓厚。近三年选派中青年骨干国外留学5人次。与国内北京大学附属北京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保持良好的学术、临床合作。获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届;获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届。长期承担全国各地的专业进修人员的教学和培训任务,承担学校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临床带教任务,作为西北地区胸外科及肿瘤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的胸外科及肿瘤专业人才。多次派遣科室人员进行下乡服务,指导下级医院进行肿瘤规范化治疗及创伤手术危重病人抢救,挽救了很多生命,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乳腺外科

一、科室简史

乳腺外科的前身为肿瘤外科,建立于1971年,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肿瘤学亚专科,国家重点临床建设专科,陕西省肿瘤学外科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肿瘤外科划分为胸部肿瘤、腹部肿瘤、乳腺肿瘤三个亚专业以及一个ICU单元。在陈武科、盛薇、何建军教授倡议下,2015年7月,在原乳腺肿瘤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全院医疗、科研、护理资源,组建目前的乳腺外科。乳腺外科是以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治为主,包括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美容与康复的临床专业科室,为目前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乳腺疾病专科。为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和陕西省保健协会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何建军任乳腺外科主任,任予任副主任,郭萍利任护士长。科室有医疗技术人员15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副研究员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兼任国家核心期刊副主编1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委员会常委1人,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委1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1人。护理人员2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理师1人,肿瘤专科护士1人,PICC置管资质护士5名。

二、发展现状

科室拥有国内一流的乳腺肿瘤专业团队,具有雄厚的临床技术实力和各种疑难乳腺病例诊治能力,如高龄乳腺癌、晚期乳腺癌、罕见乳腺肿瘤、转移性乳腺癌等。科室最先在西北地区开展并推广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真空旋切术、腔镜下男性乳腺组织切除术,并率先开展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治疗性缩乳术等。同时,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甲状旁腺部分前臂移植术以及早期乳腺癌精准定位切除及3D打印乳房重建等一系列新医疗、新技术不断成功立项并开展,为科室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乳腺外科也与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组建乳腺癌协作组,建立乳腺癌多学科讨论机制解决疑难病例相关问题。

三、医教研成就

乳腺外科成立至今收治住院病人超过2000人次,手术超过800例,月均门诊量近3000人次。科室利用最先进的基因及生物检测技术开展乳腺癌患病风险、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化疗药物敏感性筛选评估等业务。目前乳腺疾病检测技术、乳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全面与国际最先进水平接轨。2009年受中国癌症基金会资助,作为全国7家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之一,参加了1999—2008年中国乳腺癌的回顾性调查研究,为展现我国乳腺癌诊治全貌做出突出的贡献。

科室长期承担专业进修人员的教学和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每年指导进修医师10余名。举办国家级CME项目乳腺癌规范化诊治研讨会、中美乳腺癌诊治进展论坛、乳腺癌诊疗新趋势、陕西省乳腺规范化诊治研讨会、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等多次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同行、基层单位进行交流合作。承担了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临床带教任务。目前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0余名。作为西北地区肿瘤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业人才。

科室致力于乳腺相关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特别是在抗肿瘤新型药物研发、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调控机制及肿瘤免疫方面获得多项成果。承担国家级各类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项,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SCI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收录的文章28篇,包括国际知名的杂志如PNAS、JECC、CDD、Plus One等。科室与国外多家知名大学和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派中青年骨干医师去国外学习。乳腺外科护理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3年申请院基金2项、新技术及专利5项,发表护理论文10余篇。

科室在完成本职临床相关工作的同时,还派专家赴新疆、渭南、陕北等地进行对口支援。

血管外科

一、科室简史

血管外科源于原普外科血管外科专业组和心、脑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专业组。普外科祁光裕和心血管外科刘建林先后学习血管外科专业技术,并逐渐发展血管外科。1994年祁光裕在上海学习,并在西北开展激光治疗静脉曲张、顺行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大隐静脉转流治疗髂静脉闭塞、自体静脉动脉化技术。1998年刘建林赴北京学习血管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技术,在西北开展大血管病的腔内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人工血管搭桥术,2000年赴美国Mayo Clinic学习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和颈动脉支架手术。祁光裕于2000年创建西北第一个血管外科专业协会,成立陕西省外科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祁光裕任主任委员,刘建林任委员。

进入21世纪后,祁光裕、禄韶英继续开展血管外科工作,开展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动脉切开取栓术等动脉血管手术及下肢淋巴疾病的正负压治疗,2002年开展西北首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2005年禄韶英前往上海学习,并开展血管介入手术和下肢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等手术。2007年祁光裕、禄韶英、杨林开展西北首例腔内微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2008年禄韶英承担普外科血管外科专业组工作,继续开展下肢血管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肠系膜血管病、大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和激光、微波联合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技术。

成立“脑血管病防治中心”,主要治疗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及相关外周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开展包括全脑血管造影、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急诊血栓清除术等诊疗技术,填补多项西北及省内技术空白。2001年在西北首先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003年完成医院第一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004年完成医院首例股腘动脉血管搭桥术;2005年完成省首例巨大颈内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搭桥术;2006年完成西北首例颈动脉闭塞的血管重建手术;2009年完成西北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分别进行了两次专题报道。

2011年刘建林、杨林组成血管外科专业组梯队,继续发展血管外科工作,开展血管外科范围所涵盖的相关疾病病种的治疗,完成传统血管外科以静脉曲张和传统外科手术为主向动脉疾病和微创腔内治疗的发展方向转变,完成了从主动脉疾病、颈部血管疾病、内脏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疾病的腔内微创治疗和外科治疗。2011年完成医院首例杂交手术治疗巨大颈动脉体瘤;2013年开展陕西省首例杂交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

二、发展现状

2015年成立我省第一家独立建制的血管外科,刘建林、禄韶英、杨林、祁光裕(退休返聘)组建血管外科,设床位16张,与乳腺外科公用护理单元,2015年7月1日正式开诊,科主任为刘建林,副主任为禄韶英;护士长为郭萍丽。2017年6月,冯骏调入,血管外科搬迁至干部楼六楼,床位增加至34张(含重症室3张),科室主任为刘建林,副主任为禄韶英,护士长为周红燕,副护士长为孙静岚。

开展医院首例先兆破裂腹主动脉瘤一体化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首例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西北首例环形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以及西北首例肝素耦合覆膜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疾病;开展国内首例颈动脉起源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杂交手术治疗。2016年完成陕西省首例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疾病手术。

目前是陕西省第一家独立建制的血管外科,是医院重点优势学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基地、颈动脉介入培训基地和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为西北地区实力最强、学科诊疗范围最齐全的专业性血管病诊治中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是陕西省具有三级以上介入资质医师力量最多的学科。现有医护人员20余人,专家教授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年完成外科与介入手术治疗达2000余例。

三、医教研成就

2011年4月,获国家卫生部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2012年9月,获国家卫计委批准为“颈动脉支架置入技术”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各地培训“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2013年4月,经国家卫计委批准为“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基地;2015年9月,获批中国医药协会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城市中心示范基地。

承担了国家“973”“863”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课题组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多项。出版各类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20余篇,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大型平板数字减影系统、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专业血管检查分析系统等医疗设备。

祁光裕、刘建林、禄韶英、杨林、冯骏等医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微循环学会、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中国卒中协会、陕西省医学会等均有任职。刘建林任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陕西省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内多家专业杂志编委;禄韶英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冯骏任《中华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杨林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中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

主办“血管外科新医疗、新技术研讨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研讨会”“颈动脉外科技术论坛”等国家级CME项目,并在多地区开展学术论坛。

血管外科特色诊疗范围为:颈动脉斑块狭窄、颈动脉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急性颈动脉血栓;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狭窄闭塞;椎动脉狭窄、闭塞;上肢动脉栓塞、急性动脉血栓;锁骨下动脉盗血、狭窄、闭塞;颈总动脉瘤、颈内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瘤;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副神经节瘤、颈动脉包块;颈部静脉瘤、动静脉外伤、上肢静脉瘤;肠系膜动脉狭窄闭塞、肠系膜动脉血栓、腹腔动脉瘤;肠系膜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腹腔静脉瘤;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瘤;主髂动脉狭窄闭塞、髂动脉夹层、髂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瘤、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下肢动脉栓塞、急性动脉血栓;上肢深静脉血栓、颈静脉血栓形成、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血栓性静脉炎、下腔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狭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腘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静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畸形。

干四病区

一、科室简史

干四病区于1987年7月在全国著名外科专家刘绍诰教授主持指导下正式开诊,设立床位25张,后专业定位于普通外科。1994年医院成立老年病外科,成为集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外科病房。先后有刘绍诰、刘文善、王文楷、孟绍菁、南勋义、潘承恩、王林等教授常年在临床一线工作,床位由开诊初期的25张增至35张。

老年外科自开诊以来,王遂尚、宋蔚青、孟绍菁、潘承恩、孟宪魁、王林等教授先后任主任,曹国奋、张亚玲、曾小冬、张毓萍先后任护士长。2011年5月,与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整合成立肝胆病医院。同时作为省属保健基地之一,为全省干部保健服务。

二、发展现状

科室设床位35张,科主任为王林教授,护士长为张毓萍副主任护理师。现有医生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历6人、硕士学历4人,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年住院1100余人次,年手术近900人次,其中3级及以上手术605人次,占比67.75%。其中外省患者占比9.1%。现有奥林巴斯胆道镜、膀胱镜、前列腺电切镜、腹腔镜、等离子体双极电刀、床头及转运监护仪、加热泵、输液泵、床单元消毒机、下肢按摩仪、电动拍痰仪设备等。2011年干四病房获“陕西省保健先进单位”。

三、医教研成就

1994年潘承恩主编《老年病学教程》,1997年主编《实用老年病学》;潘承恩曾任全国高等教材第五、六、七版《外科学》编委会委员。

2000年孟绍菁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授予全国及省部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全国学校“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9项荣誉称号。

潘承恩教授1995年至2000年任原西安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95年至今任中德医学会理事和陕西省分会理事长;1997年至1999年任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主任;1998年至2006年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陕西省分会主任委员;1999年任国家药品研究基地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主任;2000年当选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普通外科首席专家;2000年任中华流行病学陕西省分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至今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亚太区肝胆胰协会会员;2002年至今任陕西省医学会普外分会主任委员;2014年至今任陕西省营养师协会第一届名誉主席、常务理事。

姚德茂教授2004年至2016年当选陕西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任陕西省保健协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年至2016年当选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至2016年任《现代肿瘤医学》中青年编委;2013年至2016年当选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马茂教授2007年至2013年当选陕西省医学会疗养保健学分会主任委员;现任陕西省老年病协会副主任委员。

王林教授2006年获陕西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3年至2016年任陕西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至2017年任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微创外科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4年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下属结直肠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20世纪90年代初,宋蔚青教授开展了肝脏肿瘤微波固化治疗,随后潘承恩、宋蔚青开展了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20多年来,在老年巨大肝癌、高位胆管癌、重症胰腺炎、胰腺癌、门脉高压、前列腺疾病、结直肠癌、甲状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方面已成为老年外科的特色治疗。近年来开展了巨大肝血管瘤切除、联合半肝切除的高位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的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Beger(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Appleby(保留全胃、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解剖性肝右三叶切除术等一系列高难度精准手术;2015年王林率先开展ALPPS(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科室在全国率先开展利用数字医学及3D打印技术在肝癌、肝包虫病及肝门部胆管癌等复杂肝脏占位患者中进行手术规划及围手术期评估,使相关疾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科室床位使用率达110%,平均住院天数由原来的23天缩短到现在的12天,手术例数由开诊初期每年不足百例到现在每年超过800例。

科室承担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卫生部临床科研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课题近2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技奖11项;国际、国内杂志发表专业论文400余篇。

妇产科

一、科室简介

妇产科成立于1956年,首任主任为王秉正教授,科室创建之初即成立了妇产科教研室,医生实行轮转制度。1957年分为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后,王秉正教授为一附院妇产科主任,两个附属医院的妇产科教研室各自独立,医生的院际轮转终止,一、二附院的妇产科完全分离、独立。

王秉正主任主持科室工作期间,科室就参考了当时国际化的建制,分为产科和妇科两部分。产科楼独立建设,设置40张床位,具备普通产房和感染产房,独立办理出入院手续,独立洗涤流程;妇科作为外科科室,位于原住院大楼12病区。

在创业起始阶段,妇科病房转入产科楼三楼,并建立妇科手术室,妇产科楼初具规模。王秉正主任开展了腹膜外剖宫产、宫颈癌根治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尿瘘修补术等手术,代表了当时的先进医疗水平。科室建立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派出医生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科室诊疗水平,这项工作在“文革”期间也没有中断。王秉正主任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表。

1972年张蕴璟赴成都中医学院回来后,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获得1978年陕西省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1978年,张思真赴北京协和医院跟随宋鸿钊教授学习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疗后,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不断创新,历经几代,享誉西北乃至国内。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妇产科在金丽泉主任、张蕴璟主任、曹缵孙主任、刘惠喜主任等历任主任带领下,科室医学、科研、教学工作全面发展。妇产科学科系1984年成为“妇产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张蕴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修生殖遗传学,曹缵孙赴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生殖科学中心研修生殖内分泌。20世纪80年代科室先后建立了生殖内分泌实验室、生殖遗传研究室和围产医学实验室。1987年西安医科大学妇幼卫生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全国首家妇幼卫生系在西安医科大学正式成立,落户于一附院妇产科,张蕴璟为妇幼卫生系首任主任,工作中,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承担了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的多个妇幼卫生项目专家组工作;1995年接受卫生部妇幼司委派,在国际合作项目妇幼卫生培训中心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编写了相关配套规范,组织举办了30多期培训班。张蕴璟主任2015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特殊贡献奖。曹缵孙主任于1985年组建了生殖内分泌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3年成为生殖内分泌研究室,2000年成立了西安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下设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及生殖医学检测室。曹缵孙主任带领的辅助生殖技术团队于1998年完成了西北地区首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2001年完成西北五省(区)首例IVF-ET合子移植,2001年完成西北五省首例赠卵IVF-ET,同年完成西北五省首例多胎妊娠减胎术、子宫腔配子移植及囊胚移植。1993年创建并获得国家首批“爱婴医院”称号。

进入21世纪至今,妇产科在苟文丽主任带领下,于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妇科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产科为陕西省围产医学研究基地;2007年妇产科被批准为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产科于2010年获得国家卫生部批准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二、发展现状

妇产科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综合医院妇产科中技术力量雄厚、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服务规范的学科。下设妇科、产科、妇女保健科三个亚专业,共有两个妇科病区、一个产科病区,设产房、妇科门诊、产科门诊、妇女保健门诊、更年期保健门诊、妇产科实验室等多个临床单元。有146张床位,年入院病人8000余人次,年住院手术4500余例,年分娩3600余例,床位使用率116%以上,年门诊接诊病人量达24万人次。学科设置和学术水平均处于西北领先水平,已形成妇科、围产医学、妇女保健三大方向的学科梯队,既保证了妇产科领域的常见疾病的诊治水平与全国平行、西北领头羊的地位,又致力于特色诊疗技术的开展。

三、医教研成就

妇产科是西部地区唯一担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主编单位和不同学制教材的编委单位,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优生学》(第1版)主编单位,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及专升本《妇产科》统编教材等编委单位,参编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2部、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2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部。是国家卫计委审批的全国第一批NIPT(高通量基因测序)的产前诊断单位。多位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及妇儿临床分会主委和生殖道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道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华遗传学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分会常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CSCCP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分会常委、陕西省妇产科学会名誉主委及主委和副主委、陕西省妇产科学会感染学组组长、陕西省围产医学会副主委,西安市围产医学会主委。多名专家受聘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计划生育与妇产科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等国内妇产科杂志和其他医学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和编委。张蕴景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曹缵孙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妇产科致力于各层次妇产科医师的教学和培养,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20名,先后为国家和地方培育硕士研究生近400人、博士研究生近100人,科室培养妇产科学高级人才遍布全国26个省,许多人成为所在医院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妇产科教学团队多次荣获院级“优秀学科系”“优秀临床带教单元”“教学工作先进科室”称号等,曾获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完成了“妇产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更新《妇产科学》教学课件。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教学能手,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三等奖1人,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优秀奖2人;获得王宽诚育才奖2人,多人多次被评为校级和院级优秀教师。近5年来发表教学研究文章20余篇。

在科研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总资助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获教育部、卫生部专项基金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近30项,总资助金额超过100万元。承担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英国(HU)及联合国儿金会等资助多项课题,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2016年承担2项陕西省社会发展领域的医药卫生类重大课题。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Medline收录65篇,SCI收录5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58分,其中有国际顶尖杂志文章,单篇影响因子36分。SCI论文数量和分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妇产科每年有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应邀进行大会发言。同时,积极选派专家进行本地学术团体的学术讲座,承担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下乡服务基层,承担陕西省乡村医生培训。派送青年骨干10人分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长期访问学习和交流,外聘国际专家,7人远赴非洲进行国际医疗援助。

儿科

一、科室简史

1958年儿科成立,首任主任由著名儿科专家、国家儿童保健卫生学部委员潘凤仪教授担任,有倪育才、王吉安、黄喜连、孙淑英、韩金枝、薛文安、李菊仙、侯慧兰、黄剑琴、张翠香共11位医护人员。儿科建立初始,只设急诊。1959年,开设病床20张及门急诊。1960年,儿科教研室成立,潘凤仪教授为教研室主任。儿科有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6名、护士7名,设病床58张,下设新生儿、呼吸、消化、心血管、肾脏、血液、神经等专业。1978年,陈志庵教授招收第一名儿科硕士研究生。1981年,儿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15年刘小红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儿科成立后即收治新生儿患者,20世纪50年代就有新生儿学术论文发表于《西安医学院学报》。70年代发表《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量新生儿血压》。儿科苏至莹教授在晋升为主治医师后将专业固定为新生儿,80年代儿科赵培侠教授、康燕教授在科室安排下先后前往上海复旦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回院后积极开展新生儿救治的适宜技术,在省内较早应用全合一新生儿静脉高营养救治早产及危重儿。1986年11月到90年代初,在时任儿科主任苏祖佑教授、韦俊教授的努力下,在儿科内设立专门的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抢救间,接收本院产科及外院的新生儿,新生儿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业化更强,救治水平和治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1999年开展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随后儿科邓素莲教授、黄燕萍医师、刘小红医师、张艳敏医师、邢军卫医师等各级医护人员都曾在新生儿专业组轮转,开展新生儿各项诊疗护理技术。随着新生儿专业的不断发展与扩大,在2008年5月作为儿科的第一个三级学科成立独立的科室,儿科的医生一分为二。后期的发展见新生儿科科史。

经过近60年的发展,儿科现有医生25人,其中高职8人,博士学位7人,基本实现了医师硕士化,并逐渐向博士化过渡,硕导5人、博导1人;护士33人,本科学历27人;医技5人。

门、急诊实行24小时服务制,全年开设无假日专家门诊,涵盖神经专科、呼吸专科、肾脏专科、血液专科、遗传内分泌专科和矮小专科,年门诊量约11万人次。目前临床附设儿内病区、门急诊留观室、儿科实验及功能检查室、儿童脑发育智力评估及行为测查矫治室、儿童脑瘫治疗室、视频脑电监测室、血液灌流治疗室等。疑难病诊治方面在国内有一定影响,2007年、2012年曾经配合省民政厅赴山阳县、周至县等进行“怪病”流调并给予基因诊断,2007年1月确诊并治愈了一例在陕西省多年不遇的年仅1岁3个月的黑热病小患者,2012年携手“神华——爱心行动”免费救助白血病患儿28例等等,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人与社会》《文明中国》栏目以及陕西省多家媒体做了专题报道。2011年获“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岗”荣誉称号。

二、发展现状

近60年来,尽管儿科医生严重短缺,但是儿科的各亚专业经过团队的集体努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神经、肾脏、血液、呼吸专业等发展势头良好。

神经专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王秋艳、张家馨就开始了小儿神经专业临床诊疗及研究。80年代中期,科室购置了脑电图机,癫痫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1995年刘小红加入了小儿神经专业的行列,1996年前往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学习脑电图,2001年开始做儿童神经发育的评估。2005年以后完善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系列检查及治疗,包括0—18岁儿童运动及智能发育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学习困难、语言落后、情绪障碍等,儿童多动症诊断测试及多动症的治疗,脑损伤后的评价和康复治疗。2005年中标了儿科神经专业的第一个国科金项目。2002年邢军卫从比利时鲁汶大学脑电中心学习儿童脑电图回国,2003年12月科室购置了国产数字脑电图仪进行小儿脑电图检查,杨周歧和邢军卫开创了由喷墨纸质记录小儿脑电图向计算机记录打印脑电图的历史。2004年、2015年先后送杨周歧和胡海鹏去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学习小儿脑电图。2013年、2014年相继购置三台美国爱博尔公司生产的视频脑电图仪,科室开始了儿童视频脑电监测的历史,明显提高了痫性发作与非痫性发作的诊断率。2008年协助药剂科开展了抗癫痫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使癫痫患儿得到个体化治疗。2015年胡海鹏从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学习小儿脑电图回院后,开始了癫痫患儿的系统管理并建立数据库。

肾脏专业:儿科肾脏病组于1981年成立,设立8张床位,由王吉安教授、韦俊主治医师负责。重点研究小儿难治性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过敏性紫癜等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5年王吉安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委员。1983年开始招收肾脏专业研究生。1983年韦俊参加全国第一届儿科肾脏病学习班半年(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办),1987年、1988年、1990年韦俊、王吉安、张伯科等多次参加亚太地区、全国肾脏病学术大会并做学术交流。1989年韦俊中标陕西省中医药理重点科研项目,开启了儿科中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历史,成为儿科治疗肾脏疾病的特色之一并取得骄人的成绩。韦俊教授《急肾合剂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临床研究》获得陕西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90年代以后有黄燕萍的加入。2007年完成了首例儿童肾穿。2008年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用于过敏性紫癜及急性中毒的治疗。

血液专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卢宝玉、郗玉娥就开始了小儿血液/肿瘤专业临床诊疗及研究。80年代后期刘志刚、杨水葱加入了此专业的行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急淋白血病的研究。1989年刘志刚在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小儿血液肿瘤半年。1993年,儿科有了自己的骨髓室,可以开展常见白血病及血液病的诊断及实验报告(血液病实验室)。1995年针对大剂量甲氮喋呤的毒副作用,开展了静脉双通道治疗策略。2000年后刘志刚、张宝琴先后培养血液/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11名。2004年刘志刚申请院新技术基金,协助药剂科在陕西省率先开展了甲氮喋呤血药浓度监测至今。2004年至今刘志刚任全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6届。2008年刘志刚筹建成立了陕西省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至今。2012年起任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同年获陕西省抗癌协会优秀专业委员会。2016年廉国利赴美国辛辛那提医院进修小儿血液肿瘤一年。

呼吸专业:儿科创建伊始,呼吸专业就已成立。20世纪70年代,雷春莲教授开始了呼吸专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雷春莲教授1993年在日本医科大学留学一年,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流式细胞仪应用于儿童呼吸道免疫研究,指导7届研究生。在雷春莲教授指导下,张艳敏、史瑞明等先后加入研究团队并开展了“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免疫学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以及“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及肺外并发症的研究”,成果分别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995年至2003年雷春莲教授任陕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1998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指导临床,为明确病原指导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2006年儿科实验室开展过敏原检测。2009年张艳敏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2015年史瑞明赴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儿童病院进修学习。2012年儿科实验室开展儿童常规通气肺功能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提高了儿童慢性咳嗽、哮喘等疾病的诊治水平。呼吸专业团队先后培养研究生十余人,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三、医教研成就

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学科系”“优秀带教科室”荣誉。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市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各类专著13部。每年培养研究生6~10名。1993年8月雷春莲教授将外宾赠予个人的5000美金用于科室硬件更新,改善了科室医疗环境。

目前科室成员重要学术兼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生长发育学会副会长,西安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小儿生长发育及出生缺陷防治分会常委,陕西省护理学会儿科分会常委。

1979年陈质庵教授《急性结核败血症》获陕西省教委三等奖。

1988年苏祖佑、曹荣珍获得儿科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3年王秋燕教授、潘凤仪教授《电子计算机辅助鉴别诊断小儿常见疾病的研究》获省政府一等奖。

1994年雷春莲教授团队研究中药“肺康宝口服液”获陕西省中药新药证书。

1995年韦俊教授《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刘树强教授团队《丹佛智能发育筛查法在秦巴山区农村儿童中再标准化》课题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韦俊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获得陕西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张进玉教授、李明琴教授《类风湿性关节炎》获省政府二等奖。

1999年刘小红教授《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急性缺氧损害模型和氟桂嗪对缺氧损害细胞作用的研究》获得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2004年雷春莲教授团队《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免疫学发病机理与防治研究》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西安交大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刘小红教授团队“以学生为主体,病人资源优化共享”教学方法,获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新生儿科

一、科室简史

新生儿科的前身是儿科新生儿专业组和妇产科婴儿室。儿科成立后即收治新生儿患者,20世纪70年代王吉安发表《新生儿脑膜炎》论文,曹荣珍发表《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量新生儿血压》论文。

苏至莹将专业固定为新生儿。20世纪80年代儿科赵培侠、康燕教授先后前往上海复旦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回院后积极开展新生儿救治技术,在省内较早应用全合一新生儿静脉高营养救治早产及危重儿,发表多篇关于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心力衰竭等领域的论文,参加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并发言。

1986年11月到90年代初,儿科内设立专门的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抢救间,接收本院产科及外院新生儿。1999年黄燕萍开展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

1990年2月,刘俐进入产科婴儿室,开展产科新生儿医疗工作,逐渐形成妇产科新生儿专业组。1995年新生儿专业组与产科共同组建卫生部西北地区第一个新生儿复苏项目技术指导和师资培训团队,在西北五省(区)、陕西省12个地市持续开展师资培训和临床指导。1997年,在西北地区率先运用肺泡表面活性物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998年成功施行西北地区第一例试管婴儿三胞胎早产儿救治。2000年成立西北地区综合医院第一个新生儿科。主任刘俐教授,护士长辛华,初设床位20张。第一台呼吸机为美国产Infant star。

2000年妇产科新生儿专业组和儿科新生儿专业合并,孙晓勉和刘小红教授先后任儿科主任,刘俐任儿科副主任。2004年,在西北地区第一个开展ROP早期筛查、研究和培训。2005年,在西部率先开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功能核磁共振检查。2008年5月,新生儿专业组从儿科分出,科主任刘俐,护士长孙祎兰、郭喜娥。2008年10月,刘小红主任代管新生儿科,宋红霞医师协助管理,辛霞任护士长,曹敏任副护士长。2009年5月,沈青和周熙惠副教授担任新生儿科副主任,沈青主持工作,黄燕萍担任儿科新生儿科党支部书记。2009年11月,周熙惠和宋红霞担任副主任,周熙惠主持工作,曹敏任护士长。2015年3月,周熙惠担任主任,宋红霞任副主任,曹敏任护士长,段旭峰任副护士长。

二、发展现状

改造NICU病房、加装设备带,补充安全制度,完善流程,规范各项操作,加强人员培训,增添了床旁颅脑B超、床旁脑功能监护仪、多台呼吸机、心电图机、多功能培养箱、洁净工作台,设有新生儿重症疾病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病房、普通新生儿病房和感染隔离病房。

现有医生18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者5人,在读博士3人,实现医师硕士化,并逐渐向博士化过渡;护士36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在读硕士1人,本科学历34人;医技1人。

开展危重新生儿呼吸管理与支持、新生儿中心静脉压及有创血压检测、中心静脉置管、换血和血浆置换、亚低温治疗、新生儿行为观察(NBO)、早产儿脑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评估(NBAS)等诊疗技术。在新生儿危重疾病救治和生命支持、床旁颅脑超声、脑电监测、早产儿发育支持照护、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与预防、早期神经行为评定、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的早期干预等方面具有特色。

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早产儿回娘家”活动。同时建立早产儿跟踪随访制度,开展早期干预,为早产儿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参与产科手术室及产房高危新生儿的复苏抢救,负责产科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工作以及产前宫内会诊,及时发现胎儿及新生儿的问题,保障产科新生儿健康,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2015年,院前急救和危重新生儿转运实行全天候出诊。“流动的NICU”应其他医院的求助转诊电话而迅速启程,对患儿进行现场复苏和急救,后由绿色通道直接进入NICU进行全面救治。与产科一起开展危重孕产妇宫内转运。新型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的开展,为周边地区需要救护的新生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医教研成就

2011年以来,成功救治多名超低出生体重儿。2014年央视《走近科学》栏目播出了我院新生儿科抢救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巴掌宝宝”的故事。

与外科、麻醉科手术部等多学科合作成功进行新生儿手术多例。2015年2月,与眼科等多科协作成功进行陕西省首例早产儿全麻下双眼球内注射雷珠单抗手术治疗早产儿ROP,避免患儿失明的危险。2015年7月,与心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合作成功进行心脏手术即动脉导管(PDA)结扎。此心脏手术在西北地区胎龄最小、体重最低。

在科研教学方面,2012年,新生儿科成为儿科学系三级学科博士生培养学科,刘俐、李晖、周熙惠教授先后成为硕、博士生导师。艾婷、曹敏、杨莹波、肖谧、张葳、林晓洁、王芳会、陈会、张瑞静等在国家级及院系各类授课竞赛、病历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科委、卫生部、陕西省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各级资助资金15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主编、参编专著和教材15部;主编规划教材英文版《新生儿学》及《新生儿疾病图谱》。承担全国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西北地区的领衔工作。举办多期全国新生儿医师培训班、全国及省级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班,国家级、省级CME项目及四届西部新生儿论坛。获多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成果奖及陕西省科技进步成果奖。每年举办一期“西部新生儿论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实现西北地区新生儿医疗质量的提高。

多次被评为医疗安全先进科室及行风先进科室,在等级医院审查中得到评审组专家的肯定和好评。2016年3月,刘俐获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中国新生儿科医师奖”。

科室成员在全国及省市学术团体任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组长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新生儿遗传代谢及早期健康发展专委会及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中国生理心理学会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新生儿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母婴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医学会创伤应激心理援助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陕西护理学会新生儿分会常务委员等。

感染科

一、科室简史

感染科(传染科)在建院初期为大内科的一个专业组,1958年从医院大内科脱离成为独立的科室。在李义方教授带领和老一辈感染病工作者努力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和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绩。1983年成为卫生部批准的肝炎研究室。之后经过舒畅杰、岳金声、刘青珍、张树林几位主任和全科共同奋斗,1997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001年升级为卫生部肝炎研究所,拥有了能完成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学实验的先进实验设备和人才。2002年为陕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2004年获批成为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地及陕西省卫计委首批确定的医疗优势学科。

在蔺淑梅和现任赵英仁主任带领下,2004年、2008年两次获得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学科建设滚动支持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学科;2014年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成为医疗和警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中心;2016年成为布氏杆菌病国家哨点筛查和报告中心。

科室病床数从刚成立时的45张,发展至目前的122张,年门诊量增加至7万人次以上,出院病人超过4500人次。科室现在编医师23人(其中高级职称12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6名,博士学位17人,出国系统化培训11人);在岗护理人员50名(其中副主任护理师2名、主管护理师13名、护理师15名)。

二、发展现状

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多种疾病筛查和规范化诊治中心。科室以诊疗感染性和传染性疑难危重疾病为主,以医疗新技术和科研产出引领学科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为一体的优秀临床专科。

病房设置属国内最早标准化感染病房,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分区明确,病房环境舒适,拥有独立的重症病房、专科急救设备、标准的双通道出入及危重病人抢救的各种先进设备。学科在建设规范化的常见感染病专科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推广HBV母婴传播阻断、人工肝及CRRT等独立的血液净化治疗、肝纤维化无创检测和脂肪肝定量检测、肝病治疗仪、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肝癌的综合治疗等一批特色技术,在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感染病实验室已开展高敏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基因分型检查等项目。学科强化人才培养,建设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临床诊疗技术过硬的优秀团队,每年派1~2名博士学位人员出国学习。

科室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通过讲座、培训、继续教育、进修、支援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和医疗资源下沉,打造西北地区感染性疾病专科诊疗人才专业培养基地;建立感染病临床研究队列,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问题,全力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区域性感染病诊疗中心。

护理工作58年来在杨宏、董爱亚、朱木兰、任晚霞等数位护士长的领导下,完成了从功能制到责任制护理的转变。1994年在杜粉静护士长领导下,全面配合科室积极申报药理基地、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及各种诊疗中心,注重团队和文化建设,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和引导。经过20余年的努力,被评为陕西省“巾帼文明”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单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等。

三、医教研成就

感染科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综合治疗,肝硬化系统性治疗方案制订,疑难肝脏疾病综合诊疗方案制订,乙肝母婴传播阻断,不明原因发热类疾病诊治,肾综合征出血热,危重症艾滋病的救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明原因发热类疾病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获卫生部和陕西省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各1项,二级成果奖6项,三等奖4项,逐步建立起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重点学科。

2015年获西北地区专科排名第一,全国优秀专科提名,2012—2016连续5年在医院综合考评中获优秀科室。

感染科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199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培养博士生90余人、硕士生210余人。教学上承担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本科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15年来参与编写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各级各类感染病学教材及专著30余部,完成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两部,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获2003年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奖。

感染科教研室主要进行传染病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教学工作,教研室有专人负责,每学期有一名高年资医生脱产带教。

科学研究方面获得3项“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滚动支持和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30余项省级和国家其他各类课题支持,获研究经费3000余万元。10年来,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科研产出医院总体排名处前5位。

科室多次荣获院“青年文明号”单位、“五四红旗团支部”、陕西省“巾帼英雄”先进集体,尤其在“非典”(SARS)期间,被评为院级“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及先进党支部”。多年来是陕西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点医疗救治中心,有完善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在陕西省疫情处置中起了核心作用。在禽流感、SARS、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表彰。蔺淑梅教授荣获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赵英仁、刘正稳、杜粉静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樊万虎教授被评为省级先进医务工作者。

学会任职:李义方、张树林、赵英仁等教授曾先后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赵英仁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

神经内科

一、科室简史

神经内科成立于1956年,当时为内科学的一个专业组,设病床10张,住院医师3人。1958年与神经外科成立神经病学教研室,床位增加至26张。神经科由神经内、外科两个专业组成,戈治理教授任科主任,尹泉潮教授担任副主任。20世纪50—60年代,科室先后派多名医师外出学习,尹泉潮赴四川及上海进修神经病理学,张承诰教授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神经电生理,安世德教授则进修神经生化及神经耳鼻喉和眼科学,发展起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项目。1960年,购置八导脑电图机1963年,购置肌电图机,取得了临床和科研工作卓越成绩。“文革”期间,神经内科归入大内科,神经外科归入大外科。1974年,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再次合并,组成神经科,开设病床50张。1991年,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分开,形成独立的科室,开设病床26张。1994年神经内科搬入原十五病区,形成独立病区,开设病床36张。2000年3月搬入东一楼,开设普通病床48张。2007年,神经内科增加为两个病区,开设病床72张,并建立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开设病床8张。2012年,神经内科扩展为两个普通病区,开设病床80张,重症监护病床14张。

20世纪60年代,神经内、外科联合在国内首次实施6例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并对其远近期疗效进行了初步探讨,当时居国内领先水平。80年代初,参加全国多中心研究项目,进行左利手调查;参加西比灵的全国多中心研究。1987年开展了“血流变学检查”;1990年开展了“血浆置换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及“CT定位椎颅穿刺抽吸治疗颅内血肿”;1994年开展了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1995年开展了大量剂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2004年开始脑血管病“卒中单元”的运行模式;2006年开设了脑血管病专病门诊和记忆障碍专病门诊;2007年起开展脑血管介入诊疗;2010年开始加强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2015年开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及桥接溶栓;2016年开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治疗,开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肌肉活检、神经活检。

二、发展现状

目前,科室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专科。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出院患者4000多人次,床位使用率全年保持在110%左右,平均住院日不到10天,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5%以上,治愈好转率达到95%以上。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包括老年病学、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卫计委高级卒中中心、陕西省优势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等。历届主任为尹泉潮、安世德、李汉玲、武成斌、李正仪教授,现任主任为屈秋民教授,副主任有乔晋、罗国刚、韩建峰,屈彦任护士长,李萍为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牟春英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0名,临床医师22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神经电生理医生4名,技术员5名,90%以上的医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6名曾出国深造。

神经内科电生理检查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科室现拥有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脑电图仪、视频脑电监测系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仪、颈动脉超声仪、无创颅压监测等检查治疗设施,以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无创颅压监测、冰帽等重症监护设备,承担全院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会诊任务。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疾病、痴呆及帕金森病、临床神经电生理、神经重症、头痛眩晕等诊治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已成为陕西省神经内科疑难危重病症抢救、会诊中心。

三、医教研成就

1998年,科室成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目前已完成药物临床研究10余项,科室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中心。2015年,在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项目支持下,建成了神经内科实验室,可开展基本的细胞实验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同时可开展肌肉活检及肌肉病理诊断、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1996年,参与了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历时数年,掌握了陕西省痴呆、帕金森病及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的第一手资料。2012年开设神经心理测查室,2015年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在痴呆及帕金森病研究方面先后获得“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CMB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及其他科研项目多项,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发表相关论文80篇,SCI收录2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一等奖、西安市科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各1项,痴呆及帕金森病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屈秋民教授参加了我国多部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及共识的编写。

科室先后获“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西安市社会发展计划项目2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2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1996年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开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11年成为陕西省首家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与陕西省及河南、山西、甘肃等省市32家医院建立协作网络,先后在雁塔区、长庆职工社区、户县等开展脑卒中筛查4万余人,多次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示范基地、优秀基地医院。2015年再次通过国家卫计委复审,并于2015年12月19日被国家卫计委授予首批“高级卒中中心”,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在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及溶栓治疗、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卒中筛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神经内科功能室开展了一系列新医疗、新技术,包括肌电图长程诱发试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视频脑电图、脑电监测、TCD发泡试验、微栓子监测等,检查水平居国内领先。近年来专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电生理诊断和临床研究,获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神经内科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市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老年医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武成斌教授作为《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市老年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全国脑血管病防治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编写工作。李正仪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全国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编写,主持的多项脑血管疾病研究项目颇有影响。屈秋民、罗国刚、乔晋、党静霞、邓美英、韩建锋、张玉蓉等均在全国学会及省市学会任职。

神经内科承担了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留学生、专升本等各层次的教学任务,先后编写校本科实习大纲、实习指导、留学生教材、八年制整合教材等。1984年开始硕士生培养,导师为尹泉潮,此后张承诰、武成斌、张辉、李正仪先后招收硕士生。2010年后,屈秋民开始招收博士生。目前有硕士生导师3名,年均招收研究生4~6名,博士生导师2人,年均招生4~6名,已培养硕士生近100余名,博士生3名。近年来获校、院级优秀教师奖10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授课比赛二等奖5人次。申报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举办CME学习班10余届、神经电生理学习班2届。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西安交通大学神经病学论坛”。专科进修医师的培养由1986年的年均6~8名增加到目前的年均15~30人。

神经外科

一、科室简史

神经外科的悠久历史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仅有少数几个普通外科医生兼做脑部手术,主要以外伤为主,其中就有西安的张同和、万福恩教授。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任教于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的前身,学院因战争设于汉中)的万福恩教授在1944—1949年期间就开展了前额叶白质纤维切断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酒精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1948年万福恩教授首先诊断一例脊髓神经鞘膜瘤,并与张同和教授为病人成功的做了肿瘤切除术。此后,张同和教授继续开展前额叶纤维切断术治疗精神分裂症。这两位前辈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为我国及我省神经外科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推动作用,也对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神经外科专业人员和临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1953年2月25日,卫生部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天津总医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举办了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专业医师培训班,选调全国各地23名优秀青年医师参加培训,这其中就有我院的戈治理教授。1954年戈治理教授结业回校,旋即筹建神经外科专业并开展神经外科工作。

1956年9月22日,我院神经科(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暨神经病学教研室正式成立,学科发展趋于专业化,同年戈治理教授被任命为神经精神系统教研室主任,神经外科的建设也随之快速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克服设备简陋器械落后的条件和重重困难,在1959年神经外科先后开展了三、四脑室肿瘤切除术,脑干血肿和脑干结核瘤切除术,垂体瘤切除术等,以及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震颤麻痹等难度很大的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技术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均处于首创或领先。这些杰出的成就亦使戈治理教授在1959年9月作为特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财贸战线群英会”,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表彰和接见。

1959年7月,科室又派陈泽寰教授赴北京友谊医院参加由苏联莫斯科神经外科研究所沙拉斯金教授主讲的中央卫生部神经外科学习班,1961年回院后与戈治理教授一起大量开展神经外科工作,当时在西北地区和国内有了很大影响,从此,神经外科成为西北及周边省市的神经外科医生培训基地。

1960年4月16日,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第一例帕金森立体定向苍白球损毁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向“五一”献礼,手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脑干作为神经外科发展初期的手术禁区,困扰了几代神经外科人,而在1963年,我科就已经开展了桥脑肿瘤切除、脑干血肿清除术等高难度手术。随后,1981年6月19日,神经外科采用孤立肌栓手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取得成功。1983年,CO2激光刀开颅及椎管探查术获卫生厅科研成果三等奖。1991年“同种异体胚胎小脑组织脑内移植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的临床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开展了可脱性球囊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1993年开展了弹簧圈栓塞动脉瘤,1995年开展了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栓塞。

1984年以后,戈治理教授、陈泽寰教授、刘守勋教授、谢昌厚教授先后成为硕士生导师,并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1991年为满足各个科室的发展,在各亚专业大力发展的趋势下,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正式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科室,神经病学教研室主要由神经内科承担教学工作,神经外科划分为外科学,在此期间刘守勋教授任神经外科主任兼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直至2007年。三校合一后,神经病学教研室改为神经病学系。

1997年,在刘守勋教授、谢昌厚教授的共同努力筹划下,我科建成了西北伽马刀治疗中心,并经过近年来技术更新、仪器换代,我伽马刀中心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迄今治疗病患1万余例。

神经外科于2000年购置LEICA及ZEISS显微镜、MEDCHONIC手术导航仪,这标志着真正意义的显微外科手术的开始,从此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向“精确、微创”的方向前行。2003年开展了颅内支架技术,颅内动脉瘤与蛛网膜下腔岀血的关键诊疗技术与规范化治疗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以及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立项。2008年,立体定向手术顺利开展。2009年,王茂德教授获得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医德标兵”称号。

2011年5月,在王茂德教授的努力下,联合神经内科同仁,西北帕金森病关爱中心正式成立,迄今已治疗了数百名帕金森病患者,受到广大患者和媒体的一致好评。2012年,多学科胶质瘤综合治疗研究中心成立。2014年10月,首次将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经股动脉插管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封堵术与经典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巧妙结合,成功治疗一名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巨大动脉瘤。2015年2月,垂体瘤多学科诊治中心成立。2016年6月,我科成功举办了全国神经肿瘤学术大会。

历经60年风雨,在张同和教授、戈治理教授、陈泽寰教授、刘守勋教授、谢昌厚教授等前辈及科室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我科已成为设备及技术先进的医、教、研一体的区域性神经外科中心,为陕西省神经外科专业优势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神经外科历届主任:戈治理教授,任职时间1956年至1986年;刘守勋教授,任职时间1986年至2007年,王茂德教授,任职时间2007年至2014年;郭世文教授,任职时间2015年至今。

二、发展现状

目前,科室包括神经外科一、二病区,NICU,伽马刀治疗中心四个临床单元,下辖胶质瘤综合治疗研究中心、垂体瘤多学科治疗中心和帕金森病关爱中心等多个研究及治理中心,并携手北京天坛医院加入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开设床位120余张,年手术量1500余例、伽马刀治疗10000余例。科室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2005年神经外科成为博士点科室,并有了第一位博导,于同年招收博士生,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2007年以来我科室相继派出多名医师赴国内外学习交流,并成立神经外科各亚专业组,其中包括垂体瘤治疗组、颅底肿瘤组、颅脑外伤和神经重症、脑血管疾病、脊柱脊髓病变、胶质瘤综合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我科拥有ZEISS及LEICA手术显微镜、术中导航仪、RUDOLF神经内镜、日本光电128导数字视频脑电监测分析系统、Soring超声吸引刀、飞利浦DSA脑血管造影系统、AXON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及Leksell脑立体定向仪等大型设备。配备两个神经外科专用百级层流手术间,2012年6月建成配备术中DSA的复合手术室。

临床方面,科室各亚专业迅速发展,神经内镜治疗垂体微腺瘤及复杂垂体瘤,在国内早期提倡并实践内镜直视引导手术治疗脑内深部病变,在内镜方面的深入研究获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基金支持;对颅脑创伤修复材料工程学的前沿性研究获科技厅“13115”重大项目资助;完成西北地区首例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保留语言功能手术。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扭转痉挛、癫痫、三叉神经痛等高难度手术方面不断取得成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脊髓脊柱专业率先开展了3D打印辅助枕颈融合术、多学科联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切除术、硬质通道显微镜/内镜技术以及一侧入路双侧椎间孔减压技术等,处于西北领先、全国先进水平。

在胶质瘤、颅脑创伤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攻关基金支持。其中“数字化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技术”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人脑胶质瘤侵袭性及预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与相关基础研究”被陕西省政府授予科学技术二等奖,“ACNU和三尖杉酯碱分别联合MTX超选择性脑动脉灌注治疗恶性脑瘤的研究”“放射性核素脑显像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被陕西省教委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室致力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神经外科领域最新进展的推广普及,连续6年主持国家CME项目“神经外科微侵袭治疗新进展”,每年度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知名教授传播神经外科先进技术及理念,已成为西部地区神经外科的盛会和神经外科医生获取、更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重视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选送科内多名医生赴日本医科大学、美国CLEVAND CLINIC、德国ZWICKAU KLINIC及中国台湾荣民总医院学习,并建立长期学术交流关系,使科室紧跟国际先进水平;重视学科规范化建设,建立每周文献阅读制度,跟踪国外最新进展,实行每例患者术前讨论和每周并发症及死亡率讨论制度,以确保临床质量,注重年轻医生临床思维方法、操作技能及密切联系临床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主治医师专业组轮训制度,建立完善的科室临床资料数据库。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有博士生导师3名(王茂德、郭世文、宋锦宁)、硕士生导师4名(姜海涛、孟喜君、谢万福、鲍刚),每年招收博士生4~6名,硕士生10~18名,承担着学校的理论授课以及临床带教工作,承担留学生的外语教学和教改项目,是国家级神经外科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地。同时科室每年培育进修医师10余名。

我科老一辈专家戈治理教授是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的第一届主任委员,刘守勋教授曾担任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谢昌厚教授曾担任副主任委员。现阶段科室中有5人在中华医学会、医师学会等学术组织任职,其中国家一级学术组织副主委1人、常委2人、委员3人,国家二级学术组织常务理事、主委、副主委、常委4人,2人任国际学术组织委员,国家源期刊编委3人,特约审稿人3人

科室先后承担“973”子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13115”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等10余项,省部级基金30余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1000余篇,SCI收录近100篇,并在国际顶尖权威杂志JCI(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发表论文。我科科研成果屡次获奖,其中包括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

科室将努力建设好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中心、垂体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帕金森病关爱中心等,加强区域性微侵袭手术中心、区域性神经内镜与显微解剖培训基地建设,进而建设和强化先进的区域性神经外科医学中心。

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早期由我国著名肿瘤内科专家薛颖教授及心脏内科专家刘治全教授为学科创始人组建,当时大内科分配了十八病区10张床位筹建肿瘤化疗组,之后由于医院学科的变化被并入肿瘤科,形成之后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肿瘤放疗组、肿瘤外科组和肿瘤化疗组。1965年薛颖参加了在日坛医院举办的全国肿瘤学习班并在该院进修一年。1966年薛颖教授首次使用氮芥、环磷酰胺注射液、消瘤介、争光霉素等化疗药物治疗肿瘤,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细胞毒性药物,并且在全国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也非常领先,同期也开展了临床研究。正因我们早期扎实的功底及当时先进的治疗方法,使肿瘤内科成为西北地区最早开展肿瘤化疗的专业科室。20世纪60年代在肿瘤科张哲舫主任指导下总结发表了我院肿瘤科的第一篇临床论著《168例肝癌临床治疗数据》,这在西北也是最早的关于肿瘤内科的论文之一。与此同时,时任肿瘤科十八病区的护士长吴增桂主管护理师,在临床肿瘤护理方面也积极开展了许多工作,为今后肿瘤内科的独立积累了不少经验。

肿瘤内科的前辈们薛颖、钱高松、李蓉、杨世勇、张珍华和周小娟教授都先后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师从孙燕院士、冯奉仪教授等知名专家,在建科初期即开展了抗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应用,如半身阻断化疗和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软组织肉瘤等;20世纪80—90年代,重点开展了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及淋巴瘤的综合治疗或序贯治疗,尤其是与国内著名放疗专家张哲舫、刘维良和安怀伦教授等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晚期食管癌等实体瘤的同步放、化疗临床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薛颖教授的领导下,肿瘤科受卫生部委托自1981年起至1987年先后举办了“全国肿瘤学习班”8期,“全国肿瘤化疗学习班”2期。1986年,医院成立干部病房,设立一区为老干部肿瘤病房,由肿瘤科放疗组和化疗组收住患者,吴昌琼主管护理师任护士长。在老一辈教授们的创业、耕耘和拼搏下,肿瘤内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艰辛的发展历程,今天新一代肿瘤内科人在前辈们学科建设积淀的基础上,发扬和传承了交大一附院“厚德、博爱、精益、卓越”人文精神,不懈努力为医教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成立了肿瘤医院,分设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和肿瘤内科三个学科,并继续保留了原西安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李蓉教授任肿瘤医院副院长、研究所副所长和肿瘤内科主任,十八病区归肿瘤内科,王瑞华任护士长,1997年张雅婷任护士长。刘颖、张美丽和武恵丽先后担任三十六病区护士长。20世纪80年代末李蓉教授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癌症中心学习并进行阿霉素的临床应用与心脏毒性相关性的研究,侧重于肺癌的综合治疗,引领了西北地区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在没有各种治疗指南的时代,他就倡导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下的规范治疗,每次查房必讲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的重要临床试验结果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患者负责的精神影响了下一代青年医生的成长,主编《肿瘤学》教科书,于1994年成为肿瘤内科学硕士点获批后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薛颖教授作为PI参与了由孙燕院士等牵头的多项国产抗肿瘤新药Ⅲ期临床试验,使得肿瘤内科成为西北地区最早参与临床试验的单位。90年代后期,李蓉教授作为PI与中科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冯奉仪教授,复旦大学赵体平、许立功教授,中山大学管忠震教授等著名肿瘤专家合作实施了数十项国内国际Ⅱ~Ⅲ期新药的试验,对我院及肿瘤内科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1998年我科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批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杨世勇教授是陕西省首届肿瘤防治研讨班授课教师,长期从事肿瘤中草药及免疫治疗,在中草药治疗癌症方面卓有建树,在国内普遍对肿瘤免疫治疗不够重视的时期就关注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应用,1989年主编《生物反应调节剂与肿瘤免疫治疗》,对临床免疫治疗知识的普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1992—1993年杨世勇教授应“M.D Anderson癌症中心”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对抗癌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1997年成立了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并任主任,牛丽英任护士长。

1999年南克俊教授担任肿瘤内科主任,2005年肿瘤医院成立后任肿瘤医院副院长。2000年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并入肿瘤内科,设立了两个病区,李恩孝和杨谨教授相继任副主任。2007年罗丽红任肿瘤内科一区护士长,武恵丽任肿瘤内科二区护士长及肿瘤科护士长。在任期间,与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肿瘤内科再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逐渐壮大,临床医疗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2003年肿瘤学专业博士授予点获批,2000年赵新汉系肿瘤内科第一位医学博士研究生和医学博士学位获得者。2005年南克俊教授成为肿瘤内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CSCO常委,2013年成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肿瘤内科也成为两个委员会的常委单位,主编《现代肿瘤内科治疗学》和《现代肿瘤治疗药物学》,10年来培养了13名博士研究生。作为PI先后参与了国内外60多项抗肿瘤新药的Ⅱ、Ⅲ、Ⅳ期临床试验,提高了肿瘤新药研究的水平,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力。2006年获得“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机构”认证。2012年肿瘤内科成为首批国家卫计委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2013年肿瘤科成为首批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

2015年李恩孝教授继任科主任,杨谨和姚煜教授任副主任,武恵丽任护士长,李宁任副护士长。现有临床医师32名,其中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6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1人,博士学位29人,在读博士2人;护理专业人员46名(本科29人),其中肿瘤专科护士12人。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00余人。近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出留学人员4人,青年医生留美回国6人,聘任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兼职教授1人,引进研究人员1人。现有床位108张,2015年门诊患者达30000多人次,收住院患者11000多人次,床位周转数达到11.5人次,平均住院日为3.7天,是西北地区综合医院规模最大的肿瘤内科。

医疗方面,为适应现代肿瘤内科学的发展,力促亚专业设置,成立了胸部肿瘤组,由南克俊、孙红和姚煜教授负责;消化道肿瘤组,由李恩孝和肖菊香教授负责;乳腺肿瘤组,由赵新汉、周小娟和杨谨教授负责;即将开设淋巴瘤组、泌尿生殖系肿瘤组、骨及皮肤软组织肿瘤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组、恶性黑色素瘤组和肿瘤介入治疗组等9个亚专业及其相关的MDT团队,实现了专病专治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应用型研究。学科发展的重点是在MDT指导下依据组织或血液标本进行多基因检测,获得靶基因、基因多态性及通路基因的相关信息,实施规范化的内科治疗和生物治疗,体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先后已开展ctDNA测序、耐药基因检测、CTC实时动态监测等,实现动态、全程评估化疗及靶向治疗效果,为药物选择及靶向治疗提供指导。

科研方面,全科的研究集中在肿瘤耐药及其逆转,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肿瘤靶向基因治疗及肿瘤早期分子诊断研究等。近年来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卫生部基金1项,省基金17项,卫生厅基金3项,校、院基金5项,横向基金6项等,共获科研基金500多万元,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高等教育科研进步奖3项;撰写肿瘤学专著5部,其中李恩孝教授主编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国内最早出版的系统论述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应用的专业参考书之一。全科共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每年发表的SCI文章位居全院前三名,2015年由南克俊教授团队共同研究、郭卉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著全文在Hepatology发表,影响因子11.05,标志着肿瘤内科的科研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护理方面,在护理部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建立健全了科室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专科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及各层级人员的职责。临床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注重护理质量安全及持续改进,培养护士临床沟通技能及专业技能,为病人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随访延伸服务。基于专科特点及学科的发展,1999年科室开展了PICC的盲穿置管技术,2008年开展了MST及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2014年开展了EKG引导下的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201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近年来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有PICC专科护士8名,癌痛专科护士7名,肿瘤专科护士23名(其中国家级2名)。多年来在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进取,坚持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理论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宗旨,使肿瘤内科的护理管理逐步从经验型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转变。

教学方面,肿瘤学不仅是五年制和七年制的选修课,参与了八年制PBL教学,于2015年成为国家规范化培训肿瘤学基地之一。自2006年起至今李恩孝教授先后主办了9期国家级CME项目“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对普及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肿瘤内科将始终坚守老一辈教授创建的优良传统即“医乃仁术”的宗旨,始终奉行把“最好的医疗服务奉献给我们的患者”的核心价值观,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建设一个实力雄厚,掌握国内、国际诊疗新动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质量一流的值得信赖的世界著名大学附属医院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的肿瘤内科学专业。

肿瘤外科

一、简史与现状

肿瘤外科作为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临床肿瘤学专科,在国内,特别是西北地区享有盛誉,病员辐射西北五省(区)及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建科已近44年的肿瘤外科,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肿瘤学亚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3年),国家首批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首批临床药品研究基地之一,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陕西省重点学科,是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和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肿瘤外科致力于临床基础及临床研究,尤其重视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以综合治疗为特色,充分利用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核医学治疗及生物治疗等手段,制订综合治疗方案,在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使各种肿瘤远期疗效处于西北领先地位。科室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依据循证医学原则,依据国际上相关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更新观念、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就医者提供一流的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医疗服务,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科室在西北地区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在带动西部向高水平看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西部肿瘤外科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发展现状

1971年10月科室首次成立,在林芝蓉、陈世明、陈武科、党诚学主任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管一位病人,交一个朋友;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的科室理念为指导,至2006年发展为35张病床,25名医护人员(教授2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医学博士5名,在读博士4名,2人赴外校攻读博士后)。2008年肿瘤外科根据医院和学科发展需要,分为胸部肿瘤、腹部肿瘤、腺体肿瘤三个亚专业以及一个ICU,开放床位130余张,95名医护人员(教授5名、副教授5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11名,护理人员66名)。2012年,胸部肿瘤外科细化为胸外2科,2015年腺体肿瘤外科细化为乳腺外科。科室目前分为一个病区以及一个ICU,开放床位51张及5张ICU床位。医护工作人员42人,其中医生14人(教授2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1名,在读博士2名),护士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执业医师博士学历占8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近年来,肿瘤外科年平均收治病人超过4000人次,年平均手术超过1300例,年门诊量超过18000人次。

肿瘤外科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食管癌的新辅助化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手术已形成专业特色。“腹部晚期恶性肿瘤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术”“腹腔镜辅助下的胃及大肠肿瘤微创外科治疗技术”“肺癌、食管癌的微创外科治疗”“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乳房美容技术”“乳腺微创活检(旋切)手术”“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中晚期胃肠肿瘤规范综合治疗(MDT)”“中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临床前瞻性研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中晚期食管癌的三野清扫术”“654-2在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氩氦刀冷冻治疗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新医疗、新技术已成功开展。此外,肿瘤神经浸润、转移机制的基础研究,小开胸肺叶切除及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成功开展,肿瘤微创手术的实施为科室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医教研成就

肿瘤外科获得国家级各类基金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31项,获各种科技进步奖项12项,其中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以第一通讯作者收录约60篇,Medline收录20篇,统计源或核心期刊收录百余篇。参与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6部、教材3部。科室很多专家在专业杂志和全国及省、市专业学会担任要职。

近年来举办“CACA CSCO——胃肠肿瘤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前沿交流会神木站学术沙龙”“国家级CME项目乳腺癌规范化诊治研讨会”“中美乳腺癌诊治进展论坛”“乳腺癌诊疗新趋势”“西部消化道肿瘤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会”(共7届)“西北肿瘤冷冻介入治疗峰会”“陕西省乳腺规范化诊治研讨会”(共5届)“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陕西省肿瘤消化道肿瘤诊治研讨会”“食管癌诊治进展”等多次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同行、基层单位进行交流合作。科室护理单元为医院护理科研示范挂牌单位,曾获院级“风范护理单元”“教学先进集体”称号,申请并完成院基金项目3项。

近年来,选派中青年骨干国外留学5人次。与国内北京大学附属北京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肿瘤外科保持良好的学术、临床合作。获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4届;获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届。长期承担全国各地的专业进修人员的教学培训任务,每年指导进修医师10余名。承担了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临床带教任务,至2015年,肿瘤外科已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80名,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0余名。作为西北地区肿瘤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业人才。

肿瘤放射治疗科

一、科室简史

肿瘤放射治疗科是西北地区最早成立的技术和设备最先进的肿瘤治疗专业科室。前身为1957年放射科的一个分支,在著名放射科专家钱致中教授指导下,开展了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业务,当时放射科安装了一台苏联制造的200KV深部X线治疗机,由刘维良、安怀伦负责,由于机器性能差,功率小,每天仅能治疗20余人次。1960年安装了一台深层X线治疗机(匈牙利产),日治疗病人50余人,主要治疗皮肤癌、血管瘤等。当时有4名专业医技人员,成为放射学教研室的一个放射治疗专业组。1963年安装了西北首台钴-60远距离治疗机(苏联产),并修建了放射治疗楼。1964年,在陕西省委与省卫生厅李经伦厅长的指示下,在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铝重的直接领导下,购置了相关设备,扩建了治疗专业用房。1965年,正式成立放射治疗科,开设独立的肿瘤放疗门诊,设35张床位,刘维良、安怀伦为科室负责人,日门诊患者数量150人次以上。同年,引进了加拿大大型旋转式钴-60治疗机(当时价值20万人民币),该机器性能优越,放射强度达5300Ci,此类设备当时在国内也仅有数台。1966年底,从加拿大购进同位素镭放射源,开展了宫颈癌、鼻咽癌的腔内放疗及舌癌的组织内插置疗法,从此开启了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后装治疗技术进入了新时代,为当时西部地区唯一开展此项治疗的单位,成为陕西省及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放射治疗中心。

二、发展现状

1971年9月,适应肿瘤综合治疗的需要,放疗科先后引进肿瘤内科专业医师薛颖等组成十八病区,肿瘤外科专业医师陈世明、林芝蓉等组成十九病区,成立了肿瘤学教研室,共设置床位65张;张哲舫任教研室主任,安怀伦、陈世明、刘春杰任副主任,其中安怀伦、陈世明曾任医院副院长。在张哲舫主持下开展了肿瘤治疗病人的登记随访工作。至1978年,科室相继购置了日本模拟定位机、腔内高功率后装治疗机及新型加拿大大型钴-60治疗机,新建了肿瘤楼,范俊杰任书记,王雪梅、邓占才主管技师先后任技术组组长。受卫生部委托,连续承办了8期全国肿瘤医师学习班,1期全国癌症止痛学习班,还承担过多项临床药理试验项目。1984年肿瘤放疗科获得硕士授予权,张哲舫教授成为首个肿瘤放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10月,承办了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西安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会议,张哲舫教授为副主任委员。1987年,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刊物《放射肿瘤学杂志》创刊,发表了唐五一(研究生)、张哲舫的论文《食管癌放疗加化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开食管癌放、化疗综合治疗研究的先河,随访其五年生存率达30%以上,引起国内关注。

90年代后,由原肿瘤教研室的放疗组、化疗组、外科组分别组建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和肿瘤放疗科三个独立科室。

80年代至90年代初,由于放疗患者人数众多以及钴-60治疗机的同位素衰变,患者预约治疗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全科医、技人员实行24小时工作制,技术组治疗四班倒,工作压力极大。在刘维良和安怀伦教授努力下,1991年8月首台直线加速器投入使用。刘崎崐、罗伟、钱建升成为第一批加速器维修工程师,陈随明成为第一批物理师。90年代初至1996年期间,范俊杰、李明众先后任科室正、副主任。此后,李明众、邓怀慈任科室正、副主任,购置了直线加速器2台,后装治疗机1台,模拟定位机1台,热疗机1台,三维切割仪1台,体部X-刀、TPS治疗计划系统、人体体模和三维水箱各1套;成立了放射生物室和放射物理室,成为癌症研究所的重要组成单位。2003年底,邓怀慈任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刘孜、张晓智任副主任。2004年,科室获得肿瘤学硕士、博士授予权;直线加速器(precise)投入运行,开始了二维、三维放疗时代。

2005年,医院成立肿瘤中心,李明众任副主任,放疗科分为普瘤专业和妇瘤专业,张晓智、刘孜分别任专业主任,开展肿瘤精确放疗,即三维适形放疗。科室设两个病区,80张床位,护士长为王红梅和牛丽英,技术组长为张龙。在此期间,先后开展了西北地区领先的全身照射技术、术中放疗、外阴皮肤癌粒子植入术,又相继开展了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研究。除了收治本省、市的肿瘤患者,病员还来自西北五省(区)及西藏、河南、山西、四川等周边地区,当时,获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市等基金及项目成果32项。

2010年起张晓智主持放疗科工作,学科已成为肿瘤临床、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三部分组成的专业科室,由医、技、护人员以及物理、工程师等100余人组成,其中医师、技术人员60余人,护理40余人,有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0人。分为物理工程组、技师组以及3个病区,即放疗一、二、三单元,共180张床位,分别为妇科肿瘤、胸部肿瘤、头颈腹部肿瘤专业组,护士长为牛丽英,副护士长石晓婷、魏红霞。临床上形成一套完善的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机制,特别是在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呼吸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等疾病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面有所突破。同年,西北地区领先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直线加速器设备(Synergy)开始运行,将放射治疗机与成像设备结合在一起,加上调强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实现了更准确、副作用更小的放疗技术。同年购置的荷兰高剂量后装源治疗机和TPS投入使用,妇科肿瘤后装治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放疗科也成为陕西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及陕西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刘孜教授任主任委员。

2011年9月,医院成立肿瘤医院,张晓智任副院长兼放疗科主任,刘孜任副主任,赵东利任副主任兼支部书记。同年,放疗科安装使用大孔径螺旋CT模拟定位机(Philip公司)。近年来,物理室陆续购置了剂量仪3台,治疗计划系统四类13套,IMRT验证模体4台,省内首台仿真人体,省内首套Mosaiq中文版放射治疗网络系统,无论人员与设备均属目前陕西省规模最大放疗物理室。可独立采集加速器数据,同时也成为陕西省放疗质控单位,为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的QA与QC奠定基础;特别是2012年陕西首例肝、肺癌四维治疗模式,乳腺癌的切线野照射、3D-CRT、sIMRT、IMRT、VMAT,宫颈癌的sIMRT、IMRT、VMAT及内外照射叠加技术均走在国内先进行列。2011年和2012年,放疗科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消化道肿瘤放疗新进展”和“妇科肿瘤放疗新技术”。2014年肿瘤放疗科成功主办陕西省医学会放疗分会年会。2015年2月,张晓智连任放疗科主任,赵东利、汪涛任副主任。同年,放疗科被确定为肿瘤放疗医师规范化培训定点机构。

三、医教研成就

自建科以来,在国内外知名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上千篇,获肿瘤防治或放疗技术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参编专著8部。长期以来,放疗科一直承担国家级和院、校级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任务,近年来已完成国家级主要科研项目10余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现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5项,另有本校及医院基金资助项目若干项;每年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年总影响因子60分以上。

教学方面,经放疗科带教毕业的硕士、博士生30余人,完成医学部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的肿瘤学教学任务。近几年还承担了医院的部分PBL教学任务,承担了大量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累计培训进修生40余人。2012年放疗科被授予护理中专实习生带教先进集体,2013年肿瘤放疗科被确定为全省肿瘤放疗规培基地。科室坚持每周一次的进修生、实习生、规培生及全科医、技、护人员的业务学习,已形成常态化管理。

眼科

一、简史与现状

医院眼科成立于1956年,创建时由现在的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分出靳连仲、耿立德、裴言明、李希圣、任秀琴、孔玉佩共6名医师组建一附院眼科医师队伍,靳连仲副教授任首任科主任。当时日门诊量约为50余人次,住院患者由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代为收治。1959年医院在八病区设立眼科病房,后与耳鼻喉科共同建立十二病区,各设病床31张,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口腔科的加入眼科病床数调整至26张。当时承担西安医学院医疗系2/3的眼科临床教学任务。60—70年代,开展了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及白内障针拨术,角膜移植术,斜视矫正术,各种抗青光眼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及各种救治复杂眼外伤的手术,取出过眼内和眶内各个部位、不同大小、磁性和非磁性异物。同时承担了省内巡回医疗及为基层培训“赤脚医生”的任务。

70—80年代,日门诊量增加到100人次,少见病和疑难病增加。白内障手术主要开展白内障冰冻摘除术,青光眼非小梁切除术、各种开眶路径的眶内肿瘤摘除术、难治性青光眼硅胶管引流物植入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人作为专家先后参加援外医疗队赴苏丹执行援外任务。先后有10名进修医师在眼科学习。此期间累计在国内各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完成院科研项目2项。1986年成为国家眼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学科。

1990年以后,眼科增加新型检查和治疗设备多件,如角膜曲率计、眼用A超、莱卡手术显微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照相仪、眼电生理仪、非接触眼压计等。当时开展的眼科显微手术包括: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种抗青光眼手术,眼球裂伤缝合术等。同期在教学比赛中,获医院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各1次,参加学校教学比赛获一等奖。

2002年11月22日,眼科设立独立病房,从十二病区分出至十七病区,新设病区床位增加至36张,医护人员26人。2007年8月15日,眼科迁入新住院大楼为独立的医疗单元,床位设置48张。眼科手术室搬迁至门诊手术室,固定眼科3间手术室。2011年成为眼科学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012年批准成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在过去的近60年间,先后由靳连仲教授、崔守信教授和张德秀教授任眼科和眼科教研室主任。现任主任为秦莉主任医师,副主任为裴澄主任医师,康前雁教授、主任医师为党支部书记,张秀丽副主任护理师为护士长。截至2016年,从眼科光荣退休的有耿立德、裴言明、方宝康、赵慧贤、严廉清、刘秀荣、邓大平、崔守信、张德秀、杨玉医师;宋涛验光师;陈秀莲、王玉琴、孙艳玲、吴瑞云主管护理师。

二、发展现状

现眼科是集医教研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单位,是目前西北地区眼科专业公认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实力较强的单位之一。有医护人员47人。医师系列26人,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3名、副研究员1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博士学位12名,在读博士4名。护理系列21人,技师1名。2015年门诊病人6万余人次,住院病人3000人次,手术3000余台次。目前医疗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设备包括:超声乳化仪2台(MILLENNIUM和Alcon的INFINITIE),玻璃体切割和超声乳化一体机2台(最新的Constellation及Doric),单纯玻璃体切割仪1台(Accrus),眼底血管造影及图像处理系统2套(海德堡和拓普康),眼前节及后节OCT, UBM,角膜地形图、眼底激光治疗仪(科以人多波长、BVI的VIRIDIS), HUMPHREY全自动视野分析仪,BVI公司眼用A-B超,非接触眼压计6台,视觉电生理仪1台,手术显微镜3台(蔡司Lumera700、Leica844)等。

开展了多项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手术和诊断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眼底病专业:开展了23G、25G及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黄斑部疾病手术,复杂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的多种联合手术;2015年玻切手术1000余台次,光动力疗法(PDT)及抗VEGF药物治疗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约1600余人次。白内障专业:开展了2.0mm、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散光矫正人工晶体和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杂病例白内障摘除术(晶体脱位、合并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白内障、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等;2015年白内障手术1500余台次。角膜及眼表疾病专业:开展了羊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眼表重建术及眼部整形术,肉毒素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等。青光眼专业:早期青光眼的诊断,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等。眼视光学部:为我省首批准予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三家医疗机构之一,拥有德国蔡司MEL80第三代(最新产品)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全套准分子激光手术检查设备。开展了各类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手术方式:LASIK、LASEK、Epi-LASIK、PRK、SBK),治疗近视、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不正以及部分角膜病;与美国欧几里德视力系统总公司建立角膜塑形镜西北战略合作中心;广泛开展角膜塑形镜(OK镜)的规范验配以及对下级医院进行OK镜验配的技能培训,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控工作,同时开展儿童低视力、弱视、斜视的诊断与治疗,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验配,圆锥角膜的诊治,综合验光以及验光配镜业务。

三、医教研成就

眼科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之外,注重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每年都出色完成教学部下达的各层次教学任务,编写实习大纲和教学计划,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比赛中,获医院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各一次。留学生实行全英语教学,七年制进行双语教学,在七年制教学中,双语教学覆盖率达到100%。2名教师被评为院级“十佳教师”,2人获中国台湾“新光奖教金”,多人多次被评为校及院“优秀教师”。2009年主编出版《简明眼科教程》,申请西安交通大学教改项目及院级教改项目各1项。2003年出版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提上睑肌缩短术》1部,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包括留学生博士、硕士生)10余名。培养已毕业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读30余名。

科研领域,2005年眼科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市及厅局级科研基金5项,校、院级科研基金1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500余万元。部分研究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机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机制、后发障防治、干眼症发病机制、生物工程角膜研发等成为固定研究方向。在全国各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DiabetesARSJBC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此外,特别重视与国际、国内同道的学术交流。10年来,先后邀请多个国家高等院校著名眼科学专家来院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10余人次,聘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终身教授姜欣等多位外籍教授为本学科客座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申请课题,并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多名知名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先后有李晶明、高珊、裴澄、雷剑琴、黎黎在国外知名眼科中心学成后归国,刘钊医生正在国外学习,今后科室的年轻医生将陆续完成国外进修学习的经历。

眼科在西北地区尤其是省内基层眼科培训和技术推广方面不遗余力。先后举办过“陕西省青光眼学习班”“白内障及人工晶体学习班”“眼底激光新进展学习班”“西北青少年近视防控学习班”等,2013年3月9日举办了大型学术交流会议“视觉需求——白内障屈光手术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大会邀请数名国内著名的眼科学者来西安讲学和手术演示,给来自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山西的400余名参会医生提供“与大师面对面”的学习机会。2016年6月24日至26日举办了“眼科长安论坛”及继续教育学习班,以“规范眼科诊疗,提高临床技能”为宗旨,设立了眼底病、眼表角膜病、屈光白内障、青光眼等亚专业专题大会,邀请了13名国内著名的眼科专家亲临授课,通过专家讲座、提问互动、网上在线观看等方式,学习常见眼病的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本次大会共有来自11个省、自治区的550名眼科医生参会。首次开设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操作培训单元,为参会代表提供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及动物眼球。共有363人上机训练,使用动物眼球1500多只。大会还首次开通了微信平台在线直播,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医生观看了直播,参与人数2108人,参与人次7624次,同一时间同时观看人数264人。本次论坛得到省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扬,为广大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及实战演练平台,同时扩大了一附院眼科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举办的所有学术会议均自筹经费,对参会的省内基层医院医师实行食宿、注册全部免费,这种实实在在的学术活动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眼科党支部创建于2006年2月23日,由原五官科党支部分出。党支部积极配合科室工作,注重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科室文化建设,对外宣传及提升科室形象。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定期举办眼科知识讲座,每季度举办眼科常见病防治知识讲座及病员座谈会。多次受到学校和医院党委的表彰,2014年度获西安交通大学“五好”示范党支部。2016年度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党支部”。

眼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会、学组,1人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目前在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眼科学会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人任常委,3人任学会委员,2人为青年委员。在西安市眼科学会,我科2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人任委员。陕西省科协的眼视光学会,1人任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美容学会1人任副主任委员。

眼科是陕西省防盲治盲指导小组成员单位,与陕西省残联合作,经常派出医生下基层,足迹遍及陕南、陕北,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培训基层眼科医生,深受基层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欢迎。积极参与“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复明活动,2000年被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复明先进单位”,多人获“扶贫复明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获陕西省高校“巾帼建功标兵岗”荣誉称号。

近5年发表SCI论文15篇,Medline收录1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0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一、科室简史

科室成立于1959年9月。初期由李国璋、李振富、李随勤三位医师和刘淑珍护士组成,设置床位31张,与眼科同处十二病区,李国璋副教授为首任科主任。

1959年末,白秦生主治医师从苏联留学归来,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鼓室成形等听力和平衡手术;李国璋主任牵头相继开展了头颈部肿瘤手术、全喉切除术、颈清扫术、上颌窦癌上颌骨切除术等手术;白秦生主治医师亦开展了镫骨撼动手术,后与李随勤医师一起共同开展了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术、眩晕的外科治疗等。1961年阎济民、罗炽光医师入科,1964年王凤中医师入科;1964年卢玉珍医师由北京同仁医院调入,相继开展了筛窦开放术,使硬质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数量激增。

20世纪70年代李国璋主任和罗炽光医师被下放到陕北,1970—1985年科室由白秦生和卢玉珍副主任先后主持工作。朱宏亮、杨福春分配入科。因口腔、眼科、耳鼻喉科病区合并,床位缩减至26张。

1985—1991年白秦生教授任科主任,李随勤教授任副主任。阎济民教授赴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进修,回来后开展了舌根会厌手术、上颌骨切除和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李随勤教授率先开展了腮腺手术,颞下窝、翼腭窝手术,颅底肿瘤手术,喉神经肌肉蒂手术,杓状软骨切除术,颈段食管、气管癌切除术,气管内错构瘤切除术和颈根部手术等。白秦生、李随勤教授还与二附院合作开展了喉发音重建术等手术。80年代初期科室相继引进了纤维喉镜、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等设备,对桥小脑角肿瘤,尤其是听神经瘤等颅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帮助。李振富教授也借此开展了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减压术及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切断术。80年代后期朱宏亮主治医师离开科室,先后担任西安医科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领导。杨福春医师赴日本京都医科大学留学。

1991—1995年李随勤教授担任科室主任。在李随勤教授主持下开展了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颅底脊索瘤切除术、侧颅底手术、经蝶窦垂体瘤切除和视神经减压术等。

1995—1999年杨福春任主任,闫利英任副主任。科室重视对外学术交流,邀请日本琉球大学小杉教授一行来科访问参观,并在西安地区最早购置了史赛克鼻窦内窥镜一套应用于鼻窦手术及鼓室成形术。李随勤教授当选为陕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委,杨福春教授任西安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委。

1999年1月杨福春主任因病英年早逝,由闫利英副主任负责工作。李随勤教授、闫利英副教授1999年率先开展了甲状腺全切术、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各种复杂疑难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数百例,居国内领先地位。赵继元副教授开展的颌面外伤整复、颌面骨折内固定重建居西北地区领先。李随勤教授在西安较早开展了对颅底肿瘤、颅内外沟通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1—2010年李随勤教授再次出任科主任。2001年眼科搬离十二病区,与口腔科合为一个病区,床位扩大至32张,年平均手术900余例,年门诊量超过40000人次。

二、发展现状

2007年科室搬迁至新住院综合大楼后床位增加至42张,并正式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随勤教授担任主任,闫利英、张少强任副主任,闫利英任党支部书记,闫金凤任护士长。设备上已拥有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眼震电图仪、纯音测听仪、声导抗测试仪、电子鼻咽喉镜成像系统、食道镜等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2000年开始进行的阻塞性呼吸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及鼻内窥镜延伸手术、喉显微内镜手术、头颈部手术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期间闫利英教授先后担任陕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委,西安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主委。

2009年科室进行了亚专业划分。耳科专业李随勤、王林古负责;咽喉头颈组闫利英、张少强负责;鼻科组贾永平、赵继元负责,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与竞争力。后又购置了CO2激光手术系统,张少强教授率先开展了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癌切除术、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王林古副教授在院外专家的协助下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2010—2015年起张少强副主任主持工作,白艳霞任副主任,开始进行了科室绩效分配方案调整,科室各项医疗指标大幅度提高。先后招聘多名硕士和博士毕业人员充实了科室的医疗和科研队伍。2014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手术量达2700例次,平均住院日6.35天,跃居医院前列。2014年购置了频闪喉镜嗓音分析系统,并选派赵瑞敏医师去天津、北京等地进修学习,后在陕西省首先开展了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鼻阻力测试分析等。张少强主任等首次开展了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进行喉咽癌术后修复并取得成功。

2015年起张少强担任科室主任,白艳霞任副主任,闫金凤继续担任护士长。科室现有工作人员50名。

从1972年起白秦生、李振富、王凤中、闫利英、张少强、王林古先后参加援苏丹医疗队。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的科研成果和医疗技术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秦生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任田英、孙新辉毕业后留科,任田英在白秦生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秦生、李随勤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厅级科技成果奖。90年代,白秦生、李随勤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科室的交流和协作,先后派多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短训班和学习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逐步划分了高年资医师的专业方向并加以培养。先后派遣权芳、白艳霞、邵渊、李白芽等医生赴美国进修学习。

科室现在形成了以头颈外科为龙头多学科并进的模式。在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组织器官修复重建、早期喉癌微创治疗、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内镜颅底手术、鼻内镜下鼻眼相关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中耳炎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侧颅底疾病外科治疗、眩晕疾病的诊治与康复、颅颌面骨折畸形整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多次获得医院临床工作和综合考评先进科室,护理工作被评为优秀护理单元和青年文明号。多人在国家级和省市级专业学会、协会担任委员及以上任职。

2016年科室被陕西省科技厅和卫计委联合授予陕西省甲状腺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科

一、简史与现状

1957年,口腔科开始筹建,诊室面积30m2。由二附院口腔系的王庭佐、宋彤等医师轮流来一附院门诊坐班、会诊,开展一些简单补牙、拔牙的口腔科诊疗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口腔门诊增加至100m2,扩充了人员和设备。1960年,形成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矫形三个专业的发展模式。设了5张住院病床,门诊大夫轮转到病房工作,开展颌面外科常规手术。设备为4台脚踏式涡轮机牙椅、自制简易技工台、简易钻台。1965年李淑兰调入口腔科工作,和张友山全面开展矫形修复工作,开展了部分牙齿活动正畸工作。同年,王庭佐调离医院,章尔仓教授从二附院调来,担任口腔科主任。

60年代至80年代,口腔门诊开展常规龋病的银汞充填术、牙体牙髓病的干尸治疗术、锤造冠、活动义齿修复、拔牙等口腔技术。病房颌面外科开展常规清创缝合术,舌下腺、颌下腺摘除术等。张进善医师从北医进修回来后,开展了腮腺肿瘤摘除术,唇裂腭裂修复术,颌面部肿瘤切除术,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上下颌骨切除术等。1988年沈文杰、杜希哲等为一舌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舌体2/3,并利用患者舌骨下肌群带神经血管肌皮瓣进行了舌体再造成形术,取得成功,并获得一附院新技术评比二等奖。90年代,在刘菊英教授主持工作期间,从省卫生厅拨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赠送的进口西班牙牙科综合治疗椅4台、牙片机1台、口腔全景机1台。2000年后,随着口腔进口材料、进口设备的引进,口腔门诊的业务扩宽,开展光固化树脂充填、前牙光固化树脂美学贴面、后牙的根管治疗等技术。2001年,陈曦医师在职正畸硕士研究生毕业回科工作,开展了固定正畸治疗。2002年张平主任主持工作期间,由卫生部拨调口腔全自动手机清洗机1台、高压预真空灭菌器2台。2004年,口腔矫形修复专业引入外来的义齿加工进行铸造、烤瓷牙、隐形牙的制作。2006年,陶洪医师申请牙种植修复院新医疗、新技术,并逐渐开展牙种植修复技术。

二、发展现状

2007年,在门诊的东区1楼为口腔科提供400m2的诊室。更换了部分老旧不能正常工作的设备,使口腔科硬件整体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2010年,新招聘了14人,门诊人次和工作量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12年6月,口腔科整体搬迁至新门诊大楼5楼C区,诊疗面积800m2

科室目前拥有牙科综合治疗椅27台,数字化牙片机和全景机、牙科CT、根管显微镜、计算机辅助设计椅旁加工系统(CAD-CAM)、口腔水激光治疗仪、口腔半导体激光治疗、牙周佛罗里达探针、无痛麻醉仪、口腔笑气镇静装置、热牙胶充填仪器、EMS洁牙机(10台)、根管测量仪(8台)、牙髓活力测试仪、根管机扩马达(22把)、超声骨刀。每年门诊接诊患者人次约6万人次,在陕西省综合医院口腔科中位居前列。

科室每年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活动:9月20日“爱牙日”进行爱牙义诊活动,儿童免费窝沟封闭人次每年达200人次,开展本院职工公益洁牙活动约300人次。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全省及西部地区的口腔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免费学习的平台。

三、医教研成就

口腔科承担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护理系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口腔学科的教学任务。199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张平医师主持卫生部多媒体教学课件《口腔检查》。杜希哲教授编写《舌疾病学》。陶洪主编、黄亚莉副主编留学生口腔学科英文教材Stomatology。科室发表论文多篇,承担省市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科室参加扶贫下乡、援外、支援基层等医疗任务。

医疗方面:口腔科实行“全科接诊、综合治疗、专科化治疗、多学科合作”的策略。目前科室种植、正畸专科化。开展了显微根管技术、显微根尖手术、牙周序列治疗、骨引导组织再生术、上颌窦内外提升术、垂直骨增量术、即刻种植、前牙种植美学修复、全口无种植修复、复杂畸形的治疗。开展自锁托槽、陶瓷托槽矫治技术、隐形矫治技术、种植支抗技术、自体牙移植、微创拔牙、前牙瓷贴面、全瓷冠修复、冠延长术、牙齿美白、牙龈冠向复位术、牙龈根向复位术、牙龈移植术、牙龈成形术等技术。

临床科研方面:2010年陈曦主任医师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2013年李大旭医师发表SCI文章1篇,影响因子3.019。2015年张楠医师发表SCI文章,影响因子5.0。近五年来,科室共发表SCI文章10篇、Medline文章6篇、核心期刊30篇,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

教学方面:承担七年制、五年制及留学生的教学任务,以及陕西省周边省区进修生的培训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实习生300人次。主编、参编医学专著及教材10余部,目前是国家口腔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非常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目前在职博士5人,在职硕士2人。每年组织青年医师年终病例汇报。

精神心理卫生科

一、科室简史

1953年在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高师班学习毕业的教师邓素华、尹泉潮、陈佩璋分配到西北医学院内科,从事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的教学、医疗与科研工作,陈佩璋负责精神病学的教材编写和系统课程讲授工作。这为我国西北地区精神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陈佩璋教授带领下,医院相继开设了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并开展了电休克治疗技术及胰岛素休克治疗技术。在国内较早地将氯丙嗪用于临床治疗。科室还建设了能容纳两张病床并配有专科护士的睡眠治疗室,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957年与神经外科联合成立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戈治理教授任主任,邓素华任副主任。1960年陕西省精神病院归属我校,并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1972年陕西省精神病院脱离我校,重新划归西安市卫生局领导,故原教研室编制解散,陈佩璋回到我院,在神经科承担相应的精神病学教学与医疗任务。

1980年西安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再度成立;1982年更名为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教研室。陈佩璋教授任主任。承担一、二附属医院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教学任务。同年,陈佩璋教授在一附院开设了全国第一家综合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这为我国的联络精神医学会诊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佩璋教授为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被载入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史册。

1987年,在陈佩璋教授带领下,一附院开设了国内独具特色的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开始在康复病房设精神心理专科病床10张。1990年亢万虎教授及王平友教授任科室副主任,任万侠主管护理师任护士长,1992年病床扩大至30张,1999年病床纳入医院的正式床位编制。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开设,推动了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综合医院的医疗水平。1992年陈佩璋教授被中国法医学会法医鉴定委员会任命为司法精神病研究所名誉所长。1996年陈佩璋教授参与完成的《卡特尔16PF精神科临床应用——抑郁症》被选入“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 《大脑半球损害与木块图案测验》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97年科室被批准为国家首批新药临床试验精神专业机构。1998年《MMPI常模研究及北方六省区常模》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高成阁教授任科室副主任。科室2001年更名为精神心理卫生中心,高成阁教授任科主任至今。2012年,科室病床扩展到70张。2001年成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陈佩璋教授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治进展”,共办三期。2005年,高成阁教授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综合医院联络会诊精神医学诊治进展”,共办八期。2006年承办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疾病临床与基础专业委员会全国年会。2008年承担汶川地震后心理干预项目。2010年成为国家卫计委“西部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地区唯一的精神专业培训基地。

2012年承办陕西省精神医学与心理卫生学术年会。2012年与日本千叶大学、美国纽约州立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平台。2012年精神科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抑郁症、睡眠障碍教育基地。2012年成为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单位。2013年成为陕西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2013年承办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全国年会、国际认知心理治疗培训班。2014年承办陕西省精神医学年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年会。2015年成功承办全国精神科青年医师英文病例演讲竞赛。2015年成为首批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协作单位。2015年获批陕西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5年获“中国百佳百姓信赖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2016年举办第一届丝绸之路经济带精神医学与心理卫生学术论坛。

二、发展现状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50名,其中医生15名、护理30人、功能室5人。在职教授、副教授6人,客座教授4人,兼职教授2人。现有开放式管理的病区2个,编制病床70张,收治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并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心理测查室、脑功能检测室、生物反馈治疗室、睡眠多导检查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及MECT室等。每年门诊接诊患者持续增加,2016年接诊各类精神障碍患者6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000余例。

目前是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精神专业机构,国家卫计委“西部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地区精神专业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授予抑郁症、睡眠障碍教育基地,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协作单位,陕西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陕西省20家基层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临床科研合作网络。为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单位及陕西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承担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硕士生、八年制博士生、留学生的“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学”等教学任务。目前有近10名住院医师在科室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近年来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和新疆地区的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共培养合格精神科医师100余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现在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3名。本科选派2名医生去美国学习,已学成归来。

护理方面,2002年起实施整体护理,2004年通过ISO认证,2012年起实施优质护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制作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建立病员信息库,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及指导。完善精神专科住院患者风险评估及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以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质量管理方面,抓重点环节、高危人群、关键流程的质量控制;运用PDCA、QCC质量管理工具,针对存在问题及缺陷制订纠正措施,督促实施整改,追踪实施效果,使我科护理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人员管理方面,实施人性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提高护士满意度。

三、医教研成就

精神科积极与国内外专家建立科研协作,近年来先后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近20篇;承担新药临床研究项目50余项,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先后出版各类教材及专著30余部,其中主编、副主编的教材及著作10部。积极开展新医疗、新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尤其在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儿童精神障碍、情感障碍及各种疑难精神障碍的诊治,在联络会诊、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的特色诊疗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科室共开展新医疗、新技术项目6项,学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多人在全国及省级学会任职,全国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次,常委4人次,委员7人次,省学会主任委员1人次、理事长1人次,副主任委员及副理事长3人次,常委4人次。另外,高成阁教授还是陕西省科协第七届、八届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中国行为医学与脑科杂志》编委,《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等。高成阁教授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精神科医师奖,2015年荣获“中国精神卫生领域杰出科技工作者”及“心理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奖”,并被聘为全国精神卫生科普专家并授牌。亢万虎教授被陕西省预防医学会评为“陕西省精神科杰出贡献奖”。

皮肤性病科

一、简史与现状

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58年,当时有医师4名,护士5名;床位20张。不久都绥之、吴廷壁、顾伟程、宋志学教授等相继加入皮肤科团队,曾为科室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皮肤性病科现有医师14名,护士13名,技术人员7名。目前正式编制床位35张,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综合实力居陕西地区皮肤性病专业第三名。科室医疗设备有:荧光显微计算机系统、核酸扩增仪、酶标仪、凝胶电泳仪、紫外线分析仪、切片机、自动磨刀机、恒温培养箱、恒温干燥箱、CO2激光治疗机、微波治疗机、同位素锶-90敷贴器、长波紫外线治疗仪等。可行皮肤、肌肉活检,真菌镜检、培养,病原寄生虫镜检,支原体培养,细胞学检查,变应原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皮内试验,食物变应原血清学检查,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性病病原体如梅毒螺旋体(Tp)、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及其抗体、核酸等检查,结缔组织病自身抗体检查等;可行CO2激光、液氮冷冻、微波治疗,各种疣赘、皮肤肿瘤、囊肿去除,脓肿切开引流,拆线换药,局部封闭,粉刺、雀斑去除,痤疮、黄褐斑护理,脱敏、黑光、频谱照射等治疗;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窄谱紫外线光疗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低功率He—Ne激光治疗皮肤感染、溃疡等,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各种疣等。

在医学美容方面,开展了Q开关激光治疗、半导体脱毛、光子嫩肤、毛发移植、微创汗腺切除、多汗症注射治疗、注射除皱等多种治疗方法。在过敏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良性与恶性肿瘤、性传播疾病的诊疗,皮肤组织病理诊断,皮肤病物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刘辅仁、马元起、顾伟程等教授的带领下,皮肤性病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真菌镜检、培养及鉴定,皮肤真菌病流行病学的调查、诊断及治疗。从60年代开始,皮肤性病科宋志学教授、张小莲副教授等老一辈专家率先开展了皮肤组织病理检查。1964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磷-32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等疾病。70年代,皮肤性病科引进了黑光治疗机,吴廷璧、张尚斌教授等运用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白癜风,同时率先开展了液氮冷冻疗法,用以治疗皮肤各种疣和浅表皮肤肿瘤。1970年在西北地区最早开展了锶-90同位素敷贴治疗,其适应证和疗效相对于磷-32有了进一步提升。80年代以来,皮肤性病科添置了CO2激光治疗机,于1987年率先在西安地区开展皮肤医学美容、面膜、倒膜、祛斑、除皱、腋臭剥离等技术;1992年开展了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代替康/华氏反应,将梅毒的诊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94年开展葡萄球菌蛋白A协同凝集试验(SPA);1995年开展衣原体、支原体抗体检测技术及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毛滴虫、疥螨等病原学检测方法,使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皮肤性病科硬件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增加了Q开关激光、剥脱性点阵激光、半导体激光脱毛、低功率He——Ne激光、红——蓝光、各种波长的紫外线治疗及308准分子激光、强脉冲光、中药熏蒸等手段,进一步开展了药物面膜治疗、光子嫩肤、肉毒毒素注射去皱及腋臭治疗技术、自体毛发移植等多种医学美容项目,皮肤科的诊疗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在顽固性皮炎、湿疹以及银屑病、白癜风等慢性病的治疗手段上与国际接轨。2009年起,皮肤科成为我院的临床药物观察基地,目前共承担4项临床药物观察试验。

三、医教研成就

近年来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华皮肤科学会科研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成功主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同时承担着我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高等护理系留学生、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皮肤性病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参加西安交大多媒体教学项目1项;在国内知名杂志发表教学方面的论文数篇。编写留学生专用英文教科书等校内印刷教材5册,并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

人才培养上科室先后选派多名医师到国内外进修皮肤真菌病、皮肤组织病理、皮肤外科学、结缔组织病、皮肤激光美容、注射美容术等专业。每年都有数名来自全国各县、市的进修医生前来学习深造。自1984年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共培养研究生27名。硕士生导师有马元起、顾伟程、宋志学、张尚斌、刘彤、牟宽厚教授。1999年成为博士授予点。

学会及杂志任职为:马元起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皮肤科学会副主委、《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病分册》副主编、《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顾伟程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皮肤科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皮肤科学会副主委,现任《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和《皮肤科时讯》编委,《国际皮肤性病杂志》特约编委。宋志学教授曾任《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王克瑾教授曾在银屑病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测的研究方面发表过数篇论文。张尚斌教授在皮肤病物理疗法、麻风和性病的诊疗方面有独到之处。马元起教授、顾伟程教授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刘彤教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实验研究学组副主任、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陕西分会皮肤性病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皮肤性病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皮肤性病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风湿病学会委员,陕西省性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学会副主委;《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分册》副主编,《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皮肤科时讯》编委等。牟宽厚教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陕西分会常委,陕西省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陕西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性学会常委,《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等。赵恩兵教授现任陕西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性学会理事、陕西省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变态反应学会陕西省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皮肤保健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第二届皮肤病研究分会常务委员。张志灵教授现任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皮肤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皮肤性病学会委员、陕西省预防保健学会皮肤美容专业学会委员、陕西省性学会性病防治学会委员、陕西省医保专家库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会员。

牟宽厚教授从2011年起担任科主任至今,主编(译)《分子医学原理》、Atlas of Chemical Peels等医学专著2部,参编3部,均已出版;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50篇,第二作者科研论文11篇;中标科研、教学课题4项。赵恩兵教授参编参译《现代皮肤性病治疗学》《实用皮肤科学》等医学专著3部,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20余篇,参与省级及中华医学会科研课题2项。张志灵教授参编参译《现代皮肤性病治疗学》《实用皮肤科学》等医学专著4部,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20余篇,参与省级及中华医学会科研课题3项。周英丽主管护理师从2010年起担任皮肤性病科护士长,不断规范皮肤性病科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共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3篇,第二作者科研论文2篇,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获国家专利1项。

中医科

一、科室简史

1957年2月15日设立了中医门诊,只有中医师1人。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初期设有两个病区。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中医科现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科,“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陕西省中医老年脑病重点(专病)专科。承担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及预防医学、法医学、高等护理学等不同层次的“中医学”讲授及实习课程。现门诊开设中医老年病、肿瘤、肾病、脾胃病等专业及两个名老中医工作室、两个名中医工作室。在国内较早提出“肾虚血瘀”为老年病的发病机制,补肾化瘀法是治疗老年病的基本大法。开展了秦巴山区中草药防治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草药治疗肾病的研究、补肾调肝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活血化瘀法与肿瘤血瘀证的研究等。

1958年根据卫生部“关于医药院校增设中医学课程”的指示,在院内调余永敏、刘锐主治医师到中医科工作;同年又在陕西省调入10位老中医,包括陈筱范、王楚正、邵欣宇、任海山等。同年9月成立了中医教研组,聘请陕西省著名老中医景莘农先生为教研组代组长,因景老先生时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政务繁忙,1958年邀请著名中医李长春老先生担任教研组副组长,兼中医科主任。此后余永敏任副主任,刘锐任病区主任,之后一并因工作需要调二附院中医科。同年罗国礼、陈积祥来中医科工作。

1958年9月,西安医学院毕业生张玉五、郝正颜、张俊文分配至中医科。1959年孔淑珍分配来中医科,刘茂甫从陕西中医学院师资班毕业后调入中医科并承担教研组教学工作,因教学改革,中医科从学校第23期学生开始,按照“分科循环、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1956—1959年先后选送8名医师赴北京和陕西中医学院学习中医,1960年新分配本科毕业生王进勇来中医科工作。1961年参加陕西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结业的周淑意、孟庆雯、孙喜才、万素清回中医科后担任教学、医疗工作,科室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后中医科承担了医疗系24期至32期的中医教学任务,并由刘茂甫主持编写西安医学院《中医学讲义》(铅印本),供我校学生教学使用,并与全国各医药院校进行交换。1964年中医科合并到二病区,设有床位50张,1967年床位增至70张。1970年调入郭琪、赵绪成、段雪清来科工作,同年张健本科毕业分配来科。1972年王晋源从病理科调入。1975年廉有山调入。1978年邱根全、薛东波、高亚菲毕业分配来科。1979年杨养贤、郑清莲、周冬枝毕业分配来科。随后多名青年医生逐年相继分配来科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至今,中医科一直承担临床医学系、法医学系、预防医学系、高等护理系的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学生和留学生的中医学教学工作。1982年中医科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学》的编审单位之一,余永敏任编委,刘茂甫参加教材审定会。1984年余永敏教授调往上海市黄浦区医院工作;1985年西安医科大学以刘茂甫教授为牵头申请人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请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授予权获批,中医科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学科,至今培养硕士生近百人。1986年成立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刘茂甫教授担任所长,并创办《现代中医》杂志。2005年10月,针灸室由中医科分离,合并到康复医学科。

1971年全院调整科室班子,余永敏任中医科主任,孙喜才任副主任。1982年中医科增补孟庆雯、张玉五教授为副主任。1984年余永敏调离工作后,孟庆雯主持科室工作;1986年至1992年孟庆雯教授、周淑意教授任中医科正、副主任;1992年至1994年主任为孙喜才教授,王晋源、杨保存为副主任;1995年主任为王晋源教授,副主任为邱根全副教授;1997年10月王晋源教授退休后由邱根全副主任主持工作;2001年至2006年,邱根全教授任主任,刘永惠任副主任。2006年10月至今,刘永惠教授任主任,期间(2012年)引进孙连庆博士后,并于2015年担任科室副主任。2004年前,中医科孙喜才、杨保存曾分别担任中医、皮肤科党支部支部书记;2004年医院党委决定成立中医科党支部,由杨养贤任支部书记;2015年支部选举刘永惠任支部书记;2017年支部改选孙连庆副主任担任支部书记。历任护士长为李铭钊、段雪清、封志贤、杨鹅溪、史兰英、钟菊花、王瑞君、秦群霞、汪麟等。

二、发展现状

中医科现为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有独立病区,设置开放床位40张,有中医治疗室2间,并拥有能满足重点专科专病的中医医疗仪器设备,如电神经刺激仪、经颅磁治疗仪、针灸脉冲仪等。现有医生15人,护士15人,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制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名,高级职称者6名,博士后2名、博士4名、硕士8名,国家“两部一局”首批确认名老中医专家1人、陕西省名老中医2人、陕西省名中医4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继承指导老师1人,陕西省第一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继承指导老师3人。

2007年中医科迁至东一楼二层。2010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同年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中医老年脑病重点(专病)专科;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同年成立四个名老中医工作室;正在建设两个工作室。

三、医教研成就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和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项目支持下,应用政府与各级科研基金的资助,以“补肾化瘀”为主,对老年病包括脑血管病及后遗症、痴呆、眩晕、肿瘤及糖尿病并发症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应用中医与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结合、医药结合等中西药综合治疗,取得了丰富经验,形成中医与中西医综合诊疗特色。对肿瘤的中医药治疗采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治疗进行了实验研究。特别是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肿瘤及其放、化疗毒副作用和术后扶正治疗,取得了成熟的治疗模式和诊疗方案。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肾病、血液病、急性发热证、妇科病、风湿病方面,极具特色。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临床,形成了富有特点的治疗方法与诊疗方案。

教学工作,承担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及预防医学系、法医学系、高等护理系的“中医学”教学。1982年中医科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学》的编审单位之一,余永敏任编委,刘茂甫参加教材审定会。2004年由章梅、刘昳编写的留学生英文教材“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供我校留学生使用。2012年由刘永惠、夏欣欣主编的“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教材《中医四诊》在全国出版发行。2012年、2013年成功举办国家级中医继续教育项目“老年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学习班。2017年胡珊博士荣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竞赛三等奖。

科研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内较早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小鼠进行抗肿瘤实验研究,60—70年代曾以中医中药观察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盂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均获满意疗效。1970年后,在治疗慢性胃炎、恶性淋巴瘤、溃疡性结肠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周围血管病、慢性肾炎、急性高热症、妇科疾病与老年病等疾病上,亦取得显著的成绩。孙喜才教授、邱根全教授参与的“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周冬枝的“补肾益气法治疗肺癌的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升白胶囊”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张玉五教授的“益气养血保元胶囊治疗肿瘤的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三等奖;刘茂甫教授的“解卫清气注射液的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三等奖;万素清、郭琪教授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系列药物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王晋源教授的“铁苋菜治疗功血”获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杨保存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精义》获陕西省教委二等奖;郑清莲随师总结的《刘茂甫用补肾化瘀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经验总结》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张哲主治医师的“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客观物质基础”获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郑清莲、周冬枝分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周冬枝、邱根全、郑清莲、杨养贤、刘永惠、孙连庆、邹鹏、刘昳、蔡云、夏欣欣、韩萍萍、张哲、王瑞等中标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攻关计划与陕西省中医药科研项目多项;刘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孙连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孙连庆、刘昳、张哲、邱根全、杨保存分别发表SCI论文,其中孙连庆论文影响因子共达11.21,张哲单篇影响因子达3.611;余永敏、刘茂甫、孙喜才、张玉五、周淑意、孟庆雯、王晋源、邱根全、张健、郑清莲、周冬枝、杨养贤、刘永惠、孙连庆等教授分别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专业分会常委及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与其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要职。发表论文逾400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或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主编和参编的学术专著《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概况》《中医方剂手册新编》《中老年养生手册》《中医药精义》《静心斋医集》及诊疗常规《中医科手册》等21部。科研中标国家与省级科研课题近40项,获奖15项。

中医科特别重视中医传承工作,在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与支持下,取得了一批师承成果。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刘茂甫教授之学术继承人为郑清莲、薛东波;陕西省首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孙喜才教授之学术继承人为王锐、何群英;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郑清莲教授之学术继承人为蔡云、刘昳;陕西省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周冬枝教授之学术继承人为夏欣欣、韩萍萍;陕西省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指导老师刘永惠教授之学术继承人为王瑞、曹丽君。在几代人共同努力下,科室几十年积淀的经验,被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发表学术经验总结论文多篇,形成独有的学术思想与临床技术优势。

整形美容·颌面外科

一、科室简史

整形美容·颌面外科历史悠久。1958年,在外科设立了烧伤病床,1969年临时建立了烧伤病房,当时专业医师有王泽民、董硕文、金世鑫、马自成、许新军等;1970年烧伤病房正式列为骨科的一个专业组,负责人为王泽民,收治烧伤及整形和手外科病人。1975年,成立独立的烧伤病房。1980年,烧伤病房迁回骨科。1986年,马自成教授任骨科烧伤组负责人。1988年,烧伤整形外科成立,马自成任主任,设床位22张,医生11人。开展了微粒植皮、网状植皮、同种异体混合植皮、同种异种混合植皮等手术。1995年3月,李学诚副教授任主任,先后开展了耳、鼻再造,拇指再造,阴道再造等手术。学科早期由烧伤整形外科及激光研究室合并而来。1979年3月,激光医学研究室成立;1988年,烧伤整形外科成立;2010年10月,烧伤整形美容科成立。

激光医学研究室:1975年6月,激光室由皮肤科与原西安医学院物理教研室以协作形式开展最初的试验研究工作。1976年,医院“激光医学应用研究协作组”由陈美兰、党治平、熊曙宁、延文惠组成,陈开浚、黄朝卿为组长,组员:皮肤科吴廷璧,妇科李维清、刘惠喜,内科王巧银,眼科严廉清,耳鼻喉科阎济民,外科董硕文。当时开展了系统激光穴位治疗、CO2激光手术及理疗、He-Ne激光经导光纤维与纤维胃镜及阴道镜藕及对食道癌、胃癌、宫颈癌荧光早期诊断的研究,在上消化道首先试验成功将激光导光纤维藕及经纤维胃镜导入体腔内进行诊治疾病的技术方法。“穴位照射治疗高血压病”在全国首次激光学术交流会上受到专家的好评。1978年,“激光纤维内窥镜荧光显示法对胃腔疾病诊断的研究”“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高血压”两项成果获省级成果奖;“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He-Ne激光对皮肤病的研究”“荧光素钠掺入癌与非癌细胞分布的研究”“荧光显微镜下对胃癌诊断的研究”“CO2激光对外科无菌性炎症的治疗研究”“CO2激光在耳鼻喉科的应用”等6项获校级成果奖。1979年3月经卫生部批准成立“激光医学研究室”,主任由陈开浚教授兼任,吴廷璧副教授为副主任,设立了激光门诊、普通激光手术室等。1980年陈美兰教授任主任。成功研制大功率300WCO2激光手术刀,对肝叶、脾脏切除及焊接获得成功;“激光阴道镜荧光显示诊断早期宫颈癌”获省级二等奖。1988年陈美兰任科主任,姜北生副研究员任副主任。1996—2000年与神经外科协作用Nd:YAG激光治疗各种脑瘤千余例,共同培养研究生5名;与眼科合作进行急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激光凝固术、AR+糖尿病眼底出血、中央静脉阻、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凝固术等。1995年姜北生调离激光室,王黎副教授任副主任。进行新型光敏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研究,激光对改变影响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激光在心血管、计划生育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在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如巨大血管瘤激光插入凝固等和皮肤美容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烧伤整形美容科:2002年烧伤业务并入急诊科。整形业务和激光科合并,设床位4张;李学成副教授任主任,王黎副教授任副主任;有医师6人。2003年王黎主持工作。开展了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光子脱毛、体表疾病美容整形、隆乳、乳房整形与再造及其他常见医学美容手术等。2005年,柏宏亮副教授任副主任并主持工作;设床位2张。进一步拓展激光在治疗血管性疾病和色素性疾病的治疗及医学整形与医学美容的业务范围。2007年,许龙顺副教授任主任,柏宏亮任副主任;组建了烧伤整形外科,设床位30张,医师11人。新开展了颌骨整复、颌面骨骨折修复为主的颌面外科手术,以负压引流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创面的综合治疗,以及除皱、光子治疗等美容手术与治疗。2009年,柏宏亮主持工作。开展了游离皮瓣的应用,扩大了整形外科的修复手段。2010年10月,烧伤整形美容科成立,杨壮群教授任主任,白丽平任支部书记,温秀蔺任护士长。

二、发展现状

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是在原烧伤整形美容科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建立的临床学科。学科引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口腔医院团队并结合原有科室中青年团队及护理团队,学术带头人为郭树忠教授,科室主任为舒茂国主任医师,副主任为胡晓光教授,护士长为郭媛主管护师。科室还拥有王黎副教授、王璐副主任医师为核心的团队成员。开设床位30张,并拥有门诊诊室、换药室、手术室、激光室等。

舒茂国主任曾在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工作20年,任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颅颌面中心主任。在颅颌面外科、器官再造、显微创伤修复以及疤痕、皮肤肿瘤和各种美容外科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研究领域主要为颌骨牵张、创面愈合、外科缝合以及肿瘤相关方面,尤其在颅颌面、唇腭裂以及外科皮肤整形美容缝合等领域国内知名,发表论文80余篇,SCI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篇。郭树忠是中国著名整形外科大师,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整形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主任委员。世界第二例亚洲第一例换脸主刀医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擅长各种复杂整形美容手术及器官再造,是第四代耳再造技术发明者。胡晓光主要在颌面外科肿瘤的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王黎在激光及皮肤疾病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王璐是从西京整形外科引进的临床技术人才,在器官再造尤其是耳再造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手术水平居国际、国内领先。

三、医教研成就

激光室获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7项,校级8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院级科研项目2项,获院新技术1项。参与编写教科书1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与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省光学学会共同举办多期激光医学学习班,为陕西省及中西部地区培养了300余名激光专业人才。1981年参与承担国家科委下达的“六五”科技攻关课题;“激光安全防护研究”“血卟啉―激光诊治癌症的研究”“光辐射治疗剂量的研究”均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981年与1001厂、妇产科共同成功研制了GJ20型阴道镜,获省科技二等奖;1981—1992年承担参与国家科委“七五”科技攻关课题“激光光动力学光敏剂——叶绿素的研究”;1983年与神经外科协作的“CO2激光刀开颅及椎管探查术”获省级三等奖。1990年与省文物厅、212所共同协作,用CO2、Ar+、Nd:YAG激光等为出土文物表面处理研究,“激光文物保护研究”成果获省级三等奖。“胃镜下激光碎胃石”获院新技术奖。烧伤整形美容科近年共计编写教材两部,获5项省级科研基金,2项校基金,获院新医疗、新技术5项。护理团队在多项专业比赛中获得奖励,先后被评为“院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一人被评选为医院“首届明日之星”。

目前,科室开展了一系列代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临床手术,其中耳再造、唇腭裂的手术修复及理念处于国际领先行列。前臂耳再造技术享誉全球,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新闻境外媒体报道超过107家,国内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进行了专访。科室陆续开展了各种器官再造、唇腭裂序列治疗。2017年6月,开展了国际微笑公益行动,免费为67例唇腭裂患者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修复、颅颌面外科复杂创伤修复以及各种整形美容手术。结合原有的激光皮肤治疗,微创美容等。

生殖医学科

一、科室简史

生殖医学科的前身是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在曹瓒孙教授的带领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于1999年诞生了西北地区首例“试管婴儿”。2005年郑鹏生教授接任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研究室主任。2006年5月,按照国家文件要求“未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单位不得从事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工作”,主动停止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治疗工作。

2007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为专门从事不孕不育及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与研究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郑鹏生教授,设生殖医学门诊、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检验室和超声室。2016年11月,生殖医学科获国家正式批准夫精人工授精技术试运行。开发出习惯性流产系统检查、病因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成为目前全国三大习惯性流产诊疗中心之一。近年来,逐步开展了辅助生殖技术。

二、发展现状

目前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习惯性流产诊疗中心,是陕西省五家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生殖中心之一。现有专业医师10名,技术人员4人,护士6名,检验师1名,其中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2名,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博士生导师1名。近年门诊量逐年稳步上升,从2008年年门诊量7437人次发展到2016年的52938人次,年平均增长率达30.27%。

三、医教研成就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成功实施西北地区首例宫腔内人工授精、首例胚胎移植术、首例多胎妊娠减胎术,均成功分娩。

在国内习惯性流产诊治方面有较大影响力。郑鹏生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习惯性流产专家。2010年5月26日,既往流产19次的延安市宝塔区柳林乡39岁的王某某在郑鹏生教授的保胎治疗下,成功分娩了一健康男婴。据可查阅的资料显示,其为世界上流产次数最多的患者。2013年9月12日,主办了2013年中国生殖免疫学论坛暨复发性流产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2015年12月,郑鹏生教授好大夫个人网站总访问量突破1000万人次。

在科研方面,郑鹏生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基金资助。累积资助经费余1000万元。在干细胞相关研究领域,郑鹏生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宫颈癌干细胞的存在,在宫颈癌干细胞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郑鹏生自2005年发表相关SCI论文30余篇,总计影响因子超过120分;获得院科研先进个人奖励3次,获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领军人才称号,获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教学方面,已培养15名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其中3名学生获得学校优秀博士生称号。

成立9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7项;郑鹏生、王海燕、张平各获医院新医疗技术1项,王利婷获医院临床研究项目1项。获院科研先进集体3次。

急诊科

一、科室简史

急诊科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为主体,内科专业以心肺复苏及急性中毒、外科以创伤及外科急腹症微创诊疗为学科发展方向,能完成各种常见急症的抢救和治疗,在心肺复苏、心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急腹症、严重创伤和多发伤、各种类型的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诊急救领域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已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急救抢救学科。

1956年建院初设立急诊室,设分诊室、抢救室和观察室,在黄朝卿带领下,主要承担急诊病人抢救、注射及观察治疗。医生由各专业科室轮流委派值班,护士同时承担门诊病人的分诊和注射任务。1986年急诊室进行扩建,正式成立急诊科,设分诊室、诊断室、抢救室、监护室、清创缝合室、观察室等,配备2名专职医师及26名急诊护士,主要承担急诊病人的抢救、监护、观察以及全院门诊和急诊病人的输液工作。赵玉莲护士长1987年被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杨菊萍教授任主任,筹建并担任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急诊内科医生6名,在培养急诊医学队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彭波副教授任主任,成立了急诊外科,配医师4名,手术室护士2名,多次承担院外急救任务。2002年,急诊科改为急救医学中心,设床位47张,其中抢救床位5张、重症监护床位4张、留观床14张、病房24张,配有国内先进的液压供氧、大型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高精度微量注射输液泵、心脏除颤起搏装置以及中心呼叫系统。2003年,科室被评为医院“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王雪副主任医师被评为陕西省卫生厅“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5年,科室二楼改建成为省内一流的输液大厅,日接待输液病人120人次。

2012年,门、急诊搬迁新大楼,设预检分诊处、清创缝合室、内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诊室;观察室、抢救室、输液大厅及急诊病房等。设床位56张,其中抢救床19张、观察床20张、住院床17张,有呼吸机有创7台、无创4台,除颤仪6台,心肺复苏仪2台,可视喉镜2台,低温治疗仪1台,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仪1台,血液净化机1台,血液灌流机1台,呼末二氧化碳检测仪1台,排痰仪3台,气压治疗仪10台,支气管镜1台,多功能监护仪45台,高精度输液泵45台及微量注射输液泵35台。2015年,杜俊凯副教授任副主任主持工作,科室紧跟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发展动向,着力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扩建急诊病房,在陕西省急诊界率先开展床头POCT,明显缩短了救治时间。

二、发展现状

目前,急诊科增设急诊ICU,配置高端监护系统、心肺功能检测、输液管理系统等。科室副主任为杜俊凯、苗常青,党支部书记为杜俊凯,护士长为李敏玲,副护士长为李会玲、宋晔。现有医务人员142名,医生42名,其中高职1名、副高职4名,5人具有博士学位;护士100名,其中副高职2名,硕士1名。护士队伍业务培训常态化,专科急救能力、应急能力强。2013年,成为全国首家急诊中毒专业的药物临床实验基地;2015年成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在质量控制方面,利用PDCA、QCC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同年在陕西省品管圈大赛获一等奖,在全国品管圈大赛中获三等奖;2016年4月成功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2017年获国家级心肺复苏培训基地;2017年完善了急诊信息化管理;急诊日接诊量300~400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0~40人次,年急诊量约8万人次,危重病例占到总数的8%~10%,年开展各类手术300余例,留观人数8400人次,接待输液患者达80000人次。科室多次承担省、市大型突发事件和各种国际大型会议的保健、急救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院级先进集体。

三、医教研成就

急诊科是全国首家开展本科生急诊医学教育的单位之一,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急诊项目,在全国急诊医学教育领域处于先进水平。自1989年以来,承担着五年制、七年制医学系、预防医学系、卫生系、法律系、护理系、妇幼系的教学任务,以及院内轮转、院外进修医师、护士的培训和本科生护理临床实习工作,同时肩负院内、外心肺复苏的培训工作。2004年成为硕士生授予点。2013—2014年承担陕西省中职教师的教学培训和临床实习工作。2015年,承担全科医生培训任务,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1995年,杨菊萍、王雪等编撰的《急诊医学》教材及教学大纲获校级优秀奖,该课程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纳入学校五年制本科计划教学课程中;1996年急诊医学教研室主编的《急诊医学内科学》由协和联合出版社出版;2000年王雪主编、护士长张晓娟参编的《现代急诊护理手册》由北京医科大学出版;2003年王雪和刘昱医师编撰制作的《心肺复苏术》视听教材获全国第六届多媒体教材优秀奖;2005年高路教授指导的第一批硕士生获学位;王雪、石秦东、杜俊凯、王彩凤等成为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部。完成省基金8项,院基金6项,获实用型专利10项,主持校级、院级新医疗、新技术10项,参加全国学术会议获优秀论文近50篇。1998年高路、徐秀丽研制的有机磷监测仪通过成果鉴定,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应用于临床。2013年杜俊凯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高烨副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重症医学科

一、科室简介

2005年按照医院指示由王雪、李洁琼开始筹建中心ICU病房,包括病房设计、改造、物品的申领,共设床位11张,其中包含麻醉恢复床3张。直至2007年,初步构建重症医学的雏形,规范管理和诊疗标准,为后续学科发展提供平台;2008年至2013年,随着专科特色不断增强,正式更名为重症医学科。科室成立10年来,学科的影响力在国内逐步增加,并加强与国外科研合作,进入医疗、教学、科研百花齐鸣的阶段。科室本着以患者为中心、以加强团队建设为核心,打造及时、精准、安全、优质的诊疗及护理服务,获得业内及患者的良好口碑。

在科室成立之初,由王雪任主任,李洁琼任护士长,医生7人,其中返聘老教授2名(卢德生、王居玢);护理队伍16人,其中主管护理师2名、护理师3名。主要设备是由医院调集的呼吸机7台,于2006年添置电子纤维支气管镜1台。虽然床位、人员及设备相对较少,科室医护人员还是在团结协作、救死扶伤的信念下担任急危重症患者的守护神,其中重要的诊疗事件有:2005年成功救治第一例由胸外科转入的老年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2005年成功通过国家级评审;2005年开展第一例CRRT治疗;2006年抢救建院以来最危重的一例来自上海的重症中暑少年,让该科在国内ICU领域初露头角。

2007年搬入新住院大楼二层,增设床位至17张,逐渐增加呼吸机至36台,其中无创呼吸机5台,血液净化机7台,更新纤维支气管镜1台,增加床旁超声1台、ECMO装置1台等。重症医学科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专业要求,建立了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其中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制度,经医务部和护理部审核统一纳入医院重症病人管理的标准和制度。科室以呼吸支持、气道管理、器官功能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为基础,围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重症胰腺炎、脓毒症、休克等危重症诊疗为特点,不断开展和拓展血流动力学监测、综合血液净化技术等监测治疗手段。2009年赴安康参加陕西省首例甲流患者的救治,并在省卫生计生委做全省培训;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临床专科;2011年受西安市政府委托,全力抢救天然气管道爆炸的患者;2012年支援汉中地区群体毒蕈中毒患者的救治;2013年成功救治一名“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经鼻黄曲霉感染的韩国驻西安三星公司工作人员;同年安康地区蜂蜇伤达到高峰,参与和指导当地危重患者救治,无一例死亡;2013年PICCO广泛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多例严重脓毒症、急性心梗、休克等患者;2015年开展第一例ECMO技术救治重症心肌炎患者。

2005年科室建立,王雪任主任,李洁琼为护士长。2010年王雪任主任,石秦东任副主任,刘红娟为党支部书记,李洁琼为护士长。2012年赵小利为护士长,韩娟为副护士长。2015年6月郑小璞为科室主任,石秦东为副主任,刘红娟为支部书记,赵小利为护士长,韩娟为副护士长;2016年4月韩娟为护士长,马佳佳为副护士长。2016年8月石秦东任副主任主持工作。

二、发展现状

科室现有医生14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2人,博士毕业5人、硕士6人,硕士生导师2人。美国WELI医学院研究所首席教授唐万春为外聘教授,返聘老教授1人,为原麻醉科卢德生教授,所有在职医师均通过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认证考核;呼吸机治疗师1人;专业护理人员49人。

经过科室成员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重症医学专业重要的区域性诊疗中心之一,2014年成为陕西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能够熟练开展各种器官支持手段,为广大危重患者保驾护航。科室共举办专科护士培训班4期,是陕西省ICU专科护士临床实习基地;每年接收进修医师、护士近百名。2009年成功申请举办了一次国家级重症CME项目及一次省级重症医学年会。2010年继续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西部重症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1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西部地区重症医学技术提高研讨班”。2013年成立药理基地,所有参与临床试验的医师均接受过GCP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2014年协助中华医学会举办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成功承办第七届西部重症论坛;同年成为陕西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重症超声技术应用于患者心、肺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同年,ECMO技术成功救治重症心肌炎患者;成功承办中法重症专业交流学术会议。2016年成功举办陕西省首届重症CRRT学习班,并成功申请2017年全国重症医学年会的承办权。发展至今,有标准配置的监护病床17张;采用万级层流,科室配备有全国一流的贝朗输液泵中心工作站19套和2套独立的输液泵管理系统、中央监护站;呼吸机共有30余台,血气机1台;肠内营养泵8台、控温毯4台、冰帽3台、升温毯3台、排痰机2台、床单元消毒机1台。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综合性ICU基地之一。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重视患者临床数据的采集、管理,对临床微生物培养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强化指导科室感染控制措施,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研讨会,成为早期参与全国耐药菌监测的单元之一。在医疗方面,学科以抢救急危重患者为基础,以疑难重症患者的诊疗、多器官功能障碍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脏器支持治疗为特色,成为国内先进和西北领先的ICU诊疗中心。呼吸支持技术是我科诊疗的重要内容,开展包括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俯卧位通气等多种呼吸支持手段;开展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气切等多种人工气道建立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样是我科开展的重要技术,综合性血液净化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包括CRRT、血浆置换、血浆分离吸附、全血灌流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种中毒、心力衰竭等重症心、肝、肾疾患的诊疗中。在传统的CVP、有创动脉压监测基础上开展PICCO、NICO、FloTrac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包括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2010年刘昱在中国台湾荣民总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2010年滕琰在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进修学习1年;2014年石秦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4个月;2015年起每年派遣一名医生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WELI研究所学习。科室还承担急诊教学工作,能够承担完成留学生、八年制、五年制和其他各层次的教学任务,现为急诊医学硕士授予点。同时科室承担重症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ICU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每年承担院医护人员、新入职人员的心肺复苏培训。有教学论文发表。

在临床科研方面,2006年起获院内新医疗、新技术17项;2009年获院基金3项,出版ICU手册一部,编译ICU Book。2010年参与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的制定及《重症医学年鉴》的编写;有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院内课题8项。2013年“多用途气道连接装置”获得陕西省新技术第1名,获院新医疗、新技术7项。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先后参与编写卫生专业系列高级技术资格考试用书《重症医学高级教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重症医学监测与治疗进展分册》《重症医学年鉴201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国专家共识》。

2006年王雪任陕西省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一、二届);2014年王雪任陕西省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三届);2009年石秦东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2015年刘红娟任西安市重症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

科室2007年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2008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李晓艳被陕西省卫生厅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2011—2012年度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2013—2014年度再次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石秦东、刘昱荣获“优秀援疆干部”称号。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由理疗、疼痛、脑病及高压氧4个亚专业组成,现有工作人员80名,其中正高职4名、副高职2名,设理疗、疼痛、针灸、高压氧门诊点,1个病房。其中手术室1间,治疗室有功能评定室、物理因子治疗室、运动疗法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吞咽治疗室、针灸治疗室、推拿治疗室、药熏药透治疗室、高压氧、假肢矫形器制作室等10余个。

康复医学科承担康复专业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是教育部批准的临床硕、博士招生点。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院内外科研合作项目20余项,专业著作10余部,参编教材20余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理疗专业近10年来,开展了国家卫计委对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要求的所有诊疗项目,康复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康复诊疗病种从单一转向多元,康复诊疗场所从单纯的门诊治疗到下病房治疗,做到了康复前移;与临床科室建立了密切的临床协作关系,形成康复人员参与相关科室查房,康复医师会诊进行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师治疗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急症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尽可能地减少了疾病后遗症的发生。科室主要诊治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与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骨关节疾病及术后功能障碍、运动损伤、颈肩腰腿痛;各种急慢性炎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疾病,术后尿潴留、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足、妇科疾病(中药灌肠配合电疗技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小儿脑瘫早期干预等,诊疗水平居西北地区领先地位。在2010年甘肃玉树地震运送入我院的伤员救治工作中,科室积极参与伤员的康复治疗,所做工作受到卫生部专家指导组的肯定和认可。

疼痛专业运用临床、影像、检验、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化学等方法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治疗。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主要开展含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内的头颈肩臂腰腿痛、中枢性及周围神经痛、骨关节及软组织疼痛、周围血管性疼痛疾病、骨代谢性疾病及晚期癌痛等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科室还自行研制出腰椎牵引器、超重型床头颈椎牵引器,并独创颈2横突注射治疗头痛及使用牵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科室较早应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较早开展了椎间盘射频热凝消融(毁损)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和神经痛;较早开展了脊髓电刺激(SCS)治疗顽固性疼痛、癌痛。上述治疗技术或器械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各种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类疾病是科室的特色,在C形臂下行半月神经节穿刺行射频热凝毁损更是西北领先。科室配备有多功能牵引床、颈椎牵引器、超激光治疗仪、射频治疗仪、臭氧治疗仪、小型C形臂等设备,拥有独立的介入手术室,是陕西省疼痛专业进修、培训医务人员的指定单位,自建科以来,共培养省内外进修医师200余名。

脑病专业人员构成日趋合理,治疗病种逐年扩展,治疗技术逐年更新。由起初单一的针灸治疗到现在运用10余项现代康复医学手段针对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偏瘫、截瘫、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肠、四肢肌肉痉挛等进行康复治疗。2011年至今先后开展了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四肢痉挛、美式脊柱矫正、SET悬吊训练、针灸埋线治疗肥胖症等多项特色新医疗、新技术。尤其是近年来开展了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的非手术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除了运用传统的针灸、按摩治疗外,与世界接轨,运用最新的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及训练手段进行治疗。从建科初期到现在,先后外派200余人次外出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了以中医康复为基础,结合现代康复医疗技术为特色的临床康复治疗中心,在陕西乃至西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压氧专业治疗病种40余种,每年抢救治疗危重病人数千人次,病员数量、科室技术力量均属西北领先地位。被陕西省指定为进修、培训氧舱医务人员的指定单位。省内外许多医院纷纷派人员来学习、进修。主要适应证有:各种急慢性有害气体、药物中毒;各种急慢性缺氧性疾病;各种脑外伤、脑血管出血手术后脑功能恢复;脑梗死、视神经炎、视网膜病变、神经衰弱、偏头痛、顽固性失眠、放射性损伤、冠心病、心肌梗塞恢复期、各型脑炎、过劳的亚健康状态等。

康复医学科治疗病种涵盖临床各科急、慢性疾病,诊疗水平居西北地区领先地位。近几年一直承担陕西省卫计委、西安市卫计委培养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工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培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博士10余名,举办卫计委委托康复培训班3期,西安市康复培训班1期,举办学术会议10余次。

麻醉手术部

麻醉手术部的前身为麻醉科和手术部,2015年合并为麻醉手术部,王强任主任,申新、李小刚、张琳娟任副主任,盖毅文任党支部书记,段娜任(PACU)护士长,梅娜任(手术)护士长,吴越、韦延强任(手术)副护士长。

1953年,贾敬业医师参加北大医院谢荣教授主持的麻醉进修班,返院后即主持并兼职从事麻醉专业,1958年组建麻醉科,曾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

20世纪50年代初,贾敬业主任即应用静注硫喷妥钠和吸入乙醚开放点滴进行麻醉,明显缩短了麻醉诱导过程。50年代中期,将哌替啶(度冷丁)和吩噻嗪类药物组成各种配方,施行肌肉或静脉强化麻醉。1956年应用气管内乙醚吸入麻醉为我院首例心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成功地施行了麻醉,填补了西北地区心血管麻醉的空白。1959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在西安召开前,新开展的全麻低温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术对医院心血管外科和麻醉科知名度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1958年底即开展针麻研究,为全国当时最早应用此种方法的少数几家医院之一。

20世纪60年代,在陈向志教授主持下,贾敬业主任与胸外科通力合作,从事低温伴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使医院心脏外科水平跻身于国内先进之列。同时,麻醉科相继开展了气管内乙醚、氟烷和氧化亚氮吸入麻醉,三氯乙烯、氯乙烷麻醉和控制性降压以及颅脑外科等领域手术的麻醉。此期间,麻醉科陆续增加了卜志英、田仲义、季军超、赵颖华、孟爱娟、孟宪民、吴秋香、叶平安、姬芳侠、柳玉荣,承担着包括针麻在内的全部临床麻醉和急救、教学、科研以及进修医师、护士的培训等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麻醉科共做针麻手术5000余例,包括颅脑、颈、胸、腹部手术以及心内直视手术。接待数批欧美和东南亚外宾参观针麻手术。在此阶段,麻醉科普及了高位(C7~T1)硬膜外阻滞于复杂的颈部手术。同时,相继应用大剂量吗啡或芬太尼静脉麻醉于心血管外科手术,诸如心脏瓣膜置换术、法鲁四联症矫正术等,并为开展冠状动脉分流术的麻醉做了充分准备。卫生部于西安召开全国针灸麻醉会议,期间卫生部长钱信中来医院参观指导会议的开展。70年代又增加卢德生、黄延寿、冯世海、赵新京、王银爱、张义长、陈宁等,选派张义长医师赴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麻醉科进修,卜志英医师参加援助苏丹医疗队。

20世纪80年代初,卜志英医师任科副主任,增补卢德生医师为科副主任。研究生制度恢复后,逐年分配1名硕士研究生和9名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派陈宁赴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附院麻醉科进修气相色谱。卜志英、叶平安、卢德生、赵新京、张义长、盖毅文、杨元东、温健医师相继赴苏丹,分别参加援外医疗队和心脏手术专家组。1986年至1989年选派卢德生、王建生医师到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深造。至此,麻醉科在引进技术和自我探索的基础上,熟练使用新药物和新技术,其中有新型局麻药如腰麻用5%利多卡因,以及丙胺卡因、丁哌卡因,肌松药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等;吸入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等。开展的麻醉种类包括复合全麻、高频通气和Bain回路在内的各种麻醉方法,以及气管隆突重建、肝叶切除(含无血切肝)、甲状旁腺移植、小脑移植等高难度手术的麻醉。初步建立起麻醉实验室,开展桡动脉穿刺置管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测压,心电、无创心脏功能等监测技术。80年代中期,卜志英副教授任科主任。

20世纪90年代初,叶平安副教授任科副主任。1992年至1993年,叶平安赴美国华盛顿爱德华医院接受心脏手术麻醉和监测培训。1995年,叶平安任主任,卢德生任副主任。叶平安任中华医学会麻醉专科会员,第六、七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陕西医学会理事,第四、五届陕西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并出版《应用麻醉学》《实用麻醉药理学》两部专著。1990年至1995年,麻醉科分配或调入9名本科生和1名主管护理师,此期间开展了骨髓移植术、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分流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麻醉,并为舌癌根治术提供了满意的麻醉管理。每年麻醉病例平均在4200例左右。在麻醉监测和治疗方面范围拓宽,如施行颈内静脉高营养治疗;应用吗啡、高张盐水和丁哌卡因硬膜外腔注射控制术后或癌性疼痛;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用于骨髓移植术前准备;应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开展脉搏氧饱和度(SpO2)、麻醉气体和呼气末CO2监测;对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普及Swan-Ganz导管放置技术,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监测。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较早的建立麻醉后恢复室(PACU),大大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安全。

2007年李小刚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进修一年。申新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美国Baylor Scott&White Health做访问学者。2015年至2016年,分别派朱耀民、李小刚医师参加援疆医疗队。2008年汶川地震,申新主动前往灾区支援。2010年玉树地震,部分伤员在我院接受救治,麻醉科党支部书记盖毅文配合医院前往车站接送受灾群众,并对需要手术的病人进行麻醉。

麻醉科自建立以来,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项,全国医药成果优秀展品奖1项,省教委成果奖1项,校科研成果奖两项。有3人出席国际学术会议,4人次参加国外学术会议,68人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其中作为大会主持2人),100余人次参加地区学术会议。举办地区性学习班9次,340余人参加学习。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近6年来约80余篇,均为核心期刊)。

2000年以来,景桂霞为科室主任,刘齐宁为副主任,白各庆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增补申新为科室副主任,盖毅文任麻醉科党支部书记。2015年引进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王强任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现有在编人员78人,医师60人,护理人员16人,其他卫技人员2人。医生队伍进一步优化,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2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32人;博士10人、硕士26人,本科26人;博导2人、硕导5人。麻醉医师人数与手术台比例为1.7∶1。

科室现有设备为麻醉机31台,监护仪47台,有创呼吸机10台(包括转运呼吸机1台),纤维支气管镜2台,便携式电子视频喉镜2台,可视喉镜16台,便携式B超机1台,微量注射泵38个,TCI泵4台,肌松监护仪1台,神经刺激仪1台,氧饱和度监护仪6台,Vigliance检测系统(漂浮导管)1台,心排量/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护仪4台,麻醉气体与呼末二氧化碳检测仪7台,Bis Electroencephalograph脑电图仪1台,心脏除颤器1台,血气分析仪2台。2012年始科室根据麻醉科需求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手麻系统,完善了术前访视、实时数据采集、术后随访、电子化排班、麻醉登记、不良事件上报以及一键获取式麻醉收费,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

除常规临床麻醉外,开展了复杂手术的麻醉。2000年用颈丛复合全麻,在诱发电位仪监测下开展了全国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西北首例肝移植手术的麻醉(患者为11岁儿童),目前已完成500例肝移植手术的麻醉(2011年开始DCD,已开展了200余例),相继开展了肝肾、肝胰联合移植手术,心脏移植,小肠移植,冠脉架桥术(体外循环下与不停跳),颅内动脉瘤手术(介入与切除术),先心封堵手术的麻醉,控制性降压、降温麻醉等,全麻占50%,危重、疑难病例占60%以上。2005年开展第一例心脏移植,2006年开展第一例肺移植,目前完成DCD来源的单肺移植4例、双肺移植2例。常规开展手术后镇痛、无痛腔镜、无痛分娩和无痛人流术,年平均手术室外麻醉例数8500~10000例。科室先后获医院先进科室,医、教、研综合奖及医疗质量单项奖。

2006年开始声门上呼吸道管理——喉罩的应用,2010年与呼吸内科合作开展了喉罩下气管肿瘤放置支架手术的麻醉。并于2006年、2007年相继开展使用了纤维支气管镜和可视喉镜技术,缓解了困难气道的呼吸管理问题。

2007年以来,科室开展了自体血回收技术,节约了血液资源,至今已开展200余例。

2008年,科室为了配合精神科患者的电抽搐治疗,开展了在不插管全麻下行电抽搐治疗的麻醉,改善了精神科患者的预后;开始开展便携式超声应用于临床,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用于四肢手术的麻醉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在超声辅助下,一些以前较少进行的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更加安全和便捷;同时还开展了TIVA-TCI的临床应用。

2011年,科室被授予“静脉麻醉培训中心”称号,组织静脉麻醉培训班10余次,通过讲授TCI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观摩的方式,培养了很多青年医师,使TCI技术在更多地区广泛开展。

2016年10月麻醉手术部获得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颁发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培育基地证书,该证书是陕西省第一批取得证书的医院,并成功举办神经阻滞学习班。

麻醉恢复室(PACU)规模逐年扩大,现有床位10张。麻醉恢复室于2012年10月成立了护理单元,由段娜任护士长,对护士进行了分级管理,现有管理岗护士1名,二级护士4名,一级护士8名。从患者需求出发,通过知识技能提高,优化工作流程,开展细节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013年建立了麻醉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操作并发症管理,定期汇总分析,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学术会议:2007年承办了西安市麻醉年会,2008年承办了陕西省麻醉年会,2012—2014连续三年承办中国医师协会液体管理会议。

科研方面:2000年以来,科室共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攻关基金20余项,市基金5项,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Medline收录10余篇,核心期刊100余篇,共申请新医疗、新技术15项。

人才引进交流:多次邀请美国哈佛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博士后、美国华人麻醉医学会(CASA)会长、纽约州立大学Stony Brook医学院麻醉科刘立新教授莅临我院麻醉科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2015年聘刘立新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推荐下,2007年李小刚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进修一年。申新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美国Baylor Scott&White health做访问学者。2015年及2016年两年,分别派朱耀民、李小刚医师参加援疆医疗队。2008年汶川地震,申新主动前往灾区支援。2010年玉树地震,部分伤员在我院接受救治,麻醉科党支部书记盖毅文配合医院前往车站接送受灾群众,并对需要手术的病人进行麻醉。

手术室成立于1956年9月,医院首建东手术室,当时正式护士8人,仅有3间手术间投入使用,主要承接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神外科等手术,其医疗技术、手术配合在西北地区甚至国内居前列。

1958年10月,系统外科率领东手术室、麻醉科开展动物心内直视手术实验,经过近一年的动物实验;1959年7月7日,由手术室贾桂英老师配合,成功为一例巨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施行了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赢来了“全国首届心血管会议”在西安的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是对手术室的极大肯定和鼓励。

1962年医院成立西手术室,共有手术间6间,开展普外、骨科、肝胆、泌尿、心胸科等手术。

1965年妇产科手术室成立,有手术间3间。

1963年,手术室护士王梅英与外科、麻醉科医生组成医疗队赴兰州、银川等地开展心脏、食道手术。1971年至1973年,手术室晏克娜、贾桂英、王梅英等老师分别赴苏丹援外,在苏丹成功配合开展心胸手术等,受到了苏丹人民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肯定。

1979年配合完成第一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自此揭开了我院手术室护理中移植手术配合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心胸外科手术室,设手术间3间,由李玲秋任护士长。贾桂英担任手术室总护士长,护士36人,日手术量约26台。

1991年,李玲秋任手术室总护士长,手术室在陕西省首次医院等级评审中达标验收。首次规范了手术室工作着装,提出药品原盒包装管理的概念,规范了各项操作流程,提出手术室三区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概念和辅助用房要求,首次使用一次性垃圾袋收集手术废物。制订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护士职称的评定也逐步规范化。1995年,姚爱萍接替李秋玲任手术室总护士长。

1997年引进一次性手术物品。

近20年的发展中,手术室的手术量大幅提升,也开展了很多高难度手术。1988年,手术室配合完成第一例同种主动脉瓣移植;1995年,配合美国“心连心”手术队开展多例高难度手术,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手术室共配合完成尸体肾移植114例,至1995年配合肾移植手术突破500例;1999年我院首例活体肾移植在手术室顺利进行;2000年手术室配合肝胆外科完成西北地区首例尸体供肝减体积背驮式肝移植术,见证了我院器官移植时代的到来。此外手术室积极接受医院的外派任务,姚爱萍、王秋叶分别于1997年、2001年赴苏丹援外。

2006年手术室安排东、西、胸外、妇产手术室的人员进行轮转,安排多位护士长和业务骨干在全国多家医院参观学习现代化洁净手术室的管理和运行知识。同年,手术室招聘护士16名,同时,采购仪器设备,增配手术器械,随着国家消毒供应相关规范的出台,妇产手术室、西手术室率先将手术器械下送供应科进行清洗消毒。

2007年8月18日,我院新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综合手术室正式启用。综合手术室为层流洁净手术室,共有手术间22个,承担着全院15个专业的手术配合任务,由姚爱萍任总护士长。2008年11月,肿瘤外科手术室改造完工投入使用,共有手术间4间;2012年7月,门诊手术室6个手术间也相继投入使用。我院手术部目前共拥有手术间33间,日平均手术量达110余台;2014年,手术室年手术量达3万余台用。2015年手术室共有护士1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生75人,大专生24人,中专生3人。

2010年,由时任护理部副主任辛霞代理手术部总护士长,带领张琳娟、梅娜接任手术室的运行管理,对科室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物品配置、人员培训及专科护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首先,完成了器械管理由手术室到供应科的平稳过渡,为此,手术室根据使用情况规范手术器械的种类和数量,协助消毒供应科进行器械图谱制作及人员培训,实现专科器械的精细化管理,并从手术室抽调3名工作人员到消毒供应科开展工作,通过统一管理,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有效利用,为各专科手术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改善各科室高值设备“各自为政”的使用状态,手术部协助院方成立腔镜管理中心,对各科腔镜设备和能量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手术资源,提高了高值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各科的核算成本,为微创手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年腔镜手术量达4000余台。

2011年,手术部改进绩效管理制度,全面实行绩效量化考核,从工作年限、职称、工作数量和质量全方位进行考量,此项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团队成员的自我成长。我院手术部为综合手术室,承接全院15个外科专业的手术任务,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手术管理团队提出“通全科,精专科”的手术室护理发展理念,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整合专科小组,严抓手术基础技能,围绕专科发展需求,不断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加快了手术室专科化进程。在科室文化建设中,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对医、护、患三方的全面关注,打造和谐安全职业环境,提高科室凝聚力。

在此期间,顺利通过了陕西省卫生厅的手术室、供应室的达标验收及三级甲等医院的等级复审。

2011年9月1日我院腔镜中心成立,由手术部代管,配备专职护士2名,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腔镜手术用物的配备,年腔镜手术量4000余台。

手术室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总护士长张琳娟领导,副护士长梅娜、吴越、韦延强协助,党支部书记侯宁蕊负责党内事务。

2010年手术室启用HIS系统,实现了网上排班和收费;2014年手麻系统启用,完成了患者身份扫码识别,增加了电子护理记录单、绩效考核、手术统计等功能。

手术室设有培训小组,由国家级专科护士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新护士、进修生培训,实习生带教由教学小组负责完成。从2010年至2015年共培训新护士30人、进修生87人,完成实习生带教552人。近年来,手术室外派护士赴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及进修共计59人次。

2008年汶川地震,手术室派3人前往灾区支援;2010年玉树地震,部分伤员在我院接受救治,手术室派2人进行伤员特护;2015年,在我院韩城分院开诊初期,手术室分批次安排多名护理骨干前往指导开展工作;2015年12月,彬县分院正式投入运营,手术室又派出姚爱萍副主任护理师前往进行手术室的筹备和指导工作。同时,科室承担韩城、彬县分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

近年来,在全体手术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手术室各方面发展业绩突出。2011年至2015年,手术部共发表论文33篇,会议论文3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5项;新医疗、新技术立项15项,其中校级新医疗、新技术4项;获院级基金2项,省级科研基金1项。先后荣获“2010年抗震救灾优秀集体”“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2012年护理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3年度护理科研管理先进集体”“2014年度医疗工作先进科室”“2015年度临床护士综合技能竞赛集体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2016年,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我院建院60周年,在院校回顾辉煌、展望未来的关键之年,麻醉手术部也在不断地积累和发展,我们将通过优化临床特色以提高学科知名度,以学科发展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依靠优秀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把我院麻醉手术部打造成为与医院愿景相匹配的优势学科和全国知名的区域性麻醉学中心不断努力。

医学影像科

一、科室简史

医学影像科1956年建科,前身为放射科,著名放射学家钱致中教授为首任主任。成立初有医师3名、技术员2名,设备有一台苏制150mAX光机和一台德制15mA便携式手提X光机,能开展简单的放射线常规检查。1956年至1962年间,工作人员增至21人,设备增至9台,X光机功率由原200mA提高到500mA,其中有直线断层X光机及深层X光治疗机各1台。业务范围包括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放射诊断部分在普通X线检查和常规造影检查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体层摄影,脑室、脑血管、支气管、关节腔造影等高难度造影检查,门诊X光透视机每天透视200~300人次,住院部每天透视80~100人次,住院和门诊病人拍片均到住院部放射科进行,机房一角安装铅房用于射线防护,每天拍片20~30份,技术员在暗室内人工显、定影,然后传到室外,再用水冲洗和烘干。胃肠造影需要单张换暗盒,手摇升降检查床。

20世纪60年代初,放射治疗专业从放射科分出,成立了肿瘤放疗科。60年代末,放射科引进了法国1000mA心血管造影机、多轨道体层摄影机、胃肠点片机等,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心导管检查、心室造影检查和X线断层检查,胃肠造影可以进行点片,科室对医生开始有专业侧重的要求。70年代正式将主治医生以上人员分为三个亚专业组:骨组(含中枢神经、骨骼及五官),胸组及腹组(含生殖及泌尿),对科室业务提高起到关键作用,且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70年代末,科室先后引进了700和800mA胃肠机各1台,1000mA C形臂多球管、双相影像增强快速换片X线机1台。胃肠造影实现了隔室遥控操作,开展了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骨穿活检、冠状动脉造影、二尖瓣球囊扩张等造影技术和介入诊疗技术。

1984年,刘继汉教授任科室主任。门诊安装2台X线拍片机。1988年引进0.35T超导磁共振系统(MRI)并成立磁共振室,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磁共振临床工作的科室之一。刘继汉任磁共振室主任,放射科主任由余伟南教授担任,此后李金欣教授继任放射科主任。

1992年引进美国GE公司ProSpeed CT扫描机,原磁共振室更名为MRI、CT室。1993年,放射科安装第一台血管机。2000年介入放射专业独立,暂挂靠在心内科。1994年影像中心正式成立,王泽忠教授任主任,保持放射科和MRI、CT室两个科室建制,杨广夫教授任MRI、CT室主任,孙兴旺教授任放射科主任。放射科、MRI及CT室同属一个教研室,此后,CT及MRI纳入大学教学内容。1995年,美国EMORY大学赠送一台乳腺机。1999年鱼博浪教授任影像中心主任。

2000年放射科和MRI、CT室合并成为医学影像科,鱼博浪任主任。医学影像科搬迁入影像楼。2001年引进飞利浦1.5T磁共振系统和单排螺旋CT扫描系统,同年影像中心成为陕西省首批“医疗优势学科”。2002年引进岛津数字胃肠系统和飞利浦CR系统。2005年在门诊安装第一台DR。2007年引进东芝64排CT具有CT透视功能,新增MR乳腺线圈。2009年引进飞利浦64排CT。

2010年引进GE HDXt 3.0T MRI设备。2011年引进回旋加速器和PET-CT设备,郭佑民教授任PET-CT室主任。2011年影像中心更名为医学影像科。2012年引进飞利浦256层iCT,影像科门诊部搬迁完成,引进飞利浦16排CT及单、双探测器DR设备,双探测器DR设备,东芝64排CT搬移至门诊。2013年成为国家批准的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承担了多个临床药理项目;2014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年,PET-CT纳入医学影像科,杨健教授任主任。2016年引进GE静音750W 3.0T和光纤360 1.5T MRI设备,安装于原科研楼一层。门诊部引进GE宝石Revolution高端科研型CT1台。

二、发展现状

科室现有飞利浦PET-CT 1台、GE回旋加速器1台,MRI4台,CT5台;X线设备有数字胃肠3台、固定DR5台和CR1台、移动DR2台和CR3台、乳腺DR1台,PACS系统和集中打印装备包括诊断工作站59台、技师工作站14台、登记预约分诊工作站10台、自助打印机4台。

科室现有各级医务人员101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9名。

三、医教研成就

目前,学科以重大疾病影像学基础与临床,脏器形态、功能与分子成像,影像学技术与工程为三大研究方向,在全国医学影像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拥有国际一流的分子与功能影像新技术临床研究平台,科研平台设备总值约1.5亿元,其中1.5T MRI仪2010年升级后实施HIFU治疗的研究,并配有IVIM、K-trans灌注等多种科研软件。3.0T MRI仪配有完备的脑功能刺激装置、3套动物线圈、磁兼容脑电检测设备和大量先进的科研软件,并在国内首先自主研发了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初步转化已应用于临床。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处于全国领先的专业有:神经系统方面,鱼博浪主编出版了150万字的《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学》并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明教授团队有关痛觉的脑功能成像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主编《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波谱诊断学》,2015年张明主持的脑肿瘤术前脑功能定位技术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临床新技术成果特等奖。胸部影像方面,在肺肿瘤、肺间质性疾病影像诊断方面,郭佑民教授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在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和磁共振肺功能成像方面作为联合申报单位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由郭佑民主编出版《呼吸系统影像学》等专著5部。在乳腺诊断方面,开展了X线钼靶定位和多模态MRI等多项新技术,杜红文教授主编出版相关专著3部。在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上,作为西北地区最早开展CT引导下穿刺及治疗的单位,完成病例已过万例。在骨关节、软组织疾病影像诊断方面,是国内最早开展大骨节病影像研究的单位之一,1978年钱致中教授的X线大骨节病“钱氏分类法”荣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杨广夫、刘军、陈志刚教授等先后主编出版了影像诊断的专著5部;1991年杨广夫、靳宝善、钱致中教授等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磁共振专著《磁共振诊断学》。腹部影像诊断方面,在全面开展X线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特殊造影的基础上,李金欣教授、介建英高级工程师、孙兴旺教授等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教学方面,1962年至1980年为卫生部西北地区放射诊断人才的培训基地;1979年获国家首批硕士点学科。1980年建立小照相室,制作幻灯片和图片,大课开始幻灯教学;1982年进行电化教学改革,录制系列放射诊断学教学录像片。1992年至1998年与美国EMORY大学合作举办中美医学影像培训班三期,每期一年,学员主要从四年级临床医学生中选拔,共培养76名;1993年美国EMORY大学赠送光盘教学系统和计算机影像教学资料。1997年开始承担留学生“影像诊断学”教学。1998年率先在医院使用多媒体教学;同年获陕西省政府教学二等奖1项。200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1项。2002年教育部学位办批准建立“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2003年成为博士点学科;张蕴、李妙玲、强永乾教授等编写了留学生使用教材Radiology。200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2013年建成了基于OSCE理念影像学考评题库应用于八年制考核中;同年影像科首位留学生博士毕业。2014年张明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2014年9月开始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郭佑民任医师协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明任西安交通大学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杨健主任任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2015年张明为副主编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临床医学导论》、“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留学生教材)》。

科学研究方面,获国家级项目近20项,卫生部专项基金1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16部,参编专著16部,主译专著3部,参译专著4部。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郭佑民获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1189万元,杨健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项目1043万元。

钱致中、刘继汉、鱼博浪、郭佑民等教授先后任中华放射学会常委、陕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2013年10月由陕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郭佑民牵头成功举办第20届全国放射学年会。鱼博浪、郭佑民、杨健教授先后担任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学组组长、心胸学组组长和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磁共振青年学组组长,刘军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检验科

一、科室简史

检验科创立于1956年,经过60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先进、检验项目众多、科研能力强的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临床实验室。科室本着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质量为保证、以科学为原则的宗旨,提供准确、客观、及时的优质服务,积极为临床诊断、疾病防治提供诊断依据,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20世纪50年代,所有检验均为手工操作。承担血清、细菌、生化、临检等四个专业的检验,主要设备有:显微镜、杜氏目力比色计、冰箱等,开展血、尿、粪常规,胸、腹水常规肝功、肾功、血糖,抗“O”、康华氏反应、冷凝集、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等,细菌室常规完成一般标本的接种与鉴定。随着发展,增添细菌计数器、581光电比色计等。70年代,检验科增加免疫室,开展了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等检测项目,成为省内最早开展此类免疫检测的科室。1972年开展了甲胎蛋白的测定,对早期肝癌的诊断起到了关键作用;之后相继开展秋季婴幼儿腹泻病原——轮状病毒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快速测定等项目,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当时是较早开展此项目的单位。1978年在陕西省率先开展微量元素及血流变学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为陕西省独有。

1994年至2010年,设门诊检验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基因诊断室、急诊检验室、中心实验室,为临床提供血、粪尿常规、生化、微生物、免疫、各种病原体的基因检测、遗传病的产前诊断、白血病免疫分型等各种化验检查项目。科室大部分项目实现自动化检测,能够进行血液、生化、内分泌、细菌、免疫等300多项检测。1995年建立PCR实验室,能够对乙肝DNA、丙肝RNA、结核分枝杆菌DNA、解脲支原体DNA、沙眼衣原体DNA等进行定性检测。2000年PCR实验室能够对乙肝DNA、丙肝RNA、结核分枝杆菌DNA、解脲支原体DNA、沙眼衣原体DNA等进行定量检测。2001年检验科与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合并为实验医学中心,设门诊检验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基因诊断室、急诊检验室、中心实验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全方位服务。2007年检验科搬入医技楼二层,面积增至2000m2。2008年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同年,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从实验医学中心分离,科室更名为检验科。

2011年至今,开展检验项目400余项。2012年检验科面积增至3000m2。设体液、血液、生化、免疫、微分、急诊、标本处理等7个专业小组。拥有国际领先的全自动生化、免疫、血细胞、尿液分析流水线,微生物质谱鉴定仪及指纹图谱系统等现代化设备,资产总值约1.1亿元人民币。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上海临检中心、陕西省临检中心能力验证计划及实验室间比对。糖化血红蛋白参加NGSP国际实验室间比对。2015年获CNAS的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

历任科室主任或主持工作副主任为:王治周,孙兰珠,朱世英,赵中媛,马列婷,李旭,种晓红,张绪生,陈葳。

二、发展现状

科室现有医务人员96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7人,博士8人、硕士12人,本科学历人员46人,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7名。微生物室实行全年365天无节假日,其他专业组实行周六、日无假日。2004年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通过陕西省疾控中心现场验收。2006年获卫生部基因诊断实验室证书。2011年实行无假日工作制度。同年,开始每季度出版一期《临床检验通讯》,并参考临床科室建议选择内容,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架起了桥梁。2013年获批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获批国家卫计委具有遗传病诊断、无创产筛和肿瘤诊断与治疗高通量测序资质的试点实验室。2014年陈葳主任当选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委员。

三、医教研成就

2013年在科主任陈葳教授的带领下,制定了符合ISO15189要求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于2016年顺利通过CNAS组织的定期现场监督评审。2014年,建立标本保存冷库和试剂冷库,实现冰箱温度冷链监控系统管理。同时,实现试剂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了试剂耗材的动态管理和合理使用。每年开展新项目10余项,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科室注重文化建设和人文科室的建设,通过举办员工集体生日会、新年联欢会、退休职工欢送会、摄影大赛、VCR大赛、知识竞赛等方式,营造了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甘于奉献、温馨和睦的科室氛围。2003年获医院“抗击非典先进集体”;2013年获优质医院创建先进集体。

承担检验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临床教学任务。2002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有硕士生导师7人,已有30余名硕士生毕业。2012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有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陈葳指导的1名博士后顺利出站,6名博士毕业,指导博士生的UCA1, a non-protein-coding RNA up-regulated in bladder carcinoma and embryo,influencing cell growth and promoting invasion被引200次以上,Long non-coding RNA UCA1 regulated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via CREB through PI3-K dependent pathway in bladder carcinoma cells被引100次以上。

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全国继续教育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16期。2014年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验医学科培训基地,陈葳被聘为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验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检验医学科专业专家组成员、学校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

科室注重科学研究,在“疾病分子诊断标志物筛选和方法学建立”“微生物快速诊断及耐药机制研究”“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方面形成了学科优势。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9项,陕西省自然基金、攻关课题10余项;获陕西省政府科技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1项,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医院新医疗、新技术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科室成员在全国和省级社团担任多项职务:陕西省及西安市检验学会成立之初,分别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副理事长;1978—1984年《中华检验杂志》编委;1990年陕西省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2003—2010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第五、六、七届中青年委员;2002—2013年陕西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2013年陕西省医学会遗传学分会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2013年西安市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副理事长;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2014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2014年中国医用临床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验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检验医学科专业专家组成员;2016年中国老年学会检验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委员。

药学部

一、科室简史

药学部的前身为“药局”,创立于1956年,在几代药学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药学专业科室。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在提供优质、安全、经济药品的同时,积极为临床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担负着全院的药品供应、静脉药物配置、临床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用药指导、疑难病例会诊等工作。

“药局”成立之初,仅1个调剂室和7名工作人员,后改为“药械科”。建院初,药品仅300余个品种,日处方量不足300张。1957年创建了制剂室,次年成立质检室,在全省首家开展医院制剂质量快速分析工作。随着临床需求的增加,药房分设中药房、门诊西药房、住院西药房,并设立办公室与库房。20世纪70年代,质检室添置了西安市唯一一台751紫外分光光度计。80年代初在王玉琦主任主持下,成立了临床药学室,建立了资料室,并编辑发放院内刊物《药讯》。1981—1982年,受省卫生厅委托举办了两期“临床药学培训班”,并安排两位高年资药师全脱产下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986年,药剂科独立,同年陕西省临床药学研究中心挂靠药剂科。1989年新建的3000m2制剂大楼投入使用,生产小针剂、片剂、胶囊、颗粒剂、溶液剂、膏剂等多种剂型、规格的医院制剂,购进半自动输液生产线生产大输液。90年代初药房使用计价器代替手工划价,门诊日处方量突破1000张;临床药学室引进SP8800高效液相色谱仪及TDx血药浓度测定仪,率先在陕西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用药指导工作。1998年对输液生产车间实施全面净化改造,生产设备更新为全自动生产线,使输液生产由3000瓶/日增加至6000瓶/日,随后相继购进智能微粒检测仪、溶出度仪、崩解仪及自动煎药机等。2000年开始逐步改造净化小针剂、中草药、片剂、胶囊等制剂生产车间,建立了细菌检查室,并购进自动压片、针剂自动灌封、自动中药提取等先进的制药设备,在全省医院制剂生产中率先达到GMP的相关要求。2001年筹备开展肠外营养配置工作。2002年药物品种达1000余种,医院HIS系统正式运行,药房结束计价器划价历史。2003年,开展人体生物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完成该类课题7项。2004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医院制剂于2007年7月停产。2005年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通过SFDA的GCP认证。2007年,住院药房开展口服单剂量摆药工作,同时,西北地区首家最大规模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正式运行,为住院患者提供静脉输液、肠外营养液、透析液的集中配置服务。2010年药剂科更名为药学部,临床药学室被国家卫计委授予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2年引进两台口服单剂量摆药机,全面实现了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单剂量调配模式;门诊西药房搬迁至新门诊大楼并更名为门诊药房,借助新上线的2台快速自动发药机,将原来传统的取药模式改变为预调配模式;为提高静脉药物的审方效率,科室自主研发了静配中心审方扫描系统。2013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陕西省首家通过验收认证;2014年添置首台Thermo Endura液相质谱联用仪,基本满足了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及科研的需求。2015年,门诊药房两台快速发药机更新升级,进一步推动了药房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

药学部历任主任为:王玉琦(副主任杨亚惠)、杨亚惠(副主任张华安、李宝棣)、副主任张华安主持工作、闫正华(副主任张秋侠)、张秋侠(副主任董亚琳、魏友霞、封卫毅)、董亚琳(副主任魏友霞、封卫毅),封卫毅(副主任董海燕、董卫华)

二、发展现状

目前,药学部人员165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1人,博士9人、硕士2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下设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药品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及临床药学室等6个部门。中药房中药饮片约350种,中药颗粒剂290种,年调配量30万服,年代煎中药3万服;西药和中成药品种约1500种,门诊药房年处方量157万张,住院药房年调配医嘱条目1457万条,静配中心年配置量185万袋。临床药学室年监测伏立康唑、万古霉素、地高辛等治疗药物2000余例,开展别嘌醇、华法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基因检测近400例。此外,还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培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理试验、本科生教学与毕业论文指导、硕博研究生培养及医院药学研究等工作,并在肿瘤内科、感染科、中心ICU、呼吸内科、儿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设有专职临床药师;作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已有51名学员顺利毕业。

三、医教研成就

2011年药学部荣获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优秀团队奖”;2012年入选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国家网络医院单位,入选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组、个体化药物治疗组及高风险人群药物管理组监测网成员单位;同年,董亚琳主任药师荣获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奖”,董海燕副主任药师获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药师优秀奖”。2013年药学部获院级“优质医院创建先进集体”及“先进党支部”称号;2014年荣获省“青年文明号”、院“科研先进科室”和“综合考核先进科室”,董海燕副主任药师荣获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医院药学奖”;2015年封卫毅主任药师荣获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奖”,药学部被省团委授予“陕西省青年文明号”,并入选INRUD中国中心组PIVAS合理用药组;2016年药学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并加入国家食药总局全国首批九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联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哨点单位,同时荣获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优秀科研奖”,获评校“先进党支部”、院“先进部门工会”。2014—2017年连续三年,获评西安市食药监局不良反应上报先进单位。

科室在“中药新药研制”“重症感染患者抗菌药物PK/PD及PPK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乳腺癌紫杉醇耐药逆转机制”“肿瘤血管新生”等方面形成了学科优势。由李宝棣副主任药师牵头研制的“清热解毒注射液”及科室团队研制的“梧桐子冲剂”于1985年通过省技术鉴定;“清解片”和“清热冲剂”获卫生部新药证书,并获技术转让费48万元;2003—2005年完成了“术肠通颗粒”剂的临床前研究。近几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5项;承担国科金9项、省科技攻关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各6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分课题2项及重大专项新药创制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1项,教育部及省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西安交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科技合作、自由探索与自主创新项目各1项,院基金及院新医疗、新技术各2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1000万余元;完成省新药项目1项、横向课题6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7部。

科室成员在全国和省级社团担任多项职务:2005年前,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2009—2011年陕西省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2013年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11—2014年陕西省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医院药学专业及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2015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2016年陕西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2014—2017陕西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及个体化用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委员,西安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名誉主委、常务委员;2015—2017年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5—2018年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2020年陕西省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2016—2021年陕西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剂专业及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核医学科

一、科室简史

核医学科的前身是1960年建立的同位素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形成以放射性核素治疗为优势,以SPECT/CT显像为专长的学科特色,成为西北地区设备先进、技术一流、业务量最大、检查项目最齐全、患者数量最多的学科之一。

1963年,放射医学系撤销,孟宪文、刘元庆教授负责成立同位素室,开展了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脂肪吸收试验、浅表肿瘤测定及131I治疗甲亢、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皮肤敷贴治疗等诊治项目。1964年引进英国的自动定标器、肾图仪、计数率仪、闪烁扫描机,修建放疗及同位素楼,当时放射性药物国内尚未投产,科室自行标记131碘——玫瑰红、131碘——邻碘马尿酸、131碘—血浆蛋白,检查项目有放射性肾图、同位素肝功、肝扫描、脑扫描、甲状腺扫描。1968年,胡国瑛教授、孟宪文教授主持工作。1975年引进英国NE8900伽玛照相机,人员增加到10人,科室自行制备核素发生器及放射性辐射防护器材。1976年回顾性总结5000余例甲亢碘131治疗病例,治愈及好转率达90%以上,早发甲低3.6%,晚发甲低14.81%。为国内甲亢治疗人数最多、合并甲低较少的单位之一,该项应用成果参加1978年全国原子能应用展览,编入1980年国家科委《放射性核素和核射线应用成果总编》。1985年撰写的《甲亢131碘治疗后永久性甲低发生趋势》获1987年“核医学普及应用交流会”优秀论文奖。80年代初,科室添置了伽玛免疫计数器并成立了放射免疫实验室。1982年,正式改名核医学科。胡国瑛教授任主任,孟宪文教授任副主任,业务范围有核素功能测定、核素显像、体外放免分析及核素治疗;1984年设置核素显像、功能治疗和体外放射免疫分析三个专业组。1987年成为陕西省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92年9月引进法国Sopha DS7型SPECT。1993年后,先后行放射性核素骨转移瘤治疗、碘131-CEA、碘131-AFP抗体。1996年胡国瑛主持的“131碘-碘化油治疗肝癌”研究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至2003年,邹保民副教授任科主任。1998年至2001年,设置核医学病房,床位18张,成为省内第一家、全国少有的具备核医学病房的科室之一。1998年帮助宝鸡市中心医院组建核医学科。1999年,在全国首次引进GE Hawkeye SPECT/CT系统。2001年科室搬至现影像楼5楼。

二、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核医学科迈上发展快车道。2003年,杨爱民副教授主持工作;2006年,杨爱民副教授任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内分泌实验室和感染科实验室先后并入核医学科;2009年,杨爱民教授任主任。2010年引进Infinia Hawkeye(4)SPECT/CT系统;2012年,开设核医学科门诊;2014年引进Symbia T16 SPECT/CT系统。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14年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现有专业人员21人。学会任职有国家一级学会理事1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学组委员5人;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1人,学组委员1人;陕西省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委员2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1人。历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1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攻关和自然基金10项、厅局级基金5项,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国家支撑计划和财政专项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陕西省教育厅二等奖2项;参编专著6部。

科室承担着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四个层次、七个专业的教学任务。扶持、帮助陕西省90%以上医院组建核医学科、实验室及培养指导专业人员。

核医学科现有三个专业组,即放射性核素治疗、功能分子影像检查和体外放射分析组,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年完成核医学SPECT/CT影像检查13000余例,甲亢、甲状腺癌等治疗1000余例,放射免疫检测60000余例次。其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研究、诊疗水平在全国范围已具有一定的影响,近5年省外患者治疗比例达到38%。未来学科将以核素介入为导向,建立特色的治疗技术平台,以分子和功能成像为基础,建立特色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技术平台,为临床提供高效的现代化的诊疗技术。

超声影像科

一、科室简史

超声影像科的前身为1976年从消化内科分离成为独立科室的B超室,由汤贞生主任、朗文静、陈秉谦、杨芝兰等人组建,初期有两台A型及M型超声诊断仪,仅能行胸、腹水探查,脑中线定位及心脏瓣膜的简单检查。随着发展,科室在西北地区较早引进日本产B型超声诊断仪,从而开辟了超声应用于临床的新纪元,奠定了超声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1993年引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007年以来,引进数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目前建筑用房面积1269m2,拥有19台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016年检查人数215227人次,超声介入检查3787人次。

科室有工作人员3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包括博导1人、硕导3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前任主任艾红,现任主任阮骊韬,党支部书记杨锦茹。阮骊韬、艾红、赵巧玲、杨锦茹、魏炜等在国家、省、市等专业学会担任要职。

二、发展现状

自1993年引进彩超后,率先开展了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附件、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疾病,胎儿心动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测高危妊娠,周围血管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检查浅表器官,肾移植和肝移植超声监测,发现多种少见胎儿畸形,填补了国内文献的空白。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及介入治疗,成为西北地区较早开展超声介入的科室之一。近年来,先后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导丝定位及射频治疗,超声增强造影在肝脏局部性病变的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乳腺、甲状腺等病变中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胃部疾病和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新医疗、新技术项目,极大地拓宽了超声的诊疗范围。

科室派遣多名中级、高年资医师到地市级、边远、贫困地区,包括陕西山阳、洛南县、长安区、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彬县中医医院、韩城民杨医院以及非洲苏丹喀土穆市恩图曼友谊医院开展帮扶工作,显示了医疗辐射影响力。

超声科目前开展了多项新业务。介入超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乳腺、肝脏、胰腺、肾脏、肺、胸膜、腹膜、软组织包块、淋巴结穿刺活检;肝癌酒精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硬化治疗;各种脓肿穿刺引流;胸、腹水穿刺引流;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PTBD);配合外科进行射频治疗。超声造影技术:科室常规开展肝脏、乳腺、甲状腺、淋巴结、肾脏、胰腺、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技术:常规开展肝脏、乳腺、甲状腺、睾丸的弹性成像检查。其他:成人心脏及胎儿心脏检查;帕金森中脑黑质检查;骨骼肌肉、神经、关节检查。

三、医教研成就

科室承担着多项科研课题,201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级以上基金10项,校级3项,院级新医疗、新技术10项,获专利2项。1990年国家级课题“人体组织中超声传播参量的研究”和1992年的国家级课题“声学参量与传声媒介结构及组分关系的研究”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科室专家在20多个学会任职,最高为国家级学会的副主任委员。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12篇。有1人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认证的脑卒中防治专家证书。每年主办长安超声论坛,参会的医师达500人,包括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等多地区地市、县级医师参会。每年主办脑卒中培训班,受培训医师20余人。开设中日笹川合作项目超声培训班,受培训医师约20人。2013—2016年共接纳进修医师90人次,来自青海、新疆、甘肃、山西、宁夏、陕西6个省(区)。阮骊韬主任在国内权威超声专业网站“中国超声医师网”进行网络授课一次。2016年开展超声造影900余例,超声弹性成像、超声融合成像20余例;2017年开展乳腺全容积成像200余例。

输血科

一、科室简史

输血科于1980年初从检验科独立成血库,2001年更名为输血科。现已从功能单一的血库发展为集储供血、输血检验、输血治疗及教学、科研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1984年,血库成为独立科室,刘志诚担任科室主任,工作人员5名,配有两台国产冰箱和干燥箱,两台离心机,一台分光光度计,承担着整个医院的采血、供血、血液检验及配血任务,全年供血量达150万ml。在其后5年内,科室增添了低温高速离心机、酶标仪、洗板机、光照培养箱等设备,开展了对血液制品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的复检工作;1989年按照国家对血液管理的规定,停止了采血和成分血制备业务;1992年开展了血液经光量子照射并充氧后输注输血新技术,成分输血在临床达到45%左右,配合心脏外科对择期手术患者开展了自体血采集及自体输血疗法;1996年被医院授予“十年医疗安全运行单位”。

2001年王宝燕任输血科主任。2003年开展了新技术项目“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血型血清学中的应用”;2006年申报开展了新技术项目“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对Rh抗原的准确鉴定”。2007年搬入新医技楼三楼,分设储血室、配血室、发血室、血型参比实验室,并且逐步建立了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08年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血型鉴定和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卫生部室间质评项目全部合格;同年,输血科还承担了WHO中国远程教育项目。2010年输血科引入了美国AutoVue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实现了血型检验及交叉配血从纯手工到自动化的跨越;配备了输血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进入了临床输血信息化管理阶段;率先引入新技术项目“玻璃珠柱凝集法(CAT)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在省输血同行业中率先开展了血栓弹力图检测新技术,对临床危重患者的合理用血和救治起到了指导作用;同年,输血科被评为医院年度“医疗安全管理”先进科室。2013年,由输血科牵头,与医务部质控办合作编写了《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汇编》。2014年建立了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了输血管理质量控制,成为陕西省输血行业临床用血管理的领军单位。2015年更新了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临床输血的评估与评价工作,加强了对临床用血的监管;开展了患者输血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个体化输血的目标。2016年开展了Rh因子配合性输注,预防了由Rh血型系统不相合导致的溶血,进一步提高了输血安全性;同年,输血科开展了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负责本院以及其他各级医院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

二、发展现状

目前,输血科已成为西北地区输血行业的领军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7名,正高职称1人,硕士1人、本科14人。科室设有储血室、配血室、发血室、血型参比实验室、凝血检测实验室。配备有美国AutoVue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2台、专用储血冰箱3台、低温冰箱2台、专用血清学离心机6台、冷链温度监测控制系统、TEG血栓弹力图仪(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安装了气动传输装置。输血科常年供血量约1000余万ml,年均完成配血任务约35000人次,血型鉴定约45000余人次,不规则抗体筛查21000人次,完成疑难配血300多例,血栓弹力图检测10000余例,新生儿溶血病检测1000余例。

三、医教研成就

输血科主要工作内容有:血液出入库管理、ABO血型及部分稀有血型的鉴定、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测定、异型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输血治疗、输血疗效及风险评估、输血不良反应的实验室检测及评估、自体输血、血栓弹力图检测、血栓风险评估,临床输血中血液成分合理应用指导、输血相关教学与科研等。科室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总结,构建了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汇编。

在教学方面,输血科每年开展各类培训20余次;举办陕西省临床输血管理及输血技术培训班1~2期(省继续教育项目),积极参加全国临床输血学术会议。同时,输血科还承担着医学检验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及全省输血行业的督导与授课任务。

科研方面,输血科参与了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3项,院级课题2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参与),西安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著4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3部。王宝燕主任主编的《现代临床输血治疗学》,荣获2002年西安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参与的课题“Rh血型基因多态性及免疫学和输血风险研究”获得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4年王宝燕主任被聘为陕西省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被聘为《临床血液学杂志》的编委,2008年被聘为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2013年被聘为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2015年被聘为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年输血科成为陕西省输血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2014年在全省采供血系统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评审中获得陕西省采供血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在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中被评为“医院等级复审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医疗安全先进科室。

病理科

病理科的前身为1958年西安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派出的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活检室。1962年正式成立病理科,有工作人员4名,设备包括4台蔡氏显微镜及2台国产双钱牌轮转式切片机。主要承担医院病理检查、教学与医学院教研室轮转,承担教学工作。由教研室统一安排科研、技术员与教研室的轮转。年活检量为3800余例,细胞学检查为1400余例,尸体解剖20例,病理技术限于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数种辅助特殊染色。在牛恕淼主任领导下,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为科室正规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4年,张学斌教授担任主任。1984年至1990年,巩凤岐副教授任副主任,1984年至1987年张学斌担任医院院长期间巩凤岐负责主持工作。2001年张冠军副教授任副主任。2010年起,张冠军主持工作,王鸿雁副教授任副主任。2015年张冠军教授任主任,王鸿雁教授任副主任。科室现有工作人员32名。病检工作量由当初的不到4000例增加至35000余例,细胞学由不到2000例增加至15000余例,尸体解剖累积400余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由当初零星应用到现在常规应用,年检查由过去1000例左右逐步增加至每年5000余例。病理技术在常规HE切片和细胞学检查基础上,建立了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病理室,常规开展免疫组化检测、PCR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应用于病理辅助诊断。

病理科坚持三级医师负责制,对病理诊断及切片质量控制程序严格,保证了病理诊断质量,积累、整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临床病理学教学示教片,共计15个系统,2000余张切片,示教病理切片病种齐全、种类多样,为培养后续医师和进修医师提供了重要教材。

1990年以来,科室每周由张学斌主任主持的疑难病理切片读片制度,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系统提高了各级医师的业务水平,被列入西安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993年,陕西省医学会疑难病理诊断会诊中心成立,张学斌主任任法人代表负责全盘工作,机构挂靠在本科室,工作量也逐年递增,由刚开始的年150例,到2014年每年已达7600余例。病例来自以陕西为中心、辐射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约250个县级以上医院。近些年来,数量达万例,且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三级医院的病理会诊数量明显增多。2011年经卫生部批准,成为病理远程会诊省级中心,已常规开展远程疑难病理诊断工作。

1995年由陕西省医学会推荐并选举,张学斌为陕西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张冠军教授继任主委。

几十年来,科室每年都接收培养病理进修医师和技术员,先后共培养数百名进修医师和数十名技术员,进修生来自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进修生现已担任所在医院病理科主任。

教学方面,除了恢复学校病理教研室教师和科室病理医师的输送培养外,于1986年在西安医科大学招收口腔学科5年制学生,首先为科室开展“口腔病理学”教学工作。1994年开始在学校首次为七年制教学开讲“临床病理学”课程,此课程的开设为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临床病理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由张学斌主编《临床病理学》教材一部以及《临床病理学实习指导》。

1988年成为首批硕士生培养点,先后培养硕士生30名。1992年医科大学以病理科临床病理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免疫病理学和地方病大骨节病专业为基础,获批病理博士点,2010年起首次招收临床病理研究生,至今已招收5名,毕业1名。1993年至1996年间,举办了六期疑难病理诊断及病理技术染色学习班,培养各类病理专业人员200余名。自2001年开始,连续三年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习班,参加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每期学员均在45名以上(连续参加三期学习班的学员占到30%)。从2016年开始,连续两年承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肺部及纵隔肿瘤新进展学习班”。

2005年陕西省病理质控中心成立并挂靠病理科,张学斌任主任。在病理制片、冰冻切片以及免组染色方面,开展人员培养和质控工作,对陕西省各级医院病理科的人员机构、工作情况调研。科室分别在2012年、2015年被确立为骨干医师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至今已毕业6批次骨干医师共20余人,参加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2名。

近5年承担省市科研基金2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近10部。除自选题目外,其中的省部级项目“地方性甲状腺肿3034例病理学研究”获1982年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主要参与的“输精管注射粘堵剂J3胶研制及临床应用”获1983年陕西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消毒供应科

一、科室简介

消毒供应科的前身为供应室,隶属护理部管理,成立于1956年,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化、专业化消毒供应中心。目前为陕西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消毒供应专业主委单位。科室在本专业领域处于国内先进、西北领先地位。

供应科最早有6名工作人员,工作面积约100m2,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玻璃空针、针头、开放式输液瓶及莫菲滴管的回收、清洗、消毒及灭菌;手工制作棉签、棉球、大毛头、纱布块、纱条等并进行包装灭菌;临床换药、拆线等诊疗包的制作及灭菌;无菌手套的处理及灭菌;全院医用瓶装氧气的供给等。有一台0.6L下排气式灭菌器,工作流程简单,以手工清洗为主,全部物品经手工清洗、消毒后供给病房重复使用。1992年,第一次搬迁,面积约400m2,建立起区域管理的概念,明确划分了三区,购置3台脉动式预真空灭菌器;应用清洗超声机、化学消毒剂及洗涤用水清洗物品。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全院临床科室诊疗包进行集中下收下送服务工作管理模式。1996年,配合等级医院评审,首批通过陕西省卫计委两室(手术室、供应室)达标验收。1997年医院将供应室设置为消毒供应科,有31名工作人员,为医院提供一次性医疗物品、无菌诊疗包和医用氧气供给等业务。增加脉动式预真空灭菌器1台、大型洗衣机、干燥箱、毁型机、数字超声清洗机、纳米空气消毒机、蒸馏机2台、大型制氧机等设备。配合医院整体化护理,开展对东区手术室、西区手术室、胸科手术室和妇产科手术室的器械包、敷料包等集中灭菌。2007年消毒供应科搬迁至现住院大楼一层西侧,面积约1080m2。科室实施封闭式管理,室内通风采取自动循环净化空气装置,科室内网络监控系统覆盖各区域。区域分为工作区和辅助区。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包装检查灭菌区、冷却间、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拆包间等,并设立各区专业小组。科室与手术部流转的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有专用电梯。人流、物流、气流布局合理规范。全院氧气供给由瓶装氧气改为中心气站液氧集中供应。2009年,安装1台进口多舱清洗消毒机、1台新华全自动多舱清洗消毒机、1台新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1台强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2010年,承接专科器械、手术器械及敷料的统筹集中处置管理。2012年,科室内部实施追溯系统管理。2013年,安装1台新华异形全自动单舱清洗消毒机、减压沸腾式清洗机;1台强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2015年,新增1台小型超声机、1台RTV发泡机。承接全院74个护理单元止血带的集中处理,泌尿外科和手术部目镜集中处理。2016年,新增全自动进口单舱清洗机和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器。

1956—1988年护士长先后由王正英、王宗华、史秀荣、裴宗兰等担任。1989设科主任岗位,先后由高振邦、申良荣担任;护士长先后由金亚莉、汶麦霞、杨宏娟、史玲玲担任。2007年增设副护士长岗位,先后由王晓燕、白芳担任。2012年设副主任岗位,由杨宏娟担任。

二、发展现状

科室现有人员66人,其中护理人员37人、技术人员14人;副高以上3人,中级职称2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18人。

编写了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参与省内等级医院评审及消毒供应室达标验收工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负责全省各级医院消毒供应科业务指导和质量管理,制定全省质量控制计划、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考核方案;负责对消毒灭菌新产品、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引进、推广和应用;负责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承担了陕西省基层医院的专业培训、指导、参观和进修等任务,覆盖了省10个地级市,涉及80个县,编写了消毒供应科工作手册。2016年承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全程处理。建立新入职员工3个月培训方案,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编写消毒供应专业题库、器械图片,建立健全科室一级质量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

三、医教研成就

消毒供应科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学科建设,架起了和临床科室沟通的桥梁,实行重点服务对象“周沟通”和普通服务对象“月沟通”制度,对日常质量监管采取现场督导、周内问题公示、定时反馈分析;定期发放临床满意度调查表,确保无菌物品正确供给和使用。科室注重文化建设和人文科室的建设,建立科室文化墙和文化长廊,开展最美员工评选活动,组织新年联欢会、退休职工欢送会、摄影大赛、腔镜比赛、职工健步行等,营造温馨和睦的文化氛围。

1990年,微机管理医院卫生耗材获得医院新医疗、新技术三等奖。1991年6月,通过了陕西省卫生厅对供应科的验收,在全省供应室达标单位中排名第二。自2004年起,举办陕西省消毒技术管理培训班、消毒供应管理学习班、医疗机构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岗位培训班多期,学员近万人。从2007年搬迁综合大楼至今,手术量2007年为20690台,2015年比其增长了65.33%;诊疗包2007年为112820件,2015年为148112件;一次性物品供应量2007年为3741008件,2015年供应量是2007年的9.81倍;氧气供应量2007年为19463m3,2015年为703220m3,各项数据逐年创造历史新高。“酸性氧化电位水在供应中心的应用、多功能冲洗床应用”和“可追溯技术在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通过医院新医疗、新技术立项。2014年,省内首家根据国家标准制定适宜本院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44项。“带电源器械浸泡处理架设计与应用”通过医院新医疗、新技术立项。2015年,获得“手术台用多功能清洗床垫”专利1项,“带电源器械浸泡处理架设计与应用”获校级新技术认定,“减压沸腾清洗技术在管腔清洗中的应用”通过医院新医疗、新技术立项,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2篇。会议组稿9篇,选派5人参加“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年会”。年度护理科研统计排名由2014年全院护理单元第57位上升为第19位。同年,接受陕西省卫计委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科室文化建设及精细化管理受到国家级评审专家好评。实施目视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开展工作量动态数据汇总分析,年度内对科室管理制度、记录表格及各项应急预案进行审核。接收兄弟医院进修19人,比2014年增长90%。接待参观学习105人,比2014年增长228%。2016年,举办“医院评审与消毒供应质量持续改进”省级继续教育一项。举行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手术器械管理实践与创新”“手术器械的配置与包装”。近几年,中心撰写论文5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项。承担了供应专业本科生、大专生的见习、实习带教及进修人员培训任务。

科室成员在省级社团担任多项职务: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第一届内镜感染控制及管理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中国工业全体工业协会理事;陕西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2004年至今;陕西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1998年至今;陕西省护理学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消毒学杂志》编委。

临床营养科

一、科室简史

1956年建院时成立营养室,有营养师3人,负责为全院住院患者制订普通膳食、营养治疗膳食配方等工作。赵秀云主管营养师任主任。1992年,消化内科温如玉副教授调入营养室以加强临床营养治疗膳食工作。2001年营养室更名为营养科,先后由段玛瑙副教授主持工作,杨小立教授、宋政军教授担任代理副主任。2015年至今,李卫敏副主任医师主持工作。

2013年8月,成立肠内营养配制室,为全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提供肠内高营养治疗,帮助降低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加速患者康复。2015年5月,引进人体成分分析仪,患者可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肥胖病诊断、水肿测量、营养状况评价等,为患者提供健康分析数据,同时结合营养支持方案,帮助患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进行营养治疗。

二、发展现状

科室现有人员9人,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博士3人、研究生3人。承担全院住院患者的营养会诊、门诊、营养治疗与宣教、各类人群健康营养知识讲座及进修人员的培训等。

开展的业务有,基本膳食: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试验膳食:胆囊造影检查膳食,钡剂灌肠检查膳食,潜血试验膳食,代谢膳食,无色素膳食,无渣膳食;治疗膳食:高(低)蛋白膳食,高(低)纤维膳食,低脂膳食,低嘌呤膳食,低盐膳食,少渣膳食,限碘膳食,糖尿病膳食,胃切术后膳食,贫血膳食,低酮膳食,匀浆膳,素食,回民膳食,门冬膳食和幼儿膳食等;肠内营养支持:口服、鼻胃管、鼻空肠管、胃/空肠置管、肠造口、胃造口等途径的营养支持;营养治疗膳食: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妇产科系统疾病,小儿科系统疾病,皮肤变态反应,肿瘤科放、化疗,器官移植营养支持,应激状态营养支持。通过营养科的努力,陕西省新增“营养状况评估与咨询”收费项目,弥补了省营养诊疗收费项目上的空白。

营养科是中国营养师培训陕西省临床营养实习基地,为陕西省地区培养临床营养专业医师,每年指导进修医师和护士10余人次,连续多年举办省级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科室每年派医护技师赴北京协和、301医院和四川华西医院营养科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议。

三、科研成果

科室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论著35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于国际期刊7篇,获全国省级营养专业学术优秀论文8篇,科普宣教文章百余篇。组织编写了《糖尿病家庭膳食指导手册》《肺部疾病家庭保健手册》,参与医院《健康教育手册》《诊疗指南营养学分册》的编写。2013年完成省级科研攻关项目《合生元制剂防治艰难梭菌相关腹泻作用的研究》。2016年中标省级科研攻关项目“益生菌发酵乳调节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先后获医院新医疗、新技术3项,院基金3项,校基金2项,作为第二、三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攻关项目3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项,参与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1项、院临床研究项目技术立项3项,参与发明专利3项。自2014年起,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省继续教育项目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

科室协助省、市各大媒体进行营养专题节目录制,举办各种院内学术沙龙、讲座。受中华慈善基金会邀请,多次进社区进行公益健康讲座,联合省抗癌协会多次赴周边县城进行义诊,为患者进行营养诊疗和宣教。2011年首次举办科室“营养与健康趣味游艺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推广了营养健康生活理念。

科室有陕西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1名、陕西省科普巡讲专家1名、陕西省营养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1名、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名。同时,营养科于2017年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和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授予体重管理师培训基地和非药物干预体重管理示范基地,成立了陕西省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

体检部

一、科室简史

体检部于2005年建科,是陕西省保健局干部健康体检的重点保健基地。承担着陕西省厅局级以上干部、在陕享受特殊津贴的高级人才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体检保健工作。开展内科、外科、眼科、B超、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血脂等基础检验项目及腹部/彩色超声、胸片等项目。2006年购置飞利浦彩色B超,2007年引进健康体检管理系统,2008年引进罗氏全自动生化仪。被评为陕西省保健局干部体检工作优秀单位,被陕西省保健局评定为省、厅级干部健康体检重点单位。

二、发展现状

2012年医院新门诊大楼落成,体检部搬至五层,体检管理系统与医院检验和影像等系统连接,完成了体检部管理软件系统与医院医疗系统的对接。现有17间诊室,VIP接待及诊疗室2间,医师17人,护士16人,医技人员5人,营销及其他5人。医护人员参加“健康管理师”培训和卫计委组织的各项健康管理会议及培训。马茂、孟昕、王亚军、刘丽华、刘建宏、汶麦霞等在全国、省、市等专业学会担任要职。

三、医教研成就

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院基金2项,新医疗、新技术2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2015年度总查体人数38097人次。组织专家进社区和企业开展健康讲座、健康管理工作。2013年设全科医生门诊,裴晟杞承担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韩国三星电子”韩国籍员工医疗工作。2014年启动了“国际诊疗”项目,王惠芳教授主持,同年实现科研课题零的突破。2015年被陕西省保健局评定为省、厅级干部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同年,落实诊室并安排两位医生参加了首届全科医生培训和医联体分级诊疗学习。2016年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委员会授牌全国慢病防控示范基地,指导西北五省(区)体检中心的慢病防控工作。

转化医学中心

一、科室简介

转化医学中心成立于2011年12月,是在医院原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的基础上和从国外引进的优秀青年学者共同组建而成。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心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设备先进,医疗(遗传学检测)、教学(研究生培养)和科研(省级重点实验室)特色突出的转化医学中心。

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学检测开始于由妇产科吴霭如教授在1979年9月成立的妇产科遗传研究室,最先开展外周血染色体检查项目和细胞遗传学实验研究。随后在张蕴璟教授(主任)的带领下进行羊水细胞培养、绒毛染色体制备、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和优生遗传咨询工作。至1985年12月,有5例世界首报的异常染色体核型入选世界性专著《人类染色体变异》一书。

1989年,医院妇产科遗传研究室更名为临床遗传学研究室;同年11月,陕西省医学会成立医学遗传学分会,张蕴景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1991年,经研究决定,西安医科大学妇幼卫生系集中设置在一附院,成立妇女保健学教研室、儿童保健学教研室、临床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专业基础教研室及《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编辑部,同时任命张蕴璟教授为妇幼卫生系主任,李旭副教授担任临床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

1994年,由医院临床遗传学研究室和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的实验室合并,成立医院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当时员工有7名,由李旭副教授担任主任。中心主要职责:(1)为临床医生及研究生提供科研指导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服务;(2)提供临床遗传病诊治服务及实验室检测项目;(3)开展科学研究。1994年,院临床分子中心实验室被评为西安医科大学A级科研实验室。1995年,李旭副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科学家论坛大会发言。1999年,陈葳副教授担任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副主任。

2001年,中心获批成为“陕西省遗传病诊断中心”;10月,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与医院检验科合并,成立实验医学中心,陈葳副教授担任主任,马列婷主管技师担任副主任。2002年,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分子医学研究室。2008年,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从实验医学中心分出,陈葳教授担任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常务副主任。

2011年,转化医学中心成立后,由李旭教授担任主任,刘培军教授担任副主任。2015年,转化医学中心与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内分泌实验室联合获准成为“陕西省肿瘤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

二、发展现状

目前科室有职工25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4名、中级职称10名、初级职称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还有外聘兼职教授3名。

中心开展的遗传病检测项目包括常见遗传病的外周血细胞遗传学分析、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产前非整倍体FISH检测,脐血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中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耳聋基因、血友病基因筛查,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等项目。还可进行各种肿瘤细胞、牙釉质细胞、子宫内膜细胞、干细胞及小鼠染色体的分析鉴定工作。同时,还是我院成为卫计委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医院和高通量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试点医院的支撑部门。

中心负责协调所有开展临床和转化研究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先进的技术设施保障和专家咨询指导。每年在中心完成研究课题的研究生近100名。中心在肿瘤遗传学、激素相关肿瘤和软骨发育及异常等方向形成了有影响的研究团队,并分别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和面上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课题。同时,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临床组织样本库,其标本管理系统与我院的HIS和LIS系统对接,便于临床信息的查询和统计。

三、医教研成就

在遗传病诊断方面,中心每年完成染色体分析超过500例,中孕唐氏综合征筛查3000例,并完成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16例。

中心不仅承担临床遗传学教学工作,还完成省内外医学遗传学进修生的带教以及本科生的暑期培训任务。目前,已在中心完成研究课题的院内外博、硕士研究生累计350人。中心李旭教授已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30名,刘培军教授、武淑芳教授和祭美菊副研究员已指导7名博士、5名硕士毕业;目前中心老师指导的在读博士人数共有46人、硕士9人。

在科研方面,中心先后承担各类基金资助45项,总金额1286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2项,含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个面上项目和9个青年项目;省部级基金资助10项;院级和校级项目13项。发表SCI论文84篇,中文核心期刊2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截至2016年,中心还收集到600余例各种类型肿瘤的组织标本及6000余例各类肿瘤患者的血液标本。

中心成员出版专著7部。其中李旭教授著有《癌基因 抑癌基因 肿瘤相关基因》《妇产科学》《医院管理制度与评审评价》《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医学遗传学》“国家医学电子书包”。武淑芳教授著有《骨内科学》“编万方医学网临床诊疗知识库——风湿病学——代谢性骨病”。刘培军教授著有《医学遗传学》。

中心成员获奖共10项。1999年,李旭教授参与的“人脐血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李旭教授参与的“肾移植术后IL-2、sIL-2R和IL-6的检测及其作用研究”和“进展期肿瘤手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分别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03年,李旭教授参与的“p53 5-8外显子在喉癌中的表达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李旭教授参与的“诊断超声对人早期胚胎安全性的研究——人早孕绒毛细胞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李旭教授等主持的“新建人膀胱癌、肾癌细胞株的生物遗传学特性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武淑芳等主持的“软骨功能障碍的关键调控机制和干预效应研究”课题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李娟参与的“女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李旭教授参与的“热休克蛋白70和糖调节蛋白96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免疫佐剂功能的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王翔副教授参与的“陕西省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干预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荣誉奖励方面,1997年,李旭教授获得西安医科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4年和2012年,李旭教授两次荣获“全国优秀医院院长”。2010年,李旭教授获卫生部“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刘培军教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武淑芳教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李旭教授获陕西省“三秦人才”。2015年,武淑芳教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中心成员在全国和省级社团担任多项职务。1998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2001年,李旭教授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生物技术组专家。2002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陈葳副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学会首届主任委员和《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主编;陈葳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遗传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和检验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9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学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陈葳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遗传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和检验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2012年,刘培军研究员任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样本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娟任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样本库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年,李旭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第六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王翔副主任医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赵乐副研究员担任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第六届委员兼秘书;武淑芳教授担任陕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014年,刘培军研究员担任陕西省保健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淑芳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科基础工作委员会委员。2014年王耀春副研究员担任陕西省药理学会第二届化疗药物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省保健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武淑芳教授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第一届中国部学组委员。2016年,武淑芳教授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委员。

在学术交流方面,每年都有4~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心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包括夏家辉院士、杨焕明院士和郁华教授等。2002年,中心组织在西安召开的中国遗传学会六届三次青年研讨会,贺福初院士等多位知名专家参加会议。2016年10月28日至2016年10月29日,转化医学中心在西安唐城宾馆承办“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2016年学术年会”。2016年2月,张燕副研究员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学2年。2016年10月,王耀春副研究员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访学2年。

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

一、简史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普通外科党正祥领导一个小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其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清解二号注射液”获得国家专利。1981年陕西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室。1988年,原西安医科大学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后来交由第一附属医院管理。1993年,潘承恩教授成立了肝脏外科研究室,当时还有激光研究室、氧合器室以及后来郑国强主任技师掌管的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室等,形成了我院学科交叉研究、医工结合应用研究的盛景。

2009年9月,肝胆外科吕毅教授带领马锋等几位年轻同志,遍访我校医工结合方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黄诒焯教授、潘承恩教授、宋蔚青教授、王黎教授、郑国强主任技师等,决心创办国内首家高水准外科技术创新平台——“外科梦工场”,在李旭院长大力支持下,2010年6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主要目标为外科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包括设计研制先进的外科手术器械与设备、探索新型生物材料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促进各种基础研究成果向医学实践转化、培训和推广外科技术等。

2011年11月10日,获批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11月22日,批准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外科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2年9月14日,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卢秉恒院士为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年10月23日“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研究单元独立运行。研究所所长吕毅,常务副所长刘正稳,副所长李建辉、吴荣谦,办公室主任马锋。工程中心主任吕毅。科室成员: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吴荣谦、马锋、王浩华、史爱华、杨丽斐、柯梦云。教授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

二、发展现状

2011年12月12日,国内首创的高频电刀无线控制装置正式在临床试用。同年,12月24日,与肝胆外科、介入科及麻醉科联合,国内首创的“狭窄胆道磁压榨疏通术”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已开展同类手术3例。

2012年8月10日,国内首创“磁压榨胆肠吻合技术”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已开展同类手术48例。同年12月,“医工结合腹部外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

2014年6月6日,国际首创“磁压榨直肠阴道瘘修补技术”与邹余粮教授团队合作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已开展同类手术3例。

2015年11月26日,指导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高亚教授团队开展国内首例“磁压榨狭窄食管吻合重建术”获成功。

外科技术创新研究相关仪器设备主要有:大/小动物呼吸机麻醉机、多普勒超声、腹腔镜、电子纤维胃镜、移动式C形臂、高频电刀、带有摄像系统的手术无影灯、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等;齐全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医工结合研究相关设备主要有:充磁机、磁压机、球磨机、电子万能实验材料机、3D打印机等。

中心面积1000m2。设有动物杂交手术室、小动物手术室、磁外科研究室、生物工程研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室、计算机辅助模拟室、成果展室、培训室、资料室、洽谈室等。

三、医教研成就

新医疗、新技术:学术带头人吕毅主任指导临床开展以磁外科技术为核心的极具创新性的新医疗、新技术10余项,尤其在磁压榨消化道重建、血管吻合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有计划性地开展如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刀在肝胆外科的应用、吸痰机器人等新医疗、新技术。远程会诊机器人已临床应用。

教学与人才培养:2010年9月,举办“陕西省外科青年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竞赛”及“陕西省器官移植学会血管吻合技术培训”。11月,举办“术中控血技巧”研讨及比赛活动、“强生爱惜康生物外科肝脏止血沙龙”活动,受到了央视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1年7月,举办七年制医学生现代外科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活动,并配备讲义及视频教学光盘。

2011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与强生专业教育在全国设立的“临床外科基本技术培训中心”在我院落户并挂牌“外科梦工场”。

2012年、2013年,连续举办两届“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外科创新与实践”。

2014年3月,开始承担新设研究生课程“现代外科操作基本技能概要”。

2015年1月,“真肝模拟人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外科专家鉴定会、培育论证会。

2015年6月30日,入选“陕西本科高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承担医院教学部每年的本科生暑期学校、学校教务处的本科生开放周教学任务以及研究生课程。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5人、博士研究生13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博士研究生26人

科研成果:2012年,“狭窄胆道磁压榨疏通术”被评为西安市十大科技新闻。

2013年,“现代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构建现代外科技能训练平台,培养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分别获得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

2014年,“基于磁压榨技术的门腔分流研究”获陕西省首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二等奖;“磁吻合血管快速重建技术及应用”获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

2015年,“微型智能手术照明摄像机研制”项目,获得西安市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及1万元奖金资助;参加第46届世界外科年会,获得Grassi奖及1000美元奖金;获2015年中国医疗工业发展与创新大奖“最佳医学发明创造奖”2项,“发明家荣誉称号”3项,“最佳网络人气奖”1项。“磁压榨直肠阴道瘘闭合修补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真肝模拟人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系统”均获第二届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等奖。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专项基金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1项,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项;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陕西省“13115”项目1项,科技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群)3项,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1项;校院级课题3项等。

发表SCI论文46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磁压榨胆肠吻合技术始创、拓展及临床应用”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吕毅教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消化系统疾病》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能力提升与训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交流合作:2012年10月22日至28日,美国匹兹堡大学Ira J.Fox教授和Alejandro Soto-Gutiérrez(Alex)副教授来我院进行系列学术交流活动。10月26日,李建鹏博士参加美国ACS年会,并做口头报告。

2014年4月25日,吕毅教授应邀参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举办的“外科植入物用钛合金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11月3日,参观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双方拟在激光在外科领域应用开展合作。

2015年2月25日,与西北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互访,并就优化真肝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达成了合作意向。9月25—27日,参观考察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就深入开展磁相关合作达成初步意向。11月7日,吕毅教授受邀参加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做《数字与远程移动医疗》的专题讲座。11月14日,中心四个项目参加“天贝杯首届医生创新大赛”复赛,获得“创新之星”称号。

2015年1月17日,四川大学石应康教授考察模拟人训练系统;10月16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王县成副主任一行参观外科梦工场;11月9日,省科技厅安西印副厅长视察中心,对于中心在协同创新方面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2010年至2016年,联合实验动物中心连续举办“实验动物祭”活动,并将每年6月定为“动物祭活动月”。2011年至2016年,连续举办六届“多学科联合攻关学术研讨会”。2011年5月29日,举办“再生医学与临床工程学术研讨会”。2012年8月18日,举办“医工结合技术创新研讨会”。2014年、2015年教师节,举办“医工结合,师承创新”教师节座谈会。2015年8月16日,举办广东天普公司“真肝模拟人腹腔镜技能培训”活动。2015年8月26日和2016年5月7日,举办“半导体激光肝切除技术实验进展研讨会”。

科室近年来承办的大型省市级以上大型学术会议:2015年10月30—31日,举办磁压榨吻合技术培训暨生物磁医学应用推广研讨会。百余位材料学、生物医学研究人员临床外科专家及外科中青年医生参会,此次大会标志着“中国磁外科启航集结号”正式起航。

马锋同志获2015年学校“爱岗敬业优秀教工”称号;2016年3月,吕毅、马锋分别任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智能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2016年4月,吴荣谦教授获批陕西省“百人计划”。

党委·院长办公室

党委·院长办公室是医院的综合办事机构、党政工作运转的重要枢纽,负责全院性党政事务,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服务大局。

院长办公室于1956年8月成立,成立之初设有秘书1人,医务秘书1人,文书1人,打字员1人。1959年5月,成立档案资料室。1962年9月,医教办公室与院长办公室合并为院长办公室。1963年4月,医教办公室从院长办公室独立。2008年重大项目办公室挂靠院长办公室。2009年,重大项目办公室撤销,学科建设办公室挂靠院长办公室。2013年,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挂靠院长办公室。2014年10月学科建设办公室独立。2015年3月,根据医院职能并轨与调整,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合并为党委·院长办公室,党委协调、扶贫工作、控烟工作等职能归属党委·院长办公室。

1956年,田文德为院长办公室首任主任。1981—1987年,闫皓任主任。1987—1991年,张传录任主任,原成均、丁会文、陈小燕、郭卫峰先后任副主任。1991—1995年,陈小燕任主任,郭卫峰任副主任。1995—1999年,郭卫峰任主任。1999—2001年,朱建荣任主任,胡玲珍任副主任。2001—2005年,马辛格任主任,马亚丽任副主任。2005—2009年,马亚丽任主任,贺宏任副主任。2009—2012年,任予副主任主持院长办公室工作,边永娜为副主任。2012—2015年,边永娜任主任,马欣任副主任。2015年至今,韩建峰为主任,马欣任常务副主任,毛慧萍任副主任。

党委·院长办公室一直致力于为院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主要负责起草医院规章制度、党政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领导重要讲话、医院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文稿等;组织安排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院领导晨会、专项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以及会议决议、纪要的整理、发放和督办;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院内外重大活动、重要接待,安排医院重要外事活动;规范医院各类公文处理;严格用印规定;协调医院重大事项推进、医院信息调研报送、医院安全稳定和应急事件处置等;加强内控管理,目前拥有管理制度13项。主要统筹完成的全院性事项和活动有:

1956年9月1日,院长办公室组织召开医院第一次例会,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从此建立;9月5日,组织召开医院领导第一次行政会议;9月20日,开始实行每周一次的医院行政查房制度。“文革”期间,医院各项会议制度中断。1971年12月,率先恢复了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1975年7月,恢复行政查房制度。1979年,在管理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恢复了行政会议制度。2003年,开始实行隔周一次的例会制度。2006年,例会材料全面改版。2007年,印发《督察督办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医院决议执行督办的方式和流程。2011年,院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原始材料整理归档。2013年8月29日,院内办公系统(OA)正式上线,公文规范,效率提高。2015年,实行院级会议会前审核阅签制度。

1981年11月,完成了1965年至1980年所有积存文件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任务。1989年7月,成立综合档案室,科学管理医院档案资料,1990—1999年郭卫峰兼任综合档案室主任。1997年开始,文书档案资料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装订、装盒,制作电子目录,以便查询。2007年,完成综合档案(人事档案除外)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规范了医院各类合同、协议管理。档案编研方面,编撰完成了医院《年鉴(2011~2015卷)》。

1985年前,院长办公室兼管外事工作。2005年,外事职能由对外联络部负责。2009年,外事职能重新归入院长办公室。2013年,建立完善外事活动管理制度。近三年,年均开展院级层面外事活动30余项。2016年9月,成功举办“第六届中美健康峰会”,美国、英国、韩国等10个国家的72名外宾参加了会议。

1986年9月8日,负责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组织和会务工作。1996年9月8日,负责建院40周年庆祝大会组织和会务工作及部分院史编纂及审校工作。2006年,负责并完成50年院史编撰工作。2007年,牵头组织完成新住院大楼搬迁工作,同年10月26日,参与建院50周年纪念暨新住院综合大楼落成使用,门、急诊大楼奠基庆典活动。2009年,负责牵头一附院接受陕西省等级医院复审的筹备工作,并于2010年以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三甲”复审。2012年,组织新门、急诊大楼开诊仪式。2011—2013年,牵头组织优质医院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评审现场评审评价工作。2015年,与医务部联合牵头,精心组织实施,顺利通过陕西省等级医院复审。2016年,牵头组织并圆满完成医院迁建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誓师大会”。

组织统战部

组织统战部成立于2015年3月,前身为党委办公室。筹备建院初期,于1956年8月设立党支部,李荣阁为党务工作专职干部。1957年9月成立党总支,张贵荣负责党总支办公室工作,何少珍任专职干部。1959年7月,医院正式成立党委,下设党委办公室,张贵荣负责办公室工作,李荣阁为专干,主要负责组织、宣传、基层党建、共青团及统战工作。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及之后一段时间,主要负责基层党建、整党工作和“文革”中冤假错案的平反。1979年5月,刘厚友任党办主任,晏克娜为副科级秘书。1980年初,主要工作职能包括组织、宣传、电讯、统战、干部、团青等。1981年1月,吴守忠任主任,1985年1月,郭彦清任主任至1991年2月。1986年12月,王良钺为副主任至1988年5月。1991年1月,王宏武为副主任,1992年2月,王宏武为主任至1994年3月。1991年1月张华为副主任至1995年1月(期间1994年3月主持工作)。1994年3月,李秦任副主任,1995年1月,李秦任主任至2008年1月。1995年1月,高毅军任副主任至2004年4月。2004年,党委办公室将宣传工作职能划离为宣传中心。

2015年3月,党委办公室与院长办公室合并,其基层党建、干部管理、统一战线等主要职能划离,正式成立组织统战部,目前,部门组织架构健全,管理制度已达17个。

多年来,医院党建工作持续创新载体和形式,深入开展党建研究与实践立项、推优评优、党建研讨会、党支部结对帮扶等活动,积极参加学校“五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全面建立支部文化园地、党支部书记微信群和党员微信群;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年度干部培训工作、完善干部考核体系、落实援助工作任务;推进统一战线民主管理,开展民主党派人士谏言献策活动、义诊活动,同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近年来,部门牵头举办的大型全院性活动和会议主要有:

2002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中层干部学习班、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孟绍菁学习”和“年度评选”活动、举办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庆祝十六大”医院形象工程展示活动。2003年,制定54学时的全院职工学习计划和安排、召开非典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开展落实“三个代表”医疗服务下基层大型义诊活动。2004年,组织开展以“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主题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教育活动、举行文化艺术节活动并确定我院院训、院旗、院徽、院歌内容。2005年,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评比活动、开展“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标准”演讲比赛并形成医疗、护理、医技、管理、后勤等7类岗位党员先进性标准96条、筹备合校后医院第一届党代会各项工作并顺利完成党代会各项议程。2006年,组织开展两期党务干部工作培训班、围绕《党章》和“八荣八耻”内容全面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医院年度扶贫工作。2007年,组织开展第一期党建研究与实践立项活动、举办“统战成员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提案活动。2008年,组织召开第一期党建研究与实践立项表彰大会和经验交流会、召开基层党建研讨会。2009年,组织全院职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开展医院年度推优工作和党支部换届改选工作;2010年,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召开医院第二次党代会、开展送医送药健康宣教活动和“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开展专题义诊宣传活动。2011年,组织全院党员召开党史专题报告会、深入开展“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和表彰活动。2012年,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全面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暨党建研讨会。2013年,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组织统战成员开展“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活动。2014年,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第二期党建研究与实践立项活动、举办“坚持从严治党,永葆政治本色”专题报告会。2015年,组织统战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项工作、开展学校第十二届党代会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完成全院临床医技、党政职能科室整体干部换届调整工作。

宣传部

宣传部是医院党委领导下的职能部门,负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医院文化建设等重要任务。作为院党委的具体责任部门,目前是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理事单位;全国省级以上综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医院报刊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华医院论坛》杂志副主编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教育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视听教材制作委员会委员单位。

医院宣传工作始于1959年7月12日党委正式成立后,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委办公室全面负责。1968年8月6日,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办事组、政工组、后勤组,统领医院党政工作。1972年12月5日,医院党委恢复,党委办公室继续负责医院宣传工作。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委部门的各项工作逐步恢复。1982年院党委在党委办公室开始设置了兼职宣传干部和专职宣传专干,具体负责宣传工作。此期间创建和编写《简报》,随每月院例会发放,记录和宣传医院阶段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1989年,与电教室合作,共同推出了陕西省首家医院自办节目《半月新闻》,开办近50期。2002年创刊《一院信息》医院报刊,后因网络媒体涌现,于2008年停刊。2004年4月22日,院党委决定医院宣传工作由党委办公室分出,成立宣传中心,高毅军任主任。2005年4月,成立对外联络部,医院的媒体事务划归外联部管理。10月,撤销医院教学科电教室编制,合并至宣传中心。2008年1月30日,医院门户网站正式运行。2009年3月2日,宣传中心更名为宣传部。2010年,建立了医院播控平台,对医院综合大楼、门诊及其他楼宇进行了电视播出点对点实时控制播放。宣传部配合开展的“病友会”活动在全院启动,被公认和赞誉为是健康教育的新形式。2011年3月,医院推出自办电视节目《医院播报》。4月陈锐、杨涛任副部长。2013年,宣传部网络组设备、人员、职能并入网络信息部。2014年8月,“交大一附院官方微信”开始运行。2015年4月陈锐任部长,庞亮任副部长。

随着建设步伐加快和医改深入推进,宣传部的工作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完善了科务会领导下的职能分组负责制。坚持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核心,开展为医院和科室发展建设宣传服务、为广大患者群众提供医学资讯与科普信息服务。着力建设医院主网站新闻信息及微信公众号、医院微博的采编发布平台,电视专题片制作、医学视听教材片制作、照相录像、住院楼电视大屏幕与院内闭路电视播放平台,医院各类公益宣传栏、横幅、宣传册(页)等制作平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研究平台。目前已实现了医院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式发布。

宣传部始终以党的宣传工作路线方针为指导,紧密围绕党政核心工作,为医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多次荣获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省级医院分会和城市医院分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宣传部多次获思政论文优秀组织奖。2011年制定《医院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016年制定《思想引领文化致胜——一附院党委推进“思想交大”建设实施方案》,先后多次被评为“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在2015年第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获“医院形象与传播”五星级大奖。2017年7月获中国医院历史与医学人文论坛二等奖。

“两微一站”网络媒体建设步步领先:2014年开通医院微信公众号,当年获评“中国医院微信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全国第五位。2015年入选全国“综合医院类微信公众号前20强”,获“2016年度中国医院微信公众号百强”(第36位)、“陕西省微信公众号十强”(第1位)等殊荣。

与“人民网”、《健康时报》、西安电视台《健康第一线》、《大众医学教育》、《家庭医生报》、《当代陕西》、《陕西画报》等媒体和栏目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有数十篇新闻报道播出或刊登。2015年中央级媒体刊登的数量突破100篇次。

宣传部围绕发展大局,以“思想引导、坚定改革发展信心”为基石,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多措并举,彰显“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宗旨,弘扬“生命至上、服务第一、爱院敬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打造医院良好品牌,实现医院“双一流”名院目标。

工会

院工会于建院初期成立,1957年3月配备专职工会干部,工会组织参与医院发展建设。“文革”期间被解散,1979年恢复工作。1979年至1982年11月,章尔仓任工会主席(兼);何英于1984年至1985年任工会主席;丁澄于1987年9月至1998年11月任工会主席;郭卫峰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7月任工会主席(兼)。

2000年并校后,李楠于2002年3月至2002年11月任工会主席;师有生于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任工会主席。2005年院第三届教代会暨工代会下设12个部门工会委员会,制定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黄西生于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任工会副主席(主持工作)。2012年召开第四届教代会暨工代会,按照医院学科整合和专科特色,重新调整并成立了14个基层部门工会委员会。吕毅于2012年3月至今任工会主席(兼)。2016年修订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

工会组织构架为: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福利委员会、住房管理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工会委员会负责领导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青工工作委员会、女工工作委员会、部门工会委员会开展工作。工会办公室是院工会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目前有专职工会干部6名,职工文化活动社团协会9个,职工文化活动站1个,全院会员4450余人。

院工会在院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认真履行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纪检、审计、行风等部门一起积极做好“院务公开”的协调督导工作,定期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建言献策活动,多层次、多渠道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积极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多年来,院工会坚持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多次代表医院参加国家、省市及学校的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坚持慰问省级以上劳模,积极向上级推荐先进典型,引领职工树立岗位建功立业意识。坚持开展“五必访”送温暖活动,为职工办好福利,关心职工工作和生活。多次被上级工会评为先进分会,2013年被评为“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院工会动员和组织全院教职工,为实现我院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的发展目标,创建和谐医院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积极“争先创优”,协助配合医院荣获2014年11月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10月荣获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2016年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不断开展职工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争创“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唱响“爱岗敬业、岗位建功立业”的主旋律。

纪委·监察室

纪委负责维护党纪党章党规,监督检查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和执行法规政令的情况;协助院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落实“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围绕“监督执纪问责”,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受理对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检举、反映,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程序对党员违反党纪的问题进行查处;受理党员的申诉,维护党员的权利;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研究,组织开展纪检干部培训等。

监察室负责监察医院各科室遵守和执行法规政令的情况以及执行医院决定、规章的情况;对“三重一大”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监察;受理并查处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对于严重违反医院规定,不能认真履职、给医院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据国家及医院相关法规制度予以问责;督促落实监察建议和整改措施,受理监察对象不服医院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等。

纪委监察室每年度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的教育,先后6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及业务骨干近400人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编写“一附院廉韵系列学习资料”、《中国好医生》光盘、《医院反腐倡廉法律读本》,通过媒介及时宣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2005年,编写《医院采购物流管理手册》,2006年,建立《医院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实施办法》。制定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领导干部谈话和诫勉制度》《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制度》《招标监督工作实施办法》《院务公开工作监督实施细则》《购销及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医院管理工作问责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20余项。十八大以来,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把执纪监督问责落到实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方面,规范并完善“三公”经费管理等制度。对重点岗位、重要环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环节监督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抓早抓小,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运用“制度+科技”“人防+技防”的手段,2016年10月完成廉洁风险防控信息平台的验收,全面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和防统方管理工作。

2000年,配合学校完成“文森公司”及教学科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2009年以来,共立案调查和配合司法机关调查案件9起,对21人给予党政纪处理,其中独立立案调查完成3起违纪案件并予以处理。落实“一案双查”,严格执行“一案两报告”制度,对于违规违纪人员做出相应处理的同时,形成案件调查报告、案件剖析报告,并将处分情况进行全院通报。2012年,首次申请到西安交通大学党建研究与实践课题“高校附属医院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探究”并顺利结题,同年获医院“优秀科室”荣誉称号。

20世纪80年代初期,纪检工作归口党委办公室,赵庭忠负责纪委工作。1985年,设立纪委办公室。1989年5月,成立监察室。1995年3月,监察室更名为“监察科”。2001年,纪委办公室和监察科合署办公,成立“纪委监察科”,2015年5月,更名为“纪委·监察室”。

1998年5月,医院第六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纪委委员:李秦、李玲君、李富堂、吴智泉、郭卫峰。2005年7月,合校后的医院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纪委委员:马茂、冯广林、李秦、李玲君、耿希刚、黄西生、潘欣。2010年3月,医院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纪委委员:马茂、马辛格、马现仓、任予、刘昌、李安平、李玲君、耿希刚、王金侠。

历任纪委书记及任职时间:王周文(1985年3月—1993年11月);郭彦清(1993年11月—1998年5月);郭卫峰(1998年5月—2000年7月);李旭(2000年7月—2003年10月);潘欣(2003年10月—2006年9月);闫侃厚(2006年9月—2008年12月);马辛格(2009年1月至今)。

纪委副书记及任职时间:田苏亚(1993年11月—1998年5月);李富堂(1998年5月—2003年10月);冯广林(2005年7月—2008年11月);李玲君(2009年3月至今);刘昌(2010年3月—2014年2月)。

监察室(科)主任及任职时间:李新会(1989年5月—2001年1月);张华(2001年1月—2004年4月);冯广林(2004年4月—2008年11月);李玲君(2011年1月至今)。

监察室(科)副主任及任职时间:王敬(1995年—2001年1月);孔新存(2005年8月至今)。

团委办公室

团委办公室依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的四维工作格局,以青年人才培养和青年团队建设为核心,培育健康积极的青年文化为导向,品牌活动和社会服务为载体,积极构建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1980年5月至1983年3月,郭友任书记,周俐兰任副书记;1983年3月,周俐兰主持团委工作至同年12月。

1983年3月12日,医院共青团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院团委会。同年12月,任命郭卫峰为团委书记。1984年授予校级“优秀分团委”称号。1985年获校“红五月”歌咏大赛特等奖,授予郭卫峰“优秀团委书记”称号。

1986年4月,任命于大平为团委书记。

1987年11月,任命李玲君为团委书记。

1989年10月16日召开院第七届团代会,选举产生院第七届团委会委员:王小宁、王杰、李文荣、李玲君、胡瑾岩、张允东(学生)、董黎明,李玲君当选为团委书记,董黎明当选为团委副书记。任内,1992年1月成立院集邮协会;1993年12月成立院摄影协会;1996年启动院级“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评;1997年成立院志愿服务队;1989年12月,获团省委“全省集中颁发团员证工作先进集体”,李玲君获“全省集中颁发团员证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肾移植科荣获首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全院首家),肝胆外科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九病区护理单元获校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授予肾移植科团支部“陕西省红旗团支部”称号(全省10家);1999年4月,肾移植科、肝胆外科、三病区护理单元、幼儿园获1997—1998年度校级“青年文明号”称号。1997年至1998年,李玲君获校级“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1998年,杨勤玲获首届省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999年1月12日召开院第八次团代会,选举产生院第八届团委会委员:韩菊、张月浪、和新颖、陈锐、韦剑平、孙亚莉、李艳芬等七人,韩菊当选团委书记,张月浪(兼职)、和新颖当选团委副书记。任内,2001年12月14日,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韩菊当选校二十四届团委会常委。2002年6月,举办全院科室网页设计竞赛;同年组织医院青年志愿者暑期医疗服务队赴彬县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2000年5月,团省委授予心内科“陕西省新长征突击队”;2001年5月,普外科九病区、肾移植科被卫生部、团中央命名为1999—2000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同年,心内科、儿科团支部获校级“先进团支部”称号。2002年医院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彬县医疗队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会、团省委联合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队”,获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王健生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03年传染科团支部获校“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内分泌科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吕毅获第三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孙超峰获“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贠瑞燕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6年1月,青年志愿者协会获“陕西省青年突击队”称号,刘昌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称号。

2006年4月30日召开院第九次团代会,选举产生了院第九届团委会委员:陈阳静、高琰、谭峰、李洁琼、张广健、左煌、赵艳芳等七人,陈阳静为团委书记,高琰为团委副书记。任期内,2007年举办首届“医韵杯”职工歌手大赛。2008年白沛松入选北京奥运志愿者并担任陕西奥运服务队小组负责人,团省委为医院志愿者服务团队授“沛松志愿者服务队”队旗,白沛松荣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及第八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团省委“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座谈会由我院承办并在我院召开;同年3月,团省委授予重症医学科“陕西省青年突击队”,王健生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2011年,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2012年,开展“明日之星”优秀青年评选,组织“视界行”青年考察学习活动,陈阳静获校级“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创建“蒲公英”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可视化志愿服务标识体系,启动门诊志愿服务活动;5月,重症医学科被团中央等8部委联合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王铮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9月,承办省卫计委“弘扬职业精神,放飞青春梦想”主题演讲比赛。2014年4月,药学部获2013—2014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5月,李磊获第十三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12月,王健生获“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同年启动“青年讲者计划”。2015年3月,邓景元获省、市“优秀志愿者”。

2015年5月,王蜜蜜为团委副书记。同年举办首期“嘿,青年!”成长交流沙龙、首届青年职工游泳比赛,引入“艺术志愿服务”进医院——设立门诊钢琴音乐角,开展“送文艺下病区”专场演出,举办艺术志愿者“新年音乐会”;药学部、重症医学科被团中央等8部委联合授予2013—2014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2016年4月,邓景元康复志愿者团队获第15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全省首批);10月,检验科、神经内科获校级“出彩团支部”;12月,检验科获2015—2016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

团委共三次获学校“红旗团工委”,多次授予“志愿服务特色团工委”“组织建设与组织创新特色团工委”称号。

离退休办公室

离退休办公室是在院党委领导下,负责全院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1987年前,离休干部由党委办公室一名专干分管,退休干部由当时的人事科分管。1987年成立了老干部工作科。1991年离退休工作合并管理,成立了离退休工作科。2000年与西安交大合并后,更名为离退休职工管理科,2015年5月更名为离退休办公室。2004年成立离退休党总支,下设离休支部1个、退休支部4个;2009年换届,设离休支部1个、退休支部7个;2016年12月换届,设离退休支部4个、退休支部4个。

离退休办公室积极推进落实“六个老有”和“两项待遇”的落实,制定离退休管理办法、工作计划;组织离退休职工政治学习、文件传达和各项政治活动;鼓励离退休职工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办好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协调各老年社团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宣传教育、参观游览、医疗保健、文娱体育等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举办趣味运动会、游艺会;认真处理离退休人员来信来访,定期召开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及时听取和了解老同志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及时合理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代表医院探望和慰问生病住院的离退休职工,组织节日慰问活动;做好老年福利工作,协助离退休职工原科室妥善处理老同志病逝后有关事宜。

1987年至2009年,周俐兰先后任离退休科副科长、科长、总支书记。成立养生太极班、竞技麻将班、门球社团等,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门球、竞技麻将等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至2015年,康玲先后任副科长、科长,并担任总支书记至今。开展“传承医院优秀文化、发扬医院优良传统”系列活动,完成《征文汇编》《前辈的足迹》《心中的祝愿》《时光的追溯老照片》等,申请“传承医院精神,凝练医院文化软实力”,党建立项结题答辩获全院第一。2012年至2016年先后获先进党总支及党建创新特色党支部。不断挖掘医院前辈历史故事,传承医院优秀文化,开展调研探索老有所养的新途径。荣获2010年度、2014年度陕西省老干活动中心先进活动站称号。

2015年5月至今,白丽平任办公室主任,罗俊任副主任。梳理、修订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并编制成册。积极推进尊老爱老文化,为75周岁以上老同志制作“关爱卡”,协调相关科室为老同志就医提供绿色通道。成立银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门诊导医、义诊、医院文化传承等活动,为老同志老有所为搭建平台。实施暖心工程,走访慰问住院、困难、卧床不起及80岁以上的老同志,了解情况、建立档案,确定关注等级,制订帮扶措施。离退休办在医院优质资源下沉的战略布局中,组织离退休老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巡诊,在医院分级诊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共有离退休社团七个,即声乐、广场舞、养生太极、形体、手工、竞技麻将、葫芦丝班等。在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离退休办公室将努力构建以人性化服务为核心的离退休管理体系,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和创建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发挥着离退休职工应有的作用和聪明才智。

医务部

一、历史变迁

医务部的前身为1956年9月设立的病案统计室,隶属住院处。1963年,医教办公室成立,由范青平主持工作,负责管理教学、医疗、护理、科研和师资培养等工作。1966年1月,医教办公室与护理办公室合署办公,莫淑珍负责医疗工作。1979年6月,医疗科研科成立,黄朝卿、庄清芳任正、副科长;1984年9月苟寒梅任科长,王金堂任副科长。1985年7月刘莉任副科长。1986年11月医疗科研科改制为医疗科和科研科,王耐冬任医疗科长,王金堂任副科长。1987年王金堂、郭美蓉任正、副科长。1988年侯抗日任科长,张叶霞、郭美蓉任副科长。1991年11月任炜任科长。1995年3月,张叶霞副科长主持医疗科工作,张绪生任副科长。1995年3月,医疗科更名为医务科,张叶霞、郭文奇任正、副科长。2001年1月8日,李正仪任主任,朱建荣、郭文奇任副主任。同年1月15日,医疗科、门诊部、干部病房管理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控制感染科、病案管理科合并为医务科,行风办亦附设在医务科。2005年医务科更名为医务部,刘正稳教授任主任,郭文奇为副主任(正科级),原辖行风办公室、医保办公室、干部病房管理科、门诊办公室分别独立,门诊办公室恢复原门诊部建制,干部病房管理科改为干部健康中心。同年成立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ICU(重症监护病房),拥有标准床位14张,Philips中央及床旁监护系统等设备,实行半开放式管理,为我院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平台。2006年7月,中心ICU成功抢救了两位重症中暑患者。2006年,制定关于执行新《病历书写规范》的补充规定,设计《住院患者知情同意书》,起草医院各医疗、医技部门医疗指标量化评估办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单病种质量控制等相关规定。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腔镜中心、先心周围血管科;对检验项目、超声项目进行同类集中合并。对2005年各科室医疗指标分别进行了科室和个人工作量对比考核,进行《疾病诊疗指南》编纂。成功申报卫生部“医疗综合楼及备用物配置”“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重症监护和急救能力的建设项目”三大项目。2008年,受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委托,开展降消项目县级专业技术人员临床进修培训。2009年3月,郭文奇任副部长(主持工作),禄韶英任副部长兼感控办主任。2009年7月,郭文奇任部长,李红霞任副部长兼质控办主任,实行大部制管理。2010年,相继成立了肝胆病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肾脏病医院和肿瘤医院。2010年,在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等级医院复审排名中分别荣获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全省综合医院岗位大练兵大比武中我院获得团体优胜奖一项,单人一等奖八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两项。编写《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急性肺梗塞诊疗指南》,并进行全院培训;制定《突发意外事件应急预案》。8月,受卫生部人事司委托,开始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2011年,向全院各科室新进人员发放《医疗核心制度》手册、《输血知识手册》手册,对《医疗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2011年5月,邹余粮任副部长;受卫生部和河南省卫生厅委托,接收河南省骨干医师培养工作。2012年,印发《危急值报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版)》《出院患者随访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医疗资源有限时医院诊疗管理暂行规定》《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修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流程。2012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康复治疗人员培训工作,我院为陕西省唯一一家指定单位,现已培养三批康复治疗人员。2013年,拟定了医疗工作制度、医疗工作流程的修订方案,全年共制定、修订医疗工作制度53项;完善医疗工作流程55个。2013年优质医院创建过程中,我部负责205条创优条款创建工作,其中核心条款23条,获得“优质医院创建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受陕西省卫计委委托,开展“县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建设项目”学员培养工作。2014年8月,邹余粮任部长,2014年度获“综合考核先进科室”荣誉称号。2015年3月,以眼科为试点开展日间病房工作。同年4月,盖晓红、石建、李红霞担任副部长,分别分管医务部办公室、感染控制办公室和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工作。7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基地医院专家委员会对我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进行考评。8月,成立OPO办公室、院管床办公室,均挂靠医务部。9月,开始启动涉外病房工作;11月,获“医院等级复审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综合考核先进集体;修订《医疗工作制度汇编》。12月,启动第一批预住院审批工作;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家医联体及西安市各医疗机构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提供进修。2016年3月11日,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对医院进行国家胸痛中心认证现场核查。5月,开展预住院工作,11月,启动日间手术工作。组织开展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获“全国医院擂台赛第一季年度创新服务示范医院”称号、“全国2015年度改善服务创新医院”荣誉称号、“全国2016年度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奖”。2016年获“综合考核先进科室”荣誉称号。

二、病案信息管理

1956年9月设立病案统计室。1981年并入医疗科。1987—1989年,病案统计室再次独立建制,李荣阁任主任,将疾病分类编目改为英文打字机代码符号编目。1988年举办全省病案管理和医疗统计学习班。1990年创建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1991年开始国际疾病分类ICD-9疾病分类编目工作。1993年病案首页录入计算机管理。1994年,与省卫生厅合作开发医院病案统计应用软件,在全省医院推广使用,开启了病案统计的计算机软件管理模式;同年在西安举办了国际病案管理学习班。2001年,病案室再次并入医务科,孟宪民任主任。2002年,医院管理系统(HIS)一期上线,病案管理系统由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国际疾病编码库》由ICD-9升级为ICD-10。2008年,医院HIS二期上线,上线了电子病历一期工程,结束了手写病历的时代;原病案室与统计室合并,成立病案信息管理办公室,彭蓉担任主任,职能扩大为病案管理、病历书写质量控制(运行及终末病历质控)、医疗数据统计及分析、医疗指标运行情况监控及考核。2009年,更名为医疗信息管理办公室,出台了我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病历管理办法》。开展了外地患者病案邮寄业务。2010年,首次提出了“丙级病历”的处罚规定。2011年度,彭蓉主任荣获陕西省“十一五”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在西北地区首家引进了病案数字化系统。2013年,电子病历系统升级换代,真正意义上从机打病历转换为结构化电子病历,并开始实行患者终身一号制。2013年,我院成为省内首家、全国前五家完成国家《医院质量管理平台》HQMS对接的医院,并被纳入国家卫计委首批全国25家DRG试点医院。2014年,建立了首页信息实时上报系统。同年,开始作为主要编撰者参与陕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病案管理学科建设与病案管理要求规范》的制度制定。2015年创建了一系列数据质量控制指标体系。2016年,主办了全省“病案首页质量及ICD编码对医院绩效评估的影响”培训班,启动了DRG评价体系在全省各级医院中的推广工作。

三、感染控制办公室

1988年成立感染控制办公室(前身为医院控制感染科)。1989年吴文秀任科长。建科以来坚持开展感染病例回顾性调查、消毒隔离执行情况的督查和紫外线灯监测等。1992—1995年,王育洁任科长,科室加大对护士长及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工作。1995年李宝珍接任科长。1997年,率先在全省开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以及住院患者分离病原菌的统计分析,并制发《简讯》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2000年起开展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微生物学监测。2001年1月控制感染科撤科合并到医务部,由郭文奇副主任监管。2001年起实施医院感染现患调查。2002年对肾移植患者实施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2003年,陕西省医院感染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李宝珍被聘为办公室副主任;参与陕西省及我院的非典型肺炎防控,指导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2005年,李宝珍任控制感染科主任;率先在新生儿科使用速干手消毒液。2006年,开始对我院ICU患者实施目标性监测。2007年实施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调查。2008年,医院因新生儿死亡事件进行全面整改,撤销李宝珍主任职务;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医院感染防控。2009—2015年,禄韶英任医务部副部长兼控感办主任。2009年,开展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治防控工作。2010年,申请卫生部感染专项资金,配备50台床单位消毒机,加强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2011年启用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进行实时监测。2013年编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并印发全院。2015年,石建任医务部副部长兼控感办主任。联合药学、检验和护理等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全院开展手卫生宣传周活动、引入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2016年,开始启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启动感控医师和感控护士会议制度,加强科室层面感控措施的规范落实。同年,陕西省院感质控中心成立并挂靠我院,刘青光副院长任主任,李宝珍任常务副主任。

四、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成立于2006年),唐方雪任主任,在院级层面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及改进措施,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2009年在全院开展夜查房工作。2010年6月及9月,分别启动第一批、第二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2010年开展输血专项整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并实施缺陷考核。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第三、四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2012年,开展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专项管理工作,开展第五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2013年开展非计划再返专项管理工作。2013年11月及2014年12月,分别举办两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院评审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培训会。2014年11月,医学部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督导委员会,质控办组织其对外院及我院医疗质量进行督导。2015年,在院内推行品管圈管理工具的应用,在同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中我院静配中心“优品圈”获得三等奖。同年印发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管理办法。2016年,开展围手术期专项活动月活动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五、医患关系调解办公室

医患关系调解办公室成立于2011年,其前身为医务部纠纷接待小组,随着国家卫计委对医患关系的高度重视,倡导各级医院成立医患关系协调部门,医院于2011年成立了医患关系调解办公室,挂靠医务部。办公室主要负责接待、处理医院各类医疗投诉、医患纠纷,医疗纠纷诉讼案件处理,医疗风险防范,医疗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制订及实施。办公室成立后,制订和完善院内专家听证会制度、医疗风险金管理办法、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激励措施等各类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近10项,进一步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防范工作。为进一步细化管理,办公室制订了工作职责范围、办公室主任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截至2016年12月31日,办公室累计接待各类投诉3030人次,其中有效投诉391例,化解医患纠纷300余例。医患关系调解办公室成立虽然只有短短5年,办公室成员一直秉持服务临床、细化管理的理念,为和谐医患关系架起桥梁,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六、分级诊疗办公室

成立于2015年,刘庆任主任。2015年1月,陕西省城市医院分级诊疗雁塔区试点工作沟通会及雁塔区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我院召开。2015年4月20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正式成立。2015年6月4日,西安市李婧副市长来我院调研分级诊疗工作。2015年7月3日,省委书记赵正永调研我院医改工作。2015年11月10日,我院印发《关于成立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加强我院分级诊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推动分级诊疗工作顺利开展。2015年8月27日和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督导组两次来我院检查指导“西安市雁塔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项目开展情况。2016年1月15日,省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振霖一行来我院调研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6年5月5日,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一行调研我院雁塔区医联体综合医改工作。2016年9月27日,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一行调研我院医改工作。2016年10月20日,国家卫计委王培安副主任一行调研我院医改工作。

七、OPO办公室

成立于2015年8月,办公室挂靠医务部。2016年4月邹余粮任办公室主任,盖晓红任常务副主任,丁小明、王博和缑永强任副主任,进一步明确了OPO办公室职责,并设立专职干事,规范了器官移植管理工作。

八、放射诊疗办公室

成立于2015年,主管副院长王茂德为主任,仵春云和邹余粮任副主任,开展规范性放射诊疗管理工作。

九、应急救援工作

1991年,副院长陈世明、谈一飞带领医疗队赴重灾区河南潢川抗洪救灾,医院被卫生部授予“救灾防病”先进集体。2003年,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医务部制订预案、制度和流程,组织培训、会诊,安排人员、协调设备和各种防护物资等,为我院圆满完成“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医疗队员奔波于当地9家医院,共完成84台手术,抢救危重患者85人次,救治病人超过350人。2008年,组织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组织三聚氰胺奶粉结石患儿医疗救治。2009年,我院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专家救治组,扩大了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床位,保证甲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010年,我院召开玉树地震伤员救治领导小组会议,成立专门病区收治伤员。2015—2016年,完成了如国家领导人陪同印度总理莫迪来访西安及20集团(W20)妇女会议等各种医疗保障工作等共计18次,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外围应急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受到了中央保健局和省保健局的高度赞扬。

十、对口支援

2009年,医院与洛南县医院、山阳县医院、长安区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开展对口帮扶工作。2012年,医院荣获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集体。2013年3月,荣获陕西省2010—2012年度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集体。2015年9月,与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2015年10月,我院国家医疗队前往新疆开展巡回医疗工作。2015年11月,印发《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管理制度》。2016年3月,与武警陕西省总队一支队六、七中队签订对口支援协议。2016年3月,荣获陕西省2013—2015年度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集体。2016年5月,与洛南县医院、山阳县医院、丹凤县医院签订新一轮对口支援协议。2016年10月,我院国家医疗队前往新疆开展巡回医疗工作。2016年12月,我院荣获全国医疗扶贫贡献奖。

十一、医疗服务水平近年不断提升

2005年至2016年期间,医院门、急诊人数由75万人次增加到241万人次,住院人数由3.5万人次增加到11.8人次,手术例数由1.1万人次增加到3.7万人次,平均住院日由15.2天降至8.38天。

护理部

护理部成立于1963年12月。已发展成护、教、研与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学科。主要负责护理工作决策与落实、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临床专业拓展、护理教学与科研及护理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实行护理部主任负责制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制。

“文革”之前,孙树英为主任,调整、任命了各病区护士长及副护士长。“文革”期间护理工作由医疗科专人管理,取消了护理部。1978年,邵薇薇、刘福荣、周秋娣三位同志组成护理部筹备小组,经对全院护理人员的资历、学历、工作能力等综合评估及健康状况的调查摸底,拟定了六个阶段整顿步骤和规划。1979年,恢复护理部建制,邵薇薇任主任,刘福荣任副主任。对全院护士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对年轻护士进行业务培训。1982年,设立“护理示教室”,建立重病室,实施危重患者集中管理及夜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1983年,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组织的医院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单项第一。1984年,主办美国HOPE基金会护理后续教育培训班两期,培养学员30名。在省、市护理学会组织的“西安地区青年护理知识智力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1985年9月,建立了医疗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护士的垂直管理系统。1987年,国内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秀瑛护理学专家来院视察,并题词“自重、自爱、自尊、自强”。1991年,邵薇薇任护理副院长,周秋娣任护理部主任,杨鹅溪、朱文珍任副主任。1992年,护理部受省卫生厅的委托起草了《护理基础知识复习题》和《分级医院管理护理标准》,成为陕西省护理人员的首本护理专业学习手册及首个护理标准。同年,在全国首次提出护理岗位“序列上岗制”,并在西安举办“护理人员序列上岗研讨会”,随后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1994年,郑水利任护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实行护士长竞聘上岗。1996年,作为陕西省三甲医院首家试点推行整体护理,加入全国整体护理试点协作网,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并获陕西省“整体护理检查总分排名第一”和“整体护理示范单位排名第一”的成绩。1997年,车文芳任主任,郑水利任副主任。建立整体护理试点模式病房并在全院逐步推广。医院设立了临床服务中心,隶属护理部,配备了近100名健康助理员,加强病人生活护理。2000年,启动护理形象工程,增强服务意识,修订完善了护理工作制度、职责、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等。2004年6月,“护理服务全过程”通过ISO9000认证,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质量管理文件体系。挂牌成立陕西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由车文芳兼任,制订了《护理质量管理手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并在全省推广使用。同年被评为“全国省级综合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护理部被全国妇联、卫生部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2007年,成立了护理部继续教育小组。受省卫生厅委托牵头编写了《陕西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获陕西省护理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2008年,开展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与管理试点;护理服务全过程通过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第二轮审核。完成卫生部规划重点项目《五十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拍摄。5名护理人员获全国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铜奖。郑雪梅、朱淑群任副主任。2009年,辛霞任副主任。参加陕西省护理学会举办的《英全康》杯护理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2010年,辛霞代理手术部总护士长,实施工作及服务流程再造,协助完成腔镜中心及能量平台的建立,完成陕西省卫生厅的手术室达标验收等。同年,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启动“优质护理服务风范单元”及“优质护理服务之星”评选活动。承办全省医护“急救技能大比武”及全省“护理岗位急救技能竞赛”,分获团体优胜奖及团体一等奖。在“护士安全输液知识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2011年,建立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成为陕西省卫生厅首个获批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获陕西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出版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上、下集)。

2012年,辛霞任主任,郑雪梅、申良荣、李洁琼任副主任。建立11个辖区,完成总护士长的聘任。通过了WCET对护理教学基地的评估并授牌成立西安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配合陕西省护理质控中心牵头编写陕西省系列教材《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操作手册》《护理质量标准》。2013年,启动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工作,并全面推广品管圈活动,理顺并开展患者风险评估、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护理电子病历上线等,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通过了新一轮国家级等级医院评审评价工作。被陕西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获陕西省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2014年,在陕西省第一届护理品管圈成果展示中大会交流1项,壁报展示1项,成果分享1项。参加第二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获“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医院被评为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365”培训基地、JJDI糖尿病专科护士认证基地、糖尿病教育护士认证单位。与院工会合作成立西北地区首个男护士组织——“男丁格尔之家”。启动了新人成长陪伴导师项目。

2015年,辛霞任主任,郑雪梅、李洁琼、黎巧玲任副主任。实施“零容忍”及“警示项目”管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有计划、分批次逐步上线。启动新护士规范化轮转培训。护理品管圈成果在陕西省比赛中获两个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中获三等奖。出版“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视听教材《血液透析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护士标准职业礼仪与行为规范》。2016年,完成总护士长、护士长、副护士长的公开竞聘工作。加入中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推进护理不良事件的网报工作。

目前,全院在职护士2096名,培养省内外血液净化专科护士313名,全国国际造口治疗师98名。担任全国性护理学术团体常务理事、理事、副主任委员、委员23人次,省、市级护理学术团体副理事长、理事、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50人次。担任护理核心期刊及护理著作编委及审稿20余人次。护理部始终秉承“传承、凝聚、变革、引领”的宗旨,把握护理方向,为临床一线做好服务。

教学部

1958年成立医教办公室、第三医教室负责教学工作,组建8个教研组,1959年教学工作按系统分科。1960年划分内、外、妇、儿、传五大教研室,承担临床教学实习工作,制定教学大纲及师资培养计划及制度。1974年设教学科。1975年皮肤科完成了全国统编教材。1977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学生并参加卫生部组织的统考。1978年设立了18个教研室。1980年恢复高考后承担临床课。1984年成立校医学教研室。1985年省政府为院内老教师颁发了“荣誉奖”和“优秀教师”证书。1987年内外科制作教学录像,开启了电教时代。1988年合并成立医学系办公室。1989年在卫生部教学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全国第二名;同年开办定向培养基层医生的大专班。1991年5位教师被卫生部评为先进。1992年起承担七年制临床教学;完成卫生部试听教材录像片3部,获省优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1993年完成七年制教学导师的筛选;承担省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及美国CME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工作,举办“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癌痛学习班”;完成《急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规划教材的编写;西北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电教会议获二、三等奖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6年起举办英语师资脱产培训班5期,培养教师161名。自1997年起承担留学生教学及卫生部国家CME项目。

2002年在国家教委对七年制教学的检查中,实践教学受到好评;成立院教学督导专家组,在修订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理论实践教学方面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3年,“诊断学”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004年自编首套15本留学生临床英文教材。2005年获省级精品课程1项、校级精品课程2项,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6年开展兼职班主任工作,聘任15个临床学科系主任及副主任。2007年以19项指标全优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2009年修订临床医学七年制培养方案并完成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方案(PBL教学);获批“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开展依托标准化病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标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各1项;首次启动院级教改项目,开展病案讨论、医府大讲堂及临床实习“双重管理”和实习入科培训等。

2010年,获首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优秀奖;推行教学绩效考评,开展长学制临床创新科研基金申请;受陕西省卫计委委托,承担国家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教学任务;从2010年起发表多篇英文教学论文(SCI、EI收录)。2011年,中标陕西省教改项目重点项目1项,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2年,承办“第七届西部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研讨会”;开展本科生暑期学校。2013年,通过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承办“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分区赛;承办“第十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第三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4年,承办“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整合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院级教改项目申报首次面向职能科室;获批陕西省教育厅“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陕西省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设立教学部(下设规培办、学工办)、全科医学办公室、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中标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首批规划课程”2项;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北——西南分区赛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跻身全国十强;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参加“第五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进入八强;首次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16年,承办“第六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在首届MBBS院校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教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青年项目资助;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获批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编写的全国首套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器官——系统整合”规划教材15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部承担着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留学生等的临床19门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任务,以及博士、硕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重任。目前有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2个,硕士点43个;三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点69个。截至2017年6月研究生在院人数538人,其中硕士368人,博士170人。导师总数346人,其中博导111人,硕导235人。自2014年9月起接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2017年7月在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会议”上被选为规培师资培训经验交流单位。目前有规培学员585人,带教师资118名。112名住培学员全部通过2017年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

图书馆建于1956年11月29日,称为参考室。1963年成为藏书15000余册的图书室。1976年图书室改称图书情报资料室,藏书4万余册。1992年更名为图书馆。2012年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引进电子资源,搭建图书馆“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提供中外文电子期刊近2488种,电子图书340多万册,纸质藏书累计5万余册。目前,图书馆提供图书借阅、信息检索、读者培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工作,并每月定期出版《医学信息报》。

科技部

科技部的前身为1986年8月成立的科研科,首任主任为苟寒梅,副主任连文泰。成立初始,医院获得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与企业签订横向课题2份。1987年,李金欣、祁光裕等研制的ZG-Ⅰ型自动灌肠机通过省级鉴定并投产,这是医院首次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1987年,医院历史上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项目负责人分别为耳鼻喉科任田英、儿科苏祖佑、心内科刘治全教授。

1990年医院首届“科技大会”提出“科技兴院”的指导思想,成立了院科技发展委员会,设立了院科研基金,制定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全年中标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科委资助项目9项,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1991年,共获各级科研成果奖11项。心内科中标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获科研资助经费60万元。1992—1999年,医院平均每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基金8项。1993年获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2000年6月,科研投入300多万元,对科技人员的奖励超过40万元。2001年,中标国家级项目8项。2002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经费220万元;中标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获经费79.4万美元;省部级科研基金50项,获经费117.5万元;市厅级科研项目26项,获经费26万元;SCI源期刊发表论文9篇。2003年,SCI论文达18篇,一项科研成果(“畅力冲剂”)成功转让,获转让经费40万元。2005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5项,获经费200余万元;省部级基金62项,“985”二期课题2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市厅级奖5项。2006年,科研科更名为科技部。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生殖医学科郑鹏生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薛武军、赵英仁、李旭教授分别主持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3项。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吕毅、马爱群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赵英仁、蔺淑梅分别获卫生部重大专项2项,累计经费逾140余万元;赵英仁团队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薛武军团队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4项,心血管内科袁祖贻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侯鹏、刘培军教授分别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项;施秉银、王茂德、吕毅获卫生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项,其中吕毅、贺大林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杨健、武淑芳分别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获省市级项目66项。2011年,作为第三参与单位,张玉顺教授以第三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其中转化医学中心武淑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张心湜院士、袁祖贻分别获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项;心血管内科马爱群主持“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获经费1600万;肝胆外科吕毅主持教育部“创新团队”1项,杨筱凤、任娟教授分别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横向课题立项并组织实施39项,获经费500余万元。2012年,吕毅团队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科技部进行了科研文件编撰工作。同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4项,其中袁祖贻获1项重大培育计划;肿瘤内科朱青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项;肝胆外科刘昌教授获陕西省“创新团队”。2013年,薛武军团队科研成果“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年累计发表SCI论文258篇。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项;医学影像科郭佑民教授获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支持1189万元,呼吸内科陈明伟获陕西省“创新团队”1项;获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1项;获其他省市级项目77项;获项目总经费3634万。2014年,吕毅团队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刘孜团队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4项;呼吸内科陈明伟主持陕西省“科技部惠民计划”1项;2015年度陕西省医学会换届改选,医院8位专家教授当选相关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1人当选常务委员。在论文发表方面,吴岳一作,袁祖贻共同通讯的文章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其影响因子高达28.233;龚永光发表在欧洲泌尿外科杂志的原创性论著,其影响因子达13.938;郭卉、涂康生均有原创性文章发表在Hepatology,其影响因子达11.055。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级项目94项,获资助3416.5万元。吕毅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心内科袁祖贻、马爱群分别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发表SCI论文429篇,最高影响因子11.711分,平均3.017分。

门诊部

1956年9月8日,医院正式登报,门诊部开诊。1957年2月15日,门诊楼正式启用,设有内科、外科、皮肤电针科、中医理疗科,当日挂号38人次。尔后相继开设了儿科、五官科、妇科、检验科、放射科、门诊手术室、注射室,日均门诊200人次。1958年门诊开设13个科室,日门诊量最高达839人次。1959年日门诊量突破1000人次。1960年门诊将内、外科合并,分别按呼吸、循环、传染、消化、矫形、泌尿专业接诊。1962年增设不孕症、宫颈炎、内分泌、中医、妇产专科门诊。1964年设立同位素专科门诊。1966年12月门诊实行“门诊病历卡”,由患者自带。1966—1976年“文革”期间门诊工作受到了严重冲击。1976—1986年期间处于业务、管理工作恢复及发展期。1986-1992年,柏盛青任主任,郭美蓉任副主任,田富珍任护士长。1987年4月,实行门诊“专家教授挂牌”制,90余名知名专家定期开展40余专科门诊,开始为病人选择专家提供了条件。医院“教授门诊”在综合诊疗部东区正式开诊,由退休教授分科接诊。

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开设了方便门诊。1992-1994年,郭美蓉任副主任,赵莲英任护士长。1994-2000年,李长顺任主任,苏建忠任副主任,方秀云任护士长。1996年1月14日,医院第一届“门、急诊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本着“加强门、急诊管理,为社会提供一流的医疗和服务”总目标,对建院40年来的门、急诊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与总结。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苏建忠任副主任,寇雅莉、王彩燕任护士长。2001年,医院投入专项资金对门诊楼进行了装修和改造,诊疗环境大为改善。2002年,门诊挂号、收费、划价、取药应用微机系统(HIS一期),为门诊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门诊工作由郭卫峰负责,寇雅莉、王彩燕任护士长。2003年,结合医院改革,对门诊编制的员工进行全员聘任,按需设岗,按岗聘人,门诊各项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医院投资新建了“发热门诊”,门诊和全院职工一道出色完成了“非典”的接诊排查,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来院视察后予以充分肯定。2005年4月1日起,门诊实行中午连班制;门诊患者采血工作由检验科移交至门诊部,门诊部成立采血室,实行“一站式”采血。4月11日,“老教授诊疗中心”在东区开诊,17个专业88位老专家应诊,日门诊量最高达354人次。“老教授诊疗中心”的开诊缓解了西区(门诊主楼)门诊的压力。9月,医院决定撤销门、急诊办公室,恢复门诊部科级建制,朱建荣任主任,郭卫峰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寇雅莉、王彩燕任护士长。

2008年,门诊后厅(彩钢结构)正式投入使用,门诊面积扩大2000多平方米,缓解了门诊就诊高峰期的拥挤状况。2009年,HIS系统二期上线运行,医生工作站全部使用电脑开立医嘱。门诊“甲流”筛查工作从5月开始至12月接诊量达4.5万人次,最高日达1502人次。网上预约挂号系统正式运行。2010年,门诊LIS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患者可以自助打印检验报告单。2011年,门诊部牵头向卫生部申请到新门诊大楼“开办物品”财政专款800万元,为开诊前物品的计划、安排、购置等提供了资金保证。

2012年6月21日,54000m2的新门、急诊大楼试运行,7月20日开始“一卡通”试行。采用HIS系统支持的查询医生登录时间、分诊叫号系统成功上线,11月制定了《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2013年,完善了门诊各项工作制度,进行了9个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规范前台标识,制作温馨提示牌及医生出诊信息牌等;门诊自助查询设备调试到位,功能更加完善,自助交费、办卡、充值,使窗口排队时间大为缩短。2014年门、急诊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达212万人次。2015年门、急诊量达225万人次。2015年4月至今,王瑞君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郭利侠任副主任,孙继英继续任总护士长,王彩燕任护士长,范荣自2016年4月任副护士长。7月,乳腺外科、血管外科门诊开诊。同年7月和10月,计划生育和计划免疫、预约诊疗业务分别由预防保健科、财务部移交门诊部管理。

继1996年第一次门诊专项工作后,2015年7月16日召开了第二次门诊工作专题会议。10月门诊部专门设立了便民服务台,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2016年门、急诊量达243万人次,日最高门诊量达10603人次。2016年预约诊疗预约率为33.24%,较2015年相比提高了176%。同年4月,周围血管外科门诊开诊。12月9日召开了第三次门诊工作专题会议。

门诊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内、外、妇、儿等约50余个医疗、医技科室门诊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改善门诊医疗服务环境、优化门诊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优质医疗服务。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的前身是人事科,1956年5月建科,刘其任首位科长。承担机构编制的制定与申报、人员核定配备与培训考核等大量工作,保障各类技术人才配置,为医院顺利开诊与稳健运行提供人力保障。

人事科建立医院规章与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人事管理与控制工作,保障医疗和医院各项业务顺利进行。

改革开放后,对人员进行岗位设置,确定医院的劳动结构,评定岗位内部等级,启动结构工资制度改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20世纪90年代初期,依据“按劳分配”原则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实行等级工资制,发放各类津贴补贴,建立正常的工资增加制度。

1999年,开始启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相分离,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开启人才社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管理模式。

进入21世纪,按照“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原则,“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规定,推进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行科学的岗位分类分层设置,开展全员岗位聘任工作,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2005年3月,人事科更名为人力资源部,人力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提升等新理念成为人事工作的重心与焦点。医院重点推进绩效考评与管理。针对科室部门、各类各级岗位,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制订考评指标以及考核方法,建立与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对科室年度考核采取科主任公开述职的方式,党政职能部门推行季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启动医疗科室月度质量千分制考核工作。

2007年,新住院大楼落成后,医院用人开始“双轨制”并行,面向社会公开聘用专业技术与服务保障人才。出台《聘任人员管理办法》《招聘制人员考核办法》等聘用制配套管理文件,解决了住院大楼开诊后的人员补充问题。制定了《聘用人员劳动合同》,有力地规范和保障了单位与个人的权责和利益。

2009年至2013年,围绕着“三甲”复审和“优质医院”创建工作,人力资源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梳理各项规章与管理制度,重新增补与修订制度30多项。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规范基础工作流程,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质审核机制,建立与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引入信息化手段、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从粗放式走向科学化、信息化的精细管理。

2014年至2016年,制定“卓越人才”计划,实施与落实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支持计划。引进与培养并举,全职引进学科带头人、临床骨干、科研骨干、留学回国人员多名,建立智库柔性引进双聘院士、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多名;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CMB项目、光华教育基金等资助方式及医院青年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等途径派出国内外进修人员,有效提升学科骨干的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提高职工福利保障水平,全院员工均加入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中。

21世纪,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由“管理人”转变为“开发人”,人力资源部将伴随着医院的成长,构建“学习、变革、创新”三位一体的价值体系,实现人才强院战略。

历届科室领导:1956年至1965年,刘其、张贵荣为主任,闫皓、黄朝卿为副主任;1965年至1979年,黄朝卿为副主任;1980年,张传湘、谢西发为负责人;1985年至1987年,张学范、雷在中为副主任;1987年,雷在中为主任,苏建忠为副主任;1988年至1995年,马鸿基为主任,苏建忠为副主任;1995年至2001年,张义长为主任,雷雪芹、习应宜为副主任;2001年至2005年,党诚学为副主任(主持工作),雷雪芹为副主任;2005年至2009年,党诚学为主任,习应宜、贾洪魁为副主任;2009年至今,贺宏为主任,郭永、佘军军为副主任。

网络信息部

网络信息部的前身为计算机室,成立于1981年,隶属于当时的科研科。2001年,计算机室与图书馆、统计室合并为信息中心。2008年单独成立网络信息部。

网络信息部主要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和发布医院内外最新的有关医疗信息、学术动态以及为院领导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各类数据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负责建设与维护我院的HIS系统网络、校园网络;负责院内相关各科室计算机的维修与维护工作。网络信息部还不定期地组织与开展各类办公电算化和多媒体教学的培训、制作与评选活动。网络信息部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中心,为医、教、研及院领导的决策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它覆盖医院的所有部门并深入到医院各类业务流程的不同层面,成为我院现代化的基础和必备标志。

网络信息部在30年历史中,多次自主开发应用系统,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提供了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平台。

1990年由梁宗强、安小岳两位工程师主导设计的“全省各级医疗部门“工作情况”与“经济效益”综合统计系统的设计及其微机实现”项目在陕西省卫生厅得到实际使用。

1992年起由计算机室与卫生厅统计中心联合开发的“医疗部门综合统计指标逐级组合式汇总及其计算机程序实现”系统完成,已应用到陕西省卫生厅下属的10个地区卫生局级部门,同年,“医院各科室工作量及住院病人收费结算的微机动态管理系统”通过陕西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在医院得以实际大面积应用。本系统极大地减少和堵塞了欠漏费现象,仅此一项可为医院每年节省10万~50万元,效益明显。

1993年,由梁宗强、安小岳主导设计的“病案与统计R&S”软件系统开发完成,并在病案、统计两大部门得以应用,1994年该系统通过陕西省卫生厅科技鉴定,并推广至陕西、甘肃近100家医院使用。该系统将医院病案首页信息电子化处理,保存了1993年至2000年的所有住院病历,为医院科研及临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002年,随着医院与东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简称HIS一期),在信息中心的牵头组织下,开始在住院部各护士站开始实施联网工作,并将门诊改造为新收费系统,实现HIS部分功能。

2003年,信息中心首次将“交大校园网”接入医院,在院管理层及图书馆等部门接入互联网,并建立专业的电子阅览室供职工免费使用。

2004年,医院与东软公司签署HIS二期合同,将医嘱电子化、病历电子化作为首要任务。同年,由梁宗强设计的“医院后勤管理洗涤系统软件”在医院后勤洗衣房开始使用,该系统2011年获国家版权2011SR041625/软著登字第0305299号。

2005年,信息中心组织在医疗区、家属区大面积铺设网络,使互联网进入各个科室和家庭。

2009年,信息中心牵头将检验科等各大实验室仪器接入医院内网,实现实验室信息系统,即LIS一期工程,使化验过程条码化、化验单电子化。

2013年完成EMR电子病历升级换代工作,加强临床质控工作,并在门诊首次实施电子病历工作。完成抗生素控制、药占比控制等药品临床管理工作。成功对接西安市医保系统、陕西省卫生计生委数据中心居民健康平台。启动手术麻醉系统及PACS升级工作。由卫荣负责的医院信息化安全等级保护首家通过陕西省医院范围内的三级测评工作。

2015年至今医院心电及电生理信息系统正在推进实施中,在医院实现心电电生理检查流程化、自动化,心电图和其他电生理诊断报告集中储存和自动分发,随时随地调阅和打印报告。

目前梁宗强、安小岳、樊林、卫荣、赵延红等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以及省、市学术团体均担任要职。由梁宗强、安小岳等工程师开发的医疗信息系统多次获得国家级认可,并在多地区推广。

财务部

财务部(原财务科)成立于1963年11月,杨涵生、闫浩、姜淑珍先后任科长,当时以会计核算、出入院结算为主要业务,采取手工记账模式。目前主要负责患者的医疗收费和结算,会计核算,预算及成本管理,预、决算编报和分析,医疗物价监管等工作。

1991年徐廷锋、王晓燕分别任正、副科长,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建设。1991年会计核算启用单机版软件;1992年住院病人费用实现电算化结算;1994年门诊开始使用小型单机收费;1997年出入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部分病区运行,化验、手术等费用直接在科室记账;1999年启用用友会计核算软件,实现会计核算局部网络化管理,门诊收费通过计算机联网实现划价、收费一次完成。

2000年三校合并后,12月学校任命乔爱华为总会计师,医院开始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2001年,王文焴、李安平任副科长(李安平后任科长),在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一方面对医院内部非法人独立核算单位后勤管理科、设备科、药剂科等部门采取“会计委派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完成了13个医疗合作项目的清理工作。同年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开展了院、科两级经济活动分析,增强了医院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2005年,财务部接管后勤产业集团及幼儿园会计核算业务。在收费窗口先后开通预约挂号、银联卡交费等业务。2006年,网银系统上线。2007—2010年,先后完成了职工住房款、住房公积金、应收医保款等8个账目的清理工作,建立了跨部门账账核对的长效机制。2008年,科研经费实行IC卡管理、实现了项目和个人同步辅助核算。

2009年,陈芬任财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后任部长),赵平、雷三宏、刘晓芳分别任副部长。2010年,完成银行MIS及HIS链接,实现银行卡交费与HIS患者费用账户自动匹配,会计核算实现医疗收入自动生成凭证。2012年,组织完成了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转换和望海财务软件、公务卡系统上线、职工药费实时在线报销,实现固定资产折旧、物资出入库等账务自动生成凭证;新门诊大楼安装具有自助办卡、交费、预约等功能的自助机;建立门诊患者就医预约平台,陆续开通了114、12580、116114等公用平台以及手机、二维码、微信等多种预约诊疗方式;完成51个医疗、医技科室经济活动分析,提高科室经济管理意识。2014年,在住院楼楼宇安装自助缴费机;2015年上线薪酬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2016年,先后运用Apple Pay、微信、支付宝方式进行结算。科研经费实行网上报销,实现项目预算自动控制。

从2000年到2016年,财务部先后制定了《货币资金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等30项制度。编制了《预算编制手册》《内控核查手册》等5项工作手册。

此期间财务部的业务内容、科室名称、组织建设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78年住院病人的计费结算工作划归出入院管理科,1995年两科合并为计财科;经管办、挂号室分别于2000年、2003年归并财务科。2005年财务科改名财务部,并将成本核算和奖金分配业务划归成本核算办公室。2006年财务部设立党支部,金长安任支部书记;2007年设立团支部;2009年成本核算办公室及其业务归并财务部;2010年钱梦勇担任总会计师;2015年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业务从财务部划归运营管理部,预约挂号业务划归门诊部。

2011年财务部获校级“优秀团支部”。2012年获省财政厅“全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省统计局“2012年陕西省投入产出调查先进集体”;卫生部2012年度“预算执行进度先进单位”。2013年获卫计委“年度部门决算考核先进单位”。2014年获省财政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015年获卫计委“2015年度部门预算编报先进单位”;获卫计委和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5“济民可信杯”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医院财务管理)五星单项奖。2016年成为省卫计委首批“全省公立医院财会人员进修培训地基”。

运营管理部

运营管理部成立于2015年5月,分为经管组和运管组。经管组主要负责医院运营中相关经济政策的论证、起草、制定,绩效分配办法的制定和核算工作;医院各科室投入、产出分析,科室经营管理的咨询和辅导。运管组主要负责医院对外投资、经济合作等形式的调研、分析、评估或论证;分院及托管医院运营状况的监管;医院大型仪器设备和大型服务型项目购建前评估和运行后的评价;涉及医院运营工作中临床科室之间、临床科室与职能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运营管理部本着适应新医改形势,适应时代的要求,落实医院党政领导精细化运营管理的要求,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针,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

运营管理部科长为高级会计师赵平。制定和完善了运营管理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形成了运营管理部“精细,求实”的团队文化,增强队伍凝聚力。

两年来,运管组依据医院绩效工资分配相关制度,制作核算相关报表,做好绩效核算工作。按医院规定的时间节点,收集各项分院核算所需资料,开展核算工作,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审核韩城分院和彬县分院考勤名单,及时发放外派人员绩效工资。加快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通过调研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绩效新机制。

经管组负责收集医院业务相关数据,分析医院业务运营状况,提出分析报告。配合党院办制定《2015年度—2017年度目标责任书数据》医疗和运营管理模块数据。拟定各科室医疗任务目标,进行科室目标责任书签订。同医务部、党院办按照学科调整,大型设备购置计划和历年指标增长情况,预测医院“十三五”规划医疗指标。配合财务部进行2016年—2017年预算工作中医疗指标的预测工作。同医务部共同完成新成立的乳腺外科和血管外科科室年终目标的调整。配合人力资源部和组织统战部对科室年度医疗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制定《定量指标考核表》。参与港务区门诊和进修公寓的运营分析工作。完成血液内科、皮肤科、烧伤整形,肿瘤内科外科、体检中心营养科2014—2016年医疗、财务、资产等8个科室的运营状况分析。依据营养科提出的绩效工资调整申请进行测算运营分析工作,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资料分析、重要信息以及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运营管理部牵头调研医院动态床位管理的核算办法和介入手术室的绩效调整方法。完成门诊工作量和空间布局调研工作,对门诊诊室和功能检查室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配合门诊部共同推进门诊空间布局和就诊流程调整工作。同医务部共同完成预住院管理工作。依据预住院的管理流程、手术授权等规章制度,进行手术授权、人员培训工作,同医务部和临床科室共同推进预住院和日间手术工作。

为落实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分院与总院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确保两院两区四分院建设的顺利完成,协调韩城分院、彬县分院、长安院区、南院区和大兴善寺院区与院本部各科室工作,协调解决各分院存在的需要医院本部帮扶的重难点问题,贯彻一体化管理战略,加强分院相关人员流程指导,完成各项管理对接,对总院分院派出人员进行管理。起草《韩城医院派遣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公路二局医院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长安区医院托管协议》,起草《中山分院合作框架协议》和陆港医院建设项目调研工作,参与与环球医疗建设国际陆港医院洽谈工作,撰写《大兴善寺院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与起草《大兴善寺院区合作框架协议》,完成《大兴善寺康复院区总体规划》,制定《分院经营年度目标》,做好分院年度目标考核工作。

会同网络信息部参与医院HRP系统的构建,完成运营管理部相关数据需求申请提交。向国家卫计委申请成立交大一附院陕西秦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召开秦润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完成公司人员招聘工作。引入陪护公司项目。完成《秦润公司总经理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对拟开展业务进行梳理,接洽合作事宜。进行开心药房交接工作。

组织召开了医院2015年和2016年经济工作座谈会,通报医院医疗指标、经济指标运营情况,听取科室对医院、科室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绩效分配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围绕医院、科室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绩效分配等关键问题,分类汇总后,逐一落实解决方案。

科室成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2人入选国家卫生计生委实施预算管理单位经济管理后备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申请参与陕西省基金2项和院基金各2项。

运营管理部作为医院横向联系科室,负责项目较为多元化,专业性较强。严格执行预算及绩效考评,经济运行节约、高效。以数字化医院为抓手,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加强运营管理部青年团队建设,培养团结、协作、敬业的精神,寻找新的突破点,持续工作的创新。

审计部

审计部(原审计科)成立于1987年10月,主要负责医院及所属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控制度评审、设备绩效、外包业务专项审计以及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同时参与医院日常采购业务的监督工作。

审计科首任科长为卜镜丰。为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制定了内部审计实施办法,明确了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使医院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制定了审计工作职责范围和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在1990年对内部审计实施办法修订的基础上,正式出台了医院内部审计实施细则。

科室成立之初,主要是对医院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定期审计,重点审核原始凭证、账本和报表,为后来的财务收支审计打好基础。同时,也参与了大型设备购置、报废审核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马章华调任审计科科长,逐步开展了工程审计业务,加强了医院工程项目的审核管理。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努力搞好基建、维修,各种内外经济合同,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等方面的审计工作。

2000年初,贺小惠先后任副科长、科长,结合工作实际对文件制度逐一进行修订。2007年,医院新住院大楼启用,审计业务深入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大型基本建设方面逐步引进了第三方审计,100万元以上大型工程结算审核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完成,医院审计科发挥协调、监督及审核作用。审计科陆续开展了内控制度评审工作,对医院财务、结账处及门诊收费处逐一进行了内控评审,使其在制度、流程及管理上更加完善。

2009年,李安平任科长,重新修订了内部审计实施细则,具体制定了审计科职责、科务会规定等一系列科室内部管理规定,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各项审计业务的工作流程。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制定了《合同审核办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实施办法》等多项制度。先后对B超、透析、PET-CT、ECT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了绩效审核,通过设备绩效客观评价与建议,促进了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加强设备管理和科学合理配置,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益。按照创建优质医院工作要求,陆续对医院外包业务、信息专项经费项目及医学装备等进行了专项审计,使得审计工作深入到医院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

2009年,开展了医院物流系统内控评审,涉及大物流系统的国资办、招标采购办、药学部、消毒供应中心、财务部等5个部门,对医院物流业务及职能科室在制度落实、业务流程及环节、岗位设置、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审计报告得到院方的高度评价。2012年医院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先进单位的荣誉和表彰,王文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审计工作经验在卫计委内审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

2015年,审计科正式更名为审计部。按照卫规财发39号文要求,开展了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严格工程进度款审计,为医院基本建设把好关。2016年,完成了医院的内控制度审计评价。

纵观近30年的发展历程,审计部门本着“一审、二帮、三促进”的方针,秉持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工作,审计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工作制度日趋完善,审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纠正医院经济领域错弊,节约基本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外联部

对外联络部成立于2005年5月,王亚峰任部长。其职能为市场拓展、对外联络、对外宣传、医保合疗等。2006年成立外联党支部,陈锐任书记。2009年2月,贾洪魁任副部长。2015年4月,王亚峰兼任彬县分院执行院长,贾洪魁副部长主持工作,缑永强任副部长。

成立伊始,积极开拓医疗市场,加强与兄弟医院的协作关系,对协作医院在人才培养、业务指导、学术交流、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及转诊等方面提供协助,不断提升医院的影响力,打造医院在群众心目中的金字招牌。

10年来,外联部行程数十万公里,足迹遍及三秦大地、黄河两岸,已建立协作医院135家,覆盖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四川、海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9个省(区),为协作医院免费培训进修人员近1500人次,转诊病人5万多人次,提供了优质服务和绿色通道,扩大了医院的服务半径,提升了医院的影响力,使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

对外宣传方面,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联络,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畅通对外宣传渠道,积极创造医院良好的外部舆论氛围。与中央驻陕媒体新华社陕西分社、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中新社陕西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记者站、中央电视台陕西记者站、健康报社陕西记者站、“凤凰网”、“新浪网”等及陕西省内主流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发稿5000多篇。策划了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宣传,如:成功救治腹腔妊娠、陕西绝迹40年黑热病的成功救治、世界首例下马式肝移植、世界首例磁压榨胆道疏通、巴掌仙子的救治、中美高空联合救治昏迷患者等,树立了一附院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良好社会形象。

2006年外联部获医院先进科室;2010年获陕西日报社新闻报道先进集体;2012年获“西部网”优秀通联单位;2015年获三秦都市报社优秀新闻采写实训基地、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先进单位;2016年获三秦都市报社先进集体。缑永强获中国卫生摄影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5次获陕西日报社优秀通讯员、2次获三秦都市报社优秀通讯员;李晨皎2次获陕西日报社优秀通讯员、2次获《中国医学论坛报》新闻报道三等奖。

医保合疗办公室

医保合疗办公室是按照国家和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策,负责医院医保合疗管理的职能科室。2000年1月,医院成立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潘承恩兼任中心主任,丁会文、都珍玲、姬宏苇任中心副主任,承办省、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住院相关业务。2001年,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合并到医务部,成为医务部一个分设办公室,更名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姬宏苇任办公室主任(副科级)。2002年,省市医保开始实行病种定额付费,医院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患者院内管理规定的通知》,提出了临床科室医疗保险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2006年,医院机构调整,医保办从医务部分离,挂靠外联部,苏泰岳主持医保办工作。同年,医院被陕西省卫生厅确定为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2009年,医院成立独立的医保合疗办公室,习应宜任主任。

医保合疗办公室从总体规划运行、运行质控管理、业绩评估奖惩三个层面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科室内部管理规定,明确各岗位职责及各项业务流程。2010年1月,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我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加强临床科室医保政策宣传、开展临床核算与督导,使医保合疗工作深入落实到临床诊疗中。2011年10月,医院成为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通车定点医疗机构,制定实施《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通车报销管理办法(试行)》。2012年1月,医院成为首批陕西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2012年9月,医保合疗办变更为正科建制,习应宜任主任,2015年4月,王小莉任副主任。3年间,陆续开展省内13个地市异地就医及异地安置职工和省外青海、新疆、宁夏异地安置职工医保联网报销业务。2014年底,实现医保结算全面信息化。2015年10月,开展医保智能审核。至2016年底,科室年门诊业务量8.8万人次,住院业务量9.5万人次,科室承办业务类型从最初的5类增加到31类,年业务量较2009年增加6倍余。

科室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医保审核千分制考核、临床科室医保晨查访、临床科室月度医保病种核算、临床科室医保费用增长分析、出院前费用审核管理、临床科室医保管理年度综合考核等,医院医保管理逐步精细化,提升医院“四合理”政策水平。近两年,医院作为陕西省首批跨省异地就医医疗保险、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经技术转诊跨省异地就医患者联网结报工作,切实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

科室成立16年来,始终秉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团结奋进、学习钻研、服务第一的协作性服务团队”的科室文化,始终准确把握基本医疗保险精神实质,坚持医疗保险工作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医疗保险政策规定,为患者、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为医院和谐发展增砖添瓦。科室先后获得各类奖项共计46项,年度省级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先进集体10次,陕西省新农合“三合理”工作先进单位1次,西安市医疗保险先进定点医疗机构6次,其他市级、区级医疗保险先进单位8次;获得省级医保疗保险、新农合工作先进个人12人次,市级、区级医疗保险先进个人8人次;2015年荣获年度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示范单位;多次受邀进行省级、市级医疗保险管理经验交流。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国资办以保障促进学科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医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管理中涉及的科学论证、过程监管、维护保养、绩效分析、报废调拨和大型设备的配置等工作进行统筹管理,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使医院的决策有据可循,提高医院管理效能。

2004年4月,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2005年5月,原设备科部分管理职能并入。科室设置仪器室、修配组和办公室。办公室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增加了全院医疗设备的购置预算、审批,技术参数的制定,设备购置后相关资料的归档,医疗仪器设备中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报废及处置,大型设备配置证的办理等职能。

电子仪器室当时有4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主要负责全院电子仪器类医疗设备的安装验收,设备的日常维护修理,以及设备报废的鉴定工作。

2006年1月至3月,全院抽调20多人成立国有资产清查办公室,彻底摸清了家底,国资办以实盘资产为基础建立了科室资产明细账并实施“三账一卡”制度,在科室设置资产管理员,项目被我院评为2006年管理单项奖。同年,房屋账务管理职能归属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管理。

2007年8月,科室制定新门诊楼搬迁处理方案,在处理遗留资产的同时办理好相关财务手续。国资办旧大楼拆除项目被我院评为2007年管理单项奖。

2009年,国有资产办公室将技术参数制定工作划归电子仪器室和修配组工程师。11月,电子仪器室由于车库拆迁,搬迁至住院大楼设备层。随着医院新大楼的使用和设备的大量增加以及网络系统的使用,2009年到2011年,由于工作范围的扩展,电子仪器室发展到11人,除承担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任务外,又承担了医院几千台电脑打印机的维修任务,工程师参加院内的招标议标活动;新购设备的安装验收;全院电子仪器类的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以及报废设备的鉴定工作。

2010年,科室在原有基础上,按照部门管理职能,细化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保证服务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完善并起草一系列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落实,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对医院固定资产的购置立项论证、资产管理、安装验收、维护保养等工作都能按期完成。

2011年,科室组织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并对25000条资产计提了折旧,并配合会计事务所完成了相关工作,确保2012年我院全面实施新会计制度。

2012年9月,国资办又分为资产管理组和质量安全控制组,资产管理组5人,质量安全控制组3人。2015年5月,仪器室、修配组撤销,搬至国资办二楼。

经过12年的发展,国资办由最早的2人发展到目前的3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目前组织架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现分为5个系统运行,内科系统组、外科系统组、医技职能系统组、基础装备维护组负责全院内科、外科、医技、党政后勤科室医学装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综合管理组负责全院设备的购置计划、审批,设备购置后相关资料的归档,医疗仪器设备中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调拨、报废及处置,大型设备配置证的办理。

张再荣、史理曾任物流系统党支部书记。2009年至2014年蔡大峰连续被评为院级先进个人及“五佳”技师。2014年荣获西安市质监局“2014年西安市计量单位先进集体”;2015年被评为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12月因在我院举办的“我心中的人文医学”征文活动中表现突出,获优秀组织奖。

招标采供办公室

招标采供办公室于2009年3月由集体招标办公室和采购中心合并成立。现有工作人员22人,2009年3月至今,马亚丽任主任。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袁江涛任副主任,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赵平任副主任,2015年5月至今,李宁任副主任。

招标采供办公室始终按照“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加强监管、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与“权利分离、分段管理、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工作原则,本着“讲服务、重质量、求效率、谋发展”的工作态度,以加强集体、集中采购为重点,以“采购管理精细化、采购行为规范化、采购权责明晰化、采购监督透明化、采购渠道多元化、采购人员专业化”为着力点,以强化招标采购制度和队伍建设为支撑,在医院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基建工程、修缮工程等项目上,找准定位、履行职责,努力打造招标采购工作的“阳光工程”,为医院搭建采购平台,建立规范化物资集体采购工作机制。科室主要职能是负责全院医疗、教学、科研、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医院管理等工作,并对全院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用耗材、临床诊断试剂、被服、办公用品、五金等物资实行招标、订单计划、采购、保管及供应等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近年来,招标采供办公室一直致力于建设节约型、效益型医院,为能实现医院人流、物流、资金流最佳配置、最佳利用做出努力。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物资管理工作,规范医院各类物资采购程序,提高物资采购和供给的工作效率,招标采供办公室对所需物资和工程项目,实行集体招标,集中采购,不仅使医院的采购人力、财力和物力配置最优化,有效地控制成本,而且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减少采购环节腐败隐患。科室认真贯彻国家及医院招标采购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高风险的廉政、预警教育,遏制购销环节的不正之风,扎实做好医院“阳光采购”工程,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物资保障供应工作。

学科建设办公室

学科建设办公室成立于2007年5月,挂靠科技部,王健生任副主任。2009年3月挂靠院长办公室。2014年9月学科办独立建制,王健生任副主任,2015年4月任主任,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2015年8月新增专职工作人员2名。

主要负责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统筹管理与协调工作,包括制定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方案;了解和掌握医院各学科建设现状和学科建设成效,协助各学科做好学科建设年度规划和目标管理;制定临床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年度学科评估工作;组织协调医院各级(国家、省级等)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申报、建设与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对医院学科建设等重大事宜进行论证、审议工作等。

学科评估工作

自200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启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工作以来,组织完成2007年、2012年的学科评估工作。2016年4月25日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工作

组织相关学科完成多批次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建设与验收工作。2007年外科学(泌尿外)获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病与性病学获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10年产科和重症医学科获批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年心血管内科获批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年呼吸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获批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年中医科(老年病科)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13—2014年肿瘤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病科、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骨科、检验科相继获批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制定管理办法、走访项目科室,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和资金使用管理。2014年,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组织完成产科、重症医学科建设项目审核验收工作和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建设项目中期评估工作。

同时承担着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优势医疗专科申报工作。2001年至2007年,心内科、泌尿外科、妇科、普通肿瘤外科、内分泌代谢科获批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普通外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传染科、神经外科、血液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获批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2011年中医科(脑病专科)获批第六批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其他重点工作

组织召开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调研医院学科发展现状、学科优势与特色、学科发展目标和举措,形成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分析汇报。

开展学科客观数据调研工作,完成医院近五年教学、科研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工作。

围绕医院建设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临床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使用相关研究方法,筛选各级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形成我院临床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医院学科评估及个人业绩评估工作,收集医、教、研、师资与资源等数据,完成学科评估与个人业绩评估。

调研、设计我院学科信息软件管理系统,学科信息平台的上线和运行可以全面、准确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有助于医院学科建设的客观、准确决策。

2012年科室(挂靠院长办公室)获优质医院创建先进集体,2013获年度先进科室。2008年王健生荣获陕西省“五四青年”称号,2010年获“科研十佳人员”称号,2011年获“科研十佳人员”称号,2015年获“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称号,2016年获“西安市雷锋式工作者”称号。

行风建设办公室

行风建设办公室前身为医务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管理职能。2005年10月,和新颖为副主任(主持工作),负责组建行风建设办公室。坚持“标本兼治,建纠并举,注重预防,综合治理”方针,制定医院年度行风建设计划和方案,组织、协调、督促落实行风建设任务,负责建立和完善医德医风管理规章制度;负责行业作风、医德医风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组织社会监督员、病员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社会评价等多种渠道收集院内、外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负责临床医技科室的行风考核、医务人员的医德考评。

2006年,制定了医院行风建设五年规划。和新颖副主任获院基金软科学课题——“建立医德医风考评体系的途径和应用性研究”,为建立医德考评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007年,开展“促进医患沟通”专项工作,编写《医患沟通服务手册》,拍摄《医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电视片并荣获第五届“视友杯”中国高校电视奖教学类二等奖。搭建医德考评管理体系,建章立制、组建队伍、规范程序、完善工具、建立档案。制定办公室计划管理和内控制度,团队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

2008年1月,和新颖任行风建设办公室主任。负责承办了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华人文医学巡讲之陕西行”专题活动;在医院网站开办行风建设办公室网页和“人文医学、医患沟通”专题栏目;制定了《窗口科室(岗位)文明服务规范》、医院各岗位《文明用语规范服务指导手册》。

2009年,强化医务人员廉洁行医,与纪委·监察室共同开展“廉洁自律、诚信服务”主题教育活动。编制院行风建设文件制度册;承担完成4项“科学发展观”调研课题。

2010年,在全院范围开展“四比四看”文明服务竞赛活动。编制《行风建设&医德医风手册》。和新颖主任受邀在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发展部“全国医德医风建设暨廉政风险防范研讨培训会”上专题授课,开启在全国交流我院行风建设管理经验。

2011年,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建立《服务对象意见反馈及改进工作联系单》,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完成省卫生厅调研课题“规范医药代表行为”。

2012年,落实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结合院党委“创先争优”工作,开展“适应新形势,转变服务观念”主题教育活动。引入第三方社会评价机制,首次邀请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对我院医疗服务进行公开调查,了解社会、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和评价。

2013年,组织“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行为规范的全员培训。按照国家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建立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分析,提升满意度调查水平,搭建医院社会评价管理格局并持续推进。

2014年,探索医德宣教新模式,开展“医德医风小讲堂”进科室活动,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举办医学伦理学术活动,邀请香港城市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与医院同仁开展研讨,提升管理实践。

2015年,医院续聘和新颖为行风建设办公室主任。策划实施“树医德正气,倡人文精神”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举办“舒放医患、解码心灵”,“廉政讲堂——行业作风九不准”、窗口单位文明优质服务等专题培训。首次邀请专业医院管理研究咨询机构——广州市景惠管理研究院对医疗服务和管理进行公开的第三方社会调查与评估。

2016年,和新颖主编出版了《医院行风建设与医德医风管理》一书,梳理管理政策,研究、总结十年来在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受到国内同行欢迎和好评。搭建了医德考评网络化管理平台;组织开展建设人文医院——“人文科室、人文医者”推荐评选、“专家讲人文”以及“我心中的人文医学”征文等系列活动。

行风建设办公室2012年荣获“陕西省卫生系统纠风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新颖主任荣获2010年度医院“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度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度医院“优质医院创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郭利侠同志荣获2010年度医院“优秀服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客户服务部

客服部成立于2013年8月,由行风建设办公室和新颖主任负责筹建并兼任客服部主任。宗旨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国家卫计委《医院投诉管理办法》,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院投诉管理,面向患者和社会承诺的统一受理,内部实行首诉负责制,构建并完善医院投诉处理体系。通过患者对医疗服务意见建议的快速畅通处置,有效提升医院社会满意度。

客服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工作运行制度、流程及各项工作表单,开展宣传培训,规范管理标准,健全投诉管理协调处置机制,加强投诉管理的分析与持续改进。在2013年创建优质医院中客服部负责的核心条款达到A级。

在履行投诉管理职能方面,按照“医院投诉处理流程”,结合医院各级岗位责任,建立规范的投诉处理运行制度。依据“统一受理、归口处理投诉”的投诉处理原则,通过“受理→分析→总结→建议→评价”全流程规范管理,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工作。加强投诉管理,督促各部门、科室重视职能及科室管理中的患者投诉接待处理工作。通过定期召开投诉协调组会议,研究院级投诉受理处置情况,以联席会议形式进行协调和沟通,讨论投诉管理相关工作,分析医院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向医院提出改进建议。2014年,邀请国内医院投诉管理专家为全院中层干部进行投诉管理专题培训,增强院、科两级的管理责任。通过以上的体制机制创新,医院投诉工作更加规范,医院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2015年,客服部独立设置。杨勇担任客服部主任。在患者投诉问题及意见建议的处置上,结合院级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更加注重对问题动态分析。注重医院患者服务的全过程管理与全方位服务提升。科室满意度管理与监测中,科学设计调查表,深入科室病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建议,通过对数据分析对比和问题归类,协助科室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加强投诉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建设,2016年等级医院评审中部门指标达到优级,部门探索大型公立医院投诉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方向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与鼓励。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进目标考核等机制创新,夯实各级责任。通过客服部的职能发挥和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医院规范化管理,提升内涵建设。

客服部定期对投诉受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对患者反映的普遍问题进行根因分析,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作建议。形成的分析报告,供医院领导掌握医院患者服务动态。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动态反馈科室,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工作。

落实规范化、精细化工作管理目标要求,加强内部管理,注重过程规范,强化日常制度执行和标准流程处理工作流,通过定期地组织业务学习,努力提升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能。积极参与国内行业工作交流活动。现有工作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职级,其中海外工商管理学位(MBA)1人、副高职称1人。2015年申请并获批院基金1项。

临床技能实验中心

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其前身是教学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学校依托第一、二附属医院,整合临床医学实验教学资源,成立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施秉银教授任中心主任。2007年12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医学专业19项二级评估指标均以全A通过。2009年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2010年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医学七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5年5月,临床技能实验中心从教学部独立出来,施秉银院长任中心主任,柏宏亮任常务副主任。新组建的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由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临床专科技能训练平台、临床综合能力训练平台、虚拟医学训练平台和技能中心资料库五部分组成,教学面积达1236m2。设立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与眼科、护理、心肺复苏、高级智能综合模拟人技能训练室,以及电子标准化病人训练室、虚拟医学训练室和问诊查体训练室,提供约200G的临床教学资料。同时负责动物外科中心的管理。为医院构建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与考核体系,可满足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层次的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与考核的工作需要。

2015年,面向社会招募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经培训、考核,最终18人均被聘为标准化病人。

2016年1月,在陕西省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班,开设了“智能模拟产妇大出血急救训练”“虚实结合渐进式临床技能培训(胸腔穿刺)”“心肺复苏综合救治演练”三个工作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利用模拟教学平台开展临床教学的情况。同年,在刘昌副院长指导下,推出了针对在校医学生的“全程、分段式”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组织了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医学生为期10天的系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随后首次采用6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对实习前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考核,考试通过者颁发“实习医师证”,标志着“全程、分段式”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正式实施,建立实习医生准入制。

2016年6月,在国家考试中心组织的“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中,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单位参与了此次OSCE形式的统一考试,得到了考生、考官的一致赞许。7月,配合雁塔区卫计局进行了雁塔区基层卫生岗位大练兵,完成了临床技能培训与竞赛活动。10月,获批“陕西省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近年来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获第三届西南——西北区域赛一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2013年承办第四届西南——西北区域赛,获全国决赛二等奖;第五届、第六届均获西南——西北区域赛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

10年来,获教学成果奖35项,其中省、厅、局级成果奖19项。2012年“整体化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构建现代外科技能训练平台,培养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临床研究中心

一、科室简史

临床研究中心组建于2005年11月,临床研究中心是西北地区最早创立的临床研究专业技术支持机构,宗旨是为本院医务人员提供从思路初现直到论文完成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临床研究技术支持。刘蓬勃教授任主任,张进安教授任副主任。后因人员变动等原因,临床研究中心工作暂停。2014年9月,为顺应大数据时代临床研究模式转变的潮流,协助医务人员适应国际临床研究规范化发展的趋势,全面提升医院整体临床研究实力,临床研究中心重组。院长助理马现仓教授任主任,吕军副研究员、郑婕高级统计分析师任副主任。

二、发展现状

临床研究中心负责医院临床研究工作的战略规划,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临床研究项目搭建专门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临床研究数据挖掘及管理平台,开展临床研究相关培训和加强临床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从资源整合、协同研究、技术应用与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医院临床工作者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研究群体,推进医院临床研究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提高临床研究整体水平。

2015年,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合理扶持青年项目,重点支持突出团队”。年轻的临床研究工作者资源、经验少,条件有限,中心提供合理资金支持,免费数据平台和技术服务,提高其获得成果的机会;对于有经验、有成果,临床研究实力较强的专家团队,中心提供重点全面的支持,从资金、技术到大数据共享交流平台,争取出大成果。从2015年起,临床研究基金针对不同人群划分为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院基金合理的规划使用,调动了大家临床研究的积极性,参与了每年临床研究课题的申请。医院临床研究课题的管理流程也初步完成,并在持续完善中。

两年来,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知识技术培训,赴临床科室讲座90余次,承担院内临床研究技术咨询600余次,开展“临床研究沙龙”讲座40余次,组织Clinical Trial注册51项,成功举办了两次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临床研究骨干培训班”,以及多次院外学术交流,使临床研究的基本理念和研究规范得到普及,临床研究类SCI论文的发表数目增长迅速。

临床研究中心的工作在国内临床研究、循证医学、3D打印医学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6年,吕军被聘为《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第一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首届陕西省药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批准下属的“循证医学分会(二级分会)”成立6个学组,其中“临床研究学组”由吕军任组长。2016年,医院成为陕西省唯一的“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3D打印医学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吕军任委员。医院与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的“3D打印医学研究与应用中心”挂靠临床研究中心,卢秉恒院士任中心首席科学家、名誉主任,袁祖贻副院长任主任,院长助理、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马现仓任常务副主任,吕军任办公室主任。3D中心开展了4次3D打印咨询会和7次3D打印研讨会,培训并安装了3D打印建模软件,3D打印医学研究与应用初见成效,完成了多个以3D打印技术辅助的手术和治疗。

干部保健办公室

干部病房设立于1958年,编制床位14张,是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性病房。干部病房管理科1985年7月成立,作为陕西省重要省属保健基地,服务于省内各级各类享受干部保健医疗待遇的人群。历届主管院长有:张铝重、陈开浚、南勋义、谈一飞、陈世明、丁会文、薛武军、贺大林、刘青光。现任主管院长为刘昌副院长。

1966年“文革”中,干部病房被撤销。1972年重新恢复接诊。编制床位15张。1973年干部病房床位扩编至40张,由资深医师和护士承担医疗保健工作。1982年省委、省卫生厅为加强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下拨专项经费修建干部病房大楼。该工程于1985年6月竣工,总编制床位115张,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病房服务的硬件设施。同年7月2日,干二病区正式开诊,设床位25张,收治内科病人。其后,于1986年3月10日,开设干一病区,设床位25张,收治外科与肿瘤病人。1986年10月31日,干三病区开诊,设床位25张,收治呼吸及内分泌病人;1987年5月15日,干四病区开诊,设外科床位25张。此后干一病区用来收治肿瘤化疗和放疗的患者。1988年10月10日,干五病区开诊,暂开设床位15张,收治消化和神经内科病人。2001年3月,干部病房在省保健局支持下进行停诊装修,于2001年8月重新开诊。拥有大套间5套,小套间5套,双人间65间,单人间10间,配有空调、电视机、冰箱、微波炉,24小时提供热水等,开放床位达150张。

2002年至今,干部保健办负责协调组织省厅级领导查体工作及体检报告发放事宜。2005年6月,医院将干一病区西边12间房改造为体检中心,归属干部健康中心,顺利通过省保健局验收,于8月11日正式开诊。当年即完成体检任务2000余人次。2009年3月,体检中心独立。2007年6月,干一病区重组纳入肿瘤放疗科。2010年6月至12月,干部病房在省保健局专项资金支持下整体停诊装修,2011年1月重新开诊,更名为健苑。健苑总开放床位为120张,其中二、三病区开放床位分别为25张,四、五病区开放床位分别为35张。2016年7月至9月,二、三、四病区进行全面修缮,同年10月重新接诊。2016年4月,五病区搬迁至六楼。五楼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进行装修,2017年7月3日正式开诊,更名为健苑五病区·涉外病房。

干部保健办公室致力于服务广大老干部、老专家并在门诊设立特诊室,选派有经验的护师负责分诊。干部病房顾问组由杨鼎颐、高慧、刘绍诰、王文楷、刘文善、谈一飞、马志芳、张哲舫、安怀伦、刘维良、尹泉潮、陈思训、南勋义、薛颖、王育本、李忠民等教授先后担任。干部保健工作多次受到陕西省保健局表彰。

健苑多次承担来陕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大会议的保健任务。2009年至今,每年协调组织医院保健专家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院士巡诊活动。同时参加、组织各级各项义诊及医疗宣传工作年均数十次。目前,健苑共有医师38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医师9人;护理人员57人。

临床药理机构办公室

临床药理机构办公室成立于2005年12月14日,负责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工作。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各类新药Ⅰ—Ⅳ期临床试验及医疗器械临床验证试验;负责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GCP建设;负责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国家伦理指导原则的要求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对院内临床研究项目、医学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医院建设中的伦理决定与政策咨询服务、讨论、审批,确保医院各项研究工作能够在保证受试者权益的前提下规范地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省内的示范机构。

1995年筹建医院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1996年医院伦理委员会成立。

1997年,通过卫生部评审,批准成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同时批准心内、呼吸、肝胆、肿瘤、精神、神经6个基地专业。

1998年医院通过全国药理基地评审。

1999年12月30日,卫生部给医院颁发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证书(证书编号JDX1999078)。负责人为潘承恩院长。

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获批后,积极开展临床试验。承担完成多项国际多中心项目,项目质量得到同行的认可,使学科迅速跻身于国内前列。

2001年,药理基地主任为马爱群副院长;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李旭教授。

2003年8月6日“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更名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2004年通过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检查。

2005年,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为薛武军副院长,副主任为赵英仁教授;杨岚教授担任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5年,医院正式成立临床药理机构办公室,赵英仁教授兼任主任;陆明莹为副主任兼秘书;办公室挂靠科技部。

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GCP认证,新增8个专业:普通外科、感染、血液、妇产、肾病、内分泌、肾移植、皮肤。通过认证的还有Ⅰ期临床研究。

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医院颁发了GCP认证证书(证书编号0241)。主任为袁祖贻副院长,副主任为陈明伟教授;杨岚教授任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为陆明莹(兼研究生管理)。

2009年至2012年,选派专业骨干院外参加国家级GCP培训260余人,举办院内培训10余次,修订医院第三版院级层面及各专业层面的机构管理制度、SOP等;建立了医院三级质量控制体系。

2012年6月12日至15日,接受并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三年机构复核检查(证书号XF20120155),得到了专家组一致肯定和表扬。

2014年6月5日,泌尿、骨科、神经外科、消化、耳鼻咽喉、免疫、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急诊中毒、胸外科、烧伤整形、麻醉、眼科、超声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治疗)共计15个新增专业获批资格(证书号:506)。至此,医院有机构专业28个,覆盖所有临床主干学科。

2015年5月,机构办公室从科技部分离,成为独立建制正科级科室。陆明莹为主任,张田香为秘书。6月,完成机构层面第四版及各老专业层面的第三版制度和SOP的修订工作。启动机构专业的复核检查准备工作,组织各级培训近十次;管理工作逐步向精细化推进;项目质控工作前移至启动前和进行中。

我院属于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一批建设单位。临床药理机构办公室成立至今仅有11年,2015年独立成科。在合理的组织机构框架下,逐步建立以资料管理体系、药物管理体系及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流程管理模式,使医院每一项药物临床试验能够规范地进行,临床试验技术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科医学办公室

2015年6月,全科医学办公室成立,陈丽梅教授任主任。全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和专业建设。同时,医院设立全科医学门诊和全科病房,开展全科诊疗相关工作。

20世纪80年代,医院率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很多贡献。2005年起,医院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全科医学系合作成立中美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先后多名美国专家来访并手把手零距离地进行全科医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培训学员达1000余人次。2009年,我院派送陈丽梅主任医师、贾皑副主任医师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全科医学系进修学习,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2010年至2015年,参与完成医学部承担的“陕西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省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转岗培训”工作,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0余人。

2015年初,在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大力支持下,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城市医院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于2015年4月20日成立“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开展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开展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为核心的相关工作。为促使工作的深入开展,医院全面配合做好相关全科医师培训工作。

2015年11月,医院全科临床培训基地(全科病房)在干三病区和急诊科病房正式挂牌。

2016年1月9日,医院首个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规培基层实践基地在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6月28日,医院第二家全科住培基层实践基地在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二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挂牌成立。

2016年6月,我院在医联体单位中国电科第二十所职工医院(雁塔区二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全省首家“知名专家社区工作室”,并正式挂牌开诊。截至2016年底,已有7位知名专家8人次赴“知名专家社区工作室”开展社区诊疗服务工作,共诊治患者100余人次。通过定期选派一附院著名专家到“社区工作室”进行全科示范诊疗,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切实把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这项强基、惠民、育才的重点工作抓实、做好。知名专家在为社区群众服务的同时,开展了针对全科基层实践基地的师资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全科医生的业务技能。“交大一附院知名专家社区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得到省卫生计生委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向全省推广。

国际陆港医院建设办公室

医院国际陆港医院建设办公室成立于2014年9月,郭文奇为主任,借调基建规划办公室雷磊参与工作。

国际陆港门诊建设。组织协调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科室,2015年3月16日,国际陆港门诊部正式开诊,先期开展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检查科等10个科室。在医院统一的信息平台支持下,陆港门诊部实现远程医学影像报告、心电图诊断以及各种检验报告的在线签发。根据门诊部试运行情况,先后将超声科、妇产科由每周5天调整为每周2天工作,医保合疗人员撤回。陆港门诊通过散发传单、在重要部位张贴海报、参与西洽会医疗保障等加大宣传力度。9月起,开展批量健康体检工作,至12月底,完成诊疗4645人次,健康体检722人次。2016年3月,获国际港务区党工委、管理委员会突出贡献单位表彰。9月,陆港门诊承担辖区内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国际陆港医院建设。2015年2月,陕西省卫计委正式批准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经营性质为非营利性,医院类别为三级综合医院。港建办陪同院领导前往国家卫计委请示汇报分院建设事宜,确定建院思路,与陕西省、西安市发改委以及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洽谈,寻求对本项目的支持,协调分院建设与投资事宜,接触潜在合作者近50家,经商谈沟通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决议,最终确定与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际陆港医院。自2014年起,与环球医疗就合作框架进行了艰苦谈判,合作草案经50余次易稿。2015年6月26日,在医院第四届教代会暨第四届工代会六次会议上,全面通报了陆港医院建设工作推进情况。11月,向第36次党政联席会议提交了《关于我院与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国际陆港医院”的提案》,进一步调研后,12月,第39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了该提案。

2016年1月10日,医院与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医院框架协议》,省委副书记胡和平,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毛万春,副省长王莉霞,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李谠,西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上官吉庆出席签约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致辞,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主持签约仪式。2月,港建办整理相关资料并提交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完成该项目的立项工作。8月30日,医院与环球医疗公司正式签署《关于国际陆港医院项目的合作合同》,同时,在规划局办理完成国际陆港医院项目《选址意见书》。9月,获国际陆港医院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2月8日,国际陆港医院项目奠基仪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隆重举行,该项目正式启动。

职工住宅建设。自2015年起,港建办多次前往国际港务区管委会、西安市房管局了解情况以及进行市场调研,为职工住宅建设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与数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商谈对比,选取有实力且有可能合作商。2016年9月,院第34次党政联席会拟定与陕西奥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建设港务区职工住宅,成立了专项谈判小组。12月5日,第六届教代会第七次会议决议通过医院与陕西奥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建设职工住宅项目的议案,职工住宅项目正式启动。

总务部

总务部(总务科)成立于1956年8月16日,主要负责医院水、电、暖、电梯、通讯、车辆运输、工程维修、房屋管理等保障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同时肩负着医院绿化、保洁、被服洗涤、工程维修的监督工作。

20世纪50年代,医学院任命革平为第一任主管后勤的副院长,1957年至1963年,杨涵生为总务科长。当时,医院建筑面积53714m2,电话400门(纵横交换机),汽车6辆,锅炉总蒸量16吨/时,电力容量500kVA。总务科肩负着全院水电气供应、基建维修工程、房产物资管理、绿化美化等后勤工作,逐步设立了电工班、水工班、锅炉班、木工班、瓦工班、洗衣班、汽车班、总机班、电梯班、花房及办公库、木器库、五金库等班组机构,延续至今。

20世纪80年代,何英(1980年至1984年)、丁澄(1984年)、杨大海(1985年至1999年)先后担任后勤副院长,陈俊华(1978年至1984年)、杨大海(1984年至1985年)、赵均让(1985年至1999年)先后担任总务科科长。医院建筑面积增加至137736m2,电话800门(程控交换机),汽车17台,锅炉总蒸量32.5吨/时,电力容量12705kVA。

重大事件摘要:

1983年2月,总务科成立煤气站,首批为全院460户配发了煤气灶,1996年的最高峰1763户,两台液化气槽车,4198个气瓶;

1986年,医院首届职工代表大会成立了医院房产管理委员会,完成了新南院196户及明德门252户职工住房的分配工作,家属区全面接通使用了天然气。

1989年,总务科为全院家属楼封闭阳台435户,安装了暖气。

1998年,完成了我院首条10000kVA专线电缆(山门口变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完成锅炉房改造任务并使4台6.5吨/时散装蒸汽锅炉投入使用。

21世纪初至今,师有生(1999年至2005年)、马辛格(2005年至2008年)、冯广林(2008年至今)先后担任后勤副院长,冯广林(2000年至2001年)、李成军(2001年至2005年)、杨宝年(2005年至2008年)、贺小惠(2008年至2015年)、马茂(2015年至今)先后担任总务科科长。2000年合校后,医院财政拨款及专项工程由卫生部直接下达,保证了医院医疗综合大楼、高层住宅楼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我院建筑面积210144.29m2,电话2500门(局用程控交换机),公务车20辆,煤改气后锅炉总蒸量18吨/时,第四电源实现后四路电源总共批准容量将达到37790kVA。

2003年,在抗击“非典”工作中,管理科工程部带领施工队不分昼夜冒着倾盆大雨7天完成了300多平方米发热门诊的建设,冒着被发热病人感染的危险改造传染科楼的通风设施,被评为先进科室。2007年,医院新建医疗污废水处理站及污水管网改造,使雨污分流(获卫生部专项工程拨款900万元及西安市环保局专项补贴70万元)。2012年至2013年,锅炉煤改气项目建设,安装3台6吨/时天然气蒸汽锅炉,原锅炉房及燃煤锅炉拆除(获卫生部专项工程拨款900万元及西安市环保局专项补贴130万元);2012年12月,总务部申报卫生部专项工程拨款900万元,由沙泘沱变电站接入专线电缆10000kVA,真正实现了两用一备安全供电保障系统。2014年初,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科教综合楼的启动建设,考虑到电力容量的问题,总务部启动第四电源项目申报工作;2016年1月20日,经过和供电局多次协调,最终获得我院第四电源方案的审批,四路电源总共批准容量将达到37790kVA,基本满足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的电容需求量。2015年9月,医院建筑能耗监管系统建成。该项目通过安装单体建筑总计量装置和分项计量装置,实现医院各功能区域和重点区域的水、电、燃气、热量等各种能源的分类能耗计量,实现能源监控。2016年,为优化医院后勤服务流程,总务部以搭建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抓手,建立包括移动巡检管理、维修、报修管理、设备台账管理、保养任务管理、合同管理、服务品质管理等模块的信息化平台,逐步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已完成招标,正在稳步推进。

保卫部

1959年3月,医院成立保卫科,马斌云为首任科长。1961年2月调整管理机构,设置包括保卫科在内的10个职能科室。196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保卫组织一度陷于瘫痪。1971年1月,医院革委会机构设三组一室,即政工组、医教组、后勤组,革委会办公室,其中,政工组下设保卫干事、人武干事各1人。1975年,组建民兵小分队,由全院各科室派人轮流参加治安巡逻工作。1980年,院党委决定恢复保卫科的建制,任命冯振坤为科长。1980年底任命柏盛清为科长,张秉君为副科长。1985年,根据市公安局经保处的要求,经院领导同意,组建护院队,加强医院治安保卫工作。1987年,任命张秉君为科长,薛广才为副科长。1991年12月,经西安市公安局批准,医院正式成立公安科,张秉君任科长,薛广才任副科长,杨大海兼任教导员,于大平任副教导员。1994年底,薛广才任科长,焦党林为副教导员。1995年7月,经校党委决定:医院8个职能部门升格为副处级,其中保卫科更名为保卫处(公安处)。2000年4月,西安医科大学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原医院8个副处级建制单位予以撤销,薛广才任保卫科科长,李新会任教导员。

2006年1月,王莘任保卫科副科长(主持工作),李新会任教导员;同年5月,医院率先在全省卫生行业进行警务进医院,警民共建机制的尝试。2006年起至今,为强化治安保卫队伍建设,陆续从专业院校招聘治安保卫干部15名。2007年,新设安防监控室及消防监控室。2009年3月,保卫科更名为保卫部,王莘任副部长(主持工作),孙渊任教导员。

2011年,为适应保卫工作发展,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修订、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汇编》《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临时务工人员管理》等规章制度;同时,新增《危险品管理制度》《家属区限制养犬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2012年5月,王莘任部长,姚春为教导员,孙渊为副部长,同年,新增设安防消防监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技防与人防双重防范。

为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体系,提高消防、治安、灾害、暴力袭击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2014年经院党委决定成立特勤分队,由驻地公安机关给予业务指导,强化医警联动机制,在全院范围内实现24小时常态化应急救援,确保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应急救援。2015年4月,王莘任保卫部部长,杨宝年任教导员,王宁刚任副部长。

医院连续多年实现“零火险、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1980年被西安市公安局评为“先进集体”;1984年12月,在陕西省召开的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大会上,保卫科被授予“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先进集体”;1988年,在高校系统保卫处(科)长表彰会议上,被市公安局通报集体嘉奖;2008年被西安市公安局授予“西安市文化保卫系统集体嘉奖”,2010年、2011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至2015年,被西安交大综治委授予“安全示范单位”,2012年、2015年被西安市公安局授予“西安市文化保卫系统先进集体”。

保卫部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历届领导和保卫干部艰苦创业、呕心沥血,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做出了积极重大的贡献。保卫部一批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勇担重任、奋发开拓,努力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

基建规划办公室

建院以来,基建科一直以部门形式隶属于总务部,至1984年从总务部脱离,单独设科。先后制定了基建相关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和立项、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与合同签订、施工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审核管理、竣工验收和保修管理、建设项目的监督等工作任务。

首任正、副科长由陈俊华、习武担任,先后新建了南家属院项目,干部病房项目;9、10号家属楼项目,科研楼项目和行政楼项目。20世纪90年代,由贾枫宸和肖伟担任正、副科长,先后新建前门临街综合用房项目,直线加速器项目,精神科项目,东一楼项目,11、副11号家属楼项目,伽马刀中心项目,病案综合楼项目及6号家属楼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多项基础设施相对陈旧,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瓶颈。基建科承担起医院繁重的基础建设任务,洗衣房项目、影像中心项目、传染科项目先后完成。2003年,主持新建了医院最大的建设项目:医疗综合楼和1、2号家属楼项目。2007年,新建氧气站项目,奠定了我院建设事业的新格局。

2008年,冯广林和任宁分任正、副科长。2009年,基建科更名为基建工程办公室,医院门、急诊综合楼项目开始建设。PET-CT及高压氧项目、新水泵房项目、立体停车库项目、全科医生临床培训中心项目也投入建设。2012年,任宁任基建工程办公室主任,袁江涛任副主任;启动科教综合楼项目,同时进行营养配餐中心项目。2014年,新建了锅炉房煤改气项目。

基建办为医院大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医疗用房面积由建院初期的4万多平方米增长至现在的23万多平方米。职工住房面积也有了明显增长,居住环境大为改善。2015年基建工程办公室更名为基建规划办公室。由冯广林兼任办公室主任,冯守飞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后勤服务部

2008年11月,后勤服务部由产业发展部更名而成立,是医院后勤服务保障机构。从2000年之后随着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医院后勤服务保障机构先后经历了后勤产业集团、后勤集团、产业发展部等重要发展环节,尝试各种管理及运营模式,逐步形成现在的后勤服务部管理模式,与总务部形成准甲乙方关系,向医院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后勤服务部内部管理上实行岗位责任与目标责任双责任制,制定了后勤服务部下属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按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管理各部门的日常工作。

后勤服务部2015年人员构成为:医院在编正式职工24人、劳动服务公司时期形成的集体制职工18人、临时聘用人员360人。承担着医院洗涤、保洁、餐饮、工程修缮、进修公寓管理等服务保障任务。各部门职责如下:办公室负责内部经济运行协调工作,综合协调内部各项行政工作。餐饮中心负责全院职工、进修人员及临时工、病陪人员的饮食服务工作,同时承担医院连台手术人员及值班人员的送配餐工作。洗衣房负责全院临床各科室的被服、敷料、工作服等的洗涤、缝制和修补工作。保洁中心负责医疗区部分病区和家属区的日常清洁工作。工程部承担医院的维修、修缮、简单改建工程任务。公寓管理承担医院进修人员的住宿服务管理。

2009年后勤服务部全部门推行了5S管理活动,加强了内部管理,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了安全防范。2013年8月医院新餐饮楼建成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善了我院各类人员的饮食条件。2008年至今,姬宏苇任后勤服务部部长。

幼儿园

幼儿园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医学院幼儿园,只有一个哺乳室,孩子30余名,有六七名阿姨。1958年由秦应辉负责,后调来何少珍接替,当时有70余名幼儿,设中班、小班和哺乳班,教职员工近20人。

1960年3月,托儿所和医学院分开,医院正式成立托儿所。1967年至1972年,孙月美、汤兰、蒙芙蓉为托儿所负责人。1972年至1973年,由李春惠负责。20世纪70年代以前,托儿所实行全日寄宿制,每周接一次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老师管理,尤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一个月都不放假,老师们想尽办法将孩子照顾好,让家长放心。园舍设施非常简陋破旧,条件十分艰苦,教职员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了医疗一线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1973年开始,托儿所开始转变为幼儿园。1973年至1995年,秦淑芳任园长。幼儿园增加到7个班,后又增加到11个班,职工增加到50余人。

自1984年开始,招收幼师毕业生,并调进3位专业幼师,送园内的年轻人去幼师参加培训学习,增强了幼儿园的专业实力。1992年,医院投资新建可以容纳5个班的东教学楼。1993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一类幼儿园。1995年至2001年,由杜文静担任园长。1997年,石朝霞为副园长。幼儿园分配进来4位专业幼师毕业生,充实了教师队伍。1998年幼儿园获得陕西省省级示范幼儿园称号。

2001年10月,医院成立后勤集团,将幼儿园作为集团的一个部门,石朝霞为园长。2003年,新建幼儿食堂,更新食堂设备。2005年,医院投资将幼儿园服务了近半个世纪的平房改造成一座宽阔、明亮的现代化教学大楼。2006年3月,幼儿园成为医院后勤科室,石朝霞为园长。

自2006年至今,先后成为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财政部“幼师国培”项目陕西省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训实习基地、陕西省基础教育质量工程实验幼儿园、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A类)”、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获“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会工作先进集体”、“西安市学前教育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考核评估优秀单位”“西安市首批教育科研先进园”等荣誉称号。承担了陕西省承办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推进会”迎检园、陕西省学前教育现场会迎检园、西安市学前教育现场会迎检园的驻地帮扶指导任务。

现有陕西省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陕西省级骨干教师、陕西省级教学能手、西安市学科带头人、西安市级教学能手、西安市骨干教师、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西安市学前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先进个人、雁塔区名师等一批业务骨干。

60年来,幼儿园依托医院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健康特色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特色示范园”,将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视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人凭着坚韧不拔、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成为地区幼教行业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