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组织史资料(第四卷)
-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
- 77695字
- 2020-11-24 15:56:37
第四章 市、县(市、区)党组织
第一节 省辖市党组织
一 西安市及所属区、县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西安市委历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市委第九届委员会继续主持工作,崔林涛任市委书记。1998年8月,中共西安市委召开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学习江泽民在全国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讨论并下发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强调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领会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基本要求,随着学习理论活动的深入,在全市进一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1998年底,市委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座谈会,对开展邓小平理论学习进行了交流研讨。
1998年12月,市委九届三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中共西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工作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1999年2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关心农民生活,做好当前农村稳定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对西安市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
1999年9月,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市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市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召开了动员大会。12月,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区、县,市级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实施意见》,规定教育活动分三批进行;接着市委又发出《关于在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中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在“三讲”教育活动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搞好“三讲”教育。市委召开常委会,就全市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行研讨,成立由市委书记崔林涛任组长的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000年11月,市委发出《关于印发〈关于在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经过学习提高、自看自查、规划未来、完善方案4个阶段的活动,严格党内生活纪律,增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提高了抓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12月28日,市委召开九届六次全体会议,崔林涛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西安经济社会新跨越》的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中共西安市委关于制定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西安开始了又一个经济跨越发展期。
2001年,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分析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现状,精心安排部署,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制定了《中共西安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各级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过程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2002年3月21日至25日,中共西安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中共西安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5年发展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动员和团结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前进,为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强市而奋斗。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市委书记栗战书代表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把西安建成西部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2002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市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务虚会和率先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目标座谈会。
在选拔培养干部上,市委要求组织人事部门要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选人用人方法,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继续以扩大民主、增强活力,巩固团结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年,市委在农村工作中重点建立和完善部门包村制度,结对帮扶制度,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制度,明确部门包村和结对子帮扶活动的目标任务,让农民得到实惠。
2003年4月,市委印发《关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街道党委和农村基层建设先进区县活动。年底,市委召开全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确定全市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2004年,市委制定《关于在市直机关中开展提高工作标准,改进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对教育整顿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针对部分乡镇、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机关党委作风建设,扭转乡镇、街道办作风涣散问题的紧急通知》。通过动员、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调研、开门评议等形式和措施,各级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12月,市委十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决议》。
2005年1月开始,全市分三批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委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协调办公室,制定《关于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以“牢记宗旨,执政为民”为主题的“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组成“为党旗增辉,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等巡回报告团。针对群众反映的行路难等“十大难题”,制定《解决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问题调研方案》,由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包干负责落实,限期解决。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建立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制定反映社情民意、科学决策、社会保障、城市安全预警和处置、维护稳定等6个方面机制建设性文件,确保了先进性教育的实效性。
2006年1月5日至7日,市委召开十届九次全委会议,袁纯清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努力实现“十一五”发展良好开局》的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清云部署2006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中共西安市委2006年工作要点》。同年7月袁纯清离任,孙清云任市委书记。7月28日至29日,市委召开十届十次全委会议,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听取和审议市委常委会上半年工作报告,部署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孙清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议作《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工作报告。
2007年1月6日至10日,中共西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举行。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孙清云代表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工作报告和刘春雁代表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级纪检组织,通过各种形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中纪委和省委、省纪委、市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定,维护党的章程和党的其他法规,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组织协调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9年间,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实施纲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警示训诫防线进一步推进,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不断加强,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每年在做好整体工作的同时,严肃整治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促进了反腐倡廉机制制度的改革和纪检监察队伍政治素质的提高。全市各级纪检组织共查处违纪党员1964人,其中:开除党籍435人、留党察看169人、撤销党内职务119人、严重警告459人、警告782人。在受处分的党员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69人、受刑事处分的317人。
1998年6月,市委下属区委8个、县委5个;2002年7月,长安撤县设区。截至2007年5月,市委下属区委9个、县委4个;市委工作机构27个;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团组织中设立党组50个、党委33个。截至2006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基层党委682个、党总支部768个、党支部13822个、党员326739人。
(一)中共西安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西安市市级党的领导机构为1997年4月召开的中共西安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和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届期。2002年3月、2007年1月分别召开了中共西安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和中共西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西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其间,崔林涛、栗战书、袁纯清、孙清云先后任市委书记。
1 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为1997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和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届期。
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1998.6—2002.3)
1998年6月,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有委员41名、候补委员8名,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崔林涛任市委书记。2002年1月,崔林涛离任,栗战书任市委书记。截至2002年3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3人、常委8人离任,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5人、常委9人。
书记 崔林涛(1998.6—2002.1)
栗战书(2002.1—2002.3)
副书记 冯煦初(1998.6—2002.2)
张景文(1998.6—2000.11)
才玮辉(1998.6—2002.3)
施启文(1998.6—2002.3)
任贤良(挂职,1998.7—2000.2)
程群力(2000.11—2002.3)
孙清云(2000.11—2002.3)
李洪峰(挂职,2001.11—2002.3)
陈宝根(2002.2—2002.3)
常委 崔林涛(1998.6—2002.1)
冯煦初(1998.6—2002.2)
张景文(1998.6—2000.11)
才玮辉(1998.6—2002.3)
施启文(1998.6—2002.3)
杨范清(1998.6—2002.3)
白武德(1998.6—1998.8)
孙桂然(女,1998.6—2000.3)
张凡(1998.6—2002.3)
赵海舟(1998.6—2002.2)
程群力(1998.6—2002.3)
任贤良(挂职,1998.7—2000.2)
董志忠(1998.8—2002.3)
孙清云(1998.12—2002.3)
王京书(2000.3—2002.3)
桂维民(2000.11—2002.2)
李洪峰(挂职,2001.11—2002.3)
栗战书(2002.1—2002.3)
陈宝根(2002.2—2002.3)
董军(2002.2—2002.3)
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2.3)
1998年6月,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常委7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杨范清任书记。截至2002年3月换届,市纪委任命副书记1人、常委2人。
书记 杨范清(1998.6—2002.3)
副书记 惠同仁(1998.6—2002.3)
刘志贤(1998.6—2002.3)
马新凯(女,1998.6—2002.3)
常委 杨范清(1998.6—2002.3)
惠同仁(1998.6—2002.3)
刘志贤(1998.6—2002.3)
贺维海(1998.6—2002.3)
王俊斌(1998.6—2002.3)
卫东梅(女,1998.6—2002.3)
李小六(1998.6—2002.3)
马新凯(女,1998.6—2002.3)
樊华(2001.7—2002.3)
2 中共西安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年3月21日至25日,中共西安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应出席大会代表510名,实到会议代表498人,其中女性代表100名,代表全市党员286249名。大会主席团成员由54人组成,栗战书、孙清云、施启文、陈宝根、程群力、李洪峰、杨范清、张凡、董志忠、王京书、董军任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施启文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13人组成,施启文任主任。这次代表大会是在西安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会议听取并审议栗战书代表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作的《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把西安建成西部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同时听取和审议了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关于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定》和《关于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定》。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45人、候补委员8人;选举产生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1人;选举产生西安市出席中共陕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59人。
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2002.3—2007.1)
2002年3月25日,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在西安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3名、书记1名、副书记5名,栗战书任书记。2003年12月,栗战书离任;2004年1月,袁纯清任市委书记;2006年7月,袁纯清离任,孙清云任市委书记。截至2007年1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2人、副书记5人、常委11人离任,任命书记2人、副书记3人、常委12人。
书记 栗战书(2002.3—2003.12)
袁纯清(2004.1—2006.7)
孙清云(2006.7—2007.1)
副书记 孙清云(2002.3—2006.7)
陈宝根(2002.3—2007.1)
程群力(2002.3—2005.1)
杨范清(2002.3—2005.1)
焦安发(2002.3—2007.1)
李洪峰(挂职,2002.3—2004.11)
李书磊(挂职,2004.2—2006.4)
王成文(2005.8—2007.1)
常委 栗战书(2002.3—2003.12)
孙清云(2002.3—2007.1)
陈宝根(2002.3—2007.1)
程群力(2002.3—2005.1)
杨范清(2002.3—2005.1)
焦安发(2002.3—2007.1)
董志忠(2002.3—2005.3)
王京书(2002.3—2006.1)
董军(2002.3—2007.1)
王启文(2002.3—2007.1)
王军(2002.3—2007.1)
张龙虎(2002.3—2002.12)
丁健(2002.3—2007.1)
李洪峰(挂职,2002.3—2004.11)
千军昌(2003.3—2005.9)
袁纯清(2004.1—2006.7)
李书磊(挂职,2004.2—2006.4)
信长星(挂职,2004.2—2006.4)
姬文战(2005.3—2007.1)
王成文(2005.8—2007.1)
李秋实(女,2005.11—2007.1)
景俊海(2005.11—2007.1)
蒋树瑛(挂职,女,2006.3—2007.1)
韩松(挂职,2006.3—2007.1)
刘春雁(2006.12—2007.1)
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2.3—2007.1)
2002年3月25日,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在西安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焦安发任书记。2006年12月,焦安发离任,刘春雁任市纪委书记。截至2007年1月换届,市纪委有书记1人、常委3人离任,任命书记1人,常委1人。
书记 焦安发(2002.3—2006.12)
刘春雁(2006.12—2007.1)
副书记 马新凯(女,2002.3—2007.1)
贺维海(2002.3—2007.1)
樊华(2002.3—2007.1)
常委 焦安发(2002.3—2006.12)
马新凯(女,2002.3—2007.1)
贺维海(2002.3—2007.1)
樊华(2002.3—2007.1)
卫冬梅(女,2002.3—2006.3)
李小六(2002.3—2004.6)
周建文(2002.3—2007.1)
赵忠民(2002.3—2007.1)
马建军(2002.3—2007.1)
刘春雁(2006.12—2007.1)
3 中共西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西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7年1月6日至10日,中共西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应出席大会代表515人,实到会议代表511人,其中女性代表123人,代表全市党员326739名。大会主席团成员由55人组成,孙清云、陈宝根、焦安发、王成文、董军、王启文、王军、丁健、姬文战、李秋实(女)、景俊海、刘春雁、蒋树瑛(女)、韩松任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王成文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13人组成,王成文任主任。这次代表大会是在西安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进程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孙清云代表中共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作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关于中共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定》和《关于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定》。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中共西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57人、候补委员10人;选举产生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7人;选举产生西安市出席中共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59人。
中共西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2007.1—2007.5)
2007年1月10日,中共西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在西安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3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孙清云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孙清云(2007.1—2007.5)
副书记 陈宝根(2007.1—2007.5)
王成文(2007.1—2007.5)
常委 孙清云(2007.1—2007.5)
陈宝根(2007.1—2007.5)
王成文(2007.1—2007.5)
董军(2007.1—2007.5)
王启文(2007.1—2007.5)
王军(2007.1—2007.5)
丁健(2007.1—2007.5)
姬文战(2007.1—2007.5)
李秋实(女,2007.1—2007.5)
景俊海(2007.1—2007.5)
刘春雁(2007.1—2007.5)
徐自立(2007.1—2007.5)
杨殿钟(2007.1—2007.5)
蒋树瑛(挂职,女,2007.1—2007.5)
韩松(挂职,2007.1—2007.5)
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7.1—2007.5)
2007年1月10日,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在西安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刘春雁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刘春雁(2007.1—2007.5)
副书记 樊华(2007.1—2007.5)
曾星原(2007.1—2007.5)
周建文(2007.1—2007.5)
赵忠民(2007.1—2007.5)
常委 刘春雁(2007.1—2007.5)
樊华(2007.1—2007.5)
曾星原(2007.1—2007.5)
周建文(2007.1—2007.5)
赵忠民(2007.1—2007.5)
马建军(2007.1—2007.5)
黄会强(2007.1—2007.5)
张轶(2007.1—2007.5)
周建德(2007.1—2007.5)
马玲(女,回族,2007.1—2007.5)
贾友民(2007.1—2007.5)
(二)中共西安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西安市委设有秘书长、副秘书长和23个工作机构。其中,工作部门7个: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同时挂农村工作部牌子)、政法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部门管理机构1个:老干部工作局;派出机构6个: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工交工作委员会、城建工作委员会、财贸工作委员会、农林工作委员会、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1个: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4个: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同时挂档案局牌子)、西安日报社(西安晚报社)。列入部门序列机构4个: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对外宣传工作小组办公室、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截至2007年5月,市委共设有工作机构27个。其中,工作部门9个: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挂西安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法委员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信访局。部门管理机构1个:老干部工作局。直属事业单位4个:党校(市行政学院)、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局)、西安日报社(西安晚报社)。派出机构6个: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西安曲江新区党工委、西安市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党工委、西安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列入部门序列机构7个: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保密局)、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督查室、机要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秘书长 桂维民(1998.6—2002.4)
丁健(2002.4—2005.12)
王启文(2005.12—2007.3)
杨殿钟(2007.3—2007.5)
副秘书长 黄志宏(1998.6—2002.5)
高长安(1998.6—2002.5)
屈增民(1998.6—2001.9)
张赵云(1998.6—2002.5)
陈浩(1998.6—2002.5)
张普会(1998.6—2002.5)
刘兴国(2002.7—2006.4)
荆建民(2002.7—2005.1)
王尊敬(2002.7—2007.3)
薛惠锋(2002.7—2006.5)
郝小奇(2002.7—2007.5)
王良民(2002.7—2007.5)
晏朝(2004.6—2005.9)
郭若为(2005.1—2006.4)
曾松林(2005.12—2007.5)
王凤萍(女,2005.12—2007.5)
李宁君(2006.4—2007.5)
宋毓文(2006.4—2007.5)
王炳南(2007.4—2007.5)
办公厅
2005年12月之后,办公厅实行秘书长、副秘书长负责制,不再设主任。
主任 桂维民(1998.6—2002.4)
丁健(2002.4—2005.12)
组织部
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未配备部长。
部长 孙桂然(女,1998.6—2000.3)
王京书(2000.3—2006.8)
王启文(2007.3—2007.5)
宣传部
部长 程群力(1998.6—2002.4)
王启文(2002.4—2005.12)
王军(2005.12—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 李云汉(1998.6—2002.5)
陈振虎(2002.5—2007.3)
徐自立(2007.3—2007.5)
政策研究室
主任 刘兴国(1998.6—2006.4)
李宁君(2006.4—2007.5)
政法委员会
2002年2月之后,政法委员会不再设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 赵海舟(1998.6—2002.2)
董军(2002.2—2002.5)
书记 张留平(1998.6—2002.5)
董军(2002.5—2005.12)
丁健(2005.12—2007.5)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刘乃俊(1998.6—2002.5)
吴庆德(2002.5—2006.11)
王启文(2006.11—2007.3)
杨殿钟(2007.3—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高仲良(1998.6—1999.6)
吴仲健(1999.6—2005.1)
荆建民(2005.1—2007.5)
信访局
局长 高莉(女,2005.1—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 刘静中(兼,1998.6—2001.3)
袁英信(兼,2001.3—2005.7)
舒天良(兼,2005.12—2007.5)
党校
校长 施启文(兼,1998.6—2002.5)
杨范清(兼,2002.5—2005.11)
王成文(兼,2005.11—2007.5)
常务副校长 屈增民(1998.6—2001.9)
邓春林(2001.9—2006.4)
张长乐(2006.4—2007.5)
党史研究室
主任 黄志宏(兼,1998.6—2002.5)
崔恩仓(2002.5—2006.5)
靳秀珍(女,2006.5—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王未愚(1998.6—1999.5)
李康利(1999.5—2005.1)
杨杰(2005.1—2006.5)
杨西平(2006.11—2007.5)
西安日报社(西安晚报社)
社长 王长安(1998.6—2003.10)
陈浩(2003.10—2007.5)
总编辑 王长安(1998.6—1999.6)
马师雄(1999.6—2002.5)
陈浩(2002.5—2007.5)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书记 王培琪(1998.6—1998.8)
张龙虎(1998.8—2000.11;兼,2000.11—2002.12)
景俊海(2003.1—2004.4;兼,2005.12—2007.5)
黄省身(兼,2004.4—2005.12)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书记 马振华(兼,1998.6—2001.3)
温长生(2001.3—2003.1)
岳华峰(2003.1—2007.3)
郭学民(2007.3—2007.5)
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委员会
书记 乔征(兼,2002.5—2003.10)
西安曲江新区工作委员会
书记 乔征(兼,1998.6—2007.5)
西安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
党组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
书记 千军昌(兼,2004.8—2005.9)
李秋实(兼,女,2005.9—2007.5)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党工委
书记 杨广信(兼,2005.2—2007.5)
西安市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
书记 王军(兼,2006.8—2007.5)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晏朝(1998.6—2002.5)
工交工作委员会
书记 马德煌(1998.6—2002.5)
城建工作委员会
书记 王康(1998.6—2002.5)
财贸工作委员会
书记 王世龙(1998.6—2002.5)
农林工作委员会
书记 黄继彪(1998.6—2002.5)
企业工作委员会
书记 马德煌(2002.5—2005.1)
(三)西安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团组织党组(党委)
1998年6月,西安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团组织设立党组57个、党委29个,纪检组16个,纪委26个。截至2007年5月,西安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团组织设立党组45个,党委44个,纪检组26个,纪委38个。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卢剑国(女,1998.6—2002.4)
施启文(2002.4—2005.2)
杨范清(2005.2—2007.2)
焦安发(2007.2—2007.5)
副书记 张富春(1998.6—2002.4)
张凡(2002.4—2007.2)
鲁云侠(女,2007.2—2007.5)
中共西安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冯煦初(1998.6—2002.2)
孙清云(2002.2—2006.7)
陈宝根(2006.7—2007.5)
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未配备副书记。
副书记 才玮辉(1998.6—2002.4)
陈宝根(2002.4—2006.7)
董军(2007.2—2007.5)
中共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朱庆林(1998.6—2002.4)
康宝奇(2002.4—2007.5)
中共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刘志汉(1998.6—2002.6)
任高潮(2002.6—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警备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崔林涛(兼,1998.6—2002.1)
栗战书(兼,2002.1—2003.12)
袁纯清(兼,2004.1—2006.7)
孙清云(兼,2006.7—2007.5)
书记 鄢清才(1998.6—1998.12)
王建中(1998.12—2003.10)
姬文战(2003.10—2007.5)
副书记 董志忠(1998.6—2004.3)
王忠恩(2004.3—2005.10)
杨国栋(2005.10—2007.5)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鄢清才(兼,1998.6—1998.12)
姚富(1998.12—2003.12)
兰晓军(2003.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西安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丁杏华(1998.6—2003.8)
马庆龙(2003.8—2005.6)
刘之全(2005.6—2006.11)
王富强(2006.11—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西安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春胜(1998.6—2001.7)
李富忠(2001.7—2005.12)
傅春贤(2005.12—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傅继德(1998.6—2005.2)
程群力(2005.2—2007.5)
副书记 武反生(1998.6—2002.5)
刘德才(1998.6—2002.5)
张波(2002.6—2007.2)
王京书(2006.3—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西安市总工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苗宗魁(1998.6—2007.5)
中共共青团西安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何元(1998.6—2002.12)
卫华(女,2002.12—2005.8)
李彬(2005.8—2007.5)
中共西安市妇女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尚素霞(女,1998.6—2007.5)
中共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刘耀东(1998.6—2002.5)
张智善(2002.5—2006.5)
翁正强(2006.5—2007.5)
中共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周大鹏(1998.6—2006.12)
于孝军(2006.12—2007.5)
中共西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陈纪萱(1998.6—2001.10)
俞文彬(2001.10—2007.5)
中共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崔大佑(1998.6—1999.6)
郑育林(兼,1999.6—2001.2)
邓友民(2001.2—2005.2)
李颖科(2005.2—2007.5)
中共西安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建国(兼,1998.6—2003.12)
乔安涛(兼,2003.12—2007.5)
中共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2002.8—2007.5)
书记 蔡续明(2002.8—2007.5)
中共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分会党组(2005.1—2007.5)
书记 赵红专(2005.1—2007.5)
(四)中共西安市委下属区、县委
1998年6月,中共西安市委下辖8个区委:新城区委、碑林区委、莲湖区委、雁塔区委、未央区委、灞桥区委、阎良区委、临潼区委;5个县委:长安县委、蓝田县委、户县县委、周至县委、高陵县委。2002年9月,长安撤县设区,设立长安区委。截至2007年5月,中共西安市委下辖9个区委:新城区委、碑林区委、莲湖区委、雁塔区委、未央区委、灞桥区委、阎良区委、临潼区委、长安区委;4个县委:蓝田县委、户县县委、周至县委、高陵县委。其间,各区、县委换届2次。
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雷保印(1998.6—2002.7)
千军昌(2002.7—2005.9)
晏朝(2005.9—2007.3)
张雷(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高献(1998.6—2002.7)
詹德旺(2002.7—2005.6)
袁英信(2005.6—2007.3)
史晓红(女,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莲湖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陈振虎(1998.6—2002.7)
史南征(2002.7—2007.3)
张民生(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雁塔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俊仁(1998.6—2000.9)
王军(2000.9—2005.12)
杨殿钟(2005.12—2007.3)
钱引安(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未央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维健(1998.6—2000.1)
鲁云侠(女,2000.1—2002.7)
乔高社(2002.7—2007.3)
郭大为(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灞桥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陈广善(1998.6—2002.6)
徐自立(2002.6—2007.3)
何元(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阎良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旭东(1998.6—2002.7)
张会彬(2002.7—2005.11)
陆治原(2005.11—2007.5)
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千军昌(1998.6—2002.7)
张雷(2002.7—2007.3)
任军号(2007.3—2007.5)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县)委员会(1998.6—2007.5)
1998年6月至2002年9月为中共长安县委员会;2002年9月,长安撤县设区,设立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员会。
书记 陶建勇(1998.6—2000.3)
杨杰(2000.3—2002.12)
钱引安(2002.12—2007.3)
吕健(2007.3—2007.5)
中共蓝田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朱智生(1998.6—2002.7)
乔军(2002.7—2006.7)
王新法(2006.7—2007.5)
中共户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百旺(1998.6—2000.1)
王尊敬(2000.1—2002.7)
田党生(2002.7—2004.2)
王炳南(2004.2—2007.4)
夏俊山(2007.4—2007.5)
中共周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任文斌(1998.6—2001.6)
郭学民(2001.6—2002.7)
常焕良(2002.7—2004.12)
鲜选玉(2004.12—2007.5)
中共高陵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平均(1998.6—2000.9)
夏仁朝(2000.9—2002.7)
张民生(2002.7—2007.3)
张忠堂(2007.3—2007.5)
二 宝鸡市及所属县(区)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宝鸡市委历经第八、九、十届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3年2月是1998年2月选举产生的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主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先后11次召开全委会,积极实施开放促开发、科教兴市和城市化带动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就全市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在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1999年至2000年,先后组织开展了“三讲”集中教育及“回头看”活动。制定《关于抓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先后4次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56人,并指导县区公开选拔科级干部138人,在市县机关全面推行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坚持把农村、国有企业、街道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建立组织、配强班子、发挥作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开展了“四教育”;从2000年底到2002年5月,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受教育对象达到45579人。开展了“争当模范带头人”“举旗帜、学科技、一帮一、奔小康”等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党员。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制定《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决定》等文件,命名表彰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80名。以从严治党为核心,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03年2月,中共宝鸡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结合宝鸡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建设大城市为切入点,坚持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发挥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届期。
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四市”(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两个最佳”(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的思路目标,先后9次召开全委会,就大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发展非公经济、深化国企改革、壮大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三大战略”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05年12月,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首次提出要大力实施加快高新区发展和“突破蔡家坡”“突破西山”三大战略。
市委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05年1月,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市10083个基层党组织、187630名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帮民富、解民忧”“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一批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2003年4月,印发《市委工作规则》等12个制度,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2003年7月,围绕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两大机制,印发《关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的试行办法》等4个意见。2004年,在全市544个村组织实施公开选拔村级主要干部工作,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465人、村委会主任82人,印发《宝鸡市公开选拔的村级主要干部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制定出台《宝鸡市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若干规定》,有力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223名优秀人才信息库。进一步从严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06年12月,中共宝鸡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今后5年全市工作着眼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深化完善建设“四市”和创建“两个最佳”的思路目标,大力实施加快高新区发展、“突破蔡家坡”、“突破西山”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和谐奋进的新宝鸡。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是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简称“三个率先”),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思路目标,坚持聚焦发展,好中求快,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市呈现出率先加快发展、科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围绕改革创新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市委制定出台《健全完善市委决策协调议事机制有关问题的规定》和《加强市委协调服务工作的意见》,规范了常委会议事决策、领导公务等活动。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坚持不懈地推动理论武装。2007年1月,印发《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的实施意见》,举行宝鸡市农村党建“阳光工程”即“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启动仪式。
1998年6月,宝鸡市有10个县委、2个区委。2003年5月,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2006年7月,撤销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立中国共产党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截至2007年5月,宝鸡市设有9个县委、3个区委。市委工作机构,1998年6月有17个,2007年5月有23个。
(一)中共宝鸡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宝鸡市委历经第八、九、十届委员会。
1 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3年2月,为1998年2月召开的中共宝鸡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和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届期。
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1998.6—2003.2)
1998年6月,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有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庞家钰任书记。2003年1月,庞家钰离任,吴登昌任市委书记。截至2002年3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4人、常委8人离任,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5人、常委8人。
书记 庞家钰(1998.6—2003.1)
吴登昌(2003.1—2003.2)
副书记 陈宝根(1998.6—1999.10)
王俊彦(1998.6—2003.2)
刘忠良(1998.6—2003.2)
李堂堂(1998.6—1999.2)
陈鼎金(1999.3—2001.8)
吴登昌(1999.10—2003.1)
吴新成(2001.7—2003.2)
王韩民(2001.11—2003.2)
姚引良(2003.1—2003.2)
常委 庞家钰(1998.6—2003.1)
陈宝根(1998.6—1999.10)
王俊彦(1998.6—2003.2)
刘忠良(1998.6—2003.2)
李堂堂(1998.6—1999.2)
赵锦明(1998.6—2003.2)
田来群(1998.6—1999.10)
梁宝林(1998.6—2000.7)
刘斌(1998.6—2001.6)
黄龙(1998.6—2003.2)
孟祥义(1998.6—2003.2)
陈鼎金(1999.3—2001.8)
吴登昌(1999.10—2003.2)
许道化(1999.10—2003.2)
孙晓杰(2000.9—2003.2)
吕晓明(2001.6—2003.2)
吴新成(2001.7—2003.2)
戴征社(2001.8—2003.2)
王韩民(2001.11—2003.2)
姚引良(2003.1—2003.2)
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3.2)
1998年6月,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赵锦明任书记。截至2003年2月换届,先后有副书记3人、常委4人离任。增补常委1人、副书记3人。
书记 赵锦明(1998.6—2003.2)
副书记 贾效堂(1998.6—2001.3)
罗升(1998.6—2002.8)
贾东明(1998.6—2002.8)
倪宝生(2000.9—2003.2)
胡德成(2002.8—2003.2)
李侠侠(女,2002.8—2003.2)
2 中共宝鸡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3.2—2006.12)
2003年2月9日至13日,中共宝鸡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35人,代表全市170446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45人组成,由吴登昌、姚引良、吴新成、孙晓杰、黄龙、王宏、吕晓明、张民义等12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吴新成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8人组成,张民义任主任。市委书记吴登昌作《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中共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39名、候补委员7名;选举产生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5名,选举出席中共陕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46名。
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2003.2—2006.12)
2003年2月13日,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宝鸡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吴登昌任书记。2006年4月,吴登昌离任,姚引良任市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4人、常委8人离任,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3人、常委7人。
书记 吴登昌(2003.2—2006.4)
姚引良(2006.4—2006.12)
副书记 姚引良(2003.2—2006.4)
吴新成(2003.2—2006.6)
孙晓杰(2003.2—2005.6)
黄龙(2003.2—2006.12)
李金柱(2003.10—2006.4)
王宏(2006.4—2006.12)
闫超英(2006.11—2006.12)
常委 吴登昌(2003.2—2006.4)
姚引良(2003.2—2006.12)
吴新成(2003.2—2006.6)
孙晓杰(2003.2—2005.6)
黄龙(2003.2—2006.12)
王宏(2003.2—2006.12)
吕晓明(2003.2—2006.11)
张民义(2003.2—2006.12)
乌永陶(2003.2—2006.12)
杨瑞乾(2003.2—2006.12)
许道化(2003.2—2004.3)
吴红(女,2003.7—2005.11)
李金柱(2003.10—2006.4)
刘须交(2004.3—2005.11)
钟峻青(2005.11—2006.12)
郭社荣(2005.11—2006.12)
闫超英(2006.11—2006.12)
乔军(2006.11—2006.12)
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3.2—2006.12)
2003年2月,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黄龙任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黄龙(2003.2—2006.11)
副书记 倪宝生(2003.2—2006.12)
胡德成(2003.2—2006.12)
李侠侠(女,2003.2—2006.12)
3 中共宝鸡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4日至18日,中共宝鸡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38人,代表全市187630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45人组成,由姚引良、王宏、陈继荣、黄龙、闫超英、张民义、乌永陶、杨瑞乾、郭社荣、钟峻青、乔军、翟拴堂等12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闫超英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8人组成,乔军任主任。姚引良作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为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中共宝鸡市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45名、候补委员8名;选举产生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1名;选举出席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49名。
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8日,中共宝鸡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姚引良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姚引良(2006.12—2007.5)
副书记 王宏(2006.12—2007.5)
闫超英(2006.12—2007.5)
常委 姚引良(2006.12—2007.5)
王宏(2006.12—2007.5)
闫超英(2006.12—2007.5)
张民义(2006.12—2007.5)
乌永陶(2006.12—2007.5)
杨瑞乾(2006.12—2007.5)
郭社荣(2006.12—2007.5)
戴征社(2006.12—2007.5)
钟峻青(2006.12—2007.5)
乔军(2006.12—2007.5)
龚晓燕(女,2006.12—2007.5)
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8日,中共宝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张民义为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张民义(2006.12—2007.5)
副书记 倪宝生(2006.12—2007.5)
李侠侠(女,2006.12—2007.5)
张根萍(2006.12—2007.5)
(二)中共宝鸡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宝鸡市委设有工作机构17个。截至2007年5月,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工作局、考核办、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党校、宝鸡日报社、档案馆(局)、党史研究室、市关工委办公室、基层办、市文明办、维稳办、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台湾工作办公室、理论讲师团共22个机构。
1999年5月至12月,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未配备秘书长。
秘书长 孟祥义(1998.6—1999.4)
张文通(2000.1—2001.11)
杨瑞乾(2003.2—2007.5)
副秘书长 张陇得(1999.6—2007.5)
史钧生(1999.6—2007.5)
崔建华(2001.11—2007.5)
柳晶(女,2003.2—2007.5)
范同兴(2003.2—2006.9)
杨宝玉(2003.2—2006.8)
苏永兴(2004.1—2007.5)
吕德平(2005.11—2007.5)
陈小林(2006.8—2007.5)
办公室
主任 张文通(1998.6—2000.1)
李万勤(2000.1—2003.3)
杨瑞乾(兼,2003.4—2007.5)
组织部
部长 梁宝林(1998.6—2000.7)
孙晓杰(2000.9—2003.1)
张民义(2003.2—2006.11)
乔军(2006.11—2007.5)
基层办
2002年9月,成立市委基层办。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王都让(兼,2003.6—2007.5)
宣传部
部长 刘斌(1998.6—2001.6)
吕晓明(2001.6—2006.12)
龚晓燕(女,2006.12—2007.5)
文明办
主任 王启贤(1998.6—2001.11)
吕晓明(2001.11—2003.4)
冉宗海(2003.4—2007.3)
赵周荣(2007.3—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 傅忱(兼,1998.6—2000.5)
田志刚(兼,2000.5—2003.4)
陈靖劳(兼,2003.4—2006.10)
李明(2006.10—2007.5)
政法委员会
书记 孙宗林(1998.6—2000.1)
黄龙(2000.2—2003.2)
乌永陶(2003.2—2007.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1998年6月至1999年10月,2001年12月至2002年10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靳战民(1999.11—2001.11)
甘世杰(2002.11—2006.9)
杨建成(2006.9—2007.5)
维稳办
主任 李剑涛(兼,2000.7—2002.6)
甘世杰(2002.6—2007.5)
政策研究室
2001年12月,撤销市委农村工作部(政策研究室),成立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农村工作部(政策研究室)
部长(主任) 黄龙(1998.6—2000.2)
范志哲(2000.2—2001.12)
政策研究室(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范志哲(2001.12—2003.3)
龚晓燕(女,2003.3—2005.2)
杨宝玉(2005.5—2007.5)
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朱瑞虹(女,1998.10—2007.5)
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
2001年11月,成立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2004年12月撤销。
书记 刘忠(兼,2001.11—2003.3)
徐强(2003.3—2004.12)
老干部工作局
1998年6月至2001年10月,未配备局长。
局长 邓生波(2001.11—2007.5)
考核办
主任 乔军(兼,2007.8—2008.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周东晗(兼,1998.6—2003.4)
陈留根(2003.4—2007.5)
党校
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曹振中(1998.6—1999.5)
孙晓杰(兼,2003.7—2005.9)
吴新成(兼,2005.9—2006.7)
常务副校长
马耀斌(1998.6—1999.4)
马金路(1999.4—2003.4)
陈平(2003.4—2007.5)
宝鸡日报社
总编辑 卢愚(1998.6—2001.11)
张陇得(2001.11—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齐崇德(1998.6—2000.1)
房玉环(女,2000.1—2007.3)
肖炳良(兼,2007.3—2007.5)
党史研究室
1998年6月至2003年3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史俊生(2003.4—2007.5)
保密办(局)
局长 张小平(1998.6—2001.8)
郑建岐(2001.8—2007.3)
苟建新(2007.3—2007.5)
市关工委办公室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主任。
台湾工作办公室
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陈平(1998.6—2000.10)
冯力军(女,2000.12—2002.11)
熊湘生(2003.6—2007.5)
(三)宝鸡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团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宝鸡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1998年6月设有党组73个、党委4个;截至2007年5月设有党组61个、党委7个、党工委1个。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宝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庞家钰(1998.6—2003.2)
吴登昌(2003.1—2006.4)
姚引良(2006.4—2007.5)
副书记 谭波峰(1998.6—2003.2)
孙宝林(1998.6—2003.2)
翟拴堂(2003.2—2007.5)
张政(2003.2—2007.5)
中共宝鸡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陈宝根(1998.6—1999.10)
吴登昌(1999.10—2003.2)
姚引良(2003.2—2007.2)
王宏(2007.2—2007.5)
副书记 李堂堂(1998.6—1999.4)
孟祥义(1999.4—2003.2)
王宏(2003.2—2007.1)
中共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成振兴(1998.6—2001.2)中共宝鸡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韩彦臣(2001.2—2001.8)
郭宝生(2001.8—2007.5)
书记 白保平(1998.6—2001.2)
史建泉(2001.2—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宝鸡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庞家钰(兼,1998.6—2003.1)
吴登昌(兼,2003.1—2006.4)
姚引良(兼,2006.4—2007.5)
书记 刘芳(1998.6—1999.8)
许道化(1999.8—2003.12)
钟峻青(2003.12—2007.5)
副书记 田来群(1998.6—1999.8)
刘须交(1999.8—2005.8)
刘建军(2005.8—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宝鸡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范太民(兼,1998.6—2001.8)
雷建平(兼,2001.9—2003.5)
乌永陶(兼,2003.6—2007.5)
书记 魏威(兼,1998.6—1998.12)
雷群昆(1998.12—2003.1)
高东友(2003.1—2005.6)
马庆龙(2005.6—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宝鸡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富忠(1998.6—2001.6)
董存胜(2001.11—2003.3)
任更武(2003.5—2004.9)
李程航(2004.10—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宝鸡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陈继荣(1998.6—2007.5)
副书记 傅忱(1998.6—2003.2)
田志刚(2003.2—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宝鸡市总工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董瑞林(1998.6—2001.11)
齐桢(2002.2—2007.5)
中共共青团宝鸡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龚晓燕(女,1998.6—2003.3)
张海建(2003.3—2006.9)
郑雅峰(2006.12—2007.5)
中共宝鸡市妇女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王雅荣(女,1998.6—2003.3)
白晓敏(女,2003.3—2007.3)
巨来侠(女,2007.4—2007.5)
中共宝鸡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2001年12月至2002年4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巨伯平(1998.6—2001.11)
杨青峰(2002.5—2003.4)
马金路(2003.4—2006.8)
冯宗善(2006.8—2007.5)
中共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2003年5月至2007年2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张宗良(1998.6—2003.4)
李栋成(2007.3—2007.5)
中共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杨青峰(1998.6—2002.5)
郑宝平(2002.5—2003.11)
张景文(2003.11—2007.5)
中共宝鸡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崔斌(女,1998.6—2001.11)
勇保罗(2001.11—2007.5)
中共宝鸡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陶振海(1998.6—2000.5)
周菊梅(女,2001.11—2007.3)
邱保平(女,2007.3—2007.5)
中共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2002.7—2007.5)
2002年7月设立。
书记 王恩长(2002.7—2006.8)
段寅生(2006.8—2007.5)
(四)中共宝鸡市委下属县、区委
1998年6月,中共宝鸡市委下属宝鸡县、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10个县委,金台区、渭滨区2个区委。2003年5月,撤销中共宝鸡县委,设立中共陈仓区委,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截至2007年5月,中共宝鸡市委下属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9个县委,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3个区委。
中共凤翔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润锁(1998.6—1999.3)
杨瑞乾(1999.3—2002.11)
张育仓(2002.12—2005.7)
赵晓明(2005.7—2007.5)
中共岐山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赵文学(1998.6—2002.11)
孟军(2002.11—2007.5)
中共扶风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5年7月至11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李纪计(1998.6—1999.10)
曹毓刚(1999.10—2005.6)
王拴虎(2005.12—2007.5)
中共眉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范志哲(1998.6—2000.2)
戴征社(2000.2—2002.11)
刘焕勋(2002.11—2005.7)
王宝平(2005.7—2006.7)
王琳(陕西平利籍,2006.7—2007.5)
中共陇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民义(1998.6—2000.5)
郑耀峰(2000.5—2002.11)
何满焕(2002.11—2006.7)
陈海泉(2006.7—2007.5)
中共千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陈靖劳(1998.6—2000.2)
孟军(2000.2—2002.11)
刘升周(2002.11—2006.7)
冯力军(女,2006.10—2006.12)
何存贵(2007.1—2007.5)
中共麟游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倪宝生(1998.6—2000.9)
乌永陶(2000.9—2002.11)
牟林乐(2002.11—2005.7)
张校平(2005.7—2007.5)
中共凤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田志刚(1998.6—2000.5)
李统计(2000.5—2002.11)
孙惜玲(女,2002.11—2005.2)
龚晓燕(女,2005.2—2007.2)
袁录怀(2007.2—2007.5)
中共太白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乔春芳(1998.6—2002.11)
张宗智(2002.11—2006.7)
张万奎(2006.7—2007.5)
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齐桢(1998.6—2002.4)
牛力平(2002.4—2002.11)
李统计(2002.11—2005.1)
孙惜玲(女,2005.2—2007.2)
武军(2007.2—2007.5)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邹福焕(1998.6—2000.5)
翟震中(2000.5—2002.11)
郭社荣(2002.11—2006.7)
周义(2006.7—2007.5)
中共宝鸡市陈仓区(宝鸡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3年5月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
中共宝鸡县委员会
书记 韩玉堂(1998.6—2002.11)
李明(2002.11—2003.5)
中共宝鸡市陈仓区委员会
书记 李明(2003.5—2006.7)
王西科(2006.7—2007.5)
三 咸阳市及所属县(区)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国共产党咸阳市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共咸阳市委)历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
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是1994年5月选举产生的中共咸阳市第二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咸阳市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主线,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精力建设经济强市。同时,按照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1999年3月30日至4月3日,中共咸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建设经济强市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认真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带动和科教兴市三大战略,稳固强化农业基础,不断壮大工业支柱,加速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三产配套化、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咸阳建成陕西的经济强市。
1999年4月至2004年3月,是中共咸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咸阳市委在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先后组织了以“三讲”为内容的集中教育及“回头看”活动。认真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制定下发《市级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各县(区、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69名,全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科级干部132名。坚持把农村、国有企业、街道社区和非公企业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建立组织、配强班子、发挥作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1999年3月至12月,开展了“四教育”;从2000年12月至2002年5月,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受教育对象61874名,实现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1998年10月,中共咸阳市委召开全市知识分子工作会议,至2004年全市各类人才达到348358名。同时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04年3月26日至29日,中共咸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今后5年的发展战略是:继续坚持“高举党的旗帜,强化区位优势,加速‘四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构建西部强市”的基本思路,集中力量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预期增长12%左右,到2008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为建设西部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是中共咸阳市第四届委员会届期。2004年3月,市委组织部设立“12380”举报专用电话,实现了干部举报电话号码与全国的统一。同年6月23日,中共咸阳市委召开四届二次全委会议,对47名县市区党政正职推荐人选和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拟任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在全省尚属首次。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2005年,面向全国为市发改委等10个市级部门公开选拔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人员;面向全市首次公开选拔正县级领导干部。2006年,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活动中,总结推出原长武县植保站站长、优秀共产党员巨粉娥的重大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学习宣传,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
2006年12月26日至29日,中共咸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加快建设西部富足咸阳、最佳人居咸阳、新型开放咸阳、绿色生态咸阳和现代文明咸阳。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是中共咸阳市第五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咸阳市委紧扣“四个为先”的思路,着力加快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经济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首次选派33名市级部门优秀青年干部挂职担任县长助理或县级部门副职,进行多岗位锻炼;以县乡党委换届为契机,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有效改善了县乡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和文化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的生机与活力。2006年,结合村党支部和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全市形成以40岁左右党员为主体、综合素质较高的村级领导班子;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1998年6月,中共咸阳市委下属10个县委、2个区委和1个县级市委,设有16个工作机构,全市共有基层党委463个、党总支299个、党支部9200个、党员161251名、干部76659名。2007年5月,中共咸阳市委下属10个县委、2个区委和1个县级市委,设有13个工作机构,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团组织中设立党组547个,党委6个。全市共有基层党委467个、党总支393个、党支部8834个、党员195112名、干部19695名。
(一)中共咸阳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咸阳市委历经第三、四、五届委员会。
1 中共咸阳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为1994年5月召开的中共咸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咸阳市第二届委员会和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届期。
中共咸阳市第二届委员会(1998.6—1999.4)
1998年6月,中共咸阳市第二届委员会有常委11人、书记1人、副书记7人,谈俊琪任市委书记。
书记 谈俊琪(1998.6—1999.4)
副书记 孙万宝(1998.6—1999.4)
冯银忠(1998.6—1999.3)
高存德(1998.6—1999.2)
李堂堂(1999.2—1999.4)
强义(1999.3—1999.4)
张立勇(1999.3—1999.4)
杨光明(1999.3—1999.4)
常委 谈俊琪(1998.6—1999.4)
孙万宝(1998.6—1999.4)
冯银忠(1998.6—1999.3)
高存德(1998.6—1999.2)
李永强(1998.6—1998.7)
陈鼎金(1998.6—1999.3)
杨光明(1998.6—1999.4)
张立勇(1998.6—1999.4)
董志孝(1998.6—1999.4)
王方(1998.7—1999.4)
李堂堂(1999.2—1999.4)
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1999.4)
1998年6月,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委员23人、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杨光明任书记。截至1999年4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杨光明(1998.6—1999.4)
副书记 杨福山(1998.6—1999.4)
吴养民(1998.6—1999.4)
赵国瑞(1998.6—1999.4)
2 中共咸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咸阳市第三届委员会、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9年3月30日至4月3日,中共咸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咸阳召开,会议应到代表397人,出席代表385人,代表全市16万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52人组成;由谈俊琪等8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强义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孙万宝任主任。市委书记谈俊琪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把咸阳建设成陕西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大会通过第二届中共咸阳市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咸阳市第三届委员会。
中共咸阳市第三届委员会(1999.4—2004.3)
1999年4月3日,中共咸阳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0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谈俊琪任书记。2001年4月,谈俊琪离任,李堂堂任市委书记;2002年8月,李堂堂离任,宋洪武任市委书记。截至2004年3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2人、副书记2人、常委4人离任,任命书记2人、副书记1人、常委7人。
书记 谈俊琪(1999.4—2001.4)
李堂堂(2001.4—2002.8)
宋洪武(2002.8—2004.3)
副书记 李堂堂(1999.4—2001.4)
杨光明(1999.4—2004.3)
张立勇(1999.4—2004.3)
强义(1999.4—2004.3)
郑续杰(2000.9—2003.4)
常委 谈俊琪(1999.4—2001.4)
李堂堂(1999.4—2002.8)
杨光明(1999.4—2004.3)
张立勇(1999.4—2004.3)
强义(1999.4—2004.3)
裴育民(1999.4—2004.3)
王方(1999.4—2003.3)
郑文宗(1999.4—2004.3)
福水英(女,1999.4—2004.3)
李选政(1999.4—2004.3)
李三原(1999.7—2004.3)
郑续杰(2000.9—2003.4)
胡志强(2001.11—2004.3)
徐新荣(2002.7—2004.3)
宋洪武(2002.8—2004.3)
张志军(2003.3—2004.3)
郑治全(2003.3—2004.3)
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9.4—2004.3)
1999年4月3日,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裴育民任书记。截至2004年3月换届,增补常委1名。
书记 裴育民(1999.4—2004.3)
副书记 吴养民(1999.4—2004.3)
赵国瑞(1999.4—2004.3)
王淳化(女,1999.4—2004.3)
3 中共咸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咸阳市第四届委员会、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4年3月26日至29日,中共咸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咸阳召开,会议应到代表404人,出席代表400人,代表全市16.3万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57人组成;由宋洪武等13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胡志强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徐新荣任主任。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咸阳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39人和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7人。
中共咸阳市第四届委员会(2004.3—2006.12)
2004年3月29日,中共咸阳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2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宋洪武任市委书记。2005年9月,宋洪武离任,张立勇任市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3人、常委5人离任,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2人、常委4人。
书记 宋洪武(2004.3—2005.9)
张立勇(2005.9—2006.12)
副书记 张立勇(2004.3—2005.9)
裴育民(2004.3—2006.12)
徐新荣(2004.3—2006.11)
张志军(2004.3—2006.12)
胡志强(2004.4—2005.11)
千军昌(2005.9—2006.12)
常委 宋洪武(2004.3—2005.9)
张立勇(2004.3—2006.12)
裴育民(2004.3—2006.12)
徐新荣(2004.3—2006.11)
张志军(2004.3—2006.12)
李三原(2004.3—2005.11)
郑治全(2004.3—2005.3)
方玮峰(2004.3—2006.12)
李效民(2004.3—2006.12)
张秀英(女,2004.3—2006.12)
郭中秋(2004.3—2006.12)
胡志强(2004.3—2005.11)
千军昌(2005.9—2006.12)
张建平(2005.3—2006.12)
赵润民(2006.11—2006.12)
高合元(2006.11—2006.12)
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4.3—2006.12)
2004年3月29日,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裴育民任书记。2006年11月,裴育民离任,高合元任市纪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其他组成人员未变动。
书记 裴育民(2004.3—2006.11)
高合元(2006.11—2006.12)
副书记 陈俊哲(2004.3—2006.12)
王淳化(女,2004.3—2006.12)
穆正烈(2004.3—2006.12)
4 中共咸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咸阳市第五届委员会、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26日至29日,中共咸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咸阳召开,会议应到代表409人,出席代表405人,代表全市195112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55人组成;由张立勇等13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裴育民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高合元任主任。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咸阳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1人和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1人。
中共咸阳市第五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9日,中共咸阳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张立勇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张立勇(2006.12—2007.5)
副书记 千军昌(2006.12—2007.5)
裴育民(2006.12—2007.5)
常委 张立勇(2006.12—2007.5)
千军昌(2006.12—2007.5)
裴育民(2006.12—2007.5)
高合元(2006.12—2007.5)
方玮峰(2006.12—2007.5)
李效民(2006.12—2007.5)
张秀英(女,2006.12—2007.5)
郭中秋(2006.12—2007.5)
张建平(2006.12—2007.5)
赵润民(2006.12—2007.5)
何振琪(2006.12—2007.5)
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9日,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高合元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高合元(2006.12—2007.5)
副书记 陈俊哲(2006.12—2007.5)
穆正烈(2006.12—2007.5)
刘爱群(女,2006.12—2007.5)
(二)中共咸阳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咸阳市委设有16个工作机构。其中市委工作部门7个,分别是办公室、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政法委员会;市委直属机构8个,分别是市委党校、咸阳日报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史研究室、老干部工作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台湾工作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派出机构1个,即市直机关工委。2001年12月,机构改革中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台湾工作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农工部进行了合并。截至2007年5月,市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政法委员会、市直机关工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老干部工作局、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局)、咸阳日报社共13个工作机构。
秘书长 郑文宗(1998.6—2004.4)
李效民(2004.4—2007.2)
陈俊锋(2007.2—2007.5)
副秘书长 王立新(1998.6—2000.5)
于书弟(1998.6—2000.8)
庞少波(1998.6—1999.12)
王生龙(1998.6—2007.5)
刘聪博(1998.6—2004.6)
薛沛(1998.6—2007.5)
冯望云(2000.5—2004.6)
彭新盛(2000.5—2004.7)
姚忠民(2001.11—2002.12)
余天西(2003.3—2006.8)
张存(2004.6—2006.7)
严希民(2004.6—2007.5)
陈普选(2004.6—2006.7)
王福选(2004.9—2006.7)
许新琦(2006.8—2007.5)
戴建强(2006.8—2007.5)
闻俊辉(2006.8—2007.2)
何建军(2006.9—2007.5)
办公室
主任 郑文宗(1998.6—2000.5)
刘聪博(2000.5—2001.11)
郑文宗(2001.11—2004.4)
李效民(2004.4—2007.2)
陈俊锋(2007.2—2007.5)
组织部
部长 陈鼎金(1998.6—1999.3)
强义(1999.3—1999.7)
李三原(1999.7—2002.8)
张志军(2002.8—2004.4)
方玮峰(2004.4—2006.12)
赵润民(2006.12—2007.5)
宣传部
部长 赵俊峰(1998.6—1999.5)
李选政(1999.5—2004.4)
张秀英(女,2004.4—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 李纯杰(1998.6—1999.10)
何建民(1999.10—2004.4)
严志祥(2004.4—2007.3)
何振琪(2007.3—2007.5)
政策研究室
主任 王立新(1998.6—2000.5)
冯望云(2000.5—2004.6)
王福选(2004.9—2006.7)
闻俊辉(2006.8—2007.2)
政法委员会
书记 侯全忠(1998.6—1999.5)
福水英(女,1999.5—2004.4)
郭中秋(2004.4—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李选政(1998.6—1999.12)
冯志强(1999.12—2003.11)
寇述政(2003.11—2007.2)
韩渭云(2007.2—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 史乐三(1998.6—2002.12)
刘兰生(2002.12—2007.5)
党校
校长 胡补旭(1998.6—2004.6)
张志军(兼,2004.6—2007.5)
常务副校长 南素华(女,2004.6—2007.5)
党史研究室
主任 汪源(1999.8—2007.5)
档案馆(局)
馆长(局长)马俊英(1998.6—1999.8)
张进祥(1999.8—2002.12)
高小玲(女,2002.12—2007.5)
咸阳日报社
社长 汪玲(女,1998.6—1998.8)
赵金荣(1998.8—2003.11)
贠国彪(2003.11—2007.5)
总编 汪玲(女,1998.6—1998.8)
赵金荣(1998.8—2003.11)
王福海(2003.11—2007.5)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张峰(1998.6—2006.7)
习智万(2006.8—2007.5)
(三)咸阳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咸阳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1998年6月设有党组63个、党委14个;截至2007年5月,设有党组13个、党委4个。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咸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黄亚丽(女,1998.6—1999.5)
谈俊琪(1999.5—2004.4)
宋洪武(2004.4—2005.9)
张立勇(2006.3—2007.5)
副书记 李维亚(1999.5—2003.4)
胡补旭(2003.4—2004.4)
王汉洲(2003.4—2004.4)
应志治(2004.4—2007.5)
中共咸阳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2006年1月至10月,未配备党组副书记。
书记 高存德(1998.6—1999.3)
李堂堂(1999.3—2002.7)
张立勇(2002.7—2005.9)
千军昌(2005.9—2007.5)
副书记 董志孝(1998.6—1999.5)
张立勇(1999.5—2002.7)
李三原(2002.7—2005.12)
方玮峰(2006.11—2007.5)
中共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康宝奇(1998.6—2001.3)
李军毅(2001.3—2004.4)
顾德镳(2004.4—2007.5)
中共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任泉清(1998.6—2004.4)
刘世民(2004.4—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咸阳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谈俊琪(兼,1998.6—2001.3)
李堂堂(兼,2001.4—2002.8)
宋洪武(兼,2002.9—2005.9)
张立勇(兼,2005.10—2007.5)
书记 马俊杰(1998.6—1999.8)
郑治全(1999.8—2004.9)
王相舜(2004.10—2006.6)
郭建民(2006.7—2007.5)
副书记 王方(1998.6—2002.9)
张建平(2002.10—2007.5)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咸阳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委员会(1998.6—1998.10)
1998年10月撤销。
书记 马俊杰(兼,1998.6—1998.10)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一四一师委员会(1998.10—2007.5)
第一书记 艾丕善(兼,1999.9—2002.8)
袁纯清(兼,2002.8—2005.4)
张保庆(兼,2005.4—2005.10)
赵正永(兼,2005.10—2007.5)
书记 樊印光(1998.10—2005.1)
高荣根(2005.1—2006.7)
张苏华(2006.7—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咸阳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侯全忠(兼,1998.6—2000.11)
郭中秋(兼,2000.11—2007.5)
书记 胡玉峰(1998.6—1999.12)
王向阳(1999.12—2000.12)
卞军民(2000.12—2003.1)
刘恩让(2003.1—2005.6)
仵引良(2005.6—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咸阳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杨文智(1998.6—2001.11)
杨子良(2001.11—2006.5)
赵建文(2006.5—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咸阳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孙万保(1998.6—1998.8)
文建国(1998.8—1999.5)
董志孝(1999.5—2004.4)
杨光明(2004.4—2007.5)
副书记 文建国(1998.6—1998.8)
李纯杰(1998.8—2004.4)
冯志强(2004.4—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咸阳市总工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何彩娥(女,1998.6—2007.5)
中共咸阳市妇女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一敏(女,1998.6—1999.8)
张秀英(女,1999.8—2004.6)
肖芳(女,2004.6—2007.5)
中共咸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胡聪英(女,1998.6—2001.11)
南素华(女,2001.11—2004.6)
刘百顺(2004.6—2007.5)
中共咸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黎群贤(兼,1998.8—1999.7)
宇文新(1999.8—2004.6)
赵民哲(2004.6—2006.1)
蒙文星(2006.1—2007.5)
中共咸阳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2005年2月至12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高富诚(1998.6—1999.1)
赵书学(1999.1—2001.11)
周文魁(2001.11—2005.1)
杨晓宇(2006.1—2007.5)
中共咸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马文玉(1998.6—2001.12)
赵书学(2001.12—2007.5)
中共共青团咸阳市委党组(1999.9—2007.5)
1999年9月设立。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何新来(1999.9—2001.7)
马俊民(2001.9—2002.12)
李晓静(女,2002.12—2004.7)
郭立志(2006.2—2007.5)
中共咸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2004.6—2007.5)
2004年6月设立。
书记 胡亚莉(女,2004.6—2007.5)
(四)中共咸阳市委下辖县(区、市)委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咸阳市委下属武功、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个县委,秦都、渭城2个区委和兴平市委。其间,各县(区、市)委均进行了两次换届。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立勇(1998.6—2000.7)
徐新荣(2000.7—2004.6)
李文化(2004.6—2007.1)
严维佳(2007.2—2007.5)
中共咸阳市渭城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裴育民(1998.6—1999.10)
李效民(1999.10—2006.10)
曾广中(2006.10—2007.5)
中共兴平市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苏进荣(1998.6—2000.9)
惠家平(2000.9—2002.12)
曹兴魏(2002.12—2004.6)
张文亮(2004.6—2007.2)
马俊民(2007.2—2007.5)
中共武功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韩保福(1998.6—2003.1)
张新民(2003.1—2005.9)
陈俊锋(2005.9—2007.2)
孙亚政(2007.2—2007.5)
中共三原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罗志勇(1998.6—2002.10)
杨鑫(2002.10—2006.11)
刘涛(2007.2—2007.5)
中共泾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郭志诚(1998.6—2001.7)
牛继鹏(2001.7—2004.7)
秋青山(2004.7—2007.5)
中共乾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永民(1998.6—2003.1)
李文化(2003.1—2004.6)
王普藩(2004.7—2006.10)
黄启平(2006.10—2007.5)
中共礼泉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文理(1998.6—2002.12)
张宗平(2003.1—2007.5)
中共永寿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世民(1998.6—1999.12)
郑永强(1999.12—2001.7)
庞少波(2001.11—2007.5)
中共彬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定会(1998.6—1999.10)
上官吉庆(1999.10—2002.12)
王惠林(2002.12—2007.5)
中共长武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文龙(1998.6—2000.9)
贺书田(2000.9—2004.7)
杨宏章(2004.7—2006.7)
李晓静(女,2006.7—2007.5)
中共旬邑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严志祥(1998.6—1999.10)
曹兴魏(1999.10—2002.12)
张文亮(2002.12—2004.7)
郑光照(2004.7—2006.12)
刘新余(2007.2—2007.5)
中共淳化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董俊波(1998.6—2002.10)
卢力群(2002.10—2006.1)
钱劳动(2006.1—2006.7)
王刚(2006.7—2007.5)
四 铜川市及所属县(区)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铜川市委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中共陕西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铜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1998年,市委继续实施“五龙腾飞,群龙起舞”经济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煤炭、铝业、水泥、陶瓷、机械五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五大支柱产业框架;努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等竞相发展,开创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制定《关于加快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培育和发展蔬菜产业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意见》。
1999年3月,市委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三讲”教育的精神,成立“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三讲”教育工作方案,截至2000年12月底,全市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三讲”教育全面完成。同时,从1999年3月开始,先后抽调890名干部,组成38个指导组,对全市38个乡镇和474个村的基层干部分两批进行“四教育”(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1999年12月,印台区委作出《关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向郭秀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郭秀明面对贫困不甘落后,矢志改变贫穷面貌的强烈责任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穷致富的创业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优良作风。2000年1月,市委作出《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郭秀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追授郭秀明为“模范党支部书记”。3月,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学习的决定》,并作出《追授郭秀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4月,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作出《关于开展向郭秀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国党员干部向郭秀明学习。印台区委随即成立郭秀明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办公室(简称“郭办”),编写《用生命播撒阳光》等反映郭秀明先进事迹的书籍、资料6000余册,制作《生命壮歌》碟片2000余盘。2001年6月,市委作出《关于在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开展“学习郭秀明、争当好支书”活动的决定》,提出从2002年“七一”开始,每年命名表彰10名左右农村“郭秀明式的好支书”。
2000年5月,市委召开八届四次全会,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及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12月,市委召开八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
2001年初,铜川市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全国“票决制”试点城市之一。市委和市委组织部把票决制试点工作作为深化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区县党政正职任职由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全委会闭会期间征求委员意见办法》。从2002年8月开始,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干部全部实行票决制,区县党政正职领导全部实行市委全委会票决制。同时,市委还将票决制的做法延伸到区县常委会研究干部工作中,在宜君县进行县委全委会票决乡镇党政正职的探索,这些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肯定,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发后,市委把2002年确定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年。同时,确定每年3月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宣传与实践活动月。7月29日,召开新区建设10周年纪念大会,明确提出实现新区从开发建设向经济大发展阶段转变,使新区逐步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目标。同时,完成市级事业单位和县乡的机构改革工作。
2003年初,市委提出由以煤炭工业为主的煤城转型为以非煤产业为主的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3月,出台《关于加强项目建设的决定》和《加快新区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把加快发展作为兴铜富民的第一要务,着力推动经济发展。3月30日,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铜川市第八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12月,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的新发展思路。
2004年初,市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并组成宣讲团深入区(县)、乡(镇),向乡村两级干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7月,市委召开九届五次全会,学习贯彻全省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共陕西省委第19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11月,市委召开九届六次全会,传达学习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共陕西省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全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工作,提出实施“5523”工程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铜川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推动铜川跨越式发展。
2005年1月,市委召开九届七次全会,认真贯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共陕西省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提出全市要围绕一个主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力打好“四大战役”(经济林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环境整治),重点突破,强力推进,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同月起,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的统一部署,市委分3批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了突出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市委把2005年确定为“文化建设年”。
2006年1月,市委召开九届九次全会,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两大主题,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实现“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高点起步。12月,市委召开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建材业的决定》。同月,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铜川市第十届委员会、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铜川市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明确了今后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
2007年1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中共陕西省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就全市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作出安排部署;4月,市委召开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将2007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主要经济指标增幅2004年以来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2006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83.63亿元,是1998年的2.26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亿元,是1998年的3.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73亿元,是1998年的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20元,是1998年的2.3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5元,是1998年的1.65倍。
1998年6月,中共铜川市委下辖耀县、宜君两个县委,王益区(城区)、印台区(郊区)两个区委,市委工作机构有8个。2007年5月,市委下辖宜君县委和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3个区委,有13个工作机构。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设党组45个、党委(工委)14个。2006年底,有159个基层党委、136个党总支、285个党支部、党员54265人。
(一)中共铜川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铜川市委历经第八、九、十届委员会届期。
1 中共铜川市第八届委员会、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3年4月,为1998年2月召开的中共铜川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铜川市第八届委员会和同期的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届期。
中共铜川市第八届委员会(1998.6—2003.4)
1998年6月,中共铜川市第八届委员会有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刘遵义任书记。2003年1月,刘遵义离任,王东峰任市委书记。截至2003年4月换届,增补市委常委8人、书记1人、副书记4人。
书记 刘遵义(1998.6—2003.1)
王东峰(2003.1—2003.4)
副书记 陈双全(1998.6—2001.3)
郑良驹(1998.6—1998.11)
赵天文(1998.6—2001.5)
杜成玺(2000.6—2003.4)
薛启亮(挂职,2000.9—2003.1)
李晓东(2001.3—2003.2)
吴前进(2001.5—2003.4)
常委 刘遵义(1998.6—2003.1)
陈双全(1998.6—2001.3)
郑良驹(1998.6—1998.11)
赵天文(1998.6—2001.5)
杨志良(1998.6—2001.5)
李俊华(1998.6—2003.4)
强义(1998.6—1999.3)
张成信(1998.6—2003.4)
李荣杰(1998.6—2003.1)
沈浩(1998.6—2001.11)
刘选民(1998.6—2003.4)
杜成玺(1999.3—2003.4)
薛启亮(挂职,2000.9—2003.1)
李顺民(2001.1—2003.4)
李晓东(2001.3—2003.2)
吴前进(2001.6—2003.4)
袁树英(2001.6—2003.4)
王东峰(2003.1—2003.4)
程怀岗(2003.3—2003.4)
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3.4)
1998年6月,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杨志良任书记。2001年5月,杨志良离任;2001年8月,刘选民任市纪委书记。截至2003年4月换届,离任副书记3人、书记1人;增补副书记2人、书记1人。
书记 杨志良(1998.6—2002.6)
刘选民(2002.6—2003.4)
副书记 姚文益(1998.6—2001.7)
赵明金(1998.6—2002.8)
王继良(1998.6—2002.8)
段新民(2001.7—2003.4)
刘云钊(2002.8—2003.4)
2 中共铜川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铜川市第九届委员会、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3年3月30日至4月2日,中共铜川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铜川市经济开发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出席代表320名,代表全市50246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42人组成;由王东峰、吴前进、杜成玺、李俊华、张成信、刘选民、李顺民、袁树英、程怀岗、赵天文、杨志良11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杜成玺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7人组成,刘选民任主任。大会听取并审议王东峰代表第八届委员会所作的《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同时审议了市纪委的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铜川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35名、候补委员7名和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名。
中共铜川市第九届委员会(2003.4—2006.12)
2003年4月2日,中共铜川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王东峰任书记。2004年8月,王东峰离任,吴前进任市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离任市委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5人。增补常委9人、副书记3人、书记1人。
书记 王东峰(2003.4—2004.8)
吴前进(2004.8—2006.12)
副书记 吴前进(2003.4—2004.8)
刘选民(2003.4—2006.3)
李顺民(2003.4—2005.11)
呼燕(女,2003.4—2006.2)
王良学(挂职,2003.10—2006.4)
冯新柱(2004.8—2006.12)
程怀岗(2006.3—2006.12)
常委 王东峰(2003.4—2004.8)
吴前进(2003.4—2006.12)
刘选民(2003.4—2006.3)
李顺民(2003.4—2005.11)
呼燕(女,2003.4—2006.2)
张成信(2003.4—2006.1)
袁树英(2003.4—2006.12)
程怀岗(2003.4—2006.12)
冯新柱(2003.4—2006.12)
张应龙(2003.4—2006.12)
杨忠武(2003.4—2006.12)
王良学(挂职,2003.10—2006.4)
张东武(2005.6—2006.3)
王占军(2006.1—2006.12)
王焕有(2006.3—2006.4)
王省安(2006.3—2006.12)
赵政才(2006.3—2006.11)
田筱虎(2006.3—2006.12)
拓平(2006.11—2006.12)
明平英(女,2006.11—2006.12)
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3.4—2006.12)
2003年4月2日,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刘选民任书记。2006年4月,刘选民离任;2006年9月,田筱虎任市纪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离任书记1人、副书记1人;增补书记1人、副书记1人。
书记 刘选民(2003.4—2006.4)
田筱虎(2006.9—2006.12)
副书记 段新民(2003.4—2005.12)
王健中(2005.12—2006.12)
刘云钊(2003.4—2006.12)
雷有全(2003.4—2006.12)
3 中共铜川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铜川市第十届委员会、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26日至29日,中共铜川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铜川市经济开发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出席代表324名,代表全市5372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58人组成;由吴前进、冯新柱、程怀岗、袁树英、张应龙、杨忠武、王占军、王省安、田筱虎、拓平、明平英(女)、刘选民、岳峰13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程怀岗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11人组成,程怀岗任主任。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吴前进代表第九届委员会所作的《建设以现代建材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为实现铜川的率先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同时审议了市纪委的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中共铜川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39名、候补委员7名和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3名以及出席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3名。
中共铜川市第十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9日,中共铜川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吴前进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吴前进(2006.12—2007.5)
副书记 冯新柱(2006.12—2007.5)
程怀岗(2006.12—2007.5)
常委 吴前进(2006.12—2007.5)
冯新柱(2006.12—2007.5)
程怀岗(2006.12—2007.5)
袁树英(2006.12—2007.5)
张应龙(2006.12—2007.5)
杨忠武(2006.12—2007.5)
王占军(2006.12—2007.5)
王省安(2006.12—2007.5)
田筱虎(2006.12—2007.5)
拓平(2006.12—2007.5)
明平英(女,2006.12—2007.5)
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9日,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田筱虎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田筱虎(2006.12—2007.5)
副书记 王健中(2006.12—2007.5)
张龙(2006.12—2007.5)
杨煜安(2006.12—2007.5)
(二)中共铜川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铜川市委设6个工作部门、1个派出机构、1个部门管理机构、1个议事协调机构、4个直属事业单位,共13个工作机构。2001年12月,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市委机要局列入市委办公室内部机构,对外保留名义;市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列入市委宣传部内设机构,对外保留名义;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设在市委统战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市委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市委研究室更名为市委政策研究室,不再加挂市委农村工作部牌子,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市委老干部工作局改为市委工作机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市委工作机构,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设立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与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合署办公。截至2007年5月,市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室、老干部工作局、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党校、史志办公室、档案馆(档案局)和铜川日报社13个工作机构。
秘书长 袁树英(1998.6—2007.5)
副秘书长 张印寿(1998.6—1999.2)
齐金瑞(1999.2—2001.7)
鱼福昌(2001.9—2007.5)
呼晓春(2002.1—2006.9)
王峰智(兼,2002.1—2006.9)
刘明(2004.7—2007.1)
杨建波(2006.9—2007.5)
蔺红伟(2007.1—2007.5)
来增会(兼,2007.1—2007.5)
丁军(兼,2007.5—2007.5)
办公室
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袁树英(兼,1998.6—2001.5)
齐金瑞(兼,2001.7—2003.7)
组织部
部长 强义(1998.6—1999.3)
杜成玺(1999.3—2001.1)
李顺民(2001.1—2003.4)
程怀岗(2003.4—2006.11)
明平英(女,2006.11—2007.5)
宣传部
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未配备部长。
部长 张静轩(1998.6—2002.5)
杨忠武(2003.4—2006.8)
赵政才(2006.8—2006.11)
拓平(2006.11—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 胡克禹(1998.6—2005.3)
郭平安(2005.3—2006.8)
王俊杰(2006.8—2007.5)
政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书记 李俊华(1998.6—2003.4)
张应龙(2003.4—2007.5)
研究室(农工部)
主任(部长)王峰智(1998.6—2002.4)
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王峰智(2002.4—2006.9)
杨建波(2006.9—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2001年1月至11月,未配备局长。
局长 彭随义(兼,1998.6—2000.12)
贺拴太(2001.12—2007.5)
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李俊华(兼,1998.6—2001.12)
孙菊英(女,2001.12—2004.2)
朱宝珍(女,2004.9—2006.9)
姚雁双(女,2006.9—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白宗明(兼,1998.6—2001.7)
王西申(兼,2001.7—2005.9)
马登科(兼,2005.9—2007.5)
党校
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王志清(1998.6—2006.7)
史志办公室
主任 张立(1998.6—2001.12)
谢常山(2001.12—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石有正(1998.6—2001.12)
王英(2001.12—2006.9)
杨定乾(2006.9—2007.5)
铜川日报社
社长 杨葆(1998.6—2001.12)
王世华(2001.12—2005.9)
黄卫平(2005.9—2007.5)
总编辑 杨葆(兼,1998.5—2000.5)
黄卫平(2000.5—2005.10)
王毅(2005.10—2007.5)
(三)铜川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铜川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1998年6月设有党组56个、党委(工委)21个;截至2007年5月设党组45个、党委(工委)14个。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铜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未配备党组书记。
书记 常浩智(1998.6—2000.4)
赵天文(2001.6—2006.4)
吴前进(2006.4—2007.5)
副书记 陈文学(1998.6—2001.6)
宋治清(2001.6—2005.3)
刘荣根(2005.4—2006.4)
岳峰(2006.4—2007.5)
中共铜川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陈双全(1998.6—2001.4)
李晓东(2001.4—2003.2)
吴前进(2003.2—2004.9)
冯新柱(2004.9—2007.5)
副书记 李荣杰(1998.6—2003.2)
张东武(2003.2—2006.4)
杨忠武(2006.4—2007.5)
中共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赵世俊(1998.6—2001.3)
马耀琳(2001.3—2006.6)
郭云龙(2006.6—2007.5)
中共铜川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文增旺(1998.6—2001.3)
杨天民(2001.3—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铜川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刘遵义(兼,1998.6—2003.1)
王东峰(兼,2003.1—2004.8)
吴前进(兼,2004.8—2007.5)
书记 王宗义(1998.6—2001.2)
李广友(2001.2—2003.6)
王占军(2003.6—2007.5)
副书记 张成信(1998.6—2005.10)
李绮(2005.10—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铜川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强厚(1998.6—1998.12)
苏振华(1998.12—2002.12)
王钢(2002.12—2004.12)
田国俊(2004.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铜川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杨子良(1998.6—2001.1)
张华民(2001.1—2005.1)
赵逢让(2005.1—2007.5)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铜川陆军预备役炮兵团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孙旺生(1998.6—1998.11)
王洪魁(1998.11—2001.3)
范廷江(2001.3—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铜川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任梦琪(1998.6—2001.5)
杨志良(2001.5—2006.8)
刘选民(2006.8—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铜川市总工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翟省君(1998.6—1998.7)
韩树存(1998.7—2006.7)
高金福(2006.9—2007.5)
中共共青团铜川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党组书记。
书记 惠善利(1998.6—2003.11)
曹全虎(2003.11—2006.9)
中共铜川市妇女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刘淑珍(女,1998.6—2001.4)
高西梅(女,2001.4—2007.5)
中共铜川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王健中(1998.6—2002.2)
毛树荣(2002.2—2007.5)
中共铜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静轩(1998.6—1999.10)
冯忠义(1999.10—2001.7)
毛树荣(2001.7—2002.12)
高仲平(2002.12—2006.9)
温同庆(2006.9—2007.5)
中共铜川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2002年2月至7月,未配备党组书记。
书记 巴秀萍(女,回族,1998.6—2002.1)
潘和平(2002.8—2006.9)
姚治民(2006.9—2007.5)
中共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1999.2—2007.5)
1999年2月设立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
书记 张军(1999.2—2007.5)
(四)中共铜川市委下属县、区委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铜川市设有宜君县委和耀州区(耀县)、王益区(城区)、印台区(郊区)3个区委。其间,各县(区)委均进行了两次换届。
中共宜君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彦朝(1998.6—2001.8)
杨忠武(2001.8—2003.7)
王海中(2003.7—2006.7)
熊晖(2006.7—2007.5)
中共铜川市耀州区(耀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常焕良(1998.6—1999.10)
王焕有(1999.10—2001.8)
张应龙(2001.8—2003.7)
王俊杰(2003.7—2006.7)
马秉寅(2006.7—2007.5)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城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选民(1998.6—2001.9)
任荣(2001.9—2006.7)
齐金瑞(2006.7—2007.5)
中共铜川市印台区(郊区)委员会(1998.6—2007.5)
2000年10月至2001年7月,未配备区委书记。
书记 陈建国(1998.6—2000.9)
赵政才(2001.8—2006.7)
闫旭(2006.7—2007.5)
五 榆林市及所属县(市)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榆林市(地)委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区和区域中心城市三大目标,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了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1998年6月以后,中共榆林地委在全区先后开展了第二轮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活动和农村基层干部“四教育”活动,启动了第二期“双万工程”,组织开展了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全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启动退田还林、封山绿化工程。
2000年6月,榆林撤地设市。此后中共榆林市委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先后对市直部门18个副职职位和县(区)公、检、法14个正职职位面向全市公开选拔,还推行了公示制、试用期制。就干部作风方面提出了11条具体的规定,加强了干部的作风建设。大力整治和改善投资环境,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2002年3月,中国共产党榆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对县(区)领导班子进行换届调整,县(区)党政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全部实行了异地任职。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实现了粮下川、树上山、羊进圈。
2003年,市委提出把榆林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建成既有先进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建成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环境“三大战略目标”。在全市各级机关单位中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选派1万名干部下乡包村,帮助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以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先后出台《关于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决定》《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2004年,市委、市政府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惠农措施,提前实现中央提出的农民农业税零负担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开展了农村“五型支部”创建活动,加强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2005年初到2006年6月,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农村实行党员承诺制,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
2006年,市委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广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了资源开发由原料输出向高度转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村落向新村镇、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三个转变”。深入开展“诚信榆林”建设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顺利完成了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实现了减少党委副书记的改革目标,县乡两级党委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了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移交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全市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
2006年12月,中国共产党榆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市(地区)纪委、监察局制定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规定”,扎实开展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认真落实《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企业改制、各类考试、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等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行为及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1998年6月,中共榆林地委辖11个县委和1个市委,设有8个工作部门、4个直属事业单位。2007年5月,中共榆林市委辖11个县委和1个区委,设有9个工作部门、4个直属事业机构。全市共有基层党委354个、党总支372个、党支部9668个、党员175894名。
(一)中共榆林市(地)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先后历经了中共榆林地委和中共榆林市第一、二届委员会。
1 中共榆林地区委员会、中共榆林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0.6)
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中共榆林地委作为中共陕西省委的派出机关领导全区工作。
中共榆林地区委员会(1998.6—2000.6)
1998年6月,中共榆林地委有委员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高仰秀任地委书记。1999年1月,高仰秀离任,马铁山任地委书记。截至2000年6月,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3人离任。新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4人。
书记 高仰秀(1998.6—1999.1)
马铁山(1999.1—2000.6)
副书记 马铁山(1998.6—1999.1)
张智林(1998.6—2000.6)
卢智德(1998.6—2000.6)
王鹏(1999.3—2000.6)
谭策吾(1999.4—2000.6)
委员 高仰秀(1998.6—1999.1)
马铁山(1998.6—2000.6)
张智林(1998.6—2000.6)
卢智德(1998.6—2000.6)
夏明德(1998.6—2000.6)
李雄梧(1998.6—1999.9)
杜成玺(1998.6—1999.3)
刘汉兴(1998.6—2000.6)
王玉虎(1998.6—2000.6)
刘秀珍(女,1998.12—2000.6)
刘建胜(1998.12—2000.6)
王鹏(1999.3—2000.6)
谭策吾(1999.4—2000.6)
中共榆林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0.6)
1998年6月,中共榆林地区纪委有委员7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王玉虎任书记。截至2000年6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王玉虎(1998.6—2000.6)
副书记 高进孝(1998.6—2000.6)
薛应雄(1998.6—2000.6)
2 中共榆林市委员会、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0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榆林地区撤地设市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撤销中共榆林地区委员会和中共榆林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中共榆林市委员会和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0年6月至2002年3月,榆林市委领导全区工作。
中共榆林市委员会(2000.6—2002.3)
2000年6月,中共榆林市委有书记1名、副书记4名、常委12名,马铁山任书记。2001年1月,马铁山离任,郭永平任市委书记。截至2002年3月换届,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2人、常委6人离任。新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1人、常委4人。
书记 马铁山(2000.6—2001.1)
郭永平(2001.1—2002.3)
副书记 张智林(2000.6—2001.1)
卢智德(2000.6—2001.11)
王鹏(2000.6—2002.3)
谭策吾(2000.6—2002.3)
王登记(2001.2—2002.3)
常委 马铁山(2000.6—2001.1)
张智林(2000.6—2001.1)
卢智德(2000.6—2001.11)
王鹏(2000.6—2002.3)
谭策吾(2000.6—2002.3)
王玉虎(2000.6—2002.3)
刘汉兴(2000.6—2001.11)
夏明德(2000.6—2001.6)
刘建胜(2000.6—2001.6)
刘秀珍(女,2000.6—2002.3)
李涛(2000.6—2002.3)
刘培仓(2000.6—2002.3)
郭永平(2001.1—2002.3)
王登记(2001.2—2002.3)
邢解放(2001.6—2002.3)
樊明印(2001.6—2002.3)
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0.6—2002.3)
2000年6月,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常委7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王玉虎任书记。
书记 王玉虎(2000.6—2002.3)
副书记 周万山(2000.6—2002.3)
曹治权(2000.6—2002.3)
赵榆生(2000.6—2002.3)
3 中共榆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年3月7日至10日,中共榆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榆林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60名,代表全市16万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8人组成;由郭永平、王登记、卢智德、刘汉兴、王鹏、谭策吾、王玉虎、李涛、刘秀珍、刘培仓、邢解放、樊明印等12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王鹏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10人组成,谭策吾任主任。大会听取并审议了郭永平代表中共榆林市委作的《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榆林新世纪的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相应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7名、候补委员7名,选举产生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7名。推选46人为榆林市出席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2002.3—2006.12)
2002年3月11日,中共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郭永平任书记。2002年7月,郭永平离任,周一波任市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4人、常委11人离任。新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4人、常委13人。
书记 郭永平(2002.3—2002.7)
周一波(2002.7—2006.12)
副书记 王鹏(2002.3—2004.2)
谭策吾(2002.3—2003.2)
王登记(2002.3—2006.3)
路志强(2003.7—2006.4)
王玉虎(2004.7—2006.12)
李涛(2004.7—2006.12)
李金柱(2006.4—2006.12)
常委 郭永平(2002.3—2002.7)
王登记(2002.3—2006.3)
王鹏(2002.3—2004.2)
谭策吾(2002.3—2003.2)
王玉虎(2002.3—2006.12)
李涛(2002.3—2006.12)
刘秀珍(女,2002.3—2003.10)
刘培仓(2002.3—2004.12)
邢解放(2002.3—2006.12)
樊明印(2002.3—2002.7)
王建领(2002.3—2006.11)
周一波(2002.7—2006.12)
吴长明(2002.7—2005.6)
路志强(2003.7—2006.4)
苗俭中(2003.10—2006.4)
李统计(2004.12—2006.12)
杨树业(2005.5—2006.12)
刘汉利(2005.5—2006.12)
赵宝利(2005.6—2006.12)
李金柱(2006.4—2006.12)
周树红(2006.11—2006.12)
赵政才(2006.11—2006.12)
钱远刚(2006.11—2006.12)
井剑萍(女,2006.12—2006.12)
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2.3—2006.12)
2002年3月11日,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纪委常委10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王玉虎任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有副书记2人、常委3人离任。新任命副书记2人、常委2人。
书记 王玉虎(2002.3—2006.12)
副书记 周万山(2002.3—2006.7)
曹治权(2002.3—2006.7)
赵榆生(2002.3—2006.12)
安治生(2006.7—2006.12)
刘支堂(2006.7—2006.12)
4 中共榆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中共榆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榆林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52名,代表全市17.2万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9人组成;由周一波、李金柱、王玉虎、李涛、邢解放、李统计、杨树业、刘汉利、赵宝利、周树红、赵政才、钱远刚、卢智德、刘汉兴、白桂兰15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邢解放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赵政才任主任。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周一波代表中共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作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富民强市构建和谐榆林的征程上实现新的跨越》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47人、候补委员9人,选举产生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3人。推选47人出席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中共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8日,中共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周一波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有常委1人离任。
书记 周一波(2006.12—2007.5)
副书记 李金柱(2006.12—2007.5)
邢解放(2006.12—2007.5)
常委 周一波(2006.12—2007.5)
李金柱(2006.12—2007.5)
邢解放(2006.12—2007.5)
李统计(2006.12—2007.5)
杨树业(2006.12—2007.5)
刘汉利(2006.12—2007.5)
赵宝利(2006.12—2007.3)
周树红(2006.12—2007.5)
赵政才(2006.12—2007.5)
钱远刚(2006.12—2007.5)
井剑萍(女,2006.12—2007.5)
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8日,中共榆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周树红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周树红(2006.12—2007.5)
副书记 赵榆生(2006.12—2007.5)
安治生(2006.12—2007.5)
刘支堂(2006.12—2007.5)
(二)中共榆林市(地)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榆林地委设工作部门8个: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政法委员会、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工作局;直属事业机构4个: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党校、榆林报社;部门管理机构4个:地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地区国家保密工作局)、地委讲师团、地委文明办、台湾事务办公室。2000年6月,榆林撤地设市,中共榆林地委工作机构相应更名。2002年8月,机构改革中,将市委农村工作部改名为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列入市委工作部门;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工作局)划为市委办公室的内设机构;市委文明办列为市委宣传部的内设机构,市委讲师团为市委宣传部的下属机构。2006年5月,成立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截至2007年5月,中共榆林市委设工作部门9个: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政法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工作局;直属事业机构4个: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党校、榆林报社;挂靠和部门管理机构2个:台湾事务办公室、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
秘书长 邢解放(1999.9—2001.11)
刘汉利(2001.11—2006.1)
尚洪泽(2006.1—2006.11)
副秘书长 高岖(1998.6—2000.11)
乔乃章(1998.6—2003.5)
王彬(1998.6—1999.7)
王峰存(1998.6—1999.9)
师万雄(2000.1—2000.3)
崔志平(2000.8—2007.5)
高欣(2000.8—2006.9)
甄毅(2000.8—2007.5)
崔高兴(2000.8—2007.5)
沈明志(2003.5—2007.5)
雷正西(2003.11—2005.9)
王延生(2005.9—2007.5)
钟开有(2005.12—2007.1)
高永东(2005.12—2006.6)
贾占狮(2005.12—2007.5)
刘爱文(2006.1—2007.5)
王文斌(2007.4—2007.5)
办公室
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高岖(1998.6—2000.11)
乔乃章(2002.1—2003.5)
组织部
部长 杜成玺(1998.6—1999.4)
王鹏(1999.4—2000.6)
刘培仓(2000.6—2005.1)
李统计(2005.1—2006.11)
赵政才(2006.11—2007.5)
宣传部
部长 王效佑(1998.6—1999.5)
刘建胜(1999.5—2001.12)
邢解放(2001.12—2005.7)
王建领(2005.7—2006.11)
钱远刚(2006.11—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未配备部长。
部长 张芝涛(1998.6—1999.12)
刘浪(2001.8—2005.9)
张自明(2005.9—2007.5)
政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刘明光(1998.6—1999.5)
刘秀珍(女,1999.5—2003.12)
邢解放(2005.7—2006.11)
杨树业(2006.11—2007.5)
农村工作部
2002年8月,市委农村工作部撤销。
部长 党凯(1998.6—2002.8)
市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2年8月,市级机构改革,撤销市委农村工作部,设立政策研究室,挂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2002年8月至2004年4月、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雷正西(2004.5—2005.9)
高永东(2005.12—2006.6)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贺光珊(1998.6—2004.4)
周桂珍(2004.4—2005.12)
李世保(2005.12—2007.5)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1999年5月至10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李海琦(1998.6—1999.4)
刘岐山(1999.11—2001.12)
钟开有(2001.12—2007.1)
王文斌(2007.4—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 高凤峰(女,1998.6—2006.1)
孙从军(2006.5—2007.5)
党史研究室
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任德存(1999.7—2007.4)
崔子义(2007.4—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田占成(1998.6—2005.12)
丁永年(2006.5—2007.5)
党校(市行政学院)
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孙星才(1998.6—2000.2)
王鹏(兼,2000.2—2004.2)
榆林日报社
社长 李能俍(1998.6—2003.5)
张边林(2003.5—2007.4)
贾占狮(2007.4—2007.5)
总编 张边林(1998.6—2007.4)
高建华(2007.4—2007.5)
台湾工作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2001年10月至2004年4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杜宁(1998.6—2001.9)
王立轩(2004.5—2007.5)
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
2005年12月成立,归口市委,受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
主任 靳山厚(2006.5—2007.5)
(三)榆林市(地区)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1998年6月,榆林地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共设有党组7个、党委3个;截至2007年5月,榆林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共设有党组12个、党委3个。
1 市(地区)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榆林地区工作委员会党组(1998.6—2000.6)
书记 黄文选(1998.6—2000.6)
副书记 王振武(1998.6—1999.6)
中共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2000.7—2007.5)
书记 卢智德(2000.7—2005.7)
周一波(2005.7—2007.5)
副书记 白桂兰(女,2000.7—2007.5)
曹世玉(2005.7—2007.5)
中共榆林地区行署党组(1998.6—2000.6)
书记 马铁山(1998.6—1999.1)
张智林(1999.1—2000.6)
副书记 李雄梧(1998.6—1999.8)
李涛(1998.8—2000.6)
中共榆林市人民政府党组(2000.7—2007.5)
书记 张智林(2000.7—2001.2)
王登记(2001.2—2006.4)
李金柱(2006.4—2007.5)
副书记 李涛(2000.7—2004.7)
路志强(2005.7—2006.4)
李统计(2006.12—2007.5)
中共榆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0.6)
书记 张世斌(1998.6—2000.6)
中共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2000.7—2007.5)
书记 张世斌(2000.7—2001.3)
丁成年(2001.3—2007.5)
中共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榆林分院党组(1998.6—2000.6)
书记 丁汝忠(1998.6—2000.6)
中共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2000.7—2007.5)
书记 何宁(2000.7—2007.5)
2 市(地区)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榆林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高仰秀(兼,1998.6—1999.1)
马铁山(兼,1999.1—2001.1)
郭永平(兼,2001.1—2002.7)
周一波(兼,2002.7—2007.5)
书记 樊明印(1998.6—2002.4)
刘梦林(2002.4—2004.6)
赵宝利(2004.6—2007.5)
副书记 夏明德(1998.6—2001.2)
吴长民(2001.2—2005.3)
张晓武(2005.3—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榆林市(地区)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赵升儒(1998.6—2000.11)
杨广德(2000.11—2003.12)
张朝金(2003.12—2005.6)
李安镇(2005.6—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榆林市(地区)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董耀耀(1998.6—2001.10)
刘党利(2001.11—2006.4)
杨小平(2006.5—2007.5)
3 市(地区)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榆林地区工作委员会党组(1998.6—2000.6)
书记 赵兴国(1998.6—1998.12)
曹步荣(1998.12—2000.6)
副书记 张芝涛(1998.12—1999.12)
中共政协榆林市委员会党组(2000.7—2007.5)
书记 刘汉兴(2000.7—2007.5)
副书记 刘浪(2000.7—2005.7)
张自明(2005.7—2007.5)
4 市(地区)级群众团体党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榆林市(地区)期间只有文联和科协两个党组,其他党组都是后来成立的。
中共榆林市总工会党组(2001.8—2007.5)
书记 贾亮晓(2001.8—2007.5)
中共共青团榆林市委员会党组(2006.6—2007.5)
书记 崔渊(2006.6—2007.5)
中共榆林市妇女联合会党组(2005.5—2007.5)
书记 刘茂芳(女,2005.8—2007.5)
中共榆林市(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2000年10月至2004年4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贾仲廉(1998.6—2000.9)
张玉华(2004.5—2007.5)
中共榆林市(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1998年6月至2004年10月,未配备书记;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由副书记徐亚平主持工作。
书记 徐亚平(2005.12—2007.5)
中共榆林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2004.4—2007.5)
书记 苏锁林(2004.4—2007.5)
中共榆林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2001.6—2007.5)
2001年6月至2004年5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苏禄玺(2004.6—2006.12)
(四)中共榆林市(地)委下属县、区(市)委
1998年6月,中共榆林地委下设11个县委、1个县级市委。2000年6月,撤销中共榆林地委,设立地级中共榆林市委;撤销县级榆林市,设立榆阳区;县级中共榆林市委更名为中共榆阳区委,届次延续。截至2007年5月,中共榆林市委下设中共榆阳区委和中共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11个县委。其间,各县(区)委均进行了两次换届。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市)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汉兴(1998.6—2001.7)
杨树业(2001.7—2005.9)
刘汉利(2005.9—2007.5)
中共神木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0年5月至10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王玉虎(1998.6—1998.7)
王斌(1998.7—2000.4)
万恒(2000.11—2005.9)
郭宝成(2005.9—2007.5)
中共府谷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白玉仁(1998.6—2000.11)
高岖(2000.11—2006.7)
钱劳动(2006.7—2007.5)
中共定边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郑宏有(1998.6—2000.11)
尚洪泽(2000.11—2006.10)
邵胜凯(2006.10—2007.5)
中共靖边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三原(1998.6—1999.10)
杨树业(1999.10—2001.7)
马乐斌(2002.1—2005.12)
马宏玉(2005.12—2007.5)
中共横山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买义(1998.6—1999.10)
孔德勤(1999.10—2005.9)
刘春桥(2005.9—2007.5)
中共绥德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罗锦祥(1998.6—1999.4)
王志洲(1999.4—2000.11)
曹世玉(2000.11—2005.9)
苏志中(2005.9—2007.5)
中共米脂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师万雄(1998.6—1999.12)
甄达梅(女,2000.1—2002.12)
张雁冰(2002.12—2007.5)
中共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马剑(1998.6—2001.7)
苏晓荣(2001.7—2005.12)
王克宁(2005.12—2007.5)
中共吴堡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汉利(1998.6—2001.7)
白耀东(2001.7—2005.1)
邵胜凯(2005.1—2006.7)
郭丁瑄(2006.7—2007.5)
中共清涧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鲍振明(1998.6—1999.4)
王建领(1999.4—2002.12)
冯九海(2002.12—2005.10)
王刚(2005.10—2006.7)
高永东(2006.7—2007.5)
中共子洲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蔡保平(1998.6—1999.4)
谭策吾(1999.4—2000.11)
李海琦(2000.11—2005.9)
任怀业(2005.9—2006.7)
雒凤翔(2006.7—2007.5)
六 延安市及所属县(市)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延安市委历经第一、二、三届委员会。
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是中共延安市委第一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延安市委第一届委员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省九次、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贯彻实施“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届市委及其常委会组成后,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教育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新提高。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和陕西省委提出的《实施意见》,中共延安市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央、省委通知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对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按照中、省安排,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收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显著成效。按照深化农村、加强城镇的思路,坚持开展“六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争创活动,精心组织实施“双万工程”和“创树万名科技致富带头人计划”。进一步加强城市党的建设工作。在13个县区建立了19个市、县区委主要领导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加快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步伐。截至2003年,全市建立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58个,其中总支3个,支部35个,联合支部20个。城镇新经济组织、社区党建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2002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延安主持召开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对延安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03年8月至2006年12月是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
第二届市委及其常委会组成后,健全和完善了各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强化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非公经济和社区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出台了《中央延安市委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意见》,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精心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许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初步建立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行的党员承诺制成效显著,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党员承诺制从延安走向了全国。2006年春节,胡锦涛同志视察延安,亲切勉励延安人民“紧紧抓住机遇,发扬优良传统,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饱含了对老区人民的无限厚爱,充满了对延安未来的美好期望。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是中共延安市委第三届委员会届期。中共延安市委第三届委员会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延安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北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做好延安城区‘三山两河’治理文章,突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抓好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努力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富裕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市呈现出率先加快发展、科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7年5月,延安市辖宝塔区委和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宜川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13个县委。
2007年5月,延安市共有党政机关干部12835人,其中:市直1878人、县区7436人,乡镇3521人。有基层党组织8165个,其中:基层党委374个、总支282个、支部7509个。有党员134700名,其中农民党员67041名、女党员21993名。
(一)中共延安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历经中共延安市委和中共延安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届期。
1 中共延安市委员会、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8月,中共延安市委领导延安市全区工作。
中共延安市委员会(1998.6—1998.8)
1998年6月,中共延安市委员会有书记1人、副书记4人、常委9人,高宜新任市委书记。截至1998年8月,中共延安市委组成人员未变动。
书记 高宜新(1998.6—1998.8)
副书记 刘孝文(1998.6—1998.8)
刘兆年(1998.6—1998.8)
忽培元(1998.6—1998.8)
孙志明(1998.6—1998.8)
常委 高宜新(1998.6—1998.8)
刘孝文(1998.6—1998.8)
刘兆年(1998.6—1998.8)
忽培元(1998.6—1998.8)
孙志明(1998.6—1998.8)
张钟灵(1998.6—1998.8)
张社年(1998.6—1998.8)
曾镜泉(1998.6—1998.8)
张勋仓(1998.6—1998.8)
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1998.8)
1998年6月,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书记1人、副书记2人、常委7人,张钟灵任书记。截至1998年8月,中共延安市纪委组成人员未变动。
书记 张钟灵(1998.6—1998.8)
副书记 梁延森(1998.6—1998.8)
张启顺(1998.6—1998.8)
2 中共延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延安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8月24日至27日,中共延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22名,代表全市党员112450名。大会主席团由43人组成,高宜新、刘孝文、刘兆年、忽培元、孙志明、张钟灵、张社年、曾镜泉、张勋仓、张志清、姚代明11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刘兆年任大会秘书长,张钟灵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高宜新在大会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继承发扬延安精神,为实现全市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工作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市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中共延安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7人、候补委员7人;选举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7人。
中共延安市第一届委员会(1998.8—2003.8)
1998年8月28日,中共延安市第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应出席代表329名,实际到会代表322名。选举市委常委12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高宜新任书记,2001年2月,高宜新离任,王侠(女)任市委书记。截至2003年8月换届,市委先后有书记1人、副书记4人、常委9人离任。新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5人、常委9人。
书记 高宜新(1998.8—2001.2)
王侠(女,2001.2—2003.8)
副书记 刘孝文(1998.8—1999.3)
刘兆年(1998.8—2001.11)
忽培元(1998.8—2003.8)
孙志明(1998.8—2001.3)
王侠(女,1999.3—2001.2)
张勋仓(2001.3—2003.8)
张社年(2001.3—2003.8)
张钟灵(2001.7—2003.8)
王建军(2003.7—2003.8)
常委 高宜新(1998.8—2001.2)
刘孝文(1998.8—1999.3)
刘兆年(1998.8—2001.11)
忽培元(1998.8—2003.8)
张钟灵(1998.8—2003.8)
张社年(1998.8—2003.8)
孙志明(1998.8—2001.3)
曾镜泉(1998.8—1999.12)
张勋仓(1998.8—2003.8)
张学凯(1998.8—2003.8)
师银笙(1998.8—2000.4)
韩烨(1998.8—2003.8)
王侠(女,1999.3—2003.8)
刘廷礼(1999.12—2001.11)
梁凤民(2001.3—2003.2)
郑永强(2001.7—2003.8)
郝飚(2001.7—2003.8)
薛庆云(2001.11—2003.8)
朱明春(2001.11—2003.7)
梁宏贤(2003.5—2003.8)
高春义(2003.5—2003.8)
王建军(2003.7—2003.8)
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8—2003.8)
1998年8月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7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张钟灵任纪委书记。
书记 张钟灵(1998.8—2003.8)
副书记 梁延森(1998.8—2003.4)
张启顺(1998.8—2003.8)
程文朝(1998.8—2003.8)
3 中共延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3年8月26日至29日,中共延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27名,代表全市党员118755名。大会主席团由42人组成,张勋仓任大会秘书长,张钟灵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王侠代表中共延安市委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延安市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7名、候补委员7名,选举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7名。
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2003.8—2006.12)
2003年8月30日,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办法,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王侠任书记。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先后于2004年1月、11月,2005年1月、11月、12月,2006年9月、12月召开了二届二次至八次全体会议。
书记 王侠(女,2003.8—2006.5)
李希(2006.5—2006.12)
副书记 张社年(2003.8—2005.8)
王建军(2003.8—2006.12)
张学凯(2003.8—2006.12)
郑永强(2003.8—2005.1)
刘雪松(2003.10—2006.2)
陈强(2005.9—2006.12)
常委 王侠(女,2003.8—2006.5)
张社年(2003.8—2005.8)
王建军(2003.8—2006.12)
张学凯(2003.8—2006.12)
郑永强(2003.8—2005.1)
韩烨(2003.8—2006.12)
郝飚(2003.8—2006.12)
薛庆云(2003.8—2006.12)
梁宏贤(2003.8—2006.12)
高春义(2003.8—2006.12)
高合元(2003.8—2006.11)
刘雪松(2003.10—2006.2)
陈强(2005.9—2006.12)
李希(2006.5—2006.12)
杨鑫(2006.11—2006.12)
蔡钊利(2006.11—2006.12)
曾岚(2006.11—2006.12)
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3.8—2006.12)
2003年8月30日,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7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张学凯任纪委书记。
书记 张学凯(2003.8—2006.11)
杨鑫(2006.11—2006.12)
副书记 冯世阳(2003.9—2006.12)
阎青锋(2003.9—2006.12)
刘贵治(2003.8—2006.12)
4 中共延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延安市第三届委员会、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延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宾馆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27名,代表全市党员126931名。大会主席团由40人组成,王建军任大会秘书长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李希代表中共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延安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中共延安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49名、候补委员9名,选举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4名。
中共延安市第三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8日,中共延安市委第三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李希任市委书记。
书记 李希(2006.12—2007.5)
副书记 陈强(2006.12—2007.5)
王建军(2006.12—2007.5)
常委 李希(2006.12—2007.5)
陈强(2006.12—2007.5)
王建军(2006.12—2007.5)
郝飚(2006.12—2007.5)
薛庆云(2006.12—2007.5)
梁宏贤(2006.12—2007.5)
高春义(2006.12—2007.5)
杨鑫(2006.12—2007.5)
蔡钊利(2006.12—2007.5)
曾岚(2006.12—2007.5)
白慧芳(女,2006.12—2007.5)
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8日,中共延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杨鑫任纪委书记。
书记 杨鑫(2006.12—2007.5)
副书记 冯世阳(2006.12—2007.5)
刘贵治(2006.12—2007.5)
李春鸽(女,2006.12—2007.5)
(二)中共延安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延安市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政法委、老干部工作局8个工作部门;设台湾工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保密局(办)、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局(馆)、延安日报社、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对外宣传办公室9个直属事业机构;设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1个派出机构,共18个工作机构。2001年12月,市级机关机构改革时,将市委、市政府直属行政机构编办、政策研究室、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改为市委工作部门,将市归侨侨眷联合会办事机构设在统一战线工作部。撤销农工部,保留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策研究室;将党史研究室、台湾工作办公室、保密局(办)、外宣办、宣传部代管的市文明办改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2006年3月成立市新农村办,为市委直属事业机构,加挂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牌子,二者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截至2007年5月,中共延安市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归侨侨眷联合会)、政法委(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室(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老干部工作局、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10个工作部门;设党校、档案局(馆)、新农村办(挂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牌子)、延安日报社4个直属事业机构;设防范处理邪教办公室1个挂靠机构;设党史研究室、台湾工作办公室、文明办、保密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4个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共19个工作机构。
秘书长 张学凯(1998.6—2001.11)
高春义(2001.11—2004.7)
薛义忠(2004.7—2007.5)
副秘书长 郭殿芳(1998.6—2004.1)
孙田林(1998.6—2002.1)
高春义(1998.6—2001.11)
周培基(1998.6—1999.11)
曹世玉(1998.6—1999.3)
刘海宽(1999.6—2002.1)
李竹林(1999.6—2007.5)
郭文军(1999.9—2002.1)
刘天才(2001.2—2002.10)
薛义忠(2002.10—2004.7)
苏醒仁(2002.10—2007.5)
段维毕(兼,2004.1—2007.5)
呼世杰(2004.4—2006.7)
李延明(2006.1—2007.5)
屈志芳(2006.1—2007.5)
康红(女,2006.1—2006.7)
办公室
主任 高春义(1998.6—2003.3)
薛义忠(2003.3—2007.4)
苏醒仁(2007.4—2007.5)
组织部
部长 张勋仓(1998.6—2001.7)
郑永强(2001.7—2003.10)
高合元(2003.10—2006.11)
蔡钊利(2006.11—2007.5)
宣传部
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未配备部长,由副部长主持工作。
部长 师银笙(1998.6—2000.5)
郝飚(2001.7—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 魏福泉(1998.6—2002.5)
李和平(2002.5—2007.4)
白慧芳(女,2007.4—2007.5)
政法委员会
书记 冯沛(1998.6—2003.1)
韩烨(2003.1—2006.11)
曾岚(2006.11—2007.5)
农村工作部
2001年12月撤销,保留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研究室。
部长 马晔(1998.6—2001.12)
政策研究室
2001年12月由市委直属事业机构改为工作部门。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未配备主任,由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任 孙田林(1998.6—2003.12)
邓世宏(2005.8—2007.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3月设立。2006年3月至2006年8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冯保学(2006.9—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01年12月由市委、市政府直属行政机构改为市委工作部门。2001年1月至12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苏桂林(1998.6—2000.12)
崔临奎(2002.1—2007.5)
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
主任(局长) 郭殿芳(兼,1998.6—2004.1)
段维毕(2004.1—2007.5)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蔡焱(1998.6—2005.6)
曹兴义(2005.8—2007.5)
台湾工作办公室
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李杲(1998.6—2004.5)
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 王占彪(1998.6—2000.12)
李军安(2000.12—2005.8)
崔鸿儒(2005.8—2007.5)
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李军安(1998.6—2000.12)
同培刚(2000.12—2007.2)
党校
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刘兆年(兼,1998.6—2003.12)
郑永强(兼,2003.12—2005.1)
常务副校长 陈国昌(1998.6—2007.5)
党史研究室
主任 陈兆铎(1998.6—2002.1)
姜东才(2002.1—2003.12)
张建儒(2004.5—2007.5)
档案局(馆)
局(馆)长 韩德才(1998.6—1999.12)
黄宽洲(1999.12—2002.1)
郭文军(2002.1—2007.5)
延安日报社
社长 刘忠(1998.6—2000.12)
肖中强(2000.12—2007.5)
总编辑 张春生(1998.6—2007.5)
(三)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志清(1998.6—2001.6)
刘兆年(2001.6—2007.4)
李希(2007.4—2007.5)
副书记 白崇贵(1998.6—1999.5)
马福雄(1999.9—2002.5)
樊高林(2002.5—2007.5)
中共延安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刘孝文(1998.6—1999.5)
王侠(女,1999.5—2001.6)
张社年(2001.6—2005.10)
陈强(2005.10—2007.5)
副书记 张社年(1998.6—2001.6)
梁凤民(1998.6—1999.5)
梁宏贤(2001.8—2007.5)
中共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高波(1998.6—2001.3)
张世斌(2001.3—2007.4)
孔德勤(2007.4—2007.5)
中共延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田轮澍(1998.6—2001.3)
陈建平(2001.3—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延安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高宜新(兼,1998.6—2001.2)
王侠(女,兼,2001.2—2006.5)
李希(兼,2006.5—2007.5)
书记 刘廷礼(1998.6—2001.6)
钟俊青(2001.6—2003.12)
刘福安(2003.12—2007.4)
安得里(2007.4—2007.5)
副书记 曾镜泉(1998.6—1999.8)
薛庆云(1999.8—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延安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张浩(兼,1998.6—2000.12)
刘永岗(兼,2001.7—2007.5)
书记 殷章恒(1998.6—1998.12)
李小立(1999.1—2003.12)
任星(2004.1—2004.11)
陈海强(2004.12—2006.11)
马建民(2006.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延安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靳志民(1998.6—1998.12)
傅春贤(1998.12—2001.12)
史行君(2001.12—2006.5)
何宝林(2006.5—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延安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姚代明(1998.6—2001.5)
忽培元(2001.5—2004.5)
韩烨(2004.5—2007.5)
副书记 张华(1998.6—2002.3)
马晔(2002.5—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延安市总工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米文毅(1998.6—2007.5)
中共共青团延安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姚靖江(1998.6—2002.11)
谢京帅(女,2002.11—2007.5)
中共延安市妇女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寇雪楼(女,1998.6—2002.2)
梁旭虹(女,2002.2—2007.1)
寇粉玲(女,2007.1—2007.5)
中共延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姬乃荣(1998.6—2007.5)
中共延安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薛保平(1998.6—2002.1)
刘吉祥(2002.1—2006.1)
赵翔(2006.1—2007.5)
中共延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白延安(1998.6—2004.5)
张茂盛(2004.5—2007.2)
武占邦(2007.4—2007.5)
中共延安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侯志智(兼,1998.6—2007.5)
(四)中共延安市委下属县(区)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延安市设有宝塔区委,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延长、延川、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陵、黄龙12个县委。其间,各县(区)委均进行了两次换届。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韩烨(1998.6—2002.12)
高春义(2002.12—2007.5)
中共吴起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郝飚(1998.6—2001.7)
师合林(2001.11—2004.7)
薛占海(2004.7—2007.5)
中共志丹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西林(1998.6—2002.12)
李建社(2002.12—2006.7)
祁玉江(2006.7—2007.5)
中共安塞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占学(1998.6—2002.10)
冯毅(2002.10—2006.7)
雷鸣雄(2006.7—2007.5)
中共子长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和平(1998.6—2001.7)
杨军宪(2001.7—2006.7)
薛海涛(2006.7—2007.5)
中共延川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鸿鸣(1998.6—1999.11)
李建社(1999.11—2002.12)
吴世宏(2002.12—2006.7)
何文采(2006.7—2007.5)
中共延长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薛天云(1998.6—2001.7)
杨霄(2001.7—2007.5)
中共甘泉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林发(1998.6—2000.9)
杨军发(2000.9—2002.10)
雷增高(2002.10—2006.7)
白慧芳(女,2006.7—2007.5)
中共富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梁宏贤(1998.6—1999.10)
周德喜(1999.10—2006.7)
刘天才(2006.7—2007.5)
中共洛川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李文浩(1998.6—2001.3)
拓平(2001.3—2006.11)
中共宜川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田忠延(1998.6—2001.7)
李世清(2001.7—2004.7)
姚靖江(2004.7—2007.5)
中共黄陵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薛光明(1998.6—1999.3)
高合元(1999.3—2004.7)
赵辉远(2004.7—2006.7)
曹明周(2006.7—2007.5)
中共黄龙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房龙山(1998.6—1999.7)
冯慧武(1999.7—2003.7)
刘曙阳(2003.7—2006.7)
孙继平(2006.7—2007.5)
七 渭南市及所属县(市)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渭南市委历经第一、二、三届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是中共渭南市委第一届委员会届期。其间,中共渭南市委全面贯彻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和省九次、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决定》,积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委托经营、破产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企业,全市91%的国有企业完成改制,落实债务18亿元,安置职工4.5万人,GDP保持了9%的增速。
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制定印发了《中共渭南市委关于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的意见》,开展“学习郭秀明、实践‘三个代表’”大讨论,制定出台《2001—2005年渭南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则》,先后共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青年干部培训班234期,培训干部1.93万人。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制的干部任用新机制。全市领导干部班子结构明显优化,全市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2.3岁,35岁以下干部16人。
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是中共渭南市第二届委员会届期。中共渭南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强省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战略,把项目建设变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先后组团到俄罗斯以及苏州等地推介渭南,举办了中韩合作陕西渭南经贸洽谈会。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75个,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引进外商投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0%,投资规模再创新高。
在全市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年、诚信建设年”活动,培训人数占全市在职干部人数的20%。精心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8900余名县处级和科级干部参加了学分制在职考试。开辟了上海浦东、浙江温州等域外培训基地,先后有2批28名县级领导干部赴外挂职,初步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公开选拔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37名,选调100名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干部考核任用全面实现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狠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和《2006—2010年渭南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开展以“推进农村阵地建设、推进农村干部培训工作、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推进村级班子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旗帜”为主题的“四推进一树立”活动,着力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解决村级组织“三无”(无党员活动室、无支部会议室、无村委会办公室)问题,完成全市95%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任务。出台《渭南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细则》,重点解决从业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无党员、无组织的问题,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国有企业党建方面,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重点解决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难的问题。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是中共渭南市第三届委员会届期。中共渭南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创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制定《关于在全市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年的实施意见》,对存在问题明察暗访,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公开曝光。创办“西岳清风网”,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效果。坚持纠建并举措施,认真查处医疗机构药品回扣等腐败问题,为患者降低医药费525.4万元;及时纠正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问题,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认真落实支农惠农资金,减轻农民负担2.56亿元。加强示范典型带动,下发《关于开展向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形成学习先进典型,争当郭孝义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的良好氛围。
截至2006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50.07亿元,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8.68亿元,年均增长23.0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3.63亿元、161.23亿元和125.21亿元,同比增长7.3%、13.9%和12.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68.75亿元,在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下,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优势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农业总产值达到107.31亿元。同比增长7.3%;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4亿元,增长15.7%,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截至2007年5月,中共渭南市委下属1个区委、2个市委(县级)、8个县委和1个党工委。全市共有基层党委530个、党总支511个、党支部9964个、党员245026名。
(一)中共渭南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历经中共渭南市委和中共渭南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届期。
1 中共渭南市委员会、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1995年4月成立的中共渭南市委员会领导渭南市全区,连同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至当月下旬,中共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换届。
中共渭南市委员会(1998.6—1998.6)
1998年6月,中共渭南市委有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王志伟任书记。截至当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王志伟(1998.6—1998.6)
副书记 马中平(1998.6—1998.6)
王杰山(1998.6—1998.6)
王纯(1998.6—1998.6)
董旭阳(1998.6—1998.6)
常委 王志伟(1998.6—1998.6)
马中平(1998.6—1998.6)
王杰山(1998.6—1998.6)
王纯(1998.6—1998.6)
董旭阳(1998.6—1998.6)
韩武孝(1998.6—1998.6)
王延龄(1998.6—1998.6)
张耀明(1998.6—1998.6)
宁保忠(1998.6—1998.6)
吴新成(1998.6—1998.6)
田军(1998.6—1998.6)
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1998.6)
1998年6月,中共渭南市纪委有常委10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韩武孝任书记。截至当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韩武孝(1998.6—1998.6)
副书记 朱洪明(1998.6—1998.6)
韩彦臣(1998.6—1998.6)
姬智野(1998.6—1998.6)
2 中共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渭南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27日至30日,中共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渭南召开,出席代表353人,代表全市207825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57人组成,董旭阳担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董旭阳任主任。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渭南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7名,选举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7名。
中共渭南市第一届委员会(1998.6—2003.7)
1998年6月30日,中共渭南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王志伟任书记。2000年4月,王志伟离任,马中平任市委书记;2002年7月,马中平离任,刘新文任市委书记。截至2003年7月换届,离任市委常委12人、副书记6人、书记2人;任命市委常委12人、副书记4人、书记2人。
书记 王志伟(1998.6—2000.4)
马中平(2000.4—2002.7)
刘新文(2002.7—2003.7)
副书记 马中平(1998.6—2000.4)
王杰山(1998.6—2001.11)
王纯(1998.6—2000.7)
董旭阳(1998.6—2000.7)
郭永平(2000.4—2001.1)
罗玉昭(2000.4—2003.7)
闫超英(2000.9—2003.7)
王东峰(2001.1—2003.1)
曹莉莉(女,2003.1—2003.7)
常委 王志伟(1998.6—2000.4)
马中平(1998.6—2002.7)
刘新文(2002.7—2003.7)
王杰山(1998.6—2001.11)
王纯(1998.6—2000.7)
董旭阳(1998.6—2000.7)
韩武孝(1998.6—2003.7)
王延龄(1998.6—2003.1)
张耀明(1998.6—2003.3)
宁保忠(1998.6—2000.12)
吴新成(1998.6—2001.7)
田军(1998.6—2003.7)
丁义安(1999.4—2003.7)
牛俊民(2000.12—2002.10)
郭永平(2000.4—2001.1)
罗玉昭(2000.4—2003.7)
闫超英(2000.9—2003.7)
王东峰(2001.1—2003.1)
王绪刚(2001.7—2002.7)
李炎溪(2001.11—2003.7)
曹莉莉(女,2003.1—2003.7)
乔晓陆(2003.1—2003.7)
杨召民(2003.3—2003.7)
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3.7)
1998年6月30日,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常委10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韩武孝任书记。截至2003年7月换届,离任常委4人、副书记2人。
书记 韩武孝(1998.6—2003.7)
副书记 朱洪明(1998.6—2000.1)
韩彦臣(1998.6—2000.5)
姬智野(1998.6—2003.7)
杨根成(2000.1—2003.7)
张必忍(2000.9—2003.7)
3 中共渭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渭南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3年7月17日至19日,中共渭南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渭南召开,出席代表364人,代表全市220133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61人组成,闫超英担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闫超英任主任。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渭南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41名,选举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7名。
中共渭南市第二届委员会(2003.7—2006.12)
2003年7月19日,中共渭南市第二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刘新文任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离任市委常委8人、副书记1人;任命市委常委8人、副书记1人。
书记 刘新文(2003.7—2006.12)
副书记 罗玉昭(2003.7—2005.8)
闫超英(2003.7—2006.11)
曹莉莉(女,2003.7—2006.12)
韩武孝(2003.7—2006.12)
徐新荣(2006.11—2006.12)
常委 刘新文(2003.7—2006.12)
韩武孝(2003.7—2006.12)
丁义安(2003.7—2004.12)
罗玉昭(2003.7—2005.8)
闫超英(2003.7—2006.11)
李炎溪(2003.7—2004.11)
曹莉莉(女,2003.7—2006.12)
姚炬(2003.7—2004.7)
乔晓陆(2003.7—2006.12)
杨召民(2003.7—2005.6)
王安稳(2003.7—2006.12)
张建华(2003.7—2006.12)
郭孟谦(2004.2—2006.4)
田军(2004.12—2006.12)
王晓明(2004.12—2006.12)
李广友(2005.6—2006.3)
吴长民(2006.3—2006.12)
徐新荣(2006.11—2006.12)
郝宗友(2006.11—2006.12)
安庆学(回族,2006.11—2006.12)
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3.7—2006.12)
2003年7月20日,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常委9名、副书记3名、书记1名,韩武孝任书记。2006年11月,韩武孝离任,郝宗友任市纪委书记。
书记 韩武孝(2003.7—2006.11)
郝宗友(2006.11—2006.12)
副书记 张必忍(2003.7—2006.12)
王新亚(2003.7—2006.12)
王俊杰(2003.7—2006.12)
4 中共渭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渭南市第三届委员会、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12日至15日,中共渭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渭南召开,大会出席代表335人,代表全市245026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63人组成,徐新荣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徐新荣任主任。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渭南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51名,选举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3名。
中共渭南市第三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7日,中共渭南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刘新文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刘新文(2006.12—2007.5)
副书记 曹莉莉(女,2006.12—2007.5)
徐新荣(2006.12—2007.5)
常委 刘新文(2006.12—2007.5)
曹莉莉(女,2006.12—2007.5)
乔晓陆(2006.12—2007.5)
田军(2006.12—2007.5)
王安稳(2006.12—2007.5)
张建华(2006.12—2007.5)
王晓明(2006.12—2007.5)
徐新荣(2006.12—2007.5)
郝宗友(2006.12—2007.5)
吴长民(2006.12—2007.5)
安庆学(回族,2006.12—2007.5)
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7日,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郝宗友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换届,组成人员未变动。
书记 郝宗友(2006.12—2007.5)
副书记 张必忍(2006.12—2007.5)
王新亚(2006.12—2007.5)
王俊杰(2006.12—2007.5)
(二)中共渭南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渭南市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农村工作部、老干部工作局、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局)、渭南日报社,1998年8月增设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02年2月增设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至2007年5月,市委工作机构再无变化。
秘书长 王成文(1998.6—2000.9)
王安稳(2000.9—2007.5)
副秘书长 王安稳(1998.6—2000.9)
田继东(2001.2—2006.12)
王改明(2002.2—2007.5)
史优胜(2002.2—2005.3)
张选民(2003.1—2005.6)
郭俊民(2005.7—2007.5)
周庆文(2005.7—2007.5)
韦宪鹏(2005.7—2007.5)
张忠义(2006.12—2007.5)
蒋秀侠(女,2006.12—2007.5)
办公室
主任 王安稳(1998.6—2007.5)
组织部
部长 吴新成(1998.6—2001.7)
丁义安(2001.7—2004.12)
王晓明(2004.12—2007.5)
宣传部
部长 田军(1998.6—2003.5)
张建华(2003.6—2006.11)
安庆学(回族,2006.11—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未配备部长。
部长 党启瑞(1998.6—1999.5)
姚拴锁(1999.5—2003.5)
乔宏章(2005.4—2007.5)
政法委员会
书记 王延龄(1998.6—2003.2)
乔晓陆(2003.2—2007.5)
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王九龄(1998.6—2002.12)
薛景民(2002.12—2006.12)
林小中(2006.12—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雷海潮(兼,1998.8—2005.6)
吕学国(兼,2005.6—2007.5)
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王改明(2002.2—2007.5)
农村工作部
2000年12月至2002年2月,未配备部长。2002年2月撤销。
部长 王建中(1998.6—1998.11)
张建中(1998.11—1999.3)
张建华(1999.3—2000.11)
老干部工作局
2001年7月至2002年4月,未配备局长。
局长 伍定川(1998.6—2001.6)
刘昀彩(女,2002.5—2007.5)
党校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罗万隆(1998.6—1998.11)
王建中(1998.11—2005.4)
常务副校长 王全民(2005.3—2007.5)
党史研究室
1998年10月至2002年1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李宝群(1998.6—1998.9)
户青训(女,2002.2—2006.12)
同木平(2006.12—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李西林(1998.6—2004.6)
李献文(2004.6—2007.5)
渭南日报社
社长 李宝群(1998.9—2006.12)
总编辑 赵怀璧(1998.6—1998.9)
李宝群(1998.9—2005.3)
陈永久(2005.3—2007.5)
(三)渭南市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1998年6月,渭南市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共设立党组10个、党委4个、纪检组3个、纪委2个。截至2007年5月,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系统共设立党组12个、党委4个。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王志伟(1998.6—2000.5)
马中平(2000.5—2003.4)
刘新文(2003.4—2007.5)
副书记 郑秋喜(1998.6—1998.7)
王淼龄(1998.7—2005.5)
乔俊武(2005.5—2007.5)
张建中(2005.5—2007.5)
中共渭南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马中平(1998.6—2000.5)
郭永平(2000.5—2001.1)
王东峰(2001.1—2003.1)
曹莉莉(女,2003.1—2007.5)
副书记 张耀明(1998.7—2003.4)
姚炬(2003.8—2004.8)
田军(2004.12—2007.5)
中共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陈公让(1998.6—2000.5)
韩彦臣(2000.5—2001.2)
赵世俊(2001.2—2005.5)
张振伯(2005.5—2007.5)
中共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百灵(1998.6—2000.5)
寇昉(2000.5—2003.7)
刘伟发(2003.7—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渭南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未配备书记。
第一书记 王志伟(兼,1998.6—2000.4)
马中平(兼,2000.4—2002.7)
刘新文(兼,2002.7—2007.5)
书记 牛俊民(1998.6—2002.10)
李广友(2003.6—2005.12)
林化增(2005.12—2007.5)
副书记 宁保忠(1998.6—2000.8)
杨召民(2000.8—2005.3)
吴长民(2005.3—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渭南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朱世义(1998.6—2001.12)
张锦宏(2001.12—2003.12)
仵引良(2003.12—2005.6)
王富强(2005.6—2006.12)
郝振华(2006.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渭南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彭八锁(1998.6—1998.12)
冯建伟(1999.1—2001.7)
任军(2001.12—2006.2)
魏威(2006.3—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渭南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严润锁(1998.6—2000.5)
王杰山(2000.5—2005.5)
罗玉昭(2005.5—2007.5)
副书记 高景明(1998.6—1998.12)
朱洪明(1999.2—2000.5)
刘根成(2000.4—2005.5)
郭新民(2005.5—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渭南市总工会党组
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苏天顺(1998.6—2001.12)
中共共青团渭南市委员会党组
1999年8月,成立中共共青团渭南市委员会党组。
书记 赵洪冬(1999.8—2002.12)
程军(2002.12—2006.12)
李玲(女,2006.12—2007.5)
中共渭南市妇女联合会党组
书记 张翠玲(女,1998.6—1998.12)
郭遇春(女,1998.12—2007.5)
中共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
1999年4月,设立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2003年5月至11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崔志明(1999.4—2003.4)
王民才(2003.12—2007.5)
中共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
1999年4月,设立中共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薛自立(1999.5—2003.5)
李永潮(2004.3—2007.5)
中共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
2002年10月,设立中共渭南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
书记 杨同玲(女,2002.10—2007.5)
中共渭南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
2002年3月,设立中共渭南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2004年10月至2007年2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郑铁成(2002.3—2004.9)
熊绮芬(女,2007.3—2007.5)
(四)中共渭南市委下属县(市、区)党组织
1998年6月,渭南市设有1个区委、2个县级市委、8个县委。截至2007年5月未变化。其间,各县(市、区)委均历任3届。
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解放(1998.6—1999.4)
丁义安(1999.5—2001.7)
王绪刚(2001.7—2002.9)
赵润民(2002.12—2005.5)
魏稳柱(2005.8—2007.5)
中共韩城市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贵乾(1998.6—2000.9)
王晓明(2000.9—2005.3)
刘新兴(2005.3—2007.5)
中共华阴市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雷孟斌(1998.8—2002.12)
吴春梅(女,2002.12—2005.3)
党德才(2005.3—2007.5)
中共华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郭新民(1998.6—2002.2)
成晓民(2002.2—2002.12)
王健(2002.12—2007.2)
薛东江(2007.2—2007.5)
中共潼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永安(1998.6—1999.10)
李纪计(1999.10—2002.10)
王荣举(2002.10—2005.8)
金敏学(2005.8—2007.5)
中共大荔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雷志锋(1998.6—1998.8)
王焕有(1998.11—1999.10)
房龙山(1999.10—2005.8)
王春阳(2005.8—2007.5)
中共合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岳万民(1998.8—2000.11)
张兴邦(2000.11—2004.12)
王民庆(2004.12—2007.5)
中共澄城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任仓平(1998.6—2000.9)
薛景民(2000.9—2002.12)
郭勇格(2002.12—2006.12)
吴蟒成(2006.12—2007.5)
中共蒲城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绪刚(1998.6—2001.7)
张建华(2001.7—2004.3)
惠进才(2004.3—2007.5)
中共富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张平(1998.6—2000.1)
刘伟发(2000.1—2002.10)
张建中(2002.10—2005.8)
贺韧(2005.8—2007.5)
中共白水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安助(1998.6—1999.3)
张建中(1999.3—2002.10)
雷超武(2002.12—2006.10)
史优胜(2006.10—2007.5)
八 汉中市及所属县(市)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是汉中市第一届委员会届期。
1998年10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1999年1月,市委召开一届二次全委会议,讨论审议并通过《中共汉中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工作的意见》。同年3月,市委分3批在277个乡镇、3246个村开展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在农村的政策和民主法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和“五好”党支部、“六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同年11月,市委召开一届三次全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汉中市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意见》。明确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阶段:一是到2000年,列入省上3年脱困规划的15户企业摆脱困境,亏损面下降到25%以下;二是到2010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和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12月,市委先后开展市、县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同时,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公开选拔县级干部、干部任用公示和试用期制度,探索初始提名权改革。2001年1月,市委召开一届四次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同年11月,市委一届五次全会讨论通过《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决定〉的实施办法》。2002年11月,市委召开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会议。2003年7月,市委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市、县、乡参加教育整顿干部85145人。
2003年7月26日至29日,中共汉中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听取并审议通过田杰代表市一届委员会作的《坚持“三个代表”,建设绿色汉中,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和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汉中市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和基本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汉中市第二届委员会和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二届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田杰为市委书记,同意市纪委全体会议的选举结果。同年12月,市委召开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讨论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04年4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一行到汉台区走访调研,了解中央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市委分3批在8178个基层党组织17343名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6年12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汉中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听取并审议通过田杰代表市第二届委员会作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汉中率先突破发展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和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确定汉中率先突破发展的具体目标;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中共汉中市第三届委员会和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汉中市三届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田杰为市委书记,同意市纪委全体会议的选举结果。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市纪委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998年11月,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直属部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办法,落实责任。2003年12月24日,市委首次召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大会,制定《关于实行警示训诫防线试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实施党员干部《警示提醒制度》《诫勉督导制度》和责令纠错制度,对1367名党员干部进行警示训诫。1998年至2006年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5851件(次),初查核实案件7380件,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5509件,查结案件544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912人,挽回经济损失4336.6万元。
至2006年底,中共汉中市委下属10个县委、1个区委;市委设工作部门9个、派出机构1个、直属事业单位4个;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设党组12个、党委3个;全市共有基层党委429个,党总支349个、党支部7867个,党员178117名。
(一)中共汉中市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汉中市委历经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届期。
1 中共汉中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汉中市第一届委员会和同期的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于1998年4月召开的中共汉中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汉中市第一届委员会(1998.6—2003.7)
1998年6月,中共汉中市委有常委10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韩耀武任书记。2000年2月,韩耀武离任,胡悦任市委书记;2002年12月,胡悦离任,田杰任市委书记。截至2003年7月换届,离任市委常委8人、副书记7人、书记2人;任命市委常委9人、副书记6人、书记2人。
书记 韩耀武(1998.6—2000.2)
胡悦(2000.2—2002.12)
田杰(2002.12—2003.7)
副书记 胡悦(1998.6—2000.2)
李永民(1998.6—2000.4)
郭加水(1998.6—2001.4)
孙志诚(1998.6—2000.2)
田杰(2000.2—2002.12)
张帆(2000.4—2001.4)
高万成(2000.9—2003.7)
王明祥(2001.4—2003.7)
王成文(2001.4—2003.7)
蒋跃(2001.11—2003.3)
常委 韩耀武(1998.6—2000.2)
胡悦(1998.6—2002.12)
李永民(1998.6—2000.4)
郭加水(1998.6—2001.4)
孙志诚(1998.6—2000.2)
侯有成(1998.6—2003.7)
李鸿儒(1998.6—2003.7)
杨正才(1998.6—1998.12)
张帆(1998.6—2001.4)
李建民(1998.6—2003.7)
刘国胜(1998.12—2003.7)
王明祥(1999.10—2003.7)
田杰(2000.2—2003.7)
王成文(2000.5—2003.7)
高万成(2000.9—2003.7)
何振基(2001.1—2003.7)
魏建民(2001.5—2003.7)
刘玉明(2001.5—2003.7)
蒋跃(2001.11—2003.3)
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3.7)
1998年6月,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2001年1月,侯有成离任,何振基任纪委书记。
书记 侯有成(1998.6—2001.1)
何振基(2001.1—2003.7)
副书记 何振基(1998.6—2001.1)
李文治(1998.6—2003.7)
吴永正(1998.6—2003.7)
庞明星(2001.10—2003.7)
2 中共汉中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汉中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3年7月26日至30日,中共汉中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汉中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74名,代表全市168471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9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有田杰、王成文、高万成、王明祥、侯有成、李鸿儒、李建民、刘国胜、何振基、魏建民、刘玉明、郭加水、张帆,高万成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高万成任主任。大会听取和审议了田杰代表中共汉中市第一届委员会作《坚持“三个代表”,建设绿色汉中,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相应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汉中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7名、候补委员7名;选举产生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5名。
中共汉中市第二届委员会(2003.7—2006.12)
2003年7月30日,中共汉中市第二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田杰任书记。截至2006年12月,离任常委11人、副书记2人;任命常委11人、副书记1人。
书记 田杰(2003.7—2006.12)
副书记 王成文(2003.7—2005.8)
高万成(2003.7—2006.11)
王明祥(2003.7—2004.12)
何振基(2003.7—2006.12)
赵乐秦(2005.8—2006.12)
常委 田杰(2003.7—2006.12)
王成文(2003.7—2005.8)
高万成(2003.7—2006.11)
王明祥(2003.7—2004.12)
何振基(2003.7—2006.12)
李建民(2003.7—2006.3)
刘国胜(2003.7—2005.3)
李文正(2003.7—2006.3)
魏建民(2003.7—2006.3)
刘玉明(2003.7—2006.12)
刘自成(2003.7—2006.11)
贾宝军(2003.10—2006.4)
马光辉(2005.3—2006.11)
赵乐秦(2005.8—2006.12)
杨达才(2006.3—2006.12)
李怀生(2006.3—2006.12)
鲁锋(2006.3—2006.12)
郝宗友(2006.3—2006.11)
李林华(女,2006.3—2006.12)
龚兴华(2006.11—2006.12)
王卫华(2006.11—2006.12)
王海忠(2006.12—2006.12)
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3.7—2006.12)
2003年7月29日,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何振基任书记。2006年11月,何振基离任,王卫华任纪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离任副书记1人、书记1人;任命副书记1人、书记1人。
书记 何振基(2003.7—2006.11)
王卫华(2006.11—2006.12)
副书记 李文治(2003.7—2004.12)
吴永正(2003.7—2006.12)
庞明星(2003.7—2006.12)
史小平(2004.12—2006.12)
3 中共汉中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汉中市第三届委员会、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26日至29日,中共汉中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汉中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64名,代表全市175433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41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有田杰、赵乐秦、高万成、何振基、刘玉明、杨达才、李怀生、鲁锋、李林华、龚兴华、王卫华、魏建民、徐登奎,高万成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11人组成,何振基任主任。大会听取审议了田杰代表中共汉中市第二届委员会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汉中率先突破发展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和何振基代表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审议并通过《关于汉中市率先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汉中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46名、候补委员8名;选举产生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1名;选举出席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46名。
中共汉中市第三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9日,中共汉中市第三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田杰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人员组成无变动。
书记 田杰(2006.12—2007.5)
副书记 赵乐秦(2006.12—2007.5)
何振基(2006.12—2007.5)
常委 田杰(2006.12—2007.5)
赵乐秦(2006.12—2007.5)
何振基(2006.12—2007.5)
刘玉明(2006.12—2007.5)
杨达才(2006.12—2007.5)
李怀生(2006.12—2007.5)
鲁锋(2006.12—2007.5)
李林华(女,2006.12—2007.5)
龚兴华(2006.12—2007.5)
王卫华(2006.12—2007.5)
王海忠(2006.12—2007.5)
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29日,中共汉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王卫华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王卫华(2006.12—2007.5)
副书记 杨政国(2006.12—2007.5)
庞明星(2006.12—2007.5)
刘西民(2006.12—2007.5)
(二)中共汉中市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汉中市委设有18个工作机构。2002年3月,经市委研究批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由汉中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调整为市委的工作机构;撤销原市委农工部与市委综合调研室,合并成立市委政策研究室。截至2007年5月,中共汉中市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老干部工作局9个工作部门;党校、汉中日报社、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局)4个直属事业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机要局(处)、台湾工作办公室、督查室7个县级部门管理机构。
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未配备秘书长。
秘书长 王泉清(1998.6—1999.12)
首金弟(2001.3—2006.5)
李怀生(2006.5—2007.5)
副秘书长 首金弟(1998.6—2001.3)
丁斌(回族,1998.6—2002.3)
车国珍(1999.12—2006.6)
李建平(2002.2—2004.6)
芦鹤鸣(2004.6—2007.5)
刘晓彦(2005.1—2007.5)
李宏杰(2005.12—2007.5)
杜永安(2006.9—2007.5)
王清和(2006.9—2007.5)
冯永清(2006.9—2007.5)
童勇(兼,2006.9—2007.5)
严春志(兼,2006.10—2007.5)
办公室
主任 首金弟(1998.6—2005.1)
刘晓彦(2005.1—2007.5)
组织部
部长 张帆(1998.6—2000.5)
王成文(2000.5—2001.5)
刘玉明(2001.5—2006.3)
鲁锋(2006.3—2007.5)
宣传部
部长 李建民(1998.6—2006.5)
李林华(女,2006.5—2007.5)
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 束鸣九(1998.6—2004.2)
李小平(女,2004.2—2006.5)
首金弟(2006.5—2007.5)
政法委员会
书记 李鸿儒(1998.6—2003.8)
刘自成(2003.8—2006.12)
王海忠(2006.12—2007.5)
农村工作部
2002年3月,农工部与综合调研室合并成立市委政策研究室。
部长 白黎(1998.6—2002.3)
综合调研室
2002年3月,农工部与综合调研室合并成立市委政策研究室。
主任 丁斌(回族,1998.6—2002.3)
政策研究室
2002年3月,撤销农工部与综合调研室,合并成立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4年7月至2005年11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李建平(2002.2—2004.6)
李宏杰(2005.12—2007.5)
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书记 柴庆(1998.6—1999.5)
叶汉城(1999.5—2002.3)
刘崇军(2002.3—2004.2)
郭松林(2004.2—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02年3月,由挂靠市人事局划归市委管理。
主任 赵斌(兼,2002.3—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 方德明(1998.6—2001.6)
秦建中(2001.8—2007.5)
党校
2000年5月至2001年9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李永民(兼,1998.6—2000.4)
王成文(兼,2001.10—2003.7)
高万成(兼,2003.7—2007.3)
汉中日报社
总编辑 孟守禄(满族,1998.6—2001.6)
杨志刚(2001.6—2005.6)
王汉山(2005.6—2007.5)
党史研究室
1998年6月至2001年10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罗定华(2001.11—2002.5,未到职)
李文然(2002.5—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姚让咸(1998.6—2001.3)
杨建林(2001.3—2004.8)
杨毅(2004.8—2007.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主任 李钦华(1998.6—2002.3)
余德华(2002.4—2004.12)
付德华(2004.12—2007.5)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王铎(1999.5—2002.3)
卢军(2003.5—2007.5)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3年2月至2005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白黎(兼,1998.6—1998.11)
刘文俊(兼,1998.11—2003.1)
王永安(兼,2005.6—2007.5)
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
主任(局长)陈玉兰(女,2002.5—2007.5)
机要局(处)(国家密码管理局)
机要处
处长 孙继明(1998.6—2002.4)
王渭荣(2002.4—2005.6)
机要局
局长 王渭荣(2005.6—2005.12)
王生波(2005.12—2007.5)
台湾工作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
主任 任月兰(女,1998.6—1998.12)
郑秀兰(女,1998.12—2007.5)
督查室
1998年6月至2001年4月,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宋兴东(2001.5—2003.1)
杨波(2005.1—2007.5)
(三)汉中市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汉中市市级政权、地方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共设党组58个、党委20个。
1 市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光中(1998.6—2001.5)
郭加水(2001.5—2006.5)
田杰(2006.5—2007.5)
副书记 武树华(1998.6—1999.12)
张云亭(2001.5—2003.5)
侯有成(2004.3—2006.5)
徐登奎(2006.5—2007.5)
李建民(2006.12—2007.5)
中共汉中市人民政府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胡悦(1998.6—2000.2)
田杰(2000.2—2003.3)
王成文(2003.3—2005.9)
赵乐秦(2005.9—2007.5)
副书记 孙志诚(1998.6—2000.2)
侯有成(2000.6—2003.9)
李文正(2003.9—2006.5)
刘玉明(2006.5—2007.5)
中共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袁宏才(1998.6—1999.3)
张开桂(1999.3—2004.3)
何建成(2004.3—2007.5)
中共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李斌(1998.6—2001.3)
程紫平(2001.3—2005.7)
李华(2005.7—2007.5)
2 市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汉中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韩耀武(兼,1998.6—2000.2)
胡悦(兼,2000.2—2002.12)
田杰(兼,2002.12—2007.5)
书记 刘国胜(1998.6—2004.10)
龚兴华(2004.10—2007.5)
副书记 杨正才(1998.6—1998.9)
齐勇(1998.9—2004.5)
马光辉(2004.5—2006.7)
张庆宪(2006.7—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汉中市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张民安(兼,1998.6—2002.3)
吕韵力(兼,2002.3—2007.1)
杨勇(兼,2007.1—2007.5)
书记 张凤林(1998.6—2002.12)
张宏伟(2002.12—2004.12)
王文林(2004.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汉中市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杜定强(1998.6—2001.11)
雷孝义(2001.11—2006.5)
王亮(2006.5—2007.5)
3 市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汉中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崔兴亭(1998.6—2001.4)
张帆(2001.4—2006.5)
魏建民(2006.5—2007.5)
副书记 许庆玉(1998.6—2001.4)
阎重林(2001.4—2006.5)
丁斌(回族,2006.5—2007.5)
4 市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汉中市总工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曹化之(1998.6—1999.12)
王泉清(1999.12—2007.5)
中共共青团汉中市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党组书记。
书记 刘忠平(1999.6—2002.12)
李芳(女,2005.11—2006.9)
中共汉中市妇女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李秀华(女,1998.6—2001.11)
李林华(女,2001.11—2002.12)
李荣清(女,2003.2—2007.5)
中共汉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2002年4月至2003年9月,未配备党组书记。
书记 毕志刚(1998.6—2002.3)
汤长安(2003.10—2007.5)
中共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库崇德(1998.6—1999.12)
李保平(1999.12—2001.6)
胡长芳(女,2001.6—2007.1)
许秋雯(女,2007.1—2007.5)
中共汉中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1998.12—2007.5)
书记 冷佩华(1998.12—2001.5)
高卫东(2001.5—2003.11)
范汉文(2003.11—2007.5)
中共汉中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2001.12—2007.5)
书记 张傲雪(2001.12—2005.7)
梁龙君(2005.7—2007.5)
(四)中共汉中市委下属县(区)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汉中市设有汉中市汉台区委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0个县委。其间,各县区委分别换届两次。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王明祥(1998.6—2001.5)
魏建民(2001.5—2006.5)
张建平(2006.6—2007.5)
中共南郑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谭策吾(1998.6—1999.4)
刘晓彦(1999.7—2004.12)
郝宗友(2004.12—2006.9)
梁继业(2006.9—2007.5)
中共城固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玉明(1998.6—2001.5)
赵庆明(2001.7—2005.4)
王永现(2005.7—2007.5)
中共洋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袁宝成(1998.6—2001.7)
张建平(2001.7—2006.6)
党振清(2006.6—2007.5)
中共西乡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龚汉江(1998.6—2000.7)
吕阳平(2001.1—2006.5)
车国珍(2006.6—2007.5)
中共勉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魏建民(1998.6—2001.7)
郑洁(女,2001.7—2001.8)
李怀生(2001.9—2006.5)
王隆庆(2006.6—2007.5)
中共宁强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崔光华(1998.6—2003.7)
张雁毅(2004.2—2007.5)
中共略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徐登奎(1998.6—2001.7)
刘自成(2001.7—2004.2)
田筱虎(2004.2—2006.4)
胡平安(2006.6—2007.5)
中共镇巴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郑宗林(1998.6—2001.7)
刘君(2001.7—2006.6)
杨彦生(2006.6—2007.5)
中共留坝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曹毓刚(1998.6—1999.10)
龚道云(1999.10—2002.12)
李林华(女,2002.12—2006.5)
杨记明(2006.6—2007.5)
中共佛坪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宝玉(1998.6—2001.1)
鲁锋(2001.1—2006.3)
杨光远(2006.6—2007.5)
九 安康市及所属县(市)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安康市(地)委以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省十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促进了本市(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998年9月,地委发出《关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全区各级党组织采取党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座谈研讨等形式,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1999年1月,地委召开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抓产业、工业抓特色、基础抓三通、全局抓项目的工作思路,使区域特色经济的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1999年3月至2000年5月,全区在乡(镇)、村开展“四教育”活动,集中解决干部作风、宗旨观念、农民负担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省委统一部署,1999年底至2000年底,在全区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及“回头看”活动,促进了全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明显转变,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2000年9月至10月,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12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中共安康地委更名为中共安康市委,撤销县级中共安康市委,设立中共汉滨区委。2000年12月,市委印发《安康市规划未来方案》,确定“十五”期间,预计年经济增长率为12%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省内中等水平,三大产业比例达到22∶34∶44。按照省委安排,从2001年1月开始,组织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认真对照检查,扎实整改。2001年11月,市委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和干部作风的决定》《关于加强市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等一批重要制度文件。
2002年2月,中共安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区)的工作成绩,提出了未来五年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了市第一届委员会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2年下半年,严格遵循《干部任用条例》,公开选拔了10名县级领导和48名科级领导,实现了县区班子以40岁左右为主体,乡镇以35岁以主体的目标。2003年3月,市委召开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加快发展的思路措施,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安康的意见》。4月至6月,市委组织开展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群众观点、政策法规观念,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7月,市委召开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机制的意见》。7月至9月,在全市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勤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新建村党员活动室337个,村公房化党员活动室累计达到2069个。深入组织开展党建示范活动,建立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897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8544户。
2004年7月,市委召开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突出抓好“药、水、游”三大主导产业,更好地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8月,印发《关于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实施“旗帜工程”的工作方案》,集中整顿后进村248个,建立农村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236个、党员科技示范户3831户。根据省委统一安排,从2005年开始,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2005年12月,市委召开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制定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0%左右、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40亿元的目标。
2006年12月,中共安康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肯定了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成绩,明确了全市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选举产生了市第二届委员会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7年上半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加快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结合实际采取得力措施,改进和完善党员分析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流动党员管理、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等制度,认真抓好中、省、市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的贯彻落实。
中共安康市(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各级纪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促进全市(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政治保证。1998年至2006年共查处党内违纪案件523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151人,挽回经济损失5553.11万元。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全市共对2025名党员干部实施警示训诫,及时提醒、教育、挽救党员干部,保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截至2006年底,中共安康市委下属1个区委、9个县委。全市共设各级党组267个、基层党委417个、党总支部191个、党支部6419个;共有党员134171名,其中女党员20177名、少数民族党员1582名;干部总数为65149名,其中女干部23266名。
(一)中共安康市(地)委、纪委领导机构
2000年12月,安康撤地设市,中共安康地委和中共安康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更名为中共安康市委和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地委书记、副书记、委员改任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地区纪委书记、副书记改任市纪委书记、副书记。
1 中共安康地委、中共安康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0年12月,中共安康地委作为中共陕西省委的派出机关,领导全区工作。
中共安康地区委员会(1998.6—2000.12)
1998年6月,中共安康地委设有书记1名、副书记3名、委员10名,封漫潮任书记。1998年12月,封漫潮离任,陈有德任地委书记。截至2000年12月,离任地委委员5人、副书记1人、书记1人。任命地委委员6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
书记 封漫潮(1998.6—1998.12)
陈有德(1998.12—2000.12)
副书记 陈有德(1998.6—1998.12)
段吾勇(1998.6—2000.12)
黄玮(女,1998.6—2000.12)
宋洪武(1998.12—2000.12)
罗正金(2000.6—2000.12)
委员 封漫潮(1998.6—1998.12)
陈有德(1998.6—2000.12)
王永贵(1998.6—1998.8)
罗正金(1998.6—2000.12)
段吾勇(1998.6—2000.12)
王世科(1998.6—2000.6)
唐毅(1998.6—2000.12)
黄玮(女,1998.6—2000.12)
李铁兵(1998.6—1999.2)
段炳甫(1998.6—2000.12)
杨进奎(1998.8—1999.3)
宋洪武(1998.12—2000.12)
高铁保(1999.3—2000.12)
张仁莲(女,1999.5—2000.12)
杨达才(1999.5—2000.12)
刘建明(2000.9—2000.12)
中共安康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0.12)
1998年6月,中共安康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设有书记1名、副书记3名,唐毅任书记。截至2000年12月,离任副书记1人,任命副书记1人。
书记 唐毅(1998.6—2000.12)
副书记 杨尧德(1998.6—2000.12)
陈洪志(陈鸿志,1998.6—2000.12)
邓春华(1998.6—2000.9)
李本增(2000.9—2000.12)
2 中共安康市委、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0年12月,安康撤地设市,中共安康地委和中共安康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更名为中共安康市委和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安康市委领导全区工作。
中共安康市委员会(2000.12—2002.2)
2000年12月,中共安康市委设有常委14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陈有德任书记。2001年5月,陈有德离任;2001年7月,宋洪武任市委书记。截至2002年2月,离任市委常委4人、副书记3人、书记1人。任命市委书记1人。
书记 陈有德(2000.12—2001.5)
宋洪武(2001.7—2002.2)
副书记 宋洪武(2000.12—2001.7)
段吾勇(2000.12—2001.11)
黄玮(女,2000.12—2002.2)
罗正金(2000.12—2001.1)
刘维东(2000.12—2002.2)
常委 陈有德(2000.12—2001.5)
宋洪武(2000.12—2002.2)
段吾勇(2000.12—2001.11)
黄玮(女,2000.12—2002.2)
罗正金(2000.12—2001.1)
唐毅(2000.12—2002.12)
刘维东(2000.12—2002.2)
张仁莲(女,2000.12—2002.2)
刘建明(2000.12—2002.2)
段炳甫(2000.12—2002.2)
高铁保(2000.12—2002.2)
杨达才(2000.12—2002.2)
彭随义(2000.12—2002.2)
晁俊年(2000.12—2002.2)
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0.12—2002.2)
2000年12月,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设有书记1名、副书记3名、唐毅任书记。2000年12月唐毅离任,张仁莲任纪委书记。截至2002年2月,离任副书记1人、书记1人。任命书记1人、副书记1人。
书记 唐毅(2000.12—2002.12)
张仁莲(女,2000.12—2002.2)
副书记 杨尧德(2000.12—2002.2)
陈洪志(陈鸿志,2000.12—2002.1)
李本增(2000.12—2002.2)
钟庆明(2002.1—2002.2)
3 中共安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安康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年2月20日至23日,中共安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36人,代表全市127847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5人组成,常务主席团由10人组成、黄玮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7人组成,黄玮任主任委员。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宋洪武代表中共安康市委所作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安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全面推向新阶段》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安康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安康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5名、候补委员6名;选举产生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3名;选举王平等42人为安康市出席陕西省十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安康市第一届委员会(2002.2—2006.12)
2002年2月23日,中共安康市第一届一次全委召开,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宋洪武任书记。2002年7月,宋洪武离任,王忠民任市委书记;2003年12月王忠民离任,黄玮任市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离任市委常委15人、副书记3人、书记2人。任命市委常委17人、副书记2人、书记2人。
书记 宋洪武(2002.2—2002.7)
王忠民(2002.7—2003.12)
黄玮(女,2003.12—2006.12)
副书记 黄玮(女,2002.2—2003.12)
刘维东(2002.2—2006.12)
张仁莲(女,2002.2—2005.11)
彭随义(2002.2—2006.12)
谢亚龙(2002.8—2004.11)
刘建明(2003.12—2006.12)
常委 宋洪武(2002.2—2002.7)
黄玮(女,2002.2—2006.12)
刘维东(2002.2—2006.12)
张仁莲(女,2002.2—2005.11)
彭随义(2002.2—2006.12)
刘建明(2002.2—2006.12)
段炳甫(2002.2—2003.5)
高铁保(2002.2—2003.3)
杨达才(2002.2—2004.3)
晁俊年(2002.2—2005.11)
原忠德(2002.2—2005.11)
王忠民(2002.7—2003.12)
谢亚龙(2002.8—2004.11)
姚宪民(2003.3—2004.3)
崔光华(2003.7—2006.12)
关业林(2003.10—2006.4)
何俊明(2004.3—2005.11)
邹明(2004.3—2006.12)
王相舜(2004.3—2005.3)
赵化成(2005.3—2005.9)
郝利生(2005.9—2006.11)
王平(2005.11—2006.4)
徐启方(2005.11—2006.12)
陈勇(陕西汉滨关庙籍,2005.11—2006.12)
吴德珠(2005.11—2006.12)
郑光照(2006.11—2006.12)
钟顺虎(2006.11—2006.12)
刘坤(2006.11—2006.12)
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2.2—2006.12)
2002年2月23日,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常委9名、副书记3名、书记1名,张仁莲为书记。2005年11月,张仁莲离任,邹明任市纪委书记;2006年11月,邹明离任,郑光照任市纪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离任副书记1人、书记2人。任命副书记1人、书记2人。
书记 张仁莲(女,2002.2—2005.11)
邹明(2005.11—2006.11)
郑光照(2006.11—2006.12)
副书记 钟庆明(2002.2—2006.12)
杨尧德(2002.2—2005.3)
李本增(2002.2—2006.12)
李均(2005.3—2006.12)
4 中共安康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安康市第一届委员会、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15日至18日,中共安康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38人,代表全市133918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5人组成,彭随义任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9人组成,彭随义任主任委员。大会听取并审议了黄玮代表中共安康市第一届委员会所作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安康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安康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中共安康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43名、候补委员8名;选举产生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9名;选举马赟等44人为安康市出席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中共安康市第二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8日,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出市纪委常委9人和书记1人、副书记3人。郑光照当选为书记。
书记 黄玮(女,2006.12—2007.5)
副书记 刘建明(2006.12—2007.5)
彭随义(2006.12—2007.5)
常委 黄玮(女,2006.12—2007.5)
刘建明(2006.12—2007.5)
彭随义(2006.12—2007.5)
崔光华(2006.12—2007.5)
邹明(2006.12—2007.5)
徐启方(2006.12—2007.5)
陈勇(陕西汉滨关庙籍,2006.12—2007.5)
吴德珠(2006.12—2007.5)
钟顺虎(2006.12—2007.5)
刘坤(2006.12—2007.5)
郑光照(2006.12—2007.5)
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18日,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常委9名、副书记3名、书记1名,郑光照为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郑光照(2006.12—2007.5)
副书记 钟庆明(2006.12—2007.5)
李本增(2006.12—2007.5)
李均(2006.12—2007.5)
(二)中共安康市(地)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安康地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农村工作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老干部工作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安康日报社、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局)等13个工作机构。2000年12月,撤地设市,中共安康地委更名为中共安康市委,地委各工作机构相应更名。2001年12月,市级机构改革,撤销农村工作部、研究室,重新组建政策研究室,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老干部工作局被列为组织部管理的机构;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被明确为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被列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常设的办事机构;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被设在市委办公室。截至2007年5月,中共安康市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老干部工作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局)、安康日报社等14个工作机构。
秘书长 段炳甫(1998.6—2003.2)
邹明(2003.2—2006.1)
徐启方(2006.1—2007.5)
副秘书长 邹明(1998.6—2003.2)
邓良贤(1998.6—2007.5)
陈勇(陕西汉滨关庙籍,1998.6—2000.9)
马恒昌(2001.12—2007.5)
王安利(2003.2—2004.5)
唐军(2003.2—2007.5)
余天西(2003.2—2003.3)
张世松(2004.5—2007.5)
王彪(2004.5—2005.9)
办公室
主任 邹明(1998.6—2006.1)
马恒昌(2006.2—2007.5)
组织部
部长 罗正金(1998.6—2000.12)
彭随义(2000.12—2003.8)
崔光华(2003.8—2007.5)
宣传部
部长 陈安生(1998.6—2001.1)
晁俊年(2001.1—2006.1)
王平(2006.1—2006.7)
钟顺虎(2006.11—2007.5)
统战部
部长 王怀长(兼,1998.6—2004.5)
张先德(2004.5—2007.5)
政法委员会
书记 段吾勇(兼,1998.6—1999.7)
张仁莲(女,1999.7—2000.12)
原忠德(2000.12—2006.1)
陈勇(陕西汉滨关庙籍,2006.1—2007.5)
农村工作部
2001年12月,市级机构改革,市委农村工作部被撤销。
部长 王全心(1998.6—2001.12)
政策研究室、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1年12月,市级机构改革,批准设立市委政策研究室,挂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正县级建制。
主任 王全心(2001.12—2004.9)
梅书林(2004.9—2007.5)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未配备书记,由副书记主持工作。
书记 余庆鸿(1998.6—2004.5)
廖坤波(2005.9—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01年12月,市级机构改革,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被明确为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被列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常设的办事机构,正县级建制。
主任 胡德玉(2001.12—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2001年12月,市级机构改革,市委老干部工作局被列为市委组织部管理的机构。
2001年1月至2001年11月、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未配备局长,由副局长主持工作。
局长 钱立钧(1998.6—2000.12)
吴润雄(2001.12—2005.10)
聂长久(2006.7—2007.5)
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
2001年12月,市级机构改革,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设在市委办公室。
主任(局长)邓良贤(兼,1998.6—2003.2)
马恒昌(2003.2—2007.5)
党校
校长 陈有德(兼,1998.6—2001.12)
黄玮(女,兼,2001.12—2002.4)
彭随义(兼,2002.4—2006.1)
黄玮(女,2006.1—2007.5)
党史研究室
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李波(1998.6—2005.10)
梁昌润(2006.7—2007.5)
档案馆(局)
馆(局)长 王寿山(1998.6—2004.5)
吕正勇(2004.5—2006.7)
魏顺奇(2006.7—2007.5)
安康日报社
党委书记 王友根(1998.6—2003.2)
屈善施(2003.2—2007.5)
社长 王友根(1998.6—2003.2)
屈善施(2003.2—2007.5)
总编 王友根(1998.6—2003.2)
倪嘉(2003.2—2007.5)
(三)安康市(地区)市(地)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1998年6月,安康地区设地级政权组织党组4个、军事组织党委3个、地级政协组织党组1个、群众团体组织党组5个。1999年6月,经批准,设立中共安康地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2001年12月,经批准,设立中共安康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至2007年5月,安康市设市级政权组织党组4个、军事组织党委3个、市级政协组织党组1个、群众团体组织党组7个。
1 市(地)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安康地区工作委员会党组(1998.6—2000.12)
书记 熊邦高(1998.6—2000.12)
中共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2000.12—2007.5)
2000年12月,经批准,设立中共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
书记 段吾勇(2001.1—2006.1)
黄玮(女,2006.1—2007.5)
副书记 吉东明(2001.1—2006.1)
晁俊年(2006.1—2007.5)
中共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党组(1998.6—2000.12)
书记 陈有德(1998.6—1998.12)
宋洪武(1998.12—2000.12)
副书记 王世科(1998.6—2000.7)
中共安康市人民政府党组(2001.1—2007.5)
2001年1月,经批准,设立中共安康市人民政府党组。
书记 宋洪武(2001.1—2002.4)
黄玮(女,2002.4—2004.5)
刘建明(2004.5—2007.5)
副书记 刘建明(2001.1—2004.5)
何俊明(2004.5—2006.1)
彭随义(2006.1—2006.11)
邹明(2006.11—2007.5)
中共安康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0.12)
书记 陈厚培(1998.6—2000.12)
中共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2000.12—2007.5)
2000年12月,经批准,中共安康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更名为中共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
书记 陈厚培(2000.12—2006.1)
周建明(2006.1—2007.5)
中共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安康分院党组(1998.6—2000.12)
书记 党经哲(1998.6—2000.12)
中共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2000.12—2007.5)
2000年12月,经批准,中共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安康分院党组更名为中共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
书记 党经哲(2000.12—2004.8)
黄超(2004.8—2007.5)
2 市(地)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安康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封漫潮(兼,1998.6—1998.12)
陈有德(兼,1998.12—2001.5)
宋洪武(兼,2001.7—2002.7)
王忠民(兼,2002.7—2003.12)
黄玮(女,兼,2003.12—2007.5)
书记 高铁保(1998.6—2002.10)
曹科(2002.10—2003.6)
王相舜(2003.6—2004.10)
郝利生(2004.10—2006.7)
刘坤(2006.7—2007.5)
副书记 杨进奎(1998.6—1998.12)
姚宪民(1998.12—2003.12)
赵化成(2003.12—2005.8)
刘亚农(2005.8—2006.7)
杨平社(2006.7—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康市(地区)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杨德民(兼,1998.6—2000.4)
秦康健(兼,2000.4—2006.11)
吕韶力(兼,2006.11—2007.5)
书记 田春洪(1998.6—1998.12)
王京民(1998.12—2000.12)
张锦宏(2001.1—2001.12)
王富强(2001.12—2003.12)
李胜利(2003.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康市(地区)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2000年12月至2001年10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张远林(1998.6—2000.11)
武正堂(2001.11—2007.3)
3 市(地)级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安康地区工作委员会党组(1998.6—2000.12)
书记 钟贵庭(1998.6—1999.5)
刘田轩(1999.5—2000.12)
副书记 邹文丁(1998.6—1999.5)
刘田轩(1998.6—1999.5)
中共政协安康市委员会党组(2000.12—2007.5)
2000年12月,经批准,设立中共政协安康市委员会党组。
书记 罗正金(2001.1—2006.1)
张仁莲(女,2006.1—2007.5)
副书记 胡满红(2001.1—2003.12)
高怀德(2006.1—2007.5)
4 市(地)级群众团体组织党组
中共安康市总工会(陕西省总工会安康地区办事处)党组(1998.6—2007.5)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杨松涛(1998.6—2006.11)
中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康市(地区)委员会党组(1998.6—2007.5)
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2002年1月至2002年11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陈明(1999.4—2001.12)
郭珉(2002.12—2004.9)
陈元安(2004.9—2006.10)
李全成(2006.10—2007.5)
中共安康市妇女联合会(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安康地区办事处)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成莲英(女,1998.6—2006.7)
邹成燕(女,2006.7—2007.5)
中共安康市(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李剑涛(1998.6—2001.12)
史裕星(2001.12—2007.5)
中共安康市(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98.6—2007.5)
书记 张本胜(1998.6—2001.12)
王鼎志(2001.12—2003.2)
马昌琪(2003.2—2007.5)
中共安康市(地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1999.6—2007.5)
1999年6月,经批准,设立中共安康地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
书记 熊宗定(1999.6—2001.12)
亢宝珑(2001.12—2005.9)
李仿华(女,2005.9—2007.5)
中共安康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2001.12—2007.5)
2001年12月,经批准,设立中共安康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
书记 黎明(2001.12—2004.5)
陈彪(2004.5—2006.10)
桂明德(2006.10—2007.5)
(四)中共安康市(地)委下属县区(市)党组织
1998年6月,中共安康地委下属9个县委、1个县级市委。2000年12月,撤地设市,撤销安康地区,设立地级安康市,中共安康地委更名为中共安康市委;撤销县级安康市,设立汉滨区,县级中共安康市委更名为中共汉滨区委,届次延续,中共安康市委书记改任中共汉滨区委书记。截至2007年5月,中共安康市委下属中共汉滨区委和中共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9个县委。其间,各县区(市)均进行了两次换届。
中共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市)委员会(1998.6—2007.5)
2004年4月至2004年10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李铁兵(1998.6—1999.5)
杨达才(1999.5—2004.3)
吴德珠(2004.11—2007.1)
龚光喜(2007.1—2007.5)
中共汉阴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丁义安(1998.6—1999.4)
陈纯山(1999.7—2002.12)
徐铁军(2002.12—2006.6)
邵向农(2006.6—2007.5)
中共石泉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钟庆明(1998.6—2001.11)
黄生怀(2001.11—2002.12)
徐启方(2002.12—2005.11)
明平英(女,2006.6—2006.11)
邹顺生(2007.1—2007.5)
中共宁陕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1年5月至2001年10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张仁莲(女,1998.6—1999.7)
党少亭(1999.7—2001.4)
王一栋(2001.11—2004.11)
陈明(2004.11—2007.5)
中共紫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许恢佩(1998.6—2002.2)
吴应德(2002.2—2002.12)
赵继民(2002.12—2006.6)
罗雪剑(2006.6—2007.5)
中共岚皋县委员会(1998.6—2007.5)
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魏青林(1998.6—2000.9)
戴晓林(2000.9—2002.2)
陈勇(陕西汉滨关庙籍,2002.2—2005.11)
赵良亭(2006.6—2007.5)
中共平利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卢杰火(1998.6—2001.3)
冯尚勇(2001.3—2002.12)
何邦军(2002.12—2007.5)
中共镇坪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增祥(1998.6—1999.12)
谭书宝(1999.12—2002.12)
钱远刚(2002.12—2005.9)
王琳(2005.9—2006.6)
崔用慧(2006.6—2007.5)
中共旬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高怀德(1998.6—2001.3)
王安利(2001.3—2002.12)
马涛(2002.12—2006.6)
马赟(2006.6—2007.5)
中共白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龚道云(1998.6—1999.10)
吕健(1999.10—2001.11)
胡润泽(2001.11—2002.12)
郭正明(2002.12—2005.9)
钱远刚(2005.9—2006.11)
陈勇(陕西城固籍,2007.1—2007.5)
十 商洛市及所属县(市)党组织
1998年6月至2002年1月,中共商洛地委作为中共陕西省委的派出机构,领导全地区工作。200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商洛地区,设地级商洛市。2001年11月,中共商洛市委正式对外办公。2002年2月至2007年5月,中共商洛市委作为商洛市地方党的领导机构领导全市工作。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商洛市委历经了第一、二届委员会。其间,中共商洛市(地)委坚持以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和省十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突破发展为目标,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发挥党组织在经济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全市(全区)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动全市(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1998年6月,中共商洛地委制定下发《商洛地区1998—200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分别于1998年7月至11月、1999年5月至9月、2000年,开展第四、五、六期农村基层组织整建工作,促进了后进村的面貌改变和经济发展。
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中共商洛地委分3期在200个乡镇、2829个村的35716名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四教育”活动。2000年3月至2001年1月,分两期在7个县(市)、58个地直部门、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学习教育活动,有29名地级干部、473名县级干部、133名科级干部参加了学习教育。
2000年11月,地委发出《商洛地区公开选拔副县级干部公告》,2000年12月,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等一系列程序,从253名应选的年轻干部中,筛选出14名优胜者。2001年3月,14名公开选拔的副县级领导干部走上了工作岗位。
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按照中、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全区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
2001年1月,中共商洛地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按照中共中央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审议《商洛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2年2月,中共商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商洛市第一届委员会和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3年3月,从2002年9月中旬开始的全市县(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基本结束,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区)委、纪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集体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2004年8月至9月,市委在全市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为期40天的严肃干部纪律,狠刹“收送钱物、跑官要官,参与赌博和借婚丧嫁娶聚敛钱财”的“四股歪风”活动,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营造了健康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根据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市委分3批在全市524个党组织和9.3万余名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查摆问题10380个,整改9148条;承诺事项10380条,兑现8408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3.4万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897名,发展党员1295人。
2005年9月,市委决定以“党委树旗帜、支部树标杆、党员树形象”为主要内容,在全市深入开展“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当年,全市受县(区)委以上命名表彰的“旗帜党委”59个、“标杆支部”279个、“红星党员”548个,涌现出了张淑珍等一批党员先进典型。
2006年12月,中共商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商洛市第二届委员会和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一时期,中共商洛市(地)纪委按照中央和省委反腐败工作部署,制定下发《商洛市(地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措施》《关于严肃纪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定》等文件。集中开展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和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各种不正之风。
1998年6月,商洛地区设有6个县委和1个县级市委,设有工作机构18个。截至2007年5月,商洛市设有6个县委和1个区委,设有工作机构24个。在市级政权、军事、政协、社团组织中设有党组47个、党委24个。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委159个、党总支242个、党支部4764个,党员总数93981人。
(一)中共商洛市(地)委、纪委领导机构
1998年6月至2001年11月,中共商洛地委作为中共陕西省委的派出机构,领导全地区工作。撤地设市后,2001年11月,撤销中共商洛地委和中共商洛地区纪委,设立中共商洛市委和中共商洛市纪委。
1 中共商洛地委、中共商洛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8年6月至2001年11月,中共商洛地委作为中共陕西省委的派出机构,领导全地区工作。
中共商洛地区委员会(1998.6—2001.11)
1998年6月,中共商洛地委设有书记1名、副书记4名、委员8名,李元虎任书记。截至2001年11月,离任地委委员4人、副书记3人。任命地委委员7人、副书记2人。
书记 李元虎(1998.6—2001.11)
副书记 刘维隆(1998.6—2000.7)
王京书(1998.6—2000.6)
魏民洲(1998.6—2001.11)
赵树斌(1998.8—2001.3)
辛继先(2000.1—2001.11)
李仲为(2000.7—2001.11)
张长记(2000.11—2001.11)
委员 李元虎(1998.6—2001.11)
刘维隆(1998.6—2000.7)
王京书(1998.6—2000.6)
魏民洲(1998.6—2001.11)
辛继先(1998.6—2001.11)
冯必武(1998.6—2001.11)
张长记(1998.6—2001.11)
樊正兴(1998.6—1999.10)
赵树斌(1998.8—2001.3)
周敏(女,1999.8—2001.11)
杜灿(1999.10—2001.11)
刘平(2000.6—2001.11)
李仲为(2000.7—2001.11)
张改萍(女,2000.10—2001.11)
吴定琪(2000.12—2001.11)
中共商洛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98.6—2001.11)
1998年6月,中共商洛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设有委员13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辛继先任书记。截至2001年11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辛继先(1998.6—2001.11)
副书记 张永奎(1998.6—2001.11)
唐万炎(1998.6—2001.11)
2 中共商洛市委员会、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1年11月,撤销中共商洛地委和中共商洛地区纪委,设立中共商洛市委和中共商洛市纪委。
中共商洛市委员会(2001.11—2002.2)
2001年11月,中共商洛市委员会设有书记1名、副书记3名,常委12名,李元虎任书记。2002年1月,李元虎调离,李仲为任市委书记。截至2002年2月,离任市委常委2人、副书记1人、书记1人,任命市委书记1人。
书记 李元虎(2001.11—2002.1)
李仲为(2002.1—2002.2)
副书记 李仲为(2001.11—2002.1)
魏民洲(2001.11—2002.2)
张长记(2001.11—2002.2)
常委 李元虎(2001.11—2002.1)
李仲为(2001.11—2002.2)
魏民洲(2001.11—2002.2)
张长记(2001.11—2002.2)
辛继先(2001.11—2002.2)
冯必武(2001.11—2002.1)
周敏(女,2001.11—2002.2)
杜灿(2001.11—2002.2)
刘平(2001.11—2002.2)
张改萍(女,2001.11—2002.2)
吴定琪(2001.11—2002.2)
魏文华(2001.11—2002.2)
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1.11—2002.2)
2001年11月,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设有书记1名、副书记2名,辛继先任书记。截至2002年2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辛继先(2001.11—2002.2)
副书记 张永奎(2001.11—2002.2)
唐万炎(2001.11—2002.2)
3 中共商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商洛市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年2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商州召开。会议应到代表319名,出席会议的代表314名,代表全市88089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2人组成;由李仲为等14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魏民洲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7人组成,魏民洲任主任。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李仲为代表中共商洛市委所作的题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扩大开放、求实创新,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商洛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商洛市纪委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相应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商洛市第一届委员会33人、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1人。
中共商洛市第一届委员会(2002.2—2006.12)
2002年3月3日,中共商洛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李仲为任书记。2005年5月,李仲为离任。2005年6月,魏民洲任市委书记。截至2006年12月换届,离任市委常委12人、副书记3人、书记1人。任命市委常委11人、副书记2人、书记1人。
书记 李仲为(2002.2—2005.5)
魏民洲(2005.6—2006.12)
副书记 魏民洲(2002.2—2005.6)
辛继先(2002.2—2006.11)
朱毅(2002.2—2005.6)
周敏(女,2002.2—2006.12)
魏增军(2005.7—2006.12)
陈纯山(2006.11—2006.12)
常委 李仲为(2002.2—2005.5)
魏民洲(2002.2—2006.12)
辛继先(2002.2—2006.11)
朱毅(2002.2—2005.6)
周敏(女,2002.2—2006.12)
张志琛(2002.2—2006.12)
杜灿(2002.2—2004.2)
刘平(2002.2—2006.4)
张改萍(女,2002.2—2005.12)
吴定琪(2002.2—2004.7)
李文泰(2002.2—2006.12)
魏文华(2002.2—2004.1)
洪永平(2003.10—2006.4)
王健(2004.2—2005.3)
陈纯山(2004.7—2006.12)
林化增(2005.3—2006.4)
魏增军(2005.7—2006.12)
周树红(2005.11—2006.11)
李焕章(2006.4—2006.12)
张普庆(2006.11—2006.12)
王建领(2006.11—2006.12)
周德喜(2006.11—2006.12)
冯力军(女,2006.11—2006.12)
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2.2—2006.12)
2002年3月3日,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书记1名、副书记3名,辛继先任书记。2006年11月,辛继先离任,张普庆任书记。截至2006年12月,离任市纪委副书记1人、书记1人。任命市纪委书记1人。
书记 辛继先(2002.2—2006.11)
张普庆(2006.11—2006.12)
副书记 赵振开(2002.2—2006.12)
李淑娥(女,2002.2—2006.9)
王晓斌(2002.2—2006.12)
4 中共商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中共商洛市第二届委员会、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6年12月6日至9日,中共商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商州召开。会议应到代表333名,出席会议的代表330名,代表全市92874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33人组成;由魏民洲等12人组成主席团常务委员会,陈纯山任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7人组成,陈纯山任主任。大会听取并审议了魏民洲代表中共商洛市委所作的题为《迈步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商洛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相应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商洛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9人、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9人。
中共商洛市第二届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9日,中共商洛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2名,魏民洲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魏民洲(2006.12—2007.5)
副书记 魏增军(2006.12—2007.5)
陈纯山(2006.12—2007.5)
常委 魏民洲(2006.12—2007.5)
魏增军(2006.12—2007.5)
陈纯山(2006.12—2007.5)
张普庆(2006.12—2007.5)
杨长亚(2006.12—2007.5)
王建领(2006.12—2007.5)
李焕章(2006.12—2007.5)
周德喜(2006.12—2007.5)
王甲训(2006.12—2007.5)
何铁虎(2006.12—2007.5)
冯力军(女,2006.12—2007.5)
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06.12—2007.5)
2006年12月9日,中共商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书记1名、副书记3名,张普庆任书记。截至2007年5月,组成人员无变动。
书记 张普庆(2006.12—2007.5)
副书记 王瑞峰(2006.12—2007.5)
王晓红(女,2006.12—2007.5)
马德信(2006.12—2007.5)
(二)中共商洛市(地)委工作机构
1998年6月,中共商洛地委设有工作机构18个。截至2007年5月,市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统战部、政法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直属机关工委、老干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12个工作部门,党史研究室、档案局(馆)、党校、商洛日报社4个直属事业机构,保密局、机要局、督查室、关工委、机关事务管理处、基层办、干部理论讲师团7个部门管理单位。
秘书长 张长记(1998.6—2000.11)
杨金祥(2001.4—2003.6)
袁毅(2003.6—2005.8)
王甲训(2005.8—2007.5)
副秘书长 朱轩堂(1998.6—2007.5)
巩双记(1998.6—2000.1)
李铁民(2000.6—2006.1)
薛飞虎(2001.9—2007.2)
张益民(2002.2—2005.4)
田斐(2000.1—2002.4)
李怀印(2002.4—2004.1)
赵百全(2002.4—2005.8)
冯少贞(2005.10—2007.5)
贾意有(2005.10—2007.5)
李建刚(2005.10—2007.5)
上官宏(2006.9—2007.4)
办公室
2005年10月起,市委不再任命市委办主任、副主任,统一称秘书长、副秘书长。
主任 张益民(1998.6—2002.4)
杨金祥(2002.4—2003.6)
袁毅(兼,2003.6—2005.8)
组织部
部长 王京书(1998.6—2000.6)
吴定琪(2001.11—2004.7)
陈纯山(2004.7—2006.11)
冯力军(女,2006.11—2007.5)
宣传部
部长 辛继先(1998.6—1999.10)
周敏(女,1999.10—2002.4)
李文泰(2002.4—2006.11)
周德喜(2006.11—2007.5)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武怀发(1998.6—2000.3)
程书长(2000.6—2006.9)
何邓(2006.9—2007.5)
统战部
部长 张志武(1998.6—2005.4)
王武雄(2005.4—2007.5)
政法委
书记 颜昌铭(1998.6—2000.9)
刘平(2000.9—2006.7)
何铁虎(2006.7—2007.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颜昌铭(1998.6—2001.2)
巩双记(2002.4—2004.9)
杨宝珍(2005.10—2007.5)
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张赞业(1999.2—2005.9)
陈清华(2005.9—2007.5)
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2年4月,市级机构改革,市委农工部改为市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年3月至10月,未配备主任。
农工部
部长 崔吉厚(1998.6—2002.4)
政策研究室(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郑永成(2002.4—2004.2)
薛飞虎(兼,2004.11—2007.2)
郭兴成(2007.4—2007.5)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未配备书记。
书记 吴定琪(兼,1998.6—1998.8)
侯分厚(1999.7—1999.10)
汪懿德(1999.10—2001.5)
陈福民(2001.5—2007.5)
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 李志民(兼,1998.6—1999.2)
李先武(1999.2—2004.11)
齐书太(2004.11—2007.5)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刘成如(1998.6—2002.3)
刘惠卿(2002.3—2004.11)
朱景祥(2004.11—2007.5)
党史研究室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周福才(1998.6—2005.8)
赵太平(2006.9—2007.5)
档案局(馆)
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未配备局(馆)长。
局(馆)长 李三献(2002.4—2003.8)
牛树本(2003.8—2007.5)
党校
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校长。
校长 李永昶(1998.6—2003.7)
朱毅(兼,2004.4—2006.2)
辛继先(兼,2006.2—2006.11)
商洛日报社
2003年8月,市委给商洛日报社配备社长、总编辑,社长为法定代表人,对报社工作全面负责。
社长 张浩(2003.8—2004.11)
朱轩堂(兼,2004.11—2007.5)
总编辑 张中山(1998.6—2000.6)
张浩(2000.6—2003.8)
刘少鸿(2003.8—2007.5)
保密局
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2005年5月至9月,未配备局长。
局长 何邓(1999.6—2001.9)
张益民(2002.4—2005.4)
冯少贞(2005.10—2007.5)
机要局
2002年6月,市委决定将原市委办公室机要科改为市委机要局,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委办公室管理。2002年6月至2003年7月,未配备局长。
局长 庞湘泽(2003.8—2007.5)
督查室
2002年6月,市委决定将原市委办公室督查科改为市委督查室,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委办公室管理。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杨长江(2006.1—2007.5)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主任 李万武(1998.6—2007.4)
李兴民(2007.5)
接待办
2002年11月,接待办列市政府机构序列。
主任 李铁民(兼,1998.6—2002.11)
机关事务管理处
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处长。
处长 陈华洲(1998.6—1999.10)
贾庆堂(1999.10—2003.6)
万纪才(2003.6—2005.12)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4月4日,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设立商洛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县级规格,列为参管单位,隶属市委组织部管理。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未配备主任。
主任 (未配备)
干部理论讲师团
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未配备团长。
团长 张贻元(2003.8—2007.5)
(三)商洛市(地区)级政权、军事、政协、群众团体组织党组(党委)
1998年6月,商洛地区地级政权、地方军事、政协、群团组织设有党组50个、党委15个;截至2007年5月,设有党组47个、党委24个。
1 市(地)级政权组织领导机构党组
中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商洛地区工作委员会党组(1998.6—2002.2)
书记 赵希儒(1998.6—2002.2)
副书记 张长记(2002.1—2002.2)
中共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2002.2—2007.5)
书记 张长记(2002.2—2007.1)
魏民洲(2007.1—2007.5)
副书记 张瑛(2002.6—2007.1)
杨金祥(2007.1—2007.5)
中共商洛地区行政公署党组(1998.6—2002.2)
书记 刘维隆(1998.6—2000.10)
李仲为(2000.10—2002.2)
副书记 冯必武(1998.6—2002.2)
商洛市人民政府党组(2002.2—2007.5)
书记 魏民洲(2002.2—2005.8)
魏增军(2005.8—2007.5)
副书记 张志琛(2002.2—2007.1)
杨长亚(2007.1—2007.5)
中共商洛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1998.6—2002.2)
书记 印存柱(1998.6—2001.12)
刘刚(2001.12—2002.2)
中共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2002.2—2007.5)
书记 刘刚(2002.2—2007.1)
张晓建(2007.1—2007.5)
中共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商洛分院党组(1998.6—2002.2)
书记 成传喜(1998.6—1999.2)
王英杰(1999.2—2002.2)
中共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2002.2—2007.5)
书记 王英杰(2002.2—2005.8)
常雁翔(2005.8—2007.5)
2 市(地)级地方军事组织党委
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商洛军分区委员会(1998.6—2007.5)
第一书记 李元虎(1998.6—2000.11)
李仲为(2000.11—2005.7)
魏民洲(2005.8—2007.5)
书记 杜灿(1998.6—2003.5)
林化增(2003.6—2005.12)
徐世忠(2005.12—2007.5)
副书记 樊正兴(1998.6—1999.8)
王健(1999.8—2004.12)
李焕章(2004.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商洛市(地区)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刘志高(1998.6—1998.12)
张延峰(1999.1—2002.12)
黄少安(2002.12—2007.5)
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商洛市(地区)消防支队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杜永春(1998.6—2001.12)
吴进平(2001.12—2006.1)
郝光洲(2006.5—2007.5)
3 市(地区)政协组织党组
中共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商洛地区工作委员会党组(1998.6—2002.2)
书记 梁喜员(1998.6—2002.2)
副书记 唐庆华(2002.1—2002.2)
中共政协商洛市委员会党组(2002.2—2007.5)
书记 唐庆华(2002.2—2006.12)
许恢佩(2006.12—2007.5)
副书记 张志武(2005.4—2006.12)
章义琛(2007.1—2007.5)
4 市(地区)群团组织党组
中共商洛市总工会党组(2003.9—2007.5)
2003年9月,市委决定成立中共商洛市总工会党组。
书记 郭小川(2003.9—2007.5)
中共商洛市妇女联合会党组(2003.9—2007.5)
2003年9月,市委决定成立中共商洛市妇女联合会党组。
书记 刘淑慧(女,2003.9—2006.9)
胡竹兰(女,2006.9—2007.5)
中共商洛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2006.1—2007.5)
2006年1月,市委决定成立中共商洛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
书记 狄友联(女,2006.1—2007.5)
(四)商洛市(地区)县区(市)党的组织
1998年6月,商洛地区设有6个县委、1个县级市委。2001年8月,商洛撤地设市后,县级商州市即改为商州区;2001年11月,中共商州市委更名为中共商州区委。截至2007年5月,商洛市设有商州区委和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个县委。其间,各县区(市)委均进行了2次换届。
中共商州区(市)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胡万城(1998.6—2000.7)
张改萍(女,2000.11—2006.1)
朱崇和(2006.7—2007.5)
中共洛南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邦印(1998.6—2002.12)
高中荣(2002.12—2007.2)
刘文亮(2007.2—2007.5)
中共丹凤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李文泰(1998.6—2002.8)
安庆学(回族,2002.8—2007.2)
刘淑慧(女,2007.2—2007.5)
中共商南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郭小川(1998.6—2001.4)
周树红(2001.4—2006.7)
高健(2006.7—2007.5)
中共山阳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杨武(1998.6—2002.8)
王恩社(2002.8—2005.9)
张卫斌(2005.9—2007.2)
周青海(2007.2—2007.5)
中共镇安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袁毅(1998.6—2001.4)
杨长亚(2001.4—2002.8)
罗均让(2002.8—2006.9)
李淑娥(女,2006.9—2007.5)
中共柞水县委员会(1998.6—2007.5)
书记 杨金祥(1998.6—2001.4)
何铁虎(2001.4—2002.12)
王卫华(2002.12—2007.2)
薛飞虎(2007.2—2007.5)
第二节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组织
杨凌示范区及所属区党组织
(一)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领导机构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是中共陕西省委的派出机构,根据省委授权,领导示范区及其所属杨陵区的工作。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
书记 张光强(1997.7—1998.8)
范肖梅(兼,1998.8—2002.2)
张光强(2002.2—2007.5)
常务副书记 张光强(1998.8—2002.2)
副书记 万为瑞(1997.8—1998.5)
吕明凯(1999.10—2002.10)
孟建国(2004.1—2007.5)
安宁(2004.1—2007.5)
委员 燕崇楼(1997.8—1998.5)
丁文锋(1997.9—1998.5)
陈俊(1997.9—1998.5)
(二)杨陵区党组织
1997年7月,杨陵区由咸阳市划归杨凌示范区。随之,中共杨陵区委成为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所辖杨陵区党的委员会。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杨陵区委进行了2次换届。
中共杨陵区委员会
书记 燕崇楼(1998.6—2000.9)
孟建国(2000.9—2002.5)
周耀生(2002.5—2006.7)
王宝平(2006.7—2007.5)
副书记 葛彦(1997.12—2002.5)
刘静波(1997.12—2002.12)
李大芳(2001.1—2003.1)
齐海斌(2002.5—2003.1)
杨艺元(2002.12—2003.1)
任博(2002.12—2007.5)
李大芳(2003.1—2006.7)
齐海斌(2003.1—2006.7)
杨艺元(2003.1—2006.9)
张鹏举(2003.12—2005.12)
董胜利(2006.7—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