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配送实务(第3版)
- 李海民 薛刚
- 8874字
- 2021-04-28 12:35:53
任务2 配送模式的选择
2.1 任务导入
某企业计划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满足客户对配送的要求来扩大经营规模,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有三种。由于在未来几年内,企业对用户要求配送的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大体估计为三种情况且估计出在三种自然状态下三种模式在未来几年内的成本费用,如表1-1所示,但不知道这三种情况发生概率的情况下,该如何决策。
表1-1 某企业在三种自然状态下三种模式的成本费用
2.2 任务分析
要完成配送模式的选择首先要明确常用的配送模式有哪些,这些配送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哪些,配送模式选择的主要方法和使用方法如何。
2.3 相关知识
一、配送模式的种类
配送模式可以大致分为六类: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
1.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模式又称为配销模式,其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在这种配送模式下,配送的主体通常是销售企业或生产企业,也可以是生产企业的专门物流机构。这些配送主体不仅参与物流过程,同时还参与商流过程,而且将配送作为其商流活动的一种营销手段和策略,即参与商品所有权的让渡和转移,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高水平的配送服务。其主要经营行为是商品的销售,配送是实现其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高水平的配送服务来促进商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我国物流实践中,以批发为主体经营业务的商品流通机构以及连锁经营企业所进行的内部配送多采用这种配送模式,国外的许多汽车配件中心所开展的配送业务同样也属于这种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模式是一种能全面发挥专业流通企业功能的物流形式,但这种模式对于组织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资金和管理技术的支持,给企业资源配置带来过重的压力,不利于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经营规模。此外,由于这种配送模式是围绕着销售而展开的,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后者的制约。在现代大批量、单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企业采取这种配送模式来配送自己的产品,往往难以获得物流方面的优势。
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 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在这种配送模式下,配送的组织者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活动,即不参与商流过程,只是专门为客户提供货物的入库、保管、加工、分拣、运送等物流服务,其业务实质上属于“物流代理”。从组织形式上看,其商流与物流活动是分离的,属于不同的行为主体。在我国物流实践中,这类模式多存在于由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其业务是在传统的仓储与运输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配送服务功能,其宗旨是为市场提供全面的物流保证。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运输业配送中心、仓储业配送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所开展的配送活动均属于这类配送。
3.自营配送模式
企业自营配送是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需要,独自出资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对本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进行配送的活动。
自营配送模式
配送活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分销配送;二是企业的内部供应配送。
1)企业的分销配送组织与运行
企业的分销配送根据服务的对象又可分为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和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两种形式。
(1)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作为配送服务的组织者或供给方是工商企业,作为配送服务的需求方及服务对象,基本上有两种可能:生产企业,为配送服务的最终需求方;商业企业,即中间商,在接受配送服务之后要对产品进行销售。
企业对企业的配送,从实际的主体来看,组织配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施营销战略,特别是在电子商务B2B模式中。企业对企业的配送是国家大力推广的配送模式。其配送量大、渠道稳定、物品标准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切入点。
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运行管理一般由销售部门来运作,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为发挥物流系统化管理的优势,最好是企业专门成立专职的部门或分公司来运作。
对于生产企业,尤其是进行多品种生产的企业,因为直接由本企业开始进行配送,故避免了经商业部门的多次物流中转,所以有一定优势。但是生产企业,尤其是现代生产企业,往往是进行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品种较单一,因此不能像社会专业配送中心那样依靠产品凑整运输取得优势,所以生产企业配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生产企业配送在地方性较强的产品生产企业中较多,如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的食品、饮料、百货等,在生产资料方面,某些不适应于中转的化工商品及地方建材也采取这种方式。
(2)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主要是指商业零售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由于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主要是在社会大的开放系统中运行,其运行难度比较大,虽然零售配销企业可以通过会员制、贵宾制等方式锁定一部分消费者,但是多数情况下,消费者是一个经常变换的群体,需求的随机性大,对服务水平的需求高,配送供给与配送需求之间难以弥合,所以配送的计划性差,另外消费者需求数量小,地点分散,配送成本相对较高。这种配送方式是电子商务B2C模式发展的支持与保证。一般超市配送有两种形式:兼营配送、专营配送。
①兼营配送形式。兼营配送形式是超市在一般的零售的同时兼行配送的职能。兼营超市配送,其组织者是承担商品零售的商业或物资的门市网点,这些网点规模一般不大,但具备一定铺面条件,而且经营品种齐全。除日常零售业务外,还可根据用户的一些要求将超市经营品种配齐或代用户外订、外购一部分本商店平时不经常经营的商品,与超市经营的品种一起配齐送给用户。
尽管这种配送组织者实力有限,往往只是小量、零星商品的配送,所配送的商品种类繁多,用户需求量小,有些商品只是偶尔需要,很难与大配送中心建立计划配送关系。但商业及物资零售网点数量较多、配送半径较短,所以比较灵活机动,可承担生产企业非主要物资的配送及消费者个人的配送。通常日常销售与配送相结合,可取得更多的销售额。
②专营配送形式。超市不经常零售而专门进行配送。一般情况是超市位置条件不好,不适于门市销售;而其又有某方面经营优势及渠道优势,因而可采取这种方式,如现在流行的“宅急送”配送。
2)企业的内部供应配送组织与运行
集团系统内部供应配送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或销售、供给所建立的企业内部配送机制,其实质是企业集团、大资本集团、零售商集团内部的共同配送。
由于企业内部配送大多发生在巨型企业之中,有统一的计划、指挥系统,因此,集团系统内部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供应配送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需求和供应达到同步,有较强的科学性。
企业内部配送一般有两种情况: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内部供应配送;巨型生产企业内部供应配送。
4.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能力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式。共同配送模式是追求配送合理化,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配送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中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
1)共同配送的具体方式
共同配送的目的主要是合理利用物流资源,因此根据物流资源利用程度,共同配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具体形式,如表1-2所示。
表1-2 共同配送的具体方式及特点
2)共同配送易出现的问题
(1)参与人员多而复杂,企业机密有可能泄露。
(2)货物种类繁多,产权多主体,服务要求不一致,难以进行商品管理。当货物破损或出现污染等现象时,责任不清,易出现纠纷,最终导致服务水准下降。
(3)运作主体多元化,主管人员在经营协调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可能会出现管理效率低下。
(4)由于是合作关系,管理难控制,易造成物流设施费用及其管理成本增加,并且成本收益的分配易出现问题。
5.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已得到社会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物流配送领域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工商企业越来越重视与各种类型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并与之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以解决企业物流问题。
第三方物流配送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企业营销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是工商企业将其销售物流业务外包给独立核算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运作。企业采购供应物流配送业务仍由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部门承担。
(2)企业供应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组织管理方式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对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的供应需求实行统一订货、集中库存、准时配送或采用代存代供等其他配送服务的方式。
(3)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随着物流的社会化,企业供应管理战略的实施,除企业的销售配送业务社会化以外,企业供应配送也将社会化,即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特别是工商企业和专职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形成战略同盟关系后,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所体现的物流集约化优势更为明显,即第三方物流在完成服务企业销售配送的同时,又承担企业物资商品内部供应的职能,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既是用户企业产品销售的物流提供者,又是用户企业的物资产品供应代理人。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配送经营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物流供需关系,而且更有利于工商企业专注于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的发展。同时,长期稳定的物流供需关系,还有利于实现物流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化、配送业务计划化和配送手段的现代化,从而保持物流渠道的畅通稳定和物流配送运作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因此,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备受人们关注。当然,超大型企业集团也可自己运作供应和销售物流配送,但中小企业物流配送走社会化之路,是绝对有利于降低供应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
互用配送模式
6.互用配送模式
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资源进行配送的模式。互用配送模式的优点表现在企业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规模和范围,但是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相关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
共同配送模式与互用配送模式相比较,两者差异表现如下:
(1)共同配送模式旨在建立配送联合体,以强化配送功能为核心;互用配送模式旨在提高自己的配送功能,以企业自身服务为核心。
(2)共同配送模式旨在强调联合体的共同作用;互用配送模式旨在强调企业自身的作用。
(3)共同配送模式的稳定性较强;互用配送模式的稳定性较差。
(4)共同配送模式的合作对象是需要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互用配送模式的合作对象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
二、配送模式的选择
企业选择何种配送模式取决于以下因素:配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的配送能力、市场规模与配送范围、保证的服务及配送成本等。一般来说,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方法主要有矩阵图决策法和比较选择法。
1.矩阵图决策法
矩阵图决策法主要是通过两个不同因素的结合,利用矩阵图来选择配送模式的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选择决策因素,然后通过其组合形成不同区域或象限再进行决策。这里主要围绕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企业配送能力来进行分析,如图1-4所示。
图1-4 矩阵图决策法
配送模式选择——矩阵图决策法
在实际经验过程中,企业根据自身的配送能力和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划分了区域。一般来说,企业可按表1-3的思路来进行选择和策划。
表1-3 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与策划
2.比较选择法
比较选择法是企业通过对配送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等进行比较而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方法,一般有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等。
1)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只有一种确定结果,只要比较各个方案的结果,即可做出选择某种配送模式的决策。例如,某一企业为扩大生产实现销售,现有三种配送模式可做选择,各种配送模式所需的配送成本与可能实现的销售额如表1-4所示。
表1-4 各配送模式所需的配送成本与可能实现的销售额
配送模式选择——确定型决策
这一类问题一般为单目标决策,此时企业可运用价值分析来进行选择,即直接利用公式V=F/C(V为价值系数;F为功能;C为成本费用)来计算各种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一般来讲,某一种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越大,则说明该种模式的配送价值就越大,是企业最佳的配送模式或满意模式。此例中,自营配送、互用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价值系数分别为:22、22.5、28,企业应采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2)非确定型决策
下面来解决任务导入中的问题。某企业计划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满足客户对配送的要求来扩大经营规模,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有三种,由于在未来几年内,企业对用户要求配送的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大体估计为三种情况且估计出在三种自然状态下三种模式在未来几年内的成本费用(见表1-5),但不知道这三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该如何决策。
表1-5 某企业在三种自然状态下三种模式的成本费用
配送模式选择——非确定型决策
第一种方法:按乐观准则来决策。首先,从每种模式中选择一个最小成本将其看作必然发生的成本状态。然后,在这些最小成本的模式中,再选择一个最小的模式作为满意方案。此例中,三种模式的最小成本分别为:10万元、13万元、30万元。其中,自营配送的成本最低,应作为企业满意的模式。这种决策方法一般适用于把握较大和风险较小的情况。
第二种方法:按悲观准则来决策。首先,从每种模式中选择一个最大成本作为评价模式的标准,实际上是对每个局部模式持悲观态度,从不利的角度出发,把最大成本作为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将非确定型问题转变为确定型决策问题来处理。然后,再从这些最大成本中选择最小的模式。此例中,三种模式最大成本分别为:90万元、70万元、65万元。其中,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成本最小,可作为企业的满意模式。在现实经济社会中,这种决策适用于把握较小和风险较大的问题。
第三种方法:按折中准则或赫维斯准则来决策。赫维斯认为:决策者不应极端行事,而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中求得平衡。具体的方法是根据决策者的估计,确定一个乐观的系数α, α的取值范围为0<α<1。给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分别赋予相应的权数α和(1-α),中间结果不予考虑。本例是计算折中成本值,公式为
折中成本值=α×最小成本值+(1-α)×最大成本值
决策中,决策者根据分析,估计客户对配送要求程度高的大概占60%,客户对配送要求程度低的占40%,即乐观系数为0.4,此时三种模式的折中成本值分别为:58万元、47.2万元、51万元。从计算结果中看出,互用配送模式的成本最低,可作为企业选择的模式。
第四种方法:按等概率准则或拉普拉斯准则来决策。拉普拉斯认为:在非确定型决策中,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若按最好或最坏的结果进行决策,都缺乏依据。解决的方法是给每种可能的结果都赋予权数,若有几种自然状态,则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都相等,且其和为1,然后计算出各个方案(配送模式)在各种自然状态的加权平均值,并根据决策者指示的性质来进行决策。本例中,各种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概率为1/3,各种模式的成本加权值分别为50万元、39.3万元、46.7万元,从而可以看出,互用模式的加权成本值最小(39.3万元),可以作为企业选择的模式。
第五种方法:按最小后悔值准则来决策。这种决策法方式以每个模式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模式成本值作为理性目标。如果在该状态下,没有采取这个理想模式,而采取了其他模式,使成本增加,就会感到“后悔”,这样每个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模式成本值与它在理想值之差所形成的损失值,就成为“后悔值”。然后按模式选出最大后悔值,在最大后悔值中再选出后悔值最小的成本值,其对应的模式就是企业所要选择的模式,这种决策方法是较为保险的一种决策。
根据比例所给的资料,计算出各种状态下每个模式的后悔值,如表1-6所示。
表1-6 各种模式不同状态下的后悔值
从表1-6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三种模式的最大后悔值分别为:25万元、5万元、20万元,其中互用配送模式的最小值为5万元,此时企业可选择该模式为满意的模式。
从上面介绍的五种方法可以看出,同一问题按不同的方法来决策,决策的结果也存在差异。因此,企业用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来选择配送模式时,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以上所有方法的计算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 各种方法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配送模式
3)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依据预测得到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所进行的决策。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并非决策所能控制,所以,决策的结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风险,故称为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通常采用期望值准则。一般是先根据决策的结果出现的概率计算期望值,然后根据指标的性质及计算的期望值结果进行决策。产出类性质的指标,一般选择期望值大的方案;投入类性质的指标,一般选择期望值小的方案。
如企业计划通过加强配送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现有三种配送模式可供企业选择,各种资料如表1-8所示。企业应选择哪种配送模式?
表1-8 资料表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三种配送模式的销售量分别为:840万元、490万元、1110万元。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期望值最大,为1110万元,故该模式可作为企业比较满意的模式。
2.4 技能训练
某企业计划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满足客户对配送的要求来扩大经营规模,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有三种,由于在未来几年内,企业对用户要求配送的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大体估计为三种情况且估计出在三种自然状态下三种模式在未来几年内的成本费用及这三种状态的发展概率,如表1-9所示。试分别采用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α=0.3)、等概率准则和风险型决策方法进行决策。
表1-9 某企业在三种自然状态下的成本费用及发展概率
一、实训目的
熟悉确定型和非确定型决策的方法,能够使用这些方法对方案作出决策。
二、实训步骤
1.乐观准则
三种模式的最小成本分别是15万元、23万元、20万元,而这些成本中最小的是15万元,这个成本对应着自营模式,所以应该选择自营模式。
2.悲观准则
三种模式的最大成本分别是40万元、50万元、55万元,三种成本中最小成本是40万元,这个成本对应着自营模式,所以应该选择自营模式。
3.折中准则
乐观准则值×α+悲观准则值×(1-α)
自营模式:15×0.3+40×0.7=32.5(万元)
互用模式:23×0.3+50×0.7=41.9(万元)
第三方模式:20×0.3+55×0.7=44.5(万元)
以上成本中最小值是32.5万元,这个成本对应着自营模式,所以应该选择自营模式。
4.等概率准则
自营模式:40/3+30/3+15/3=28.3(万元)
互用模式:50/3+45/3+23/3=39.3(万元)
第三方模式:55/3+34/3+20/3=36.3(万元)
以上成本中最小值是28.3万元,这个成本对应着自营模式,所以应该选择自营模式。
5.风险型决策
自营模式:40×0.5+30×0.3+15×0.2=32(万元)
互用模式:50×0.5+45×0.3+23×0.2=43.1(万元)
第三方模式:55×0.5+34×0.3+20×0.2=41.7(万元)
以上成本中最小值是32万元,这个成本对应着自营模式,所以应该选择自营模式。
最终五种方法的结果如表1-10所示。
表1-10 各种方法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配送模式
同步测试
1.配送是指在经营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________、________加工、包装、________、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 )是配送中心运作周期的开始。
A.验收入库
B.收货作业
C.检货配货
D.储存
3.( )强调市场适应性,能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而随时变化,对客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一定固定供需关系,而是不断向发展配送客户甚至改变配送客户的(有利)方向发展。
A.专业配送中心
B.柔性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
D.销售配送中心
4.企业供应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包含的形式有( )。
A.门到门供应配送
B.门到线供应配送
C.库到库供应配送
D.库到线供应配送
5.(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中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配送模式。
A.第三方物流配送
B.共同配送
C.自营配送
D.企业供应配送
6.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7.配送有哪三类基本模式?分别说明各自的特点。
案例分析
L便利商业有限公司的配送体系
上海L便利商业有限公司是上海较早成立且发展十分迅速的连锁经营便利店公司,至今在上海地区已开出了400多家自营、合资及加盟便利门店,同时又以合资等形式发展到江苏、浙江、辽宁、新疆等地。
随着我国商业现代化改造,连锁经营、便利店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便利店,顾名思义是一种提供便利的商店。一般来说它的营业面积不大,在60~100m2,有数名工作人员,能提供3000种左右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小商品,并能提供一些人们日常所需的服务。每天的营业时间一般长达16小时或24小时通宵服务。由于营业面积不大,它可以深入到各个居民小区、车站、码头等,贴近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现在人们不难在各居民小区、各条马路上发现便利店的身影。由于便利店规模较小,故在管理上更显重要,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所有下属便利门店采用统一的企业形象设计,统一的管理模式,能取得很好的品牌效应。统一的进货方式既可保证所进商品的质量,又可降低采购成本。统一的销售价格,又可使顾客感到满意和放心。该公司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该公司各便利店所供商品的进货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少部分鲜活商品(如面包、牛奶、蔬菜等)每天由供货商直接送到各便利门店(以下简称门店)。公司自己建有一个冷冻仓库,负责各门店冷冻商品的供应,如冷冻肉食、禽类、速冻食品等。公司还有一个配货中心负责其他常温商品的供应,如酒类、饮料、日用小商品等。门店根据各自的经营状况,在要货当日的上午10时前,将要货信息输入电脑,经通信线路传送到有关配货中心和冷冻仓库,而配货中心等收到各门店的要货信息,经汇总后组织好相应商品并及时送到各门店。
公司规定各门店每两天可要货一次。按目前400多家门店的总规模,每天要货的门店达200多家且分布在全市各个地方。冷冻仓库供应品种较少,根据经验,每辆送货汽车一次满载可送20家门店,每天每车送货2次,现有车辆6辆。配送中心供应品种较多,共有车辆11辆。如何合理地调度这些送货车辆,在保证各门店要货能及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使送货车辆经过的路途最少,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运输合理化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公司配送中心运输合理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