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1]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2]。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3]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4]。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5]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6]。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7]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8]。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9]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10]。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11]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12]。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13]


[1] 《旧唐书·五行志》:“(开元)二十九年(741),暴水,伊、洛及支川皆溢,损居人庐舍,秋稼无遗,坏东都天津桥及东西漕;河南北诸州,皆多漂溺。”诗当作于是年。时杜甫已由漫游齐赵回到东都洛阳。临邑:县名,唐属齐州济南郡,即今山东临邑县。舍弟:自称其弟的谦词。甫弟有颖、观、丰、占四人。此指杜颖。簿领:汉代诸县皆置主簿,为县佐吏,唐仍之。掌钱谷簿书等事,亦简称簿。时杜颖为临邑主簿,兼领防川之职。这首诗记述了水患之烈与人民受灾之苦,融想象与写实为一体,充满了战胜灾害的信心,风格豪宕雄健,是杜甫现存的第一首排律。

[2] “二仪”二句:说明黄河泛溢之由。二仪,天地。积风雨,谓久雨。《抱朴子·外篇·逸民》:“弥纶二仪,升为云雨,降成百川。”百谷,众谷。

[3] 洪河:指黄河。坼(chè彻):裂开。此指黄河决口。沧海:大海。《初学记》卷六:“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

[4] 职司:指主管治水之官。悄悄:忧貌。《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郡国:指受灾诸郡县。嗷嗷:愁叹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毛传:“未得所安集,则嗷嗷然。”下句写郡县官吏诉说灾民嗷嗷待哺之惨状。

[5] 栖邑:犹所居之邑,此指临邑。簿曹:官名。领簿曹,谓弟颖为临邑主簿。

[6] 版筑:以版夹土而筑堤。不时:时时。操:指操版筑。谓杜颖监督筑堤治河之事。

[7] 鼋(yuán元):大鳖,俗称癞头鼋。鼍(tuó驼):一名鼍龙,又名猪婆龙,今称扬子鳄。《文选·江淹〈恨赋〉》:“方架鼋鼍以为梁。”李善注引《竹书纪年》下云:“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纣,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乌鹊:《尔雅翼·释鸟一》:“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髠,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鼋鼍、乌鹊,言不能借之以为桥梁,故曰“难假”、“空瞻”。假:假借。

[8] 燕南:今河北省南部。畎(quǎn犬):田间水沟。畎亩,谓田地。济上:今济南、兖州一带。

[9] 螺蚌:水中软体动物。郭:外城。蛟螭:传说中龙类动物。九皋:深泽。《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10] 徐关:在淄川县西,今属淄博市,即成公十七年(前574)齐侯与国佐订盟之处。杜诗另有“徐关东海西”(《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一)语。水府:水所聚集之处。刘劭《赵都赋》:“天浪水府,百川是钟。”碣(jié节)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山顶有巨石矗立,高数十丈,故称碣石。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即此。二句极言水势之大。徐关近济,碣石近燕,深成水府,小若秋毫,皆为大水淹没。

[11] 白屋:茅屋。上句谓白屋淹没,惟留孤树。艘:船之总名。下句谓一片汪洋,万船若失。

[12] 吾衰:非衰老之谓,乃谓运蹇不遇,犹漂泊湖南《上水遣怀》诗所云“我衰太平时”之意。泛梗:甫自比。《战国策·齐策三》:土偶谓桃梗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利涉:顺利渡水。《易·需》:“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北史·魏纪一》:“冰草相结若浮桥,众军利涉。”蟠桃:传说中仙桃。《艺文类聚》卷八十六:“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盘三千里,曰蟠桃。”

[13] 钓鳌:《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天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负戴。龙伯国有大人,举足数步而至五山,“一钓而连六鳌”。后遂以钓鳌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掣(chè彻):有制服意。临邑近海,故用蟠桃、巨鳌事。传说巨鳌能致河溢之灾,故杜甫有“掣巨鳌”之想,正应题中所谓“用宽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