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轿夫,自然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先七碟子八碗的打发了,接着才贵客。轿夫算客人,也不算客人。老辈人说,在过去,穷人家的没啥嫁妆的,也就不用人抬抬扛扛的,就只有亲人把闺女送过去,只有富人家才会有七七八八的嫁妆,亲人们忙不过来的,就让下人或者雇了人把嫁妆送过去,这些人可不大管男方女方,只要自己舒服就好,那就不顾一切的吃不顾一切的喝,完了还要抽的,一样不到就嚷嚷,再不到就歪了脖子吵吵。一场大喜被这些人闹得乌七八糟的总是不好的,就尽量满足他们,这一来反倒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也就越发的不好惹了。
贵客就不同了。婚事一办,两边就是真正的亲戚了,是要讲点脸面的,自会客客气气的。客气除了嘴上说的,也要做出来,菜就一个接一个不重样地往上端。期间,上大菜的时候当然少不了由有经验的长辈领着新郎官给客人看菜,拿块红毡布抖几下,客客气气地对客人说,新人看菜啦!客人自然客客气气地回,免了!新郎官要远远的躲在长辈的后面,不然会被人笑话的。送亲的分两班,一班男的,一班女的。女的吃了饭,喝了茶,还要到堂屋跟亲家母道个别,交代一下,也不过是几句客套话,无非是孩子送来了,给亲家添麻烦了,不到之处多担待多教育之类。然后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回去了。男的可就不好打制了,女家咋样全看这班人了,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能喝的主儿。陪客自然也是。两边就对上了,谁也不肯认输。喝到歇晌,客人说,吃饭。这意思其实就是说不喝了。可主家还是不肯,怕怠慢了。一直喝到傍晚,客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催吃饭,主家也觉得差不多了,才上了大菜,开始吃饭。客人自然少不了给做饭的焗掌老师儿封上五块钱。吃完饭,喝了茶,吸了烟,说会儿话,就该走了。会来事儿的主家都会给贵客每人发一盒上等的好烟,再不济也会给贵客敬烟,一棵接一棵的敬,只敬得贵客两个耳朵上、各个指缝里都夹满了烟,心满意足的。张家是第一回办这样的儿女婚事,当然也是最后一回,所有的枝枝节节都要讲个排场,烟啦、酒啦、菜啦、给客人回的礼物啦,全都是好的。自然,贵客回去的时候除了敬的烟,每人还额外发了一盒好烟,打发得贵客们笑眯眯、喜滋滋的。回到家,尽管夜色已是很深了,照样去见了美芳的爹娘把张家好一通夸。
渐渐地就到了晚上。冬天,天黑的快。吃完晚饭美芳赶紧走进新房,她知道床席下一定塞满了砖头、落生、红枣、豆棵子等杂物,虽然说这些东西图个吉利,预示新人早生贵子、日子过得实在、富足,可不收拾干净怎么睡啊?等一切安定下来,美芳去东间见了公公婆婆,把她娘早就准备好的馃子提了过去,略略说了几句,婆婆就说,早点睡吧,都一天了也该累了。美芳就回到了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