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后,小兴妈都要用白粗布缝制几个大袋子,装满麦秸儿后把口儿缝住,俗称“草铺底”。用架子车从打麦场拉回家,一床一个,躺在上边既暖和又舒服。
草褥子,就是一种简易的特殊“行李”。说其简易,是因它表皮非面料、内里无棉花,它的表皮多是麻袋片或者尼龙编织袋,帆布已是奢侈品,它的内里材料大多是麦穰,也有少数使用苞米皮的。说其特殊,是因为它垫在褥子与床板之间起,既保暖、防潮,又能起到松软舒适的作用。在当年,这种“行李”,多是住校学生、住厂工人和看场护院的人员使用,换句话说,睡炕的人家不需要它,有床板的地方它才能派上用场。
在那个物质十分困乏的年代,尼龙编织袋并不好找(后来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才随处可见),麻袋片就成了制作草褥子外皮的主要材料,虽然材料厚重还掉毛儿的,但已基本是不二选择。把麻袋片剪成方形缝起来,通常按照两米长、1。两米宽的规格缝成瓢状,一端完全缝合,一端留出填充内里材料的缺口。当然,缝制时要考虑尽量让一面是完整的麻袋片,为的是既结实又耐看。
填充内里的材料可有讲究。大多数人家选用的是麦穰,就是经过机械脱粒处理、辗平轧瘪的那种,而且必须未经雨淋、没有捂霉,因为一旦受潮或者变质,麦穰易碎不耐用不说,还能散发霉味,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准备做草褥子的农家,往往会在麦收打场时就提前考虑到了预留这样的麦穰,连续晒它三四个日头后,仔细地存放在室内备用。要是没有预留也不打紧,从那些盖了草帘子的麦穰垛里往外抽草也行,只要拽出来的麦穰是完整的、光鲜的,准保没有问题,晾晒三两个日头就可以了。
新做的草褥子也干燥蓬松。只需尽力把麦穰揎进褥子瓢内就行,越多越好。揎的时候有技巧,要一小把一小把地放,边放边塞紧压实,待到麻袋包鼓成了圆形,缝合所留缺口就行了。淘气的孩子此时会急不可耐地跳到草褥子上,或蹦跳或翻滚,以便把鼓鼓囊囊的草褥子熨贴还原成本来的长方体形状,麦穰那带着泥土气息的特有芳香就会快速弥散开来,很是亲切。
别看草褥子没多重分量,可它鼓着肚子体积大,占地儿还兜风,当年孩子把它绑到自行车货架上带到学校时,往往像个刺猬背个大饽饽,来阵风就能被刮得轻飘飘没重心,有时会下车整理好几次捆绳。到宿舍后把它铺在床板上,起码得半个多月才能改变其“中鼓外低”的样子。有了这厚厚的草褥子,寒冷的冬天早晨,窗玻璃上尽是冰冻的“窗花”,宿舍内呵气成雾,他们赖在暖暖的被窝里真不愿意起床。
当然,通常情况下,草褥子需要一年一换芯,因为这“草包”历经一年的折腾,麦穰已被轧得粉碎,内里烂草随意窜,不保暖、不松软不说,还尽失了麦穰味儿,那,可是接地气儿的自然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