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家猫

黄鼠狼虽然可恶,但在饥荒年间也变相救过很多人的命。邻居高老爷爷讲,他年轻时发现一个远房亲戚穿的皮袄很特别,既不是羊皮的,也不是骆驼皮的,更不是貂皮的,就问是什么皮做的。

亲戚说:“估计你也猜不出来,这是黄鼠狼皮做的”。

高老爷爷当时吓得不轻,头皮一阵发麻,心想:“这得抓多少只老鼠?一张皮袄怎么也得几十张皮,没有人为了做个皮袄专门去挖老鼠洞的。肯定是饥荒年间,实在没有吃的,才专门抓老鼠吃,剥下的皮又舍不得扔掉,就做成了皮袄。”

老家的人在饥荒年间吃过野菜、啃过树皮,还没听说有人吃过老鼠。不说当时看见皮袄的人,只是旁边听的人身上都起鸡皮疙瘩。

小时候看瓜时,要在瓜地待上一整天,抓黄鼠狼就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趣事之一。只要水渠里面有水,他们就拿着水桶去灌黄鼠狼。他们平时都留心观察,知道哪个窝里面有老鼠。三五个人先将附近的洞口都给封上,只留一两个位置较高的洞口,然后一桶一桶地往里面灌水,水灌满后,几个人就蹲在洞口守着。过不了几分钟,老鼠就从水里面游出来,一般都不再跑动,被淹得半死不活的,出来一个他们抓一个。等过二三十分钟再没有老鼠出来时,他们就折磨抓住的老鼠或者去灌下一窝。

抓住的老鼠有几种处置方式,一个是直接丢进附近的涝坝池,几个人拿着棍子守在四周,不让其上岸,逼迫它一直在水里面挣扎,直到呛水泡胀、肚皮上翻为止。小伙伴们在慢慢折磨黄鼠狼的过程中,似乎都得到不少快感,嘴里气狠狠地说:“看你再吃他们家瓜”。第二种方式是将老鼠拴在干了的灌木上,然后点着了烧它。看着老鼠在火堆里面痛苦地上窜下跳,一伙人再击掌相庆。第三种是胆子比较大的小朋友用铅笔刀剥了老鼠的皮,然后在火上烤熟了偷偷吃。小兴没有吃过老鼠肉,总感觉有点恶心。吃过的人则威胁大家不许告诉大人,然后美滋滋地说:“老鼠肉好吃得很!”给他们这些没有胆量吃肉的人留下不少遐想,他们的眼神也似乎由鄙视渐渐变成了羡慕。

夜里,人们一睡觉,老鼠就出来干坏事,偷吃食物,啃咬衣服、书本,乱拉粪便……为了消灭、赶走老鼠,有的人家在家里的老鼠常活动的地方安放了捕鼠夹子,有的人家在一些角落里下鼠药,有些人家则养猫对抗老鼠。

村里人家养的猫都是当地品种,狸猫、黄猫较多,有少量白猫、黑猫。猫从哪里来呢?大概有三个渠道:有的是从养母猫的亲戚、朋友家抱的小猫;有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到某家的院子里来,跑来的猫把这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失主来寻找,主人想着这猫能吓吓老鼠,暂且养在家里;有的是在地里干农活时碰到的流浪猫,这只猫碰巧喜欢其中一个人,跟在这个人身边温柔地喵瞄地叫,如果这个人正好是个爱猫人士,流浪猫就成功摆脱了流浪。

猫喜欢卧在灶台边、火炉旁等暖和的地方。它的日常食物很简单,大多是在猫碗里放一些干馒头、饭菜等。附近人家办喜事时,有些主人也会惦记着给猫改善生活,拿回一些宴席上剩下的鱼肉给猫吃。它很爱干净,每天睡醒之后,都用前爪洗脸,舔遍全身的皮毛。养猫人家都会准备一个猫专用的装了炉灰渣的便盆。猫会主动到便盆里撒尿、拉便便。每次拉完便便,它都要用爪子把旁边的灰渣扒过来,把便便盖住。便盆用三四天就要及时更换新的灰渣。很多猫拒绝使用粪便较多的便盆,它会围着便盆大叫,提醒主人该换灰渣了。

白天,睡醒的猫活泼好动。有时弓起背和腰,伸直两条前腿抓住板凳,在板凳上磨爪子;有时爬上院墙,再从院墙上跳到房顶上,在房脊上优雅地来回走动;有时在院门外的草丛里捕捉蚂蚱、蝴蝶等昆虫;有时歪着头,笨拙地用臼齿吃青草。

晚上,这位捕鼠专家开始履行职责,展示它高超的捕鼠能力。一听到有老鼠的响动,就悄无声息地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走过去,在接近目标时弓下身子,每一步都落下得很慢,很轻,接着突然发出致命一击,将老鼠死死地叼在嘴里。如果老鼠藏在较小的缝隙里,猫就在缝隙外边耐心地等待。至于猫是怎么吃完老鼠的,养猫的人也不太清楚,因为它们总是躲到人看不见的地方吃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