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捕黄鳝

每当斜阳西下,涛哥以好便赤着脚、手拖着锹、肩担着三四十只黄鳝笼。虽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但捉黄鳝却是个老手,拿锹先在水田里划一条沟,把黄鳝笼放在沟里,笼头埋进水里,做个坡度,笼尾露出些水面,全埋入水里黄鳝进笼里会被闷死。用土把笼固定好,再随手拽把青草盖在笼尾裸露部分,意在伪装,让别人不易察觉。天泛黑前,几十只笼也就全部下水了,夜里做个好梦便阿弥陀佛了。明早天蒙蒙亮,便早起开始收笼,收笼也是最开心的事了,把笼从水里提起来,笼里水一会儿就滤干了,执着笼身,笼头笼尾来回颠倒几下,沉甸甸的"嗵嗵嗵嗵",便喜上眉梢了;有时笼提上来也会屁轻屁轻,只能露出无奈的样子;也有笼提上来沉甸甸的,来回颠倒笼内有些卡壳,发出摩擦的"呲呲"声,坏了,里面进蛇了。蛇的命运一般都是在铁锹手里,都是就地正法,因为先入笼的黄鳝早已被蛇谋杀了,杀蛇不过为了替黄鳝报仇。天大亮,笼便收完了,几十只笼也不会少一个,孩子们记忆力都很好,去年涛哥和我聊天时还说,小时候放黄鳝笼、塘里插钓子(钓黄鳝或鳖),早上去收,从来不会记不得置在哪儿而落下一个,而如今看书即便数遍后依然模糊。

黄鳝笼除了捕黄鳝,还可以捉泥鳅。春夏之交,雨水充沛,一场场暴雨总会把稻田灌得"盆满钵满"的,水便开始从田缺处往低洼的田淌,一级一级往下流淌,直到流入池塘中。你可用锹在靠池塘的田埂上掘个缺口,水便哗哗往池塘泄,将黄鳝笼埋在缺口上,笼头直着朝下,离塘水面略有几十公分,再用泥土固定好笼身,让缺口水仅通过笼子往下泄淌,笼便成"泄洪"的通道了。塘里的泥鳅闻听活水来了,便争先恐后的学着小鲤鱼,把笼头的口当作龙门,戏起水来,也会使出浑身力量,勇猛地钻入笼中,而笼尾的木栓早已堵住它们的梦想,笼口只进不出的倒须也切断回乡之途,它们成了"瓮中之鳖"。不用半天,笼也满载了。

鸡叫三遍,村中人便起来拔秧苗,大人们穿着解放鞋,孩子们都是赤脚,大人们会让孩子们多睡一会,父母怜惜孩子,大些孩子却也体谅父母,父母起来后便也起床了,父母也不会再说什么了。到了秧田,水凉可以穿胶靴,干活时靴粘腿,不麻利,多是赤脚下水的,秧苗得手近根处一小簇一小簇拔,太往上用力苗容易断,手快的左右开弓,像混水的鱼一样"哗啦哗啦",一会儿便是一小捆,"啪啪啪啪"把秧根上的土顺便洗净,用稻草一扎,便OK了。秧田的稗草是常有的,它们鱼目混珠,伪装至秧苗丛里,不易觉察。

早饭前,一天插的秧便拔好了,担着秧,光脚走在田埂上,田埂因来回挑秧的水滴得潮湿打滑,农家担心冲入田中,总是缩紧脚趾勾着埂面走,灵敏的青蛙和憨憨的癞蛤蟆感触脚步声,害怕脚踩上它们,便跳着爬着从田埂上"扑通扑通"潜下水田,肩膀上的扁担不甘寂寞,"叽隆哑隆"的奏起乐章,微风吹罢,泥土的清香伴着禾苗的清爽,渐渐沁入心脾;水田映衬的蓝天在阳光的爱抚下,闪耀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