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的青蛙叫的很欢,“咕哇,咕哇”的声音响彻夜空。他们一路小跑,来到最近的田埂,小兴的欢乐时光便也开始了。泥鳅真不少,大都慵懒的横七竖八的躺着,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知。小兴先用火把照住一条,好大的家伙,然后把“针扎”轻轻的探向离它大约一寸的水面。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针扎”不能与其平行,而应与其从大约60度的夹角,这样可以保证接触面,成功几率就很大了。看准它了,手腕猛一用力扎下去,这样一来,清澈的水面便激起一团浑浊的水花,然后把“针扎”提上来,泥鳅便在上面扭动身体了。再把“针扎”向上,在水里晃几下,洗去多余的泥巴,再把针扎向桶沿一扣,泥鳅便“匡当”身陷桶底了,顶多再崩几下便老实巴交了。这里还要注意的是桶底应该事先放些稀泥,这样就避免泥鳅针扎过的伤口暴露在外,不然第二天它就挺直身躯了。
当然不是百发百中,有些意志力顽强的被扎上来的时候,猛烈扭动身躯,在半空中就逃脱了。这时田野里便回荡着小兴轻轻的叹息。对小家伙小兴是没甚兴趣的,一来成功率极小,二来无暇顾及(大个头就足以让小兴眼花缭乱),三来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呵呵
这样不出两个时辰,桶里面就已经沉甸甸的了,这时他们就收工了。小兴往往是每年行动最早的,待再过几天,晚上的田间便到处是亮光点点了。捕回来的泥鳅放在房梁上挂上一夜(奶家有猫,随意放就会血本无归了)。翌日换上清水,这时小兴奶就会上村口的小店买上一斤挂面,到菜园摘上一条丝瓜,爷爷更会端出一大碗自酿的米酒,等小兴拿教书的小兴爹和镇上做会计的小兴妈一回家,一大锅可口的丝瓜泥鳅挂面就出炉了。小兴一般都赤的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回味前晚的情形,有时竟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这时小兴爹的筷子便飞到小兴头上了。
转眼到了夏天,忙上“双抢”了,小兴那时小,自然不用下田劳作的。到了晌午,太阳晒的身上火辣辣的疼,大人们都摇着蒲扇,躺在凉席午休,为下午养精蓄锐。这时小兴就忙开了,小兴全身上下只着一条裤衩,拿个桶和一个篾制的簸箕“用来盛洗完的青菜的那种”,屁颠屁颠的就敢往田间了。
很早就央求他爹给小兴编织了十个篾制的捕捉工具。他们管他叫“喉咙”这是一种进口大,出口大的竹制工具。专门放在水塘里的。小兴去拣来很多田螺,把它们敲碎,然后伴上韭菜,稀泥,还有那种茶油的油骷,搅拌均匀后把他们涂在喉咙的进口上,然后系上一根很长的绳子,傍晚的时候把其丢到水塘的中间,喉咙沉到水底。夜间泥鳅受了香气的引诱,便会钻到喉咙里美餐,酒足饭饱后就地休息。翌日清晨,小兴就把它们喉咙一个个扯上来,然后把惊惶失措的泥鳅一个个从喉咙顶部可以打开的盖子倒出来。运气好的话,一只喉咙便会有一斤多的收获。而且水塘里的泥鳅都是大小均匀,颜色一致,让人兴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