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妙解、导读与分享
- 郭永进 于树泉
- 762字
- 2020-11-21 19:49:00
第三章
长治久安之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妙解
不崇尚贤能,使百姓不落入忌贤害能的恶性竞争。
不标榜何为珍贵稀有之宝,百姓就不会起窃盗之心。
不炫耀各种会让百姓起欲贪之事物,人心就不会混乱。
所以,有道的圣人其施政的重点会着重在——让百姓能虚心学习、常怀感恩心,让百姓内心富有,腹饱、身康、心安。教导百姓淡化自我、不凶悍,但要有骨气、有道骨。常引领百姓返璞归真,不要学那些世智辩聪、长养欲望贪念。使那些喜欢世智辩聪、喜好耍心机的人,能起惭愧心而不敢胡作非为。
用道法自然、顺天之道而为,不要用自我去妄作非为,自然民风纯朴、治安良好。
导读
本章内容常常被误读,老子也因此被扣上“愚民”、“轻民”的帽子,其实这完全曲解了老子的本意。
第一层谈对“名”与“利”应持的态度。老子奉劝为政者不要过分去刺激人们的名利之心,让人们陷入追名逐利、恶性竞争的漩涡。
老子的预见常常有着异乎寻常的准确性。
第二层具体谈“圣人之治”,其中“志”“知”“智”三个字的理解应该是:“志”,即心志,即欲念、贪求之意,而不是“志向”;“知”与“智”都是耍心机的意思。理解了这几个字,老子的几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智慧分享
古往今来不乏这种现象:为政者自己骄奢淫逸、腐化堕落不算,同时用“难得之货”去刺激人们的名利心,导致全社会人心“发狂”,物欲横流。当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到处“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叮血”时,整个社会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利场。最终,“人和人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共产党宣言》),人世间的一切神圣、崇高、美好都将荡然无存,社会也因此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