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30多年来,人们在学术论文中提到“学习风格”一词时,发出的总是质疑、误读、驳斥之声,学术界或者认为这个概念很危险,或者干脆否认其存在。某些教育理论认为,改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绝非易事,需要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他们想当然地以为,普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在课堂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所以,这个概念几乎在教育理论中销声匿迹了。

然而,成千上万的老师确确实实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学习风格这个概念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全球逐渐流行起来。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后,学习风格理论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不过,我们有必要提醒各位:目前大约有250个网站在做学习风格评估,但并不是所有网站都名副其实。很多网站的评估和测试要么形式太局限,要么内容太简单,甚至有些评估的压根就不是学习风格。一个人的学习风格非常复杂,既有天生的,又有后天习得的,简单的测试根本就没法反映出全貌,只有学习风格分析这种综合全面的评估工具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或知识难点时的需求。教师进而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开展个性化教学,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

翻开这本书,你可以在“信息”板块了解学习风格方方面面的知识,在“说明/解释”板块了解相关说明、解读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小窍门。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明白学生的学习风格具有多样性,同时能够运用学习风格的分析结果,那他们就能够制定个性化的教案,调整授课方式,以满足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如果能够这样做,班里所谓有诵读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有“特殊需要”或有多动症的学生将会减少。其实,这些学生也可以学得很好,只不过他们的学习方式与众不同,而这些学习方式是老师(和家长)很难理解的。

关于学习的错误理念

信息

1. 学生在书桌前坐得端端正正时,学习效果最好。

2. 在明亮的灯光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学习,对眼睛有害。

3. 课堂上绝不允许随便吃东西。

解释

1. 研究表明,很多人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表现得更为出色,对孩子们来说,尤为如此。然而,现在的教室大多摆着桌子、木制椅子或塑料凳子,非常正式。坐在这样的椅子上,全身将近75%的重量压在10平方厘米的骨头上,这会压迫臀部,进而让人觉得极不舒服、疲惫不堪,总想不停地变换姿势。所以,让学生在椅子上坐得笔直,并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倒会让学生烦躁不安,不停乱动。

2. 研究表明,许多学生在光线较暗时表现更出色,而光线过强的话,他们往往坐立不安、过于活跃。在柔和的灯光下,学生很平静,很放松,能够集中注意力,对于擅长综合学习的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喜欢在柔和的灯光下学习,如果让他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学习,他们更遵守纪律,注意力更集中,成绩更好。一般来说,一个人年龄越小,需要的光就越弱,小孩子阅读时,只要觉得光线舒适就够了。似乎每年长五岁,需要的光线就更强一些。这意味着,成年人比儿童需要更强的光线。

3. 许多学生如果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吃吃喝喝、咬咬嚼嚼,这样注意力反倒更集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如果允许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吃东西或喝水,学生们会更专心;如果不允许学生吃喝,那他们就会咬别的东西,老师们根本没法抑制学生的这种需求。

信息

4. 学生没有安安静静地坐好,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

5. 学生在清晨最清醒,这时学习比较难的知识效果最好。

6. 学生的年龄越大,越容易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

解释

4. 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喜欢动来动去。教育界曾对此在一所初中有过相关调研,结果表明, 在七年级的学生中,有一半喜欢在学习时频繁移动。研究数据表明,与乖乖坐在座位上学习相比,这些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区内自由活动时,新知识掌握得更快。事实上, 在课堂上活跃的学生比乖乖坐着听讲的学生更专心,学到的东西更多, 考试分数也更高。

5. 有些学生清晨精神状态最好,我们往往把他们叫作“早起的鸟儿”。但是别忘了,学生中还有一些“夜猫子”,还有一些人下午最精神呢!什么时候学习,可能要远比学习内容、学习持续的时间重要得多!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可以选择每天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段学习,那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强,学习纪律更好,学习成绩也提高更快。而在学生喜欢的时间段进行测试,意味着他们当时处于最佳状态,考试分数自然会有显著的提高。

6. 总体来说,学生的年龄越大,越不喜欢受老师管制,也越不愿意别人替他们安排。不过,他们的学习风格照样千差万别,学习需求也迥然不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年龄越大就越独立,越不愿意从众,越热衷于挑战权威。所以,可以适当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作业,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已经是个成熟、有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