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革命:制造业的精神与文化变迁
- 严鹏
- 3417字
- 2021-04-04 03:38:09
前言
“工匠精神”是一个近年来在中国极为重要的关键词。一方面,弘扬工匠精神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在工业之外的领域,工匠精神也被广泛谈论着,成为一个颇为时髦的热门词语。然而,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如何起源的?工匠精神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本书拟从演化发展经济学的专业角度,回答这些问题。在展开具体论述前,兹简要交代一下本书的主旨与成书背景。
一、破除流行的迷思
在当下中国,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流行的词语,已经成为一种迷思(Myth)。本书的主旨在于通过对人类制造业演化的分析,破除若干迷思。
工匠是一个含义既简单又复杂的词语。从工业或制造业角度看,工匠应该是指从事制造活动的人。然而,在中国古代,“匠”与“工匠”皆有和今天不同的含义与用法。由于汉语构词的特殊性,不少论者容易将凡是带有“匠”字的词语都视为含义相近的“工匠”,并由此展开对于工匠精神的讨论。于是,泥瓦匠、花匠、画匠和大工厂里的八级技工在一些文献里被视为相同的人群而等量齐观。但基于常识可知,有些“匠”如花匠从事的是与工业和制造活动完全无关的工作。在这种对工匠本身界定模糊的基础上讨论工匠精神,自然是一种迷思。本书严格地将工匠限定在制造业与工业的范围内,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狭义的工匠精神与衍生的工匠精神。
无可否认,工匠与产业工人严格来说是两种不同的职业群体,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两者的差异对应的正是手工业与用机器生产的现代大工业这两种不同的生产形态。当然,词语在历史的演化中会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有时缩小其含义,有时又扩大其所指范围。因此,当下中文语境里宽泛地将工匠视为工人或一切制造业劳动者代称的现象,亦无可厚非,它反映了现时代新的精神风貌。然而,工匠与传统手工业的渊源,使部分论者在讨论工匠精神时,产生了一种对手工业或手工制造的崇拜,这又是一种迷思。事实上,人类制造业的演化,就是不断用外力替代体力劳动,尽管这个替代过程在具体工艺上是不平衡的,在每个历史阶段也都面临着技术上的限制,而这为手工技艺留下了生存空间。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立在手工技艺基础上的技能仍然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然而,从长期历史来看,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本书将工匠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置于真实历史的演化中考察,力图将工匠精神与制造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分析,辩证而非割裂地看待工匠精神。
从工匠精神一词流行开始,中国的互联网等舆论场域对于工匠精神的探讨,就与对德国和日本制造业的推崇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演变为一种推销德日制造业产品的商业营销手段。这又形成了一种迷思。诚然,德国和日本制造业的高品质,以及制造业从业者严谨、勤奋的工作伦理,都值得借鉴与学习,但近年来德国、日本老牌制造业企业接连曝光质量欺诈丑闻,表明无须神化这两个国家的工匠精神。更何况,从历史上看,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都曾通过革除原始意义上的工匠传统而获得实质性发展。此外,德国与日本国内也不乏对其历史上的工匠生产方式的反思与批判,毕竟,工匠生产方式在产量上的限制使这两个国家在世界大战中输掉了“经济层面的战争”。在中国正走在富国强军道路上的今天,中国人讨论工匠精神时,应警惕过度推崇德国、日本传统所隐藏的风险与陷阱。本书对德国与日本的案例论述甚详,也是希望能全面地辨析工匠精神。
自然,从总体上说,本书的主旨是希望为弘扬工匠精神提供历史的经验与理论的参考,但在立论的同时,破除若干流行的迷思,也是本书重要的诉求。
二、若干概念的说明
本书既提出了“工匠革命”等新概念,又大量使用一些既存的多义性的概念,若干概念含义相近甚或相同,在展开正式论述前,兹对若干概念进行简单的说明。
工匠与工人的区别,前文中已略述及。事实上,由于近年来工匠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含义的扩充,以及在讨论工匠精神时不得不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工匠,故本书在一般情况下将工匠视为从事制造活动的人,但在展示历史演变的细节时,会区分传统工匠与产业工人,这一点会在行文中有所说明。
造成工匠与工人分野的历史事件是工业革命,然而,学术界对于工业革命的具体含义亦莫衷一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是,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国的制造业技术变革引起的连锁反应,其最终结果是整个世界形成了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现代社会。在这场革命里,手工生产的制造业变成了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而现代工业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工业革命并不是仅仅指狭义的工业经济的革命,它是一场广阔而全面的人类社会的整体变迁。但是,工业或制造业本身的变革毕竟是工业革命的原始含义,也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变革。而直到20世纪初,制造业的变革都是由狭义或广义的工匠发起与推动的,这就使工业革命的核心部分可以被称为“工匠的革命”。本书所谓工匠革命,其实质意义指的是制造业或制造活动的变革,与工业革命具有重合之处。在实际行文中,为了突出工匠或工匠精神时,本书一般使用工匠革命一词,但其含义与工业革命一词的核心内涵及原始词义没有区别。
工匠精神是工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工业文化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这与工业本身经历了18世纪的革命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述,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组织化与产业化的制造活动可以称为制造业,但只有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后,制造业才能够被称为工业。换言之,制造业是一个比工业范围更广的词语,制造业既可以指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也可以指手工业。相应地,严格意义上的工业文化指的就是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与工业活动相关联的价值观与行为体系,而制造文化则可以涵盖所有时段的与制造活动相关联的价值观与行为体系。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一般倾向于使用制造业或制造文化这两个词,系因为本书讨论的范围涵盖了较长的历史时段。但是,这并不表明工业或工业文化一词不能被宽泛地理解与使用。从根本上说,本书所有的讨论,都属于对工业文化的研究。
三、成书背景与致谢
本书作者自2014年起即参与华中师范大学彭南生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14ZDB047)”。本书实际上是该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项目开题会上,中国经济史学界名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曾提示课题组,应该总结手工业经济的规律并形成理论。本书作者承担的是1949年后中国手工业的研究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量手工业最终通过机械化转变为现代工业的案例,由此引发了对手工业及附着于手工业的原始意义上的工匠精神的深入思考。这些研究和思考,是本书的起点。
弘扬工匠精神,重在传承。传承就意味着必须学习历史。一方面,要认识到工匠精神是动态的,必须在历史的流变中理解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特点,避免刻舟求剑;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大量历史案例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工匠精神的一般机制,从而找到弘扬工匠精神的着力点,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2018年出版的《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为认识中国工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背景,本书则从世界工业文化的演变出发,通过探讨制造业的文化变迁,对工匠精神这一工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予以全面的剖析,既指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性,又归纳抽象理论层面的一般性。本书希望为弘扬工匠精神提供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要感谢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信改革与发展基金会、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以及各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为实地调研提供了支持。尽管本书不涉及太多当代中国制造业的案例,但实地调研使作者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了制造业的实态与规律,这对历史分析与理论思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者通过历史研究形成的若干理论,在所调研的中外制造业企业里得到了验证,而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使作者进一步完善了其理论。对制造业研究来说,生产现场是最好的学校,企业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书相关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同人对日常工作给予的支持。感谢陈文佳的协助,本书作者在重大项目中最初的成果即脱胎于她对福州市“二轻”工业历史所作的细致研究。感谢刘玥数年来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所做的行政工作,也感谢她为本书的写作翻译了关键性的日文文献。同样为重大项目研究从事日文文献翻译工作的还有关艺蕾。对其他学界师友尤其是中国演化经济学领域的各位同志,亦一并表示感谢。希望本书能促进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进一步探讨,为弘扬工匠精神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