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解读
- 沈延政
- 2471字
- 2021-03-26 17:12:31
第三节 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第三层次)
1.适应证:
《规范》、《市规》:(1)甲胎球蛋白升高者;
(2) 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或有过风疹或病毒感染者;
(3) 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者;
(4) 年龄超过35周岁。
《指南》:适合所有孕妇,尤其是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
孕妇年龄<18岁或≥35岁孕妇;
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孕妇染色体异常;
孕妇患有如贫血、糖尿病、高血压、严重营养障碍等疾病;
孕妇吸烟、酗酒;
孕早期有X线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
有异常胎儿妊娠史;
有遗传病家族史;
试管婴儿。
【解读】
对照以上适应证,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医院发现高危孕妇,可转至第三层次医院进行排畸检查。
2.检查内容
《规范》、《市规》:(1)颈项透明层(NT)测量。
(2) 排除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辅助绒毛活检。
【解读】
早孕期第三层次检查内容除包括第一、第二层次内容外,增加了NT测量和排除其他妇科疾病。
3.检查技术:
《规范》、《市规》:(1)NT检查在月经龄第11周~14周之间进行(在10w + 6d和13w + 6d之间)。
(2) 扫查途径一般经腹部,如特殊情况,可以经阴道,经会阴检查。
(3) 采用仪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诊断报告中,阳性结果要有图像记录。除第二层次的图像外,NT、子宫畸形和重要的阴性图像均要存储,以备病案讨论和需要举证时查阅。
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NT测量图)。
图3-3-1 11-13 + 6周产前超声检查建议存留的超声图与模式图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头臀长测量平面)超声图与模式图(图A、B)、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NT测量平面)超声图与模式图(图C、D)
《指南》:(4)测量NT的注意事项
① NT建议在头臀长为45-84mm时测量,相当于11-13 +6孕周。
② 标准测量平面是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此切面亦是测量头臀长的标准切面。
③ 应尽可能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能改变测量结果0.1mm。
④ 应清楚显示并确认胎儿背部皮肤及NT前后平行的两条高回声带,测量时应在NT最宽处测量,且垂直于NT无回声带,测量游标的内缘应置于无回声的NT外缘测量。
⑤ 应测量三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⑥ 有颈部脑脊膜膨出时,注意辨认,避免误测。
⑦ 有脐带绕颈时,需测量脐带绕颈处上下NT厚度,并取其平均值。
⑧ 应明确区分皮肤和羊膜,避免将羊膜误认为皮肤而误测NT。
【解读】
一、颈项透明层(NT)
1.定义
颈项透明层是指胎儿颈后皮下组织内液体的积聚,反映在声像图上,为颈部皮下无回声层,并能测量其厚度。NT厚度增加,胎儿异常的可能性也增加。由于NT的厚度变化与孕周密切相关,因此测量NT应在月经龄第11周~第14周之间(即10 + 1周~13 + 6周之间)进行。多数NT增厚的病例在月经龄第14周后增厚的透明层消退,仅少数极度增厚甚至水囊瘤者仍能继续被观察到,但严重程度会较前减轻。
2.测量方法
(1)建议在头臀长为45~84mm时测量(相当于月经龄第11~第14周)。测量时胎儿应为自然伸展姿势,无过度后仰及前屈。显示胎儿正中矢状切面,头顶部及臀部皮肤轮廓线要清楚显示。尽可能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能改变测量结果0.1mm。
(2)标准NT测量平面的特征:胎儿面部轮廓清楚显示,鼻骨表面皮肤线、鼻骨、鼻尖三者形成三条短强回声线;下颌骨仅显示为圆点状强回声;胎儿颅脑清楚显示丘脑、中脑、脑干、第四脑室及颅后窝池。颈背部皮下清楚显示长条形带状无回声,即为颈项透明层。
(3)应清楚显示胎儿背部皮肤及NT前后平行的两条高回声带,测量时应在NT最宽处测量,且垂直于皮肤强回声带,测量游标的内缘应置于无回声的NT外缘测量(图3-3-2)。
(4)应测量多次,并记录最大值。
(5)其他注意见《指南》⑥、⑦、⑧(图3-3-3)。
图3-3-2 胎儿NT测量示意图
图3-3-2 胎儿NT测量示意图(续)
图3-3-3 胎儿活动后清晰显示羊膜带
3.观察要点
(1)NT值随孕周的增大而增厚,≥3.0mm为NT异常增厚。
(2)NT增厚病因:多见于胎儿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13-三体、18-三体综合征及Turner综合征等。有报道NT≥3mm可检出86%的染色体三体病例,假阳性率为4.5%。
NT增厚也可见于胎儿非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骨骼发育异常、淋巴系统发育延迟、感染、代谢异常、遗传综合征、双胎输血综合征及α-地中海贫血纯合子等。
中孕期部分NT增厚的胎儿可发展为颈部水囊瘤。
二、合并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
1.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肌瘤对于妊娠的影响和肌瘤的大小、部位及生长速度相关。在多数情况下,整个妊娠期子宫肌瘤的大小变化不明显或稍有增长,对妊娠过程及结局影响不大(图3-3-4)。但有些肌瘤可迅速增长,当肌瘤产生变性,可出现腹痛;子宫体下段宫颈部位的肌瘤可能会影响胎头下降;黏膜下肌瘤则可能会引起妊娠期出血;浆膜下外凸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偶见扭转。胎盘附着于肌瘤上时,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收缩不良。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需要区分于子宫肌层局部收缩,此时肌层局部增厚、隆起,但是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均匀,连续观察数分钟后消失。
图3-3-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A.妊娠早期合并子宫肌瘤; B.妊娠中期合并子宫肌瘤
2.子宫发育异常
双子宫、鞍形子宫对整个妊娠过程影响不大(图3-3-5)。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及单角子宫妊娠时,由于子宫腔内解剖结构的异常,可造成胎儿持续性臀位。如果妊娠囊着床在纵隔,可造成妊娠期出血或流产(图3-3-6,图3-3-7)。
图3-3-5 双子宫左侧宫腔妊娠
图3-3-6 不全纵隔子宫妊娠
图3-3-7 双角子宫妊娠
图3-3-7 双角子宫妊娠(续)
3.妊娠合并附件异常
孕早期由于子宫较小,附件区域未遮挡而较易被发现,常见有黄体囊肿、卵巢囊肿及卵巢畸胎瘤(图3-3-8)。妊娠合并附件肿块时,一般预后良好。偶见附件肿块蒂扭转引发剧烈下腹痛。黄体囊肿多数在孕3个月后消退。
图3-3-8 妊娠合并附件囊肿
三、辅助绒毛活检
胎盘绒毛活检是指穿刺针经腹壁穿刺,进入胎盘实质内抽吸绒毛标本,然后进行染色体等一系列遗传生化检查。比羊水穿刺时间早,能获取更多的从胎儿衍生而来的细胞,并进行DNA分析或酶标诊断。缺点是操作难度大,流产率略高,存在假性嵌合体及母体细胞污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