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腔医疗机构防护手册
- 郭传瑸 周永胜 蔡志刚
- 1928字
- 2021-04-04 04:53:37
七、教学、科研工作的应急管理
(一)教学及学生工作应急管理
1. 如医疗机构涉及教学工作,则应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订本机构疫情期间教学和学生管理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领导组和工作组,明确职责并严格执行各类学生防护管理要求,确保各类学生安全和信息畅通,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和思政工作。结合机构内和上级部门疫情防控的管理要求,负责收集、汇总和上报相关监测数据。
2.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所有学生在未接到学校正式通知前不得返校,积极探索开展网络线上教学,导师开展远程指导,学生自主灵活学习,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实现延期不返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待疫情有效控制后再通知学生返校,届时根据情况调整授课方式。
3. 对于部分已经提前返校或留校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学校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隔离防范和宿舍消毒工作,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加强与相关学生的联系,做好疫情防护相关知识宣传,提醒学生注意做好自我防护,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疫情恰逢学生放假和春节假期,留校或返校的学生仅占少数,管理难度相对较小。若今后遇到疫情恰逢开学后发生,全体学生均在校,此种情况将为学生疫情防护带来极大的挑战。针对未来的风险,应加强学生应对未来疫情的教育,加强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长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4. 如疫情发生时为非假期时段,应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坚决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制订教学和学生工作详细预案,明确各部门、导师、学生个人等相关责任,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坚决遏制疫情可能在校内或院内造成传播。
(二)科研工作应急管理
科研管理是对医学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和发展活动的管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以及应急管理状态下,均需要将机构管理的共性与科研活动的特点相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科研应急管理是在本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体系下,结合科研工作主要内容,在预防第一,安全为主的基础上创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以便助力科研人员安全有序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是医疗机构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疫情出现,对作业场所危害辨识、风险分析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制订应急预案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之一。日常管理中,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并有相关的操作要求。但在新的疫情出现时,对新病毒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实验室要加强预防性管理。所有科研临床样本尤其是口腔内的样本采集、实验过程均应考虑到可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按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提升防护级别,必要时或实验室级别不够时停止采集样本或开展相关研究。实验室常规工作要根据情况,提前制订预案,有序安排、加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必要时停止相关操作,所有安排均须符合疫情防护要求。
2.创新方法,安全、有效保障科研工作
科研管理工作包括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项目、成果、论文、专利、转化和伦理等多种服务工作,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在符合疫情防护的基础上鼓励科研人员采取符合疫情防护的研究方式方法。合理安排服务工作,避免人员接触,能够利用各种方式提前采取网络线上审批和处理的工作应提前完成,确保办事人员以接触人员最少、停留最短的方式按规合理办完相关手续,创新痕迹管理留存方式,部分纸质审批和备案材料可在疫情过后再补。
在疫情期间,尤其要关注国家防疫需求类项目、成果的研发工作,关注相关内容,及时传达沟通,组织有实力的课题组开展研发工作;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尤其是涉及防疫设备设施等方面转化内容,重视管理的规范和研发的实效性,做好一线科研的好助手。
3.开通远程资料文献服务
鼓励科研人员在疫情期间在防疫的基础上创新方式开展科研工作。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个渠道纵向科研项目、成果等安排的新规定,快速有效传达到各层级,鼓励利用文献助力研究工作。关注科研人员的需求,鉴于防控升级以及疫情期间利用图书馆等存在不便,可根据需要,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方式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远程文献查阅、代查和传递服务。
4.特定时期伦理审查项目审批
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批是科研管理服务的常规内容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中要注意防疫相关项目的审批时效,创新审批方式,必要时组织临时视频会议审查。伦理审批保质保量,常规需要会议审查的项目也可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保证时效和法律效力,在安全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常规工作。
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管理也是医院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坚持统一领导、服务大局、合理防疫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为科研工作安全开展提供系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