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教程
-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1000字
- 2021-04-04 05:06:13
第二节 急救的原则
不论是在何种环境下进行急救,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自身的安全,防止在施救过程中,自身受到伤害和感染。在救护过程中要沉着冷静,分辨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救护,并注意保护患者的财物。如果现场有其他懂得急救的人员,要注意协调、配合,共同施救,以提高效率。
一、环境安全
在患者受伤现场有可能存在危险因素时,如火灾、车祸、打架斗殴、触电等,我们在进行急救之前,要观察环境是否安全,确保在施救过程中自己和患者不会因此受伤害。
如果现场环境安全,可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对受伤较重不宜搬运的患者进行就地施救;如果存在危险因素,则须用适宜的搬运方法,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再行施救。
二、自我防护
在进行急救时,要尽可能地做好个人防护和患者保护,对可疑的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或体液)接触传播的疾病要采取防止感染的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甚至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三、快速评估
1. 为了能及时进行急救,需要快速检查患者,特别是现场患者较多时,要根据伤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快速评估,方能合理施救。
2. 评估患者时需注意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在现场医疗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首先评估的就是呼吸和脉搏,体温可以用手去感触。
四、合理救治
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患者痛苦的措施,充分利用现场可使用的人力、物力进行急救。
1. 先抢后救
使处于危险境地的患者尽快脱离险地。
2. 先重后轻
对心跳停止、呼吸异常、大出血、脉搏细弱、神志不清等比较危重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
3. 先救后送
现场的患者,需经现场急救处理,将伤病情控制后,再转入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心理支持
由于突发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后,患者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烦躁不安、激动、冷漠等情况,这时需要对患者关心和理解,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1. 耐心倾听、温和交流、保持距离。
2.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做好安抚工作。
3. 救治时做好必要的解释。
六、现场协作
在救护现场,为提高抢救效率,尽快实施救护,要尽量争取周围人协助、配合,并做好以下事情。
1.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2. 取来附近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3. 维护现场安全及现场秩序。
4. 帮助患者止血、包扎伤口、固定伤肢等。
5. 保管好患者的财物。
6. 协助将患者转运到安全地点。
7. 可请患者亲友协助救护。
由于现场帮忙的人员有可能没有受过专业急救培训,在请求协助时,应该耐心、简要、明确地说明需要帮助的事项,以便他们能准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