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老子》论道
学术界对《老子》一书的作者是否是老子,素有争议。老子,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老子即太史詹或老莱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是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是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早的大思想家和哲学家。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求老子作书,遂作《老子》,亦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其文字简约,含义丰富,博大精深,长于思辨,具有“哲学诗”之美誉,为道家主要经典,其书编订时间约为战国初期。孔子曾问道于老子。《老子》注重文化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其哲学思想超越了事物外在形式,更趋于思考事物本质。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宗师,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是中国历史上主要哲学流派之一。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老子》之书,其源盖出于《周易》,庄子说老子的学术是“古之道术,有在于是也”。对于《老子》学术源流,有出于汤史、出于史官、出于诗的多种说法。《老子》一书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道”的概念,“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所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
“道”的一般含义是道路,“道”在《老子》学术中具有原理、原则、客观事物规律的哲学意义。“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原来的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就暴露了。《老子》认为上善若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提出人民生活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任继愈先生翻译老子关于道的白话文为:
“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形象处认识“道”(无名)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认识万物(有名)的终结。这两者(有形和无形)是同一个来源而有不同的名称。所以都可以说是深远的。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微妙的总门。(5)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以理解为客观自然规律。道是无形、无声、无迹的,然而无所不在。视之而不见,称为无形,听之而不闻,称之为无声,摸它不着,称之为无迹。道具有“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命题,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并且相互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有无相生”,强调无是最基本的,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艺术方面,老子主张简朴无为。他说:“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6)五色、五味、五音都是贪婪的享受,老子的思想是舍弃声色物欲,追求平淡天真的温饱。在物质生活上,老子强调“知足”与“寡欲”,憎恶工艺技巧,并且归结到“绝圣弃智”,“无为而治”,甚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老子讲无为,孔子讲礼仪,老子讲道义,孔子讲仁义。老子认为,大道被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智慧出现了,才会产生欺诈。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非常巨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出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石涛“一画论”书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笔法理论。老子关于美与善的观点,认为上善若水,不争故无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就暴露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主张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真相,不做溢美之词。这些思想是非常可贵的。老子的哲学辩证法思想是关于有与无、正与奇、大与小、福与祸、益与损、难与易、密与疏、生与死、不足与有余的辩证关系阐述。老子的思想对于艺术哲学、艺术辩证法的研究,艺术创作方法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将老子列为南派正宗,其学派传人有庄子、列子、杨朱等人。老子崇尚虚想无为,主静,贵出世,明哲理,探玄理,平阶级,明自然,顺本性,齐物我,厌繁文,轻私爱,注重自然规律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