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明朝时候发生的事。
在南京水西门大街,有一座豆腐坊。掌柜的姓解,叫沛然,山东人,五十多岁,只有一个老伴儿,没儿没女。
有一天,这老两口全病了,也没人推磨了,也不能做买卖了。老解就给他老伴儿说:“你看看,有个闺女就有半辈子之劳,咱俩都五十多岁了,还没儿没女,往后可怎么办呢?你不会赌气养一个吗!”
这事儿哪有赌气的。
赶到老解五十五岁,竟然得了个又白又胖的小子。老两口这份高兴啊,就别提了。对这孩子爱如掌上明珠一般,含在口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磕着。时间过得快,一晃就到六岁。孩子倒是机灵聪明,看见人家念书他就看,看见人家写字他也瞧!可有一桩,这孩子不会说话。老解可气了,见了人就说:命中没儿别强求,有了儿子还是个哑巴。
这天,老解请人算豆腐账,这孩子照例看个没完,老解急了,给这孩子一个嘴巴,“啪!”“瞧什么呀?!”孩子一着急,张了嘴了:“我瞧人家写字儿。”
老解听了,甚是欢喜,怪哉怪哉,孩子说话了。“嗯!你喜欢念书,我给你买书,送你上学去!”一高兴,账也不算了,挑起两只豆腐桶就走。怎么?送孩子上学带卖豆腐。路上买了三本书,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直奔书房去了。书房老师姓罗。到罗老师的门口,老解就叫门,可又怕耽误做买卖,他一边吆喝,一边叫门:“豆腐、先生!豆腐、先生!”
老师一听,怎么,我成了豆腐先生了。开门一看是老解,“老解,我短你豆腐钱了?”“不短。我送孩子上学来了。”老师一看,这小孩五官清秀,看样子还挺聪明,就很爱惜。“好吧!进来吧。”
老解把豆腐桶挑到院里头放下,跟着先生进了书房。老师问:“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叫哑巴。”“人名有叫哑巴的?”“他不会说话,可不就叫哑巴!”“这不是起哄吗?哑巴能念书吗?你快领走!”本来嘛,那时候又没有聋哑学校。“他现在会说话了。”“好!我问问。你叫什么名儿?”“我爹没念过书,没给我起名儿。”
老师一听,这孩子不但不哑,说话还挺合情合理,就高兴了:“我给你起个名字,叫解缙,大号解鸿魁。”
老解在旁急了:“先生,别让这孩子给泄了劲儿呀!”“什么呀,你走你的吧!到月头儿你给我送两吊书修钱来。”“先生,咱是个穷人交不起这么多的字钱。”“那么,我就白教吧。”老师还是真喜欢这孩子呢,人家愿意白教。“哪能叫你白教?这孩子在你这念一天书,我给你送两块豆腐来。”老师一听,我这教书都换豆腐吃了:“你呀,别在这捣乱了,我什么都不要,三节两寿你来看看我就全有了。”老解高高兴兴地走了。
老师叫小孩:“解缙你过来,我给你上书。”头一本念《百家姓》。老师说:“上三趟吧。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念去吧!”解缙说:“您给上三趟,我不念。”“那就上两趟吧?”“两趟我也不念。”“上一趟啊?!”“一趟我还不念。”“那你甭上学了,回家去吧!”“老师,让我在您这上学,为什么又让我走哇?”“是呀!一趟才八个字,你都不想学,难道说,你还上半趟?!”“不!老师,您给上的太少了,多了我才念呢。”
老师一听:我教了这些年书,还没遇到这样的事呢?一开头竟然是不嫌多,嫌少。“少?好办。我给你上四趟。”“四趟我也不念。”“那就上半篇,八趟了。”“半篇我也不念。”“依你呢?”老师有点儿纳闷儿。”“一本儿。”“一本儿?!回头你还得背呢!”
那时候上学就是念、背、打,念完了背,也不讲,背不上来就打。老师怕小孩不知道,还直给提醒。小孩说:“老师,你给我上一本儿,如果我背不上来,老师您怎么处置我都行,弟子绝无怨言。”“好!给你上一本儿。过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司徒司空,百家姓终。念去吧。”
你说怎么这么快呀?不快,我在这背本《百家姓》,大家就会全睡着了。可不嘛,到百家姓终就完了。这孩子拿着书本回到自己的书桌,把书往桌子上一放,也不念。那时候,小孩念书,上身得晃,这叫忙其身忘其累;上书也不讲,一个劲死背;念时上身要不动,两眼死盯着书本,念着念着就听不见了,怎么?睡着了。而这孩子呢?你看他:伸个指头,蘸点儿水,在桌儿上写。先写赵,后写钱,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往下写。旁边的小学生一看,嗯?这家伙怎么不念呢?就偷偷叫他:“解缙,快念,背不上来,一会儿老师可是会打你的。”解缙也不理。这下那学生就叫这小学生:“哎,师弟,你看他怎么不念呀?”“哎,师兄你瞧他不念。”这个叫那个,那个叫这个,不一会儿,书房里八十多个学生全不念了,都瞧他一个人儿了。老师正在那看《三国演义》,看着看着,一听书房里鸦雀无声,心想:“我这书房怎么成了冰窖了?”抬头一看,怎么全不念了!好,不管你们念不念,到时候背书,背不上来就打。过了一会儿,小学生们还在瞧解缙,老师把戒尺往桌上一拍“背书!”
小孩们吓了一跳,背什么?一句还没念呢?老师不管,这儿叫:“王文元过来背书!”这孩子已念《三字经》了,就上了三行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他呀,只顾看解缙了,就记着头两句,往下全忘了。他想了个主意:书不合上,就放在老师面前,露着他念的那个地方,背不上来,好回头望月的看。因为老师听学生背书都是闭着眼,学生一错他就能听出来。哪知道,他一转身儿,老师就把书给合上了,他还不知道哩。就背:“人之初,性本善……”,刚一回头,一看书被老师和上了,就瞎编:“翻过来,看不见,不能背,没有念。”老师这个气呀,“去!跪那儿念去!”“苟不教,性乃迁,……。”他又心想:“我刚才怎么没背下来呀?”废话,你刚才不是没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