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绿色发展报告(2018年)
- 《四川绿色发展报告》编委会
- 5721字
- 2021-09-03 17:26:23
地方报告
成都市2018年绿色发展报告
成都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国家和全省生态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强化全省“主干”担当的重要方面,融入治蓉兴蓉各领域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体系完善、空间格局优化、经济转型升级、污染防治攻坚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全面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一、完善绿色发展的顶层制度体系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大局上提高政治站位,从制度上保障部署落实,系统化、法治化、市场化推进绿色发展。
(一)系统谋划绿色发展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为推进全市绿色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市委、市政府编制并印发《成都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成都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等专项文件及年度计划;制定并实施《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总体有规划、年度有计划、落实有考评,全面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在2018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强化顶层设计抓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锦江水生态治理的举措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强化法治化监督管理机制
成都积极建立绿色发展“立法+监督+执法”全链条机制,完善地方法规规章,制定出台饮用水水源保护、兴隆湖保护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立法进程,严格落实国内首个为城市特定区域生态保护出台的地方条例《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加强环保监督,成立市级环保督察机构,扎实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强化环境执法,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工作机制,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组建“环保警察”,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探索建立绿色发展市场机制
成都坚持以市场化手段协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区(市、县)生活用水阶梯价格改革全面完成,落实环保电价政策,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资源有价、环境无价”渐成社会共识;推进碳配额、碳普惠和减排量多层次碳市场体系建设,完成全国首例清洁能源替代领域碳减排量化方法学,启动实施碳普惠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碳资产”确权赋能;探索碳交易和用能权交易协同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印发并实施《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生活垃圾跨区(市、县)处理环境补偿和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二、构建全域统筹的绿色空间格局
成都始终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积极探索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一)着力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成都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调整优化城市总体规划,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组建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编制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建设导则,以园中建城的大系统观、大文化观、大生态观为城市规划指引,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加快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
(二)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
成都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分向、分区确定城市发展策略和功能定位,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空间布局,高水平规划南北、东西城市轴线,严控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调减“西控”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提升全市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比重,与城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征相适应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坚持产城融合,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产业功能布局与环境容量协调发展,加快66个产业功能区及园区规划建设。
(三)构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成都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加快完善“两山、两网、两环、六片”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分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明确到2020年全市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的控制目标;筑牢城市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652.78万亩并实行特殊保护;12个区(市、县)纳入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1182.09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8.25%。
三、强化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体系
成都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不断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和资源产出效率,积极探索绿色化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成都坚持依法依规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累计淘汰和关闭钢铁、建材等落后产能企业460户,基本退出钢铁长冶炼流程、烟花爆竹和印染行业;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和达标行动,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水泥、平板玻璃、火电等典型传统行业实现全行业绿色化改造升级;突出高端高质、绿色低碳,制订并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培育创新驱动、环境友好的“5+5+1”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成都制定并实施《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展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九大绿色产业,2018年新能源、节能环保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168亿元和782亿元,金堂淮州新城获批首个国家级节能环保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市场主体,2018年新登记绿色经济企业2731家、注册资本219亿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全省首个绿色金融中心正式开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额超3亿元,绿色信贷余额3200亿元;以天府绿道、川西林盘为重点,创新开展生态价值实证核算,有机嵌入文体商旅等绿色业态,丰富绿色经济应用场景,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推动绿色资源向绿色产业转化,经济绿色化、绿色经济化特征更加清晰。
(三)着力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成都大力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生活区,累计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265台,全市10蒸吨以下及禁燃区燃煤锅炉实现双“清零”,餐饮门店清洁能源改造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案例,中心城区新增公交车100%使用新能源;强化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充电桩逾万个,西南地区首个加氢站投入营运,双流航空港产业园、新都华润雪花啤酒等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成为全省样板,全市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58.78%,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成都大力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定实施节能减排降碳综合方案,开展重点领域节能工程,用全省24%的能耗贡献了约38%的地方生产总值;强化工农业节水,加快再生水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主城区再生水利用能力达55万吨/日,约122平方千米的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初步形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长安静脉产业园以专家评估第一名成功申报创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简阳市、金堂县获批省级全域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8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9%。
四、打造宜人宜居的城乡生态环境
成都坚持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全面落实中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结合成都实际实施“三治一增”,着力补齐生态短板,厚植绿色优势。
(一)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成都铁腕治霾,大力实施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科技治霾等创新举措,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窗含西岭千秋雪”胜景更高频次出现,2018年全市优良天数达251天,优良天数率同比提高5.4%,为新标准实施以来最好水平;重拳治水,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深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中心“5+1”城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3%、88.5%,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2018年市域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75.5%,同比提高7.2%,国控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科学治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快推进45个固危废处置项目,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2%、1.5%,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二)持续推进全域增绿行动
成都实施“全域增绿”,开展城区绿化春秋季战役,强力推进“两拆一增”,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开敞空间大幅增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大手笔规划建设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标志性生态工程,建成三级绿道体系2607千米,熊猫绿道建成开放;实施城市立体绿化,试点推出全国首个“城市森林花园建筑”,集中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38个,创建评选园林式单位43个、园林式住宅小区50个,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绿色底蕴更加鲜明。
(三)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成都切实担负全省主干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流域、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先后启动龙泉山脉、大熊猫栖息地、芦山地震区域三大重点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5%,森林蓄积量3506万立方米。强化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和保护,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在全国率先编制《成都市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导则》,桤木河建成省级湿地公园,白鹭湾、白鹤滩成功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市湿地保有量达2.87万公顷。
五、倡导共建共享的绿色生活方式
成都始终秉承绿色发展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注重从需求端刺激绿色发展,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良性局面。
(一)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成都强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大力推进快速公交和微循环社区巴士建设,获批创建首批公交都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从2013年的28%提升至53%;加快提升慢行交通系统,出台全国首个《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自行车以共享形式回归城市,全市累计投放总量约145万辆,全长4315千米的自行车网络启动建设,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公路”开通投用,绿色低碳出行逐渐成为市民自觉行动;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实施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停车收费减免、不限行不限号、启动专用号牌等鼓励政策,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4.7万辆。
(二)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消费模式
成都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试点示范,新建房建工程项目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全市星级绿色建筑面积达1257万平方米,成功入选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最佳城市十强;推广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宅绿色环保装修,建成市级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和多个生产基地,获批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编制《成都市绿色建材产品指导名录》,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本地应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5.2%;推行公共机构绿色办公,政府采购中绿色采购比例达95%。
(三)着力普及宣传绿色发展理念
成都发布国内首个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成都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报告(2017)》,系统全面展现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新进展和亮点成效,社会各界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创新线上线下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绿色会展,创新实施全省首个会议碳中和项目,发布全国首个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地方标准《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全民积极主动参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
六、深化绿色低碳的示范合作建设
成都坚持用国际化视角推动绿色发展,融入国际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潮流,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和交流合作,切实用绿色低碳的国际语言讲好成都故事。
(一)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示范
成都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加入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推进2025年碳排放达峰,为国家减排承诺贡献地方力量,全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展评选绿色低碳示范单位59家,创建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2家。推动低碳产品认证试点,以低碳产品、低碳企业和碳足迹认证为主体的全方位认证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市15家企业获得24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证书,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二)不断拓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
成都以绿色低碳园区和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合作开展中美“可持续及宜居城市建设”项目,推动落实第四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合作事项,成都产业集团加入“加州—中国清洁能源基金”投资者联盟。“中国—瑞士低碳城市”成都项目成为两国创新战略伙伴关系重要载体,温江共建示范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德国波恩市开展低碳可持续合作,落实“波恩—成都低碳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
(三)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成都坚持“走出去”,在巴黎气候大会、中美气候峰会、加州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宜可城2018世界大会、“一带一路”第三届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大会等国际舞台,向全球宣传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推动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全球气候与能源市长盟约等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签署《成都市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合作备忘录》。注重“引进来”,连续两届成功举办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发布城市可持续发展《成都宣言》,荣获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对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市绿色发展还面临思想认识和责任落实有待强化、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问题治理任重道远、绿色经济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挑战。下一步,成都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好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全面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为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全省主干作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努力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