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期望落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
- 谭远发
- 3字
- 2021-01-28 11:04:33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从“十二五”规划及《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开始,就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强调要切实做好以大学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可见,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劳动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就业不充分和就业质量不高,其中,就业质量不高更突出。就大学毕业生群体而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结构性问题和摩擦性失业并存,“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尽管就业难成为常态,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期望持续偏高,就业满意度低,工作转换率高。
2001—201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和增长率见图1.1。
图1.1 2001—201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NOW168财经网.毕业生规模来自中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表 [EB/OL].(2018-12-06). [2019-09-02]. http://www.now168.com/article/20181206/7184.html;增长率根据毕业生规模计算。
1.1.1 大学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就业总量压力大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快速增长。2003年毕业生规模增长了40%, 2001—2019年增长近7倍;大学毕业生规模在2014年首次突破700万人,四年后突破800万人;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4万人,成为“史上更难就业季”。随着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就业难逐渐成为常态,初次就业率长期维持在70%左右。2003年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当年初次就业率由2001年的90.1%降至70%。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降至68%。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大学毕业生也倍感压力。《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见图1.2), 2009—2015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压力的主观感受均值呈现“V”形波动,虽然不像大学毕业生规模那样逐年递增,但总体上就业压力仍然偏大。《智联招聘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 82.80%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有难度,同比降低5%;超九成毕业生参加过面试,超七成毕业生已获取录用,就业压力感知和就业结果均同比略有好转。
图1.2 2009—2015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受
资料来源:腾讯教育.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EB/OL].(2015-05-29). [2019-09-02]. http://edu.qq.com/a/20150529/032180.htm.
1.1.2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随着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大学毕业生供给持续增加,而有效需求不足,就业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即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匹配。郭晋晖(2005)提供的数据显示:50%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45%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有35.4%的人期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能如愿以偿找到理想工作的仅占3%。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地处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高专、部分文史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较少。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预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大学毕业生期望工作主要是管理岗位(45.9%)和技术岗位(34.1%),而大多数企业需要生产岗位(51.0%)和销售岗位(19.2%)。正因如此,王琦和赖德胜(2016)也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五个方面,即处在“毕业季”、非重点大学、院校位于不发达地区、女生、部分“冷门”专业,毕业即创业相对困难。
从城市分布上看,如图1.3所示,大学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就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间房”的现象突出。2003—2017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地级市就业,该比例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最低,仅为70.7%, 2013年最高达到了86%,然后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83.8%。这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从所有制结构看,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体,5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这一比例也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03年的53.5%上升至2011年的76.1%,然后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71.7%。从地区分布上看,长三角、渤海湾、珠三角地区仍是毕业生青睐的首选地区。
图1.3 2003—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与企业类型分布
1.1.3 大学毕业生以摩擦性失业为主,工作搜寻时间不断延长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求职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导致的失业。如图1.4所示,2007—2016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截至当年底,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左右。这两项指标差距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取得了较大成效;另一方面说明20%的大学毕业生是离校后半年内落实工作的,在这期间属于摩擦性失业。这是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的结果,他们首选在东部大城市就业,受挫后才选择中西部中小城市,就业延迟使得初次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存在较大差距。
图1.4 2007—2015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失业率变化
资料来源:毕业半年后失业率与就业率来自麦可思研究院2008—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01—2006年初次就业率引自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 2007—2013年初次就业率引自吴克明等(2015); 2014—2017年初次就业率根据报道“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4年超过70%”,用四年移动平均值补充。
工作搜寻时间或失业持续期是与失业率同等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反映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还反映解决失业问题的难度。自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呈逐年增长趋势。范元伟、郑继国和吴常虹(2005)发现,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搜寻时间为1~3个月。胡永远和余素梅(2009)发现,2005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持续期约3个月。谢勇和李珣(2010)发现,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为4个月左右。唐鑛和孙长(2009)发现,2004—2009年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由6个月增至8个月左右。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03—2015年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求职次数逐年增多,由2003年的3.4次上升至2015年的13.3次。求职费用也由2003年的819元上升至2015年的2029元。这可能与大学毕业生所求职位的地域分布广且高度集中在大城市,以及竞争激烈、工作搜寻过程更加艰难有关。
1.1.4 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工作转换率高
如图1.5所示,尽管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呈增长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仅为47%,即在已工作半年的毕业生中,仅有47%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就业满意度因学历而异,50%的本科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专科生仅为44%。总体上看,毕业半年后的工作满意度呈逐年增长态势,2017届毕业生达到了67%。较之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更高。以2011届和2012届大学生为例,他们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50%和57%,比半年后高约3个百分点;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满意度分别为52%和60%,专科生毕业半年后的满意度分别为47%和54%。从原因上看,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首先是“收入低”,其次是“发展空间不够”。
图1.5 2011—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
资料来源: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的后果是导致工作转换频繁。如图1.6所示,2010—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居高不下,全国有1/3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离职,有1/4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离职,还有1/5的专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离职。《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2012)》显示:“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说明大学毕业生工作转换频繁。首份工作是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第一堂课,首份工作从入职到离职期间的持续期能够很好地反映大学毕业生首份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忠诚度的高低。大学毕业生频繁转换工作的直接后果是首份工作持续期短,可能影响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图1.6 2010—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
资料来源: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1.1.5 就业难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工资期望持续偏高
2010—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实际工资,在扣除物价影响后,仍低于同期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期望。《2011—2016上海地区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就业环境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与企业计划提供工资存在较大落差,呈逐年扩大的态势。《2017年应届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毕业生的起薪和预期薪酬存在较大落差,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起薪比预期薪酬分别低700元、900元、600元和1100元。如图1.7所示,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工资期望与现实仍存在明显落差,期望就业月薪主要集中在4000~4999元以及3000~3999元,占比分别为26.03%和24.83%,而实际签约月薪占比最高的是3000~3999元以及2000~2999元,占比分别为27.50%和25.45%。总体来看,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月薪比期望值下降一档。
图1.7 2018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月薪与实际签约月薪对比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EB/OL].(2019-03-14). [2019-09-10].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22575-1-1.html.
当然,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持续高于起薪或半年后工资,并非一定是期望过高,也可能是由于起薪或半年后工资过低。因为高校扩招使毕业生规模激增,弱化了教育的信号功能,导致用人单位通过降低工资标准或提高学历要求,以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则期望工资就显得过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工资待遇逐渐趋同,甚至刚毕业大学生工资比同龄农民工略低。吴克明、余晶和卢同庆(2015)研究显示,2007—2013年大学毕业生月平均工资明显低于全国城镇职工300~1000元,但明显高于青年农民工300~800元,而且两者的工资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岳昌君和周丽萍(2017)一项研究再次提供了佐证,2007—2017年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起薪低于期望的比例经历了“U”型变化趋势,先从2007年的63.9%下降至谷底2011年的40.3%,再持续回升至2017年的50.6%(见图1.8)。平均来看,近五成的高校毕业生的收入低于期望水平。这些数据共同说明大学毕业生实际工资并不低,而是他们的工资期望偏高。
图1.8 2007—2017年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资和期望工资比较
资料来源:岳昌君,周丽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2003—2017年 [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 15(4): 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