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期望落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
- 谭远发
- 1509字
- 2021-01-28 11:04:34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大学毕业生先根据主客观条件设定保留工资,然后在一系列工资分布中筛选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工作。本书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校搜寻、离校搜寻和在职搜寻。其中,在校搜寻是指所有大学生毕业前的工作搜寻;离校搜寻是指离校未就业群体从毕业离校至毕业半年内被调查之间的工作搜寻;在职搜寻是指所有已就业大学毕业生在离校半年后至三年内被调查时的工作搜寻。依据劳动经济学理论,相对工资往往影响个体劳动供给行为。与三种参照点(分别是雇主提供的工资报价、实际工资和其他人保留工资)相比,若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期望偏高,则会提高离校未就业概率,延长失业搜寻持续期,推迟就业时间;当大学毕业生找到首份工作以后,保留工资仍高,则会降低工作机会达到率,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不会贸然辞职,因而会延长在职搜寻时间,推迟了跳槽时间,导致首职持续期延长。反之,若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低,则降低离校未就业概率,缩短失业搜寻持续期;当大学毕业生找到首份工作以后,保留工资低则提高了工作机会达到率,缩短在职搜寻时间和首职持续期。
如图1.10所示,在本书的研究思路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工资期望落差影响工作搜寻过程及结果。从原因上看,工资期望落差的产生可能由宏观和微观两类因素造成。微观因素主要是指个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例如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家庭背景等;宏观因素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失业率、高等教育扩招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工资期望落差的高低,进而影响工作搜寻过程及结果。保留工资的准确测量对实证研究至关重要。保留工资通常依据调查问题“您愿意接受的工资底线是多少?”获得,但可能存在一些误导(Dawes, 1993),因而需要比较它与工作搜寻理论界定的保留工资的一致性,即测量效度检验。此外,实际工资仅对已就业大学毕业生才存在,也不能忽略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被调查时仍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本书用Heckman(1979)的样本选择模型进行预测和纠偏。
图1.10 本书的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本书充分利用我校图书馆的中英文文献资料,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并分析鉴别,对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既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最新进展等进行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评论。本书以实证性分析为主,同时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以及宏观分析和微观考察相结合,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和技术路线展开(见图1.11)。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工作搜寻、工作转换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文献研究法贯穿始终。除开导论、文献综述、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以外,各章都按独立的研究形式展开,先提出相关理论,再进行经验研究。
图1.11 本书的技术路线
经验研究时,本书根据研究问题、数据结构、变量类型,采用与之对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主要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持续期模型和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见表1.1)。随机前沿模型用于估计工作搜寻理论界定的保留工资;分位数回归模型用于保留工资的动态变化分解以及工资期望落差的影响因素分析;持续期模型用于工资期望落差与失业持续期的实证研究;概率模型用于工资期望落差与工作转换的实证研究;区间回归模型用于工资期望落差与首职持续期的实证研究;泊松回归模型主要用于首职持续期与工作转换次数的实证研究;而描述统计主要应用于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实证研究中。此外,本书分别采用工资报价、实际工资和其他人保留工资为参照点,变换不同方法来测量工资期望落差,并对前述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从大学毕业生、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四大主体中,根据所得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表1.1 本书研究方法一览方法
注:“√”代表在该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