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与旅游业节能减排现状

一、低碳旅游的意义

(一)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也加快了经济方式转型的步伐,持续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国务院在2009年年底颁布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并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m3。一方面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与绿色经济发展,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决定,却标志着中国发展跨入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质量的战略性攻坚阶段,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基本形成了“加快旅游发展,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发展战略意识,旅游业将成为未来中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旅游业占据重要地位,并肩负着特殊使命。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旅游业不是一个简单划一、边界清晰的产业,而是一个既兼跨第一、二、三产业又主要凸显服务产业特性的综合型产业。旅游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景点游览与娱乐、购物、营销、环境、公共安全等众多环节和层面,整体上处在社会产业链条的消费终端,同其他行业有着紧密联系,客观上要求各类旅游生产力要素整合、协调与融合发展,这有利于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倒逼动力”,极大推进和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进而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进程。现代旅游业作为“窗口型”产业,能够展现出社会经济的活力,还能体现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发展低碳旅游,率先实现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发展低碳旅游有助于旅游企业降低成本。不少人认为低碳旅游是高投入的旅游,会影响旅游者的体验感,这其实是人们对低碳旅游的一个误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发展低碳旅游意味着将低碳技术运用到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例如,坐落于新西兰中东部地区拉明顿国家公园内的山地生态酒店,在推行绿色环球21项认证后,能耗大幅降低,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89t,节约了7万多元。

发展低碳旅游有助于旅游企业的品牌塑造。从表面上看,低碳旅游主要是反映旅游业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平,但从本质上讲,它标志着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范式。发展低碳旅游,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上塑造一个具有责任感、关注环境保护的形象。随着低碳景区、绿色酒店的发展,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必将迅速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旅游企业将成为新的行业引领者,并成功塑造绿色环保企业的品牌形象,无形中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增值效益。

(三)对旅游者的影响

低碳旅游除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之外,对旅游者也有一定的影响。发展低碳旅游,让旅游者在游玩过程中,树立低碳消费的理念,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低碳理念,更容易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并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虽然低碳旅游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是都有共同的作用,能够引导人们践行低碳消费的理念,树立节约、环保的低碳旅游观念。从旅游这一角度出发,“生态景区中国行”提出了“低碳旅游五十条建议”,为人们进行低碳旅游提供依据;旅游企业可以大力开发低碳旅游产品,用各种方法鼓励消费者购买,以引导旅游者摒弃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转变为低碳环保的旅游消费方式。因此,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帮助旅游者形成低碳消费观念,树立低碳环保意识,合理使用旅游资源。

(四)对降碳目标的影响

发展低碳旅游业有助于推进我国降碳目标的实现。尽管旅游业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是“无烟工业”,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相反,旅游业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量的碳排放。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显示,2013年,来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292 Mt和284 Mt,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负有5%的责任;2035年以前,来自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截至2035年,旅游交通和住宿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236 Mt和728 Mt。因此,旅游业也是降碳的重要领域,如果能够有效减少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降碳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业节能减排现状

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旅游交通、饭店住宿、旅游活动等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和持续高速的增长速度,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一)世界旅游业能耗与排放现状

由于旅游数据统计具有复杂性,而且会受到各种限制,因此旅游业很难准确计算能源消耗量。现有的研究一般将旅游能源消耗划分成两大类:一类与交通有关,另一类与目的地有关(不含交通,主要包括住宿业、餐饮旅游活动等)。交通的能源消耗数据比较全面、准确,根据旅游交通占全部交通的份额,以及汽车是旅游交通主要工具的事实,并结合调查数据,则可以粗略计算出旅游交通的能源消耗量;住宿的能源消耗则可以根据旅游者每晩的能源消耗计算出来;但是,像旅游活动等能源消耗尚没有可靠的数据,往往只能通过调查的方式获取。IPCC的研究表明,1990年,交通能源消耗占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耗的1/4,与旅游相关的交通约占到一半。调查数据表明,发达国家每位旅客每天出行40km,一半与旅游休闲有关,其中乘汽车出行的占70%~75%,乘飞机出行的占15%~20%,利用其他交通方式出行的占5%~10%。结合邮轮旅行数据,戈斯林估算出2001年全球旅游交通能源消耗约为1\1\223 PJ(1 PJ=1015J),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63 Mt。通过不同类型住宿业态、单位能耗和全球住宿业接待量(每床每晚)等数据,得出2001年全球住宿业能源消耗为507.9 PJ,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0.5 Mt。加上旅游活动能源消耗数据(350 PJ),估算2001年全球旅游业共消耗能源1\1\280 PJ,约占当年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3.2%。其中,2001年全球因旅游交通而消耗的能源约为1\1\223 PJ,占总能耗的94%;住宿业能源消耗为507.9 PJ,占3.5%;剩下的为旅游活动所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00 Mt,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5%。

(二)我国旅游业能耗与碳排放现状

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总量为433.70 PJ,占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0.52%。这表明我国旅游业是低耗能产业,但旅游业也消耗了定量的能源。在旅游业能源消耗结构中,旅游交通能源消耗314.12 PJ,占全部能耗的72.4%;住宿业能源消耗96.80 PJ,占全部能耗的2.32%;旅游活动能源消耗22.78 PJ,占全部能耗的5.25%。乘飞机旅游的航空能耗是旅游交通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总量达265 PJ,占我国旅游交通能耗总量的84.4%。

2015年,我国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7 Mt,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0.62%,远低于全球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5%的比例。在旅游业碳排放结构中,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0.43 Mt,占55.23%;住宿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5.36 Mt,占41.50%;旅游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 Mt,占3.27%。

目前,我国旅游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耗排放途径不详、抓手不实。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如民航、公路等交通部门,以及餐饮、住宿、娱乐、通信、零售业等方面,而这些产业都会产生能耗,旅游交通甚至是高耗能产业。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随着大众化、散客化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活动的方式更加多元、灵活。因此,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也就更加多元。复杂的产业体系、多元的排放途径,使得弄清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准确计算排放总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在排放途径不明确的前提下,要确立具有成效的工作方案,难度非常之大。

第二,能耗排放现状不清、总量不明。要制定关于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旅游业能耗及排放的现状及总量。然而,从时间尺度上看,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无论旅游学界还是气候学界、产业界对两者相互关系的关注都十分有限。另外,气候变化和旅游业是两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系统,两者都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因此,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认识都不深刻。从全球来看,我国旅游总产值在GDP中的比例仅为4%,而且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占主导地位,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国内对气候与旅游关系的关注和研究相当薄弱。因此,中国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负反馈作用到底有多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到底是多少,至今仍是研究的空白。

第三,减排目标不清晰、安排不周。由于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途径、总量不明,就很难制订全面、具体的减排目标,只能是泛泛地提一些目标或者仅就某几个行业领域提一些具体指标。这样可能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仅有的就某几个行业领域的减排安排,对旅游业减排潜力的影响甚微,对完成总目标的作用较小,而且可能会出现真正需要大力减排的领域却没有实施相应的减排措施的情况。以酒店和景区为例,往往高星级的酒店和景区因资金雄厚、理念先进、技术的运用水平也较高,其减排潜力及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可能比普通酒店、景区要低得多。二是就某几个行业领域的减排安排,可能会限制了某个行业的发展,同时打击了其他行业。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产业链条上的行业相互衔接,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个行业的发展一旦受到影响就可能会迅速波及整个产业。

(三)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途径

1.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

发展低碳旅游,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作用。首先,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系统经济问题,其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政府规划与协调。其次,低碳旅游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支持。最后,政府要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使旅游者充分认识到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政府要发挥政策调控作用。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低碳旅游战略,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影响企业和消费者。要合理运用财税政策、经济杠杆等手段,适当加大调控力度,促进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激励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一是引导企业着重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重点项目;三是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加快创建低碳旅游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

积极建立政府导向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例如,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在公共财政预算中要单独安排旅游业节能减排资金,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试点要给予资金补助、贴息贷款或直接投资等支持,引导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投入。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对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者要予以惩罚,甚至取缔,对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者要进行生态补偿,充分发挥政府行政手段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政府要转变与创新政府职能。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低碳旅游的理念贯穿到实践工作中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开展的舆论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企业转变传统的企业发展观;引导旅游者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低碳消费意识。政府要为企业提供低碳技术咨询、转让合作等服务,协调与关联企业的关系等。政府建立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指标体系,通过自身职能的发挥和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及时监控,做到减排责任落实到位。

2.企业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因此,旅游企业的低碳化实践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只有充分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才能使低碳旅游发展壮大。

提高企业自身节能减排的能力。在自身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践行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推动本企业低碳旅游的实践。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争取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企业要下决心强化节能减排领域有关技术的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等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同时将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企业内部要大力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对员工节能减排的理念教育,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

3.旅游者

旅游者作为低碳旅游消费的主体,对低碳旅游的节能减排有着重要影响。例如旅游者选择什么样的低碳产品,旅游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就会大力开发、生产该类型的产品;反之,市场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所以,旅游者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且政府及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对发展低碳旅游给予了大力支持。

然而,目前发展低碳旅游最关键的就是转变观念问题,许多人都认为低碳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但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们需要利用教育引导等方式,鼓励旅游者在旅行中节约用电用水、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转变旅游者的观念,增强低碳意识,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