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多岁的李斯,辞别老母,踏上了求学之路。
拜师荀子,决定将秦国作为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
“正是应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李斯辞了工作后,便以平民的身份游历诸侯之间。后来,他听闻儒学大师荀子正在楚国兰陵县开设私塾,招募学生。
李斯听闻后,欣然前往,好向这位名动六国的大师“荀卿”学习治国理政帝王之术。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唯有借助圣人教化世人,才能“使天下皆出于治”。
在治国之道上,荀子比起其他儒学大师崇尚以“仁”治国外,他在吸收诸子百家理论的基础上,还强调要仁爱和法制并行——“重法爱民而霸”。
“名师出高徒”,正是荀子这种能够兼容百家的教学理念,才使他能够以儒家大师的身份,教导出李斯和韩非子这两位杰出的法家人才。
李斯学成毕业之后,他原本的第一选择是靠荀子引荐,让他拜入楚相春申君黄歇的门下。
可当荀子打算满足李斯这个理想的时候,李斯却拒绝了:“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其实呢,是李斯内心嫌弃“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
对于李斯的野心,荀子看得明白,他也不好强求,毕竟,自己一个赵国人都到楚国任职了,又干嘛要去操心自己的弟子是侍奉楚国还是秦国的问题呢?
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
秦国雄心勃勃,秦国几代君王,都想奋力一统天下,到秦国那里必定可以大干一场。
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
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
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
所以,我要到秦国去。”李斯告别了老师,到秦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赢政的机会。
一次,他对秦王赢政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
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
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
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的见解是正确的,得到了秦王赢政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吏。
李斯劝秦王赢政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
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赢政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
秦王赢政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赢政写了一封信,劝秦王赢政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
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
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
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
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
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
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
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
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
李斯还在信中反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
秦王赢政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更被封为廷尉。
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韩国让秦国大兴水利建设工程,当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国实力,但水渠修成之后,对秦国也是有利的。
尽管兴修水利,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让韩国多存在几年,但修好渠却“为秦建万代之功”。
秦王觉得郑国的话有道理,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完水渠,这就是后来闻名于史的郑国渠,它对发展繁荣秦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经过这一次反复,秦国仍旧坚持招揽和重用外来客卿的传统,这些外来的客卿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国大梁人尉缭也来到了秦国。
当时的形势是,秦王已经除掉内部的反对派吕不韦等,大权进一步集中,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都个个自危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