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声水起

关于大禹的出生,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大禹是山崩地裂而出的神灵,也有说大禹是圣母剖其母背而生,而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说大禹为一条大蛟龙,所以才能制服大洪水。还有人提出更令人吃惊的说法,说大禹其实并不是人,大禹实为一条虫子。按此说法,千古的治水英雄一瞬间就变成了一条虫子。说大禹是条虫子的主要根据是《说文解字》解禹为虫,又释“禹”的下半部分为“兽足蹂地”,合此二字的含义,很像蜥蜴,而传世青铜器上“螭”的纹饰正作蜥蜴形状,因此禹有出于九鼎纹饰的可能。

禹的父亲是鲧,《说文解字》解释“鲧”字为鱼,《国语》则说鲧化为黄熊于水,是一种水物。《天问》、《山海经》等书说有鸱、龟、应龙等水物帮助大禹治水,既然治水神话中水中动物极多,说禹与它们同类也就不足为怪了。说大禹是大蛟龙也好,还是虫子也好,那是考古学以及神话学所要探究的。在中国民间,人们更愿意相信大禹是一个制服大洪水的传世英雄。

大禹治水的渊源始出他的父亲鲧。《五帝本纪》记载:“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是帝喾次妃常仪所生,为政昏庸,在位多年却毫无建树。帝挚重用欢兜、孔壬、鲧三位大臣。三大臣没有为帝挚治国提出多少好的建议,因而在民间被称作“三凶”。不过鲧的名声比欢兜、孔壬稍微好一些,鲧的性情比较暴躁,而且很自以为是,所以与欢兜、孔壬难以共事。后来,帝挚封鲧于崇,所以后世称鲧为崇伯。崇国故地在今河南嵩县北。鲧没有去崇地就国,而是带着妻子女嬉来到了梁州的石纽居住,当时的梁州属现在的四川。鲧回到梁州石纽后,潜心研究学问,不问世事。大禹就出生在石纽。

关于大禹出生于四川石纽的说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已,修已背剖而纽。”司马迁著“史家之绝唱”时,曾经身体力行地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调查,他详细地记载了大禹的各方面情况,司马迁说:“东方物所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起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毫,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了当时的四川地区有庸、蜀、羌、茂、徽等不同的部落联合体,他们又各自称自己为尔戈、比尔干、立尔矛、矛其誓等。而现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就称自己是“罗罗”,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羌族人则称自己是“尔矛”。藏人中的主要民族是康巴人,而康巴人都知道自己的先祖生活在雅砻江上游地区,就是现在称之为“康藏”和“西康”的山区。现在四川的岷江、雅砻江、大渡河、湔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就是当年大禹出生并生活的地方。

长期以来,后世对夏人尚黑觉得很难理解,不知道远古的夏人对黑颜色为什么如此钟情。其实,人们只要到大禹当时生活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土地颜色,就会明白的。因为那里的土地就是中国最大的“黑土区”,是经年累月形成的一种地面奇观。这种黑土十分肥沃,非常利于农耕。大禹的“六府三事九功”的中心,就是“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土地为本”。随着农耕的普及,夏人对土地的膜拜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夏人尚黑,实与大禹的出生地有关。

大禹既然生于四川的石纽,那石纽究竟在哪里呢?唐《括地志》中说:“石纽山在汶川县治西七十三里。”由于与汶川县相邻的北川县在唐时叫“石泉县”,所以后世在解释关于“禹生石纽”这句话时,将石纽所在地注明在茂州石泉县。由于历史上汶川县、茂县和北川县同属汶山郡广柔县,在汶川、北川县两县,亦都有石纽山、刳儿坪,都传说是大禹出生地。地理方位上,北川县在东,茂县在西偏南,汶川县在西南,三县毗连,广义而言,这个地理范围内都是“神禹之邦”。

出现在的四川成都市西行,经过都江堰市,便进入了汶川县山区,在岷江河的北岸有一座不起眼的市镇,便是传说大禹治水的“绵凫镇”,“绵凫镇”有一山洞名“飞沙关”,由“飞沙关”前行就会到达“刳儿坪”。“刳儿坪”就是当年大禹具体的出生地。刳儿坪有形状似人的白石就是“石纽”,表示天地孕育大禹这条“蛟龙”之意。

汶川县岷江“飞沙关”的对面就是“西川第一羌寨”,寨子中羌族人的“天公、地婆、栖伏”的三石崇拜物可让人寻找到遥远夏代的遗迹。当地人的居住地大多是用石头砌的楼房,汉人称之为“石室”,他们自己则称之为“邛笼”和“碉堡”。寨子中央塑立三块呈三角形的大石头是非常神圣之物,任何人不得对其有不尊表现,否则就要受到上天惩罚。

同样拥有石纽山、刳儿坪的北川县,汉为汶川郡广柔县地,北周置北川县,唐分置石泉县。北川县的古县城叫“郅城”, 郅城处于湔江与白草河二水合一处之地,所以“郅城”有水城的意思。郅城下游是湔江急弯之处的“旋口镇”;上游则是岷江中游的茂县。在北川县城南,山腰石林中有两个巨石尖纽紧紧地结在一起,纽石南面刻苍劲的隶书“石纽”二字。刳儿坪则在现在北川县禹里羌族乡九龙山禹穴沟内,九龙山则在北川县曲山镇西北。

登上九龙山,沿着山间小道前行,便会进入“禹穴沟”。禹穴沟实际上是由大山深处的溪流汇集起来出山的一条河沟,由于两山之间很窄,一旦遇上大雨之时,河沟必然要涨水,再加上整个蜀山常常会发生山崩,所以随时会有大块石头滚下山堵在河沟里,这样就必然造成河流堵塞而淹掉两岸农田之事。但在洪水之后,这里往往被洪水冲出适于农耕的肥沃滩地。所以这里虽然常常发生洪水,但人们还是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

禹穴沟内树木葱郁,清泉流淌,景色十分幽美。进沟不远就是“禹王庙”,从禹庙前行,会发现有块宽敞的平地,传为大禹年少时练习骑射的地方,叫做“跑马坪”。进沟处还有“金锣岩”,传为大禹后代藏金锣之处。峭壁上刻有“禹穴”两个大字,这两个很有特色的大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由此前行,沿途会发现许多关于大禹的“圣迹”。“禹母床”在古栈道边的一个洞穴内,传说禹母女嬉生大禹后,将禹放在洞中床上哺乳喂养。“禹母池”传为禹母沐浴之处。“禹母灶”是一块方形巨石,传为禹母做饭之处。“刳儿坪”在九龙山第五峰一处稍为平坦的地方,形似躺椅,传说禹母生下大禹后,在此处休息,岩边似有坐卧痕迹。刳儿坪,又叫裂儿畔,意为剖腹生禹的地方。顺着刳儿坪瀑布下去,会发现一块状如盆池的巨石,石色赤红,溪水入盆即红似血水。这里是女嬉为子洗涤处,名“洗儿池”。“采药山”为禹少年时随母上山采药的地方。“望夫山”为女嬉带着年少的禹,遥望外出治水的丈夫鲧的地方。

当年,女嬉带着年少的禹在“望夫山”上望断天涯,而本隐居的鲧离家多年却杳无音信。当尧在位的时,滔天的大洪水包围了高山,漫过了丘陵,淹没了平原,百姓根本没有寄居之地。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理大洪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比较合适?各方首领都推荐鲧。尧于是任命鲧去治理洪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但并没有把大洪水制服。因为鲧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大洪水冲塌了堤坝,依旧肆虐。尧死后,舜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到四方巡视治理洪水的情况,看到鲧非但没治理好大洪水,反而使洪水更加肆无忌惮了,于是就问罪于鲧,将鲧杀死在羽山。

鲧死时,大禹已长大成人。舜在鲧死后,又任命禹来继续他父亲的事业。禹接受了舜帝命令后,与益、后稷一起匆匆上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百姓治理洪水。禹在多年的治水过程中,率千万军民,不避寒暑,不畏艰险,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降服了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