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同步辅导与机考题库:经济法基础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 5012字
- 2021-03-31 16:21:56
第一节 法律基础
考情分析:在近3年的考试中,本节内容的考查重点为法和法律、法律关系以及法律事实。其中,法律关系为常考知识点,几乎每年考试都有涉及,考生应重点复习。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题量约2题。
学习建议:针对本节的相关概念,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在学习法和法律时,应重点掌握法的本质与特征、法律关系;熟悉法律事实、法的形式和分类等内容。
考点1 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等的总称。
2.法律的概念
法律的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而广义的法律则是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知识拓展
一般情况下,法和广义的法律同义;在某些特殊场合,法和狭义的法律同义。但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需严加区分,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法律指法的表现形式。本书将不加以严格区分二者含义。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名师点拨 注意“统治阶级”“国家意志”。即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其中,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并非统治阶级各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相加的一般统治阶级意志。
2.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如表1-1所示。
表 1-1 法的特征
名师点拨 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法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但并不是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法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现为特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
【例题·单选题】(2014年真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
A.国家强制性 B.明确公开和普遍约束性 C.规范性 D.国家意志性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的特征。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即法具有规范性;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并且法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即法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所以,A、B、C、D选项都正确。
▲答案 ABCD
考点2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或者说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3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例如夫妻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就是一种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① 公民(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② 机构和组织(法人):包括国家机关、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③ 国家。
名师点拨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国内,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唯一和统一的主体;在国际法上,国家是国际法关系的主体)。
(3)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两个方面。
① 权利能力:指一定个人或组织能够参加某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法律资格。
②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我国将公民的行为能力划分为3类,如表1-2所示。
表 1-2 公民行为能力的界定
【例题1·多选题】(2012年真题)
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自然人 B.商品 C.法人 D.行为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其具体内容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以及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因此,选项A、C属于法律关系主体。
▲答案 AC
【例题2·多选题】(2010年真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和国家,其中机构和组织(法人)包括国家机关、各种企事业组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因此,选项A、B、C、D均为法律关系主体中的机构和组织的具体表现形式。
▲答案 ABCD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权利: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做出或者不做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做出或者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法律义务:指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其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其中积极义务主要体现为纳税、服兵役等,消极义务主要体现为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
名师点拨 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而任何一方的义务又都是为实现他方的权利而设定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的保障。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行为结果)3类,如表1-3所示。
表 1-3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名师点拨 人身主要是指人体器官,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但必须注意,“活人”作为整个人的身体,不能作为法律上的物,不能买卖或转让;不得自贱或滥用人身;不得非法对人身行使权利。
【例题3·多选题】(2014年真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有( )。
A.土地 B.矿藏 C.机器 D.发明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行为结果)3类。其中,土地、矿藏、机器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物;而发明则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非物质财富。因此,选项A、B、C、D均属于法律关系客体。
▲答案 ABCD
考点3 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通常划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名师点拨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例题1·单选题】(2014年真题)
下列会直接影响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是( )。
A.法律事实 B.客体 C.主体 D.行为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 A
(一)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相对事件),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它们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做不同的分类,如表1-4所示。
表 1-4 法律行为的种类
【例题2·多选题】(2011年真题)
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
A.自然灾害 B.公民死亡 C.签订合同 D.提起诉讼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律事实的具体内容。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和社会现象(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选项A、B属于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如签订合同、提起诉讼等,选项C、D属于法律行为。因此,选项A、B、C、D均正确。
▲答案 ABCD
考点4 法的形式与分类(★★)
(一)法的形式
1.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我国法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规章、我国签订和加入的国际条约等。其具体内容如表1-5所示。
表 1-5 法的形式
名师点拨 (1)法的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2)关于行政规章是否属于法的正式形式尚存在争议。
【例题1·单选题】(2012年真题)
下列法是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的形式。选项A,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选项B,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选项C,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选项D,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因此,选项C正确。
▲答案 C
2.适用法的效力原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3)新法优于旧法;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变通规定优先;经济特区法规的变通规定优先。
知识拓展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的权限做出裁决: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二)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其具体分类如表1-6所示。
表 1-6 法的分类
知识拓展
有些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属于不同的法的种类,比如《税收征收管理法》,其属于普通法、成文法、程序法、一般法以及国内法。
【例题2·单选题】(2011年真题)
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即习惯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的程序,可以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时间效力,可以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 A
考点5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一个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又称部门法。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7大法律部门: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
(2)民法商法法律部门;
(3)行政法法律部门;
(4)经济法法律部门;
(5)社会法法律部门;
(6)刑法法律部门;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考点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