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泛化

说到泛化,我做的多是把机构里老师反馈的问题再到家里或者户外认识一下,比如:在做功能归类的课时,老师说陈琢不知道衣架应该和衣服放一起,回到家后我就带他到阳台上看一看在晒的衣服,再用洗衣机洗几件衣服,然后让他陪我一起晒衣服。当老师告诉我说在上功能场所的课时,问他看书的地方在哪里,他回了句:看书店(这是因为我之前说过买面包要去面包店、买水果要去水果店,他八成是这里找到的规律),正确答案应该是图书馆,放学后我就找时机问几遍这个问题,来巩固一下。

当机构的负责人告诉我某老师请假了,或者老师的资质已经升到三级了(我买的课是二级老师代课),我也会接受换老师,我希望他能适应不同性格的老师,这也算的上一种老师间的泛化,但我不建议频繁更换老师。

会到老家时,我也努力让自己放手,让他大姨或者外婆带着去玩,虽然我知道,当他一发脾气,外婆就会答应他(之前我也说过,老人家也改不掉这个习惯,后来就没再说了),这样会强化他无理取闹的习惯,但我觉得外婆是非常爱他的,这个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样也给他提供了泛化的机会。就有一次,他外婆告诉我们:“我在厨房炒菜时,看到他拿着我的手机跑过来说‘外婆,手机,手机’”,是他正在玩他外婆的老年手机,按上面的数字就会报数,突然有人打电话过来,听到铃声响了,他就把手机拿给外婆,这让我们一家人都很惊喜,有种会打酱油的感觉了,这也许是之前在玩我的手机,当有电话打进来时,我都会说:“爸爸的手机铃声响了时需要先接电话,接完电话再给你玩”,而且也保证了每次都让他把手机还给我,慢慢养成了铃声响了就必须给大人手机的习惯,正好趁这次机会把这个习惯泛化到了外婆这里。

一次我和他妈妈带着他从墨墨姐姐家出来,去坐地铁回家,在坐地铁的时候,他和他妈妈都找到了位子坐下了,没有空位,我只能站着,这时他突然对另一边坐着的乘客说:“请警察站起来”,当时我和他妈妈都愣了,再一看隔壁坐着的人穿着保安服,才明白陈琢是想让这个人把位子让给我坐,他想和我坐一起。那个人好像没有听明白,也没有理会陈琢,继续若无其事的继续坐着,我马上给陈琢解释:“叔叔也要坐,我们马上就要下车了,妈妈陪着陈琢坐”,听后他就没再说什么。后来我把这个经历告诉了上海的田老师,田老师说:“陶老师也说,最终还是把学校里学的内容泛化出去了”,田老师还建议我下次在上车前就告诉他,座位是先到先得的,让他慢慢明白这个社会规则。警察这个角色是在上海机构课堂里学过的,是在人物地点那一块,多是出现在老师的卡片上,在上海的那些日子里,我也会在马路上碰到交警时告诉他这是警察,路过警察局时也会说这是警察局,里面有警察,警察是抓坏人的,还会顺便问他:消防员开的是什么车,来确定他是否在听,并提高注意力。当有警车路过时也会说几句,但在上海的时候,他好像没有主动用过警察这两个字,很明显这次在地铁里说这句话证实了:之前在上的警察知识他是学到了的,只是趁这次机会让他用了起来。这时我也想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篇文章,也是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爸爸写的,他写到:五年后他儿子才把当初教的东西说出来,才知道原来那是他是教进去了。这个老爸很厉害,也很不容易!

周末一天,我带他去吾悦广场玩了,而且玩的很开心,在商场大超市里,把他放进购物车里,我使劲转动购物车,他拿着刚买的养乐多坐在购物车里,很开心。我们还来来回回的爬了好多次停了的手扶斜梯,即使旁边的斜梯开着也不坐,走到储物柜那里,玩那个放纸条的垃圾盒时,他转动垃圾盒,里面的纸条掉出来,他就笑抽了,整个人都笑趴了。又去商场里坐了碰碰车,由他来踩油门,但需要我拉着他的脚,随时把他的脚提起来送掉把车停下来,保证不要有意外,虽然这个车会自动感应停车,还是要确保安全,当前面有人需要停车时,我把他的脚提起来,又说有人有人,表现的很慌张时,他就会非常开心,一半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这辆车了,一半是被我逗笑了。这次玩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我觉得我做到了:全情投入。

回家的时候差不多晚上九点,我们路过一家药房,门口的喇叭又吸引了他,里面还广播着:疫情期间请佩戴口罩……,但声音很小,就好像这个喇叭已经从疫情时到现在都没有充电一样,陈琢要停下来看这个喇叭,天已经很冷了,我陪他看了一会,就想赶快回家了,正当我有些强行拉他往前走时,他大声喊了一句:宝宝说不、可、以。这个不可以中间还故意停顿,似乎借此来表达被我强硬后的不满,我当时是看着他那小模样说这种话被逗笑了。这一段时间里,杭州的穆老师和高老师正在给他上‘学习拒绝’的课,里面就是要求他在不想要的时候,正确表达出来,比如:当另一位老师故意把他的玩具拿走时,他要说‘老师不要拿走’,如果没有说,就由代课老师来辅助,或者给他一个他不想玩的玩具,让他说‘我不想玩这个’。药房门口门口这句‘宝宝说不可以’应该是由这个课泛化出来的,后来我找了老师确认过,里面的‘宝宝’二字不是老师的口语,是他自己组织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