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石聊天:应急预案与演练

从前,两颗很有灵气的天外飞石,结伴来到地球上,一个落在西方的大海边,名叫“西迈”;一个落在东方的山沟里,名叫“东枣”。他们很快被工人叔叔做成奠基石,埋在两座不同建筑的基坑里。

虽然被埋在建筑物的地下,但他们也能感知到外面的世界,两个好朋友无法见面,就只好通过电话联系了。

有一天,东枣给西迈打来电话:“西迈,你在那里过得怎么样啊,我这儿建了一座四层教学楼,今天来了个新校长!”

“东枣,挺好的。我这儿也建成了一座12层公寓楼,在海边真的好美啊!”

过了不久,东枣又跟西迈聊天,说到了教学楼两边的厕所被拆一事:“西迈呀,我们这里的校长就是一个‘要饭’的。动不动跟上级领导要点钱,搞点建设,两边臭死人的厕所终于被搬走了。”

又过了不久,西迈跟东枣说:“我们的房子涨价了,你们那儿怎么样呢?”

“我们的房子不但不涨钱,还花钱。校长前前后后要来40多万,已经把教学楼的22根柱子加固了,从37cm加粗到50cm。楼板之间裂开的缝子都浇灌了水泥。”

“为什么要加固呢?”

“校长还不是担心柱子太细,教学楼倒塌嘛!对了,我们校长太胆小怕事了,他要求全校各班每周二都要开安全会,每次都把学生给吓唬一番!”

不知过了多久,东枣跟西迈说:“我们校长肯定是疯了,全校必须要按照他的设想,应对突发情况如地震啦、踩踏啦等等搞应急疏散。说什么应急就是急救中心;预案就是剧本,演练就是演戏。我看他就是在学校拍电影,搞政绩!”

西迈说:“哎,瞎折腾去吧!”

东枣说:“我说给你听嘛,这里的学生怎么这么听话呢?演练时,前排座位的走前门,后排座位的走后门,在楼道排成固定的单线,不同班的学生走不同的楼梯和线路,老师还得在楼道拐弯处等着,说是有人摔倒好扶一把。楼下的学生要跑快些,楼上的学生要跑慢些,他们不停地练习,直到2000多人2分钟都跑到操场固定的位置,校长这才满意。”

西迈说:“不听了、不听了!演给上级领导看的。”

过了一年又一年,某年的5月12日,东枣在电话里急急地问西迈道:

“你们那里地震了吗?”

“没有啊!怎么一回事?”

“我们这里地震了,八级,可吓人了!”

“你怎么样了?死了多少人?”

“没有死人!”

“我没有事的呀,学校所有师生都平安,你说奇怪不奇怪,今天,那个校长还有事不在学校,90多名老师、2200名学生仅用了1分36秒按应急演练的标准,全部疏散到了操场上,有一位怀孕的老师被学生扶着也准时赶到操场上。”

“更为称奇的是,加固后的教学楼经受住了八级地震,摇摇晃晃硬是没有坍塌下来!”

“是真的吗?在我们这里是不可想象的。”

“西迈,你也得注意点哦,找人把公寓安全检测一下,毕竟上面住着一百多人呢。”

不久,西迈打来电话,听口音有点哽咽:

“我听从了你的建议,请了专业队伍检测一下,房子可能要出事了,地下停车场墙面上、柱子上都有裂纹了!不过,房价翻了好几番呢!”

“那还不赶快请人修,先把人撤出来吧!保护人的生命要紧。”

“我的大哥呀!这事哪有这么容易呀!要修就得住在公寓里的一家一家出钱,只要一家不出钱,整栋楼就没法维修。人搬出去?去哪儿呀?睡大街上?没有人会干的!”

又过了几年,东枣已经搬到了新的校区。有一天他给西迈打电话,却怎么也联系不上。

他急忙找来报纸,却看到了一则悲伤的消息:一栋40岁高龄的西迈公寓已于某日坍塌,里面100多人生死未卜。

东枣非常伤心,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这人跟人怎么就不一样呢?

有的人把安全当饭吃,不停地发现隐患,不停地治理隐患,不停地为隐患制定预案,还定期演练几次。把安全真正放在了第一位!

而有的人却不把安全当回事,一心想着赚钱。可一旦人没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呢!

【辅助阅读】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提前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以便进行应急组织、应急准备、现场救援等行动,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害。

应急演练是指针对特定突发事件,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模拟开展的演习和训练。从而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人员的协调性以及应急响应的有效性等等。

四川桑枣中学叶校长,对待危房采取隐患治理的方式,并平时加强师生紧急疏散演练,在汶川大地震灾难来临之时,全校师生零伤亡。

2021年6月24日,大西洋西岸某海边公寓楼突然发生部分坍塌,在清理140000吨破碎钢筋混凝土之后,确认98人遇难。事故楼建于1980年,楼龄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