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比较体育研究是一个新兴的体育学分支领域。说其“新”,不但因为从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到理论范式这些基本问题众说纷纭,就连这是否是一门独立学科还有争议;说其“兴”,自第一届国际比较体育大会召开以来,国内外学者从理论思辨到实证研究,都对其倾注了莫大热情,称其方兴未艾毫不为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意于编写这本《比较体育研究》,以供体育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使用。

比较体育兴起于当代绝非偶然。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人类将实践领域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之中。随着各国发展的深入,统一、普遍的发展模式逐渐为各国自行探索的经验所替代。各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因而在文化上呈现千姿百态的现象。同时,由于传播技术与对话机制的不断完善,各国之间广泛的相互借鉴成为可能。因此,比较学科群应运而生。

从体育的角度看,当今体育现象错综复杂,已经远远超出教育学的范畴,虽然我们仍可以给予“比较教育学”以“母学科”的地位,但从更广泛的意义看,比较体育属于立足当代的跨文化研究。不可否认,当今体育实践的丰富性为比较体育提供了大量极具意义的研究素材,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西方国家开始进一步关注中国“举国体制”的优势,而我国的学者突出关注本国体制存在的弊端。然而,以我国比较体育研究现状来看,我们的学术研究还难以产生现实影响力。事实上,我国比较体育研究基本与国际同步展开,但限于先天学术底蕴不足,有实质性突破的研究成果有限,而且研究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先,关于学科概念方法的讨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一度受到关注后趋于沉寂,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其次,随着比较体育实证研究的广泛开展,研究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的问题越发突出。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从根本原因上说,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脱节,我们或者空谈概念方法而忽视其实际意义,或者在对研究概念方法认识不清的情况下盲目研究,在积累资料之后难以进行提炼;从直接原因上说,比较体育研究本身依赖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而目前体育学科研究者又往往局限在本学科内,难以打开研究视域。比较体育研究的难题在于如何将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与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结合起来。如果只偏执一端,就既谈不上对现实的洞察,也谈不上对文化的理解。

既然比较体育研究处在困境之中,我们就应当对研究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整理,并对学科进行前瞻性的预测。能统一这两个任务的莫过于一本教科书。可是,虽然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比较体育的概念,80年代初开始在各个高校设置比较体育课程,至今却没有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美国学者贝内特,中国学者熊斗寅、张争鸣等的著作,都曾经在各个院校以教科书或参考书的形式出现过,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比较体育结构内容更新极快,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著作早已落后于当代实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一般教学,都需要一本立足中国国情、全面反映当今比较体育研究发展的标准教科书。

因此,《比较体育研究》的编写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本书系统介绍了比较体育研究的一般面貌,突出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或研究热点的介绍,有助于引发读者的批判性思维,扩展视野,提高比较体育研究者的综合素质。本书还通过梳理近年的研究来帮助读者理清从理论探索到研究实践的脉络,进行积极的学术框架建构的探索。

北京大学历来有引领风气之先的传统。自2007年开始招收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以来,学校一直强调并倡导积极利用北大丰富的教学资源展开交叉学科研究,“比较体育学”的课程也因这个理念而设置。我们希望这本书的编写可以一举两得,既为本门课程教学提供指引,又填补国内学术空白,为比较体育研究翻开新的一页。

赫忠慧
2015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