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比较体育的概念

对于比较体育的概念界定,以往的学者多是从比较教育的历史入手进行的(详见第二章)。不过另一方面,随着时间发展,体育学科已经渐渐从教育学科独立出来,我们足以从构词本身进行概念的界定。从“比较”与“体育”两个概念入手,我们可以探讨比较体育的一般概念。

一、比较、比较研究与比较学科

究竟什么是“比较”?《辞海》给这一概念一个完整的描述:“比较确定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和相异之处,便可对事物做出初步的分类。但是,只有在把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才能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比较”是人类逻辑思维的重要起点,也是人人都有的能力。

而作为学界开展越来越普遍的“比较研究”,其内涵则不仅限于这样一种朴素的思维机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比较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既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相互差异,还要依靠主观上对差异性的甄别与建构,从而使客观事物的异同转换为学术研究的“研究对象”。这一过程之所以可能,一般认为有三点原因。首先,事物变化发展本身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客观基础,既可以找到现象的千差万别,又可以从中发现共同的规律;其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比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我们拥有进行建构比较要素的可能;最后,客观事物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导致了事物之间虽具有相同的比较要素却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使比较研究成为现实。

随着比较方法的应用广泛,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种方法所起到的不仅是研究具体问题的作用。随着对比较研究资料的积累与整合,一些原有的学科形成了新的知识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拥有较为公认的、成熟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普遍的方法,从而从原有的研究领域提升为比较学科。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公认的比较学科已多达几十种,诸如比较哲学、比较文学、比较法学等都属于此类,有人用“比较学科群”甚至“比较学”来称呼这些新兴学科,可见其发展之迅速。不过遗憾的是,比较体育尚不能跻身其中。

二、体育——不断扩展的领域

对于“体育是什么”的问题,随着社会体育实践的深入开展,已经越来越难以说清。贝内特等所著《比较体育》中,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有价值的问题: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能否代表本领域的确切含义?我们应当从什么意义上理解“体育”?

对于比较体育来说,这门学科的“体育”并不意图做什么区分,乃是“体育与竞技”(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这一概念的总称。贝内特列举了与体育高度相关的一些概念,包括比赛(game)、玩耍(play)、运动(sport)、娱乐(recreation)、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等,不过为囊括以上种种可能,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这一看似笼统的概念却是定义体育的最佳的选择。从“身体教育”到“身体活动”,体育实践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原有的概念范围。在当今文化中,正如贝内特所言:“运动和游戏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之中,所以一般认为是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基本的活动。”[1]从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跨越到信息社会,前所未有的休闲时代到来。体育已经成为和工作、思维等并列的基本生活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比较体育的界定难度,但也扩大了比较体育所能触及的范围。在研究中,除了传统的比较教育外,还有诸多领域都存在着比较研究,体育概念的扩展有助于在比较研究中不断丰富和增加理论结构和模式的使用,比较体育将不仅仅局限在与教育的连接中。在新的体育实践的背景下,比较研究将构建起体育现象之间更丰富的联系,从而为我们认识体育的本质起到更大的作用。

【拓展阅读】“体育”与“运动”比较
一、“体育”与“运动”词义的历史演变
(一)“体育”的概念及其演化

古希腊是欧洲体育的发源地,但是却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体育”一词。在古希腊,表述体育活动的基本术语有:运动(athletics),训练(training),游戏(paly of children),体操(gymnastic)等。在这些词汇当中,“体操”的概念最为接近今天所使用的体育概念。[2]

依据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形态来划分,古希腊“体育”至少可以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形态:一是教育的形态,二是社会大众的体育形态,三是竞技运动形态,四是古希腊体育的军事化形态。因此,古希腊的体育概念包括了今天所使用的“体育”与“运动”两个概念,是一个广义的体育概念。

“体育”一词的出现是在现代体育复兴之后。据世界体育史料的记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760年的法国报刊上,当时使用“体育”一词来论述儿童的身体教育问题。[3]因此,“体育”一词是为了要解决某些教育问题而出现的,它的本义是教育,而非是独立状态的身体活动方式。体育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体育就是为了完成教育对人的培养这一任务而复兴和存在的,其本质就是一种教育。

随后,体育出现了泛化:一方面,学校体育向社会领域扩展,从学校走向全民;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向军队扩展,为军事服务。这样体育的词义在体育泛化过程中就发生了变化。泛化后的体育概念包括“体育”和“运动”这两个基本概念。

此后,随着体育概念在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延伸,人们又相继使用了运动(sport)、身体娱乐(physical recreation)、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等体育专业术语。

(二)“运动”的概念及其演化

“运动”,如果没有特殊的限定,也称为竞技运动。这个词来源于英国。sport是游戏,是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运动产生之初的本质就是游戏这一结论。

英国的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Thomas Arnold)将英国的竞技运动引入学校中,并使之成为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改良了竞技运动本身的发展模式,从而使其自身发展成为英国社会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运动在成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之后,其词义也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一是使运动成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因而具备了教育的基本属性;其二是由原来的业余性质逐步地转化为职业性质,从而使得职业运动迅速地成为世界上一种主要的人体活动方式;其三是,竞技运动由原来的社会局部的存在状态扩展到社会领域当中,使得以运动为基本形式的英国社会体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可见,运动与体育一样,都涵盖了教育、竞技和社会三个基本层面的意义,从而使得运动成为教育、职业、社会体育和竞技运动复合含义的一种活动方式。

二、现阶段对体育与运动认识的比较

在中国,比较正统的体育概念不仅存在着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而且还存在着体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概念之分。[4]

而在美国,体育(physical education)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身体教育的活动;而运动(sport)则是一种以竞技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方式,是竞技的运动。

三、比较体育的概念

概念是基本的逻辑起点。各国学者对于比较体育概念有很多种表述。在熊斗寅的《比较体育》一书中,作者引述了几位外国学者对比较体育的界定,大体如下。

前国际比较体育学会主席、加拿大学者波莱(1978)认为:“比较体育是对两种以上的体育体系或对这些体育体系的一些因素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这些体系为目的。”

斯坦赛森(1978)认为,比较体育“是对一定的体育问题进行明晰的跨国家或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科学领域”。

西姆丘克(1979)认为:“比较体育是通过对两个以上国家的比较系统地分析其体育规划及问题,以揭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

而贝内特等则认为,比较体育“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文化、国家或地区中,体育与运动中占优势的特征和发展的比较分析,来调查和了解彼此间的异同”[5]

中国学者董传升等对外国学者的定义进行分析总结后,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比较体育是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体育形态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考察其异同,揭示其基本规律,为本国或本地区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事实上,尽管表述形式有具体的不同,但是学者们对“比较体育”的大致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以比较方法为主要方法,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育体系进行研究,考察其异同,揭示其本质规律。这一简单界定,基本可以囊括目前学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可讨论的问题其实仍然存在,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学者们对于体育体系、体育系统的界定有所不同。国别、地区、民族、宗教信仰乃至社会制度,这些都可以作为比较研究的区分标准,但是,究竟这些划分方法是否对“体育”构成了实质性的区分?例如是否存在“亚洲体育”这样的完整概念可以与“欧洲体育”进行比较?在这一点上,目前由于缺乏较为基础的范式与理论,在“可比”这一重要问题上缺乏统一标准。其二,学者们对比较方法的地位认识并不相同,这其实关系到比较体育研究的地位。例如有学者认为,比较法作为一个具体研究方法,在这一领域所占地位越重,越反映出它的不成熟。其三,比较体育研究由于关涉跨文化比较,以至于我们很难说清这一研究所追求的普遍的、统一的规律的真切含义。在人类文明多元化的今天,相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即使“最优”,也不一定是人类的唯一追求。尽管拥有这些争议,我们仍然可以采取前述的简单表述。目前来说,对比较体育下定义的意义并不在于限定学科的边界,而只是指向一个宽泛的研究领域,给人们一个常识化的印象即可。

[1] 〔美〕贝内特. 比较体育与运动[M]. 张争鸣,项四新,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

[2] 王健,侯斌. 体育原理导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2.

[3] 曹湘君,等. 体育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6.

[4] 曹湘君,等. 体育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6.

[5] 〔美〕贝内特. 比较体育与运动[M]. 张争鸣,项四新,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