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中
- 汤一介
- 1299字
- 2021-04-04 10:30:19
载舟覆舟
君者,舟也;庶人①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注解
①庶(shù)人:老百姓。
隋文帝
听老师讲
民心不可违
“载舟覆舟”这个形象而巧妙的比喻早在战国末期就由荀子提出来了。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从这句名言演化出了成语“载舟覆舟”,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民心的向背决定了国家的生死存亡。
翻开中国的历史,“载舟覆舟”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隋文帝和他的儿子隋炀帝的故事就能充分印证《荀子》中的这句话。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吸取了北周亡国的教训,所以很注意安抚民心。他经常说:“普天之下,都是我的臣民,我要抚育他们,用仁孝来对待他们。”可见他有一颗爱民之心。
隋文帝留意民间疾苦。有一年,关中闹饥荒,隋文帝亲自去察看灾情。看见百姓吃的都是豆粉拌糠,他就拿来给大臣们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都是我没有能力,没有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受苦。”于是他下令,在整个饥荒期间,取消精美的膳食,自己和大臣们都不许吃肉喝酒。他又带着灾民到洛阳去吃饭,下令卫士不得驱赶百姓。当他遇见扶老携幼的人们,就自己把马车拉开,给百姓让路,悉心安慰他们。每当走到崎岖难行的地方,隋文帝还命令左右的侍卫扶助、照顾挑担的人们。
隋文帝对百姓还十分宽容。一次,齐州有个叫王伽的小官押送七十多个罪犯去京城长安。走到荥阳的时候,王伽见这些罪犯头顶烈日,脖子上套着枷锁,流露出痛苦的神色,便对他们说:“你们犯了国法,受到处分,这是罪有应得。可是,你们给押送你们的人添了很多麻烦,让他们陪着你们风吹日晒,你们忍心吗?你们自己戴着枷锁,走这么长的路,也不容易,我想把你们的枷锁去掉。咱们约定时间,到长安城门前集合,你们能做到吗?”罪犯们都很感动,一齐跪在王伽面前说:“大人的慈悲,我们终生难报。”王伽便把罪犯们放了,自己带着随从向长安进发。约定的日期到了,罪犯们都按时来到城门前,一个也不缺。隋文帝听说这件事以后,不但没有责备王伽,反而马上召见他,对他大加赞赏。隋文帝还把罪犯们召进宫里,设宴招待他们,赦免了他们的罪行。随后,他又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各级官吏学习王伽,要感化百姓、宽容百姓。
开明君主无不希望百姓安居乐业。
正是因为宽仁爱民,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安定,政府的粮仓存得满满的,百姓们生活很富足。
可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他喜欢奢侈享乐,整天驱赶着百姓给他建造宫殿,很多百姓都被活活累死了。他三次下扬州游玩,每一次都浩浩荡荡,逼着百姓给他奉上山珍海味,他和后妃大臣们就在大龙船上饮酒作乐。后来,人们再也不堪忍受了,全国各地都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不久,隋朝就被推翻,隋炀帝也被人勒死了。
回想隋朝的故事,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的,民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既可以把船浮起,也可以把船打翻。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那么君王的尊崇地位就会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国家这座大厦也会失去根基,走向动荡、衰败甚至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