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曾经是中国最出色,也最为知名的运动员之一,他和姚明一度是中国体育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但是,现在如果去询问很多人怎么看刘翔,很多人都会说,2012年,刘翔在伦敦奥运会上的退赛,几乎是自己最深刻的记忆。
尽管刘翔在其辉煌的运动生涯中曾多次打破世界记录,攀登上了大多数运动员终生也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当人们提到他时,想到的却往往是他退役前最后几年的萎靡不振。
这种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意即人们更倾向于依赖最近获得的信息来得出对事物的印象。
近因效应并不与首因效应矛盾。较短的时间尺度内,人们一般更依赖首因效应;较长的时间尺度下,人们往往更依赖近因效应;陌生的事物更容易产生首因效应,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连续出现的印象更容易生成首因效应,间断出现的事物更容易生成近因效应。
甚至,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也会同时产生——人们对事物的开始与结束都可能产生较深刻的印象。
与首因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同,近因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记忆的淡漠与关注力的衰减。当我们对事物的印象主要是短时记忆时,就有很大概率忽略先前的情况,导致只记得最后的片段。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持续地关注某事物,任由对其的印象磨灭,而后出现的印象相对离现时较近,不容易遗忘,也会导致我们的印象停留在最后一刻。
刘翔的案例就非常典型。作为运动员,他屡屡突破极限,且荣誉不断。但是,最后,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一幕,却是他无比痛苦地选择因伤退赛。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类似情形总是反复出现,“将军百战身名裂”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一个骁勇善战、运筹帷幄的良将,他也许胜利了几十场,但往往最后的战斗结果会影响人们对他一生的评定。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一样,都是我们日常认知的“偏见”的一种。一味地放任它,将会使我们陷入认知误区。
那么,该如何利用近因效应呢?
首先,凡事应当善始善终,绝不可草草收尾。有些人因为要毕业了就大闹校园,因为要离职了就惫懒无礼,因为要离开某地就丧失了基本礼仪……这些都会留给人极为恶劣的最终印象,毫不可取。
其次,要审慎观察全局,不能完全依靠最后一面来生成印象。有的人毕业十几年了,对老师的印象还是毕业前的一次批评,对同事的印象还是最后闹得双方几十年不联络的小摩擦……这就是被近因效应所蒙蔽了。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捷径,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它,却不可任由它俘获我们的心智,甚至形成认知偏差。